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祠堂通用对联大全

2024-04-20

农村祠堂通用对联大全(精选6篇)

篇1:农村祠堂通用对联大全

涧溪毛可荐;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心地子孙收。

仁义礼智信;万叶荐余庆;

衣冠陈俎豆;忠孝节德行。

千龄光本支。礼乐荐馨香。

余地有亨泰;土产无价宝;

土能生万物;庆盛多吉祥。

地生有道才。地可发千祥。

千枝归一本;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典祀千年重。

宗祖规模远,万派总同源。

孙枝奕祀长,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儿孙绍述长。

祖功垂福泽;祖功垂福泽;

篇2:农村祠堂通用对联大全

训子弟勿作非为

泽及后裔典万古

姻怡乡党俎千秋

扬朱理学斗山仰

开闽勋猷俎豆香

传家节操同松竹

报国功勋并斗山

保民子而民欢乐

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

思贻父母以令名

兰亭一集家声远

槐树三株世泽长

读卷识忠肝,足征明目

阅书藏锦腹,始见天聪

中说书香,世传五子至理

古人品重,文标八大名家

抱水环山,乌巷重开新第宅

敦诗说礼,青箱原继旧家风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辅国有先声,宋相元藩明督抚

传家无别业,唐诗晋字汉文章

湖南省邵阳蒋河桥王氏宗祠联

幕府敞芙蓉,地望留一家燕翼

锦篇垂芍药,天章启百代龙文

安徽省怀宁县月山镇王氏宗祠联

自东周受姓以来,功名及五侯三公,才学列七贤四杰,文韬武略,代有英豪,祖德溯渊源,俎豆馨香,凛凛乎秋霜春露

从西村卜居而后,支系分千流万派,睦宗合八股一祠,瓜衍椒繁,世相继续,子孙庆昌炽,门庭清白,蒸蒸焉身显家齐

篇3:农村祠堂通用对联大全

一、农村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困境

1. 师资力量的匮乏

目前多数学校仅有1-2名通用技术教师, 要么是学校的理科教师 (多数为物理教师) 转科代课, 或者兼代其他课程, 没有专业的通用技术教师。由于上课教师非通用技术专业, 对通用技术课程本身的认识、理解不够, 专业水平较低。目前教师授课也是边学习教材, 边模仿教学设计, 边进行教学, 以教师讲授简单、学生设计简单、简易实践操作体验等基本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比较生硬, 教学效果较一般。

2. 教学硬件的匮乏

课程教学资源少、开发不够, 教学条件有限, 还不能保证一定的实践内容。通用技术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 对实验器材和专用教室的要求比较高, 但因为农村中学规模小, 经费紧张, 在资金投入上比较困难, 短期内自主建设通用技术教室的可能性小, 使得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由于实践时间的短缺和实际动手的机会较少, 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学习效果较一般。

3. 缺乏较为完善的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标准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 学校和教师在对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认识只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短时间内没有比较完善和科学的评价标准, 因此在模块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只能做出较为简单的评价。

4. 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通用技术为非高考科目, 而且目前没有进行相关的水平测试, 加之前面所列的诸多问题, 有些学校能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 有些则减少课时。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仍然停留在“副课”的观点上, 更增加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难度。

二、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困境的解决策略

1. 加强通用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虽然甘肃省教育厅组织了国培计划等培训活动, 但要使一名非专业的教师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通用技术教师, 仅靠几次短期培训还远远不够。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加大培训和培养力度, 积极组织通用技术科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到先进地区或学校实地听课、观摩, 从课程理解、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经验、动手实践等诸方面深入交流, 切实提高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通用技术课程课标、知识构架、课程特点等的认识和理解。增加通用技术教师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通用技术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使通用技术课堂走上正轨。

2. 积极争取项目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鼓励经济较好的学校提前建设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其中极少数学校已经开始建设) , 资金困难的学校, 也要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尽早做好学校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的筹备和设计工作, 尽早建成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配齐专用教室的工具、构件、耗材等, 做好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 开足实践课时, 拓展丰富实践内容, 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的时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素养。

3. 想方设法拓展通用技术教学资源

拓展通用技术教学资源, 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和支持。全方位的理解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 多渠道、深层次地挖掘适合本地区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 多方面拓展、丰富通用技术课堂模式和内容,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与动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4. 走出校园, 丰富通用技术实践课程

以丰富通用技术实践课程为主要目的, 有意识地了解新技术, 带领学生走进附近小工厂、小企业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和价值, 比如农业种植、养殖、食用菌栽培、加工工艺等, 引导学生提高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 理解技术的价值, 真正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5. 制定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学校应该及时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 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多维评价体系来最终评价学生通用技术课程的过程, 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创新性、综合性等诸方面;另外把阶段性评价和日常性评价结合起来,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引导, 真正体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课改中的一门新课程, 也是一门非常能体现课改精神的课程, 对培养技术知识和技术素养相结合的劳动者具有重大意义。目前, 甘肃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仍在起步摸索阶段, 在教学上没有多少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广大通用技术教师不懈努力、攻坚克难, 才能使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不断步入正轨, 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真正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篇4:番禺祠堂对联初探

关键词:祠堂;对联;番禺;番禺祠堂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75-02

祠堂不仅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村民心中、生活中最亲近的公共空间场所。祠堂的原始功能体现在作为祭祀、教育、宗族法治、与婚庆嫁娶密切相关的场所上,它是封建社会宗法家族制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制度的改变,祠堂于当今社会的地位不再显赫。它依然作为记录着宗族历史的辉煌的载体而保存于今天;但许多曾经美轮美奂的祠堂建筑却淹没在高楼大厦中。祠堂的传统功能不再如往昔,可我们都知道它蕴含的建筑、历史、文化、风俗等内涵及相关的传统风俗活动,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番禺祠堂众多。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建县的番禺区,历代建有祠堂(世人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2028座,至今保存了644座,现存比较完整的祠堂有368座,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有1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有16座。主要分布在沙湾、石楼、化龙、石碁、钟村、南村、新造等镇街。

番禺著名的四大祠堂分别为:沙湾镇的留耕堂、石楼镇的善世堂、南村镇的邬氏大宗祠(俗称光人堂)、大石镇的敦叙堂(巳毁)。这些众多的祠堂都是番禺区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现在已是中外游客游览、考察、凭吊的热点。游览番禺祠堂,不仅可以观赏到珠江三角洲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且可以寻觅到当地名人许多动人的故事。

番禺古祠堂最早建于元代。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民间的祠堂建筑进入繁荣时期,到处祠堂林立,牌楼高耸,番禺绝大部分祠堂均始建于该朝。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为防范明朝将领郑成功从海上进攻,采取禁海移民政策,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绝大部分的祠堂被拆毁。到乾隆嘉庆年问(1736~1820年),由于禁海移民政策的取消和经济发展,番禺又兴起一轮修建祠堂的风气。

现在我们看到的番禺的祠堂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但用了不少明代遗存的建筑材料,如红砂岩石构件,短、粗、古朴的木构件等,所以,这些祠堂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从建筑材料上可以反映明清历史的演变过程。而每个祠堂命运的演变则都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祠堂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大课题,因为笔者能力所限,本文仅尝试以笔者长期生活所在地——广州市番禺区内主要的祠堂为例,从祠堂对联这个很小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作一些简浅的探讨。本文仅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联,以祠堂的木刻对联为主,很多祠堂并没有对联,或者年久失修,对联难以辨认,有的祠堂是贴上去的纸对联(可能是一年一换的),也没有收录。

祠堂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的文化之地。古时候,宗族在古祠堂内办私塾,以祠堂的名义奖教奖学,为参加科举的秀才提供学习住宿的场所,而其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灰塑、绘画、对联、门楣等也颇具文化气息和内涵。特别是祠堂的对联,内容涉及较广,蕴涵着深深的人文气息。“祠堂的联语是宗祠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内容看,这类对联一般有与宗祠直接相关的反映家族渊源和迁徙、寄望于家族兴盛、劝导族中子弟等类,二是即时即事类对联,如在宗祠中举办祭祖、吉庆、丧葬活动时所用对联。”[1]《番禺日报》曾报道过钟村镇韦涌村方氏大宗祠:“方氏大宗祠可谓沈博绝丽,里面挂满了许多文辞优美,韵味悠长的对联。从前座步入后座,一幅幅对联将你引入曾经的繁华历史里,不禁要感叹年代的更迭交替及岁月的源远流长。”[2]有的祠堂的对联,更是大家手笔。如沙湾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就有很多心学大儒陈白沙的手笔,如牌坊上原来有陈白沙①所题“荫德远从祖宗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的对联,下联“心田留与子孙耕”别出心裁,另有一番意境,并又因此故名留耕堂。

除了大门题额和正厅的堂号之外,仪门上的匾题以及大门和正堂、寝堂各处的对联也是表达纪念性的重要方式,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字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既记录着浓缩的家族历史尤其是给家族带来光荣的典故,也是家族理想的表达和知书达礼的象征。

不同的祠堂其对联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愿也各有差异。据笔者统计,大部分对联强调的是整个宗族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观,不仅有对祖先的尊崇,还表露出对族人的殷切期盼,渴望着族中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光宗耀祖等。如小谷围街南亭村关氏宗祠“先辈创业维艰厚泽乡闾恩垂久远;子孙守成不懈宏扬祖德族系绵长”;南村镇邬氏大宗祠“礼义继宏才(,)厚泽远培开大业;文章昭显德(,)名贤毓秀衍丕基”;沙湾镇福涌村陈氏祖祠“古祠存浩气祖扬礼智仁创绩建功辉后代;今杰振雄风宗树德才勤勇臻康加富耀先贤”;钟村镇韦涌村方氏大宗祠“源自方山显赫六桂流芳远;仰思承直光耀万代余荫长”。有的则主要强调整个宗族的共同历史渊源,如化龙镇山门村李氏大宗祠“龙门世泽;鹿洞儒宗”;石碁镇大龙村阙里南宗“脉承麟里;派衍龙溪”;石碁镇石岗西村胡氏宗祠“苏湖世泽;淮海家风”。有的对联则是家族迁徙历史的记录,从对联的内容中可以读出历代对家族历史的续写,如沙湾镇东村李忠简祠“一代儒臣开胜地;千年庙食砥中流”、“菊坡门下传心印;淳佑朝中展壮猷”。有的对联则希望宗族和睦,不同房派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如钟村镇屏一村通表郭公祠“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派总是同源”。很多对联开门见山,直书祖先的辉煌历史,引以为豪,如南村镇板桥村黎氏宗祠“一门五名宦,四代七乡贤”;②石碁镇大龙村孔尚书祠“圣德千秋颂;宗贤万世昌”;③石碁镇傍东村古氏大宗祠“一朝国宝;三世乡贤”。

其实番禺祠堂的对联非常多,笔者根据手头收集的资料粗略统计一下,仅石楼镇的祠堂就有约五十条,如果都记录下来,完全可以出一本对联集,但很多对联是今人新作,个人认为历史价值不高,但笔者暂时难以分辨对联是否新造,还需再行考证。因为笔者能力所限,本文成文仓促,所摘录的对联不多,本文仅摘录其中一部分(附后),作为典型例子进行浅陋的分析,并期待今后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更希望能得到各位方家同行的探讨和指导。

注释:

①陈白沙:即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于孝宗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终年73岁,因曾在白沙村居住而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即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陈白沙是岭南唯一诏准从祀孔庙之学者,享有“岭南第一人”、“广东第一大儒”盛誉。他用圭峰山的硬朗茅草制成茅龙笔,其书法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

②板桥黎氏宗祠又叫“永思堂”,位于南村古镇区西北部的板桥村,是纪念抗清名将、爱国诗人黎遂球的祠堂。黎遂球,字美周,自幼聪慧,曾师从陈子壮,檀诗文、山水,诗书画技冠当时,被誉为“黄牡丹状元”。

③石碁镇大龙村的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为孔子三十八世孙、唐朝广州刺使、岭南节度使,兵、礼二部尚书孔癸戈的专祠。

参考文献:

[1]罗方贵:《柳州宗祠现状调查概说》,《广西地方志》2008 年第 4 期,第 69-70 页。

[2]宋玉萍:《番禺方氏大宗祠》,番禺日报,2007 年 5 月 27 日 A1 版。

篇5:通用祠堂对联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礼貌。女生超拽网名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庆堂联道家思想的核心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篇6:通用廖氏祠堂对联

合基历十余载,宗绵谱序,从兹以往,长期敦睦颂先芬

——广东梅州梅江区大塘面廖氏祠堂联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运维新

——广东梅州东厢月塘面廖氏祠堂联

“万石”:宋廖刚及四子时称“万石廖氏”,见《宋史·廖刚传》。汉代,凡一门有五人以上二千石官者谓万石。

弓治箕裘缵万石之休风绳其祖武

诗书礼乐衔九英之气脉贻厥孙谋

——广东深圳山廖氏谷仓世居联

“绳其祖武”:《诗经·大雅·下武》:“昭之来许,绳其祖武。”

“贻厥孙谋”:《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诒”通“贻”。

源出武威汝南,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世推望族

派盛楚豫闽粤,数公侯卿相台垣督抚,代显伟人

——福建永定县廖氏宗祠联

世系平阳,作君作师,亿万年家声丕振

支分元亮,乃文乃武,千百载组泽长流

——广东梅州三角塘廖氏平阳堂联

由宁化来梅州,贻谋后裔,百代簪缨,声扬世彩荣万石

始水南居莆里,体念先人,一堂昭穆,名垂俎豆享千秋

——广东梅州水南莆里廖氏祠堂联

一笔现尖峰,看山川形势,毓秀钟灵,远溯宏基开六世

座门环带水,迎日月光辉,承先启后,长期敦睦颂先芬

——广东梅州三乡镇廖氏祠堂联

石福攸同,祥绵世泽

源泉有本,派衍叉溪

——福建上杭县古田廖氏宗祠联

拓历代之精神,倚笔架,朝天虹,礿祠蒸尝光祖德

裕后裔以文武,进黉宫,游泮水,诗书礼乐启孙谋

——广东梅州大埔县湖寮廖氏拓裕会祠堂联

承继仰先谟,忝不才劳苦半生,始创家居叨祖德

启传期后进,愿尔辈勤求四业,永垂模范裕先谋

——广东梅州大埔县湖寮廖氏承启堂联

学裕五经应首选,又步元重耀儒林,为本诗书光祖考

绩昭两省为分符,曾制锦誉扬父老,长留德业大云礿

——广东梅州大埔县湖寮长教廖氏双桂堂联

北国肇先贤,帝泽龙恩,封武威,赐世彩,忠孝荣褒,祠宇耀祥光,展一派豪情,际会风云长发达

南疆繁后裔,宗功祖德,宦百越,居岑溪,昙容济美,都宫钟毓秀,聚九州灵气,昌期兰桂永腾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村祠堂通用对联大全】相关文章:

朱氏祠堂通用对联04-11

王氏祠堂对联04-19

郑氏祠堂对联04-19

罗氏祠堂对联04-21

贾氏祠堂对联04-27

徐氏祠堂对联04-30

刘氏祠堂对联05-02

廉氏祠堂对联04-07

祖宗祠堂的对联04-16

祠堂落成庆典对联04-18

上一篇:工程支模架坍塌案例下一篇:首春逢耕者,首春逢耕者柳宗元,首春逢耕者的意思,首春逢耕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