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祠堂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彭雪枫祠堂范文

彭雪枫年谱

1907年(出生)

9月9日

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安子营乡七里庄,乳名隆兴,又名隆成,学名修道。

1912年

随教过私塾的祖父彭汝澜读习唐诗宋词,兼习武术。 1913年

随伯父彭延庆在其任教陈园的私塾伴读。 1915年

随伯父彭延庆转入草王庄私塾伴读。 1916年

春节过后,入镇平县城仓房街初级小学就读。 1919年春

入镇平县察院模范高等小学读书。

5月4日

彭雪枫带领同学们走上镇平县的街头,宣传爱国思想,动员同胞们抵制日货。

1920年秋

在镇平县察院高等模范小学堂毕业。因家贫无法上学,在家协助耕作和织绸子。

1921年秋

投奔在天津任教的伯父彭延庆,入南开中学旁听。

1 1922年春

到北京投奔在冯玉祥西北军第一师任秘书的族叔彭禹廷,在彭禹廷的帮助下,入冯玉祥西北军“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子弟学校”读书。

1923年

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扩编为陆军第十一师,学校易名为“陆军第十一师官佐子弟学校”。

1924年

春夏之交

学校迁址于北京南郊团河,易名为“育德中学”。

彭廷禹资助中断。得校长余心清照顾,被聘为“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子弟学校”附属小学国文教习。

12月31日

以育德中学学生代表身份前往北京前门车站,欢迎孙中山先生抵达北京。

1925年

“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同学与校方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了育德中学学生自治会,被推为会长。

6月下旬

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地委书记唐从周介绍,在北京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

9月2日

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共产党员。 10月下旬,任北京汇文中学党支部书记,并负责北京东

2 城区的学生运动工作。

1927年

3月

由汇文中学转入冯玉祥开办的专为收容被反动当局开除进步学生的今是中学,任今是中学党支部书记。

1928年

10月

为适应地下秘密工作需要改名为彭雪枫。 1929年

9月底

受中共顺直省委派,与过家和(又名过一民,蒙城人(1908-1945))同往烟台,在刘珍年(河北南宫人,1935年5月13日被蒋介石枪杀(1898-1935))部从事兵运工作,被刘珍年委任为政训处宣传股股长。

12月

中共在刘珍年部的革命活动被特务侦知,蒋介石严令禁绝,并指名驱逐。彭雪枫被刘珍年以“不稳定分子”为名,“礼送”出境;不久,被中共烟台特支派往烟台福山古现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农民运动。

1930年

2月初

由烟台福山县前往上海,并以“中央军委工作巡视员”的身份赴镇江巡视,从事策反工作。

6月16日

彭德怀率红五军在湖北省大冶县刘仁八村召开扩大会议,将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下辖红五军、红八军,彭雪枫任红八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

7月中旬

红三军团修整,彭雪枫改任红六师副政治委

3 员。

7月26日

红六师在进攻长沙门户金井时,师政治委员郭一清牺牲,彭雪枫改任师政治委员。

12月24日

红三军团团以上干部在江西宁都县小布召开会议,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朱德等红一军团的首长。

1931年

1月3日

率红六师参加江西省赣州东韶战斗,由西北猛攻谭道源部五十师,歼敌一部。午后,东韶战斗获胜,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

4月上旬

红三军团撤销军一级建制,直辖第

一、第

三、第

四、第六共四个师,彭雪枫仍任红六师政治委员。

5月16日

率红六师参加富田战斗。

9月下旬

创办《猛攻报》,并被红军指战员誉为“讲道理的”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在会昌统一整编,彭雪枫调任第二师政治委员,郭炳生任师长。

1932年

2月3日

率红二师参加赣州南门外白云山攻城战斗。 3月30日

率红二师随红三军团由赣州至万安一线西渡赣江。

4月

红三军团恢复红五军番号,辖第

五、第七两军。红五军下辖三个师,彭雪枫任红五军第二师政委,郭炳生任师长。

4 5月12日

率红二师进至湖南汝城热水。

9月26日

率红二师随红三军团在新丰地区进行备战。 11月4日

率红二师在黎川附近游击筹款。 1933年

2月9日

为执行红一方面军2月7日围攻南城的战斗部署,率红二师随红三军团中央纵队,由黎川地区向南丰开进。

2月22日

奉命率红二师由南丰秘密转移苏区边沿洛口,待机打援。

5月底至6月初

红三军团在大湖坪整编,下辖第

四、第

五、第六师,彭雪枫改任红四师政治委员,师长张锡龙。不久,彭雪枫创办四师“火线剧团”,为红军最早的剧团之一。

年底

调到中国工农红军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学习。在校期间,结识张爱萍、韦国清等。

1934年

1月22日-2月1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31日,大会举行授奖典礼,彭雪枫等被授予“红星奖章”。同时,在《红星报》上发表《评歌剧<扩大红军>》一文。

初夏

调任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并参加中共江西省委。

5 8月

奉命由江西军区政治委员改任红六师师长。 10月9日

奉命调任中央红军第一野战纵队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率部开始参加长征。

10月

调任中革军委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中央直属纵队整编,彭雪枫仍兼任第一梯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之职。

1935年

1月16日

遵义会议期间,彭雪枫奉命改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

2月10日

红五师整编为红十三团,彭雪枫任团长。 10月上旬

彭雪枫调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 11月3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陕甘支队编为红一军团,并成立红一方面军。彭雪枫改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红四师政治委员。

1936年

4月1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发布关于红一方面军全部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训令。改编后,红一军团改称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路军,彭雪枫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路第四师政治委员。

5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建立红军大学,为时局开展准备大批高级干部。彭雪枫与陈光、王平、

6 谭政、张爱萍等三十八名红军师以上干部,奉调入红军抗日大学高级指挥科学习。

8月

撰《娄山关前后》一文,生动记述1935年2月26日红十三团攻占娄山关的战斗情景。

9月上旬

中共中央决定叶剑英、彭雪枫、朱理治到西安工作。

11月上旬

任中共中央北方联络局书记。 1937年

4月1日

毛泽东就国共两党谈判事宜向彭雪枫通报。 7月18日

毛泽东在延安住所召见彭雪枫,命他速回太原。彭雪枫在中组部与正在抗大第二期学习的张震相见。

8月10日

毛泽东致电彭雪枫“太原公开办事处立即开设,你为主任”。要他与阎锡山交涉红军东出山西后的初步行军路线。

8月25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彭雪枫任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

9月20日

山西省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太原山西大学成立,彭雪枫参加领导工作并被推为委员。

12月14日

在《西北文化日报》上发表《“双十二”兵谏之伟大意义》。

1938年

7 2月9日

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由彭雪枫、朱理治、陈少敏等三人组成中共河南省委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河南省的抗日工作。

3月中旬

中共中央长江局接受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的建议,委任彭雪枫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

5月4日

组建拂晓剧团。

5月底

与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一起回到竹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决定新建新四军一千五百到两千人在豫西山地开展游击战争,以支持豫东平原游击战争。

7月9日

河南省委常委会组建,彭雪枫与朱理治、陈少敏任常委,常驻竹沟,具体负责并主持河南省委的军事和统战工作。

7月15日

以新四军第四支队游击大队的名义,委派萧望东率领部队开赴豫东前线。

9月27日

中共中央长江局指示彭雪枫“以新四军游击支队名义出动”向豫东地区进发,并命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同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竹沟成立,与吴芝圃、萧望东组成三人团,并任豫东军政委员会主席。

9月29日 《拂晓报》创刊。

10月1日

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向豫东进发。

11月9日

根据中央政治局指示,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

8 刘少奇、彭雪枫、朱瑞、朱理治、郑位三任中原局委员。

12月24日

致电毛泽东、王稼祥、滕代远并朱德、彭德怀等,汇报游击支队情况,告知新年过后即东进皖北地区。

12月30日

毛泽东复电彭雪枫,肯定其“在豫皖苏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根据地的计划是很对的”。

1939年

1月3日

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驻亳联络站,委派任泊生为站长。经与国民党县长熊公烈协商,联络站设在南门里转家宅院(现教师进修学校)。令腾海清、谭友林等率第二团进驻亳县地区。

1月9日

滕海清、谭友林等率第二团一部夜袭亳县城北芦家庙,毙进犯亳县的豫东“剿共军”第一支队崔华山部参谋长崔学善等二百余人,俘敌三百余人。

1月中旬

彭雪枫率游击支队机关进驻亳县城南观音堂。

5月

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入涡北。中共豫皖边省委和游击支队指派党员干部到新兴集一带开展活动,秘密发展党员,建立陶梁庄等党支部。

5月31日

率游击支队

二、三两团及直属队,于5月中旬首次进军淮上,本日进驻蒙城乌衣集,并撰《平原游击战的实际经验》一文。

同月

在涡阳县城北门里建立联络站,并秘密成立中共

9 涡阳县委。

6月

创办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军事杂志》。 8月1日

在《拂晓报》发表题为《八一是以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日子,是充实战术素养提高军事技能的日子》的社论。

8月7日

在《拂晓报》发表题为《为争取更多的模范连队而斗争》的社论。

9月1日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次党代会在涡阳县曹市集牛氏祠堂召开,与吴芝圃、肖望东、张震、腾海清、谭友林、方中铎等十人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9月6日

率支队司令部、政治部机关进驻涡阳新兴集。 9月中旬

为解决新兴集一带涝灾问题,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率部队和当地民众共万人共同开挖排水沟,取名“新新沟”。1940年3月,支队首长又率部队和永城县李寨民众一起从李寨挖沟与“新新沟”相接。新兴集和李寨民众分别立碑纪念,铭文称颂共产党、新四军之德政。

10月1日

在新兴集北操场召开的支队出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彭雪枫司令员讲述了我军在军事、民运、统战等方面的胜利。吴芝圃、张震、肖望东分别回顾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10月29日

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新兴集召开抗日活动分子会议,彭雪枫作了题为《抗日进入相持阶段的基本任务和

10 具体工作方针》的报告。

10月

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涡阳新兴集北头路东建造礼堂,彭雪枫以岳飞“精忠报国”,亦取名为“精忠堂”。

11月2日

奉中共中央、华中局及新四军军部命令,率游击支队正式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1月6日

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到达新兴集,听取了彭雪枫等负责人关于支队和边区情况的汇报,传达党中央、毛主席的重要指示。11月底,刘少奇一行离开涡阳新兴集前往皖东。

11月7日

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涡阳新兴集召开苏联十月革命纪念大会,并举行阅兵仪式,隆重欢迎刘少奇。

同月

新四军游击支队奉命改为新四军第六支队,于翌年2月1日,正式对外公布。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支队辖3个主力团,还有4个总队,部队总计12000人。

12月29日

新兴集乡人民在新兴集北门内立“彭公雪枫德政碑”。

1940年

2月1日

新四军游击支队对外正式使用新四军第六支队的番号,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2月7日

彭雪枫等支队首长在涡阳新兴集参加精忠堂

11 落成典礼。

2月10日

创办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工作训练班,兼任政治委员。

2月18日

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办一个抗大分校”的指示,将随营学校扩建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并在永城县麻冢集召开成立典礼,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张震兼副校长,并作重要讲话。

2月23日

出席新兴集万人声讨汪精卫大会,号召肃清潜伏在抗日阵营中的投降派和顽固派。

3月18日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麻冢集建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兼任校长,吴芝圃、张震兼任副校长。

4月1日

日伪军三千余人向永城东北之山城集进行“扫荡”,一总队总队长鲁雨亭率部在李黑楼与敌激战中壮烈牺牲。

4月10日

在新兴集“精忠堂”召开的欢迎新来干部及张百川等会上致辞。

4月14日

在新兴集“精忠堂”召开的鲁雨亭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4月22日

在新兴集大操场召开的声讨汪精卫卖国罪行的万人大会上演讲。

4月

毛泽东致信彭雪枫,称“一年来,豫皖苏地区迅

12 速得到发展,部队和地方武装不断扩大,你们的工作很有起色,中央对你们取得的成绩深表满意”。

5月26日

豫皖苏边区宪政促进会在新兴集成立,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

6 月1月

在新兴集主持召开“五卅”万人纪念大会并检阅部队,指挥部队与突袭敌人进行战斗,胜利地粉碎了日军的四路围攻,歼敌400余人。

7月11日

致信涡阳县丹城乡谢庄烈属谢老太太。 7月12日

奉朱德、彭德怀电令,就任第十八集团军第四纵队司令员。

7月27日

因黄克诚奉命率第三四四旅、新二旅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八路军第四纵队遂重新进行整编,彭雪枫仍任司令员。

9月27日

赴板桥西陆楼看望第十三团,欢迎该部胜利归建。

11月17日

指挥蒙城板桥集战斗,歼日、伪军一千二百余人,击落日九八式轻型轰炸机一架,击毁敌汽车、坦克十余辆,并收复蒙城、涡阳等地。

1941年

1月14日

与陈毅等新四军将领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制止企图围歼遵令北移的皖南新四军。

1月28日

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军决定,八路军第四

13 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

2月9日

彭雪枫所部正式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四师。 2月18日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新四军各师军政负责人委任令,彭雪枫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下辖第

十、第十

一、第十二旅及直属队。

4月30日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第四师军政委员会由彭雪枫、张震、萧望东等人组成,彭雪枫任书记。

8月1日

四师骑兵团在淮宝县岔河镇组建成立。 8月23日

根据华中局指示,淮北苏皖边区军政党委员会成立,邓子恢任书记,彭雪枫、张爱萍等为委员。

9月24日

在四师部驻地半城镇大王庄与林颖喜结良缘。

11月12日

主持召开第四师团以上干部会议。 12月21日

在《拂晓报》发表《马列主义者要学习军事》一文。

1942年

1月下旬至3月5日

华中局第一次会议召开,彭雪枫等四师代表参加会议。

1月21日

在《拂晓报》上发表专论《论精兵主义》一文。

2月15日

在四师出版的《军事杂志》第17期上发表

14 《论大量使用原始武器》一文。

3月8日

在《拂晓报》上发表专论《迎击敌人春季“扫荡”》一文。

4月14日

经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苏皖边区军政党委员会改称淮北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邓子恢、彭雪枫、刘子久、刘瑞龙、赖毅、肖望东为委员,邓子恢为书记。

5月4日

出席边区青年救国总会成立大会并作报告。 6月上旬

四师全面整风开始,在师整风动员会上作动员报告。

7月6日

在《拂晓报》发表题为《纪念七一要开展整风运动》的社论。

9月12日

撰写《再论精兵主义》一文。

10月15日

在《军事杂志》第29期发表《战略战术问题浅说》一文。

11月23日至29日

率部与日、伪、顽诸敌战斗,并相继取得了泗东、泗南、洋河、蔡圩、王圩等战斗胜利。

12月17日

率部移驻洪泽湖大王庄。 1943年

2月8日

率部参加灵璧县张大路战斗。

3月18日

率部在泗阳县山子头与韩德勤部激战并获全胜。

4月16日

参加淮北苏皖边各界欢迎民主政团同盟代表

15 张云川先生大会。

5月1日

与邓子恢、吴芝圃等出席师直属队举行的五一纪念大会。

6月29日

在全师军事教育会议上作《继续完成新的整训计划》的总结报告。

7月4日

在淮北区党委扩大座谈会上,作《关于中央整风新指示及华中局补充指示的传达》的报告。

8月12日

到江苏淮宝县曹王庄,为抗大四分校和地方干部作员作形势报告。

8月22日

撰写《整风第一》一文。

10月10日

在《拂晓报》上发表《纪念朱家岗殉国烈士碑记》。

11月16日

在《拂晓报》发表题为《共产党员到军队中来》的社论。

12月16日至19日

到抗大四分校参加抗大四分校第四期学员毕业典礼。

1944年

1月3日至9日

与张震赴灵璧北张大路指挥战斗,并从此与邓子恢指挥对敌春季攻势。

3月下旬至5月初

指挥四师各部向日、伪、顽诸敌发动攻势,历时一个半月,大小战斗六十余次,共歼敌两千余人,俘敌近两千人。

16 8月17日

率四师机关及西征各部队前往安徽省灵璧县城北冯庙集中,会合后统一进发。

8月18日

率西进部队进至利辛张集一带。 8月19日

率西进部队进至阚疃。

8月23日

与张震等指挥部队首战萧县西南小朱庄,击毙顽军纵队司令王传授及其官兵三百余人,俘敌一千三百余人,西进首战告捷。

8月25日

率西进部队主力向萧西、永东北前进。 9月11日

指挥四师西进部队围歼李光明部顽军一个支队,并俘敌支队司令李光明等官兵一千余人。凌晨六时二十分左右,彭雪枫亲临战斗前沿指挥,为流弹所中,壮烈殉国。

9月12日

中共中央军委急电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及第四师,对彭雪枫师长不幸牺牲深表哀悼!

12月23日

林颖分娩,生一男孩,取名晓枫。 1945年

2月2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在《解放日报》向国内外发表“彭雪枫同志于一九四四年九月间阵亡淮北前线”的启事,同时决定于2 月7日上午10时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追悼大会。

2月7日

彭雪枫追悼大会在杨家岭召开。毛泽东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出席追悼大会。

17

第二篇:泗县彭雪枫小学周欣然日记

泗县彭雪枫小学二(3)班周欣然 指导老师:张红梅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晴 穿靴子

一天,妈妈买了一双红靴子给我,红靴子上有一朵大红花,真漂亮呀!我迫不及待地想穿上那漂亮的红靴子,妈妈拒绝了我,说:“有一个条件,你要一个月不生气,这双靴子就是你的。”我勉强答应了。以后的日子,每当我想生气时,我就会安慰自己说:“别生气,别生气,你要生气了,那双漂亮的红靴子就不是你的了。”过了两个星期,妈妈提前让我穿上那双漂亮的红靴子。我心里乐开了花。以后我不生气了,我要做一个开心的女孩。

妈妈的话:周欣然是一个个性很强的孩子,平时还是比较懂事听话,但是有时发脾气时,真让人头疼,会大哭大闹,不听劝。这次正好趁买靴子的机会,想让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两星期的时间里,我看到她在努力调整自己,我真的很开心。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也应该好好学习,学会理解孩子,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周欣然的第一篇日记,希望小小的日记本能记载着她成长的点点滴滴。

泗县彭雪枫小学二(3)班周欣然 指导老师:张红梅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晴

睡懒觉

早上,我正在甜甜的梦乡中,妈妈挠醒了我,我笑着、往被窝里拱着,说:“再睡一小会。”妈妈说:“快起床,再不起来就迟到了。”我一听快迟到,就立刻睁开眼睛坐起来,一边叫一边穿衣服,刷好牙、洗好脸,我饭也吃不下去,开始又哭又闹。妈妈让我穿鞋,我也不穿,妈妈生气的走了,我着急了,哭的更厉害了。在大姨的劝说下,我穿好鞋子背着书包来到楼下,看见妈妈没走,我上车了,来到学校一看,时间还没到。今天我做的不对,惹妈妈生气了。

妈妈的话:我家孩子性子有点急,今天知道错了,回家会帮我拿东西,洗脸的时候会帮我倒水。孩子看到你生气,妈妈会心疼,你快乐,妈妈会开心。

泗县彭雪枫小学二(3)班周欣然 指导老师:张红梅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晴 雨水的味道

一天,我在街上,天下起了小雨,我心想雨水是什么味道的呢?于是我踮起脚尖,昂起头,张大嘴巴,让雨水轻轻地落到我的嘴里,一滴雨水落到了我的嘴里,我真惊讶,原来雨水竟然有一点甜甜的味道。真好吃啊!

妈妈的话:孩子的好奇,使孩子有了这样的举动,也使孩子有写下来的欲望,这篇日记刻画出了一个小女孩尝雨水的可爱形象。

泗县彭雪枫小学二(3)班周欣然 指导老师:杨宏煜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晴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一天,我看见很多小朋友都骑自行车上学,我非常羡慕,我央求爸爸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并教我骑,我求了好长时间,他们终于答应了。我的自行车是粉色的,非常漂亮!爸爸妈妈教我骑时,我三番五次的摔倒,我有点灰心了,爸爸安慰我说:“不要灰心,继续努力。”我又充满了 信心。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上一封 下一封 « 返回

第三篇:参观彭雪枫纪念馆心得体会

缅怀先烈 牢记历史

--参观彭雪枫纪念馆有感

今天,委局机关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参观彭雪枫纪念馆,一起重温了彭雪枫将军那英勇而又光辉的一生和八年抗战那段壮烈而又难忘的历史,以此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彭雪枫将军于1907年9月9日出生在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学生时代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以救国救民、匡扶天下为己任。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北京东城区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和地下党负责人。先后任新四军游击队司令员、八路军四纵司令员、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海军区司令员,发动群众在敌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抗日烽火燃遍了黄淮大地。1944年9月11日,在率部消灭盘踞夏邑县八里庄顽敌的战斗中不幸英勇殉国,年仅37岁。彭雪枫将军的一生,光辉而短暂,他不畏艰苦、爱护军民,他刻苦好学、机智顽强,他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质,他的一生也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缩影。

遥想当年,祖国积贫积弱,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革命先烈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国救民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70多年前那场悲壮激越、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法西斯斗争;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他们的浴血奋战,铭记他们的聪明与智慧,铭记他们的大公无私,铭记他们的深深爱国情。

纪念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于未来,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我,作为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在深深地为先烈们所触动的同时,更要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彭雪枫纪念馆心得体会

今天,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彭雪枫纪念馆,通过讲解员对彭雪枫将军生平的讲解、观看馆内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及珍贵文物,我们一起追忆彭雪枫将军英勇奋战的戎马一生,感受他为党和抗战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

彭雪枫将军是伟大的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祖国无比热爱,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对敌人坚决勇敢,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彭雪枫将军的一生也是我们国家无数抗战英烈的缩影。七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无数的英雄儿女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以不屈的精神和英勇的战斗,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虽然我们取得抗战胜利已整整70年了,虽然在这70年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战胜了无数的曲折和困难,取得了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我们怎能忘记南京大屠杀中被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残杀的30多万同胞!怎能忘记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付出的3100万鲜活的生命!怎能忘记日军在侵华的半个多世纪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精神创伤!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奏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但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当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以新的辉煌成绩来告慰抗战英烈和革命前辈!

第四篇:130329 宿迁彭雪枫纪念地党日活动方案

化工学院党委“行健青春路,聚力中国梦”

主题党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行健青春路,聚力中国梦

二、活动意义:清明节前,组织学生党员赴宿迁彭雪枫纪念馆开展“行健青春路,聚力中国梦”主题党日活动,为了追忆彭雪枫同志的光辉一生,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他对党忠贞、信念坚定的崇高风范;学习他恪守宗旨、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学习他英勇善战、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的浩然正气。从而激励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坚定信念,放飞理想,自强不息,成才报国,为实现青春理想和中国梦想凝心聚力,发挥作用!

三、参加对象:校党委组织部组织员何颖同志、学院党委副书记周锦忠同志、各支部书记、全体新党员和“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代表。共计52人。

三、活动时间:2013年03月30日星期六

早晨7:00前淮工西门集合,准时发车,活动时间一天,下午返回。

四、活动地点:宿迁市雪枫公园等地

五、主要活动安排:

1、党委委员、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温德育同志作简短讲话并主持;

2、向彭雪枫铜像进献花篮,集体默哀凭吊彭雪枫同志;

3、全体党员唱国歌;

4、新党员宣誓仪式;领誓人:党委副书记周锦忠同志;

5、学院学生会主席赵明皓同志代表新党员发言;

6、校党委组织部组织员何颖同志代表上级党组织讲话,对新党员提要求和希望;

7、集体和分支部合影留念;

8、在纪念地和纪念馆参观学习。

中共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第五篇:桃山谢氏祠堂与明清揭阳祠堂文化

谢若秋

揭阳桃山谢氏祠堂有谢氏家庙、东社祖祠和吴公祠等,均为明清时期潮汕传统的祠堂建筑。 桃山谢氏家庙(即桃山谢氏宗祠)位于炮台镇桃山村,面积9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三进二天井二火巷的灰石木结构祠堂。这座谢氏宗祠在明清期间经历了从祖祠到家庙的沿革。据载,元代末年,祖居玉滘翔龙的谢宗文(谢翱四世孙,桃山谢氏一世祖)与庶母石氏逃至桃山村避难。谢宗文后来考中秀才,收回祖业,遂于桃山村建造宅舍,开设私塾,教育乡邻子弟,开基创业(清版《揭阳县志》有传)。据说,谢宗文在桃山村尚未营建祠堂(其祖屋中后来设有专祀石氏祖婆的“婆厅”,在今旧潘界内)。谢宗文之子谢廉静增创祖业,家产殷实,晚年开始“建祠堂以尊祖先”,但未就而卒(享年69岁)。谢廉静之子谢玉山(文林郎,其长子谢恭仕福建寿宁县知县)业增百顷,继承父志,约公元1451年主持建成二进“四点金”的桃山谢氏祠堂(永思堂),特祀梅叟公(谢宗文之号)为不迁之祖,这就是桃山谢氏的祖祠。清朝康熙庚子(1720)谢学圣(桃山谢氏十二世祖,仕山西交城县知县)中试解元,其宗师俞鸿图得知谢氏自开基桃山以来有多人出仕知州、知县等官职,乃官宦人家,遂建议谢学圣将祖祠营建成家庙以光前裕后。于是谢学圣恭请俞鸿图为祠堂题写门匾“谢氏家庙”,康熙辛丑年(1721)率族众对桃山谢氏祖祠重修并拓建为三进二天井二火巷大型院落的谢氏家庙。其间,明正德十二年(1517)桃山举人谢天经(桃山谢氏五世祖,朝列大夫,其子谢廷统仕潼川知州)为激励家乡子弟好学上进,于祠堂前左侧驿道上建造“跃禹门坊”,此坊与后来清朝乾隆十九年建于家庙右前侧的“升平人瑞坊”(俗称“百岁坊”)并列,同为谢氏家庙两个前侧翼形胜,分别象征耕读文化和耆寿文化,与家庙浑然一体,蔚为壮观。

谢氏家庙还有一道独特人文的景观——其祭厅正龛上首自建成后就供奉着一位特殊女性的神主,这位女性就是桃山谢氏一世祖谢宗文的庶母石氏祖婆。在封建时代庙祭文化中,嫡庶尊卑分明,有严格的“庶妾不庙祀”规定,潮汕民间就有“赤脚孬入祠”的说法(“赤脚”即男主人正妻之外的侧室或婢妾,属庶系)。石氏祖婆是谢宗文庶母,当初逃难时弃亲女而保四阅月嫡男谢宗文,辛苦鞠养,又倾力收复祖业,没有石氏祖婆就没有桃山谢族,石氏祖婆义薄云天。因此,明朝中期桃山谢氏祖祠建成后,在宗庙祭祀上打破了传统宗法观念,率其他族姓之先,将石氏祖婆神主从祖屋“婆厅”移至祖祠(永思堂)正龛上位,奉祀为开基祖(婆)。这在古代潮汕地区乃至古代中国社会是极为罕见的,这种举措无疑是对封建宗法制度的大胆挑战,也可见桃山谢氏对这位祖婆的敬重。据说,明代中期以后,潮汕地区有极少数的祠堂也先后出现“阿婆入祠”合祀的现象。如桃山谢氏邻村西淇村的陈氏宗祠,也先后有二位有功于族的阿婆入祠奉祀。这种新的庙祭方式的出现是古代揭阳乃至中国祠堂文化的新变化和独特现象,从中也许可管窥出其时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渐渐地发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

祠堂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和演革主要受到国家政令制度的影响制约。据载,先秦时期庙祭祖先已有严格的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则祭于寝(《礼记·王制》)。那时平民百姓不得建庙宇,只能在家中正屋(“寝”)祭祀祖先。东汉时期,平民祭祖已成为普遍的礼俗。其时祭拜祖先的专用建筑叫“祠”,乃建于祖先墓地旁边的小屋(即墓祠),后来民间祭祖的建筑取名“祠堂”即缘于此。在潮汕地区,唐代已有祠堂出现,宋元以后,建造祠堂追祀先祖的官宦人家越来越多,庶民祭祖仍“于寝之北为龛”,即在自家正屋北部设龛奉祭祖先。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强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祠堂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潮汕地区也不例外。嘉靖年间(1522-1566)“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以“化民成俗”,这是中国古代民间祭祖礼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于是,潮汕出现了“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的现象(清乾隆《潮州府志》),清版《揭阳县志》亦载:“旧志云:士族重丧祭,营宫室先立祠堂、祭田以供祀事。”可见其时揭阳民间极为重视祠堂建设。不少官宦人家的祠堂或为祖祠拓建、或为新建,多为规模宏大的家庙建制,成为所在地区最漂亮、最重要的建筑。揭阳地区这类家庙为数不少,除桃山谢氏家庙外,就其邻乡近里而言,就有东岭村的“陆氏家庙”(南宋名相陆秀夫裔孙于嘉靖十年建造)、南潮村的“吴氏家庙”(为潮州前七贤之一北宋吴复古故居,其裔孙将其故居改为“祖祠”,明代中期拓建为“家庙”)、仙桥古溪的“陈氏家庙”(嘉靖年间建古溪陈氏祖祠,后于雍正年间购得今址拓建为三进二天井的“家庙”)、渔湖潮尾袁的“袁氏家庙”(明清之际将建于宋末的袁氏祖祠“积庆堂”拓建而成为“家庙”)等。

在明朝“联宗立庙”等政令影响下,潮汕各地族姓的联宗活动也推动了当地祠堂的建设。明朝中期,揭阳玉滘翔龙和桃山谢氏考稽两族源流一脉,均为宋末咨议参军、著名爱国诗人谢翱裔孙,于是,嘉靖六年(1527)桃山谢玉川(谢翱第八世裔孙,桃山谢氏五世祖,仕四川梁山县知县)和玉滘翔龙谢雪梅(谢翱第八世裔孙)等倡议联宗并捐建翔龙谢氏永思祠堂。翔龙谢氏永思堂为揭阳谢氏宗祠,奉祀谢翱为揭阳谢氏开基祖。康熙九年(1670)清朝颁布的《上谕十六条》,进一步确定了宗族的功能。雍正年间又颁布《圣谕广训》,突出了宗族自身的建设。于是有上述康熙辛丑年(1721)桃山谢氏祠堂拓建为谢氏家庙、玉滘揭阳谢氏宗祠于乾隆和光绪年间先后重修等举措,重在敦亲睦族。其时,宗族内一支系分衍超过五代可自立房派,建置小宗祠。如光绪年间(约1896年)桃山谢氏八世祖谢和毅所属三个房派裔孙在桃山岭仔(今新明社区)营建二进“四点金”的“东社祖祠”(光裕堂),奉祀谢和毅为共祖。该祠堂是古代桃山谢氏祠堂中至今保存较好的小宗祠。

桃山谢氏至今还在村中保存着一座名为“吴公祠”的特殊的祠堂。该祠堂位于桃山谢氏家庙西南侧原桃山墟市中,为二进“下山虎”院落。它是一座清代乾隆元年(1736)揭阳桃山和玉滘翔龙谢氏为感谢潮阳知县吴廷翰依法判还谢氏入揭始祖谢翱等祖墓而为其建造的生祠。在清代,这两地谢氏依时祭拜,共同演绎着一个广为传颂的感恩故事。据清版《揭阳县志》和孙淑彦《揭阳历代县长考论》记载,在明清时期,县治榕城先后出现约十所生祠,如“冯侯祠”、“潘李祠”等,主要是民间百姓为纪念和褒扬政绩佳彰或官德清廉的邑令而设。目前,除桃山村外,尚未发现古代揭阳其他乡村族姓有营建生祠的相关记载。据说,吴公祠可能是潮汕地区至今唯一尚存的古代生祠建筑。立生祠始见于汉代,是祠堂“报本崇德”文化的衍化。立生祠为古代揭阳祠堂文化增添了人文新气象,又给其时我国封建社会吏治建设注入了一股源于民间的正能量。

可以说,桃山谢氏祠堂的建置和沿革是明清时期揭阳祠堂文化的一个缩影。

上一篇:诺言的夏天范文下一篇:那一刻我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