研究信访案件会议纪要

2024-05-14

研究信访案件会议纪要(精选6篇)

篇1:研究信访案件会议纪要

丰南区环保局关于信访案件化解攻坚行动会议记录 时间:2011年10月18日

地点:二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闫永生、肖德满、张浩、李志海、各科室负责人主持人:董树军

主要内容:关于全区信访案件化解攻坚行动工作

会议就当前我局环境污染信访形势进行了分析,对环境信访案件集中化解攻坚行动工作整体安排部署。

举报中心汇报了本月的信访工作,对重点案件(周贡力反映小集柳河砖厂污染;吴风顺反映惠达陶瓷厂五分厂污染;闫志会反映经安钢铁公司污染)做了详细汇报。

董树军局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并对造成当前我区环境污染信访形势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一是对环境污染信访处理中污染源的整治力度不够,导致重复信访数增加,须进一步加强“被诉方”企业的整治力度,消除“信访源”;二是少数企业为节约生产成本,对环保工作“偷工减料”,导致环保设施“晒太阳”,污染增加;三是为转危为机,一些小项目(如机械加工、小化工厂等)在污染防治措施未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匆匆投产,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大;四是目前环境污染信访投诉渠道十分畅通,群众的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

董树军局长对周贡力反映小集柳河砖厂污染;吴风顺反映惠达陶瓷厂五分厂污染;闫志会反映经安钢铁公司污染信访案件做了工作安 1

排。对小集砖厂要求督导整改落实情况,了解周贡力等5家农户受损情况,及农作物受损鉴定结果,如鉴定结果是砖厂污染所致,加大处罚力度并积极协商赔偿;督导检查惠达五分厂私设排污口拆除情况,加大对该厂的检查力度和频率,同时稳定信访人情绪积极协调污染补偿;对经安钢铁公司生产及整体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进行检查,责令限期按照《唐山市钢铁行业企业污染治理达标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整改。

闫永生局长在会上针对近阶段信访新形势做了工作安排,认为,今后环境监管和环境信访调处工作要切实做到“三转变一突击”,确保环境安全、社会稳定。一是执法由受理举报被动执法向主动出击、经常性主动执法转变;二是“三同时”监管由企业申报被动验收向主动督查企业限期验收转变;三是在环境信访调处工作中,不仅要严查企业违法行为,更要突出抓好企业的污染整治工作,确保整治效果,以彻底杜绝环境污染信访根源。

这次会议的总体要求是:坚决贯彻“人要回去、事要解决”的工作要求,以我区近期群众来信来访为重点,整合各方面的工作力量,与专项行动、污染减排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侵害群众利益的信访案件为突破口,一手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一手化解污染矛盾纠纷,全力做好环境信访案件集中化解攻坚行动。

篇2:研究信访案件会议纪要

一、实行领导分工与岗位责任制,定期研究信访工作。成立信访领导小组,对学校的信访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工会主任具体抓,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抓落实;定期及时召开信访工作会议,没学期不少于2次;专人做好信访工作记录。

二、坚持校长阅批来信制度和重点案件接访制度。设立校长信箱,做到定时开箱,限时答复;定每周一为校长接待日,答复教工和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包案情况列入年终考核。

三、及时上报各类统计表、情况及文字材料,由工会主任具体负责实施呈送。

四、积极做好学校信访工作,溯本清源,消除不安定因素,落实好校务公开制度,发挥教代会的参政议政作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对招生、收费、职称评审等一律公示;加强师德建设,严禁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实行领导班子述职制度,深化干群关系,大力推行勤政廉政建设。

五、加强初信初访的落实,坚决把问题“消化”在学校,保证不发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不出现写信大户。

六、提高办案质量。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切实做好初信初访工作,做到一访一清、一案一档,不推不积。

七、实行责任追求制度,对于造成信访案件的有关责任人及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人员将根据有关规定,坚决及时追究其责任,严肃处理。

篇3:研究信访案件会议纪要

一、涉法涉诉信访的现状与态势

当前,涉法涉诉信访总体形势严峻,并且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总量保持高位,涉诉信访所占比例较大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与竞争的激烈性明显增加,在新的社会结构建立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社会矛盾,而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人们解决矛盾以及利益冲突的基本手段就是法律,当部分群众的利益诉求未得到满足时,往往会诉诸其他途径,信访就是其中一种途径。 由于我国当前司法、执法还存在诸多不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量巨大就成为必然(见表1)。

注:数据来源于2011~2013 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二)涉法涉诉信访主体多元化,案件涉及范围广泛,触及利益内容复杂

主体方面, 工人、 农民等仍然是主要的信访主体,城市拆迁户、国有企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信访主体逐渐增多; 涉及领域方面,信访内容越来越宽泛,既包括过去常见的工人下岗和司法赔偿,也包括现在高发的城乡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以及医疗纠纷。 尤其是城乡房屋拆迁和土地征用方面的信访案件,各地普遍存在,而且涉及人数较多,触及的利益规模较大,处理起来尤为复杂,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群体信访显著增多,闹访、缠访影响恶劣,信访的对抗性越来越强,化解难度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种信访案件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大,部分涉法涉诉信访人员的态度越来越坚决,要求越来越高,为壮大声势,扩大影响,往往有意识地进行串联, 聚集在党政机关门口堵门、拦车,或者进入北京的敏感地区进行上访。 这种现象在重要社会政治活动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此外,部分信访案件由于利益纠纷复杂、工作人员处置不当、 信访主体偏执等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发展为闹访、缠访,虽然在信访案件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高,但绝对数量较大,影响恶劣,严重威胁和破坏稳定的社会秩序。

二、涉法涉诉信访产生的原因

涉法涉诉信访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矛盾冲突的综合反映,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原因。

( 一) 社会原因: 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相互交织,制度性救济措施体系单薄

社会转型期间各种利益冲突相互交织,制度性救济措施体系单薄是产生涉法涉诉信访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我国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进行着重大调整, 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不断分化, 利益分配存在诸多失衡之处,导致社会矛盾大量产生。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逐渐增强, 倾向于选择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使大量涌现的社会矛盾多以案件形式汇聚到各级政法机关。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当前利益冲突具有高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并非都能够得到支持,于是他们往往想方设法寻求新的途径对政法机关的裁决进行救济,因此造成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量长期处于高位状态。 以湖北省为例,根据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统计,从2009 年开始,接待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数量一直保持高位状态,并有攀升的趋势(参见表2)。

另一方面,救济机制的不健全难辞其咎,救济手段单薄,观念存在偏差,各种措施之间缺乏应有的衔接与配合。 首先,对于一些当事人一方为政府的利益纠纷,譬如土地征收纠纷、房屋拆迁纠纷,法院往往能不立案就不立案,司法救济大门紧闭。 以土地征收这种典型的损益性行政行为为例,除了平等主体之间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补偿金分配纠纷,大多数征收争议被正常的司法救济制度拒之门外。[1]尽管法院的做法往往是遭受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种表现会带来恶劣的影响,即使将来法院公平、合法的立案审理,民众一方的信赖也会大打折扣,一旦他们的利益得不到满足,这种信赖可能就会消失殆尽从而引发信访。 其次,民间调解、行政裁决等手段缺乏充分的效力与说服力, 很难使弱势一方当事人相信救济的公平。例如房屋拆迁纠纷案件,一方当事人往往是当地政府及其部门,基层人民调解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发挥良好的效果;民众一方提起行政复议的话,裁决机关又是本级政府或者上级政府,行政机关“自己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再加上当前我国部分基层政府同民众关系紧张、公权力凌驾于私权利之上的现实,很难避免利益受损的民众一方对行政裁决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这是产生涉法信访的主要原因。 再次,各种救济手段之间衔接不畅,缺乏配合与协调,导致救济失灵,纠纷大量涌入信访渠道。 从大的层面来看, 目前我国纠纷解决机制表现为基层调解、行政裁决、司法审判等主流救济手段和信访同时并重的格局。 这种格局的良性运行本应是调解为主,行政裁决次之,司法审判作为终局性保障,信访则作为特殊环节起着中介、监督、协调、信息传递等功能。[2]然而,由于各种救济手段之间缺乏衔接与协调,基层调解、行政裁决并未发挥解决纠纷的应有作用。 原本应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救济也明显乏力,有时甚至退避三舍,将当事人拒之门外,使当事人往往既无法获得适当的行政救济,也无权提起民事或者行政诉讼,只有通过信访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注:数据来源于2010~2012 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二)法律原因:执法与司法公信力下降

一方面,民众的法治观念不断提升,倾向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谋求正当利益;另一方面,政法机关执法与司法的公信力不断下降,导致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中国人民大学陈卫东教授认为,司法公信力下降是导致涉法信访的重要原因, 因为有的老百姓不相信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公正的,不相信下级司法机关的判决是正确的。[3]归纳起来,执法与司法公信力下降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 实践中一些办案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受利益驱动,徇私、徇情枉法裁判,严重损害了司法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权威,一些高级政法领导干部的腐败更是严重破坏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近几年影响巨大的杜培武、赵作海等刑事错案以及黄松有等高级政法领导干部腐败案就是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的典型例证。 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直接导致民众不相信司法裁决及其权威,严重阻碍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法治信仰的塑造,再加上自古以来我国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清官情结”、“青天意识”观念浓厚,导致部分利益群体信“访”不信法,这是越级信访、多头信访、重复信访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二是司法与执法水平不高严重影响司法与执法的实际效果,导致不必要的信访发生。 由于一些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不高,对于法律的理解与适用存在偏差, 导致当事人对政法工作存在误解,从而引起不必要的信访。 还有个别政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出现问题后害怕自揭家丑,不能及时采取恰当的修补措施, 结果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此外,“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一些政法机关工作效率低下,使利益纷争得不到及时解决,当事人的合理期盼变得遥遥无期甚至难以实现,不但耗费巨大的司法与行政资源,而且严重损害了司法与执法的公信力。

三是部分政法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宗旨意识,司法与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能有机统一引发信访。 日本学者滋贺秀三曾经指出,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中国人习惯首先依据的是情,其次是理,最后才是法。[4]这种“情”与“理”不仅包括道德传统与人伦常理,具体到司法与执法工作中还包括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感情。 有些案件实际上问题并不复杂,但是由于政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宗旨意识,没有恰当的行为, 使自身与案件当事人处于对立的地位,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从而引发信访。 这类案件在整个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的比例较大。

(三)个人原因:当事人法治观念与维权能力不足

在我国,封建传统的“人治”观念对民众影响较大,在遇到利益纠纷时,一些当事人往往相信官员的个人魅力,而不相信法律,有了问题也是尽量找领导个人、高层政府,领导的地位与政府的级别越高越容易得到信访群众的信赖。 这是越级访、进京访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多数信访群众文化水平、法律素质较低,缺乏维权的基本技能与正确的法律观念, 有时对一些合法、合理的司法与行政裁决也不接受。 譬如,部分当事人对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不理解,由于搜集不到证据被法院判决败诉,但又认为自己有道理, 因此对法院的判决不服而不断信访。有的被害人及其家属对刑事司法“疑罪从无”的原则不了解,在司法机关因为证据不足或者案件存在疑问不予立案、 不予起诉或者对被告人宣告无罪时,因不能接受这样的处理结果而不断上访。 还有的当事人认为政府、法院是“万能的”,当一些法律无法调整的事项得不到政法机关的处理,或者处理结果与他们的期望有落差时,往往迁怒于政府或者法院,进而到处信访、上访。

三、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应对之策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由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直接处理的案件,但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并不仅仅是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的问题,甚至也并非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单独能够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涉法涉诉信访与法律权威、司法机关公信力密切相关,妥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既是政法机关履行职责的自身要求,也是维护民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政法机关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有所作为。另一方面,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具有复杂、深刻的社会原因,尤其是一些涉及制度、体制方面的问题,政法机关自身难以彻底解决,需要政府的积极行为,要从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制等方面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标本兼治。

(一)治标之路

1. 对现有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予以分流管理,一方面抓源头防范,一方面抓积案化解。 源头防范的重点是要重视初信初访,尽量在发现问题之初着力解决,及时化解矛盾冲突,消除或减少重信重访。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变接访为预防;二是变上访为下访、巡访;三是变等访为约访。[5]这些措施有利于切实了解信访群众的利益诉求,查明利益纠纷的真相与原因,拉近政法机关与信访民众的感情。 在注重源头预防的同时,也要花大力气化解积案。 要坚持宗旨意识, 深入调查纠纷的症结,合理、合法的解决信访群众的利益诉求。

2. 规范信访程序,依法处置无理上访、闹访,落实信访终结制度。 根据中央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和《关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后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制度,一方面终结结论要合理合法,经得起检验,另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真正做到息诉罢访。 针对部分上访人员的无理取闹,应当转变害怕信访的观念,尤其要摒除为了维稳一味放纵甚至花钱买平安的错误观念,建立相应的解决机制。 一是建立公开听证、咨询制度,加强沟通与交流。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当事人及其亲属等参加,通过公开、公正的程序,依靠社会力量化解闹访、缠访。 二是对于部分闹访、缠访的人员,在劝解无效的情况下,坚决依法采取相应的刑事或行政处罚措施,不能一味姑息忍让甚至无原则的迁就。 同时,还可以明确,对于依法处理的违法闹访、缠访案件,各级政法机关原则上不再受理,也不再作为考核政府信访处理情况的指标,消除这一部分信访人员不正当的动机。

3.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摆脱对诉讼的过分依赖。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发挥诉讼之外的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 在现代社会,法律手段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的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法院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纠纷。 要强化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扩大人民调解、仲裁、行政裁决等纠纷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 同时,加强司法对这些纠纷解决机制的监督,既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减轻司法机关的负担,又切实保障其公平性, 提高处理利益纠纷的水平,使法院真正成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治本之道

1. 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进程, 改善法治环境,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 司法公信力下降是产生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重要原因。 要想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化解涉法涉诉信访困局,根本路径之一就是提高司法公信力, 树立司法权威,塑造法律信仰。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离不开善法之治,离不开民众的法治信仰。

具体来说,首先要纠正司法行政化的做法与倾向,真正做到司法独立。 唯其如此,在内部,涉法涉诉案件的处理才不会不断地向上一级司法机构信访;在外部,才能抵御和消除行政权以及其他权力对司法活动的干涉,树立司法权威。 同时,要正确处理执政党对司法工作的政策、组织领导与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关系, 执政党的政策不能直接代替法律, 组织领导不能替代司法机关办理具体的业务;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对司法的监督是对其有否非法行为、是否违背正当程序的监督,不是对个案处理的直接介入。 只有这样,司法机关才会成为真正的司法权力享有者,树立权威,才能切实避免群众针对涉法涉诉案件到各级国家机关广泛信访,避免发生高层领导直接干预、解决个案的涉法涉诉信访事件,最终形成司法手段在所有纠纷解决机制中具有最高和终局性效力这样一种局面。1

2. 强化民众法治意识,增强民众维权能力。 在涉诉涉法信访中,许多案件都源于信访群众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与能力,不了解法律相关规定,不清楚法律相关程序,对法律的裁决难以认同。 有些群众甚至采取违法的方式进行信访,在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采取了过激行为,使本来相对较为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他们的行为在导致自己的权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对法律的权威性也是一种损害。 因此,对于包括信访群众在内的社会民众,要通过各种途径的普法教育、法制培训等方式提升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 提高社会公众解决矛盾与纠纷的能力。 此外,应该积极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建设,为特定的社会公众尤其是信访民众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达到维权与守法的双赢。

篇4:从评查案件反思信访问题

[关键词]涉检信访;原因;化解

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开展“百万案件评查”活动的工作方案》要求,深圳市罗湖区检察院根据市院和区政法委的统一部署,连续两年开展案件评查工作。2010年随机抽取了22宗有涉检信访情况的案件,经审查,20宗案件质量评定为优秀,2宗案件质量评定为良好。2011年随机抽取11宗有涉检信访情况的案件,全部被评定为“优”,优秀率达100%。综合分析两年抽查的评查案件,罗湖区院信访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评查案件看信访特点

(一)信访人多数为犯罪嫌疑人的亲属

两年共评查33宗案件,其中24件案件的信访人为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占72%,8名信访人为被害人的家属,占24%,另有1名信访人属匿名信访。

(二)信访案由集中于侵犯人身、财产损失案件

被信访的案件集中于故意伤害、抢劫、敲诈勒索等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案件,该类犯罪共22宗,占抽查案件的66.7%,其中12宗案件为故意伤害案,占抽查案件的36.3%。

(三)多数信访诉求具有相对合理性

抽查的评查案件中,最多的诉求可以归类为被害人一方要求严惩嫌疑人,或嫌疑人一方要求从轻处罚,这类的诉求约占本次抽查案件的50%。

排第二位的诉求是对司法机关作出的案件处理决定不服或者不满的,这类信访案件共9件,占抽查案件的27.2%。在抽查的案件中,并未发现司法机关在案件处理上存在的问题,这类诉求往往源于信访人对法律或司法程序缺乏了解。这类案件信访,只要案件质量过硬,加强接访解释工作,通常能够圆满解决。

只有极个别缠访、闹访的案件,由于信访人对法律和事实的认识存在偏差或错误,仅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不能客观、正确地对待案件事实。如抽查的张双江等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该案嫌疑人刘庆春在羁押期间死亡。经法医鉴定死者系正常死亡,体表及头颅、胸腹各脏器无外力损伤痕迹,但该案嫌疑人家属委托的代理人张学恒,在2007年至2009年间,多次来访,要求对刘庆春进行死亡鉴定;称相关工作人员渎职,但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支持。对本院及多个部门依法处理不服,重复上访。

二、检察机关信访案件产生的原因

为降低和减少涉检信访案件的发生,继而采取有效对策处理涉检信访案件,我们对涉检信访案件产生原因进行理性分析:

一是检察工作上的原因。检察官对案件的处理无违法不当之处,但因为工作态度马虎、草率甚至粗暴,其言行使当事人产生误解。另外,对法律宣传不到位,思想工作不够细致,以及法律文书说理不透彻,使当事人误以为办案人员偏袒一方,处理不公。

二是当事人自身的原因。由于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意识提高,维权意识增强;有事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此为积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必然带来人民内部利益纠纷和矛盾增多,并不断以诉讼形式反映到司法机关,形成信访。但是有些案件当事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偏听偏信,无端怀疑办案人员违法办案,损害了自己的权益,因而缠诉缠访,甚至无端取闹,为扩大影响,向有关部门施加压力而进京访。

三、检察机关解决信访工作的途径

(一)从内部源头入手,规范执法办案工作机制,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涉检信访

1.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分流机制

一是建立涉检上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检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涉检上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

二是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控申部门应定期到各业务科室进行一次信访隐患排查,就各部门办理的案件及检察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否可能引发上访进行摸底,对有上访苗头的进行登记备案,密切关注,实现内部信访信息的实时共享。

三是建立外部信息通报机制。控申部门依托接访下访这一平台,定期到基层收集有关涉检上访的信息,尽可能提前发现和预防集体上访;加大与区纪委、区政法委和信访局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有关涉检信访和重点人员动向的信息;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在“指导——应用——汇报——反馈”中及时找准症结所在,有效解决涉检信访问题。

四是建立案件分流机制。控申部门对于应由其他机关和部门管辖的来信来访问题,要及时报请检察长批准后向有关机关和部门移交和反馈,防止出现漏管失控,并定期到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信访动向,做到信息共享。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案件及时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进行移交和分流,不积案、不压案,并及时对信访群众进行反馈。

2.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要强化刑事案件信访风险意识,通过整合各业务部门力量成立综合管理机构,在办理重大复杂案件和作出不批捕、不起诉、不立案、不赔偿、不抗诉、撤案等决定时,要科学制订预案,努力做到“五个到位”,即查找风险点到位、风险等级确定到位、预警防范措施到位、执法办案责任到位、绩效考核到位。在执法办案中应及时针对一切可能存在涉检上访的风险点予以查找并准确定位,及时建立当事人的档案资料,一案一档,形成档案资料,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警示级别分为红、黄、蓝三色,即进京(红色)、赴省(黄色)、到市(蓝色),及早做好预判,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3.健全案件质量考评制度

篇5:信访案件查办制度

一、上级机关和领导交办要报结果的信访案件,应及时立案查处,并近期上报处理结果。

二、根据信访案件的内容和问题性质,及时填写“信访案件呈送表”,摘呈分管领导和区领导阅批。

三、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和区领导阅批意见,及时将信访案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或直接调查处理,并限期报告查处结果。

四、信访案件一经立案,应在三个月内查清问题,处理结案。如因案情复杂、涉及面广等特殊情况,未能近期结案的,应及时催办,并说明情况,提高信访案件结案率,做到年终无积案,结案率达到100%。

五、对已结案件,及时写出结案材料,并呈送分管领导批阅,经区领导签署结案意见后,及时行文上报。

六、对于重大或不宜转办信访案件,必要时,由本办公室呈送区领导批准,直接组织查处。

七、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和单位复杂信访案件,根据领导批示确定牵头单位,由本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联合调查办案。

八、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向无关人员泄露办案内容。

篇6:信访案件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土地信访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没有发生造成不良影响的群众上访及突出事件,没有突出的大案要案。截止11月底,省国土资源厅共受理群众来信517件,与去年(702件)同比减少26.35%,重信58件,重信率11.22%;接待来访 679起2362人次,与去年(692起、2425人次)同比起数和人数分别减少1.88%、2.6%。其中,5人以上集体访136起1032人次,与去年(107起886人次)同比起数和人数分别增加27.1%和16.48%;重访135起468人次,重访率19.88%。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以违法占地为主,其中,违法占地搞非农业建设的占58.46%;非法买卖土地的占11%;破坏耕地的占6.57 %;占地补偿问题的占14.29%;反映其它问题的占9.68%。同期,国土资源部交办信件4件;国家信访局交办1件;省信访局交办9件;省领导批办2件,省长信箱转(交)办件8件;全省重点县(市、区)国土资源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排查重点信访案件53件;共计已结案77件,结案率100%。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目标责任体系。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厅高度重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坚持把强化目标责任放在首要位置。工作中,注重抓督导落实,确保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落实到位。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景颜在厅各种会议、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此项工作是全厅、全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处室、各市、县(市、区)局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信访工作的副厅长具体抓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包案处理重大信访问题。二是抓好工作部署落实。从省厅到各市、县(市、区)局都制订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程序,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具体任务,强化责任考核,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解决问题到位。三是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全部落实了信访工作“一岗双责”,省厅将积案化解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工作不力导致集体越级访的,列入省厅重点管理、重点治理范围,并实行责任倒查,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实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积案化解。一是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四级排查网络,日常性排查和重点特殊时期集中排查相结合,提高了工作效能。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尤其是进京到省的非正常上访、集体访、重复访作为重中之重,落实了定人、定案、定责任,包调处、包稳控、包疏导的化解机制,使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了及时处理。二是坚持领导包案下访。为使积案化解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们对中央联席办、国土资源部和省联席办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全部实行领导包案。对下交办的重点信访问题和案件,一律要求由相关市局全部落实领导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的“四包”责任制,全部实行领导干部“带案件下访”,深入基层,现场解决群众上访问题,亲自协调有关政府和部门化解处理,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研究政策、出台决策时,首先考虑是否侵害群众利益,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首要标准,从政策层面上预防群众信访问题的发生。同时,依法按政策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三)开展专项整治,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为认真解决信访积案,我们从5月份开始集中利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了重点县(市、区)国土资源信访问题专项整顿工作。在去年省政府组织的国土资源信访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的基础上,对全省国土资源信访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对梳理出的重点信访问题实施逐案化解。4月30日,我厅将集中排查的13个重点整顿县(市、区)和53件重点信访案件交办相关市局,限期办结。8月12日,我厅组成3个检查验收组,对全省17市国土资源信访排查整治情况,特别是省厅交办的53件重点信访案件办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通过专项整顿,提前化解了大量不稳定因素,有效减少了重信重访和非正常上访“存量”,保持了下半年来省信访量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四)强化督查督办,全力确保案结事了。围绕“事要解决”这个核心,我们不断强化信访督办、督查的工作力度。一是跟踪督办。对重点信访问题和案件,建立动态“台账”,实行办结销号,每月通报。加强重点地区的督查,对信访问题多的地区,采取领导约谈和组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进行重点治理。二是严格复核。对持市局书面复查意见来省上访的信访事项,按时组织复核,及时出具答复意见。在复核中,坚持把好“三关”:彻查案件卷宗、实地现场核查、回访信访人,确保复核答复意见经得起检验。今年以来,共复核信访案件31件,其中经书面审理退回重新办理9件,现场复核退办8件,有14件出具了终结复核意见。全部回访上访人,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避免形成新的信访积案。三是加强督导。对信访问题多、信访案件久拖不结的,派出督导组进行督导。如今年5月下旬和8月中旬,我厅结合开展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活动和重点县(市、区)信访问题专项整顿活动,先后派出5个督导组,由厅领导带队,对省厅督办、排查和上级交办的重点信访问题进行了督导,确保了信访问题快速处理到位。

(五)夯实基层基础,减少信访积案发生。坚持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对信访积案的调处,切实减少越级访和非正常上访。一是注重初信初访的办理。对初信初访,特别是联名信,坚持做到“三个清楚”,即信访人反映的问题要清楚;信访人的意愿要清楚;信访矛盾纠纷的焦点要清楚,从中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根本解决问题的“症结”。对涉及国土资源部门职权范围的合理诉求,在受理后早办快办,能一次性办结的坚决处理到位,努力使来信不转化为来访,初访不转化为重访,个访不转化为集体访,简单问题不转化为复杂、群体性问题。二是健全信访工作网络。我们坚持抓系统、系统抓,建立了完善的省、市、县、乡“四级”信访工作网络体系,省厅和各市、县(市、区)局都设立了信访工作部门,各乡镇所设有兼职信访员,并聘请村级协管员(信访信息员),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信访工作网络。三是抓好信访信息系统建设。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借鉴研发了国土资源信访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使省、市、县三级国土部门能在同一时间沟通、协办、处理信访事项,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信访积案化解年”的开展,有效地化解了一批老案、积案,减少了增量,消除了存量,效果明显。但是,当前国土资源的信访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一些信访问题涉及面广,遗留时间长,解决难度大,需要各级发挥整体优势,综合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化解矛盾纠纷时间上相对要长,不能完全做到案结事了,造成个别群众越级访、重复访。二是部分群众在利益受到侵害时,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寻求解决,而是带着偏激情绪越级重访和无理缠访。三是全省国土资源维稳形势仍然严峻。容易激发群众上访的因素反映在:煤矿塌陷、征地补偿纠纷、新农村建设中强行占地搞房地产开发、土地权属纠纷等。这些问题的处理稍有不慎,将会引发突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四是基层干群矛盾、农村邻里矛盾、宅基地纠纷等诸多矛盾纠纷借土地问题“说事”,不达目的总是不息访罢访。五是个别基层单位对群众的信访问题重视不够或政策解释不到位,工作不够细致,措施不够得力或者执行政策有偏差,造成了群众的越级上访。

四、几点体会

(一)信访积案化解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信访积案化解难是一个社会现象,原因复杂,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力量统筹化解矛盾,全面解决问题。

(二)信访积案化解关键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信访老户虽然复杂难缠,但都有各自不同的心态和要求,有的为了钱,有的为面子,有的为顺一口气,有的为闹“班子”整干部,只要充分调查,深入分析,掌握其心理,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息诉罢访。对重访户、老信访户和越级上访户,要使其息诉罢访,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其问题。不管时间有多长、问题有多复杂、解决起来有多棘手,都必须想尽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对符合政策的及时解决,处于政策边缘的变通解决。

(四)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事半功倍。信访积案一般都历时较长、情况复杂、影响面宽、解决难度很大,必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采取综合措施,用足用活政策,上下互动,情、理、法多管齐下,才能达到化解矛盾、及早息访、维护稳定的目的。

五、下步工作打算(一)继续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巩固“一岗双责,归口办理,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继续抓好“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处理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解决倾向性问题,切实为信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强化行政执法和信访稳定工作共同责任机制。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健全土地管理双重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完善信访稳定工作激励机制,将信访稳 定工作的业绩与用地计划指标挂钩,强化基层政府责任,对国土资源信访稳定工作解决不力的县(市、区),暂停受理国土资源审批事项,业绩突出的,落实用地指标、晋升提拔等项奖励措施。

(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完善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紧紧盯住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同时,积极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反映诉求。

(四)切实落实“事要解决”。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疏导等办法,及时妥善地处理信访问题。认真解决好初信初访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处理不及时而形成重信重访;加大信访督查督办和解决非正常上访问题的工作力度,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篇二:信访案件调查报告

关于信访人***、***等人反映拖欠农民工

工资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信访局: ****2011年**月**日接到市信访局“*信转交[2011]**交**号”文后,对于信访人**、***等**人反应********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专门组成了以****志为组长,******同志为成员的信访工作调查组,对该信访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组采取谈话、核实等方法对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展开调查。该案件已查证清楚,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信访人基本情况

****,男,汉族,****年**月生,现住***,户籍所在地********* ****,男,汉族,身份证号*******,现住*******,户籍所在地******派出所。

二、反映问题

信访人反映***************,要求:**********

三、调查情况

经调查查证,******是******的工程项目,总承建方为,*****公司将工程施工分包给******等人,***又分别将工程分包给*****等人进行施工。

1、信访人***,承接***分包的****程,工程款****元,已支付***元,剩余***元未支付。

2、信访人****,承接***分包的***工程,工程款***元,已支付***元,剩余***元未支付。

四、处理建议

根据调查情况,调查组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作出处理意见:

一、信访人****反映的***公司拖欠其工程款,致使自己无法支付所下欠工人工资的问题。调查组经调查认为:****公司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其工程款,下余款项双方存有争议,建议进行司法调解或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二、信访人*****等人反映的***拖欠工资问题,应由***支付

经调查组调解,***答应于***年*月**日前支付***万元给**用于工人工资发放。下余部分正在与各方协商解决,进行妥善处理。

三、信访人***反映的承接**公司***项目***元左右工程款未支付的问题,经调查组调解,**公司答应于***年*月*日前支付到位。

调查人:** ** ***年**月**日篇三:关于信访案的汇报材料

关于郑兴芬信访一案的汇报材料

关于郑兴芬一案的信访材料,我所已于2012年8月7日收悉。自收到此信访案件后,我所十分重视,即由所长赵长波亲自主抓此案,现将此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

郑兴芬,女,1965年11月27日出生,家住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塘寨沟村一组,职业:务农。

艾春国,男,1964年4月24日出生,家住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习家店村2组,职业:务农。

张长发,1963年7月6日出生,家住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塘寨沟村一组,村支部副书记。注:郑兴芬系张长发弟媳。

二,简要案情。2012年3月4日13时许,当事人艾春国驾驶一辆墨绿色皮卡车(车牌号鄂c8h131)路经炎隆铁矿公司门口村村通公路200米处,将当事人郑兴芬于3月4日上午用砖头砌在村村通公路上的障碍物碰倒。随后郑兴芬找到艾春国要求艾将障碍物恢复原状,遭到艾的拒绝后,郑将艾春国停在铁矿公司门口的皮卡车划伤,为此两人发生撕打,过程中村副书记张长发出面劝说时,郑又与张相互辱骂并发生撕扯.三,案件办理情况。2012年3月4日13时55分,我所接到报警电话后,由民警陈磊、李中山、蔡璐立即前往现场处警开展调查工作,到现场后发现艾春国右眼角受伤流血,郑兴芬躺在习家店镇塘寨沟村炎隆铁矿矿厂大门内侧的石子路面上、左手中指受伤流血、浑身泥巴,艾春国所驾驶的鄂c8h 131皮卡车前座右侧车窗玻璃有一印迹、车身右侧有一道划痕、车左后尾灯灯罩破损,张长发所穿的夹克上衣有三处被撕破,经现场初步了解情况后,郑兴芬称头疼需要急诊,民警遂帮助联系习家店镇卫生院前往现场对郑兴芬进行救治,在此过程中,处警民警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并拍照取证,习家店镇卫生院救护车到现场后将郑兴芬送至卫生院,艾春国自行到卫生院救治。为掌握案件第一手材料,处警民警依法将涉案人员张长发、在场人员艾春国之女艾贤贤带至派出所进行调查询问,并及时到习家店镇卫生院对案件当事人艾春国、郑兴芬进行调查询问,经调查,郑兴芬于案发后直接去了丹江口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民警在卫生院对艾春国进行了询问,在案件侦查期间,民警依法取证了武胜章、刘山俊、杨明华、黄胜启、张传清、杨明华等人的证言。案发后当事人郑兴芬拒不配合民警办案,在办案民警多次电话询问郑兴芬所在位置,并告知应及时接受公安机关的询问时,郑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拒不接受询问,办案民警再次询问郑的丈夫张长随时其也支吾其词,一会说郑在丹江,一会说在十堰,因无法得知郑所 在的具体位置,所以对郑兴芬的询问一直无法进行,直到2012年5月4日,郑兴芬主动到派出所要求解决药费时才接受了第一次询问。

案发后,因无法找到郑兴芬本人,在办案民警的多次催促下,2012年3月28日,由郑兴芬丈夫张长随代郑到派出所接受了法医鉴定委托书。经我所委托丹江口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室进行鉴定后,因市局法医鉴定中心无法对郑兴芬的伤情进行准确鉴定的情况下,又委托十堰天平司法鉴定中心对郑的伤情进行了鉴定,经鉴定为轻伤。鉴定书于4月26日其丈夫张长随送至我所,办案民警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将鉴定结论告知了当事人艾春国。5月9日艾春国对郑兴芬的伤情鉴定结果(轻伤)提出异议,并提出申请对郑兴芬的伤情要求重新鉴定。办案民警将艾春国要求对其鉴定结论重新鉴定的情况及时告知了郑兴芬,郑坚决拒绝配合重新鉴定,致使对郑的伤情至今未能作出重新鉴定结论。

对于郑兴芬在信访材料中提到的黑恶势力强行霸占其土地的情况,我们也依法进行了调查。经调查,系炎隆铁矿在2006年探矿时占用了其约3亩退耕地,由于铁矿一直未投产,因此也未给予补偿。对此我们已与习家店镇政府相关领导做了汇报,督促铁矿尽快依法补偿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对该案有关重点细节进行核实,及时查明案 情,并依法对该案做出公正处理;

2、按照法律规定促使郑兴芬对伤情重新进行鉴定;

3、立足本职、公正执法、依法调查取证,争取案件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促使郑兴芬停访息诉;

4、对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组织全所民警针对办案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学习,提高民警执法理念和办案能力,力争使我所的执法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丹江口市公安局习家店派出所 二○一二年八月十五日篇四:华容区信访工作及几起重点信访案件的情况汇报

华容区信访工作及几起重点信访案件 的情况

元至9月份以来,我区信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以“千名干部下基层”和“书记大接访”活动为载体,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方式,实现了全区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重信重访量,特别是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量明显下降(六月份进京非正常上访廖丑轮一人次,正等待信访终结;

七、八月份非正常上访为零。),信访秩序明显改善,无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全区社会和谐稳定。元至9月份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三大活动”,着力预防矛盾纠纷

我区把信访工作重心放在矛盾纠纷事前排查化解上,对排查出的重点事项,认真对待,因案施策,做到 “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一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开年以来,在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区、乡镇、村三级近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在走访农户的同时,深入排查矛盾纠纷,畅通民意,理顺民气。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以村为单位建立台帐,定期上报,对筛选出的重点问题,实行专人负责、逐案专办、销号管理,实现了矛盾就地化解,当事人就地稳控,突发问题就地解决。元至9月份,全区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63件(起),接待群众来访401批次559人次,其中集体访24批次227人次,重访19批次57人次;受理群众来信107件,重信8件,已回复97件。主要集中反映:城镇建设、土地确权纠纷、征地纠纷、村级换届纠纷、工资社保纠纷等问题。针对排查出的重点矛盾隐患案件、重点人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落实到各责任单位领导和责任人,有效做好了矛盾化解和稳控工作,全区矛盾纠纷大幅下降。二是扎实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我区坚持定期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并推出了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书记 “三级接访”制,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上下整体联动,各方通力协作的信访工作齐抓共管格局。5月15日,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新一轮“三级书记大接访”活动,区四大家领导分赴五个乡(镇)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各乡镇班子成员、各园区及区直单位负责人陪同接访。此次“三级书记”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167批次324人次,涉及利益相关群众1500多人,主要集中反映:企业生产污染、土地确权、土地征调补偿、房屋拆迁、社会救助、工资待遇、养老统筹等信访问题。现场解决问题23件,现场解释答复52件,转交办92件,落实案件领导包案107件,有效减少了全区信访总量。三是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区主要负责同志每月至少安排1天时间接待信访群众,每周有一名四大家班子成员接待群众来访。在开门接访的同时,经常性进行约访、下访和回访活动,真正让群众见到想见的人,说出想说的话,办成想办的事。我区还积极畅通信访渠道,设立了区委书记接访室,开通区委书记专线电话,开设了区委书记、区长信箱,开通了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亲民热线”,方便了群众及时表达诉求。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达社情民意、受群众信任的优势,我们 还聘请了15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信访民情观察员,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解决信访问题。通过半年来的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区重复信访量和信访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健全“三大机制”,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

信访工作的核心是“事要解决”。我区重点加强了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强化了各种工作机制,提高了新时期信访质量和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才能长足发展,这是华容区上下的共识。今年,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了多次信访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区各挂点领导及驻村工作队队长关于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的,分析全区信访形势,研究信访工作,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明确信访工作任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还多次在重要信访案件上作出批示,跟踪督办信访积案难案,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反应迅速,靠前指挥不推不让。二是建立健全信访案件领导“五包”责任制。区委对信访突出问题全面落实了领导“五包”责任制,实行了“一件事项、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包协调、督办、落实、稳控)”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区委定期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听取区四大家领导关于包案化解情况的,确保重点信访案件的及时化解。今年上半年,全区实行“五包”责任的107件信访件,其中县级领导包案26件,各部门领导包案81件,已办结62件,45件得以有效稳控。如:60多名赴外蒙打工人员的异地劝返及调处;程铁返乡人员的调处稳控;鄂钢返乡人员的异地接访及调处;重复赴省上访人员胡盛波劝返及思想疏导工作;临江乡胡四焱生活困难的调处;孙水良信访问题的调处上报工作;廖丑轮案与省、市信访督查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金熊村熊小玲缠访疑难信访积案等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得到解决或稳控。三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原则,我区将信访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区委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区直部门要积极预防、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严格控制进京非正常上访,赴省非正常上访,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行为,凡因领导不力,处置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明确规定信访工作考核情况与干部评先评优、晋级提拔等挂钩;明确规定乡镇及区直部门、园区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成员“一岗双责”,强化了做好信访工作的组织保障。

三、积极推进“四大创新”,着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锻炼3个月的工作制度,协助做好信访工作,充实信访工作力量。各乡镇都配备专职信访干事,各部门也都配有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并从政治上关心,经济上支持,激发和调动了信访部门干部工作热情。三是在信访工作经费保障上创新。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信访维稳工作的投入,对信访干部落实发放信访工作津贴,将信访维稳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区政府还设立了区维稳专项资金,为妥善解决一批特殊信访稳定事项提供了经费保障。半年来全区共投入专门维稳工作经费累计达150余万元。四是在搭建信访调处联动平台上创新。我区坚持把社会稳定工作与信访工作、便民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维稳联动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三心合一”的工作平台,制定了突发事件分析评估制度,组成了7个专业行业调委会,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规范了接访程序,办事机制,同时整合纪委、综治、信访、公安、法院、司法、民政等部门力量,由区综治委牵头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信息,进行风险预测评估。建立健全了区、镇、村“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警务人员联勤、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横到边、纵到底的信访维稳工作格局。对排查出的可能在敏感时期上访的重点事项、重点人员就地稳控,实行24小时蹲守值班、报送信息。元至9月份全区实现了敏感时期无赴京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恶性事件发生。

当前我区几起重点信访问题情况

一、廖丑轮信访案件

自2006年以来,我区华容镇廖铭村6组廖丑轮因故意伤害案,不服鄂州华容区人民法院(2006)华刑判字28号刑事判决及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鄂州法刑终字第25号刑事裁定,多次赴省,进京上访。2011年6月22日,省政法委依法对廖丑轮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给予了司法终结,目前中央联席会议已批准廖丑轮信访问题符合“三级终结”要求,正在依照有关政策办理信访终结。

下步的工作方向:

1、教育感化,耐心疏导。尽管廖丑轮非常顽固,出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考虑,从其家庭尤其是老母亲和儿子考虑,继续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劝其息诉罢访,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其家庭予以照顾。

2、积极应对,依法处理。廖丑轮多次赴京非法上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浪费了行政资源。在对其采取法制教育的同时,针对其非法上访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总而言之,对于廖丑轮非法上访、缠访案,我区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稳控,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收效甚微,给各级造成很大的麻烦。下步我区仍将不遗余力,全力做好稳控工作。

二、民师上访问题

(一)基本情况 1986年之前因缩小编制,精简裁员等原因,下岗的近千名“民办教师”,现在年老体弱,要求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2009年起,他们中的少数人多次到市、区政府反映诉求,反复缠访。今年8月15日,胡昌田等人准备组织 “民师” 大规模到市政府门前聚集上访。区政府接通知后,迅速组织由区委办主任刘国安为组长,区教育局、区公安局、区信访局、各乡 镇党委书记、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组成的维稳专班,赴市维稳接访。

(二)上访原因

一是参照1957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返乡人员享受“40%救济”政策。二是他们认为当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如今年老体弱,生活困难,认为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予以照顾,解决养老问题。

(三)稳控情况 8月15日,分管教育副市长毕华带领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信访局领导,变接访为下访,在区教育局会议室接待了“民师”上访代表,做相关人员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明确下岗民办教师当时属乡镇、村、学校自行聘请、自行解聘人员,不具备民办教师的资格。目前,国家没有出台解决这批人员问题的相关政策,要求区教育局和各乡镇做进一步的说服稳控工作。我区对各乡镇“民师”上访重点牵头人员落实了区、镇、村三级包保责任人,每个乡镇的牵头人员由一名区委常委和副县级领导及乡镇主要领导、村支部书记包保稳控,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各乡镇以安排专人对重点牵头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并实行日报制,每天向区信访局和区政府办报送信息,及时掌握动态,采取措施,把人员稳控在当地。

三、原鄂钢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下放人员信访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初,鄂钢精简下放人员回乡务农,参加农业生产,支持当地农业建设。我区有200多人,如今年老体弱,要求鄂钢集团公司或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2009年至今,他们中的少数人组织30人以上的群访多次到市、区政府及鄂钢集团反映诉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正常办公和企业的正常生产。

(一)基本情况

上世纪60年代初,鄂钢精简下放人员回乡务农,参加农业生产,支持当地农业建设。我区有200多人,如今年老体弱,要求鄂钢集团公司或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2009年至今,他们中的少数人组织30人以上的群访多次到市、区政府及鄂钢集团反映诉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正常办公和企业的正常生产。

(二)稳控化解的措施

1、落实稳控责任。根据信访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区、乡(镇)两级政府加大稳控化解力度。锁定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政策说明工作。各地重点人员名单由信访部门直接提供给各乡镇党委书记,并落实包案,随时掌握动态,确保不发生到省越级访、赴京非法访。

2、加强横向沟通。根据信访工作“事情发生在哪里,由哪里负责”的原则,鄂钢集团公司有解释疏导的责任,应直接面对。区包案专班已积极与鄂钢集团公司联系沟通,一是就政策性问题进行探讨,二是结合上访人群的情况,向鄂钢做好更细致的说明,三是通过和鄂钢沟通协商,最终达到由鄂钢出资,或直接或间接经济补偿,解决此信访诉求的目的。

3、争取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促进市集处办对该案的重视,明确工作方向,落实市级领导包案,加强对该案的指导力度。

四、程铁返乡人员要求增加生活补贴信访问题

近段时间来,程铁还乡人员组织串联准备赴省上访,通过对牵头人员做思

想稳控工作,目前此信访问题已稳控。下步通过对段店陈才喜、临江刘定国、华容镇倪德田进行上门走访,做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全程监控,及时掌握其动态,预防和控制越级上访。

五、乡镇卫生退休职工要求落实生活补贴问题 8月31日,乡镇卫生院退休职工30多人到区政府集体访,要求落实生活补贴。通过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做政策解释工作,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准备近期落实相关政策,目前已得到稳控。全力做好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换届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

1、深入基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换届期间进一步完善区、乡(镇)、村三级信访维稳联动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建立台帐,定期上报,充分发挥邻里互助组组长在帮扶、矛盾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信息报送等方面的职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情报信息报送工作。

2、针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区委、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落实领导包案。

3、对排查出的可能在敏感时间上访的重点事项、重点人员就地稳控、落实专班专人专门经费,实行24小时遵守值班、报送信息。

4、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重点信访案件形势。并对十七届六中全会及换届期间信访维稳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明确排查,信息报送,值班等各项制度。

5、落实领导责任,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带案下访。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等较为突出信访问题,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带案下访,力争解决一批,化解稳控一批信访突出问题,促使我区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越级上访量明显下降,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6、维护换届选举工作秩序。积极协调处理因村级换届引发的信访问题及不稳定因素,为村级换届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7、落实责任追究,实行“一票否决”。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信访维稳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解决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决不能敷衍塞责,互相推诿。凡因人为因素引发矛盾纠纷激化,造成越级上访产生不良影响及恶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对信访包保责任人落实责任追究,对信访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篇五:关于信访案件办结情况的报告

关于信访案件办结情况的报告

根据县信访局的要求,城区对2012年6月份以前的信访案件办结情况报告如下:

一、信访案件办结情况

今年,城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信访局的指导帮助下,按照市、县关于信访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自身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为落脚点,从提高依法处理信访工作能力入手,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为基础,以抓源头、常预防为重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为创建和谐社区作出应有贡献。1至6月份,城区共受理信访案件2宗,其中县信访局交办1宗。6月5日,城区接待滨河社区居委会河北服装巷居民来访,就居民反映的街巷硬化问题,做出只要县政府有街巷硬化的政策就予以考虑的答复;6月13日,滨河社区居委会滨河住宅小区居民到县信访局反映液化气站安全隐患、小区围墙建设、小区内路面损坏及维修、小区楼内配套设施损坏以及成立业主委员会等5项问题。城区在接到县信访局的通知后,积极接访,配合县信访局了解相关情况,县信访局做出如下答复:

1、责成安监、消防和城建等部门对液化气站安全隐患排查、处理;

2、由义兴镇配合县土地局处理小区围墙建设问题;

3、小区内路面损坏及维修和小区楼内配套设施损坏问题,由小区开发商处理解决;

4、由城区配 合小区开发商,逐步成立业主委员会。目前,城区信访案件全部办结,案件办结率100%。对上述案件,城区做到了件件有登记,案案有责任人,确保每个案件落到实处。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一是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重新制订和完善了城区信访工作制度,明确信访工作领导接访制、领导包案制、信访工作答复制度、信访维稳工作排查预案、信访值班制度等。同时,城区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责任机制,由城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落实,做到责任到人。二是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通过日常接访,认真细致做好信访接待和疏导解释工作,通过个案研究力争妥善解决,逐一化解息访。对于确实需要相关责任单位协调的,请示县领导,由县信访局牵头,通过召开信访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寻求解决方法,共同做好化解工作,尽量对群众合理诉求及时给予解决。

(二)增强意识,以理服人。结合城区工作实际,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人权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通过下访、约访和慰问疏通化解等相结合的办法,体现人文关怀,以情服人、以理服人,积极引导相关信访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特殊诉求问题。

(三)整合资源,形成长效机制。城区积极整合工作资源,集合各方力量,形成化解矛盾的长效机制,把“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落到实处。

三、存在问题 城区信访工作虽然在维护稳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权责分离。城区作为最基层组织,大量而繁重的具体工作任务,如基层党建、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综合治理、环境卫生、安全生产、青少年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既需要面对众多的上级部门,更需要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城区信访问题内容复杂、种类繁多、涉及主体多样,不仅需要城区做好当事人问题协调处理工作,更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但是,权限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区信访工作,导致城区协调力度不足,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协调处理辖区内规模较大、级别较高的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时,难度则更大,成功机率更低。而上级有关部门在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中有时往往一味强调“属地管理原则”,并要求确保不发生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这往往也使城区感到无所适从。

这种权力的有限和责任的无限,加大了城区信访工作的难度,制约了城区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群众对城区信任度不够。长期以来,群众就有一种 “唯上”的观念,就是什么事只要通过找上级,就能解决。城区每年接待居民来访,有些问题我们可以解决,有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如:工资待遇、住房改革、房屋拆迁等,需要很多部门来协调解决。对此问题,我们一旦无法解决时,居民往往就会怨气冲天。跨越我们直接找上级领导,有的甚至干脆找上级领导。因为群众对城区的能力信心不足、信任度不够,认为城区级别过低,根本不可能解决什么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上一篇:赞扬生命的诗下一篇:孝老爱亲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