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祠堂对联

2024-04-21

罗氏祠堂对联(精选5篇)

篇1:罗氏祠堂对联

罗 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源于妘姓,出自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封地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光叨祖德

裕启孙谋

源流湘水

派衍湖山

狄垂懿训

光耀华门

世承彝训

德荫云孙

枝江衍瀚

湘水流徽

家传湘水

学绍辰溪

富而好礼

兴启有人

篇2:罗氏祠堂对联

德育英才福荫后人

登斯堂应思栉风沐雨

入此室须念祖德宗功

戴八世丕基唯和唯一

新千秋令绪曰敬曰勤

上治下治旁治惟和惟一

春荐秋荐冬荐必敬必诚

僾有见忾有闻孝思纯笃

爱则存悫则著奏假无言

一堂欢聚情谊深重敬淡公

三生有缘亲朋戚友领微诚

於穆维清延万祀馨香俎豆

仁和作宰开百世礼乐冠裳

读书好、积德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慈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

诗书礼乐,缵承先绪振家声

伦理积德深谋伟业呈瑞景

正道力行蔚起宏图振家声

虎踞龙盘地辟雄图新气象

云蒸霞蔚天开文远焕光华

崇德报功春祀秋尝绵世泽

伦敦纪饬父慈子孝振家声

源之远矣入庙雍雍思一脉

流而长也登堂霭霭聚千秋

说礼敦诗使箕裘千秋有永

合敬同爱奉蒸尝万世无疆

思昔先贤地僻一弓永享千秋俎豆

德绍孙谋堂开半亩宏展五世箕裘

一脉相传仕宦辈出蜚声粤海扬祖德

经文纬武人才继启誉满梅河颂宗功

支分熊楚溯鼻祖曾为西伯之师

座倚龙冈念耳孙犹是南侯之胄

创造维艰登斯堂当思栉风沐雨

守成非易入此室须念祖德宗功

联诸衍薪传宝构开三代英灵叨祖德

馨香余泽响辰远播春秋雅韶庆宗功

敬祖德报宗功昭穆有条亿万世音容如在

思臣忠先孝友春秋抵荐千百年俎豆常新

善积仰先灵迄今萱草长荣兰桂腾芳叨祖德

庆余垂后裔际兹春风送暖馨香祷祝毓人文

立好心为好事读好书近好人懔斯行明神所福也

饶一着省一言忍一气退一步遵是训宗功其佑之

八千里乞假归来谊笃旧姻堂构依然怀宅相

三百年传述故事泽承世德衣冠长此绍家声

依谱序亲凡属漳厦潮梅数千里内皆同派

由今思昔溯上清明元宋五百年前是一家

灵爽匪遥左为昭右为穆既溯渊源有序

奉承勿替义率祖仁率亲当思报本无疆

策源自章贡以遥粤峤闽疆派衍纷繁分处处

立庙揽湖山之胜联宗集系岁时纪念笃亲亲

系大宗而为小宗左昭右穆柄哉粦哉湘水流徽不替

由二世以及六世前显后承悠也久也湖山衍祀无疆

支分闽粤由宋元迄明清绵绵延延永享千秋俎豆

运启湖山治祖祢序昭穆尊尊亲亲宏开五世箕裘

留荫肇先基叶茂枝荣百世清芬怀祖德

耕心传后裔礼明义尚千秋馨祀焕崇祠

大祖实式凭矣赉思成绥思成顾予惟在春秋之匪懈

世孙其荐馨乎昌俾尔寿俾尔自天应锡祚胤于无疆

瀛海衍宗枝,系出豫章,一脉渊源承故郡

篇3:番禺祠堂对联初探

关键词:祠堂;对联;番禺;番禺祠堂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75-02

祠堂不仅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村民心中、生活中最亲近的公共空间场所。祠堂的原始功能体现在作为祭祀、教育、宗族法治、与婚庆嫁娶密切相关的场所上,它是封建社会宗法家族制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制度的改变,祠堂于当今社会的地位不再显赫。它依然作为记录着宗族历史的辉煌的载体而保存于今天;但许多曾经美轮美奂的祠堂建筑却淹没在高楼大厦中。祠堂的传统功能不再如往昔,可我们都知道它蕴含的建筑、历史、文化、风俗等内涵及相关的传统风俗活动,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番禺祠堂众多。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建县的番禺区,历代建有祠堂(世人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2028座,至今保存了644座,现存比较完整的祠堂有368座,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有1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有16座。主要分布在沙湾、石楼、化龙、石碁、钟村、南村、新造等镇街。

番禺著名的四大祠堂分别为:沙湾镇的留耕堂、石楼镇的善世堂、南村镇的邬氏大宗祠(俗称光人堂)、大石镇的敦叙堂(巳毁)。这些众多的祠堂都是番禺区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现在已是中外游客游览、考察、凭吊的热点。游览番禺祠堂,不仅可以观赏到珠江三角洲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且可以寻觅到当地名人许多动人的故事。

番禺古祠堂最早建于元代。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民间的祠堂建筑进入繁荣时期,到处祠堂林立,牌楼高耸,番禺绝大部分祠堂均始建于该朝。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为防范明朝将领郑成功从海上进攻,采取禁海移民政策,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绝大部分的祠堂被拆毁。到乾隆嘉庆年问(1736~1820年),由于禁海移民政策的取消和经济发展,番禺又兴起一轮修建祠堂的风气。

现在我们看到的番禺的祠堂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但用了不少明代遗存的建筑材料,如红砂岩石构件,短、粗、古朴的木构件等,所以,这些祠堂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从建筑材料上可以反映明清历史的演变过程。而每个祠堂命运的演变则都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祠堂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大课题,因为笔者能力所限,本文仅尝试以笔者长期生活所在地——广州市番禺区内主要的祠堂为例,从祠堂对联这个很小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作一些简浅的探讨。本文仅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联,以祠堂的木刻对联为主,很多祠堂并没有对联,或者年久失修,对联难以辨认,有的祠堂是贴上去的纸对联(可能是一年一换的),也没有收录。

祠堂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的文化之地。古时候,宗族在古祠堂内办私塾,以祠堂的名义奖教奖学,为参加科举的秀才提供学习住宿的场所,而其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灰塑、绘画、对联、门楣等也颇具文化气息和内涵。特别是祠堂的对联,内容涉及较广,蕴涵着深深的人文气息。“祠堂的联语是宗祠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内容看,这类对联一般有与宗祠直接相关的反映家族渊源和迁徙、寄望于家族兴盛、劝导族中子弟等类,二是即时即事类对联,如在宗祠中举办祭祖、吉庆、丧葬活动时所用对联。”[1]《番禺日报》曾报道过钟村镇韦涌村方氏大宗祠:“方氏大宗祠可谓沈博绝丽,里面挂满了许多文辞优美,韵味悠长的对联。从前座步入后座,一幅幅对联将你引入曾经的繁华历史里,不禁要感叹年代的更迭交替及岁月的源远流长。”[2]有的祠堂的对联,更是大家手笔。如沙湾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就有很多心学大儒陈白沙的手笔,如牌坊上原来有陈白沙①所题“荫德远从祖宗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的对联,下联“心田留与子孙耕”别出心裁,另有一番意境,并又因此故名留耕堂。

除了大门题额和正厅的堂号之外,仪门上的匾题以及大门和正堂、寝堂各处的对联也是表达纪念性的重要方式,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字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既记录着浓缩的家族历史尤其是给家族带来光荣的典故,也是家族理想的表达和知书达礼的象征。

不同的祠堂其对联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愿也各有差异。据笔者统计,大部分对联强调的是整个宗族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观,不仅有对祖先的尊崇,还表露出对族人的殷切期盼,渴望着族中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光宗耀祖等。如小谷围街南亭村关氏宗祠“先辈创业维艰厚泽乡闾恩垂久远;子孙守成不懈宏扬祖德族系绵长”;南村镇邬氏大宗祠“礼义继宏才(,)厚泽远培开大业;文章昭显德(,)名贤毓秀衍丕基”;沙湾镇福涌村陈氏祖祠“古祠存浩气祖扬礼智仁创绩建功辉后代;今杰振雄风宗树德才勤勇臻康加富耀先贤”;钟村镇韦涌村方氏大宗祠“源自方山显赫六桂流芳远;仰思承直光耀万代余荫长”。有的则主要强调整个宗族的共同历史渊源,如化龙镇山门村李氏大宗祠“龙门世泽;鹿洞儒宗”;石碁镇大龙村阙里南宗“脉承麟里;派衍龙溪”;石碁镇石岗西村胡氏宗祠“苏湖世泽;淮海家风”。有的对联则是家族迁徙历史的记录,从对联的内容中可以读出历代对家族历史的续写,如沙湾镇东村李忠简祠“一代儒臣开胜地;千年庙食砥中流”、“菊坡门下传心印;淳佑朝中展壮猷”。有的对联则希望宗族和睦,不同房派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如钟村镇屏一村通表郭公祠“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派总是同源”。很多对联开门见山,直书祖先的辉煌历史,引以为豪,如南村镇板桥村黎氏宗祠“一门五名宦,四代七乡贤”;②石碁镇大龙村孔尚书祠“圣德千秋颂;宗贤万世昌”;③石碁镇傍东村古氏大宗祠“一朝国宝;三世乡贤”。

其实番禺祠堂的对联非常多,笔者根据手头收集的资料粗略统计一下,仅石楼镇的祠堂就有约五十条,如果都记录下来,完全可以出一本对联集,但很多对联是今人新作,个人认为历史价值不高,但笔者暂时难以分辨对联是否新造,还需再行考证。因为笔者能力所限,本文成文仓促,所摘录的对联不多,本文仅摘录其中一部分(附后),作为典型例子进行浅陋的分析,并期待今后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更希望能得到各位方家同行的探讨和指导。

注释:

①陈白沙:即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于孝宗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终年73岁,因曾在白沙村居住而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即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陈白沙是岭南唯一诏准从祀孔庙之学者,享有“岭南第一人”、“广东第一大儒”盛誉。他用圭峰山的硬朗茅草制成茅龙笔,其书法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

②板桥黎氏宗祠又叫“永思堂”,位于南村古镇区西北部的板桥村,是纪念抗清名将、爱国诗人黎遂球的祠堂。黎遂球,字美周,自幼聪慧,曾师从陈子壮,檀诗文、山水,诗书画技冠当时,被誉为“黄牡丹状元”。

③石碁镇大龙村的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为孔子三十八世孙、唐朝广州刺使、岭南节度使,兵、礼二部尚书孔癸戈的专祠。

参考文献:

[1]罗方贵:《柳州宗祠现状调查概说》,《广西地方志》2008 年第 4 期,第 69-70 页。

[2]宋玉萍:《番禺方氏大宗祠》,番禺日报,2007 年 5 月 27 日 A1 版。

篇4:王氏祠堂对联

王氏祠堂对联大全:

家传乌巷

古继青箱

百年树德

奕代流芳

三槐甲第

双桂家声

三槐世泽

两晋家声

绳其祖武

佑我后人

太原望族

东晋名家

阳明学术

逸少风流

昭假烈祖

佑启后人

一经传旧德

五字耀英才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笃宗族以昭雍睦

训子弟勿作非为

泽及后裔典万古

姻怡乡党俎千秋

扬朱理学斗山仰

开闽勋猷俎豆香

传家节操同松竹

报国功勋并斗山

保民子而民欢乐

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

思贻父母以令名

兰亭一集家声远

槐树三株世泽长

读卷识忠肝,足征明目

阅书藏锦腹,始见天聪

中说书香,世传五子至理

古人品重,文标八大名家

辅国有先声,宋相元藩明督抚

传家无别业,唐诗晋字汉文章

幕府敞芙蓉,地望留一家燕翼

锦篇垂芍药,天章启百代龙文

抱水环山,乌巷重开新第宅

敦诗说礼,青箱原继旧家风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篇5:朱氏祠堂通用对联

淑人君子,帝表司农

玉海千寻,遍探五经之秘

书楼万卷,博搜二酉之奇

堂势尊严昭万代祖功卓著

孙枝茂盛旺千年事业辉煌

东曦照吾家自是朝阳府第

海角为故土终成积善人家

朱氏家族武略文韬伟绩传万里

良家后代家兴业旺大道奔千秋

自是灵通锦绣山川同并寿

本乎显应正直人物共增辉

祖德映日承前启后兴伟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罗氏祠堂对联】相关文章:

王氏祠堂对联04-19

郑氏祠堂对联04-19

贾氏祠堂对联04-27

徐氏祠堂对联04-30

刘氏祠堂对联05-02

廉氏祠堂对联04-07

朱氏祠堂通用对联04-11

祖宗祠堂的对联04-16

祠堂落成庆典对联04-18

尚氏祠堂的对联04-26

上一篇:2实验幼儿园013年下学期中心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挖野菜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