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反思

2024-04-27

林黛玉进贾府反思(通用9篇)

篇1:林黛玉进贾府反思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我在上这节课时,上课前没有组织观看剧电视剧《红楼梦》,也没有向学生展示与《红楼梦》有关的图片资料,而是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 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比如: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堂课,在教师示范部分,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容颜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地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处理,既避免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习惯,又使 学生能更明确更有深度地理解文字、解读名著,提高鉴赏力。

篇2:林黛玉进贾府反思

衡山县第四中学

戴美华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这节课我设置的学习重点是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欣赏小说含蓄、精彩的语言。学习的难点是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下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对本堂课进行反思。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为主,把握好“度”

这堂课我一共用了二十张幻灯片,有文,有图,有声,有像,多媒体的运用,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我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以《枉凝眉》的歌曲导入,荡气回肠的歌曲感叹了宝黛有缘无分的爱情、黛玉泪尽而死的悲惨命运: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歌声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红楼梦》的缠绵悱恻的感情,引发了想要了解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照片展示,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课文通过黛玉的眼睛,作者对宝玉的肖像作了两次描述: 第一次(远看):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第二次(近看):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远看时,“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作者连用了六个比喻,从脸型、面色、鬓、眉、眼神等方面对贾宝玉进行了全面的刻画,让学生来想象宝玉的样子,学生只是觉得宝玉有些类似女子,却无法想象他 虽是男儿之身,却如女子般俊美;近看时,却又“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宝玉又是如此多情,这个“多情”就更难得想象了,所以,我在此时放映了87版《红楼梦》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的剧照,学生看后,让他们的想象有了一个落脚点。

而林妹妹的容貌,曹雪芹写得更虚了:“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似蹙又非蹙,似喜又非喜,到底是怎样一个“度”?“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都没有直接 用到写“貌美”的形容词,也没有写她到底怎么美,而是通过虚写的方法,留给读者去想象。给了学生一定的想象时间后,我放映了陈晓旭在《红楼梦》中的剧照,这是一张我经过精心挑选的照片,眉宇间有淡淡的哀愁,而且我个人认为,陈晓旭能够传神的演绎出林妹妹的神韵,是符合我心目中的林黛玉的形象的。

3、放映视频,再掀高潮。

导入时播放了《枉凝眉》歌曲,结束时播放《枉凝眉》的视频,在精美的画面中,学生再次感知到了宝、黛二人的形象,感受到两人的凄美爱情,看到了宝玉在黛玉离世的憔悴,最后留下的是宝玉雪地里寂然离去的背影,不少同学看后,长叹一声,唏嘘不已。再以【终身误】结尾: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不过,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

1、多媒体始终是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

有些教师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堂课就放一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视,或者至少也放映了“宝黛相会”的片段,以此来代替课文的讲解,电视剧是永远也不能代替原著的,这样让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去体会文章含蓄的语言,去发现美了。我在上课的时候特意避免了这一点。而且在导入环节和结尾环节,我都播放了《枉凝眉》,不过,导入时我放的仅仅是歌曲,而没有放视频,如果放视频,学生当时确实会更 有兴趣,情绪也会高涨起来,只是,等我分析课文时,有学生还会“回不过神”,真正上课时,就提不起情绪来了。在结尾处来播放视频,学生有了对宝玉、黛玉的深入认识,在观看视频时会有更深入的体会,也能再次掀起发潮。

2、以学生为本,多媒体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分析宝玉、黛玉的肖像时,分别放了87版《红楼梦》中的剧照。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通过虚写的方法,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个贾宝玉、林黛玉。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林妹妹。不管说扮演者多么的神似,剧照一出现,学生的想象便到此止住。

所以,文学作品,有时候,不需要问“到底是什么样子”,不需要这么“实”,而多媒体的使用,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是利也是弊。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为主,把握好“度”。

二、教学模式的反思: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许多学生对《红楼梦》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不少同学看过电影或电视剧,但作为语言文学读本,《红楼梦》博大精深,大多数同学感受肤浅;课文又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语言魅力;鉴赏文学作品还缺乏必要的经验。所以,在讲授本课时,我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爱情,作为切入点,在较长的课文中,把主要人物提取出来,突出对宝玉、黛玉形象的把握,让学生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初步感 知作家的风格和艺术的魅力。在课堂上讨论分析贾宝玉的形象,以之为示范,学生自主欣赏黛玉形象,老师稍作点拨。

1、分析宝玉形象,教师示范,学生参与。

教师在分析贾宝玉的形象时,分别从侧面、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时,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把握宝玉的形象特点。

2、分析黛玉形象,学生自主分析,教师点拨。

教师已经做了示范,学生知道从肖像、语言、动作等角度来分析,采取分组分任务的形式,来完成对黛玉形象的分析。学生能够在原文中找到地方,不过,还不知道如何透过语言去品读作品的内涵。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念了《四书》。” 而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却问答:“不曾读。” 一个问题两种回答。为什么?对于文中出现的这种“矛盾”,许多学生是视而不见的。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大多只追求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大概印象,尤其不注意一些看似平常但却意味隽永的细微之处,这也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深入体味文学作品奥妙的障碍之所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点拨。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有关文字后,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学生很快便理解到是因为黛玉发现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觉得自己失了口,所以宝玉问时改了口。这个细节表现了她谨慎小心的性格。

总之,教学教学,不能只教不学,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学习方法反思:走进读书方法,让学生跟语言文字亲密接触。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比如: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通常情况下,学生从以上的描写中大多能感受到林黛玉的“美”来。但这种感觉多数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朦胧肤浅的。而对她的“弱”、“多情”则更是忽略。这堂课,在教师示范部分,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我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

在这一系列的鉴赏过程中,学生对作品人物、对大师运用语言技巧的认识不断深入,学生渐渐发现原来名著之所以经典,之所以流传,是因为有太多可以不断发掘,不断品味的地方,许多看似不经意的描写都有令人回味无穷的韵味。如果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鉴赏活动,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会不断提高。

四、小结

这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学生听的时候饶有趣味,上完后感慨颇多。有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

她(林黛玉)因出身名门世家,所以高贵; 她因父母早逝,所以寄人篱下; 她因坠入情网,所以痛苦; 她因命运坎坷,所以红颜薄命; 她因排斥世俗,所以被世俗排斥。

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对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人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能从悲剧中看人物,也能从人物命运中看形形色色的社会。

《林黛玉进贾府》上完后,我个人通过反思觉得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运用多媒体技术,要舍得舍弃,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教学模式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有所得。

篇3:林黛玉进贾府反思

整部《红楼梦》鸿篇巨制, 情节曲折, 尤其是其中的众多人物形象, 更是形色各异, 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 令人叹奇。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则是作者似贬实褒、烘云托月、竭尽描写之能事, 倾情塑造的最成功的典型代表。纵观全书, 宝黛性格具有许多共同点, 而这些共同点又恰恰正是他们身上最闪光的人性亮点。

他们洁身自好, 决不趋炎附势。在贾府的关系网中, 拥有一个个皇亲国戚、重臣名士组成的庞大群体。可宝玉并不想攀附, 反最怕父亲让他见客, 常借故溜走, 寻机去祭金钏、会琪官、探晴雯, 专心去做一些别人认为无聊而他又认为是重情有义的事。宝玉处事, 无论富家弟子还是贫贱出身, 无论一等豪奴还是下等小婢, 他都同样看待, 不媚俗也不凌弱。

黛玉则更是自然纯真, 不会刻意作秀, 使得元妃看好宝钗定下金玉良缘。她也断不会像宝钗那样, 在金钏跳井后无一丝悯惜只“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说金钏并非是赌气投井, 可能是憨顽失足, 纵然真是生气而死“也不过是个糊涂人, 也不为可惜”。宝钗只用三言两语就让正为辱骂并打了金钏耳光而内疚的王夫人轻松解脱了。曹雪芹也正是用这种钗黛反衬, 多次以宝钗的这种卑劣虚伪, 显现出黛玉的洁身自好的。

他们真诚直率, 决不两面三刀。宝玉的真诚直率在宝黛初会时就让人一览无余。他一见黛玉便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说“虽然未曾见过她, 然我看着面善, 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上来就给黛玉起了个“颦颦”的字。再往下就是摔他那自小不离身的玉, 说“什么罕物, 连人之高低不择, 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真乃憨态真诚可掬!类似例事繁多, 可谓举手投足皆可明见。

看黛玉的真诚不造饰更是出奇。她可是无论对主对仆, 都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做, 喜形于色, 恼形于色, 一切心绪皆形于色。虽说她聪颖剔透, 但又绝不学宝钗样圆滑处事、人见人爱博众人赞赏。更不像熙凤般巧舌如簧、心思深细去讨权贵欢心。以至于枉落下为人刻薄的评语, 反遭人暗算被人嫉恨。

他们出身富贵, 决不骄奢淫逸。妙玉要扔掉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 宝玉善解人意地想让刘姥姥拿回家去换几两银子, 就对妙玉说:“那茶杯虽然脏了, 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 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 他卖了也可以度日。”身为豪门公子, 竟能如此体恤别人, 不挥霍浪费, 委实可贵!我们看到, 他的身边可是美女如云、俊男无数, 而他却又只是像对待艺术品那样地去欣赏、去爱慕、去守护, 不欺凌、不淫乱, 心中只存黛玉这一个知己。“恐黛玉饭后贪眠, 一时存了食, 或夜间走了困”, 伤了身体。见她伤心就“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关注着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而黛玉也是极为珍视这一生命中的知己, “痴迷的, 枉送了性命。”

书中写宝黛们这些方面的笔墨繁多, 在此难以详述, 只略作简要梳理。可以说, 就是宝黛们的这些人性亮点, 才使他们能在那个大家族中惺惺相惜、互为知己, 也就由此演绎出了一段令人叹惋的旷世奇恋, 成为千古绝唱。

篇4:《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人了满洲旗籍,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烦都在南方经营丝织业,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曾祖母还做过康熙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姑姑人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曹寅还奉命经常以密摺向康熙报告当地政治情况和大官僚动态。因此,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康熙末年,皇子们争权谋位。雍正即位后,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自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江宁织造在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书未成,芹为泪尽而绝”,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于世,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主要叙述小说女主人公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借此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展示书中主人公生活的舞台。

课堂学习

(一)字词积累

1.字音

杜撰(dù zhuàn)敕造(chì) 纨祷(wán kù)翠幄(wò)

钗钏(chāi chuàn)厢庑(wǔ)璎珞(yīng luò)錾银(zàn)

黼黻(fú fú)忖度(cǔn)阜盛(fù)罽(jì)

宸翰(chén hàn)裉(kèn)

敛(1iǎn)攒(cuOn)

盥(guàn)罥(juàn)嗔(chēn)懵(出ěng)

孽(niè)憨(hān)幺(yāo)羹(gēng)

靥(yè)螭(chī)绾(wǎn)觚(gū)

嫡(dí)惫(bèi)绦(tāo)雌(wěi)

2.词义

攒:凑聚。绾:旋绕打结。

觚: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形容:身体面貌。

盥:洗。罥:挂,缠绕。

放诞:行为放纵,不守规矩。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嫡亲:血统最亲近的人。便宜:biàn yi,这里是方便、适宜的意思。

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懵懂:不明了,糊涂。

外道:见外、客气。嗔视:发怒时睁大眼睛看。

些须:稍许,稍微。还愿: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的许诺。

憨顽:顽皮。总角:把头发扎成髻。

结束:结扎、束缚。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忖度:推测;揣度。

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凭空想出来。风流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二)整体把握

1.浏览《红楼梦》,概述前五回内容。

【明确】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做楔子。通灵宝玉一方面暗示宝玉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暗示宝玉性格的“顽劣”从天而降,难以为世俗所容。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介绍贾府中的人物关系。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见时心心相通、感情相投的微妙关系。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通过贾雨村断案,展现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介绍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并由薛蟠的案件引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系全书总纲,通过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2.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给课文划分五个部分。

【明确】从开头到“林姑娘到了”为第一部分,写林黛玉到贾府;接下来到“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为第二部分,写林黛玉与贾母等人相见;再到“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为第三部分,写林黛玉与凤姐等人相见;再到“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为第四部分,写林黛玉与贾宝玉等人相见;再到结尾为第五部分,写林黛玉住进碧纱橱。

(三)重点研讨

1.林黛玉眼中的贾府是什么样子?小说描写与介绍贾府有什么作用?

【明确】(1)外观。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2)布局。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3)陈设。黛玉去拜见二舅舅贾政时,看到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

如此描写与介绍贾府,主要是为人物活动与情节展开提供场景。一是展示日常生活情景,显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二是象征地位身份,显现人物关系。如贾府大门、“荣禧堂”和整个府第的庞大、豪华以及“敕造”“书赐”和“东安郡王手书”等字样,充分显示出贾府在社会上尊贵、显赫的地位,显示出与朝廷、皇亲权贵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暗示人物个性,表现生活情趣。贾母处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说明其地位尊贵又不管事、一味找乐的情趣;贾政小正房内半旧家具陈设、书籍茶具等显示他刻板、保守却又迂腐、假正经的个性品格。贾赦小院中树木山石随处可见,还有一群盛妆丽人出入其问,暗示其为玩物好色之徒。

2.黛玉眼中的宝玉与众人眼中的宝玉有什么不同?两首《西江月》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宝玉出场前,王夫人说他“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甜言蜜语”“有天无日”“疯疯傻傻”;宝玉母言之“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如此侧面描写,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表明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叛逆”。宝玉出场时,又通过林黛玉的眼睛观察他。在黛玉看来,宝玉分明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没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眼熟亲切。两首《西江月》词,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似嘲实赞,巧妙歌

颂其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亦暗示宝玉的悲剧结局。其“愁”与“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其“傻”与“狂”亦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3.宝玉看到的黛玉与众人看到的黛玉,有什么不同?

【明确】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王熙凤见到黛玉惊异“这样标致”,惊叹竞是贾母“嫡亲的孙女”,注重的是博得贾母的欢心;而宝玉看到黛玉,作者用“病如西子胜三分”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细致地描写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4.王熙凤见到黛玉后有哪三个动作?其意图是什么?她的表情为什么出现“喜——悲——喜”这样的变化?

【明确】三个动作“携”“打量”“送回”。这样做既可表示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可显示自己对贾母的尊重。王熙凤表情两次改变,表明她善于逢迎和做作,她的悲喜全是冲着贾母而来,为的是时时处处讨贾母喜欢。

课后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绾着(guǔn)内帏(wéi)敛声屏气(bǐng)

B.阜盛(bù)忖度(cǔn)宫绦(tā0)放诞无礼(dàn)

c.簇拥(cù)戏谑(xuè)嗔视(chēn)不经之谈(jīng)

D.纨绔(kù)两靥(vàn)憨顽(hān)鬓发如银(bì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感到奇怪)

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举止轻佻)/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糊涂,不明事理)

C.那管世人诽谤(无中生有,说别人坏话)/众人忙都宽慰解释(宽解安慰)

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行为放纵,不守规范)

3.为下列语段中空缺处填上标点,依次最恰当的一项为()

宝玉道①《古今人物通考》上说②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③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④”!

C.①,“②,

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

B.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C.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D.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9题。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5.在宝黛初会这段文字中,主要从四点写了宝玉的言行,请各用两个字分别概括。

(1)(2)(3)(4)

6.宝玉为何给黛玉取字“颦颦”?

7.前文贾母问及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可这里回答宝玉同样的问题时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哪种回答是如实回答?为什么前后如此矛盾?

8.宝玉被探春讥笑,说他“杜撰”时,他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这反映了宝玉怎样的性格?

9.宝玉骂“通灵宝玉”:“连人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

篇5: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走进红楼梦及第二课时――放映87版《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情节的视频,两个班都是全员全过程专心致志。至于后面几课时讲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时,学生上课明显不积极。这样的情况平日里在十班上课表现最为突出,也是我长期教学中难以突破的瓶颈。我想这也是十班语文成绩一直赶不上八班的重要原因。平日里,我过分倚重于对话式教学,然而对于性格内敛,语言表达能力略有不足的同学,经常是全程沉默。日后还需进一步改进,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二、仅对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归纳,引导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借鉴,却忽略了小说鉴赏方法如对人物形象分析及环境描写作用的指导总结。这一点,在课时作业及本单元后两篇小说中会重点补充强调。

三、预设大于生成。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过多,尤其是视频放映及问答对话环节,思路跳跃,内容重复交叉,情景生成的教学打乱了事先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尽量灵活多变,能够打破预设的壁垒,避免将自己的思路及思考凌驾于学生的思路及思考之上。

篇6: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林黛玉进贾府》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一个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这一节中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课教学可以此为例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积累,体会我国古典小说在艺术风格和描写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从而使课内阅读课外化,课外阅读课内化。

二、教学过程描述

第一课时,我先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然后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关系、贾府各院落的位置和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之后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第二课时研读人物性格的塑造,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我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语句,并提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众人眼里的黛玉。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3、贾宝玉眼里的黛玉。学生通过阅读,较快的筛选出正确的信息。随后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句子,并理解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由此完成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赏析。

接着赏析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宝玉这个人物,作者先侧面描写,后正面描写,在人物出场前,作者是怎样侧面描写宝玉的?这些描写使人对宝玉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2、人物出场后,作者又怎样从正面描写宝玉的?即:在黛玉眼中呈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宝玉?这种矛盾说明了什么?

3、分析体会《西江月》二词,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口吻来品评宝玉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方式?

4、这种先侧面铺垫,后正面描写的出场方式对塑造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既充分认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了解《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又发自内心地赞叹曹雪芹的大手笔。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把另一个主要人物王熙凤交给学生自主赏析,分组点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课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以兴趣阅读交流为主的活动,在第三课时完成。课前布置学生分组选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进一步体会我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侧重肖像描写),课堂上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先用投影示例:

(《儒林外史》对范进的描写)……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

稍作点评后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举例如下:

(《三国演义》对张飞的描写)……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写)……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水浒传》对吴用的描写)……众士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

跳出圈子外来,立了脚,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目清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

(《水浒传》对鲁达的描写)……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怎生结束?但见: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通过阅读实践,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在角色创造时往往通过一个(或一些)人物的眼睛去看另一个人物的“动”的肖像描写手法有了进一步认识,更好地达到了本课鉴赏目的。

三、反思与讨论

1、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要通过课堂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把课文当作“例子”。我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鉴赏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透过人物言行认识其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方法。并希望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为实现此目标,我通过学情调查、相关知识介绍等手段,为学生搭建了阅读赏析的平台。目标实现后,再通过学生兴趣阅读交流,由课文宕开,使学生在课外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内化,让学生在课内对《红楼梦》的阅读在课外有了拓展。这样,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多注意让人物在生动的情节发展中和人物彼此的关系中去展示自己的的性格这一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达到了本课的鉴赏目的。用李镇西老师的话来说,一节课上完了,一课书教完了,不是就可以画上句号了,而应在学生心中留下破折号和更多的问号。

2、让语言成为品味形象的中介。以往的教学,多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从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我力求不用一张图片,一段电视剧,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篇7: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教师主讲是传统课堂模式,学生活动则是新课程标准关于发展学生能力要求的课堂呈现,其实这两种模式都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无所谓孰优孰劣,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至于何为合适,则要看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①文本情况。文字优美且主旨不甚深的文章适合学生活动,像《祝福》这样的文章,用意极深,故事又离学生生活有距离,其主旨的探究最好主要由教师讲析。当然,这两种教学模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交错使用,实际上我们的课堂常常如此。

②学生情况。不同年级、不同班型,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会不同,语文素养整体较高的`班级可以多安排学生活动,否则,学生容易乏味;语文基础略差的班级,则要教师多讲,慢慢带,火候到了才能放手,否则,收获甚微。

2、精心选择学生能把握的角度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回,在全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有些内容是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如贾府的环境,小说的艺术手法,这一回在全书中的作用等等,这些还是应该交给教师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却是可以胜任的。课堂本就是容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只要角度不太冷僻,学生大体能把握就可以让他们去尝试了。

3、学生活动的注意点

在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上,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客观上不可能让太多的学生有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机会,但课堂绝不能只是部分学生的舞台。新课标要求“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采用先小组讨论再推荐发言人全班交流的做法比较合乎学情

(2)学生分析课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脱离文本,或妄下结论,或避近就远,或胡乱联系。老师要明确要求,做好示范,并及时提醒,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

(3)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空间。

4、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上,教师也不能缺席。具体说来教师要做好四个角色:鼓励者,评价者,引导者,补漏者。

篇8:林黛玉进贾府反思

一、简要概括《红楼梦》中的暗示、伏笔方法

脂批将草蛇灰线法指认为曹雪芹小说创作中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全局性的艺术手法。“草蛇灰线”就是比喻在小说写作中到处留下对后文情节发展的暗示、伏笔。具体来说,在《红楼梦》中,暗示、伏笔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对整部小说的伏脉

全部《红楼梦》最大的一个伏脉就是沁芳溪。“沁芳”,是宝玉批驳了“泻玉”粗俗过露之后自拟的新名。沁芳是全园的命脉,一切建筑的对联,溪、亭、桥、闸,皆用此名。虽然这个名字非常“香艳”,但是有深刻的意义。这就是作者用“情节”点醒的:宝玉不忍践踏落花,将残红万点兜起,送在溪水中,看那花片溶溶漾漾,随流而逝。这是众人搬进园子后的第一个“情节”,这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即象征着全书所写女子的总命运。这也是“草蛇灰线”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预示了《红楼梦》最终的结局是“落红成阵”“诸艳归源”。所谓“落红成阵”,所谓“花落水流红”,所谓“流水落花春去也”……都在反复地点醒这个巨大的伏脉,也就是全书巨大的主题:“千红一窟 (哭) ,万艳同杯 (悲) 。”

(二)用判词伏脉

如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图册和听到的歌词,就集中预示了十二钗的结局。

(三)用戏文伏脉

如第十八回元春归省时所点四出戏,“豪宴”伏贾家之败,“乞巧”伏元妃之死,“仙缘”伏甄宝玉送玉,“离魂”伏黛玉之死。此外,这类伏笔在小说中比比皆是。

(四)用人名伏脉

如贾家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前四个字谐音“原应叹息”,预示了她们的命运。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猜谜、酒令对后文情节发展做了暗示、伏笔,还有对某个情节的前引后应。比如,第四十一回中,刘姥姥的外孙板儿,和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两个小孩互相交换了柚子和佛手,脂批针对这一情节批曰:“伏线千里。”“柚子即今香圆之属,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这是告诉我们,板儿和巧姐交换水果的这一情节,是“伏脉千里”,预示后面贾家败落后,刘姥姥救出落难的巧姐,巧姐嫁给了板儿的故事。

二、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命运的暗示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曹雪芹也运用了草蛇灰线这种手法暗示了林黛玉的命运。这种暗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处。

(一)对黛玉的病终不能治的暗示

对黛玉的病,她自己是这样介绍的:“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但在《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出现了六次哭,主要人物在这一回里都哭了。如贾母见到外孙女林黛玉时“大哭”,王熙凤“便用帕拭泪”,“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黛玉在贾府见的恰恰全是“外姓亲友”,可见这两点全都违背了癞头和尚的说法。其实,作者正是运用这些描写来暗示黛玉的病是无药可医的。

(二)用贾家人对黛玉的态度来暗示她寄人篱下的悲惨命运

林黛玉进贾府是“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可见贾府的主人对其并不重视。在进贾府的第一天,黛玉的两个母舅又分别以“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和“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为由不见黛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贾政和贾赦才是贾府的主人,也是黛玉的至亲,他们却以无足轻重的理由拒绝了和黛玉见面,可见对其并不重视。作者以此暗示了黛玉篱下的悲惨命运。

(三)用首次见面时宝玉的“摔玉”暗示了宝黛的爱情悲剧

有着“木石前盟”的宝黛在初次见面时除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外,作者更是匠心独运地写了宝玉摔玉这一有深刻寓意的情节。诚然,这一情节表现了宝玉“世法平等”重要思想,但作者也是有意在表现宝黛爱情当中的不可调和性。宝玉的这一行为也造成了心思缜密的黛玉“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后果,但宝玉丝毫也未觉察。

(四)用丫环的名字来暗示黛玉飘零的身世

黛玉的丫环在《林黛玉进贾府》中首次露面,“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又将名唤鹦哥的与了黛玉,自此黛玉身边主要就是这两个丫环。我们都知道鹦哥就是后来的紫鹃。雪雁和紫鹃也是深有寓意的。雪雁即雪中之雁,孤独、念群、思乡,这也正是黛玉身世的写照。而雪雁这个名字也和后文有照应,《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生日当晚聚会上行酒令,众人根据史湘云的提议:“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说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此令之行,本是宝玉为先,但宝玉反应较慢,故黛玉对宝玉说道:“你多喝一杯,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说的大家笑了,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黛玉又拈了个榛穰,说酒底道:“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黛玉的身世遭遇恰如其酒令中的折足孤雁,失伴哀鸣。另一个丫环紫鹃,是黛玉的贴心丫环和知己。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名字的寓意。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所以杜鹃代表着思乡、愁苦的寓意,在古诗文中随处可见。用黛玉的知己紫鹃预示她悲惨的命运不言而喻。

篇9:《林黛玉进贾府》二题

中等学校语文课本选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二、第三回。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屡屡遇到学生提问:林黛玉进贾府时年龄究竟多大?要马上清楚地回答出却非易事,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因为这一问题的说法很多,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有人说六岁,有人说七岁,有人说九岁,有人说十岁,有人说是十一到十三岁,莫衷一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初步认识,愿公布出来,以求教于同行。

我们先来看书中第二回的交代,作者借雨村之口介绍了林如海及其家世: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这里明确说明黛玉的年龄是五岁,问题在于:贾雨村说此话的时间究竟是何年?殊难断定。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由此可知,黛玉母亲去世之时,她刚好六岁。黛玉从五岁起跟着雨村读书,到六岁时母亲去世刚好一年。接下来小说写贾雨村介绍贾敏,说林黛玉有这样的表现:

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

“上月竟亡故了”诸字明确告诉读者:贾敏死了一个月时的黛玉仍然是六岁。第三回写宝玉初见黛玉:“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前文已述,黛玉五岁起跟着贾雨村读书,读到六岁时恰好一年,这与黛玉自己跟宝玉说的“只上了一年学”而贾雨村“辞馆别图”刚好吻合,由此可见,黛玉到了贾府的时候,依然是六岁。贾府众人见她“年貌虽小”,在家时林如海也叮嘱黛玉“且汝多病,年又极小”。凡此说明黛玉的年龄是五、六岁。至此,问题似乎解决了,其实不然!《八家评批红楼梦》第三回就有眉批点明了小说中的年龄矛盾:“查后文黛玉初入荣府时盖十一岁,前回云方五六岁。又查宝玉长黛玉一岁,为十二岁,前回子兴口中言七八岁。未免矛盾太甚,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又云:“黛玉入荣府是己酉年秋晚冬初,查黛玉之死在乙卯年,为十七岁,则初入荣府,黛玉方十一岁也。”又云:“其云‘比我大一岁’者,即前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之说也。”①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思考:

第一、己卯本、梦稿本写黛玉初见宝玉时回答自己的年龄是“十三岁了”,这岂不是两相抵牾?对此,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认为这是“他笔妄加,谬甚”②。可是周汝昌先生没有拿出证据证明是谁人“妄加”,因何“妄加”。

第二、《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黛玉向宝钗诉说:“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今年长了十五岁,…”庚辰本夹批云:“黛玉才十五岁,记清。”③准此,则与第二回所写黛玉进贾府时六岁两相抵牾,因为如果此回书写的时间黛玉是十五岁,那么黛玉进贾府时当是九岁;如果依黛玉进贾府时六岁计算,则此时当是十二岁。如果按黛玉进贾府时是十三岁,那么此时黛玉的年龄当是十九岁!由此看来,问题多多!

第三、黛玉进贾府时的肖像描写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样的肖像描写正好与贾雨村的介绍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两相合榫,从这节文字看,黛玉的“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不像是六岁女孩子的外貌,倒像是十三岁的肖像。著名红学家朱淡文先生也指出:“作者对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心理和外形描写也说明她此时已是少女。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种心理自非七岁孩童所能有。……形貌风度已迥非女童,而是芳龄少女了。”④

第四、我们还可以从宝玉的年龄来推算黛玉的年龄。《红楼梦》第三回写宝玉“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样的肖像描写倒符合一个十四五岁的少男,而不像一个只有七岁的幼童。若此说成立,则黛玉进贾府的年龄以十三岁的芳龄少女为宜。至于第六回写“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如果按照此时宝玉仅仅八岁来论,无疑年龄嫌小,因为一个八岁的幼童能够梦游遗精,偷试云雨,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还可以根据宝钗的年龄来推算黛玉的年龄。小说第二十二回写凤姐说道:“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下面接着写“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这里明确指明宝钗的年龄是十五岁,这次过生日是宝钗到了贾府以后过的第一个生日,也就是说,宝钗是十四岁来的贾府,宝钗进贾府是在黛玉进贾府的次年,准此则宝钗十四岁时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因为宝钗大宝玉两岁,而宝玉大黛玉一岁,是知黛玉进贾府时是十一岁。

对于《红楼梦》中人物年龄矛盾的现象,不少人做过一系列的解说,似乎很难让人满意,不过,我认为沈治钧先生的解释比较中肯:“这些不同的年龄表述,在今本小说中都可以找到合理的依据,因而构成了不同的年龄系统。这至少说明,这些文本矛盾主要不是作者偶尔笔误或抄手讹错造成的,在成书过程中大观园居民的年龄大趋势是逐步降低,外围人物的年龄有的做了相应的调整,有的则未予改动。只是年龄系统就调整了至少三次,曹雪芹自称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并非夸张,实在是可以理解的。”⑤可以借鉴。

二.王熙凤出场的独特性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之人物出场艺术千变万化,令人叹服。作者对王熙凤的出场更是做了精心别致的安排,收到了绝佳的艺术效果。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引人注目的描写手段。作者还通过黛玉的心理活动——“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这说明此人的来头不小,也表明贾母庭帏之肃,凤姐的恃宠而骄。接着对王熙凤的外貌做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这一描写既突出了王熙凤的尊贵,又凸现了王熙凤的独特性格,活画出王熙凤乃脂粉队里的大将,敢作敢为的巾帼英雄。

对于王熙凤出场的独特性,曹雪芹的至亲好友脂砚斋等人早就看了出来,甲戌本在“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句有夹批云:

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挑(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又有眉批云:

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写其行,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⑥

脂砚斋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金圣叹批《第六才子书》也使用了这个典故。这表明王熙凤的出场非常独特,大有戏剧表演的艺术效果。护花主人也评道:“王熙凤出来,另用一副笔墨细细描画,其风流能干、权诈阴薄气象已活跳纸上,真是写生妙手。”⑦

总之,作者对王熙凤的出场综合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正面描写,还利用了贾母的介绍和黛玉的心理描写进行了侧面烘托,这样的艺术手法对于刻画王熙凤的独特个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仔细玩味,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敬服旷世奇才曹雪芹的生花妙笔和《红楼梦》独特而高超的艺术手法。

注释:

①⑦见冯其庸纂校订定《八家评批红楼梦》上册第58页、第59页、第69页,第7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9月版。

②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上册第18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4月版。

③⑥见法国陈庆浩编著《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增订本)第592页、第64-65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8月版。

④见朱淡文《红楼梦论源》第22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⑤见沈治钧《红楼梦成书研究》第215页,中国书店,2004年3月版。

刘明,福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教师。

上一篇:自控型班组调研下一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样中游离棉酚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