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愁的演讲稿

2024-04-12

关于乡愁的演讲稿(精选16篇)

篇1:关于乡愁的演讲稿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这是我做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时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句子。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1月1日正式开播。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以百集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些节目,既是一出出生命大题,又是一份份绝好的答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100个“考场”里,一次次展开,一次次收起,仁心写,义举答,子子孙孙答不够,一答就是百千年。

我看到,但凡得高分的家族、村落,他们都有共同的遵守,没有忘记国家社稷,没有忘记祖先,没有忘记恩情,没有丢掉根本。但凡兴旺的家族,都有家谱、祠堂、祖训,并且像守着生命一样守着这些家谱、祠堂、祖训。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些土地上,已经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我还看到真正的励志和制度,真正理解什么叫师道尊严、什么叫商道贾德。我发现晋商成功的秘密并不全在经营里,徽商成功的诀窍并不全在谋略里;还发现幸福原来也在五常十义里,甚至就在一餐一饮、一草一木里。

看着这些台本,我突然觉得,人一旦没了故乡的概念,一切病相就要来了。现代人生活在城里,没有一个共同的地理凝聚力,房子常常换,漂泊感就来了,漂泊感带来无根感,无根感带来焦虑。不像古人,不管走多远,心系故乡。

太多的故事让人泪眼婆娑。甘肃哈南村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战时,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据记载,明初时朱氏祖先立下赫赫战功,朱氏后人便把“忠勇传家”作为家规祖训写进了族谱。历,朱氏一族先后有11人为国捐躯,从军报国也就成为哈南村的传统。每逢外敌入侵,“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催人泪下的场面,就会在这个小村庄里出现。汶川地震后,哈南村也是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之一。在安徽屏山村,明嘉靖年间,舒善天进京赶考,高中探花,衣锦还乡之际,发现相依为命的老母病倒家中,便弃官侍母,直至终年。还是屏山村,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塑造“抗战夫人”王丽珍的人民艺术家舒秀文,当年一月挣30块大洋,会把25块寄回家里。在山西静升村,王氏十六世祖王寅德与人合伙做生意,对方早亡,他把属于对方的钱分文不少地还给人家后代。做月饼的吴丽霞家,如此在乎月饼切开后的匀称,不单是讲究月饼的品相,更是考察做月饼的人心是否匀称。他们相信,心匀称,手下的活无不匀称,心不匀称,手下的活难以匀称。

读一出出台本,我就像是在给祖先的老屋拂尘,给祖先的德容擦灰,给祖先的衣襟掸土。我是那么急切地想等到下一出,又是那么紧张地看着每一出,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多少次,我的键盘上落下一个不肖子孙的热泪。就连晚上做梦,都在乡愁之中。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有这么伟大的传统,这么优秀的祖先,这么智慧的文化,这么可爱的同胞。作为一个作家,我是多么幸运,能够以这种方式,亲近我们伟大的传统,为祖先尽上一份小小的孝心。

在这些节目中,我看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故事,远比在任何一部小说中读到的精彩。很难相信,倘若没有这40个摄制组长达9个月的艰辛打捞,任凭他们淹没、流失,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何等的损失。

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人类将走向何方。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子孙将向哪里去。有了这100集,我们就有了底气。孔子不但是中国人,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端午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我还看到了二十四孝的现代版,看到了精忠报国的现代版,他们有名有姓,有脸有面。

此刻,我更加笃定,只要我们把根留住,只要我们回到根那里,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春来草自青,草的答案不在草本身,而在春那里。

乡愁中的传统,传统中的乡愁,正是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的春风。

篇2:关于乡愁的演讲稿

乡愁是中国人的一种永恒情结,它包含着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故乡深沉的爱,是一种多年隐形的情感积淀。

乡愁就是祖祖辈辈安居乐业的泥墙青瓦古村老房,是村口的老树,是人来人往儿时跌倒无数的石头路,是砍柴归来累了吸袋烟稍微休息的路边茅亭,是村里干旱季节被淘干的老井,是站在家门口远远看到的古庙老树飞鸟,是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嬉戏的小溪,是山谷里抓蛐蛐的那几亩薄田,是夏季夜晚打着手电抓一袋子未脱壳的知了的村树林子,是春节里耍旱船、舞狮子、踩高跷的热闹场面,是清明节、年三十到村边地头叩拜祖宗老坟烧纸钱的缕缕青烟。

乡愁·是千百年来祖辈遗传在我们大脑里的乡风、乡俗、乡情、乡音、乡味、乡恋、乡思、乡念,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篇3:关于乡愁的演讲稿

他的话语是属于民间的, 是父亲的戏文、母亲的故事, 是上虞方言、绍兴大板, 是“月亮婆婆”“田螺姑娘”, 是《借东风》与《狸猫换太子》。他是在这话语中慢慢习得了语言的智慧与美妙, 也是在这话语中逐渐体悟到天地的广博、人情的冷暖, 并由此涵养了人穷志高的节气与侠肝义胆的风骨。

其实这样的话语是人类最初的话语, 它沾染着乡土的气息, 充满着神奇的想象, 寄托着人类最纯善的愿望, 是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生长的土壤。可惜, 当语文教育渐行渐远, 这样的话语已被我们悄然遗忘。我们似乎被“更规范“”更理性“”更时髦”的话语吸引, 毫不回头地忘记了儿时的“月亮婆婆“”田螺姑娘”。

但是何夏寿老师不肯, 他用20 多年的语文教育生命一直在等待, 他希望有一天“, 母亲的‘月亮婆婆’‘田螺姑娘’能够有脸有面、有名有目地出现在语文教材里”。但是, 20 多年过去了, 这等待仍在, “希望”也依然只是“希望”。

他再也不能只是等下去, 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 日夜听到温暖而遥远的“母歌”在深情而微弱地呼唤着。“教材里没有有什么关系, 我可以自己把它们请到课堂里来!”我不知道何老师是在哪一天忽然有了这样的决断, 但我知道, 他是要让古老的“母歌”成为永不消逝的记忆, 代代相传。

课程本就是个开放的概念,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 怎么可能自筑篱笆, 把我们的话语之乡永远放逐?

于是有了《鲤鱼报恩》一课。

《鲤鱼报恩》是民间故事, 但它带给孩子们的不是一个故事, 而是一类故事。据何老师介绍, 民间故事的类型有五百多个, 单动物报恩的类型就有一百多个。那么, 他从如此多的故事类型中选择《鲤鱼报恩》, 肯定不会没有缘故。

先说对“鲤鱼”的钟情。当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鲤鱼一直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 但在何老师的心里应该不只是这些。我知道何老师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是同乡, 而金近最著名的童话就是《小鲤鱼跳龙门》。因为尊崇金近与他的作品, 何老师将自己做校长的学校改名为“金近小学”, 他学校的文学社也称作“小鲤鱼文学社”。我相信, 在何老师与他所带大的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的心里“, 小鲤鱼”不仅是一个“物象”, 也是一个“意象”, 它不只是一个传说, 更是一种希望, 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 也承载着苦难之中的人们超越现实、跃过龙门、自由飞腾的愿望。

至于“报恩”, 无疑是一种“善有善报”的美好寄托, 它可以恰好地满足孩子们快意恩仇的简单与阳光。从这一点上讲, 民间故事是浪漫主义的, 更是快乐主义的。

何老师所选的《叶限》《张打鹌鹑李钓鱼》《追鱼》三个故事里都充满着这样的浪漫与快乐。学习这些故事, 孩子们自然能感受到民间故事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特点。

何老师首先是把这一课放在文学教学的尺度上权衡的。当民间故事走进语文, 他没有把它们用来“教语文”, 没有把它们当作语文学习的“例子”, 像当下流行的做法那样, 以此来分析其中蕴含的“语、修、逻”等语文知识或布局谋篇造句等写作技巧。他尊重它们作为文学本身, 他要保护好它们的“文学性”, 那就先带着孩子们好好地欣赏、理解、传承。

在这一课里, 学生们几乎没有功利的学习目标或知识压力, 他们就是兴趣盎然地阅读故事、讲述故事、表演故事、评价故事、续编故事, 在与故事的种种相遇中, 感受民间文化的意味、智慧与美丽。不知不觉中, 他们了解了《鲤鱼报恩》民间故事的基本结构, 掌握了民间故事“反复性“”三叠式”的创作特点。这结构与特点不恰恰正是《鲤鱼报恩》这一类文本最大的秘妙吗?没有刻意“教语文”, 却又何处不“语文”?何老师说, 文学与语言相依为命是他们关系的一种可能, 其实, 文学与语言从来就不是两张皮、从来就不属两家人!

当回到自己的话语之乡, 我们也看到何老师的教学艺术如鱼得水, 课堂节奏从容闲适。《叶限》《张打鹌鹑李钓鱼》《追鱼》三个故事, 绝非平均用力, 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被安排与设计得详略不一、出现方式不一、训练重点不一。可以说, 何老师始终变化着游戏的规则, 让学习者紧跟其后, 一步一景, 乐在其中。

当然, 这课最令人难忘的不是变化, 而是不变。整堂课有它不变的、如一的法则, 那就是课堂教学的“民间味”。教师用方言童谣引入, 用俗语过渡, 用传说开启, 用戏剧演唱, 使听课者沉浸其中, 陶醉其里, 忘怀得失, 怎能不感慨民间艺术的博大与美丽?

课堂作证, 方言、童谣、故事、戏剧, 在这些流传了千年的智慧、诗意与情趣里, 我们母语的童年永不老去。

篇4:写不尽的乡愁,记得住的乡愁

生于1972年的赵伟,花了整整20年时间来创作这部沉甸甸的小说。2013年12月,在北京首届剧本及曲艺作品推介会上,根据小说《望乡台》改编的同名51集电视剧本作为推介会十佳剧本之一,受到诸多青睐。

长篇小说《望乡台》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联合推出,共100章,描绘了中国二十世纪一百年间,居于大山深处老官庙望乡台下四合院一个耕读世家—赵氏家族祖孙三代的多舛命运。作者力图在生活的艰涩与对生存的敬畏中,刻画出一群善良顽强、坚韧博大、勤劳勇敢、荣辱与共的中国百姓形象,不论经历多少磨难,总有人性的光辉温暖着生命,总有土地的宽大庇护着生灵。

“乡愁,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探讨和思索中国从农业文明转向城市文明这一历史巨变中的人性去向和文化坚守,的确是我写《望乡台》的目的。”赵伟说。

在《望乡台》中,国仪终生坚守着对朋友的一句承诺,为保护周掌柜托付的皮箱,经历磨难,无怨无悔。玉珍帮助丈夫国仪坚守对朋友的承诺,至死不改。德辉历经世事磨难,却不改心中做人准则。树兰忠贞执著,美丽善良,孝老爱亲,相夫教子。子归和思凡逃离家园,流浪四海,却在岁月的轮进中,最终感悟并理解了生存的艰涩与沉重。此外,还有陈氏、青姑、德俊、麻女等众多人物,性格迵异,命运参差,不同年代,不同际遇,不同思想,黑与白,美与丑,善与恶,因与果,都在老官庙那座千年戏台上轮番演唱。

文学评论家张志忠教授认为,《望乡台》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具有浩大而充沛的生命元素,有厚重而久远的中国传统和乡村文化,尤其作品中贯注的、蓬勃的乡野气息和人性之美,对乡村命运和中国历史的关注和思考,都很有穿透力,在艺术描写和细节营造、人物镂刻等方面,非常精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赵伟是四川通江的农家子弟,1990年入伍,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2009年转业到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他是部队走出来的作家,先后著有短篇小说集《兵恋》、中篇小说集《营盘舞》、长篇小说《壁州兵事》、长篇报告文学《深圳武警》等作品。

“20年前,我在军艺宿舍里用笔在格子纸上写下《望乡台》三个字,是对亡母的追思,我没想到这部小说能写二十年,只是在写的过程中,随着年龄增大,阅历增多,对生活、对生命、对时间和空间的渐进理解而不断修改,才断断续续写了二十年。”赵伟回忆说。

《望乡台》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从中国作家网为《望乡台》开辟的评论窗口可以看出,有人称它是一部“厚重悲悯的人类心灵史诗”,有人说“《望乡台》以一种淡定的姿态叙述惊心动魄的故事,对二十世纪一百年的解读,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后人研究二十世纪提供了最基层的图像和最深刻的人性。”

“作者精心对百姓在油盐酱醋茶中一笑一颦的刻画与描写,正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凝重而深情地歌唱。”张志忠评价说,“它所得名的‘望乡’,表达了作者对于在现代化和都市化进程中,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乡土大地的风雨沧桑的深切思考,抒发了强烈的故乡意识,在当代人的生存空间日渐狭隘和隔绝、人们的心灵世界焦躁不安的普遍状况下,《望乡台》是一剂心灵的清醒剂,它抚慰读者的心灵,也唤起读者对精神家园、乡土传统的向往和寻找,使人们从现实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得到内心世界的拓宽和镇静。”

篇5:关于乡愁的诗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

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大陆在那头。

永不老去

夜深人静时

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故乡是磁石

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

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篇6:关于乡愁的高三作文

洁白的面团早已醒好,光滑得如同一休的脑袋,在母亲的手中迅速地变成了扁平的条状,抹上油后,它们服服帖帖地堆在盘中。此时,白玉般的面被镀上了一层金光,犹如君王一般散发光芒。

再次醒发后,母亲从盘中拿出面条,原本僵硬的面条在油的滋润下变得柔软而有韧性,两手一拉,竟轻松地变为一条宽宽的玉带,“啪啪”的声音随着面条的起伏有规律地响起。等到声音停了,一根根面条出现在案板上。原本不过一指长、一寸宽的面条被拉成四指宽、一米长的面条,面条比刚才更加圆润,隐隐还能看出撞击案板时留下的木纹。

锅里的水已经起了白泡,“嗞——嗞——”一声比一声悠长。母亲从案板上揭起温润如玉的面条,下入翻江倒海的锅中,锅里的水立刻平静下来。又一次,锅里的水开始翻滚,母亲捞出了面条,那面条薄而不断。

面条盛入碗中,放上烫熟的青菜、胡萝卜、豆芽……最重要的是撒上火红的辣椒面和翠绿的葱碎。待锅中油烧得滚烫略有青烟时,将那热油泼入面中。“嗞啦——”一瞬间,辣椒面和小葱的香味被激发出来。热锅里再倒入香醋,又是一阵嗞啦作响,烧过的醋,没了酸涩,满是酸香。种.种香味不经意间飘入鼻腔,原本沉寂的胃突然“咕噜噜”地叫起来,口中的唾液也不自觉地加快分泌。

晶莹剔透的面条上,如火的油泼辣子刺目的红,豆芽顶着大大的脑袋,全身换上了油亮的彩衣,青菜叶绿得发亮。夹一根面条,高高挑起送入口中,那味道惊艳着你的味蕾,督促着筷子不由自主地伸向碗中,再挑起一根又一根……

篇7:关于乡愁的诗歌有哪些

《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无人清扫,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稻香季节

沉甸甸的梦

挂在广阔的田野

飘香的轻风

吹开了农家

那如痴如醉的心扉

梦,不是缠绵的在喜庆的氛围里

多姿的金波

荡在水乡的怀中

人们一如吮吸千杯美酒

就在这————

沃野千里飘香时

《望乡台》

登上望乡台

众山脚下踩

遥看天际一抹云

风送乡音来

身边没有林涛

山路又弯又窄

唯有故乡一条路

直通望乡台

看见故乡山和水

看见故乡柳和槐

还有家前那棵松

还象我奶奶

离家千里外

转眼已数载

思乡之情终不退

篇8:关于乡愁的演讲稿

《乡愁里的中国》是记述真实中国的第一手的田野调查, 包含着作者对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城与乡, 进不去, 也回不去, 只因为中间的那道藩篱。全书的落脚点介乎城与乡之间, 既是作者个人的观察, 也掺杂着个人的经历。作者试图通过对一个个真实中国的切片的近距离观察, 在完成对基层中国故事化记录的同时, 寻找到那些原生态的制度变迁的印迹, 以此来丰富对于国家转型命题的探讨。

作者笔下的这些城市, 有的因港而兴, 有的因人而盛, 有的资源得天独厚, 有的靠体制改革推动繁荣, 有的则在经历从城市向乡村的迁徙。很多人会问, 为什么同为北京周边会形成贫困带?为什么同为古都, 西安与开封的发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同为港口城市, 发展路径却大相径庭?我们内心深处, 都想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但“日暮乡关何处是”, 家在何方?作者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 但却记述了他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发现, 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不同, 中国的城市化带有鲜明的政策推动色彩, 是主动选择和市场驱动两重因素带来的结果。尽管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 但政策推动型的城市化, 也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大量农民工并未享受到城市的医疗服务、社保, 户籍制度禁锢着人口流动, 异地高考仍然是一种奢望, 强制拆迁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 不同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天壤之别。“伪城市化”成为这些问题的代名词。这让我们反思自己, 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对了吗?我们内心充满了对城市的向往和不安, 以及对城与乡关系的不解和纠结。

作者的人文理念和由此展现的切入现实的视角, 总能引人深思。比如他写日照市, 这个“以港立市”的城市, 前后换的10任市长, 都是把沙滩当做公共资源来对待的。作者在讲了丁肇中、翟墨等3人与沙滩的故事后, 以抒情性的语言得出结论:日照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强势的资本和权力面前, 积极的公共政策完全可能赢得阻击战的胜利, 而且, 这一基于公共利益的决策, 对城市未来全面发展和建设的促进作用极大。

现在不管我们从哪个角度去打量中国, 总有一种不同的现实横亘在我们的面前, 让人很难用一个甚至几个概念来指认它。在书中, 作者把中国分为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域外中国等几个视界, 然后从这几个视界打量中国。这样一来, 读懂中国便指向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不同文化伦理之间的对比。先进的, 有多先进;落后的, 有多落后, 让人一目了然。道理很简单, 只有看清了不同的“中国”, 似乎才可以说, 我们读懂了完整的中国。在这个意义上讲, 作者充当了导游的角色。

篇9:关于父爱的诗歌自编:乡愁·父亲

包沉重责压。

陪伴终放手,

征程启足下。

作者:欢爸

篇10:关于乡愁的话题作文600字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邮票寄托着游子的情思,是“胡马依北风”的依恋,是“夕阳西下”的惆怅,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喜悦。无论身在何处都改变不了对故乡绥化北林区的思念。

在中国的版图上,不用放大镜,你是找不到绥化的。它位于黑龙江省,东接林城伊春,西接油城大庆,南接省城哈尔滨,北望边城黑河。面积2723平方千米,她的一园一景都令人流连忘返。

记忆里常流连的是儿时房前的院子。四面既没有水泥,也没有红砖,只是朴素地在房前用栅栏围成凸形。一进院子,是条直通房门的石子路。一侧是自然的小菜园,那翠玉般的小白菜,上了蜡似的红樱桃,翡翠样的菠菜,在园子里都精神抖擞地舒展着,那昂首挺胸的样真让人忍俊不禁。另一侧则是充满欢乐的空地,空地上立着一根结实的水泥立柱,柱上镶嵌着小巧的篮筐,每当放学后回到家,我都愿意捧着心爱的篮球,跑到篮筐下尽情投篮。这小小的院子带给我多少童年的快乐啊!

最令我心神倶爽的是春天漫步校园的情景。欣欣然张开绿眼的柳树,勃勃然钻出泥土的小草,融融然拂面的春风都让你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气夹带着湿意扑面而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最妙的是这个时侯恰好飘下润润然的春雨,雨丝粘在头发间,就会变得分外清新,沁人肺腑。透过春雨,似乎听得见春草正如饥似渴地吮吸着晶晶染得的雨露的声音,看得见学子们长大后忙碌事业的矫健身影……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是的,家乡的美景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更是我们应该共同享受的。

对家乡的眷恋是一杯酽酽的茶,经常品味,会保持更多的质朴与真诚。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母亲轻拍怀中啼哭的儿女时轻声哼唱的摇篮曲;是母亲在昏暗油灯下戴着老花镜用针线密密纳制成的鞋底;是母亲额前线条分明的皱纹和鬓角飘忽的银丝般白发;是母亲拄着拐杖村口翘首张望的期盼;是儿女回家时母亲嘘寒问暖的唠唠叨叨;是母亲担心远行千里的儿女的叮咛牵挂。

乡愁是父亲络腮胡子微微刺痛儿女时慈祥的亲吻;是父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失落眼神中的严厉呵责;是父亲穿着草鞋走过蜿蜒陡峭山路时的汗流浃背;是日照当空荷把锄头在肩的父亲田地里的辛勤劳作;是父亲收获喜悦时的开怀大笑;是父亲承受悲痛时的沉默寡言;是父亲点燃长长烟斗吧哒吧哒声的悠然自得;是父亲辛勤张罗丰盛年夜饭时的欢乐满怀。

乡愁是兄弟间在父母面前抢着告状时无端的哭闹;是兄弟间拱着被窝的踢踏和嬉戏;是兄弟间写字学习时争抢桌椅的打闹;是小伙伴们打斗时兄弟间的一致对外;是姐妹们跳绳踢毽子和石子游戏时的比拼;是姐妹们相互比较漂亮的裙子衣裳时的神采飞扬;是姐妹们对镜贴花黄时的自我陶醉;是姐妹们出嫁时欲走还留的幸福“悲伤”。

乡愁是儿时草堆里的迷藏和牛背上漫唱的童谣;是山上打柴小伙伴的打闹和小河中偷偷游泳的胆怯;是偷吃邻里瓜果的愉悦和老师家长责骂时的无声哭泣;是编织梦想的连环画和展现男子汉气概被踩在脚下的高跷;是课间休息操场上的地螺比赛较量和课后弹弓惊起飞鸟的阵阵扑打声;是随欢笑飘荡的秋千和用水彩蜡笔涂鸦出的天边彩虹。

剪不断的乡愁,道不尽的怀念和思念!

蔷薇·记忆·乡愁

记得席慕容说过:“记忆是无苞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题记

读过她的一首诗,她说:“故乡的面貌确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有点感伤,还有一点点可悲。就像只断翅的鸟,从天上堕落到人间,为了生存,用爪子走路。久长,抬头望着蓝天白云,却忘记了自己在天空的痕迹,眼里满泪,值得在夜深人静偷偷的忆思。那段风干的记忆。

记忆不会被时间风华的。

我很清楚。童年的我含着泪水回头望望这让我快乐,让我忧的故乡,告别那青石板,还有那旁边的不知名的花。

一种叫岁月的东西,从我的指间滑过,随他而流的是我的稚气,生命中不期而遇的人,以及连我自己也忘记的事。在是记忆中只有他们随岁月的流逝而日显沦落。

那是很普通的一块青石板,凹凸不平,在小沟上架着,并不是桥。儿时的快乐与忧愁都是因他而生。相对小小的我,跨过的那块青石板,是多么幸福和引以为豪的事。小小的我,总是喜欢坐在青石板旁,看着不同的脚,一大步跨过,三步似两步的踏“石板”飞燕而去。踩上去,“吱吱哟哟”地哼着。坐在那旁的我,总是咯咯吱吱地笑。因为我知道石板在想什么。

他说,这样也是一种幸福。

当四周无人时,我很喜欢用稚嫩的手抚摸着。那青石板上的凹凹凸凸的坑。这是,印迹。石板说这是它幸福的印迹。我点点头。它的那邻居,那朵不知名的花也在风中摇摆。是的。

斜草碧连天。那时,我们真的很幸福。

篇11:关于乡愁的话题作文900字

夜幕降临了,它慢慢地被烟雾所笼罩.空气中回荡只有乡村才会拥有的柴草味,左右两旁山脚下好似萤火虫般大小的亮光忽明忽暗。一条笔直的省道穿过它的心脏带着希望奔向远方,这是先进的精神,也是事物和该地特产输出的必经之路。天空中的繁星越来越少,距离黎明也越来越近,山脚下的鸡鸣吵醒了沉睡一夜的村寨,鸡鸣声沿着弯曲的小路飘进了她的心中,唤醒了沉睡一夜的小镇。这个小镇就是我的故乡,她虽然平凡,但是却有着一种时刻吸引着我的力量。

早晨的她是一位披着绿纱的少女,婀娜多姿,在云雾缭绕的日子里更加迷人。天还没有明亮,乡间路上已是另一番景象,辛勤的妇女挑着满筐的蔬菜赶往市场。青山有着人们的相伴,显得更加的宽容、大方、生机勃勃。小镇上的居民也被这种气氛渲染着,山更绿了,村边的那条小溪流淌得更欢快了。

平凡的她仍然保留着平凡的经历,那就是一些风俗习惯,例如五天一次的赶集。赶集是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至于他的历史我们无从探究。每逢赶集镇上就会聚集周围,甚至来自更远地方的农民,商人。因为这一天会有很多的日用品销售,以满足人们不同生活的需要。

春天,小镇周围的田野被开垦成若干宽度相等,长度不同的长方行,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播种着农民丰收的喜悦。还是番茄耕种的季节,等到幼苗长出后,农民就正式开始繁忙的工作。移植,浇灌,施肥,这些细微的程序,是不容忽视的,没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天见农民忙碌的背影有增无减,因为这是番茄移植的最佳时机,温度适宜。

夏天,番茄会长得更加旺盛,葱绿的叶子爬满了番茄架,番茄的枝叶被捆绑,固定在架上,枝头上的小花谢了,换来小小的果子,果子的成长时期约为一个月,转眼间硕大的果实爬满了枝干。番茄成熟的季节也是镇上最为繁忙的季节,田间农民们笑容满面的打理着挂满果实的“摇钱树”,小镇上吸引了很多前来采购的大客户以及前来观光的旅游者。

八月的故乡最为美丽,由于小镇在番茄种植上的推广以及在科技上的提高,小镇得到了“番茄基地”的美称,道路上随处可见满车红通通的诱人的番茄在销售,整个小镇被丰收的喜悦所笼罩。虽然我离开了故乡,带着一丝丝的离愁,但是在梦中,我将若干次的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远方的我,眼中涌起激动和离别的泪光,祝愿我的故乡,那个远方的小镇越来越美。

离离乡愁,丝丝情意,今夜让我在远方为你捎去我诚挚的笑容吧!

乡愁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邮票寄托着游子的情思,是“胡马依北风”的依恋,是“夕阳西下”的惆怅,是“乡音无改鬓毛催”的喜悦。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改变对家乡的依恋。

小时候,在家乡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东西,反而加以破坏,但娃娃被撕坏是,才会知道他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时光是多么珍贵的,刚刚懂得珍惜,可这样的时候不会再有了。事物往往如此,但你懂得珍惜时,它也不会再回来了,留下的只有怨恨自己,怨恨自己的笨拙。小时候,每次过生日,妈妈总会陪着我,每次获得荣誉,巴巴总会在身边不停地嘱咐我,要虚心,千万不要骄傲。而现在呢?过生日时,吹灭蜡烛时抬头看见的并不是妈妈那熟悉的面孔,而是奶奶在那静静的注视着我。每次因为成功的喜悦后并不是再次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着,而是一个温和和有严厉的声音,他是老师,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

小时候,每天呆在床上在清晨之际会有清脆悦耳的鸟叫来唤醒你对新一天的期望,推开房门去探究它们到底在说什么,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每一棵植物上都活有一些新活的生命在凝望着你,在它们丛中有无限的清新和甜美,秒钟一圈圈装过,到了上学的时候,只有带上对它们的不舍踏上梦想的旅程。

而现在,只好远离家乡出外求学,时间便不再那么清闲了,生活也没那么自由了。每天只能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争分夺秒的去为梦想拼搏。只有闲暇之际才能回想过去美好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时间很少,不久就会被作业压得喘不上气来。坐在窗边向外张望,却没有过去校园的和谐和同学们的嬉戏声。把头伸出窗外试图闻一下清新的空气,可不知怎么,空气中似乎有种难闻的臭味儿,逼迫你迅速准备上课。

时间飞逝,不知有多少光阴都在课桌上消失,留下的只有我们的泪水和对家乡的思念。

闭上眼睛,静静想,回忆家乡,会议一份久违了的甜美,似乎有种力量在不断的给予奋斗下去的精力和希望。

国祥的热土能否再塌?亲切的朋友能否再见?在不断地学习中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呢?

乡愁犹如一缕烟,一缕萦绕在我脑际的烟,令你难以忘怀,乡愁犹如一片云,一片片飘荡在我心间的云,随着我的思维变化成我所思念的亲人们;乡愁犹如一阵风,一阵于佳节前刮起的风,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挚爱与向往。我多想随着这缕烟驾着这片云,顺着这阵风回到故乡,我多想亲眼见证一下家乡几年来的变化。总而言之一句话——我想回家乡。

浓浓乡愁

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棵长青树,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在我的生命中蓬勃向上。她是我生命里的一株水仙花,风吹日晒仍旧在我的心里香气盎然。她是我生命里的一处别院,历经风霜还在为我守侯。她占满我不眠夜晚的思绪,填满我寂寞无助的心房,浸透我透明泪珠的缠绵。她就是那一丝一缕的乡愁,不舍昼夜的乡愁。

青涩的少年时光在古香古色的小镇洒落,我踏着长着青苔的石板路来回奔跑,从懂事起一直跑到十八岁。她是流淌的河水,流经我的身旁悄然无息,我从懵懂走向成熟,岁月像是不眠的沙漏,一点点地漏掉我的思绪,无法逆。属于我的一方安乐土,就是我心心依恋的家乡。这里的山清水秀滋养我负荷的心灵,这里的鸟语花香舒缓我憔悴的身躯,这里的鱼虾满江沉淀我不安的慌乱。我在这儿生长。她告诉我真善美的世界,这儿勤劳朴实的人们,真切的关怀,贴心的问候,好似黎明的朝阳,充满了希望。我被家乡的水土滋润得一尘不染,我快乐地成长着。

但是,这一切却没能阻止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这一天,我拿起行囊,决定离开。

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端详着这古老小镇,我才第一次发现她的破旧不堪,这里封存着我成长的记忆,我在心里荡漾起了丝丝涟漪。有些不舍,但终究还是要走的,我太年轻,我拥有我不停歇的梦想。

于是我带着行囊,像穿越漫漫沙漠的骆驼。一身的落魄没有掩埋我内心的自信。我整装待发,我尝试着让自己融入外面的社会,他的流光溢彩,灯红酒绿,都曾经让我好奇向往。我试着让自己流连忘返。每一步我小心翼翼,我瞻前顾后,生怕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渐渐的,我开始失望。我发现,他们的笑容不够真实,他们的话语没有肺腑。

我开始想念我的家乡,想念她的纯净,她的清澈。

我怀念在她襁褓中感受到的温暖。

我想回家,想离开这里的嘈杂和虚假,想回到属于我的家。我不想经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心酸,不想经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不想经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哀,我只想回到她的怀抱,柔情似水的怀抱。

篇12:米酿的乡愁

纷纷落叶已掩埋了家乡的小径

山峰像一群迷途难返的骆驼

胸前佩着那只落日的铜铃

背着空囊, 心却异常沉重

不过趁暮色过来要感到点轻松

这样, 路上的熟人就不会认出

我垂入晚霞中的羞愧的面容

目送一辆载满石头的马车

吱吱哑哑地拐进一片灌木林

那印在泥泞中的车辙使我想起

我所走过的暴风雨中的路程

在那些闯荡江湖的岁月

我荒废了田园诗而一事无成

从挥霍青春的东方式的华宴中

我只带回贴在酒瓶上的空名

所以, 我不敢轻易靠近家门

仿佛那是一块带着裂缝的薄冰

茅屋似的母亲吆!我叹息

我就是你那盏最不省油的灯

已不再是无所顾忌的孩提时代

贪耍归来, 随意抓起灶中大饼

现在, 不管我是多么疲乏

也不能钻进羊皮袄的睡梦

于是, 像怕弄出一点声响的贼

我弓身溜出了篱笆的阴影

那只孤单的压水机, 鹤一般

沉缅在昔日的庭院之中

只有夜这翻着盲眼的占卜老人在朝我低语:流浪已从命中注定

因为, 当你在晚秋时节归来

纷纷落叶已掩埋了家乡的小径

2. 夏天好像是一天

悠闲地躺在藤椅上

一颗毛桃是我眼睛的睡眠

当蓬松的石榴树猛然遮住幽静的

庭院

我醒来好像果子裂开:夏天好像

是一天

坐起身, 用闷热沏开深棕色的黄

慢慢品味孩提时熏香的槐林

是谁?薄嘴唇的斧子在炊烟中停

止了歌唱

霞光闪闪的土灶正煮着大红枣似

的夕阳

顷刻, 风雨这对爽快的姐妹携带

大笑的陶罐

来到墙外的松林, 宴请枝上永盛

的玫瑰

而我却在蒲葵折断的脆声中诡秘

地瞥见人生

——这滴迟顿的却又是一闪而过

的露水

间歇, 小心别去碰那棵女人般脆

弱的香椿

它会铺头盖脸涌来一阵泪水。轻

轻敞开门

因为我的酒友, 我的拎着老窖的

酒友

常常在夜半更深, 嘘!才姗姗来

3. 秋日咏叹

我醉意朦胧游荡在秋日的荒原

带着一种恍若隔世的惆怅和慵倦

仿佛最后一次聆听漫山遍野的金

菊的号声了

丝绸般静止的午后, 米酿的乡愁

原始的清淳的古中华已永远逝去

我再不能赤着脚返回大泽的往昔

在太阳这座辉煌的寺庙前在秋虫

的祷告声中

我衔着一枚草叶, 合上了眺望前

世的眼睛

故国呵!我只好紧紧依恋你残存

的田园

我难分难舍地蜷缩在你午梦的琥

珀里面

当远处的湖面偶尔传来几声割裂

缭绫的凄厉

那是一种名贵的山喜鹊呵!她们

翎羽幽蓝

那棵梧桐像位知心好友远远站在夕阳一边

再次回过头, 疏黄的林子已渐渐

暗下来

风, 正轻抚着我遗忘在断枝上的

黑色绸衫

篇13:乡愁演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参赛选手,我今天的演讲题目《了却乡愁 盛世祥和》

访尽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儿时的梦已幻化成泡影,随着走过的路渐行渐远。曾经幻想过夸父逐日,昼夜不舍。精卫填海,一石一土。儿时的梦太单纯,太飘渺。也曾幻想过高山流水觅知音,于是伯牙与钟子期相遇;天涯海角寻知己,于是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儿时的梦太虚幻,太幼稚,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这样的梦可以说是轻盈美好的,但同时也是虚无缥缈的。

个人理想只有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才会孕育新的希望,盛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于是以亲身感受为媒,已走过的路为妁,我与中国梦结缘,回首以往感触良多。 历史长河溯流,印记着流年的痕迹。流年似水,但却有些许不可磨灭的痕迹。伟大的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夙愿。多少个月圆之夜,亲友分隔异地;多少个细雨清明,行人路上断魂;又有多少个登高重阳,茱萸遍插未满。 置身于苍茫人世,难免迷茫,但有一个掌舵明灯一直指引着我前行,那就是我的`中国梦,中国梦,且歌且行,伴我一生;中国梦,真心真切,两岸连心。

不经意间,我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就像爱情在某男某女间的生离死别一样。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

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乡愁又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一直成为我破碎的梦,了却乡愁,九州圆梦。

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如约而至在我们精神的海底。因为每次的归去来兮,所以我们的乡愁像西出阳关的旅人,充满了蓦然回首的美感。

乡愁一直是我心中难解的情节,多希望台湾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余老先生的乡愁,能幻化成两岸人民曾经的记忆,两岸如情人喜结连理,永永世欢好。  我想改写《乡愁》为《却别乡愁》,以表深意。 却别乡愁

——余神算

小时候

却别乡愁是一脉共同涌流的热血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寻亲访友

认祖归宗

叶落归根

侍奉母亲

长大后

却别乡愁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自由联姻

喜结连理

珠联璧合

后来啊

却别乡愁是一轮团圆共赏的皓月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备酒御膳

宾朋满座

携手相拥

共赏明月

同享天伦

而现在

了却乡愁

祖国统一

两岸共筑和谐盛世;

篇14:记住乡愁演讲稿

纽带的愈发脆弱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方面,它连接着城市。在城市不断外延扩张的今天,城市也为自己贴上诸如“先进”“时尚”“流行”等标签,吸引着一批批——尤其是年轻人的驻足与扎根。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与庞大人口带来的劳动力红利,将这一端的纽带系得愈发牢固。我们不能抵制它,也不能否认它的作用,但我们别忘了,另一端,还系着乡土。

人口涌进城市必然带来乡村的劳动力流失,也动摇了这一端的纽带强度。可正如“爸妈不愿离开故乡”这样的话,乡土承载了从前数代人的心理依赖。再者,从小农经济时代蹒跚而来的中国社会,必然为乡村的土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财富与历史积淀。更何况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所谓的“城市人”,一定是扎根在乡土的。我们的祖辈都是从乡土而来,乡土藏着我们的根。所以,乡土这一端的纽带,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象征着精神的乡土纽带,却在象征着物质的城市纽带前屡屡“败阵”,让我不得不担忧:唯物质主义正在毁掉乡土。当然,追求物质是无可非议,但若是把物质当成第一要义,政府为了政绩不断扩建,企业为了利益铲平乡村,居民为了利益出走乡土……这个社会长此以往,虽然富有了,但也不过是精致的空壳罢了。所以,守护好城乡纽带,在当下的要义,已成为了守护乡愁,守护乡土。

这样的乡土,并非指的仅是“依依墟里烟”的乡村,而是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个人内心坚守的本真,也就是我们的根。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实,每一种社会都是乡土性的,都离不开最初的精神扎根之地。守护好乡愁,不仅仅是为我们上一代人留下寄托,更是在留存这个社会的气质。

而作为00后,要拥有守护乡愁的担当与勇气。如梁启超式的“少年中国”,鲁迅式的“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李贺式的“少年心事当拏云”。我们不应把乡愁看成是上一代人的责任,而应把握住此般难得的年轻,为我们的社会留住根,守好根。

篇15:演讲稿美食乡愁2020

演讲稿美食乡愁1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禹城市。你知道为什么叫禹城吗?因为传说禹城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我的家乡禹城美食丰富。最好吃的是禹城扒鸡,他的颜色是金黄色、味道咸香、外酥里嫩,在全国都很有名。还有卢家泡子糕,爷爷最爱喝的禹王亭酒。都是禹城的特产。

我的家乡也叫糖城,因为他是全国功能糖基地,还是中国的馅料城。

我长大以后想把禹城建设成高楼林立、树木茂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我的家乡真美,我爱我的家乡。

演讲稿美食乡愁2

我的家乡柳州,美丽富饶、城市繁荣,只要你来了,就会舍不得回去,但柳州最有名的就得数那鲜香麻辣的地地道道的螺蛳粉了。

螺蛳粉具酸、辣、咸、鲜、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萝卜干等一些劲口的配料,再淋上一大勺滚烫滚烫的螺蛳汤,一碗色香味具全的螺蛳粉就做成了。不过,你别小看这螺蛳汤,它可有讲究了,它是以青螺作为主料,加上五香八角等几十种香料熬制成的,在柳州,要是你做的螺汤淡而无味是不会有人看一眼的,精心熬制的螺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躁、辣而不火、油而不腻的特点,一般是用一个大铁锅来煮,骨头、螺蛳浸在锅里,汤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鲜红的辣油,散发着浓郁的辣香。

当你看到一碗正宗的螺蛳粉时,你肯定会食欲大开,瞧,晶莹白滑的米粉和翠绿的鲜菜浸在殷红的辣油里,而被炸得金黄酥脆的腐竹也点缀在其间,花生、黄花菜、酸笋,披上油亮的红油外套,沾沾自喜。令人垂涎三尺。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螺蛳粉是柳州第一小吃!走在柳州街头,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以及“吸溜吸溜“的吸粉声,构成了柳州街头一道必不可少的靓丽风景线。

演讲稿美食乡愁3

我的家乡在一座江南小城,江南有着许许多多的小吃,在多如繁星的小吃中,令我最难以忘怀的美味是鸭血粉丝汤。

江南人喜食鸭,这鸭血在江南人眼中也不失为一道美味。在落叶之际,天气微寒,路边小摊上的鸭血粉丝汤,它所散发出的香味使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远眺。

鸭血粉丝汤散发出的热气仿佛能使碗中的块块鸭血滚动在我的面前,银发般的粉丝散落其间,使人食欲大增。在白白的浓汤之上,飘着几片绿如翡翠的香菜叶,真是颇具诗意呀!这简直不是一种食品,而是一幅生动的水彩画!

当你刚一闻鸭血粉丝汤的时候,它的香味真是沁人心脾,让你一下子体会到了它那所谓“尚未入口,已香入骨髓”的味道了。

现在,人们已经几乎不再把食品当作果腹之物了,而是把吃当作一次美的享受,通过这享受,来体验生活与人生。

鸭血粉丝汤价廉物美,老少皆宜,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也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吧!

我爱家乡的一种美味——鸭血粉丝汤。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在路边大排档中叫卖的鸭血粉丝汤

演讲稿美食乡愁4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是一个离长江较近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水产品和农作物,所以,我的家乡常被称为“鱼米之乡”。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美食,我最爱吃的是江虾、菱角、锅块。

我们这里的江虾可不像海虾一样大,它只有一到两厘米长,头上长着两根很长的胡子,这些虾子还没炒时是白色的,有些地方还是透明的,像水晶做的一样。但是你把它下锅一炒,它们立刻卷了起来,还慢慢地变成了粉红色,隔着老远就可闻到它的香味,馋得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在水产品中,不但有动物,还有植物,那是菱角。菱角外面有一层黑不啦叽的壳,样子就像老牛头上的一对角,角尖上长着刺,如果你拿的时候不小心,还会被刺伤。虽然它外面长得不好看,但只要你把它剖开,里面就会落出白生生的肉来。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当菜炒着吃。蒸的时候,用沙木蒸笼,蒸一个多小时后,开盖就是香味。我们那里,一到夏天,大街上都是卖菱角的,“卖菱角啦,沙木蒸笼蒸的菱角”的叫卖声,离很远都听得见。有时候家里图方便,会直接去了壳,放上辣椒用猛火炒,绿色的辣椒衬托着雪白的菱角肉,又好看又好吃。

我的家乡还有一种美食,那就是锅块。锅块只有冬天才有得吃。冬天里,在街头巷尾,你总能找到锅块摊。只要有人来,老板就会拿出一小块面团,里包了肉或菜,再摊成饼状,在饼上拍上芝麻,然后把它贴在用油桶改成的火炉的内壁上,火烧得很旺,不一会儿,锅块就膨胀起来,表面变成了金黄色,冒出一阵阵浓浓的香气,烤好了,你还可以在外面刷上辣酱或是甜酱,在大冬天里能吃上锅块,可是一种享受。

对我们家乡的美食,你感兴趣吗?如果你的家乡没有这些食物,那就到我家乡来做客吧!我请你吃遍我们家乡的美食。

演讲稿美食乡愁5

北方人喜欢吃面,我的家乡就有一种特别好吃的面食——炸酱面。

炸酱面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肉酱、黄瓜、胡萝卜。

炸酱面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和好面,把黄瓜胡萝卜切丝,然后就开始炒酱了!妈妈首先把肉切成肉丁,葱切花,倒入酱油腌肉,然后放油锅里炒,一般小火十几分钟就可以啦!香喷喷的肉酱出锅后,开始擀面煮面,然后把肉酱浇到面条上,撒些黄瓜丝和胡萝卜丝,一碗好吃的炸酱面就做好了!

喜欢吃吗?我给你做哦!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那样昂贵,但吃完却让人回味无穷口齿留香。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来我的家乡尝一尝吧!

篇16:浅析《城南旧事》的乡愁

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中期的台湾文学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方面,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来到了台湾, 一大批文人、军政要员也随着国情的重大变化迁到了台湾这个对他们而言无比陌生的地方,同时也改变了台湾文坛原有的结构和创作队伍。而政治方面,国民党退台后对台湾政治实施高压政策,即便只是写了一篇批评时政的文章,也会惹来杀身之祸,在这种高压政策的影响下,民众的人身自由思想自由都受到了极大的禁锢。在经济方面,美国为了增强台湾与大陆抗衡的经济实力,加大了对台湾经济援助的力度, 这一措施推进了台湾的工业化进程,对稳定台湾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形势起了积极作用,这种做法使当时的台湾人民对美国政府产生了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文学方面就反映为“现代主义”流派在台湾的滥觞。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离开故园, 离开亲朋好友来到陌生的台湾的大陆知识分子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刺激,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惶恐和担忧。他们虽然身在台湾,但内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土,由于内心的对故乡的思念无处抒发,他们只好把这种思念寄予文字,用文字来表达思乡之情,谱出望乡之曲,“乡土文学”由此便风行起来。 林海音的这部《城南旧事》便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一、对民俗民风的留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英子是她的小名,祖籍是台湾省苗栗县,但她是出生于日本的,不久随父母迁回台湾,5岁又随父母迁到北京,北平是林海音成长的地方,无论是小说中英子曾住过的椿树胡同、还是帘子胡同,满满都载着林海音对二三十年代老北平的深深的思念与眷恋。从英子第二次看见妞儿,她们的对话便可以看出 :

“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

“恩。”

“第几个门?”

“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去玩。”[2]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平过去的建筑风格 :“北平过去就是由千千万万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这种四合院与小胡同是英子从小居住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在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地方有着英子的爸爸妈妈, 有着自她出生起就在照顾她的宋妈,还有名叫秀贞的比她大很多的姑娘,这都体现了北平当时的民俗民风,也为整篇小说交代了主人公英子的成长背景,这种能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日益式微的民俗文化和旧光阴的生活气息,使城南的民俗民风融入了字里行间,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平淡淡的风情,林海音就是用这种充满浓浓的怀旧气息的故事背景与作者平静的叙述方式相结合,让她的童年、她的思乡意绪使读者深受感染。

由于儿童时期的英子是在北平长大的,她学到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妈妈却操着一口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英子想去惠安馆玩时,爸爸用客家话“做唔得!做唔得”来拒绝她 ;宋妈也说不准普通话,因为她不是北平长大的人。[3]作者通把英子标准的普通话与父母、奶妈带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作对比,突出了英子对北平民俗民风的崇尚。“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然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英子走过的这些地方, 充满着老北平的风俗特色,还有小英子看到的“打糖锣的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儿,还有珠串子,都是我喜欢的。”[4]在平淡的文字之下,竟把老北京的韵味勾勒得淋漓精致,似乎有一个满载着哀愁与童真的小女孩把她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向我们缓缓道来,无关时代的变革,无关世俗的嘈杂,满满的只是对这座皇城的眷恋。

二、对人情之暖的怀念

林海音在北京成长,从小女孩到成为女人,结婚生子, 她的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北京渡过的,她的人生经历自然就影响了她对北京的看法,作为一名台湾文学作家,“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林海音来说,台湾和北京是她的双重故乡,但真正让她成长,让她感知到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 是她在北京时发生的人和事,在她内心的最深处,最使她魂牵梦萦的是北平,那个她成长的地方,那里曾经有陪伴她成长又教会她成长的人。妞儿是英子的玩伴,家境颇富裕的英子常常找衣服破破烂烂的妞儿一起玩耍,“我们俩露着一起笑,一边瞎说着心肝心肝的,也闹不亲是什么意思”。[5]孩童的世界是简单的,没有功名利禄的纠缠,也没有等级的分界,英子因为不想妞儿再受尽养父母的虐待,才会带着妞儿去秀贞的家认亲,还把把妈妈最宝贵的金镯子偷给她们作为盘缠,这是英子对妞儿的情感,如此的真挚,如此温情。小说中有一段话描写了英子在妞儿离去后她的表现 :

“声音越细越小越远了,洋车过去,那一大一小的影儿又蒙在黑夜里。我趴着墙,支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雨水从人家的房檐之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身上,我还哑着嗓子喊 :

‘妞儿!妞儿!’

我又冷,又怕,又舍不得,我哭了。”[6]

年幼的英子在最后似乎意识到互相陪伴对方的友情在秀贞带着妞儿走了后会不复存在,她追着马车跑,却发现自己是无法追上的,妞儿与她的温情,从此也只能留在记忆中, 用来怀念。

英子去捡球时在一片丛林里看到了小偷儿,在于小偷儿聊天的过程中,她知道小偷儿是为了品学兼优的弟弟能够漂洋过海去国外读书,为了家里的老母亲能生活得好一点才会选择来偷东西,从小被教育偷东西的就是坏人的英子突然迷茫了,这样一个为了当好人而变成坏人的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当英子与小偷儿成了朋友,约好了“我们看海去” 时,小偷儿偷到的赃物在草丛里被警察发现了,小偷儿被抓了起来,更戏剧性的是,小偷儿的赃物被发现是英子无意中透露给警察的线索,小偷儿从此也就从英子的童年里离去了,而我们看海去的那个约定也不复存在。也许是听到说别人说小偷儿偷别人的东西,是一个坏人,也许是听到妈妈教育她坏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很多人都说孩子哪分地清什么样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从英子的角度看来,这个坏人在某一方面,他也是好人。小偷儿的离开使英子又少了一位朋友, 无论大人们怎样评论小偷儿,但英子长大后想要写的那本书里,小偷儿扮演的依旧是她的朋友的角色,依旧是与她约定看海去的朋友。“我们看海去”的那个约定虽然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但英子与小偷儿建立起来的感情还是会存在在英子的心里,用来怀念。

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一位叫“宋妈”的人待她如亲生儿女一般照顾着她,林海音把宋妈这个角色设置成了一个具有悲惨命运的女性形象,她一直在外面赚钱养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孩子一个已经送人了一个已经死了,而这位“宋妈”最后还是选择了跟那个没出息的丈夫回去生儿育女,选择了离开英子的家时,英子的人生中一个对她而言像亲人一样重要的人又离开了她。妞儿、秀贞、小偷儿、宋妈还有她的父亲,都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以各种方式离开了她成长的世界,这一个个曾经让她深感人情之暖的故事,最后只能存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即便日后长大了,她拨开时光的尘埃,她还是能看到那闪亮亮的存在她记忆里的关于皇城脚下,那些人,那些事。

三、对小说中乡愁独特性的分析

自古以来,乡愁的主题就不断的出现在文人骚客的文学作品中,那为何说《城南旧事》中的乡愁是独特的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每一个人在他内部都存在两套力量”。从心理需要层次来看,第一套力量对应着自然、母亲,源于安全、归属需要 ; 而第二套对应着社会、父亲,来自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7]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当时台湾的社会状况,林海音从大陆来到台湾生活,其实她的内心是充满迷茫与不安的,然而由于这种对陌生世界的迷茫与不安所产生的乡愁是她在自我实现受到阻碍的时候,她渴望能够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表现。乡愁作为一种意识、一种思想,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早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已经有家园的观念,选择在自己祖先时代生活的地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生活在一起,林海音的乡愁不仅仅只是对家园的一种思念,更是20世纪50年代漂泊不定、 远离家乡的人的心境表现。林海音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乡愁,其实更是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体现,表达了他们渴望回归故园、渴望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愿望,也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的一篇文学作品

四、结语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 / 唯有别离多。”[8]这首广为人知的《送别》出现在小说中。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乡愁是通过对民俗民风的描述与人情之暖的叙述来表现出来的,这种乡愁有别于马致远直抒胸臆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有别于李白曲折有致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城南旧事》 中的乡愁不慷慨、不激昂,林海音只是把英子的童年缓缓道来,有温情,有悲伤,简单平淡的语言,却无一字不在向我们、 向它自己、向整个动乱的社会倾诉乡愁,找寻故园。

摘要:《城南旧事》是一部通过对大陆的风俗文化与往日生活的景象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怀乡之情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故乡之情和人情之暖的把握,向我们述说着一位小姑娘与疯女人秀贞、藏在草丛中的小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毛驴回家的宋妈以及慈爱的爸爸的故事,在平静的叙述背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林海音对随风而逝的童年、故园、还有亲朋好友怀念与留恋。本文结合20世纪中后期台湾社会环境的状况以及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对民俗民风与人情之暖的留恋,分析其中的独特的乡愁意绪。

上一篇:主题年会策划书下一篇:电地暖安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