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2024-04-08

9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精选6篇)

篇1:9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存货与仓储循环是将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核算产品生产成本,送交仓库存储,销售实现发出产品。存货与仓储循环同其他业务循环的联系非常密切,原材料经过采购与付款循环进入存货与仓储循环,存货与仓储循环又随销售与收款循环中产成品商品的销售环节而结束。存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内容主要业务活动包括:

(1)计划和安排生产

生产计划部门的职责是根据顾客订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需求的分析来决定生产授权。如决定授权生产,即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该部门通常应将发出的所有生产通知单编号并加以记录控制。此外,还需要编制一份材料需求报告,列示所需要的材料和零件及其库存。主要涉及相关凭证和记录为生产通知单。

(2)发出原材料

仓库部门的责任是根据从生产部门收到的领料单发出原材料。领料单上必须列示所需的材料数量和种类,以及领料部门的名称。领料单可以一料一单,也可以多料一单,通常需一式三联。仓库发料后,将其中一联连同材料交给领料部门,其余两联经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后,送会计部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主要涉及相关凭证和记录为领发料凭证。(3)生产产品

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通知单及领取原材料后,便将生产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生产工人,并将所领取的原材料交给生产工人,据以执行生产任务。生产工人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将完成的产品交生产部门查点,然后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或是将所完成的产品移交下一个部门,作进一步加工。主要涉及相关凭证和记录为生产通知单、产量与工时记录。

(4)核算产品成本

为了正确核算并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必须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将生产控制和成本核算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人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汇集到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对其进行检查和核对,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存货的实物流转;另一方面,会计部门要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成本会计制度可以非常简单,只是在期末记录存货余额;也可以是完善的标准成本制度,它持续地记录所有材料处理、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形成对成本差异的分析报告。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应该提供原材料转为在产品,在产品转为产成品,以及按成本中心、分批生产任务通知单或生产周期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的分配与归集的详细资料。主要涉及相关凭证和记录为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各种记录。

(5)储存产成品

产成品入库,须由仓库部门先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签收后,将实际入库数量通知会计部门。据此,仓库部门确立了本身应承担的责任,并对验收部门的工作进行验证。除此之外,仓库部门还应根据产成品的品质特征分类存放,并填制标签。主要涉及相关凭证和记录为入库单。

(6)发出产成品

产成品的发出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装运产成品时必须持有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发运通知单,并据此编制出库单。出库单至少式四联,一联交仓库部门;一联发运部门留存;一联送交顾客;一联作为给顾客开发票的依据。主要相关凭证和记录为发运通知单、出库单。

下面再讲一下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

1、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内部控制(1)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

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涉及被审计单位供、产、销各个环节,包括采购、验收、仓储、领用、加工、装运出库等方面,还包括存货数量的盘存制度。

(2)与成本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

与成本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包括对成本费用业务进行计划、控制,对内部控制进行考核和对成本费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内部控制。其要点如下:

①实行定额和预算管理。

②明确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格费用审批制度。

③建立完备的人事和工薪管理制度,有关工薪计算、发放工作要进行必要的职责分工。

④建立严格的存货领发、盘存,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制度。

⑤建立和执行成本费用的分级责任控制制度,将成本费用指标落实到各部门、各车间、各岗位和各人员,并建立费用指标的考核与评价制度。

⑥建立成本会计控制制度,成本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授权批准制度 2)会计记录

2、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1)存货内部控制的控制测试程序

①从采购部门的业务档案中抽取订货单样本,检查订货单样本是否附有经批准的请购单或其他授权文件。

②审核相应的验收报告、卖方发票和货物入库单,比较三者与请购单在数量、价格、型号、规格等方面是否一致。

③实地观察存货保管情况,检查储存保管的合理性、安全性,并与有关存储规章制度相对比,视其实际遵守情况。

④抽查一定的存货明细账,并与相应的存货验收单、领料单核对,检查存货的领用是否有授权批准手续,是否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手续发货,检查存货发出有无不按规定的情况。存货明细账是否根据原始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收、发数额,是否按永续盘存制记录。

⑤检查存货明细账的计价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

⑥检查存货总账与所控制的明细账之间是否定期核对相符。(2)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控制测试程序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测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测试、直接人工成本测试、制造费用测试和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测试四项内容。

最后是存货的审计。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耗用或销售而储存或持有的各种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流动性资产,占用资金大,品种繁多,流动性强,变化频繁,且存货价值的确定对销货成本的确定有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利润表的合理表达。在会计核算上,存货对应的会计账项很多,存货项目的真实性与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其他会计账项。

一、存货的审计目标

(1)确定报告日存货是否存在;

(2)确定报告日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存货和存货跌价值准备增减变动业务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存货计价方法的恰当性;

(5)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存货跌价损失是否真实、完整,存货跌价值准备计提方法是否合理;

(6)确定存货和存货跌价值准备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7)确定存货和存货跌价值准备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存货审计风险

由于存货项目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主要手法:

(1)虚构存货: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因为很难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2)存货盘点操纵:

①装存货的容器或箱子是空的,或堆放时中间是空的。②箱子外贴误导性标签,时面装下脚料、低价品。

③寄销、他人存放或已销售尚未提货商品计入盘点表中。④移动存放在不同处所的存货,重复盘点。⑤更改计量单位

⑥溢计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⑦虚构在途存货 ⑧藏匿购货发票

(3)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4)多计存货价值,不确认存货减值损失

三、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1、存货的监盘

监盘存货的目的在于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以确证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所有存货确实存在,已经反映了被审计单位拥有的全部存货,并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合法财产。存货监盘作为存货审计的一项核心审计程序,通常可同时实现上述多项审计目标。

(1)存货监盘计划 1)制定存货监盘计划

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盘存制度和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情况,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对存货监盘作出合理安排。

2)存货监盘计划的内容

①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②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③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④检查存货的范围。2.存货监盘程序(1)观察程序

①在盘点前观察存货现场。

②观察盘点人员是否遵守盘点计划。(2)检查程序

实施检查程序的目的在于:一是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盘点计划是否得到适当的执行(控制测试);二是证实被审计单位存货实物总额(实质性程序)。

①逆查法。即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盘点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②顺查法。即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性。

3.存货计价测试

监盘程序主要是对存货的结存数量予以确认。为验证财务报表上存货余额的真实性,还必须对存货的计价进行审计,即确定存货实物数量和永续盘存记录中的数量是否经过正确地计价和汇总。

存货计价测试的一般要求:一是存货计价方法的合规性、合理性和一贯性;二是计价金额的正确性。

广义地看,存货成本的审计也可以被视为存货计价测试的一项内容。存货成本审计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审计、直接人工成本审计和制造费用审计。

篇2:9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⒈了解存货与仓储循环的业务流程

计划和安排生产(生产通知单)---->发出原材料(领发料凭证)---->生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单)---->储存产成品(入库单)---->发出产成品(出库单)

⒉掌握存货成本审计

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通常需要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抽查有关费用凭证,验证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计价和材料费用的分配是否真实、合理。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主要通过审阅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库存商品明细账等记录并核对有关凭证;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与总账核对。

⒊掌握生产循环的分析性复核

对生产循环的相关项目运用简单比较法进行分析性复核,主要是判断其总体合理性,确定审计的重点。比率分析法运用的主要指标为存货周转率和毛利率,前者用以衡量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积压,后者反映盈利能力,用以衡量成本控制及销售价格的变化。⒋掌握存货的监盘程序

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存货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观察盘点现场,确定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已经适当整理和排列,并附有盘点标识。注册会计师应当进行适当的抽查,将抽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核对,并形成相应记录。

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1)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2)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地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3)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

⒌掌握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进行计价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对存货价格的组成内容予以审核,然后按照所了解的计价方法对所选择的存货样本进行计价审计,但应排除企业已有计算程序和结果的影响,独立审计。

购货交易正确截止的关键在于:存货实物纳入盘点范围的时间与存货引起的借贷双方会计科目的入账时间都处于同一会计期间。

 审计的重点:是否存在生产成本计算错漏的问题

案例一:迅捷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审计案例 背景资料

 审计人:康泰会计师事务所  被审计人:迅捷股份有限公司

 审计项目:迅捷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的会计报表审计业务  被审计单位的主营业务:轻工业类制造企业。

纸、纸板、纸箱制品。

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

生产循环的业务流程

计划和

发出

生产

核算产品 安排生产

原材料

产品

成本

发放

存储

发出

工薪

产成品

产品

▲ 生产循环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生产产品,会计工作的重点是成本计算。生产循环的审计目标

 存在性:各项原材料的耗用和费用的发生是否确实存在;已经完工的产成品是否全部入库;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的成本价值是否与实物大致相符

 完整性:生产循环中生产的应该属于企业的产品(除代加工以外)是否均已作出恰当的记录而没有遗漏

 估价与分摊: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否合理,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计算是否准确。 分类  披露

1、存货的内部控制

 企业制定存货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存货资产的安全,加速存货资产的周转,提高存货资金的效益

 存货的内部控制包括两大控制系统:

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控制(采购、验收、存储、发货、生产)

对实物价值流转记录的控制(成本会计控制、永续盘存制)

2、存货审计的目标:

证实存货的存在性、所有权与完整性;证实存货计价的合理性;证实存货采购成本的准确性;证实存货采购销售业务的合法性;证实存货账务处理和存货记录截止期的准确性;证实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适当性。存货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

 实施存货分析性复核的目的,是审查存货总体上的合理性,以发现内存货项目的重大波动与异常现象,以判断存货审计的重点。

 简单分析法:通过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各个月份存货余额、存货成本差异率及购货量等有无异常,来评价存货总体的合理性。 比率分析法: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存货的监盘程序

 制定计划前应考虑的问题:监盘时间、监盘的样本量、项目选取等问题。(1)监盘时间一般以会计期末以前为优,若企业的盘点在会计期末以后的时间进行,那么就必须编制从盘点日到期末的存货余额调节表,但尽量使盘点时间靠近会计期末。

(2)监盘的样本量应考虑有关实地盘点、永续记录的可靠性、存货的总金额及种类、不同的重要存货位置的数量以及以前发现的误差性质和程度的内部控制等。

(3)项目选取则应将重要项目或典型存货项目作为对象,同时对可能过时或损坏的项目要仔细查询,并与管理人员就疑虑问题交换意见。

 进行盘点准备工作。

(1)编制连续编号的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确定盘点顺序,有条件的还应绘制存货摆放示意图,规划盘点路线。

(2)审计人员应了解有关财产物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对各项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盘点的重点。(3)做好盘点的人员准备

(4)通知被查部门,并要求其将有关物资盘点日的账面数轧出,将已经发现的错误数剔除,存货应停止流动。

 实施盘点:

不能离开盘点现场,同时应把握盘点的进度;对有关人员所实施的盘点清查要实行全过程的监控,不能只看其结果而不观察其过程;对一些重要的盘点环节还要细看;在盘点过程中,要严格记录程序,特别对盘点出现的结果要如实记录在案,并执行有关手续,填具有关表格,写明盘点的实际数额,并签字为证。

 进行抽点:

抽点的样本一般不得低于存货总量的10%。

 总结盘点结果:

盘点手续完毕后,还应将盘点的结果与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确定是否账实相符。对于超过正常幅度和范围的账实不符的情形,审计人员不能轻易下结论,而要结合其他审计环节,进行深一步的调查研究。

 其他注意事项:

审计人员还应检查有无代人保存和来料加工的存货,有无未作账务处理而置于(或寄存)他处的存货,这些存货是否正确列示于存货盘点表中。

还应注意观察存货的残次冷背情况,确定其对损益的影响。

对于企业存放或寄销在外地的存货、也应纳入盘点的范围。但盘点的方法可以选择。

 代人保管和来料加工的存货,其所有权不归被审计单位所有,不应计入存货余额中,而企业存放或寄销在外地的存货,因其所有权属于被审计单位,所以其金额和数量应列入被审计单位存货余额中。

 审计中应注意收集能证明存货所有权的文件和凭证。

 存货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余额全部转入当期损益:(1)已经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经过期不可退货的存货(主要指食品)

(3)生产中已经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 选择测试的样本:从存货数量已经盘点、单价和总金额已经计入存货汇总表的结存存货中选择。应着重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较频繁的项目,同时考虑所选样本的代表性,抽样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抽样。

 计价方法的确认:审计人员应对企业所选计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致性予以关注。 进行计价测试

 存货截止测试:抽查存货盘点日期前后的购货发票与验收报告(或入库单)。 审阅存货的抵押或销货合同

 审查存货在会计报表中的反映是否恰当 案例讨论

 注册会计师林琳在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控制度进行研究评价后,发现A公司存在下述可能导致错误的情况:

(1)存货盘点欠缺认真;

(2)由红特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3)通过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发现已销产成品可能未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4)A公司将明光公司存放在仓库中的乙材料计入贵公司存货项目中。

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当采用什么实质性程序进行审查?

 答:针对情况(1),注册会计师林琳应要求该公司对期末存货进行重盘,审计人员适当抽点;

针对情况(2),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向红特公司函证代管的甲材料; 针对情况(3),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测试;

针对情况(4),注册会计师林琳应采取询问管理当局、函证、进行截止测试等程序。

直接材料审计知识点  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企业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计价和材料费用分配是否真实、合理。

 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 制造费用的审计

审查制造费用的组成项目是否合规;审查制造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审查制造费用发生额的真实性;审查制造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分析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动情况

审计人员在对ABC公司年终决算报表中的存货项目进行审计时,发现接近结账日:(1)年终实地存货盘点时将其他单位寄存代销的物品误记其中;(2)实际有1000个单位,年终盘点时误记为100个单位;(3)某物品销售时未做销售记录,亦末包括在期末存货中。

要求:请根据以上资料,逐一分析这些错误对本期财务报表所产生的影响。答:这些错误对本期财务报表有以下影响: 1.会导致高估存货,虚增利润。2.低估存货,会导致虚减利润。

篇3:9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一、销售与收款的一般流程与重要票据

在现代商业中, 一般可以分为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其中赊销就是利用信誉作为抵押, 推后付款。销售与收款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及审计中因注意的相关原始凭证:

1. 处理客户订货, 审计中对应的是销货单。

2. 批准赊销, 赊销必须有合法人员经过审查客户信誉后批准的赊销额, 涉及到批准赊销的负责人和相关单据。

3. 发运商品, 审计中对应的是发运凭证。

4. 对客户开出账单并登记销货业务, 应具有的原始凭证为销货日记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

5. 定期对账并催帐, 向客户发送的应收账款对账单, 还包括所有款项、折扣、折让的详细信息、应收款帐龄分析表、催帐单等。

6. 收款入账, 审计中对应是现金收入日记账、应收账款明细账。

7. 背提坏账, 依照稳健的会计原则、提取坏账准备。

8. 审批销售退回及折扣, 退货时应具有退货验收单和入库单, 折扣时应有折让业务凭证。

9. 注销坏账, 确认无法收回后, 经批准后将其注销, 应在应收款总帐和明细账中有体现。

二、符合性测试

1. 了解该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

2. 查阅制度、检测职责划分, 主要观察其各部门是否独立。

抽检退回或折让发票或坏账冲销记录, 审查签字人员是否具有相关资格。

3. 测试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抽检各项原始凭证看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

4. 审查销售合同, 核查其完整性、合法性, 并检查其履行情况

5. 审查对账单, 看对账单是否完整、是否寄出寄到等, 以评价执行力

6. 审查有关凭证上内部核查的标记

7. 审查折扣与收款的合理性, 主要核对其合理性, 对相关折扣要由负责人解释清楚折扣的依据和合理性。

8. 坏账手续是否合理, 对较大金额的坏账要验证, 询问批准坏账原因, 依据等。

三、实质性测试分析

实质性测试分析是建立在符合性测试通过的基础上, 即已经证明被审计公司在销售与收款循环相关业务的内部制度健全并有效。

1. 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

主要确认销售收入记录是否完整、相关手续是否经过批准、发生额是否正确并确定该交易是否属于该会计年。在此环节中审计工作者应该注意登记入账销售交易是否真实, 一般此类问题包括:是否存在未曾发货却已将销售交易登记入账;是否销售交易重复入账;是否向虚构的顾客发货, 并作为销售交易登记入账。

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实质性测试

在此项工作中主要审查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记录完整性、其计算方式是否正确、确定其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此环节的核心是核对明细表与有关账户数、核查加计正确并证实账账、账表之间是否相对应。

3. 营业费用实质性测试

营业费用是指营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如运输费、保险费、广告费、包装费、损耗等等) 由于其种类繁多, 存在着无意或有意的漏记、多记、归类不当等问题。即是易出错的部分、又是做假账偷税漏税等违规行为易出现的地方。审计中重点审查其记录的完整性、计算是否正确、披露的数据是否恰当等。审查其营业费用明细账与总账余额是否一致、账表、账账是否相符合。

4. 其他业务利润实质性测试

与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相似, 但要注意区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中是否存在税率区别 (有可能存在将税率高的营业品种划入较低税率的品种, 以逃税的问题) , 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是否存在有意或无意的混淆等。

5. 应收票据实质性测试

应收票据代表的是一种债权, 因此是一种债权凭证, 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要得到相应债务人的确认。重点检测应收票据是否齐全、是否有效, 是否手续齐全、其年末余额是否正确、票据贴现是否足额入账、拒付的票据是否及时转账等。

6. 应收款项实质性测试

除了确定其是否存在、有效、手续齐全外还应注意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坏账计提是否合理等、同时还要确定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是否合理, 是否划入适当的会计年。

7. 坏账准备实质性测试

主要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比率是否合理、增减变动是否记录完整、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重点严格审查坏账的注销的正确性, 特别是大金额的注销, 其手续是否完整、注销是否符合规定。对于存在超过计提比例的部分要重点审核。

8. 其他应收款实质性测试

除确定其是否存在、有效、手续齐全外, 还应注意分析其是否能够收回, 对于长期未能收回的其他应收账款, 审计时要查明前因后果, 验证其是否已经形成坏账损失。

9. 预收账款实质性测试

此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咨询若干大金额预收账款的支付方, 函证其金额是否正确一致。

1 0. 未交税金实质性测试

核查税收的征收范围、税目、税率, 并注意器纳税时间, 注重其税率计算, 并审查企业是否存在漏计、少计甚至重记税金的问题。测试其营业税的计算有无问题, 是否存在将高税率营业收入划入低税率营业收入、或费用、损耗、坏账等逃税行为。

1 1. 其他未交款实质性测试

篇4:9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关键词】 销售 收款循环审计 错报风险 评估

1.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常见的重大错报风险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在于被审计单位对销售及相关资产的蓄意操纵。为使公司业绩看起来更具吸引力以鼓励投资,或符合融资协议的规定,被审计单位往往会夸大销售及资产,从而高估利润与所有者权益。销售与收款循环相应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主要有:

①隐瞒、转移或虚构销售收入,调节利润;②把自制产品用于本单位基建工程或福利部门时,不作销售处理;③把属于销售收入的金额纳入“折让”、“折扣”名义转移至“营业外收入”或截留纳入“小金库”;④销售退回时,虚冲销售收入或把销售退回发生的运杂费混入销售一并冲销;⑤销售凭证保管不严或任意涂改,偷逃税款;⑥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人为调节利润。

2.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

2.1了解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关键控制

2.1.1职务分离控制

职务分离控制也称“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在企业内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填制销货单、发运货物、结算开票、收取货款、会计记录及账目核对等,必须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办理,使各项工作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防止错误或舞弊的发生。

2.1.2授权审批控制

审批是指在某项经济行为发生以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该项行为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予以核准。销售发票和发货单须经企业有关负责部门和人员审批;顾客的赊销要经过授权审批;销售价格、付款条件、运费、销售退回、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等的确定要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方可作为坏账处理。

2.1.3会计记录控制

企业对发生的每一项销售和收款业务,都应具备充分的记账手续,具有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只有具备充分的记账手续、具有充分的凭证和记录,才有可能实现其各项控制目标。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对有关凭证进行预先编号,以防止销售后未开具发票或未登记入账,并防止重复开票或重复记账。

2.1.4定期核对控制

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所属明细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等应定期进行核对。应收账款要有核对、催收制度,每月由独立的人员负责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并定期检查确定账龄较长的欠款,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这类客户的信用限额。

2.1.5寄收对账单控制

企业发生的各种应收账款,应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核对。由不负责现金、销货及应收账款记账的人员按月向顾客寄发对账单,能促使顾客在发现应付账款余额不正确后及时做出说明,这是一项有用的控制。对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结构分析和账龄分析,查明原因,建立有效催收制度。

2.1.6内部核查程序控制

由内部审计人员或其他独立人员核查销货业务的处理和记录,是实现销售内部控制目标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控制措施。如销售内部控制目标为“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是真实的”,通过“检查销售发票的连续性并检查所附的原始凭证”内部核查程序进行控制。又如销售内部控制目标为“销货业务均经适当审批”,通过“了解顾客的信用情况,确定是否符合企业的赊销政策”内部核查程序进行控制,等等。

2.2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描述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文字叙述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把对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描述出来,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

3.控制测试

在审计人员取得了内部控制的相关描述并进行了初步的控制风险评估之后,就需要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真正采用了其所描述的内部控制,也就是说,需要确定内部控制是否生效。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审核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

销售发票的开具是销售成立的标志之一,是向顾客收取货款、登记销售与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依据。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作为控制测试的起点。在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之前,首先应检查发票本上所有的发票存根是否完整,从发票日期判断是否按顺序开具发票,因填写不当作废的发票是否加盖“作废”戳记,并与存根一并保存,然后作如下检查:

(1)检查发票是否连续编号; (2)核对销售发票存根与留档保存的顾客询单、销售通知单、出库单(或提货单)、货运单等所载明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一致;(3)检查赊销是否经批准,即销售通知单上是否有信用部门的有关人員核准赊销的签字;(4)销售发票中所列的数量、单价、余额是否正确,即将销售发票中所列商品的单价与商品价目表的价格进行核对,两者是否一致,验算发票余额的正确性。如发现发票上的单价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的理出,注意双方是否有意少开票的可能,从而达到隐瞒收入而少交税金的目的。

3.2审核发货运货证明

抽取一定数量的出库单或提货单、货运单,并与相关的销售发票的存根联核对,检查已发出的货物是否均已向顾客开具发票。如果发出货物不开具发票,很可能导致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末被如实记录而被低估,同时高估存货。

3.3审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的核准

顾客在验收商品过程中,当发现所购货物有破坏或规格、质量、颜色等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被审计单位允许顾客退货,或调整销售价格而发生销售折让。为了鼓励买方多买货物而给予商业折扣和为了尽早地收回货款而给予买方现金折扣。在执行这一程序时,应做如下检查:

(1)检查销售退回或折让是否附有顺序编号并经主管人员核准的货项通知单,销售退回与折让的批准与货项通知单的签发职责是否分离。会计人员是否凭此单冲减有关应收账款记录; (2)检查退回的商品是否具有仓库签发的退货验收报告单(或入库单),红字发票记账联上的数量与入库单上的数量是否相符,价格与原发票上的价格是否相符;(3)确定现金折扣是否经过适当授权,授权人与收款人的职责是否分离;(4)确定销售退货、销售折扣、销售折扣的会计记录是否正确。

3.4审查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和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明细账

(1)对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明细账与相应的记账凭证进行核对时间、金额是否一致,有无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2)从应收账款明细账中抽查一定数量的坏账注销业务,并与相应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进行核对,确定坏账的注销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手续,计算根据是否合理,计算前后期坏账准备的比例变动趋势,必要时可以通过向债务人寄发询证函的方法,核实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在最初入账时是否属于伪造,对任何不正常或不适当的坏账

注销,应作进一步调查,以便查明原因,予以披露;(3)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定期与顾客对账,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的应收账款对账单副本与相应的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余额进行核对,查明对账单上填写的余额是否正确。接着进一步检查顾客对所欠的金额是否认可,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回函。当顾客认可的金额与对账单的金额有差异时,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调查分析,查明原因,或做出调整或通知对方调整。

4.重新评估控制风险

审计人员完成上述程序后,将根据控制测试结果对初步确定的控制风险水平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估关于应收账款和收入的每一项财务报表认定的控制风险水平,确定其是否存在重大的薄弱环节。审计人员将根据重新评估的结果确定应收账款和收入的实质性测试计划,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同时,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工作底稿中做出记录,并以适当的方式告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

参考文献:

[1]朱锦余.审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咏梅,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及运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5,(6).

篇5:9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A公司,属于金额大的应收账款,而且账龄较长,注册会计师应采用积极式函证。C公司,属于有纠纷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应采用积极式函证。

D公司,属于关联方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应采用积极式函证。

E公司,属于账龄长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应采用积极式函证。

4、[答案](1)柳娅至少应关心三类可能的错误:

① 未曾发货将销货业务登记入账;

② 销货业务重复入账;

③ 虚构顾客,作为销货业务入账。

(2)针对不同的情况,柳娅应选择不同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对于第① 类可能的错误,柳娅可以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若干笔分录,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必要时进一步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

对于第② 类可能的错误,柳娅首先应核实发运凭证的编号是否有重复,然后复核有序号的销货交易记录清单。

对于第③ 类可能的错误,柳娅应审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与销货分录相应的销货单,检查其是否经过赊销审批及发货审批手续。

检查上述三类多报销货错误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追查应收账款明细账中贷方发生额的记录,若贷方发生额是注销坏账或欠款未收回,则说明可能存在虚构销货的错误,此时应详细追查相应的发运凭证和顾客订货单。

5、[答案](1)A注册会计师执行的截止测试的具体方法是,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销售明细账记录追查至记账凭证,检查其发票存根和发运凭证,其目的是证实已入账的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开具发票并发货,有无多记或漏记收入的情况。

(2)X公司销售明细账中2007年12月30日(发票号:7892)和2007年12月31日(发票号7893)均属于提前入账的销售业务。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2

3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

1贷:应收账款26.91

借:存货13.8

贷:营业成本13.8

(3)X公司不一定存在拖后入账的问题。尽管通过截止测试发现有1笔2008年1月2日入账的销售业务其发票和发运凭证均是2007年12月31日的,但这并不能完全表明该销售已经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在审计时,对此情况注册会计师还应结合具体的情况确定在2007年12月31日是否能确认为收入。如果在2007年未能够确认收入,则X公司存在拖后入账的问题;否则,就不存在。

五、综合题

1.(1)A公司2006年应调整的营业收入的数额为:10 000—2 000—25 000—1 000=一18 000(万元)。

针对①,收入已经实现,应当确认当年的收入,应当调增2006年营业收入10 000万元;针对②,收到退货,应当冲减收到当月的收入,应当调减2006年营业收入2 000万元;针对③,收入不符合实现的条件,不能确认当年收入,需要安装检验后确认收入,调减2006年营业收入 25 000万元;

针对④,收入已实现,应当确认当年收入;

针对⑤,收入已实现,应当确认当年收入;

针对⑥,实质上是委托加工业务,不能确认收入,应当调减2006年营业收入1 000万元。

1(2)A公司在销货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有:

①销售实现不及时入账;

②不符合收入条件提前确认收入;

③利用复杂交易虚构收入。

2.(1)利润表中的重点审计项目包括:

第一,营业收入。2007三度的营业收入较2006增长了43%,而Y公司2007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组织结构与2006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所以,这种大幅度增长属于异常。

第二,营业成本。公司2006的平均毛利率为15%,而2007的平均毛利率却高达22.7%,在当年的经营形式与上年相当的情况下,毛利率的大幅增长属于异常.第三,管理费用。在2007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管理费用不增反降属于异常。第四,营业外收入;2007取得大额营业外收入,较2006年大幅增长。营业外收入属于非经营性项目,且金额较大,所以应将营业外收入作为重点项目。

第五,所得税费用。2006的所得税为当年利润总额的30%,而2007年的所得税仅为当年利润总额的15.8%,与33%的所得税税率存在重大差异,对此注册会计师应引起注意。

(2)管理费用应重点审计的项目包括:办公费项目和业务招待费这两个项目在2007较2006均有所降低,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这属于异常,注册会计师应特别关注。

(3)资料三中的(1)能确认收入。

资料三中的(2)不确认收入。该销售退回属于应调整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Y公司作为新的事项处理。注册会计师应建议的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1 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贷:应收账款1 170

借:存货850

贷:营业成本850

(4)针对资料四中的(1),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检查与丙公司的销售合同,确认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其次检查2007年12月29日及以后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相关会计记录,确定Y公司收到货款的日期,若12月31日以后收到,则只能确认该应收账款的存在。如果在12月31日前Y公司已经收到货款,则提请Y公司冲减该应收账款。针对资料四中的(2),注册会计师应检查Y公司该业务的发票、发运凭证和相关的货运单据,以确认收入是否属实。如果证实该货物尚未发出,则可确定Y公司提前确认收入并提请冲减收入和应收账款等。

针对资料四中的(3),注册会计师如果能够获取到正确的地址,可以再发函询证;如果无法获取正确的地址就应检查与销售有关的合同、发票、发运凭证等,以验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5)对事项(1)建议调整,补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 000

对事项(2)建议Y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对事项(3)建议调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1

2贷:存货一存货跌价准备12

第十章

①检查2010年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发票金额并追查至账簿记录;涉及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完整性”认定。

②实地视察固定资产,并查明其产权的归属,涉及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存在”、“完整性”和“权利和义务”三项认定。

③查明有无以固定资产担保或抵押等情况,涉及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和与列报相关的“完整性”认定。

④索取或编制融资租赁设备汇总表,追查到相关的融资租赁协议,涉及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存在”、“计价和分摊”和“权利和义务”认定。

2.【答案】

查找未入账应付账款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如下:

(1)检查债务形成的相关原始凭证,如供应商发票、验收报告或入库单等,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的完整性;

(2)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关注其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合理;

(3)获取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应从非财务部门,如:采购部门获取),并将对账单和被审计单位财务记录之间的差异进行调节(如在途款项、在途货物、付款折扣、未记录的负债等),查找有无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确定应付账款金额的准确性。

(4)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项目,检查银行对账单及有关付款凭证(如银行划款通知、供应商收据等),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

(5)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验收报告或入库单),检查是否有大额料到单未到的情况,确认相关负债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参见教材375-376。

11章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答案】(1)存在缺陷。①验收单和入库单均没有连续编号;

②产成品入库单没有经质检经理、生产经理和仓储经理签字确认。

建议:①验收单和入库单连续编号;

②产成品入库单经质检经理、生产经理和仓储经理签字确认后输入计算机系统。

(2)没有缺陷。(3)没有缺陷。

(4)存在缺陷,结转成本未经会计主管审核批准。

建议:经会计主管审核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5)存在缺陷,①会计部门不应当负责存货盘点和盘点表的填写;、②发现差异后仅有财务经理复核是不够的。

建议:①仓库部门负责盘点和编写盘点表;

篇6:第九章_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⑶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成本费用管理控制和成本费用会计控制。成本费用管理控制是指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部控制。具体包括: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计划;制定直接材料、人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消耗定额;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对各项成本费用指标进行分解,建立成本费用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成本费用考核与评价。成本费用会计控制是指对成本费用支出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制定成本费用制度,明确成本范围、开支标准、制定报销手续;建立各种支出的审核制度;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合理地归集与分配各项费用,确定产品生产成本;对各项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结果进行复核;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查明企业成本变动的趋势和原因。

⑵内部控制测试 答:

⒉应用:生产与存货的内部控制测试 答:⒈工薪的内部控制测试

选择若干月份工资汇总表,复核、核对各月份的工资汇总表并检查其是否已经授权批准;检查并核对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合计数是否相符;检查其代扣款项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实发工资总额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是否相符,并正确过入相关账户。从工资单中选取若干个样本(应包括各种不同类型人员),检查员工工资卡或人事档案,以确定工资发放的依据是否正确;检查员工工资率及实发工资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检查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或产量统计报告)与员工个人钟点卡(或产量记录)是否相符;检查员工加班加点记录与主管人员签证的月度加班费汇总表是否相符;检查员工扣款依据是否正确;检

查员工的工资签收证明;实地抽查部分员工,证明其的确在本公司工作,如已离开本公司,需管理当局证实。

⒉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测试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测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测试、直接人工成本测试、制造费用测试和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测试。

⑴直接材料成本的内部控制测试。对于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成本计算单、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检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成本是否相符,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中若干直接材料的发出总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的总成本进行比较;对于采用定额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成本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可选择并获取某一成本报告期若干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将直接材料的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该样本的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检查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在当有无重大变更;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的直接材料成本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样本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或领料单,检查根据生产量、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价计算的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各期是否一致,注意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在当内有无重大变更。

⑵直接人工成本的内部控制测试。对采用计时工资制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样本的实际工时统计记录、职员分类表和职员工资手册(工资率)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等资料,并核对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直接人工费用是否相符,核对样本的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样本的产量统计报告、个人(或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价工资制度,核对样本的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抽取若干个直接人工(小组)的产量记录,检查是否被汇

总计入产量统计报告。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样本的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告、工时统计报告和经批准的单位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将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的标准工时总量与标准工时工资率之积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核对,检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并注意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当内有无重大变更。

⑶制造费用的内部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样本的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报告及其相关原始记录,检查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样本分担的制造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的制造费用核对是否相符,检查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合计数与样本所属成本报告期的制造费用明细账总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选择的分配标准(机器工时数、直接人工工资、直接人工工时数、产量等)与相关的统计报告或原始记录核对是否相符,并对费用分配标准的合理性作评估。

⑷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内部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应检查成本计算单中在产品数量与生产统计报告或在产品盘存表中的数量是否一致,检查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或其他分配标准是否合理,计算复核样本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对当年采用的成本会计制度作出评价。

㈢生产与存货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⒈识记:⑴存货的审计目标

答:存货的审计目标主要有:审查和评价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一贯有效执行;确定存货是否存在(存在),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权利和义务);确定其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正确,计量和计价方法是否恰当(计价和分摊);存货入库与发出的手续是否齐全;存货期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确定其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列报)。

⑵直接生产成本的审计目标 答:

⑶制造费用的审计目标 答:

⑷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目标

答: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发生);确定营业成本记录是否完整(完整性);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准确性);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截止);确定营业成本的内容是否正确;确定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是否配比;确定营业成本的披露是否恰当(列报)。

⒉应用:⑴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答: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审查存货余额。对存货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一般采用如下程序: ① 检查各存货项目明细账,并与总账数、报表数核对相符。②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A 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各个月份存货余额及其构成,存货成本差异率、生产成本总额及单位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工资费用的发生额、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总额及单位销售成本等,以评价其总体合理性。

B 将存货余额与现有的订单、资产负债表日后各期的销售额和下一的预测销售额进行比较,以评估存货发生滞销和跌价的可能性。

C 将存货跌价准备与本存货处理损失的金额相比较,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足额的计提了本期的跌价损失准备。

D 将与关联企业发生存货交易的频率、规模、价格和账款结算条件,与非关联企业对比,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利用与关联企业的存货交易虚构业务交易、调节利润等现象。

E 利用存货周转率进行纵向比较或其他同行企业进行横向比较。F 利用毛利率衡量成本及销售价格的变化。

③存货监盘。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存货监盘应做好盘点前的计划工作、盘点过程的监督工作以及盘点工作结束后的记录工作。

A 监盘前获取有关资料,以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包括制定存货监盘计划的基本要求和应实施的工作。

B 存货监盘程序。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存货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观察盘点现场,确定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已经适当整理和排列,并附有盘点标识,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另外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存货的移动情况、存货的状况、存货的截止予以特别关注,还要运用职业判断,对特殊类型存货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并形成相应记录。

C 特殊情况的处理。当存在一些情况导致无法实施监盘程序或是无法在预定日期实施存货监盘等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可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④存货的计价测试。进行计价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对存货价格的组成内容予以审核,然后按照所了解的计价方法对所选择的存货样本进行计价测试。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进行独立审计,并将测试结果与企业账面记录进行对比,编制存货计价测试分析表,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如果差异过大,应扩大测试范围继续审计,并根据测试结果作出审计调整。

⑤审查存货所有权。抽查有关的购货业务,确定企业对本期增加的存货的所有权;复查委托代销协议及其他与存货相关的合同或文件,确定在企业外部存放的存货(如委托代销、独立仓库)的所有权;复核董事会记录、法律信函、合同等文件,检查是否有抵押或其他对存货所有权的潜在要求。⑵存货主要账户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存货余额的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存货的具体账户进行审计,主要包括: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① 获取或编制存货各具体账户明细表、核对账账、账表是否相符。② 审查存货的会计记录是否合规。

③ 审查存货跌价准备。

④ 审查存货在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⑵直接生产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答:

⑶制造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答:

⑷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答:营业成本的审计具体包括以下程序:

⑴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一般应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企业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单价和材料费用分配是否真实、合理。

⑵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一般从审阅“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和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等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直接人工成本归集和分配是否真实、合理。

⑶制造费用的审计。制造费用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分析其是否合理。

② ③ ④ 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检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

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检查其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本内有无重大变动。

⑷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主要内容包括:

①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与明细账和总账核对相符。

②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分析比较本与上主营业务成本总额,以及本各月份的主管业务成本金额,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③ 编制生产成本及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与总账核对相符。

④ 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抽查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并与主营业务收入相配比。

⑤ 检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等)是否有其充分理由。

⑥ 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利润表中是否已恰当披露。㈣生产与存货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⒈识记:⑴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

答: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确定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存在(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支付业务(权利和义务);确定其计提和支出是否合理,记录是否完整(完整性);确定其期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确定应付职工薪酬的披露是否恰当(列报)。

⑵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

答: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确定管理费用的记录是否完整(完整性);确定管理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准确性);确定管理费用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列报)。

⒉应用:⑴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 答: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主要包括: ① 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②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检查各月工资费用的发生额是否存在异常波动,若存在异常波动,则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波动的原因;将本期工

资费用总额与上期进行比较,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其增减变动原因,获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关于员工工资水平的决议;将被审计单位本期平均职工人数、计算人均薪酬水平与上期或同行业水平进行比较。

③ 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支付凭证。检查职工薪酬核算内容和计提的正确性;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量和确认;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支付和使用情况;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中是否存在拖欠性质的职工薪酬,了解拖欠的原因,此外应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辞退福利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如果被审计单位是实行工效挂钩的,应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确认的效益工资发放额的认定证明,并复核有关合同文件和实际完成的指标,检查其计提额、发放额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④ 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⑵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答: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主要包括:

⑴获取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⑵检查管理费用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

⑶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分析比较管理费用各明细项目的本期数与上期数,分析其增减变动的情况是否正常,对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

⑷检查管理费用的发生额是否真实、正确。对于管理费用中数额较大,以及本期与上期比较变化异常的项目应追查至原始凭证,检查其开支是否真实。

上一篇:新年安全寄语下一篇:卓望山沐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