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课题的程序

2024-04-22

教师研究课题的程序(精选6篇)

篇1:教师研究课题的程序

教师考勤及请假程序的规定

一、指导思想

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更严谨地落实学校的上班出勤纪律,使学校的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为此,学校设立“月全勤奖”,鼓励教工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上班时间

1、班主任:7∶40——16∶302、课任教师:7∶50——16∶25(上第一节课的教师提前到校,做好上课准备)

3、校委会成员:7∶35——16∶35

三、管理办法

教师全勤奖由教导处负责统计,每周从网上递交,每月作为一个统计单元。

四、缺勤的类别

1、病假:因病(有医院开具的相关证明)请假。

病假必须有医院开出的病假单,如突然身体不适,不能到校上班,教师必须及时向校长请假,事后必须出具医院开出的病假单,病假单交传达室。

2、事假:本人处理个人突发事件,并按规定手续获得准假。本人自行外出,原则上不能作为事假的理由。

事假要求调课,必须到教导处办理相关手续。

请三天以上事假必须到乡教委办理手续,得到允许后方能请假。

3、公假:因公事(有上级主管部门和机关所属部门的凭证)请假。

凭上级主管部门和机关所属机构的会议通知,到部门办理手续,原则上不影响任课。

4、婚假:因结婚(有结婚证明)请假。教工婚假:符合法定结婚年龄者,婚假3天;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者,增加婚假1周。

5、产假:因生孩子请假。女教工正常生育,产假90天(其中15天产前假),非顺产增加产假15天。符合晚婚晚育年龄的夫妻,女方增加产假30天。

6、丧假:因要办理丧事请假。父母死亡,子女有3天假;配偶死亡,有3天假;公婆(岳父母)死亡,有3天假。

7、旷工:无故不上班,属旷工。不办理请假手续,无故不上班者,一律作为旷工处理,连续旷工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旷工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解除聘用合同。

五、全勤奖的扣发规定

1、凡请病假、事假或旷工的教工,都要按 “考勤及请假程序的规定”,予以扣除其当月全勤奖的相应额度。

2、学校设立“月全勤奖”,每学年以十个月计算(第一学期当年9月至次年1月,第二学期次年2月至6月)。

篇2:教师研究课题的程序

1、教师个人提出辞职的,必须向所在单位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经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交区教育局人事科待批。

2、教师个人不向所在单位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作自动离职处理;教师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后,在教育局批准之前必须继续在岗,如擅自

1、教师个人提出辞职的,必须向所在单位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经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交区教育局人事科待批。

2、教师个人不向所在单位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作自动离职处理;教师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后,在教育局批准之前必须继续在岗,如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作自动离职处理。作自动离职处理的教师的档案、人事、工资关系均不作转移。

3、教育局人事科将提出辞职的人员名单提交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讨论。

4、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辞职的,到所在单位办理辞职、工作移交等手续,并由所在单位负责人开具办理完辞职、工作移交等手续的《证明》。

5、辞职者持所在单位的《证明》到教育局人事科开具《解除聘用合同证明书》,并将辞职教师的个人档案、人事工资关系转移至区人才交流中心。

篇3:加强教师自编测验程序规范

相对于标准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学力测验的另一类型, 它同样追求测试的客观性、科学性。教师自编学力测验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由于教师自编学力测验具有使用起来灵活、方便等优点, 对教师而言, 能否科学地编制、使用学力测验并合理地挖掘、解释考试信息, 自然就成为衡量教师素养能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 目前我国各校级、区级的综合评价次数逐渐增多, 但教师自编学力测验仍是校内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主流手段之一。

但是教师自编学力测验也存在着不足,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教师命题的主观性、随意性大。很多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测验, 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考查、哪些知识点可以稍微淡化, 不同的教师有着各自不同的划分标准, 这样势必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其二, 教师自编学力测验的内容往往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主, 较少测查学生应具备的学业技能;其考题也通常是散点式地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这些知识结构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联系和组合。其三, 教师对自编学力测验结果的解释、反馈及利用不够及时。教师多数情况只是将测验结果视为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反映, 很少基于测验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因此, 要增强教师自编学力测验的科学性就必须加强教师自编测验程序的规范性。[1]

一、明确测验目的

测验目的多种多样, 而学校实施的学力测验一般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 或者对学生进行分级或分层, 有些测验也可能会决定学生的升留级。命题教师基本上都能明确编制测验的目的, 也能按照目的进行项目筛选。但实际上, 如果教师只知道测验目的而不知命题的要求和技术, 这样编制出的测验仍然是缺乏科学性的。在教师自编学力测验中, 测验目的和测验目标将决定命题的立意和方向。心理测量学上讲的测验目标指的是测验的心理结构, 而测验中的心理结构通常是通过行为标准这一外显的变量来作出推测的。测验要根据哪些行为标准来对学生的心理结构作出推测, 这是对测验之科学属性的根本思考。就这一点而言, 国外教师在命题时考虑较多的是学生的能力结构, 即通过什么题型和内容能更好地测查出学生学业能力的基本状况;而在国内, 多数教师重点考虑的是各门学科的知识点, 考虑哪些题目或题型可以测查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无论怎样, 只有明确了测验目的才能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题目。

二、设计测验计划

测验者只有严格按测验计划编制试题, 才能保证内容具有适当的代表性, 从而保证测验的质量, 实现测验的目的。测验蓝图通常用反映测验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双向细目表来表示。

(一) 确定测验内容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测验内容。因为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在整体上规定了该学科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内容范畴, 以及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学科内容的顺序等, 还对教学时数、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及作业量测验作出了安排, 并提出了考试要求。因此, 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不仅是教师工作的指南, 同样也是测验的根本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是确定测验内容的依据, 但并不意味着测验内容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应精选一部分教学内容作为测验内容。

(二) 确定学习水平

教师要从学科内容特点出发, 以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确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借鉴布鲁纳关于认识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方法, 以符合实际需要, 进行创造性分类。布鲁纳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造了四分法, 即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这种分类目前已被大众广泛接受。

(三) 确定各项测验内容要目下的权重

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和分配比例, 以及测验的性质和其他因素, 对列入测验范围的内容要目或内容点, 赋以合适的相对比重即权重。该比重是测验试题数量、测验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四) 形成命题双向细目表

把每一项测验内容的分数比重逐一分配到若干必要的学习水平层次, 形成网状的分数分配方案, 即命题双向细目表。

三、编写测验试题

编写测验试题, 就是按照教学大纲及命题双向细目表中对测验内容和学习水平的比重分配, 来具体编制各小题。

根据题型具有的某种共同特征, 可以将试题概括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类。前者包括论述题、作文题等, 侧重考查学生对事物间内在联系的逻辑阐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 学生作答时有较大的自由度, 可以用自己的话写成较长的答案来回答问题。这样的题目内容的覆盖面较窄, 得分受评分者主观影响较大。后者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侧重考查学生的记忆力,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判断。客观性试题强调评分标准和试题答案的确定性和唯一性, 这就使编制较为困难和费时, 而且不利于测量较高水平的能力。但是它具有多种优势, 如排除评分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 能提高阅卷的效率和准确性, 测验试题的容量较大, 可以保证测验样本有较高的代表性, 可以提高测验的可靠程度等。总的来说, 两种题型各有所长, 教师在编制测验时应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 注意题型的多样性, 对学生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全面的测评目标, 以便达到高校教师自编测验的目的。[3]

四、合成测验

在编排题目、合成测验时, 我们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 注意题目的难度和顺序

试题过难或过易, 都不能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出准确评判, 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保证测验的质量, 试题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中。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需要教师在编制试题时严格依照学科教学目标, 还需要他们平时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编制试题。此外题目的排列应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在测验开头应安排几道容易的试题, 然后逐渐增加题目难度。这样可以使被试者熟悉作答程序, 解除紧张情绪, 建立信心, 较快进入测验情境。同时, 还可避免被试者在难题上耽误时间过多而影响后面试题的作答。

(二) 关于题量的大小

题量的大小受测验时间、测验题型、测验的性质、测验所要达到的信度和平均区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在组卷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适当的题量。一般来说, 主观性试题题量小, 客观性试题题量大。常模参照测验应该能使75%以上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每一道题, 标准参照测验应该能使90%以上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每一道题。题量适中也是保证教师自编测验质量的—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予以关注。

(三) 讲究测验题目编排的方式

常见的题目编排方式有两种。一是并列直进式:将整个测验依据试题材料的性质, 分为若干个分测验;对于同一分测验的题目, 依其难度由易到难排列。二是混合螺旋式:先将各种类型的试题依照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 再将不同性质的试题予以组合, 作交叉式的排列, 其难度则渐次上升。这种编排的优点主要是让被试者不至于在一段时间内只针对同一性质试题作答, 从而保持被试者的作答兴趣。

五、准备答案与评分标准

测验还要为客观题准备答案, 为主观题准备答题要点, 并规定记分的规则。对主观题, 答对每一要点给多少分, 有阐述或阐述详细、准确的给多少分, 有独创性的又给多少分等, 要规定清楚, 以保证不同教师评分的一致性。需要指出的是, 对主观题来说, “标准答案”并非是标准完全固定, 它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评分的相对标准, 切忌教条主义, 要警惕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和创造力的扼杀。

以上是教师自编测验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推行这一方法, 必将极大地克服教师自编测验的盲目性, 提高测验的科学性,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测验的反馈、引导、鉴别、选拔功能, 也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加强测验编制过程的规范性, 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田莉, 杨亚敏.教师自编学力测验:测量学理论与专业准备[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09 (7) .

[2]索桂芳.论高校教师自编测验的程序及方法[J].邯郸学院学报, 2007 (17) .

篇4:教师研究课题的程序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阅读、参观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些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问题。

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5A第8课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布置小组任务,要组织一次郊游,你有哪些问题?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What time is the trip?How long is the trip? Where shall we go? What is the weather? What do we need? Can we take some …? How many students will go on the trip? Do we need …? 这些问题就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和主动尝试解决问题。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在5A第四单元Halloween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万圣节的资料,学生找到了万圣节的代表物品,例如,南瓜灯,万圣节儿歌和游戏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初步整理和归纳资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关万圣节的起源,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对西方其他节日的研究兴趣。

3、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供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

例如,教师对牛津小学英语5A第8课的学习反馈,可以写郊游计划书。在班级中发表,从计划书的完整性和可行性方面打分。学生不但学会了英语表达方法,还提高了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万圣节的教学中,学生可以以小报的形式,对本课做一个汇报,内容可以是针对万圣节的,也可以是他们感兴趣的西方节日。加深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作用

在小学英语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的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重点的指导,如着重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或指导设计解决方案,或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等等。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从目前情况看,在学校教学中普遍实施还有困难。但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教师在语言功能学习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抽象的内容,赋予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学生就会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兴致勃勃地接受新的语言知识并正确应用。

篇5:教师资格认定程序

师范类:往届毕业生需准备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在职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提供,非在职人员由其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供);

4、本人填写《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5、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6、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师范生可在其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向就读或拟任教学校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认定教师资格申请,申请时以学业成绩单代替学历证书,思想品德鉴定表由在读学校提供。其余要求与往届生相同。

上述材料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领取教师资格证书。

非师范类:与师范类应届、往届毕业生需准备的材料基本相同。只是在初审合格后,须参加由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考察,并提供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成绩证明。如果符合条件,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将在相应的受理期限内通知认定结果。

(二)申请时间: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有一次受理资格认定时间。

考试课程及时间非师范毕业生(包括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考试课程按所报类别分为:高级教师开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学(含中等职校)教师开考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心理学;小学教师开考教育学和小学教育心理学;幼儿教师开考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及卫生学。每年开考一次。

(三)认定机构:

根据有关规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幼儿园、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地(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高级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及其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受理高校教师资格认定。

据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介绍,为方便高校毕业生择业需求,拟定从明年起在高校学生毕业在读期间或离校前,完成自愿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工作。

(二)学历条件:

申请教师资格与应当具备的学历条件对应表――

申请教师资格种类 应当具备的学历条件

幼儿园教师 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小学教师资格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初中教师资格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高等师范本科学校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资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篇6:7..骨干教师认定程序

1.个人申报。学校将骨干教师的资格条件、评选数量及名额分配情况发布公告。

2.资格审查。学校成立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者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竞选者名单;

3.公布业绩。学校将竞选者名单及有关业绩材料公布。

4、课堂教学。竞选者进行公开教学,并将公开教学成绩与基本条件相结合进行评比。

5.领导评议。学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对全体竞选者进行评议评分;

6.拟定人选。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测评情况,并结合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情况,确定拟任人选;

7.校内公示。学校将骨干教师拟任人选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

上一篇:六《弟子规》,伴我行主题班会下一篇: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开幕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