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

2024-05-16

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精选6篇)

篇1: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

矿产、土地、水、草原„„对这些自然资源的保护,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审计要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始终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的落实,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如何通过审计工作,既保护好“绿水青山”,又建设好“金山银山”? 压缩矿业开发寻租空间

“2013年起,我们连续3年针对矿产资源进行审计,发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司副司长丁雁说,这些问题包括违规审批出让行为多发、违规转让或收购矿业权、违规利用勘查资料获取或开发矿业权,造成国有权益损失或相关企业个人获取不正当利益等。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弹性空间较大,加之行政权力介入较深,进而成为权力寻租的突出领域。”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副秘书长王生龙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矿业权价值评估方面的“弹性空间”主要由3方面因素所致:首先,矿业权评估参数依据的准则是平行的,导致评估结果差异较大;其次,作为重要评估参数的产品价格,在选取途径、资料信息来源、确定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都存在可选择性的问题。“另外,矿产资源有动态性,不同阶段地质勘查获取的信息不一样,资源储量不一样。因此,矿业权评估不同阶段给出的结果也会不一样,这很容易被‘钻空子’。”

王生龙说,审计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不少建议,带动矿业权评估准则等制度完善。例如,对审计提出的“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审批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建议,国土资源部进一步扩大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范围,严格限制和规范矿业权非竞争性出让。此外,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完善了矿业权审批登记管理制度,调整和规范部、省两级矿业权审批权限。

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不断改进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比如,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治理,矿山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再如,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有效推进,矿业权市场化配置程度有所提高。

丁雁表示,目前,审计署基本实现了对矿产资源赋存丰富、矿业权交易活跃的省份的阶段性全覆盖。

紧盯18亿亩耕地红线

在我国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中,保持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就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丁雁说,审计署在2014年组织开展了对2008年至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的审计,主要发现3方面问题。首先,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上存在问题。“在收入方面,一方面是少征收土地出让收入3664.23亿元,另一方面是通过收入空转等方式虚增1467.78亿元。”丁雁说。在支出方面,有的违规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对外出借、修建楼堂馆所等,资金达到7000多亿元;也有的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通过编造虚假资料等套取或骗取国家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涉及资金10亿多元;还有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在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方面不规范,地方没有根据需要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而是自己坐收坐支。

“建设用地审批供应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一些地方违规超计划超规划审批、越权审批,少批多占或者是未批先占土地等,达到38.77万公顷。”丁雁说,违规以租代征、改变规划条件等用地也有21.86万公顷。

“在耕地保护方面,审计抽查的709个县划定基本农田中有非耕地141.76万公顷(占4%);抽查的1万多个土地整治项目中,虚增耕地、质量不达标的分别占10%和33%。”丁雁说,土地整治资金被挤占挪用等109.46亿元。

“18亿亩耕地红线,关系到6亿多吨粮食的产出,这就是国人的‘生命线’。因此,非法占有耕地等问题,需要通过审计发现并及时整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封志明说。

据了解,审计发现土地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整改工作。截至2015年6月底,各地已盘活闲置土地2.55万公顷、盘活闲置资金3600亿元、归还原渠道挤占挪用资金或收回被骗取资金1600亿元、纠正违法用地2.4万起。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审计署在多年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也一直关注水资源领域。”丁雁说,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审计署组织对18个省(直辖市)的800多个水污染防治项目进行了审计,并检查这些地方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部分市县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这次审计关注的重点。对89个市县的231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审计部门进行了重点抽查。结果发现,有124个水质监测指标还不达标,72个地下饮用水水源中有27个存在超采现象。长江经济带地区部分市县存在的环境风险和隐患等问题,也是关注重点。审计抽查了此次审计范围内长江经济带沿江区域涉及的23个市县,发现城市生活污水有12%(年均4亿吨)未经处理直排长江;沿江373个港口中,有359个(占96%)未配备船舶垃圾接收点,260个(占70%)未配备污染应急处理设施。丁雁表示,因为审计主要在冬天开展,正是枯水季节,一次性的采样数据也存在偶然性,不排除结果稍有偏差,但大体上能够反映出,水质保护和水源地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枯水期审计水污染,会不会将问题严重化?封志明说:“冬天一般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季节,这个时段进行审计,意义可能会突出一些。”

有人质疑,矿业开采可能占水源污染的“大头”?王生龙回应说:“工业排放物确实是影响水资源质量的一个因素,但气候转换、土壤变化都是重要原因。因此,水污染不完全是因为矿业开采等工业开发带来的。”事实上,农村面临水资源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比如鸡粪、化肥农药,还有垃圾等。

“通过此次审计,督促地方整改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成效明显。”丁雁说,截至2016年4月底,18个省各级财政部门已将未及时拨付的财政资金23.45亿元拨付到位,盘活使用以前年度滞留财政资金1.45亿元,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支出闲置的财政资金6.57亿元用于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归还原资金渠道2.60亿元。同时,还推动45个未及时开工的水污染防治项目开工建设,19个未及时完工项目已完工,促进13个已完工未发挥效益的项目正常达标运行。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抓手。”在丁雁看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的,是防止一些领导干部只管经济发展,不管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顾环境保护。通过离任审计,能够促进其更好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封志明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领导干部要把握“三条红线”,第一是资源消耗的上线,相当于天花板;第二是环境质量的底线,相当于地板;第三是生态保护的红线,相当于空间土地利用的隔板。“离任审计,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不能突破天花板、不能扎破地板、不能非法挪移隔板。”封志明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会带来一定压力,强化责任意识。

“在审计内容方面,以主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为主线,结合实际工作,细化为104个审计事项。”丁雁介绍说。丁雁表示,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加强原因分析,是法规不健全,还是有法不依;是体制机制不健全,还是有章不循;是工作职责不清,还是未尽职尽责,等等。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问题,要分析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是历史因素还是现实因素。

此外,2014年至2015年,各省级审计机关也积极开展了审计试点。比如,在北京、内蒙古等10余个省级审计机关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省级审计机关的试点突出了各地自然资源资产禀赋特点,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外,还涉及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丁雁说,一些地方还出台了相关规范性文件,指导试点工作开展。

篇2: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

一、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生态资源综合利用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 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这日渐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提出循环经济的新理念, 相继出台了不少有关政策措施,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家在优化资源利用的政策扶持上, 不应局限在矿产资源、水资源、城市垃圾资源层面上, 也应惠及国有林场的生态资源。林场的生态资源利用集中表现在森林资源培育及其综合加工, 同样是一种循环经济的投资开发, 国家也应加大对国有林场发展生态资源的科技投入, 使国有林场的生态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 林场利用林区采伐剩余物、林副产品的深

加工集中在山上, 不近农地, 不邻村镇, 深加工排出物污染几乎是零, 实现了零污染排放, 不影响人居环境。林区采伐剩余物、林副产品都集中在林场办的生态资源深加工生产线, 作纤维板、旋切板、木地板、木浆纸、松香、松节油的原材料, 不再远运它方。采伐剩余物或留置在林地上, 散化为肥料成为再生资源, 实现废物自我消化。资源利用的“减排”和梯级利用, 应当给予科技投入。

(二) 林木采伐可产出不同等级的大小径材、次

小薪材和制材剩余物, 用于深加工, 可产出工业用的木片、旋切板或纤维板, 松树采脂深加工可产出松香、松节油, 还可采松叶加工成松针粉等等。这些林业产业链, 促进森林资源产出多种市场产品, 需科技投入;对林区采伐剩余物及次小薪材利用, 实实在在地提高了生态资源利用率, 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具体表现。资源的节约需靠科技来指导, 利用林区采伐剩余物和次小薪材进行上档次、高品位深加工, 需靠高科技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工艺等问题。

由此可见, 国有林场对森林资源综合利用, 属循环经济范畴。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5) 22号]政策规定, 国家应加大对国有林场发展生态资源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 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 发挥政府直接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林区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实行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资金补助, 健全生态修复补偿机制

长期以来, 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都是以银行贷款为主, 负息很多, 还贷频繁, 导致许多林场营林资金危困, 生态资源危机, 迹地无法按期保质保量更新, 生态资源建设日渐削弱, 森林资源枯竭, 起不到生态资源功能作用。很多林场迹地更新造林欠账很多, 无森林资源抵押贷款, 无法进行生态资源综合采育利用, 直接影响到区域性生态环境, 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造就生态资源为目标、以三大效益为导向难以实现。因此, 国家在加强林业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 应普遍建立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基金, 给予国有林场生态修复补助, 形成正常渠道的资金来源, 长效的生态资源投入机制, 不断恢复和扩大生态资源。这样才可适应森林再生资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结构性转变, 才能有利气候与环境协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综合利用和林副产品深加工应享受财税优惠政策

林场利用林副产品、林区三剩物、次小薪材等材料进行深加工, 节约了资源, 做到废物回收, 自我削减污染, 减少污物排放量, 达到生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相统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七条、第三十五条等鼓励措施和财政税收政策规定, 应给予国有林场从优政策。

(一) 对国有林场利用林副产品、林区剩余物进

行深加工产出的林产品, 国家财政应安排有关技术进步专项资金扶持。这是促进基础资源优化积聚, 推进林业循环产业升级, 再生资源获得充分利用, 实现绿色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前置条件。现在的问题是, 政策到位, 认识不到位, 联动缺了位, 实施未到位。退耕还林补贴不应替代引导林场产业科技进步的资助, 生态效益补助不应取代循环产业的支持, 否则起不到促进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作用。还必须按产业发展要求, 对国有林场开展的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给予专项科研资金扶持, 才有望改变技术低水平、资源浪费大、生产成本高、经济活力不足的局面。

(二) 对利用林副产品、林区剩余物进行深加工, 宜按照“三农”政策给予增值税等税费照顾。

1. 免征流转环节的增值税, 或者提高进项抵扣

率, 对增值税给予优惠照顾, 即对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林区三剩物等原材料, 应抵扣进项税额= (发票注明税额/6%) ×[销项税率/ (1+销项税率) ];从一般纳税人购进森林资源深加工原材料的, 应抵扣进项税额= (发票注明税额/13%) ×[销项税率/ (1+销项税率) ];购进免征增值税的农林副产品 (包括自产部分) , 应抵扣进项税额=购进价款×[销项税率/ (1+销项税率) ]。

2. 继续执行已出台的林业优惠政策, 给予免征森林资源深加工所得的企业所得税。

3. 给予免征房产税、城建税和土地使用税。

国有林场开展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 都是在林区, 主要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务, 且生态效益优先, 属公共财政行为, 理应免征以上各税。

4. 收取的育林基金应全部留场使用。

四、允许加速折旧和回收生态资源培育成本

为促进国有林场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 确保林场循环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应允许国有林场结合单位经济运行规模, 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加速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固定资产折旧和回收生态资源培育成本。

(一) 对固定资产应给予加速提摊折旧。加速折旧方法可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中任选一种。

1. 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100%;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2/折旧年限) ×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二) 对利用林区林副产品及林区剩余物进行深加工应回收生态资源培育成本。

1. 生产松脂属于森林资源消耗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直接对松树林进行的一种采割脂作业。

松树林成林成材是林场以前年度耗资培育而来, 林场对其采松脂 (包括出租采脂) 取得收入, 实现了周转, 依照配比原则计算回收脂树培育成本, 以使过去营林投入获得应有的价值周转性补偿, 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再周转的经济循环。对其回收应采取以下公式计算:

松脂培育总成本=松树林木资产培育总成本×预计松脂产出额占比重

本年回收森林资源培育成本=[松脂培育总成本/ (年亩产脂量×亩数×可采脂年限) ]×本年实际产脂量

2. 对利用林区采伐剩余物进行深加工, 制浆、

造纸、压板、切木片、加工木地板形成森林资源消耗等应回收的资源消耗培育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

应回收数额=林木培育总成本/培育总面积/预计单位产大小材总量×本期耗用小径材量×预计小径材占比重

五、生态资源的再投入纳入预算管理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 应把生态资源再投入的金额、项目方向、具体内容纳入部门编制预算的项目内容。一般包括:以回收数投入森林资源再培育的数额;以加速折旧变现数对森林资源的再培育利用数额;以生态资源深加工实现利润60%的再投入等, 同时, 还要把上述指标作为年度审计监督考核的经济指标。

收稿日期:2007-11-27

篇3: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野猪、野兔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人人爱吃,是纯天然的绿色滋补保健食品,市场十分紧俏。

招宝农庄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生态法饲养野猪、野兔模式,极大地降低饲养成本,且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开发、全面增值。

野猪、野兔的饲料主要来源于农庄饲养的珍禽粪便,听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在我们招宝农庄却能变废为宝。利用珍禽粪便加入EM菌和麦糠、玉米,经发酵、杀菌、除臭后就成为野猪、野兔极富营养价值的饲料,其蛋白质水平可提高20%。这样,一方面处理了珍禽的粪便问题,另一方面又解决了野猪、野兔的饲料问题,使整个养殖场看不到一个蚊蝇,闻不到一丝臭味。

在野猪、野兔粪便的处理上,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循环利用,将野猪、野兔粪便直接投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而沼气可以用于农庄照明、做饭、洗澡以及小动物的保温等等,仅电费一项每年就可为农庄节省六七万元。另外,沼液、沼渣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我们又可以把它用于种植一些名优水果,水果下面又可以套种鲁梅克斯等牧草,用这些高蛋白饲料喂野猪、野兔,既节省了饲料成本,又使野猪、野兔的肉质更加细嫩、鲜美。这样一来,我们既有饲养野猪、野兔的收入,又有名优水果的收入,通过一次次循环利用,我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实现了一次次的经济增值,到哪里去找比这更赚钱的模式呢?(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农科教基地 张平 邮编:364116)

果园养鸡有讲究

在成林果园中养鸡,果园可为鸡提供部分食物和虫子;鸡粪又为果园提供有机肥,减少果园虫害,真是一举两得,省工省料,对鸡和果树的生长都有利,养出来的鸡肉质更好。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合适场地 果园养鸡应选择向阳、平坦、高燥、取水方便、树冠适中、果树稀疏的地方。鸡苗品种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活动量大、肉质好、抗病能力强的优质肉鸡(如江村黄鸡、三黄鸡等优质肉鸡)进行果园养殖。

2.饲养规模要适当 规模大小取决于劳力、场地、资金及销路。以一个整劳力每批饲养1000 ~ 1500只为宜。每只挣2 ~ 3元。规模太大难以管理,风险大;规模太小,容易造成劳力、场地浪费,不划算。

3.饲养期要适中 饲养期太短,鸡的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售;饲养时间长,成本高、效益低。最佳出售时间看鸡而定,鸡的羽毛丰满、色泽光亮,鸡冠肉垂充分发育、色泽红润,叫声有力,体重达2 ~ 2.5公斤即可上市。

4.多个场地轮流放养 果园养鸡的时间太长,场地污染大,影响鸡的成活率,且鸡会将果园中的草根、树叶啄尽,影响果树生长。一般以2年左右一轮为宜。

5.注意鸡群密度 鸡群之间应保持200米距离,以防疾病传播。

篇4: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

(一) 推进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战略功能发挥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蓝图上处于重要地位, 进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培养具备生态意识、知识等的新型生态人才, 是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同时作为国家先进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 应积极遵循生态规律, 寻求生态建设的途径, 给力绿色崛起。张文雄曾提出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四个高地的期望, 指出高校要率先成为“传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高地”“倡导绿色消费的高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地”等。[1]这四个高地的期望揭示了高校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具体教育实践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二) 推进高校培养生态型复合社会人才的需要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社会是我国一直致力构建的新型和谐社会的蓝图。高校作为庞大的社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细胞, 作为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其培养的对象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数目庞大的群体, 大学生会迅速成为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展建设活动的主要力量, 其生态意识的高低密切关系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 在高校率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使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率先接受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 使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提高, 如此一来, 不仅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 更培养出具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工作者, 有助于生态型社会的构建。

(三) 推进高校建设生态绿色校园的需要

高校作为先进理念传播的主阵地, 作为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 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是符合时代要求, 构建内涵更丰富的新型高校的选择。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 要求人、自然、社会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 不可忽视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性的场所, 其中有主体要素如高校师生、流动的社会人员等存在, 还有客体要素如内部外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性质的要素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就要求高校师生具有较高的文明意识和自律精神, 不仅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 更能引导相关人员进行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生态绿色校园的建设, 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构建。而在这一绿色校园构建过程中, 高校师生不仅是践行者还是受益者, 一方面通过亲身参与生态的建设与维护对生态内涵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另一方面所创建的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氛围对其日常学习工作有着积极影响, 同时也有助于使高校成为对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场所。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学生的主体生态意识较为薄弱。目前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较差, 生态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浮于表象, 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当前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就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多数高校学生在期末时期和毕业季面, 对大量的有利用价值的废旧书籍选择直接丢弃或把其当废纸低价出售, 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大量有利用价值的废弃书籍被当做废纸直接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 对环保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 高校的废旧书籍 (如:专业课书籍、考研书籍等) 有较高的循环利用价值, 它们被直接丢弃造成了书本知识循环的中断, 使文化得不到较好的传承,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内外部客观环境的非生态化构建。21世纪的高校校园内部客观环境的建设, 着重体现现代化、科技化、个性化, 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 行走在大学校园我们会发现校园绿地率较低。大学校园是对外相对开放型的场所, 因此, 学校周边外部环境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态意识的确立有密切影响。而高校的建立与扩张势必带动周边各个经济体的发展, 但面对一些经济行为存在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和执法力度较弱的情况, 使得大学生成为了一些没有营业执照的路边商贩的主要消费群体, 导致在校园周边随处可见大量的塑料、食品等类型的废弃物, 缺乏监管的外部环境导致高校学生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态文明理念偏差。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体制尚不完善。目前高校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生态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学生较为成熟的、全面的生态教育机制和对其相关行为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的机制。多数大学生在高校内外部非生态化理论构建的环境中长期生活, 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实质性的认知, 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着极大的破坏影响。而这种薄弱的认知正是由于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尚不完整, 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没有对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符合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的、全面的教育、监管和倡导的结果。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

(一) 加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渗透

让生态教育课程走进公共课堂。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是涉及伦理学、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门类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型学科。同时高校现存的文科与理、工科的学科类属割裂的现状, 也极大的阻碍了生态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开展生态知识理论宣传教育的进行。因此, 应该跨越学科、专业的限制将生态教育课程列为公共课程, 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成为可能, 引发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可借助构建生态教育网志平台等信息化辅助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之间关于生态教育问题的交流与思索。

更新培养生态人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有意义。因此, 更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丰富其内涵才能更好的让大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开展生态文明周等的学习, 不断研究和总结中央政府发布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意见, 将其与高校学生培养计划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讨论和思考, 将相关理念渗透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意识的将自己培养为生态型复合人才。

(二) 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运行、保障机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绿色发展的评估考察体系。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有其自身内在体系的工程, 相关的实施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必不可少的。应面对高校全体师生根据简明科学性原则建立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的绿色发展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教师原有的以学术和教学成果为主的评价机制, 将教师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践行成果纳入老师的工作考评当中, 另一方面可以变革学生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主的考核机制, 丰富德育内涵, 将学生参与校园生态建设活动的绩点纳入期末综合测评考量之中。

建立校园内有关破坏生态的严惩机制。有效的监督避免权利的滥用和对相关制度体制的践踏, 面对高校全体师生建立起约束其不符合校园生态建设行为的具体规章制度和严惩机制有利于保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的开展。[2]

(三) 加强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 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寓教于乐, 寓知于行, 大学社团是将生态建设理念具化为实际行动的良好平台, 是引导高校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的学生组织。借助于社团组织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 例如:推进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 在高校建立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的平台, 高校废旧书籍循环使用, 单从其实物形态上看, 是书籍资源本身的循环, 节约了纸张, 减少了生产纸张的林木等资源的浪费, 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回收利用废旧书籍这一举动对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 增强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提升其生态道德素养, 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一书籍循环平台的构建使高校学生真正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生态为主题的创新比赛活动。拓展学生生态思维, 创新激励机制, 开展一系列以生态为主题的活动, 深入推进高校生态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 使大学成为先进生态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 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积极遵循生态规律, 寻求生态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袁野.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求知导刊, 2014 (10) :143-144.

篇5: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

一、湖北省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制约因素

湖北省自然资源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有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与实现这一目标的资源储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湖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产业体系比较完善,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省的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财政收入较少。2006年,湖北GDP总量为7497亿元,排名全国第12,只有广东的28.9%、山东的34.3%,且差距日益拉大;人均GDP仅为12431元,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的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较为粗放,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间关联度低,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企业和产品缺乏竞争力。

2.资源占有率和利用效率低

湖北省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人均土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面积仅排名全国第21位,人均水资源居全国第17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金属矿产资源除铜以外,其他矿种以中、贫矿为主,共生、伴生矿多,产量不能满足需要。经济发展最为需要的能源矿产稀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很小,人均能源资源不多,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较高并呈加速发展态势,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能耗水平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而且资源重复利用率很低,生产系统呈“开环状”,不能将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和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废弃物重新投入生产和消费。

3.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湖北省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有关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以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为特征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法律框架及政策保障机制没有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尚未成熟,绩效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整体发展处于萌芽阶段

目前湖北在企业层面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有达到战略的高度和系统的角度。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才刚起步,对于如何加强园内企业间的产业链节、进行生态工业链、网的设计、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生态系统以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还缺乏理论指导和规划设计。至于社会层面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垃圾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绿色消费还处于萌芽阶段,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二、湖北省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具体政策

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限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推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地方规划、法规、评价指标等政策体系,建立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方面的考核制度和支撑体系,促进湖北省节约型、循环型社会的建设。

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要依据国家的宏观政策,立足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明确湖北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制定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总体战略,制定推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具体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工作列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省市的成功经验,抓紧制定湖北省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方面的专项法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节能降耗的行业标准,实行严格的强制淘汰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3.健全生态税收和经济激励政策体系

政府要逐步完善末端费税、源头费税、排污许可证、贴息或免息贷款和生态补偿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对于生态补偿的力度。要运用各种经济激励政策如减税、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保证从事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利润优势、政府购买优先权等。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及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建立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要建立面向企业、生态园区和社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监督制度,建立覆盖各部门各行业的、比较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并切实做好有关经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以便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监测、检查和督促。

5.探索绿色经济核算和考核监督制度

要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考核方式,尽快将“绿色GDP”的内容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对于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地方发展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从决策层面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与些同时,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重大问题,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效果,支持和督促各企业的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

6.推动不同层面的试点示范工作

要开展不同层次和模式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试点示范,在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工作,要在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都有所突破,并取得一定成效。如表所示:

7.构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

要根据湖北省的产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重点发展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工业链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循环型社会技术及物质流分析技术等五大技术支撑体系,确定以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为主的六种技术为研发重点,加大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力度,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加快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运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涉及的是全体公民的利益,公众参与是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根本动力。因此,湖北省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宣传活动,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增强公众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动员和引导公众参与资源综合利用。

(课题项目:该论文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级科研课题成果)

篇6:审计关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政策落实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民环境权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议题。环境审计作为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有关方的关注。

我国审计署于2014年8月开始组织开展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审计转型的重大表现,是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和重要保障作用的新形式。首先,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发现政策落实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及时预防,从而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其次,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对具体的政策效果以及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一些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及时督促进行整改,从而保障相关政策落地、工作目标实现。第三,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在监管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从而促进监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

本文拟以浙江省“五水共治”为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价具体政策措施的跟踪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审计优化建议。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为了保障治水资金高效使用,督促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以“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提升审计服务价值,我们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全面地评价项目实施效果。同时,考虑到“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涉及面广、知识性强、敏感性高、因素复杂,我们拟从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系统地反映具体政策落实的落实情况。

(一)“五水共治”政策措施的基本情况

2013年底,浙江省委做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决策。作为一项系统的环境保护工程,“五水共治”分三步实施:三年(2014-2016年)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

在“五水共治”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形成治水保障机制,确保“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如表1所示),从而带动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供给侧改革,调整完善经济结构;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通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发展成果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在构建“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依据,强调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将该体系分为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类一级指标。其中,经济效益指标可以分为项目资金筹集、项目资金拨付与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等;资源环境效益指标可以分为水资源质量、水资源数量、水资源保护管理与水污染防治控制等;社会效益指标可以分为政策落实、管理体制、公共环境项目与社会影响等。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规定,“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三、评价体系下“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问题分析

(一)资金投入完成率低,审计绩效受到制约

根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为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其增长动力结构,以达到集约高效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五水共治”是一项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项目建设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量多,筹集渠道广,跟踪审计应当通过跟踪资金流向,核查具体项目的资金投入与使用管理情况,保障治水资金的高效使用,以期达到预期效果,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五水共治”政策落实的具体情况,以关注经济效益为突破口进行跟踪审计的分析。

在抓节水方面,2015年4月,发改委、水利部、财政部下达20个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中央投资100亿元;下达29个省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中央投资24.33亿元。其中,投资浙江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3420万元;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4603万元,分别占比0.34%和1.89%。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7月底,浙江省上述中央投资实际完成130万元,投资完成率仅为1.62%。其中,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中央投资完成80万元;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中央投资完成50万元,分别占比2.34%和1.09%。对于上述中央投资,由于组织跟踪审计在资金使用与管理阶段上的缺陷,未能及时合理地按照国家政策落实有关规定进行使用管理,导致实际项目资金投入完成率偏低,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的流失与浪费,使得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绩效与跟踪审计政策措施效能脱离。

在防洪水、排涝水方面,2014年12月,浙江省发改委批复建设诸暨市高湖蓄滞洪区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22.01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亿元,截至10月底,该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累计完成投资1317.79万元,仅占2015年投资计划的13.18%。跟踪审计在资金拨付阶段的疏漏,致使项目资金的拨付与投入使用未能有效达到预先设定的计划目标,延缓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从而影响审计绩效与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政策措施涉及面广,审计力量面临挑战

根据资源环境效益评价指标,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在开展“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时,应当关注项目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五水共治”作为一个环境保护项目,在致力于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同时,倒逼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以谋取浙江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治污水方面,根据浙江省审计厅发布的审计报告,截至2015年9月,发现投资7.81亿元建成的建制镇23个污水处理厂因受管网配套不到位等影响处于闲置状态,合计14.3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被浪费。这23个污水处理厂中,金华就占据了其中5个,涉及资金2.4亿元。其中,婺城区琅琊镇污水处理厂问题最为突出,该厂投资1273万元,于2010年完成一期验收,设计规模为0.5万吨/日。然而,污水厂建成5年以来并未投入使用,致使琅琊镇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妥善解决,污水处理效率低下。又如三门县健跳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原六敖集镇区、健跳集镇区纳污支管未建,2011年建成后闲置至今。此外,建筑石料矿集约化节约化开采程度不高,后期生态治理难,影响了“四边三化”成效。2009年至2014年,我省港口运输建筑石料共计11.81亿吨,大量建筑石料矿运往外地,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却留在产地,增加了治理成本。由于“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审计范围更加广泛,尤以治污水最为突出,根据资源环境效益评价,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保护管理与水污染防治控制等方面都有涉及,使得这项跟踪审计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度和频率加大,这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传统的财会知识,还必需掌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综合分析政策的能力,这使得审计力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三)工作机制尚需完善,审计模式有待改进

根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环境管理活动在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五水共治”既是一项环境保护工程,又是一项惠及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做好“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对于改善民生、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在保供水方面,部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项目建设进展较慢。2015年4月,发改委与水利部下达28个省2049个水质检测中心中央预算内投资161925万元。截至10月底,按计划应于当年完成招投标的2030个项目中,已完成招投标1197个,占比59%;中央投资完成86003万元,投资完成率为53%,其中,下达浙江省中央预算内投资1872万元,按计划应于当年完成招投标的26个项目中,已完成招投标10个,招投标完成比例为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完成中央投资1119万元,投资完成率60%,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由于组织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在较短时间内就“五水共治”政策措施落实推进与效果情况进行反馈,且有关部门之间未能及时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欠缺,部分公共环境项目也未能及时有效落实,加之缺乏社会公众影响等因素的考虑,使得相关方针政策、工作任务未能及时落实完成,影响项目的社会效益。

四、评价体系下“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优化建议

实施“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关键在于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系统科学地反映、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针对前文所述问题,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绩效创新、资源整合、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提升其服务价值。

(一)开展资金跟踪审计,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根据上述“五水共治”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应当积极开展资金跟踪审计,并将审计监督贯穿于资金筹集、拨付、使用和管理全过程。在资金筹集阶段审计中,要摸清“五水共治”项目资金的种类、性质及其征收管理方式,同时关注与该项目资金有关的政策措施情况;在资金拨付阶段审计中,要注重审查项目资金的拨付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目标以及规定的使用范围,同时关注是否存在交叉、重复安排或遗漏的情况;在资金使用阶段审计中,要审查项目资金是否按照预算制度的规定安排支出,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关注资金的去向及其使用的合规性;在资金管理阶段审计中,要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按照国家政策落实有关规定进行管理,资金运行的全过程是否有严格的记录,关注资金的安全与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此外,跟踪审计要关注资金绩效,积极探索绩效评价体系创新。根据前述评价指标体系,在“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将资源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且要处理好资金使用绩效与政策落实效能的关系,将评价资金使用绩效与评价政策落实效能统一起来,从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创新性的资金跟踪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推动“五水共治”政策落实的高效落实。

(二)充分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资源环境效益评价时,涉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保护管理与水污染防治控制等方面,使得这项跟踪审计涵盖的内容更多、更广、更宽,从而对审计资源与人员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推进过程中,首先应当尽力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能够根据“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充足的人员配置;此外,可以通过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审计人员参与跟踪审计,充实审计力量,通过资源整合、方式创新形成合力;还可以建立各类型、各行业的专家库,并在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实行共享,充分利用审计资源,提升整体合力。

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应当结合“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积极向多学科、多技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靠拢,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功能。此外,审计人员还要注重观念的转变,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使自身素质与审计任务相适应。

(三)健全合作审计机制,拓宽跟踪审计方式

由于“五水共治”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涉及部门多,参与人员多,审计事项多,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各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与协调,形成有效合力,在统一审计工作方案、统一审计重点、统一审计时间等要求下,不断提升社会效益,实现政策措施的最终目标。此外,要根据参与跟踪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同时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交流,实现审计资源与审计信息的共享。

此外,实施跟踪审计应当结合实际适时地拓宽审计方式,切实增强审计工作的建设性和时效性。根据社会效益评价,对于“五水共治”项目的跟踪审计结果,可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对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环境保护、公共环境项目等重大事项进行社会公告,倾听基层群众对政策落实等事项的反响,更好地扩大社会影响;此外,还需要增强跟踪审计的时效性,做到与“五水共治”项目进度同步,甚至可以在项目正式实施前介入,及时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其监督和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夏宝龙.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N〕.人民日报,2014-01-22(15).

[2]石慧芳.如何有效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J〕.理财,2015(10).

[3]马雪梅.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相关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4]谭劲松,赵黎鸣,宋顺林.跟踪审计的“免疫防线”:体系构建与案例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1).

[5]彭碧蓉.构建跟踪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思考——基于广西的实践〔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2).

上一篇:田野大冒险作文300字下一篇:一带一路继续教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