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祠堂对联

2024-04-19

郑氏祠堂对联(共11篇)

篇1:郑氏祠堂对联

《郑姓宗祠通用联》

[典指明.成功一郑和]

北战南征收宝岛:

船来帆往下西洋。

[典指清.板桥一东汉.郑玄]

名高艺苑何由怪:

德感黄巾不入乡。

篇2:郑氏祠堂对联

祖宗识远,知此青山独可家。

[福建周宁县浦源郑氏楹联选录]

德传铭国史赡仰百代:

篇3:番禺祠堂对联初探

关键词:祠堂;对联;番禺;番禺祠堂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75-02

祠堂不仅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村民心中、生活中最亲近的公共空间场所。祠堂的原始功能体现在作为祭祀、教育、宗族法治、与婚庆嫁娶密切相关的场所上,它是封建社会宗法家族制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制度的改变,祠堂于当今社会的地位不再显赫。它依然作为记录着宗族历史的辉煌的载体而保存于今天;但许多曾经美轮美奂的祠堂建筑却淹没在高楼大厦中。祠堂的传统功能不再如往昔,可我们都知道它蕴含的建筑、历史、文化、风俗等内涵及相关的传统风俗活动,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番禺祠堂众多。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建县的番禺区,历代建有祠堂(世人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2028座,至今保存了644座,现存比较完整的祠堂有368座,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有1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有16座。主要分布在沙湾、石楼、化龙、石碁、钟村、南村、新造等镇街。

番禺著名的四大祠堂分别为:沙湾镇的留耕堂、石楼镇的善世堂、南村镇的邬氏大宗祠(俗称光人堂)、大石镇的敦叙堂(巳毁)。这些众多的祠堂都是番禺区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现在已是中外游客游览、考察、凭吊的热点。游览番禺祠堂,不仅可以观赏到珠江三角洲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且可以寻觅到当地名人许多动人的故事。

番禺古祠堂最早建于元代。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民间的祠堂建筑进入繁荣时期,到处祠堂林立,牌楼高耸,番禺绝大部分祠堂均始建于该朝。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为防范明朝将领郑成功从海上进攻,采取禁海移民政策,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绝大部分的祠堂被拆毁。到乾隆嘉庆年问(1736~1820年),由于禁海移民政策的取消和经济发展,番禺又兴起一轮修建祠堂的风气。

现在我们看到的番禺的祠堂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但用了不少明代遗存的建筑材料,如红砂岩石构件,短、粗、古朴的木构件等,所以,这些祠堂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从建筑材料上可以反映明清历史的演变过程。而每个祠堂命运的演变则都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祠堂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大课题,因为笔者能力所限,本文仅尝试以笔者长期生活所在地——广州市番禺区内主要的祠堂为例,从祠堂对联这个很小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作一些简浅的探讨。本文仅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联,以祠堂的木刻对联为主,很多祠堂并没有对联,或者年久失修,对联难以辨认,有的祠堂是贴上去的纸对联(可能是一年一换的),也没有收录。

祠堂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的文化之地。古时候,宗族在古祠堂内办私塾,以祠堂的名义奖教奖学,为参加科举的秀才提供学习住宿的场所,而其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灰塑、绘画、对联、门楣等也颇具文化气息和内涵。特别是祠堂的对联,内容涉及较广,蕴涵着深深的人文气息。“祠堂的联语是宗祠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内容看,这类对联一般有与宗祠直接相关的反映家族渊源和迁徙、寄望于家族兴盛、劝导族中子弟等类,二是即时即事类对联,如在宗祠中举办祭祖、吉庆、丧葬活动时所用对联。”[1]《番禺日报》曾报道过钟村镇韦涌村方氏大宗祠:“方氏大宗祠可谓沈博绝丽,里面挂满了许多文辞优美,韵味悠长的对联。从前座步入后座,一幅幅对联将你引入曾经的繁华历史里,不禁要感叹年代的更迭交替及岁月的源远流长。”[2]有的祠堂的对联,更是大家手笔。如沙湾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就有很多心学大儒陈白沙的手笔,如牌坊上原来有陈白沙①所题“荫德远从祖宗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的对联,下联“心田留与子孙耕”别出心裁,另有一番意境,并又因此故名留耕堂。

除了大门题额和正厅的堂号之外,仪门上的匾题以及大门和正堂、寝堂各处的对联也是表达纪念性的重要方式,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字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既记录着浓缩的家族历史尤其是给家族带来光荣的典故,也是家族理想的表达和知书达礼的象征。

不同的祠堂其对联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愿也各有差异。据笔者统计,大部分对联强调的是整个宗族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观,不仅有对祖先的尊崇,还表露出对族人的殷切期盼,渴望着族中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光宗耀祖等。如小谷围街南亭村关氏宗祠“先辈创业维艰厚泽乡闾恩垂久远;子孙守成不懈宏扬祖德族系绵长”;南村镇邬氏大宗祠“礼义继宏才(,)厚泽远培开大业;文章昭显德(,)名贤毓秀衍丕基”;沙湾镇福涌村陈氏祖祠“古祠存浩气祖扬礼智仁创绩建功辉后代;今杰振雄风宗树德才勤勇臻康加富耀先贤”;钟村镇韦涌村方氏大宗祠“源自方山显赫六桂流芳远;仰思承直光耀万代余荫长”。有的则主要强调整个宗族的共同历史渊源,如化龙镇山门村李氏大宗祠“龙门世泽;鹿洞儒宗”;石碁镇大龙村阙里南宗“脉承麟里;派衍龙溪”;石碁镇石岗西村胡氏宗祠“苏湖世泽;淮海家风”。有的对联则是家族迁徙历史的记录,从对联的内容中可以读出历代对家族历史的续写,如沙湾镇东村李忠简祠“一代儒臣开胜地;千年庙食砥中流”、“菊坡门下传心印;淳佑朝中展壮猷”。有的对联则希望宗族和睦,不同房派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如钟村镇屏一村通表郭公祠“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派总是同源”。很多对联开门见山,直书祖先的辉煌历史,引以为豪,如南村镇板桥村黎氏宗祠“一门五名宦,四代七乡贤”;②石碁镇大龙村孔尚书祠“圣德千秋颂;宗贤万世昌”;③石碁镇傍东村古氏大宗祠“一朝国宝;三世乡贤”。

其实番禺祠堂的对联非常多,笔者根据手头收集的资料粗略统计一下,仅石楼镇的祠堂就有约五十条,如果都记录下来,完全可以出一本对联集,但很多对联是今人新作,个人认为历史价值不高,但笔者暂时难以分辨对联是否新造,还需再行考证。因为笔者能力所限,本文成文仓促,所摘录的对联不多,本文仅摘录其中一部分(附后),作为典型例子进行浅陋的分析,并期待今后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更希望能得到各位方家同行的探讨和指导。

注释:

①陈白沙:即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于孝宗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终年73岁,因曾在白沙村居住而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即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陈白沙是岭南唯一诏准从祀孔庙之学者,享有“岭南第一人”、“广东第一大儒”盛誉。他用圭峰山的硬朗茅草制成茅龙笔,其书法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

②板桥黎氏宗祠又叫“永思堂”,位于南村古镇区西北部的板桥村,是纪念抗清名将、爱国诗人黎遂球的祠堂。黎遂球,字美周,自幼聪慧,曾师从陈子壮,檀诗文、山水,诗书画技冠当时,被誉为“黄牡丹状元”。

③石碁镇大龙村的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为孔子三十八世孙、唐朝广州刺使、岭南节度使,兵、礼二部尚书孔癸戈的专祠。

参考文献:

[1]罗方贵:《柳州宗祠现状调查概说》,《广西地方志》2008 年第 4 期,第 69-70 页。

[2]宋玉萍:《番禺方氏大宗祠》,番禺日报,2007 年 5 月 27 日 A1 版。

篇4:王氏祠堂对联

王氏祠堂对联

王姓是中国五大姓氏之一,来源不一,分支众多。历代史家依据不同来源,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虏姓之王等,又依据居住地不同,分为太原之王、琅琊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等,还依据堂号不同,分为乌衣王、三槐王、马蕃王等。在众多来源中,姬姓之王是绝大多数王姓的本源。王氏的受姓始祖(一世祖)即源自姬姓。王氏族谱载:“王氏受姓始祖王乔(子乔),本姓姬,为周灵王长子,以直谏废为庶人,灵王次子姬贵立为晋王,诏晋之子敬为司徒,封其父为晋王,遂以王为氏。”这支王氏,世居太原,成为望族。至战国时期晋公后裔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为秦朝大将,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离所生二子:长曰元,居琅琊,次曰威,仍居太原,从此就分为太原、琅琊两上郡望,王元、王威分别成为两支的始祖。其后太原王氏繁衍成为王姓最大的分支。初唐四杰的王勃、北宋兵部左侍郎王 (三槐王氏)、北宋名相王安石等均出自太原王氏。故,太原郡望是王氏的`发祥之地,太原堂号源此。“清节流芳”,说的是汉朝的王霸,字儒仲,少有清节,仕汉平帝,召为尚书令,钦赐“清节流芳”。

“四杰传芳”为王、杨、骆、卢四姓的共同门楣题辞。典故出自初唐四杰王勃(山西河津人,青年作家)、杨炯(陕西华阴人,著名诗人)、骆宾王(浙江议乌人,文学家)、卢照邻(河北涿州人,著名诗人)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其中,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长于律诗,骆宾王《帝京篇》、卢照邻《长安古意》长于歌行。“四杰传芳”盛赞初唐的这四位杰出人物,美名传扬,留芳于世。

王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

三槐世泽;

两晋家声。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王旦之父王祐,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下联典出晋·王导,位至丞相,其子孙世代簪缨。

三槐甲第;

双桂家声。

——佚名撰王姓宗祠三槐堂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王旦之父王祐,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下联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2、堂号:三槐堂》介绍。

家传乌巷;

古继青箱。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东晋·王彪之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下联典自东晋·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乌衣巷。

太原望族;

东晋名家。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王敦。下联典指东晋·王导。

求鲤世泽;

爱鹅家声。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汉·王祥(历汉、魏、晋三代,下同),有卧冰求鲤奉母之故事,旧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下联典出东晋·王羲之性爱鹅,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以换鹅。

阳明学术;

逸少风流。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王姓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明王守仁,于故乡阳明洞中讲学,世称“阳明先生”。下联典指东晋·王羲之,字逸少,有“东床坦腹”的故事。

卧冰跃鲤;

朝阙飞凫。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汉·王祥,卧冰求鲤侍母。下联典自东汉·王子乔每朝阙,来去无踪,凭双凫飞来,时人称其“仙吏”。

辋川书画;

沂国方严。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王维,工诗善画,晚年居蓝田辋川。下联典出宋·王曾,封沂国公,处政方严。

明妃青冢;

金母瑶池。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王昭君。下联典指神话传说西王母。

槐堂世瑞;

珠树家珍。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王祐。下联典指唐·王勃。

暖舒柳岸;

瑞溢槐堂。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宋·王祐、王旦父子。

王姓宗祠五言通用对联

一经传旧德;

五字耀英才。

——王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吏部员外郎、书法家王澍联。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王时敏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初画家王时敏联。

王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兰亭一集家声远;

槐树三株世泽长。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其之最为《兰亭序》贴。下联典指北宋·王祐。

碧纱笼护诗人草;

金带围开宰相花。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王播,显达为相后,寺僧以碧纱笼护其孤贫寄食时题于寺壁之旧作。“金带围”,为花瓣腰部有一圈黄色的红芍药。相传此花少见,如开则城中当宰相。下联典出宋·韩琦家宴,王珪、王安石、陈太博均在,金带围一出四枝,后四人先后为相。见宋周辉《清波杂志》。

黄槐绿竹栽新院;

紫燕红鹅说旧家。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王祐、王献之。下联典指东晋·王谢、王羲之。

千里荷花开世界;

一杯美酒对湖山。

——佚名集句题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集自出唐代诗人王湾诗句。下联集自宋代诗人王庭珪诗句。

天收运召沧江客;

兵气销为日月光。

——王懿荣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联。

对联喜贴右军墨;

春意乐赋摩诘诗。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晋代王羲之,世称王右军。下联典出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秋水落霞惊四座;

桐花栖凤报群贤。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下联典出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

庭前刻玉称人瑞;

阶上看槐庆德长。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指北宋·王祐。

笃宗族以昭雍睦;

训子弟勿作非为。

——王贞常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王氏名人王贞常座右铭联。

淡如秋水闲中味;

和似春风静后功。

——王士祯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诗人王士祯联。

语为吉祥滋厚福;

心缘谨慎历亨衢。

——王昶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学者王昶联。

传家节操同松竹;

报国功勋并斗山。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王氏节义堂联。上联典自王氏家族有松竹般的节操。下联典自王氏家族人才辈出,不少人为国为民建过功、立过业,有斗岳般的功勋。

中堂喜贴右军墨;

西苑常吟摩诘诗。

——庄温英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晋代王羲之,世称王右军。下联典出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兰亭一集家声远;

槐树三株世泽长。

——庄温英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下联典出宋·王祐,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

望族聚居乌衣巷;

名家缘来紫燕诗。

——庄温英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宋·王旦之父王祐,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下联典出晋·王导,位至丞相,其子孙世代簪缨。

扬朱理学斗山仰;

开闽勋猷俎豆香。

——庄温英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下联典出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兄弟。

王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

一时贤士,多从游之。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指清代大臣、诗人王士祯。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

书法名画,宿世良朋。

——王文治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诗人、书法家王文治撰书联。

家传乌巷,三槐世泽;

古继青箱,两晋家声。

——庄温英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东晋·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乌衣巷。下联典自东晋·王彪之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

愿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恨无十胩暇,快读奇书。

——王兰汀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历史名人王兰汀撰联。转引自《中国楹联鉴赏辞典》。

读卷识忠肝,足征明目;

阅书藏锦腹,始见天聪。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南宋学者王应麟,字伯厚,淳祐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学问广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著有《因学纪闻》、《玉堂类稿》等。某年殿试,他应召参与复考,理宗想把第七卷放在第一位,令他读卷。他读后评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便将作者选拔为状元,唱名时才知道是文天祥。下联典出汉代上虞儒生王克,苦读书又善读书,满腹经纶。

手植庭槐,伫应三公佳兆;

才称珠树,雄居四杰先班。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王祐。下联典指唐·王勃。

阳明理学,一代斗山瞻仰;

开闽勋猷,千年俎豆馨香。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曾在故乡阳明洞中筑室,世称阳明先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初学程朱理学与佛学,又转陆九渊心学,并发展了击的学说。著有《传习录》、《大学问》。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说影响极大,还传到日本。下联典出五代时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兄弟,王审知字信通,因始人,唐末,跟他哥哥王潮起兵入福建,王潮死后,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在闽兴学校,建海港,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说书香,世传五子至理;

古人品重,文标八大名家。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王氏宗祠联。上联典指隋哲学家“文中子”王通。下联典指北宋名相,文学家王安石。

赋美才奇,汉南称独步之学;

年高德昭,睢阳推五老之尊。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汉末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为曹操幕僚,官侍中。博学广闻,诗、赋辞气慷慨,被誉为“建安七子之冠冕”,下联典出宋代太原人王涣,官太子宾客,庆历末年,他与原宰相杜衍、原光禄卿毕世长、原兵部郎中分司朱贯、原尚书郎冯平,告老退居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古睢阳),结为五老会,都年过八十,康宁爽健,相处甚欢。

系出周暹,万派同源传佛国;

亲联中泰,四邻合德耀南天。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泰国首都曼谷王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泰国古称暹罗,为佛教之国。下联典指王姓华侨、华裔遍及东南亚。

迁史前稽轩昊,由来遵远祖;

明图可按姬王,自昔证同宗。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王氏宗祠联。全联典出王氏得姓源流出自姬姓,系出周灵王太子晋,而其祖根一 直可上溯至黄帝轩辕氏,这在司马迁的《史记》与明代余姚王氏族谱所辑宋代《御制太原王氏世荣悠远谱系图 》中均有明确记载。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王士祯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诗人王士祯联。

珠树家珍,流传圣主贤臣之颂;

槐堂世相,记载忠臣孝子之名。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王勃兄弟和王褒。唐初文学家王勃和他哥哥王勮、弟弟王助并有才名,当时文学家杜易简称为“三株树”。王褒,字子渊,资中人,西汉辞赋家,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向朝廷推荐他,应诏曾作《圣主得贤臣颂》。下联典出宋代王祐、王旦父子和王尊、王杨。王尊字子赣,汉代高阳人,官益州刺史;王杨,即王吉,字子阳,汉代皋虞人,宣帝时官博士、谏议大夫。当时人说:“王杨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幕府敞芙蓉,地望留一家燕翼;

锦篇垂芍药,天章启百代龙文。

——方兆麟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怀宁县月山镇王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南朝齐人王俭,字仲宝,南朝宋明帝时,官秘书丞;入齐,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封南昌县公。少年时即好礼学,尤善《春秋》。唐李商隐有“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诗句,唐罗隐也有“王俭望高,芙蓉比幕”句。“燕翼”,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善为子孙计谋。下联典出唐代京兆人王徽,字昭文,进士出身,历官右拾遗、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右仆射,曾写有《芍药赋》。

辅国有先声,宋相元藩明督抚;

传家无别业,唐诗晋字汉文章。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湖南省邵阳蒋河桥王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宋相,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庆历年间进士,神宗时官至宰相,推行青苗、均输、农田水利等新法,封荆国公。“元藩”,指元代沈丘人王保保,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养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历官太尉、中书平章政事,封河南王,总天下兵马,屡与明将徐达交战,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夸称“奇男子”。“明督抚”,指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年间进士,曾任四川巡抚,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著有《雅述》、《慎言》等。下联“唐诗”,典出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王之焕、王昌龄等。“晋字”,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汉文章”指东汉哲学家王充,字仲任,上虞人,少年时曾游洛阳太学,博览群书而不拘泥章句。曾官郡历曹、治中等。后罢职家居,从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目的论,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著有《论衡》。

珠树家珍,古今侈圣主贤臣之颂;

槐堂世相,记载传忠臣孝子之名。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前句典出唐·王勃兄弟三人毕有才名,人称“三株树”;上联后句典出汉·王褒,字子渊,应诏作《圣主得贤臣颂》称旨。下联前句典出北宋·王祐。下联后句典出宋·王吉,孝子;王尊,忠臣。

自东周受姓以来,功名及五侯三公,才学列七贤四杰,文韬武略,代有英豪,祖德溯渊源,俎豆馨香,凛凛乎秋霜春露;

从西村卜居而后,支系分千流万派,睦宗合八股一祠,瓜衍椒繁,世相继续,子孙庆昌炽,门庭清白,蒸蒸焉身显家齐。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45+45=90字)

篇5:王氏祠堂的对联

上联:典出王祜植槐、王献之爱竹。

下联:典出王谢抚燕、王羲之爱鹅

对联喜贴右军墨;春意乐赋摩诘诗。

上联:典出晋代王羲之,世称王右军。

下联:典出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

上联:典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

下联:典出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

碧纱笼护诗人草;金带围开宰相花。

上联:典出唐代大臣王播。

下联:典出宋代岐国公王珪及荆国公王安石

语为吉祥滋厚福;心缘谨慎历亨衢。

——清代学者王昶联

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清代诗人王士祯联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书法名画,宿世良朋。

——清代诗人、书法家王文治联

手植庭槐,伫应三公佳兆;才称珠树,雄居四杰先班。

上联:典出王祜。下联:典出王勃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清代诗人王士祯联

上联典指北宋·王佑、王献之。下联典指东晋·王谢、王羲之。

千里荷花开世界;

一杯美酒对湖山。

——佚名集句题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集自出唐代诗人王湾诗句。下联集自宋代诗人王庭珪诗句。

天收运召沧江客;

兵气销为日月光。

篇6:古代祠堂大门对联

2、仕宦元明清三朝精忠耀国史,奠安登莱海千秋德业振家声。

3、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4、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5、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

6、二姓合龛对联余庆堂联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7、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8、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9、落道公式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

10、生,老,病,死,苦。

11、氏族联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12、绳其祖武,佑我后人。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13、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14、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15、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16、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17、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18、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19、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20、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21、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22、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23、福星高照栋孙,礼乐幸来紫阁。

24、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25、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26、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27、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28、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29、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30、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31、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32、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33、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34、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35、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36、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37、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38、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39、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40、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41、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42、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43、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44、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45、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46、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47、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48、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49、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篇7:郑氏祖地荥阳

荥阳与郑国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分封到今陕西华县的咸林(林)之地为郑伯,谥号郑桓公。宣王晏驾,幽王继位,就让他这位叔父到朝中作司徒,掌管教化。然而,幽王无道,贪图淫逸,不事朝政,演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此时,戎狄入侵,周王朝内外交困,人心惶恐。郑桓公身为重臣,忧国忧民,乃与太史伯合谋迁国。桓公按照与太史伯商定的计划,先把财产、家属寄迁虢、郐之间,现在的荥阳(当时称“索氏”)这块地方首次与郑国发生了密切关系。我们说桓公“寄孥”在荥阳京城地带的根据是:虢、郐所献十邑中,其中之一“田柔”(一作“黑柔”)邑即为后来郑国的京邑(今荥阳市东南十公里的京襄城)。京邑北距虢国都城“虢”(今广武镇南城)20公里,南距郐国都城“郐”(今新密曲梁)27公里,符合《郑桓公谋迁国》指出的“虢、郐之间”的方位。

佐证一:根据明、清时期荥阳、密县县志记载,郝寨村曾名“郑家庄”、“郑家砦”。现有三幢土地庙碑,进一步证明了该村原为“郑家庄”的久远历史。

佐证二:郝寨村“郑氏宗庙祖碑”之发现,为“郑桓公寄孥”于此提供了新的实证。该碑五面六棱,背面(靠墙的一面)没有文字。其他五面均刻有文字。正中面的刻字,译成今文为“周武王奠(奠为郑字初体)”;中左第一面为“湖王”二字,湖为胡的异体字,即周厉王的名讳;中左第二面为“□□公、武公、庄公神恩”字样;中右第一面为“大宫、朱、历花”字样,“大宫”为太庙之古称,“朱、历花”未详何意;中右第二面为“郑(是货币上之用字)、郑家”字样。碑高1.2米,上细下粗,上端直径25厘米,下端直径35厘米。现在把破译后的文字连贯起来研究,我们认为郑桓公为郑国受封始祖,在郑国宗庙内尊奉周武王、周厉王、郑桓公,应是天经地义的。这说明了这里是郑氏先祖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

佐证三:有关庙宇遗址的存在。据清乾隆年间编印的《荥阳县志》记载,“郑庄公庙在县城东南京城外”,现郝砦(原郑家砦)的庙宇遗址应为郑庄公庙遗址。

佐证四:老郑坟与战国墓群之发现。在郝砦村(古郑家庄)南200米,有地名曰“老郑坟”。再南是一庞大的战国墓群,荥阳市文物勘探队在1亩田地里挖出战国墓13座。该大型墓位置在郑庄公庙遗址西侧,郑庄公黄泉见母之阴司涧沟之南边,该墓主应是郑庄公之母武姜氏。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存有煅有“段”字的墓志罐一个。据《左传》的说法,上面所刻“段”字是人名,为早期墓志的一种。此罐应为庄公之弟叔段葬此之佐证。郑厉公复位后,让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回到郑国,同时奉回叔段的遗骨,归葬于母后身边。经查叔段避难之共地(辉县),没有共叔段墓地之记载,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叔段葬此的可信度。

公元前770年,郑桓公为保幽王战死疆场,儿子掘突嗣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与秦襄公、卫武公等拥立太子宜臼继承王位,并护驾东迁洛阳,是为周平王。武公护驾有功,被赐虎牢以东之地。郑武公也趁机把郑国正式东迁,并以京城为基,在坛山岭设坛祭天,坛山由此得名。此后,先后灭掉虢、郐两国,相继把附近其他八国纳入郑国版图。宋朝大史学家郑樵说:“初都荥阳”,即指今天的荥阳京襄城。郑武公得荥阳之地利,推行“武公之略”,充分施展其治国才能。

武公死后,庄公即位。庄公母亲武姜为其小儿子公叔段请封,经过夺执,最后庄公把京城封给叔段,称“京城大叔”。段在京城经营22年,后因与母后勾结,谋叛庄公,被庄公击败逃到共地(现辉县市)。这就是《左传》说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这是郑国宫廷矛盾在荥阳留下的重要历史遗迹。庄公继承其父武公创下的郑国伟业,曾作为敢于抗衡天子的春秋小霸,称霸一时。庄公死后,郑国都城在今新密市的古郑城(曲梁附近),郑国王室四公子争夺王位,发生内讧,国势衰弱,屡屡遭伐,时间长达70余年,到文公迁都新郑(今郑韩古城),才又转入和平发展时期。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叔带之乱”,周襄王被逐,郑文公迎王入京避难。到简公时期,子产为相,对外发展睦邻外交,改善与宋、楚、晋国的关系,对内铸“刑鼎”,以法治国,并坚持不能毁掉乡校,广开言路,为郑国争得数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至公十五年(前408年),韩国加紧灭郑的步伐,夺走了雍丘(今杞县地),当时的国都新郑受到威胁,公被迫又把国都迁回京城,立志中兴,加固京城,并修筑今荥阳崔庙镇王宗店至新密市茶庵村共长14320米的长城,巩固西南边界(后韩国为防御秦国曾进行加固,故称郑韩长城),又采取避强击弱、远交近攻战略,东取卫国毋丘(今山东曹县),西夺韩国负黍(今登封境内),8年后(前400年)又攻袭韩国首邑阳翟(今禹州市),使郑国又显振作景象。后因内部分裂,魏国又从北部侵郑,韩哀侯也乘机倾师伐郑,郑国京城被攻破,郑国国君被杀,郑国遂亡。

荥阳与郑氏

郑国被韩国兼并之后,桓公子孙遂以国为姓。公之子宙公被俘,韩国为笼络郑国民心,于韩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据公于嚣山之阳的荒僻地带(即现在广武山一带),为践土君(又称嚣阳君),守祭武公陵墓(此地后称郑王之墟,即今郑王庄),据公之子强公,并不领情,他为报失国之恨,曾载800金说秦伐韩。强公之子朱公跑到赵国,帮助赵国媾秦伐韩。朱公之子国公,是个搞技术的人,初为韩国水工,参加治理荥泽水患,锻炼出来一套治水本领,被韩王派往秦国游说修渠以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伐韩。秦国接受郑国建议,征调大量民工修渠,渠成之后,关中一片沃野,他虽为韩国延长数年之命,却为秦国立下万世之功,在客观上他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作出了贡献。秦国人为纪念郑国修渠有功,起名“郑国渠”,郑国也被后人尊奉为“水利始祖”。这是荥阳沃土培养出来的第一位“郑氏名人”。

再说韩灭郑后,南里君鲁公率族人避居于陈、宋之间。到五世孙昌公时,为楚守荥阳,开始与荥阳发生密切关系。项羽封昌公为“韩王”,后归附刘邦,参加了助汉统一的伟大事业。

汉统一后,郑氏又有许多名人,为巩固大汉疆域作出积极贡献,如汉武帝时位列九卿、以“推士”(向皇帝推荐贤士)而名贯史册的郑当时。其四世孙郑奇公,官居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回迁,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这是郑氏在荥阳再创辉煌的转折点。奇公长子积公为华县令,迁居新野,为南阳郑氏始迁祖。历经数十代,至裔孙珥公,于明初回迁荥阳,居大里村(今荥阳王村镇西大村),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其子孙播迁周围县、乡、村。奇公次子公,官至后汉西河太守,公之长子宾公,为汉光禄大夫;宾公子兴公居荥阳,人称“河南郑兴”(荥阳当时属河南郡,即今洛阳),为汉经学大师、靖南将军;兴公子众公,后汉大司农,出使匈奴,维护大汉声威有功,拜中郎将;众公子安世公,后汉车骑将军,安世公长子公,后汉车骑都尉;公子熙公。熙公子二:长子泰公,次子浑公,都成为当时活跃政治舞台的代表人物。其中泰公一支的后人中出了被称为“南渡始祖”的郑痒,庠公子二:长子平,次子昭,后人称“开闽始祖”,后裔散居闽、浙、粤及海外,成为奇公回迁后,得荥水阳光哺育,茁壮成长,惠及海内外的重要一支。

浑公一支传至七世孙郑温时,迁回荥阳郡治,在荥阳生四子:涛、晔、简、恬。涛公随魏武帝去了陇西,此后定居,称西祖;晔公居古荥阳,为北祖;简公居京县(今京襄城),为南祖;恬公居大索城(今荥阳城),为中祖。其后又经十余世繁衍,北祖晔公世系官位显赫,继承了温公在荥阳所创下的基业。晔公为北魏建威将军。生六子,白麟、小白(茂)、叔夜、洞林、连山、幼麟;原来留居荥阳的一族与北祖杂居并联宗,人称“七房郑氏”。幼麟即郑羲,北魏孝文帝时累官中书令、兖州刺史,后为秘书监。其次子郑道昭一支,在数代之后发展成为了可以左右朝政的大族。

隋唐时期,北祖晔公六世孙郑译,和隋文帝杨坚有同窗之谊,他积极帮助杨坚取代北周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其子郑元以城归唐,后封唐太常卿、宜州刺史、沛国公等,曾五次出使突厥,坚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郑译父子为隋唐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是荥阳郑氏最为辉煌的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祖四世孙郑幼儒的支脉。郑幼儒有子二:长子敬道,官居开州(今四川开县)刺史;次子敬德,官至北周青州刺史,封爵荥阳伯;敬德子三,其第三子,官至隋尚书右丞、聘陈使,封永安侯。子二:长子弼谐,东莞县令;次子弼诚,解县令。弼诚子九思,流水县令。从九思之子郑曾开始,荥阳郑氏达到了极盛时期。

篇8:钟氏祠堂大门对联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钟姓的郡望和源流。

千秋士表;一代人师。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御史中丞钟雅,官御史中丞,直法绳违,敢于制裁违法犯罪者,忠心侍卫天子,以身殉职,追赠光禄勋。下联典指东汉学者钟皓,隐居在密山,以诗律教授,门徙千余人。与陈实、荀淑、韩韵并称为“颍川四长”。

飞鸿舞鹤;流水高山。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钟繇,工书法,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下联典指春秋时楚人钟子期精通音律,善辨琴。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为知音。

书成舞鹤;孝足感乌。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魏·钟繇事典。下联典指宋·钟伷,性至孝,父丧尽哀,有群乌鸣墓前,人名其墓曰:“感乌堂”。

诗书悦性;山水知音。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钟皓,隐居密山,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下联典指春秋·钟子期听俞伯雅鼓琴,有高山、流水之音。

颍川世泽;诗书家声。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朝梁·钟嵘,作《诗品》。下联典指三国魏·钟繇,书法大家。

颍川世德;大傅家声。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钟氏宗祠“颍川堂”联。

在家敬孝;为国尽忠。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成都市柏合镇万亩梨园村钟家大瓦房“琴墨堂”联。

高山流水第;舞鹤飞鸿家。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楚·钟子期事典。下联典指三国魏·钟繇事典。

联苑称圣手;艺坛号全才。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廪生钟耘舫,长期从教,工诗文辞。尤以联语名于后世,被誉为“长联圣手”。著有“振振堂集”。下联典指清代女文化名人钟若玉,能诗、工书、善画。说者谓:“其诗宗韩柳,字效钟王,画临雀白,闺阁中不易得之全才也。”。

颖川列四长;龙南号一峰。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学者钟皓事典。下联典指元代雷州学正钟柔。字元卿,龙南人。笃学,融贯经史,下笔千言。晚授于乡,从者数百人,咸悦服,称“一峰先生”。著有《诸经篡说》等。

颍川家风远;汀州世泽长。

——佚名撰钟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广东省饶平县黄冈镇钟氏宗祠联。

颖水千年秀;川流万载长。

篇9:祠堂对联大

2、上联:世代源流远;下联:孙枝奕祀长

3、上联:燕翼贻谋承后裔;下联:凤毛齐美耀前人

4、上联:心诚则灵;下联:意虔便安

5、上联:子孙亦以为序;下联:昭穆不失其伦

6、上联:恭敬节让明礼;下联:语默动静其诚

7、上联:丹心一颗;下联:仁德万世

8、上联:宗功灿耀;下联:贤德世泽

9、上联:三忠厚德;下联:九牧清风

10、上联:敬恭明袖则笃其庆;下联: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11、上联:流环章贡,秀峙崆峒,幸山川别开生面;下联:世衍俊宗,家诒顾及,大门第赖有传人

12、上联:南来为客;下联:北去是家

13、上联: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下联: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14、上联:一等官人,荣秘丞声外;下联:五行尊敬,高兴士文章

15、上联:道远几时通达;下联:路遥何日还乡

16、上联:敷政南阳,太守蒲鞭示辱;下联:校书天禄,老人藜杖炊光

17、上联:百代孝慈山仰泰;下联:万年支派水流东

18、上联:三馆六曹十七科,竞称前辈;下联:一官万里两千石,遂老斯人

19、上联:五百年衣冠旧第;下联:十七世弓马名家

20、上联:江水源同流万派;下联:宗功启百代文明

21、上联: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下联: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22、上联:说礼敦诗,丕承先志;下联:贻谋燕翼,垂裕后昆

23、上联:汉高故里;下联:古宋遗风

24、上联:卫公勋业;下联:元礼门墙

25、上联:神至尊一诚可格;下联:致孝思高曾以上

26、上联:旧德焕若其新;下联:子孙对越惟诚

27、上联:念先人须善嗣先人弓裘,必教泽如清G,吏才如零G,方无惭出处;下联:入此庙在求通此庙Z,惟束顽以宗法,合敬以祭法,庶不忝A尝

28、上联: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下联: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29、上联:还冀诗书着祖鞭;下联:春露秋霜展孝思

30、上联:万年支派水流东;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31、上联:勋业西平望;下联:文章北海风

32、上联:千枝归一本;下联:万派总同源

33、上联: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下联: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34、上联: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下联: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

35、上联: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下联: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

36、上联:匡山怀哲士;下联:青莲慕奇才

37、上联:苹蘩藻洁,俎豆祝千秋;下联:馨香酬祖德,祭用A尝

38、上联:双木高擎;下联:万世福荫

39、上联:玉炉修炼延年药;下联:真道兴诚益寿丹

40、上联:居士词犹传漱玉;下联:娘子军莫与争锋

41、上联:雅言不外诗书礼;下联:v见忾闻昭祀典

42、上联: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下联: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43、上联:福星高照栋宇;下联:富贵贵在创业

44、上联:海隅文藻振世;下联:顺昌旗帜惊人

45、上联:后人继世翼孙谋;下联:诗书礼乐尽修齐

46、上联:幸福福于劳动;下联:福禄繁荣来成

47、上联:寡鹄申哀,三娘命薄;下联:飞燕得宠,列女传成

48、上联: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下联:汉家箫鼓,祖庭余韵在人间

49、上联: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下联: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50、上联:元吉光耀在上;下联:礼乐幸来紫阁

51、上联:莫谓凡夫有难度;下联:尚留道德五千言

52、上联:守本忿耕读第一;下联:尽人伦孝友俱先

53、上联:五行金木水火土;下联:世裔公侯伯子男

54、上联:祭如在明德惟馨;下联:子孝孙贤世泽长

55、上联:唐朝正字;下联:汉室传经

56、上联:以燕以翼宏堂构;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57、上联:昭君王盛世炳将相奇功,祖祀常传功盖世;下联:诵道德真经书诗词名著,昆心恒念业齐天

58、上联: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下联: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59、上联:本支百世不易;下联:礼乐绳其祖武

篇10:祠堂十三字对联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

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高天厚地:比喻长久。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图书:指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光宗耀祖: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举登科,荣宗耀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垂训:垂示教训。《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刘良注:“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先王垂训,开端中人。”明李贽《答马历山书》:“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清陈炽《<盛世危言>序》:“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空文垂训,道可传而器不可传。”

篇11:浦江郑氏家规的千年遗响

浦江郑氏自南宋初年同财共爨,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遭火灾而瓦解,共经15世。李静《义门家族的寿命与婚姻状况分析》(《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第96~99页)据《义门郑氏家谱》估算,郑氏人口在元至大三年(1310年)、至正十年(1350)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宣德五年(1430年)依次是32人、92人、244人、355人,以此度之,天顺三年郑氏人口至少在400人以上。

义门郑氏的同居生活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留给人们的记忆与遐想却不会烟消云散。时至今日,郑氏宗祠仍然静静地矗立在浙江省浦江县东部郑宅古镇。宗祠古色古香、沧桑凝重,正门高悬“郑氏宗祠”匾;旁门坐北向南,檐上悬明太祖敕封的“江南第一家”匾,门前两旁“耕”“读”“忠信孝弟”“礼义廉耻”十个大字斑驳陆离,支撑门厅的四柱之上分别题有“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与“文章空冀北,孝义冠江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辉煌的往事。

俗语有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庞大的郑氏家族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家规。

宋濂《旌义编引》载:“(郑氏)持守之规,《前录》五十八则,六世孙龙湾税课提领大和所建,《后录》七十则、《续录》九十二则,七世孙青府君钦、江浙行省都事铉所补,皆已勒石锓版。”“今八世孙太常博士涛复以为三规阅世颇久,其中当有随时变通者,乃帅三弟泳、澳、,白于二兄濂、源,同加损益而合于一。其闻诸父之训,曾行而未登载者,因增入之,总为一百六十八则。”

家规《前录》《后录》以及《续录》撰于元顺帝时期,三者文本只见于永乐刻十卷本《麟溪集》。需要明确的是,宋濂所言《后录》及《续录》条数有误。十卷本所收郑钦《后录》现存62条,第23条之后残佚一页,注云“以下缺七条”,而郑钦《郑氏义门续规序》亦称:“演而绎之,成《续规》,亦六十余条。”(《义门郑氏奕叶文集》卷一)郑钦所撰当为69条;另外,该本所收郑铉所著家规为93条。

自《郑氏规范》损益而合于一之后,大行于时。今所见《学海类编》本《郑氏规范》一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以排印)、胡凤丹辑编《金华丛书》本《旌义编》二卷以及民国重刻本等,所收家规无一例外均是168条这一最终定本。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中写道:“家的规模大小是由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2页)郑氏家长孜孜以求的便是强化聚居的向心力并削弱可能导致分裂的因素,家规的宗旨即在于此。

心理上的认同是义门聚居的基础。一方面,敬仰与追慕祖宗是凝聚后人的有效力量,祭祀则在礼仪与心理上强化这种认同。《前录》首五则均是言祠堂与祭祀之事,郑钦则继续在细节上予以强调,包括“当用黪淡衣服”等;另外,郑大和仅言宗子“当严扃,所有祭器服不许他用”。《后录》中则有三条规定宗子“上奉祖考,下一宗族”的职责。郑钦意欲重塑宗子这一先祖与后世族人之间的精神媒介,体现了郑氏家长敬宗收族的深度考虑。另一方面,家人唯有孝弟,才能共同营造认同感,和睦共处。《前录》规定:“朔望,家长率众参谒祠堂,毕出,坐堂中,男女分立堂下。击鼓一通,令子弟一人唱云:‘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在祠堂中供奉的祖先观照下反复申饬孝弟之道,郑大和可谓用心良苦。《续录》在听训接受的基础上,通过令人羞愧的惩罚措施不断强化对先祖事迹和家规的记诵,极大增强认知与心理上的认同感:“子弟已冠而习学者,每月十日一轮,挑背其已记之书及《谱图》、家范之类。初次不通,去帽一日;再次不通则倍之;三次不通则分髻如未冠时,通则复之。”所谓《谱图》,当指吴莱后至元元年(1335年)所著《郑氏谱图》,为郑氏历代人物小传。

义门聚居依赖于财富,明初时郑氏家族良田面积底线是8620亩,甚至可能数倍直至十倍于此(毛策:《孝义传家—浦江郑氏家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第228~229页)。如此雄厚的家资无疑是郑氏得以绵延15世最坚实的物质保障。那么,郑氏是如何积累财富的呢?郑大和仅言通掌门户有增拓田业之任;郑钦则首先为儒士不屑道的积累财富正名,“增拓产业,彼则出于不得已,吾则欲为子孙悠久之计”,进而明言,“家长当令子孙以理生财,补助公堂之费”;而《续录》详列义门近二十种职务的职责,不仅农业生产由专人职掌,副业亦复如是(“牧艺之事,当以一人专总其纲”),而且严格规定增拓产业的程序:“增拓产业,长上必须与掌门户者详其物价等,然后行之;或掌门户者他出,必伺其归,方可交易。然又预使子弟亲去检视肥瘠及见在文凭无差,切不可鲁莽,以为子孙之害。”“掌门户者置他人产业,即时书于产业簿中,不许过于次日。”这种变化正是逐渐壮大的郑氏对财富的依赖与诉求日益强烈的反映,也体现出至正末年郑氏家族组织业已定型,对家族资产的营运也日渐规范。

不过,对私有财产的诉求却是不容小觑的导致分裂的力量,这一点相信郑大和早已洞若观火。《前录》规定:“子孙倘有私置田业、私积货泉,事迹显然彰著,众得言之家长。家长率众告于祠堂,击鼓声罪而榜于壁,更邀其所与亲朋,告语之所私,即便拘纳公堂。有不服者,告官,以不孝论。”郑大和通过对私置产业的严惩来保障义门财富的单一传承,确保绝对的经济均匀性,减少分裂倾向。

孝义家风是累世同居的基础与必备条件。孝义行之于家,家庭才能和睦;推之于乡邻,既是义门的自觉追求,也在客观上促成儒士对义门的揄扬与支持,进而得到文官集团背后的皇朝的褒扬与优待,这股力量正是义门累世同居最坚实的外部保障。

郑氏的先祖即有乐善好施的美名。靖康岁俭,同居一世祖郑绮之祖郑淮卖田一千多亩以赈济灾民,以致家道中落。元末至正年间,郑氏同居业已6世,颇具规模,自觉担负起赈济乡邻的职责。《前录》明确规定:“每岁秋成,谷价廉平之际,籴三百石别为储蓄。遇时艰食,依元价粜给乡邻之困乏者。”作为地方有能力的大族,郑氏此举相当于建立了一处小型的常平仓,平价出粜,既可以平抑市场物价,也可解灾民燃眉之急。《前录》又规定建义宅一区、义冢一所,使乡邻无所归者生有所居、殁有所葬。与《前录》仅有三则言及对乡邻的周济与赈济不同,《后录》中竟有十余条家规详述扶困救急之事,内容涵盖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这是已成规模的郑氏在道义上的自我修持,也是其立身之基。郑钦首先强调:“宗人实共一艺所生,彼病则吾病,彼辱则吾辱,理势然也。”宗人“其果(裹)无衾与絮者”,当量力资助;缺食者,“月给谷六斗”;“不能婚嫁者助之”;“营义方一区,以教宗族之子弟,免其束”;甚至宗人无后,则“择亲近者为继立之”。至于邻族里党,除了不过问宗嗣之事,余亦有详细规定,“每岁量力以钱五百贯文用以拯(里党)患难之无告者”;里党有缺食者,产子“不问男女,给助粥谷二十五升”等。

《后录》第19条有云:“展药市一区,收贮药材。邻族疾病,其证章章可验,如疟痢痈疖之类,施药与之,更须诊察寒热虚实,不可慢易。此外不可妄与,恐致误人。”以如此谨慎的态度救死扶伤,郑氏真可谓积善之家!

郑氏以孝持家,义举推及宗人乡邻,成为士人心目中理想社会图景的映射。于是,士人不吝笔墨,对义门气象的书写浓墨重彩,郑大和裒辑而成《麟溪集》,嗣后时时补益并屡次重刻,这证明人们关于郑氏的记忆并没有随着同居大家庭的崩溃而消逝。社会对儒家伦理、孝义家风的呼唤,郑氏后裔对先祖德业的自豪与追慕,这两股力量使得郑氏成为一种典范的象征与想象:一种道德的象征,一种治家的典范,一幅和谐社会图景的想象与憧憬。

记忆不曾淡去,想象也会与日俱增。民国年间,西学东渐,被一些浸淫于“四书五经”中的儒生视若洪水猛兽,斥之为“自新学横流,异端竞进;自由平等,荒谬绝伦”(民国刻本《麟溪集》卷首黄志琨《序》),便再度祭出义门,重刻《麟溪集》,试图借此归化人心、降服“异端邪说”,终究只能事与愿违。

那么,时至今日,义门郑氏的意义何在?郑氏家规的千年遗响究竟是和谐的乐音,还是迟暮腐朽的丧钟?

郑氏扶困救急是仁义之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孝义—义门的核心价值永远不会过时,它依然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诉求的。

不过,郑氏家规并非全然可取。譬如,郑大和之父德璋主家政时,“每晨兴,击钟集家众,展谒先祠,聚揖有序堂上,申‘毋听妇言’之戒”,大和则将此写入家规。此外,郑氏家长对庄妇、媵也有颇多鄙弃之语,以地主士族的优越感俯视妇人与劳动者,无疑是家规中的糟粕。

正如前文所述,一般而言,五世同堂是不分裂的极限。换言之,即便以剔除糟粕的郑氏家规为指导,试图在当下复制一个累世同居的大家庭仍然是痴人说梦。这种特殊的家庭组织形式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唯心道德的维系,郑氏家规的文本处处折射出义门伦理的艰难。

郑氏家长对“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后录》)有清醒的认识,于是不断强化义门的心理认同,并且严格保障绝对的经济均匀性,尽可能减少分裂倾向。除此之外,在细节上补充《前录》的《后录》,满目尽是禁忌;《续录》则严格限制诸妇、子女与姻亲往来,而且规定媵女不得妄出中门,加之前文所言对人、庄妇的限制,体现出郑氏家长在相对封闭的时空中实践这种特殊家族组织形式的努力。细节的规定与禁忌愈多,活动的空间愈封闭,愈呈现出义门伦理的不合时宜与艰难。我们似乎看到,那个精致而又承载着儒家伦理与士人理想的标本在被赏玩,众人啧啧称赞,但构建标本的郑氏家长与族人却不得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郑氏祠堂对联】相关文章:

王氏祠堂对联04-19

罗氏祠堂对联04-21

贾氏祠堂对联04-27

徐氏祠堂对联04-30

刘氏祠堂对联05-02

廉氏祠堂对联04-07

朱氏祠堂通用对联04-11

祖宗祠堂的对联04-16

祠堂落成庆典对联04-18

尚氏祠堂的对联04-26

上一篇:鲜切花市场研究报告下一篇:我爱荔枝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