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通后5则范文

2024-04-26

两岸三通后5则范文(共2篇)

篇1:两岸三通后5则范文

两岸三通后,海西城市商机无限,在中国城市化版图上,海峡西岸城市群蓄势待发。

闽南金三角城市群是海峡西岸城市版图上很有代表性的一支蓬勃力量。它不仅仅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个缩写,更是两岸关系的历史注脚。此中,南安是一个典范。改革开放以来,南安发挥“山、海、侨、台、文”等优势,闯出一条外向型经济、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道路。

而在建设海西和两岸三通的时代背景下,闽南金三角城市之一的南安如何抓住机遇,把握方向?而南安的机遇是什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将如何?南安现有的支柱产业红旗能打多久?

为此,福建省住宅产业商会携手南安市人民政府于1月28日(正月初三)共同主办海峡置业节系列活动——“海西(南安)城市发展高峰论坛”,论坛邀请福建省领导、全国权威专家学者走进南安,与本地政府领导和企业家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海西(南安)城市发展机遇和趋势,为南安城市资源、投资环境进行宣传与推介,使南安的投资价值深入两岸三地,为南安扩大招商引资,为旅外乡亲回报桑梓搭台唱戏。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先生、中国台商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先生,以及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政府领导、回乡探亲的企业家将共同参与本次高峰论坛。论坛将从理论高度,精辟分析在大三通背景下,南安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趋势,以期对内形成“回报桑梓”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感召力。

海峡置业节组委会负责人、福建省住宅产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南置业杂志社社长陈烙先生介绍:海西(南安)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是海峡置业节系列活动之一,体现了海峡置业节服务地方,推介品牌,展示魅力的宗旨。此次携手南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盛大的活动,不仅仅探讨大三通之下的海西城市发展,探讨新的一年经济形势的走向,我们还要给海内外的南安籍企业家增加市场信心,增加自豪感,让他们看到家乡未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引导他们关注家乡、投资家乡、建设家乡。海峡置业节从去年12月初启动以来,我们已经在福州和厦门成功举办多场系列活动,跟县级市联手共同举办这还是第一次,今后我们还要跟其他地市县合作,把海峡置业节做深做透,做强做大,为建设海西服务,为市场服务,为消费者服务。

本次高峰论坛由福建省住宅产业商会和南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房地产协会、《东南置业》杂志社、泛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海内外40多家媒体全程追踪报道。

篇2:两岸三通后5则范文

一、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现状

(一) 两岸贸易规模与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两岸贸易快速发展, 两岸贸易额从1979年的0.8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1 292.2亿美元, 截至2008年, 三十年间海峡两岸累计贸易总额已达8 573.9亿美元, 其中大陆累计对台湾地区出口额为1 518.4亿美元, 大陆累计从台湾地区进口为7 055.5亿美元, 大陆方面累计贸易逆差为5 537.1亿美元。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 两岸双边贸易一直维持两位数增长, 只是2008年受到由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冲击, 两岸贸易额同比增长回落至个位数, 为3.87%。伴随着两岸贸易规模的逐渐扩大, 两岸间的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

在贸易结构方面,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两岸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贸易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 台湾出口大陆的商品主要是轻工类消费品, 尤其是纺织品占了50%左右;90年代以后, 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上游产品比重逐渐增多, 并居主导地位。进入90年代末、2000年以后, 台对大陆出口产品结构已发生重要变化, 基本以设备及其零部件成为主力。如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等成为台湾出口祖国大陆商品中成交额居前列的商品。

相比之下, 祖国大陆出口到台湾地区的商品加工层次相对较低。从20世纪80年代的土特产品到90年代后的农工原料及半成品。2008年, 大陆出口到台湾地区的商品, 主要包括电机设备及其零件, 机械用具及其零件, 钢铁、矿物燃料, 光学、照相等仪器及其附件等。

(二) 台湾对大陆投资的规模、区域与产业

上世纪70年代末大陆改革开放, 但当时台湾当局实行“三不”政策, 严禁两岸民间往来, 台商投资大陆极少。1987年以后, 为弥补由于新台币升值所导致的出口竞争能力下降的损失, 台湾对外投资开始转向包括中国大陆在内一些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的东亚地区国家。1991年台湾当局宣布允许台商间接赴大陆投资, 从而掀起了台商大陆投资热潮。然而, 仅仅几年后, 1996年李登辉为避免出现岛内产业空洞化的现象, 开始对大陆投资实施热降温政策, 加之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规模有所回落。2001年后, 随着大陆加入W TO, 以及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同时迫于2000年以来的台湾岛内经济不景气压力, 台湾当局对台商大陆投资的限制又有所放宽, 采取所谓“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政策, 引发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又一高潮。

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来看, 20年来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对该地区的投资金额占总额的80%左右。其中,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是台商投资最多的三个产业集聚区。近年来, 随着大陆宏观政策调整与经济环境变化, 台商投资区域更趋广泛, 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逐渐增加。

从投资产业来看, 在上世纪80年代末, 台商主要投资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即主要为传统的制造业, 比如纺织品、食品、饮料、以及塑料制品等产业;90年代后期, 随着大陆地区经济不断成长以及台商与大陆的贸易、投资往来不断深化, 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大陆加入W TO后, 伴随大陆入世后商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开放, 以及全球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引起的信息经济的到来, 台商对以咨询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以电子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增加。

随着大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以及大陆的产业政策调整的引导,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1年台湾对大陆投资仅占台湾对外投资比重的9.52%, 到2005年达到历年最高点为71.5%, 2007年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占对外总投资的60.6%。

相对于台湾地区在大陆的投资, 目前大陆在台湾地区的投资很少, 这一方面是因为台湾地区自然资源短缺, 不存在大陆大量到台湾地区投资的经济合理性, 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政治层面的原因, 所以大陆在台湾地区的投资规模微不足道。

二、“大三通”后台湾对大陆经贸将出现变化及原因分析

虽然早在1979年初祖国大陆就提出“三通”的倡议, 并积极推动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 但由于种种原因, 一直未能实现。如今, 经过两岸同胞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海峡两岸从互不往来到间接“三通”, 不断取得进展与突破。直到2008年底, 第二次“江陈”会谈一致同意开通两岸海运直航, 实现两岸海上客货直接运输。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 “三通”终于变成现实。从此。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融合的新阶段, 相互间的经贸合作也将会随之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1.贸易形式上的改变

虽然2001年台湾当局宣布将两岸贸易由“间接贸易”改为“直接贸易”, 但产品运输仍需经由第三地或“境外航运中心”, 其与原有的“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并没有本质区别。随着直接三通的实现, 大陆与台湾能进行直接的经济贸易交往, 而不需再辗转香港, 降低了厂商运输成本, 节省了往返时间,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间接贸易”向“直接贸易”的转变。

2.贸易结构上的调整

台湾属于典型的岛屿型经济 (或浅碟型经济) , 原料和市场均不在本地的特点使其经济对外贸形成高度的依赖性, 进出口贸易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 贸易结构的变动对其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台湾对外经贸循环已由过去的“日本技术—台湾加工生产—外销美欧市场”的“三角模式”转变为“日本进口—台湾设计—大陆加工—美欧销售”的“四角模式”。而从“大三通”后的发展趋势来看, 已有的这种外贸循环的“四角模式”将会有所改变和调整, 因为大陆为台湾提供加工贸易的同时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 “大陆—台湾”的内贸易循环将逐渐成型[1]。

3.投资产业将会进一步扩展

“大三通”后两岸交易成本的削减以及诸多便利措施的实施, 对台湾地区的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将起到提升作用。这将促进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和发展, 而随着投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 两岸间以物流业为代表的服务性产业将会有越来越大的需求空间。从大陆方面来看, 大陆物流市场空间巨大, 特别是进出口物流大;而从台湾方面来看, 台湾地区有世界一流的国际口岸和高效科学运作模式。此外, 大三通后的海运直航不仅可以大幅降低货物运送的时间和成本, 而且可以促使两岸企业利用港埠或周边地区发展物流产业, 甚至可以连接机场, 创造海空复合形态的物流配送等高附加值活动, 进而发展成为国际物流枢纽港口。

4.投资区域的越来越深入内地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最初是集中在福建沿海地区, 这是源于这里与台湾有较强的文化与地缘相近的优势。而继福建之后, 以深圳、广州等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台商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 近年来增长趋缓。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以及江浙两省的外向型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上海、苏州、宁波等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受到越来越多台商的青睐。但是,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并伴随着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逐渐上升, 台商对大陆投资已具有向其他地区, 包括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扩散的趋势。

三、新形势下, 两岸发展经贸的对策

(一) 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 改变现有的两岸经贸不对等格局

长期以来, 受政治因素影响, 两岸经贸环境空间呈现局部、单向、间接、不平衡的格局。局部指的是很多地方受到限制;单向指台湾投资内地较多, 内地投资台湾相对少, 台湾享有很大的贸易顺差, 很多地方不平衡。尽管自2001年后, 台湾逐步放开对大陆在一些经贸领域的投资, 但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经贸方面的严格管制依旧存在。例如, 直到2008年2月份, 大陆仍有2 215项产品不能进入台湾市场, 有条件进入的495项, 使得大陆有较强竞争力而岛内又有需求的一些机电产品、农产品无法进入台湾市场[2]。在投资方面, 台湾当局对台商上市公司投资大陆限制在资本额或资产净值40%以下, 禁止高科技以及石化上游、金融等产业的大陆投资, 严格对大陆投资的审批。而对于大陆企业来台投资台湾当局是严格禁止的, 并且外资中含陆资20%以上便不允许在台设立分公司[3]。

“大三通”后, 两岸贸易投资向全面开放过渡, 双方的资金流向将变成双向、直接,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岸经贸体制完全正常化。所以, 为促使两岸能够在市场准入条件、准入机制上实现较大突破, 确保在制度保障下实现两岸互利双赢, 两岸应在建立两岸市场准入条件、准入机制, 增设有效的对话及沟通渠道, 完善解决贸易摩擦的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 推动两岸经贸向正常化发展, 真正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二) 促进两岸生产要素与资源的自由流动, 建立共同经济体

两岸加强经贸合作, 不仅可以拓展双方经济的发展空间, 而且有利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早在2000年5月, 当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萧万长就提出建立“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 并于2001年3月成立“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两岸共同市场”就是包含海峡两岸市场与港澳市场的制度化、常态化的经济整合模式。两岸经济整合的路径大致可以概括为:第一阶段实行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包括从开放大陆游客来台观光、直航, 到开放大陆投资上限、开放陆资来台等;第二阶段, 就是推动两岸经济制度协调, 减少双方经济体制的差异性, 包括推动经济法规制度的调和及各种标准化的事宜;第三阶段为全方位的经济统合工作, 包括实现两岸关税同盟、货币同盟, 最终达成两岸“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虽然双方都有意向推进两岸间实现货物、资本、人员、服务的自由流动, 但是两岸经济整合仍然会遇到政治方面的阻力。目前, 双方为促进两岸关系正常化, 正在积极地研究并推动一项不涉“主权”与“统独”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ECFA) 。相信通过推动两岸经济整合, 促进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两岸之间自由流动, 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造福两岸人民。

摘要:2008年末, 海峡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 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式进入新纪元, 两岸经贸合作也会因此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贸易方面, 也体现在投资方面。面对新形势, 两岸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

关键词:海峡两岸,三通,经贸合作

参考文献

[1]陈蘋.“三通”是实现“两岸共同市场”的突破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8) :23-28.

[2]马晖.两岸共同市场第一步:贸易投资正常化[EB/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81223/01385670401.shtml.

上一篇:蛙声一片散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