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散文诗歌

2024-05-02

乡愁的散文诗歌(精选16篇)

篇1:乡愁的散文诗歌

一张小小的车票

一个沉甸甸的背包

风雪相伴归途迢迢

乡愁与火车赛跑

外出务工的大部队

踏上了返乡的浪潮

六千万的留守儿童日夜翘首

等待这一刻来得太久

妈妈的怀抱

父亲的肩头

那是孩子在爱里游走

这却成了留守儿童的奢求

2.6亿的大迁徙

不在乎拥挤的车流

无惧路途艰难险阻

归心似箭分秒难留

急匆匆的步伐

踏着团圆的舞步

家就在路的那头

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村口

一年的收获

蕴藏着魂牵梦绕的乡愁

梦里在家温馨的画面

梦醒之后泪水狂流

年迈的老人守着空巢

思念儿女时孤独上眉头

一年地等待

盼望和儿女团圆相守

压力山大的70.80后

为了生活在外漂流

离开年迈的父母

狠心将孩儿把家中留

历经生活的磨难

在工作中竞争奋斗

苦与累都能承受

愧欠的亲情何时能补够

不能常给父母尽孝

缺少了参与孩子成长的离愁

愧对老人和孩子

成为这代人的乡愁

作者:马伟芍 河南洛阳80后, 网名笑看人生,酷爱文学、诗歌 、散文,喜欢写随笔。

作者|笑看人生

公众号:梦想小作家

篇2:乡愁的散文诗歌

荒芜的土地长满了蒿枝和野草

村庄的衰退,如突然飞过的麻雀

村口的那棵老树下隐约有欢笑的声音返回

留守的村庄,忽略的空间

被云都吹走了,我的那一抹乡愁,仍然握不住细节飘散的碎片。

篇3:乡愁的散文诗歌

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 乡愁成了余光中诗作中的重要内容。《乡愁》是他的代表作,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 从小时候一直到现如今, 乡愁始终萦绕着他, 从对母亲的依恋上升到对故土的眷恋。向来赏析诗歌重在赏析意境, 本诗赏析意境关键在于把握意象。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 本人抓住意象采用了意象还原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拓展教学法、朗读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教学, 多种教法的运用能使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一、还原法

还原法, 即抓住意象的特征, 并把他还原到原先的生活中去。

要完整地分析这首诗歌, 关键在于对四个意象的理解, 而这四个意象又是余光中在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中提取的, 所以只有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并把这些意象放到他当时的生活中去, 我们才能读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包含的诗人复杂的人生经历和蕴藏的诗人思乡爱国之情。否则, 丰满的意象会被我们读得干枯, 浓烈的感情会被我们读得淡薄。所以这一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四个意象, 从而来感悟诗歌的灵魂———情感。

当然我校的学生情况为我上这堂课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我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是住宿生, 有着十多年生活经历和情感积累的他们此时此刻已经能够感受到离家独处的思乡滋味, 只要我们合理的引导, 学生就能够进到余光中当年的生活中去, 能够体味余光中离妻别子之痛, 也能够咀嚼与祖国内地分离之辛酸。如果我们不把这四个意象回原到作者原来的生活中去, 而是以意象的常意去读诗歌, 肯定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

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 让学生对作者有个感性的认识。课内我替学生准备了余光中的生平资料。

二、比较法

比较法, 意在通过比较, 体现诗歌意象的独特之处。

运用上述还原法, 我们能深入四个意象读懂其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但赏析这首诗歌, 如果我们只作上述分析, 我认为还是不能感受到诗中情感的炽热程度, 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意象, 我对四个意象在内容新、表现内容广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挖掘。具体方法为: (1) 通过和有意象的诗词对比, 突出本诗意象内容之新。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上述诗词中的意象分别是月亮、杨柳、红豆、流水, 这些意象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事物, 如果诗句中老生常谈地还是运用这些意象, 难免缺乏新意, 而余光中在此却不落窠臼, 标新立异, 选取了一生中最能表达情思的事物作为诗歌的意象, 让人耳目一新。

(2) 通过和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比较, 体现本诗思念内容广、思念时间长、思念程度深的特点。如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李白和杜甫的这两个诗句, 通过意象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而余光中的《乡愁》在思念的对象、思念的时间和思念的程度上与上述两句诗相比, 体现了不同寻常的感情。 (1) 思念内容更广:由亲人亲情延伸到家乡一直扩大到祖国民族; (2) 思念时间更长:由片刻或某个阶段的思念发展为整个一生的思念并且不断加大加深; (3) 思念程度更深:由思而不愁发展为愁而不哀转而成为因家因国分离而极度的悲哀。

上述结论正是通过与学生熟悉的有意象的诗句和表达乡愁情感的诗句作比较来达到学习目的的, 通过比较, 意象内容新, 意象体现的思念内容广、思念时间长、思念程度深等特点就挖掘出来了,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由个人的离合悲欢延伸而成的祖国之爱和民族之恋, 感受到蕴涵其中的结束民族分裂、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殷切期望。相反, 如果只由老师进行概括总结, 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推敲, 学生对诗歌中这种更深层的内容一下子难以察觉, 无形中影响了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三、拓展教学法

为了深化这首诗的主题, 同时也为了拓宽知识面, 我选用了另外两首诗, 一首是于右任的, 其亲属在一个铁箱中发现早在1962年1月写的两张纸条, 一张写着:“我百年之后, 愿葬在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 可以时时望大陆。”另一张写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另一首是台湾诗人蒋勋的诗:“岛屿, 岛屿, 它是大陆的弃婴, 它是海洋的孤儿。”这里面饱含了漂泊者的心酸, 这是一种有家归不得的海外游子的不尽的乡土之思。这种情感与余光中体现于诗歌中的情感不谋而合。由此, 我们由一个人的乡愁读到了一代人的悲哀, 深化了主题。

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是这堂课的一大特色, 由老照片、歌曲、朗诵、相关诗歌等素材用FLASH制作而成, 把抽象的情感用丰富的图片和声音体现出来, 让学生在视听感官上获取更多的信息。

上面未提及的“情境导入法”和“朗读法”也是借助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成的。如情境导入法, 歌曲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乡愁就是在别后才涌起的啊!尽管学生和他们父母的别离还谈不上阔别, 更谈不上经历背井离乡的岁月, 但这支歌的旋律, 意境和歌者低沉而又沧桑的声音却勾起了学生这种近乎本能的情感。学生确实被打动了, 和欣赏歌曲前相比学生的心中多了一份思乡情, 这样就为学习余光中的《乡愁》营造了一种氛围。

朗读法也是如此, 在播放这首诗的范读中插入了有关余光中的图片, 而且是在讲授完诗歌之后再让学生欣赏的, 在深入理解了意象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后, 学生能由衷地体会到诗歌的情感。之后再让学生朗读时, 我竟惊讶于学生竟然能读得如此深沉感人。

在这堂课内, 多媒体除了增加声像资料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外, 还扩大了教学容量,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使课堂教学显得便捷而有效。

篇4:武建华诗歌的乡愁元素

从旧日泥土里滋生出精神指认的根须,并终而汇聚催发出盘诘不断的“乡愁”繁花,正是诗人武建华诗歌给我留下的印象。他的文学创作已历经三十多年,在这默默的耕耘里,他在他的诗歌内容里涵容了复杂的“乡愁”主题与生命意象迹写,如浓在心尖的亲情乡情,生养在土地上的良善道德性追求等等方面,围绕人性“七情”的诸种诗意探索,渗透出时空跃迁中人类存在境遇内基本而难解的命题:乡愁。“乡愁”元素成为诗歌永“在路上”的时代表达。因此主体抒情的视点便较为精敏地呈现为“反观”的记忆打捞与捕捉。诗人对于时代主体性的期待,表现在诗歌里呈现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发自心灵的强烈赞歌和抚慰,这正如诗人诗学观所表达出的那样:“人民是太阳,诗是阳光中的风、玫瑰和疤痛……”。这如风如疤痛的诗思,也便在生命的轻与重间,持续抵达着离乡土记忆越来越远的乡土想象,成为现代性行程里社会思想的时代痛结。武建华以其个人历史化的社会印迹,行思在地域性美感特征的深处,满载着遥远的乡愁,留下南阳乡土宽厚的生存经验,这乡愁如河般流经诗人记忆的心房,使我们疼痛,使我们在现代性荒凉的风景里,回望已逝村庄曾有的诗意感动,正如诗人在《飘飞的羽毛》里写下的那样,“生命从死亡中起飞,寻找再生的源地”,原乡虽然已经历史性地消失,但它也定会在我们的追忆里再次苏生。诗人“耘锄”不懈,将诗性的船锚,深深地抛进了故乡——那一片久违了的记忆大海,光亮粼粼波动,闪现出澄澈的思想活力。

在武建华的诗歌创作当中,他以自己生命体验的个人精神词源不断拓展着诗性空间的延伸,诗歌内部充满与历史镜像里生活细部的对话,更为深切的诗歌抒情受惠于我们伟大的诗歌源头的持久影响,回响着《诗经》民间风韵的遗绪。当然,这里更多的是指向诗人将诗艺的凝炼投入到以往的生活体验之中,体现出较为强烈的“风雅”传统精神,连同真实的社会变迁省察,与历史涓流点滴的疼痛欢乐,都深蕴其中。在自九十年代以来诗歌现场不约而同地转向不同程度的叙事性实验,诗人武建华所创作出的诗歌,粘带着来自泥土的记忆,叙事性中转化着个人生命体验的视景,在诗歌更充分地实现以不丧失艺术性为代价的介入社会现实意义上,富有既往诗歌文化积淀,也相应地不断实现着新的传统延续。诗歌评论家程光炜曾认为,“艾青的诗学贡献摄其要者,主要集中在富有张力的意象创造、立体化和散文化形式构筑、确立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相共振的新型关系”,借此用来体察武建华的诗歌风格追求,也是契合的。正是“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共振”的自觉民间立场,源于土地的歌唱,使得他的诗艺形式的张力增强,重意象营造,素朴的情感韵律过程中富含散文化冥想特色,给人以明亮的忧伤诗艺美感,激发出浸透生活的坚实思索。现代性的“乡愁”布满远离故乡漂泊的生存体验,词语对存在的寻找,充满着记忆对诗歌光辉闪现的赐福,代表性的诗篇有《泥土的气息》、《流经生命的河》等:

我嗅到了洋槐花的暗香。在潮湿里

摇曳着枝干,簇动着花束,碰撞着头颅

串串笑声,沿着花香坠入泥土;粒粒乡愁

在泥土的气息中生根,发芽,片片枯叶

在暮秋或冬风中飘逝

泥土的气息氤氲着,使乡村和田野

弥漫着一拨一拨的生机

……

只要我面南伫立,泥土的气息就

扑面而来:刻在岸上的皱纹

隔着月光的凝视,挂在草尖上的笑声和

泪珠……它们不亚于春风,不亚于秋雨

——《泥土的气息》

故乡的清河,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她的宽阔和悠长

成为我生命的海岸线……

她时常是我梦中的温床

她又时常摇醒我的迷梦

——《流经生命的河》

“泥土”、“田野”、“故乡的清河”意象,源自于诗人对乡土大地的诚朴热爱,在诗歌里满溢着仁爱的芬芳,“扑面而来”,“又时常摇醒我的迷梦”。这些始自民间的“乡愁”元素,既有以往诗歌意象的碰撞,也有着诗人自我情感的注入,“河流”与乡土的风物往往凝视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恰似“粒粒乡愁”融入诗人回眸的感怀之中,带有鲜明地域性的“苞谷”、“红薯”等意象成为诗人汇聚“乡愁”的具体化表达,“冬雪飘落,薯窖柴封/南阳盆地缘上的人,又开始吃着红薯/取暖越冬……”有时诗人对于“乡愁”的眷念,丝丝化为追忆亲人的生命心象的陌异呈现,缓缓叙事性的抒写里按捺不住流淌着一股动人的思念和忧伤,如《雪人》、《母亲》、《侍奉母亲的茅草》、《捉棉铃虫的妹妹》等:

多少年了,我的眼前,总有一个雪人

在晃动:一个雪人骑着自行车

在乡间雪路上,向城里的方向晃过来

白雪,刺伤了我的眼睛。一转眼

雪人就不见了。我飞下雪沟

将雪人“打捞”上岸。我用身体支起

一个僵硬的身躯,并擦掉他满身和

满脸的冰雪。这时,我才看清——

雪人竟然是我的父亲:瘦骨嶙峋

他顶不住落雪的北风——

(他明白:正在县城读高中的我,明天

就没餐票了)

这时,父亲骑的自行车

还在雪沟里躺着,百余斤的面袋子

nlc202309082106

与白雪的色彩一模一样……

多少年了,我的眼前,总有一个雪人

在晃动……

——《雪 人》

想让母亲喝一碗现成饭

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这天我终于挤出了闲暇

做了一碗现成饭,端给母亲

可到她长年一人居住的屋里

发现她已经出远门走了

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母亲》

把绿色的棉铃咬个洞,钻进去

咬破一个个温暖的希望

这是妹妹,站在棉田的夕阳下

捉棉铃虫时的心情——

……

村庄灯火通明

妹妹回到家里,妈妈已把油灯挑明——

“工分太狠,比虫狠,二十条才一分!”

“工分不狠,是穷狠……”

——《捉棉铃虫的妹妹》

诗歌里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感人至深,诗人选择的生命经验情感叙述,转化为“雪人”、“出远门的母亲”、“夕阳下捉棉铃虫的妹妹”等具体细节性的意象记忆摄取,揭示生存的同时,也隐隐地拷问着自我灵魂,伴随着对父母的一种愧疚感,暖暖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于昔日乡土亲情深沉的爱。波兰诗人辛波斯卡曾有“呼唤雪人”的心灵自由的抒发,而武建华写下的“雪人”则满满地呼唤着情感的依恋,充满着对父亲深深的眷念,精准而极为触人心弦地传达出父亲背负苦难的生命律动,于此捺进了“乡愁”里泊满风雪的心,没有极为真诚的生命体验和生存敏识,不会写出如此痛感的诗篇。那“落雪的北风”里,“晃动”的“雪人”艰难地骑行在乡土大地,亲情裹含“乡愁”沉沉的疼痛溢于言表,具体历史生存情境的诗写浮现,使得歌赞与怀念之情凝结为水乳交融的一体,这和诗人淳朴的表达旋律、开阔的诗境是分不开的。

武建华力求在自己的生命感受中写出精神故乡,诗篇中积淀下浓厚的文化归属感,并且以崇高而广博的生命心象来迹写原乡记忆的心灵复归,犹如时代里“奔跑着呼唤宁静”的光亮。对于存在境遇的勘探,诗歌标出了“语言的吃水线”,也成为了心灵静美的“休止符”,“令周边明亮而温暖”。面对时代的迷津,正如诗人所说出的那样,“前方是哪里?前方是田头还是海岸?是落日还是时间的边缘?”然而不管时光如何流转,我们依然会在历史记忆里看到诗人返身站立,遥望那一片精神的原乡:

然而那些久远的召唤

依然像乡村母亲站在村口的温暖的守望

篇5:乡愁的散文诗歌

它已经不是过去的村庄。

它失去了门窗,随便进进去去的风,带不走昨日的喧闹。

从城里带回的波斯猫,不愿去和本地猫思春,愿意从一个孤独走进另一个孤独。

而留守的.麻雀 在旷野里翻找着什么……

闭上眼晴, 我总能听到风说话的声,似乎又听错风的声音

看到风刮落的树叶,洒满了村口大道。

篇6:写乡愁的现代诗歌:漂泊的乡愁

雨,下断了连接家的一根肋骨

漂泊的人儿

痛得夜夜无休

贴心的表白

抵近到达

展开最温情的守候

杨树,柳树

活着

故乡,挺着

乡愁

是漂泊者的救赎

把故乡挽在手心里

我生怕

不小心弄疼了她

轻举起故乡的一片云

生动的云彩涂抹了我

思乡的额头

一辈子

躲在故乡的烟雨里

淋湿了一片

思乡的魂

.2.25于盐城

作者|杨福江,笔名草原如梦

篇7:描写乡愁的诗歌:乡愁就是一种痛

一走数十载

带走了故乡的模样

丢失了许多的想象

老槐树枯瘦的枝干

再也承载不了儿时攀爬的重量

寒风起树儿响

又是一年落寞的回想

赐予我生命的地方

荡漾开来就是痛

痛在心扉

就像一把手术刀

割开万水千山

离别与情愁搁在东西南北

让光阴数着春秋

一步一步不回头

脚步停留望故乡

熟悉成了陌生

黯然失语

我用灵魂为故乡歌唱

老屋 老桥 老船

老人 老友 新童

我随缘而至

却己走远

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唯有滚烫的回忆

照亮我不变的血质光芒

走到哪都把故乡放在心房

.12.29

作者|杨福江,笔名草原如梦

篇8:乡愁的散文诗歌

一段典型感情首先必须是一段真实的感情,是诗人确实体验过并为之激动过的感情。庄子有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真实,是典型感情的基础,一切虚伪矫饰的感情,都将从根本上破坏诗的美,更谈不上有什么典型性。我们可以从半个世纪以来台湾诗人所创作的大量的乡愁诗里感受到真实的巨大力量。为什么就整体而言,台湾诗人以乡愁为主题的创作,要比大陆诗人此一方面的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要好得多,表现出了更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呢?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远离了故国,才能有故国之思;远离了故乡,才能有故乡之思;远离了故人,才能有故人之思。台湾诗人孤悬海外,他们对离散之苦,有着最为痛切的感受,因而,这种强烈的故国故乡故人之思,一旦发而为诗,就以无可比拟的情感真实,深深感染了读者。

一段典型感情还应该是一段具有鲜明个性的感情,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都应是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迥异于那段感情,才能以它独特的美学意味产生独具的艺术魅力。

一段典型感情又必须是一段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感情。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不是难以理解的,才能以它蕴含的共性,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共鸣,从而由“自我”出发,进人大众的心灵。下面引用两首台湾诗人脍炙人口的同题诗作,请读者仔细揣摩一下其中所传达出的典型感情的上述三要素。

乡愁

杨唤

在从前,我是王,是快乐而富有的,

邻家的公主是我美丽的妻。

我们收获高梁的珍珠、玉蜀黍的宝石,

还有那挂满在老榆树上的金币。

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

流行歌曲和霓虹灯使我的思想贫血。

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

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第一首《乡愁》的作者杨唤(1930-1954),生于辽宁省兴城县菊花岛,在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开始写诗、绘画。抗战胜利后到青岛,18岁担任《青报》的副刊主编,1949年到台湾。1950年开始写儿童诗,成为台湾现代儿童诗的先驱,1954年因车祸逝世于台北。第二首《乡愁》的作者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少年时期流寓重庆。1947年人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为台湾著名作家。这两位诗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祖国大陆度过的。正是这段终生难忘的岁月,给了诗人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当他们远离故乡之时,才能以出自心灵最深处的乡愁,谱就了他们笔下如此深切动人的诗篇。如果说这两首《乡愁》传达出了一段具有典型意义的感情,那么.它们的典型性,就首先表现在它们的情感的真实性上。其次,这两首同题的《乡愁》,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上,又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杨唤自幼丧母,他的童年是苦难而不幸的。但苍白的童年生活,却是决定杨唤一生的关键。杨唤生前最大的志愿,就是出版童话诗刊,希望在他甘美而又俏皮的文字带领下,让在苦难中成长的孩子都能有个快乐的童年。因而我们不难理解,在杨唤的涛作中,那优美流畅的字句和童话般的美丽色彩,正是他对凄苦童年的凭吊和补偿,这构成了杨唤独特的抒情方式。这首《乡愁》就正是如此,当他写到故乡的时候,故乡是这样的优美,优美得如同童话一般;当他写到现实的时候,现实则是如此地令人身心困窘。全诗就这样在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中,深切地表达了杨唤内心的乡愁和哀痛!而余光中的《乡愁》,则又有着余光中独特的抒情方式,读来又是别一番天地。它的结构奇特而又整齐,在形式上富于格律美;它的乡愁既纵贯于诗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同时又横跨于各个阶段上的“这头和那头”,把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交织贯通在一起,层层递进,愈进愈深,感情越来越深沉,境界也越来越宏大。最后,尤为可贵的是,这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是诗人独特的美学创造,但它们又对海峡两岸千百万中国人渴求祖国统一的共通情感作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概括!

篇9:乡愁的优美散文

“乡愁”是一种病,根源在于你的记忆,你对家乡的记忆。

对家乡的认识,只有在你走出家乡,看到了另一处地方时,方才开始。

人们离开家乡,或是因为对异地的向往,或是因为要向上奋斗,摆脱贫穷……但,当你千方百计登陆异地后,思乡之情却油然而生。

记忆里,老家宽大的胡同口,遮天蔽日的大树,乡亲们坐在树下谈笑风生。天空是绿色的,那是大树的绿荫晕染到天上的效果。

老家的夜晚,天蓝得发黑,满天繁星又大又亮,像一颗颗钻石闪耀光芒。当你轻轻入睡的时候,窗外草虫啾唧,包围着你的梦乡——虽有万千只虫类歌手合唱,那却是一昼夜中最静谧的时刻。

令我们深感失落的是,如今在都市的灯光污染下,我们都不太有心思去看星星、看月亮了。当你翻阅老照片的时候,总能够回想起一些陈年往事。但,随着将照相机嵌入手机这一天才设计的诞生,再也没有那些发黄褪色的老照片了——人们都在忙着即拍即删。

回乡是治疗思乡病的最好办法,因此每逢春节,许多中国人总是不顾一切要回家过年,就像候鸟要迁徙一样。

但你所落脚的城市在巨变,你远方的故乡也在巨变。只不过,跟都市的日新月异相比,中国的乡村越来越变得不像昔日的乡村了。每次在农村看到那些用红砖和预制板搭建的千篇 一律的房屋,心里都不太舒服。而今的乡村建筑比城市建筑更无个性。这也不能怪农民,因为他们只能买到这样的建筑材料,他们也请不起设计师。就算是村里的富户,也不过把门楼造得更高些,瓷砖贴得更光鲜些罢了。

那些承载你儿时记忆,那些你在异乡魂牵梦绕的大树小河、老屋池塘已然灰飞烟灭,无影无踪。当你满怀疲惫,眼里搁着酸楚的泪,揣着一腔乡愁,满心指望“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能为你“抚平创伤”时,忽然感觉自己好像又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故乡变成了另一个异乡……

篇10:诗歌乡愁的赏析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乡愁的创作背景:

篇11:《乡愁》的诗歌美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乡愁》赏析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

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 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离死别(悲痛) 海峡——思乡念国(深沉)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诗情层层推进升华,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角度。

拓展阅读:《乡愁》读后感

《乡愁》,短短的四小节,反复地咏叹,道不尽的是乡愁,凝聚的仍是乡愁。

对于一个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乡愁”便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主题。

几笔平素的语言中,渗出的是浓浓的乡愁。小时候,一张小小的信笺寄去了对母亲的问候,带去了一份乡愁。长大后,一张窄窄的船票,那是与新娘的相聚,载去的是一份离别的乡愁。后来啊,一方矮矮的坟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谁能读懂,这简练的语言中又浓缩了多少的情感!从小时候的乡愁到现在的乡愁,同样的乡愁,不同的心情!从思乡、思亲升华到思念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大陆和台湾,但是它又怎能隔断两岸深情的呼唤、企盼和守候呢?那一声声从心底发出的呼唤,对大陆、对祖**亲的呼唤,对渴望祖国统一的呼唤,将怎样震撼着中华炎黄子孙的心啊!

余光中用《乡愁》这首诗来聊以慰藉,让我感到诗人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悲壮,那种“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这正是一颗游子的心哪!

读《乡愁》,是中国人与中国人在用心说话,在用心交流。读了《乡愁》,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便会呈现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那是一个游子的乡愁,那是一个渴盼祖国统一,与亲人早日团聚的游子的乡愁。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更思念祖国。

篇12:一切乡愁都是文化的乡愁

爱恋乡土,进而爱恋祖国,是人类共同的情怀。所以在这个题目下,我们看得到各种慷慨高尚的志节,乃至悲壮凄婉的情感。用各位习惯的说法,因为故乡是人自身的确证,是人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起始。中国人当然也是如此,只不过,因受特殊生存环境与社会意识的影响,它有一些独特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它背后所深藏着的文化意味,更值得人探讨和发扬。

“安土重迁”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的选择,是有不得不然的道理的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同属于“中纬度文明带”,但因为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考察,它除了有一面临海的大河大陆型的基本地貌,它主要的文明地区地势低平,加以土壤肥沃雨水充沛,造成了特殊的农耕社会之外,仍无法掩盖其实际存在的近乎封闭的性质。所谓“禹、稷躬耕而有天下”,从早先的原始部落,一直到春秋战国,广大中原地区的文明几乎都可归因于封闭状态下的农业发展,由此造成的“重本抑末”的治世方规,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整套家族宗法制度,都无不与之相密合与相适应。

譬如,因为前者,中国人主要采取劳动力与土地自然结合的方式生产。又因相对而言的民众土寡,迫使人必须精耕细作;而这种精耕细作所造成的技艺与工具的完善,又反过来促使人更注意适应土地的生命周期,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另行开辟屯垦之事。由此,它所建立起的自然经济社会,基本上就是与外部世界关系松散甚至隔绝的区域性小社会。因为后者,中国人会在土地提供的现实的知足感基础上,达成高度的情感与知觉的认同,由对土地生命周期的体认,进入到对乡土习尚礼俗的沿遵。如此世世代代固守土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最后造成一种独尚伦理的内倾的文化气质。对既等级森严又上下亲和的宗法权威的维护,对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对一种顺天乐俗的生活情趣的崇尚,都是其表现。这与早先中亚游牧民族或欧洲海上民族通常更热衷向外拓展相比,区别很是明显。

我们要说的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与情怀,正是基于上述文化传统产生的。这种意识与情怀有一个基准性的情感表达,就是“安土重迁”。中国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此曾作过讨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从表层看去就是乡土的,它的特点是“不流动”,它所重视和追求的是“稳定”。因此在那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排列关系孤立而隔膜,不以个体为单位,而以集团为单位,大而言之是同宗同族,小而言之是家庭与亲人。至于这种稳定而不流动的关系之所以能够确立,就是基于上述农耕社会的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那一套家族宗法制度。所以,这个社会不需要创造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了的,它关注的只是如何不破坏这种关系。而类似远离乡土的行为,就意味着“流动”,就是对“稳定”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土重迁”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的选择,是有不得不然的道理的。

也正因为是这样,才有类似“物离乡贵,人离乡减”、“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等谚语出现。或许有人会问,中国不是还有一句话,叫“树挪死,人挪活”吗,那又怎么讲?其实那主要是就一个人的行当选择讲,而不是说人可以随意背离故土。

尽管中国也追求并珍惜这种友谊,但乡土的一切仍无法代替

说到这里,相信各位一定会想到孔子讲的“父母在,不远游”了。确实,这种不离弃父母远走他乡,也是出于对宗法社会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因为所谓“宗”,依《说文》的解释就是“尊祖庙也”,汉字的书写从“门”从“示”,“示”谓神,“门”谓家。自周天子行“家天下”,《周礼·大司徒》就明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当然,“不远游”不等于绝对不让人出门,只是说,当你一定要外出时,对父母必须有一个妥善的安顿,自己则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不然无目的地游荡,会徒增父母的困扰。是所谓“游必有方”。

至于为避乱、逃灾、求仕、谪居和从军,种种现实的原因,使得中国人更不免经常要离开乡土。尽管如此,他们全部的情感与想象仍会留在自己的乡土,他们感觉中最好的人事也仍然是乡人与乡情。这一点,对今天更乐意周游世界的各位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还有,你们都不愿做所谓的“困守者”,更愿意领略与自己不同的生活,并乐意与不同生活中的人交朋友,你们的说法是,“有友谊的地方就是故乡”,甚至认为,“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人总会遇到故乡”。我所喜欢的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就这样说过。但中国人不这样,只要你有留意,乃或与中国人有交往,你就知道,尽管他们也追求并珍惜这种友谊,但乡土的一切仍无法代替。所以,通常是这样,当他们离家越远,心反而贴得更近。

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固然主要是对家人、乡土和母国,但本质上说,更是对历史,对文化

由此可见,乡土情怀对中国人心灵的植入,是那样深切地扎根在人心底,以至于成为其情感最深层的底色,认识世界最稳定重要的“内结构”。这种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固然主要是对家人、乡土和母国,但本质上说,更是对历史,对文化。

与其他古老的传统一样,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中国人所有的边缘焦虑和生存痛感,不仅基于“生活在别处”的不习惯与不方便,还基于文化身份的失落,包括由此引出的被“他者化”的痛苦。中国很大,中国的古人很容易在各自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场域体会到这种痛苦。一旦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种内在的基因不可避免地被激活。此时所谓乡土意识的文化根性就会逃无所逃地显现出来,以至于有时人已慨然赋归,心仍不能平复。自几个世纪前东西方文明初度交往,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敏感而真实的文字记录,都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

现在,各位在世界各地,一定到处可见读书、旅游、做生意的中国人,有的人已获定居。你起初觉得讶异,继后略感不安。但当你了解了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进而家国情怀,你就会理解,这基本上与你为生活和事业去中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受传统的影响,这个中国人的乡愁可能更强烈一些,他更容易在乡愁中感受自己的过去,并更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文化。“乡愁”这个词的西语词源本不仅指思乡,还包含对过往的难以言说的疼惜。汉语中没有这层意思,但中国人心里都有。

尤其是今天,全球化特有的“统合”、“压缩”性质,使得现代人普遍产生出一种类似罗兰·罗伯森所说的“现代性乡愁”。这种乡愁依托深厚的文化母体,对每个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而言特别易于感受。故当对乡土的眷恋凝结成浓稠的乡愁,这个乡愁虽可能沾带有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中所说的“家的意识形态”,但从根本上说,更与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关。说到底,一切的乡愁,都是对文化的乡愁。

这种对乡土的怀恋,其实就是对广义的中国文化的怀恋。用中国学者李大钊的区分,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动的文化,那它就是静的文化;再依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一书所讨论的,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游而求食”的“动物文化”,那它就是“植根于土壤”的“植物文化”。中国人对乡土的怀恋,就像树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

(摘编自《文汇报》2010年4月18日)

篇13:乡愁简易的诗歌

在叆叇的云中盛开

抑或是千年的哲学

也拌落不清这柔软的细微

/

大自然会梳理原始的朴素

唯乡愁的雾霭却驱散不远

观那缠绕灵魂深处的数个春秋

擅长把游子的泪拴在月圆

/

炊烟袅起的时候

心中的炉灶已塞满夕阳

故乡的月亮在心中煮沸多时

生生把整个青春熟透

/

路已在脚下开花

愫等归家的忘足采撷

那洒落的乡思

被青鸟的哀鸣啄漏

无法融化的记忆。在

一江春水中频频弄潮

浆橹唉乃一声。划破

人生的憔悴

怆然泪湿了乡愁

篇14:乡愁的抒情诗歌

用漂泊的心让乡禾滋长

点燃了哪方乡火的旺

您就是我最灿烂的太阳

心寒的时候离开故乡

也是乡人千火照亮心房

撒在一个个漫长的夜晚

您就是我最美的月亮

离开您

仿佛整个秋压在我心上

想起您

我的心房裂开了无数惆怅

上一半悬挂在天堂

下一半宛在水中央

左岸是乡,右岸是郎

中间风不干游子的伤感

谁把鄉愁拆得叮叮当当

即使漂泊无边无际的远方

纵横交错的迷茫

依然想倚靠生我养我的地方

如果我就是乡郎

却被剪掉鄉情的枝蔓

就算一生背井离乡

篇15:乡愁的诱惑的散文

双脚踏出生养我的村庄已有三十多年。曾经每次探亲,总是来去匆匆,似成过客。三十多年过去,家乡的形貌早就不复往昔,但我内心深处的一方心地仿佛很难经受得住“乡愁”的诱惑,总想哪一天,抛下杂念和烦恼,轻轻地漫步在家乡的田埂地头、河流堤岸,静静地思索,去追回那儿时的记忆,唤起失落的童趣,感受家乡的变迁,但总因事务的繁忙而一直未能如愿。

也许是人到中年,那份怀旧的“闲情”与日俱增。一个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午后,终于有了空闲,我迎着春风,来到那让我魂牵梦萦的村庄,尽情地分享故土的芬芳。

走近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蛟龙似的新建高速公路东西横穿而过,一座彩虹似的高架桥横跨公路搏击长空。我不由自主地下了车,登上高架桥,极目眺望,一片树林尽收眼底。那林地就是我记忆中邻村的梨园。那时候,我姐姐家就住在梨园的西北角,每次去姐姐家经过梨园的时候,望着树上沉甸甸的熟透的梨子都会欲望难忍,垂涎欲滴。一次,母亲让我送笆斗到姐姐家,路过梨园时,我看周围没人,于是,疯狂地从梨树上摘着梨子,恨不得把小笆斗装满,但刚摘了几只就被看管梨园的大爷发现了。我提着笆斗慌不择路,像兔子似地在田野里狂奔,但终因是个孩子,没跑多远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不动了,最后束手就擒被带到了村部。姐姐后来向村干部左赔不是,右赔不是,才把我和笆斗领回来。现在想起这前科劣迹,已经从警几十年的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穿越高架桥,我漫步在东堆上,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麦田,麦浪声声,风景依旧。原村办的一座窑场不知何时已销声匿迹,早已不见踪影。遥想当年,窑场烧砖制瓦,产业兴旺,又是村民们烧香拜神的去处。当时村里有个仙姑,她说,窑场塘里积水,病人喝了百病祛除,好人喝了健康长寿。从此,每天早晨,总有人带着供品到窑场烧香拜神,虔诚地喝着“仙水”。那情景我没见过,“仙水”自然也没喝过。

不知不觉来到了小安桥,这桥已不是我儿时的那个拱桥了,周围是一片空旷的田野。小安桥是通往外村的一座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每当夏季夜幕降临,小安桥附近总有流动的星火,大人说那就是鬼火,吓得我们小孩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没人敢去那有“鬼”的地方。

小安桥的西边就是村庄的南堆,堆旁河水还是那么清澈见底,河中零星地点缀着捕鱼的网箱。小时候,和父亲在这儿放过鸭子。有一次,我和其他孩子在田边的一个方塘里逮鱼。一尾黑鱼刚被我夹住,又迅速地从我手中溜走。不会儿,那尾黑鱼被另一个放鸭的女孩逮住了。父亲笑着说,看来你只会读书,逮鱼摸虾还不如人家女孩子呢。

父亲的一句平常话,无意间拨动了我的心弦,触动了我的自尊,成为我一生好学进取的动力。

篇16:浓浓的乡愁

策划:刘彤

艺术总监:郭禹廷

本期人物:郭全忠

【人物简介】

郭全忠,1944年生,祖籍河南。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原陕西国画院人物画家、副院长。

自1979年以来,作品《万语千言》《自乐班》《选村官》《自习》等先后参加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获一个二等奖、两个铜奖。应邀参加上海1998美术双年展,深圳一、二、三、四,七届都市水墨双年展,北京首届、二届国际美术双年展,2011杭州首届中国画双年展。文化部与中国美协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开放的时代”“农民、农民”“都市。田园”等画展,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笔墨经验谈”等画展。2007年获《2006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大奖。同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其作了专题节目。

(一)

有位思想家说,创作者是美丽的。

记得我认识画家郭全忠,是从那幅获得广泛赞誉的《万语千言》开始的。1987年的春天,陕西国画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一位领导来到展厅,看到家乡美术界出了这么多好作品颇为欣喜,谈笑风生。当走到作品《万语千言》前时,他不由停住了,定定地看了好一会儿,说请邓大姐一定要来看看这幅画。那是一幅浸透着作者心血与时代痕迹的精品创作,画面上周总理在陕北的乡间村头,侧耳倾听着两位老农对乡间今日明天的忧虑,其情也真,其意也切,就连在旁边围观的孩子也被这种凝重的氛围所感染,悄悄地注视着总也述说不完的爷爷们。领袖的眉宇与老农的神情交相衬映,尽管画面上领袖与老农的眼睛没有对视,但你阅读画作,会感觉到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们的感情是交融的,看得出领袖对来自乡村的反映格外关切,俏瘦的脸颊上,两道剑眉微微扬起,凝重的眼神里不仅有愧疚,更蕴含着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命运的焦虑。我置身在那幅巨作面前,一种凝重而纠心的气息扑面而来。那画是1979年创作的,当时我国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折磨,农村已是一片肃杀和贫困,我们的百姓见到了与人民休戚相关的总理有多少话要说啊。画家便从这个角度精致地抒写了对那个时代的呼唤,把画家敏锐的观察与细腻的笔力交融在一幅力作里,笔墨厚重,力透纸背,所以作品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理所当然的被第五届全国美展授予银奖。之后,他的《选村官》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早读》又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画家开始以特立的风貌展现在中国画坛。

后来,我见到画册上他的一帧照片,那被秋风吹拂起的长发,既规则又杂乱地飘浮在脸颊上、眼睛上,恰把画家那么一种潇洒而又豪迈的性格表现出来,眉宇间更凝结着对社会状况的关注,这让人多了些许渴望。终于,我在一次笔会上见到画家,他挥毫泼墨,一提一落,格外地严谨和细腻,便对那灰白长发掩映下的脸颊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我请他去厂里辅导青年绘画他从没推诿,不论谁请他题字都会欣然提笔。我懵懵懂懂地感觉,他对底层百姓充满真情,认识得久了,才知道他就是从社会底层走上画坛的艺术家。

似乎要准确把握这位胸有成竹的画家,有必要介绍一点他成长的片断。我们的画家生活在那个穷困的时代和穷困的家庭。也不知什么缘故,他很小就喜欢上了画画,在地上用泥画,在石上用水画,甚至用粉笔把屋里所有墙壁和木柱上都涂满“人物”。后来他在墙上糊上捡来的报纸,又用毛笔涂鸦满壁,一个个小人人摆着各种姿态,或哭或笑或闹,把个家里的房梁都快闹蹋了。但父亲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了句让他一辈子也忘不掉的话,“我娃是个天才啊”。老人可能没想到,就那一句赞美的话,便决定了儿子一生的道路。父亲随后出门买回两张上山虎和下山虎,还捎回几页白光纸。年仅十岁的郭全忠就摹着招贴画绘起了威风八面的老虎。那时候一张纸二毛五分钱,他画上老虎五毛钱一张,这个惊喜给全家带来了持久的喜悦,也让小小的画家对绘画充满了憧憬。

后来郭全忠背着铺盖进了西安美院附中。这个行为腼腆的学生,很快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一天,那位后来成了美术杂志主编的教师惊奇地把一张素描拿到教室,“你们看看郭全忠同学,能把石膏像画得这么结实,简直能敲得铛铛响,可真是太伟大了。”这“伟大”一词居然会跟他的画连起来,这让小画家始料不及,他在掌声中羞涩地低下头,心里坚定了从事绘画创作的信念。

的确,郭全忠对绘画有一种天然的觉悟,他后来果然是风顺水顺,一幅幅贴着地气的人物创作呈现到大家面前,即使在混乱的文革期间,他也没有放松艺术钻研,所以当那幅饱蘸激情的旷世之作一出手便赢得满堂彩便是不奇怪的了。我以为郭全忠会顺着这条已经成功的绘画道路走下去,可想那将会有一幅又一幅直面生活的写实创作呈现到人民面前,那是我和许多人良好的期待。

然而,没想到的是,我后来见到的一系列署名为郭全忠的作品,却呈现了另一种风格,苦涩、丑陋、虚妄、杂乱成了他笔下竭力夸张的意象。坦率地说,有的作品我看不懂了,不由地为如此有才华的艺术家在创作风格上的走向不禁扼腕长叹。我按传统的美学观念看待他的这一极具探索性的嬗变,不理解他笔下的画面怎么变得那么灰暗,不理解他笔下的人物怎么变得那么丑陋,不理解他竭力想表达的主题总蕴含着深深的冷漠,不理解他那自由的笔墨变得抽象而迟滞。还有人认为,画家是将西方颓废与没落的艺术理论移植到中国人物画创作中,试图闯出一条别样的新路来,却不小心走进了死胡同。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疑问与画家做过探讨,他却淡淡说,我的画终究是给能读懂的人看的。此话颇为自负,也有些自信,我想大凡有作为的艺术家都喜欢发表这样的“豪言壮语”。君不见一些才气逼人的艺术家信誓旦旦地说:我的作品就是留给后代后几代人欣赏的!

受他这句话的刺激,我阅读了中国绘画史论,品读了琳琅满目的中国人物画。我发现用笔墨来表现的中国人物画,跟西方的绘画实践是相反的,是从表意而走向表象的,现在表象的手法已日臻完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如此再往前发展,便又要从表象走向表意。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回复,不是艺术的回归,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创造了又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nlc202309041302

画家郭全忠正是这一卓越变化的实践者。

(二)

如果我们的视线在画家呕心沥血的画廊里稍作停留,对他的貌似杂乱的创作略做整理就会有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收获。

首先,郭全忠的创作紧紧地贴近现实生活。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的确像走到了死胡同,好像用笔墨来表现现实生活总感到有些做作,有些异样,比如那些现代城市的现代设施,那些穿梭在水泥森林里的男人女人,让画家们表现起来总是没有表现田园风情来得生动,也没有表现仕女和隐士那样让人回归宁静。所以如今多数的中国画艺术家喜欢在故纸堆寻情找乐,喜欢在古人的举手抬眉间表达今人的情感,于是他们的创作便与现实生活隔了厚厚一层。这种创作,实质上是一种重复性的模仿性的制作,不管笔墨多么精到、多么老辣,都只会昙花一现让人唏嘘不已。

而郭全忠的创作饱含对底层民众生命价值的关注。我注意到大多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直面现实的,标新立异的创作实践都蕴含着对社会的人文追求,尽管有的艺术家会标榜自己的纯艺术追求,其实说到底这个纯艺术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倾向。郭全忠说他的作品都是蘸着血和泪画出来的,听来不由让人心动。其实不管郭全忠自己怎么解说自己的创作,我以为郭全忠用他的创作实践说明他是一位高度关注民生、关注人文价值的艺术家,他笔下的每一条墨迹、每一块色彩都是在描写底层百姓,反映着农民兄弟的渴望与需求。这也可以说画家内心深处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他试图通过自己的画笔为底层的百姓改善生存环境而鼓与呼,释放的是一种强烈的正义感。他的成名作《万语千言》是这样,他后来创作的《黄土高坡》《陇东麦客》《洗衣妇》等等一系列作品都是这样。而且画家专注的描写对象大多是被生活边沿化,被艺术忽略的基层群体,那幅《村中小学》意蕴深厚,在那个拥挤的狭小课桌前的农家子弟们,有的家境贫寒,有的孤儿寡母,有的农活繁重,画面上十几双变形的眼睛在齐刷刷地朝面前的老师看着,饱含着深深的期待和渴望,当然是渴望能回家见到在外劳作的爸爸妈妈,渴望田间的农作物长势茁壮,渴望久病在家的爷爷奶奶走出小院去晒太阳,多么善良无邪的孩子,又是多么稚嫩和渺小啊。眼睛盯着这幅作品,对人心灵的冲击总是那么强烈,以致很多人驻足良久,竟会潸然泪下。画家的笔意是在呼唤人们关注农村孩子们的生存状况,笔墨情深让人感动。更有些作品,画家直面农村现实敏感问题,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态和情感,让人在阅读作品时自然地去思考和认识那些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比如那幅《选村官》,你说他是在表达对农村这一选举现象的重视呢,还是为农村的民主历程而欢呼,抑或二者兼而有之。那排队等待投票的父老乡亲,有的是麻木的,有的是平静的,有的是微笑的,更有几位等待结果的候选人表现出难抑的焦虑。可见画家对农村的现实是有思考有认识的,反映了中国农村前进中的突破。那幅直面三农问题的《农民问题》,更把画家对农村现实生活的认识直白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农民问题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基础,面对这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画家用麻木的线条、冷漠的色块、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自己的观察,恒久的艺术感染力使站立在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可以探寻到一个问号来,阅读这幅倾注着画家激情的作品,观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读,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当然,近年郭全忠的画风发生了些微变化,笔下的人物已不似早年那么龇牙咧嘴灰头脏脸,变得平静而温和,这实质上也是画家对时下农村问题的反思。以他的长卷《根》为例,在村头的老树下,石碾、木车与玩耍的孩子、歇息的老人、闲谝的媳妇悠闲自得,洋溢着田园的温馨,使人会体会到这是画家在呼唤那些忙碌在霓虹灯下、高楼丛中的人们,不要忘记童年,不要忘记农村,浓浓的乡愁是我们的根脉啊!那幅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引起轰动的巨幅画作《自乐班》,应该是画家自己对中国农村这三十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讴歌和感叹。整幅画面满满当当,那些手拿简陋乐器的老农们就在村头,摆开了场子,有老人,有孩子,更多的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庄稼汉,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苦难只在人们的皱纹里略微可见,人人脸上都表现出满足的愉快,一举手一投足更把喜悦淋漓尽致地渗透出来,连到处摸索的孩子都洋溢着幸福。这是中国农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人们刚刚从繁重的劳作中挣脱出来,从苦恼的贫困中解放出来,村头的演奏很是投入,田园的笑声很是忘情。尽管画家只表现的是一个村庄的一个角落,一个角落的一个瞬间,但是你不能不佩服画家有如此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多么真实的自娱自乐,正是中国农民在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中国梦啊!在这样一幅激情四射的画作中,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会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而鼓掌,这也就是艺术的魅力。当然画作依旧用那特有的绘画语言在提示着这个变化还是初步的,中国梦的实现还在前边。其实,画家的绝大多数创作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对象的,试图去反映和揭示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对拜金化泛滥的一种有价值的抗争。

其次,郭全忠的创作努力创新着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中国画创作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在人物塑造方面技艺已经精湛,已经可以精致而准确地描画创作对象的神情风貌,这是现代国画家在吸收与借鉴西方绘画技巧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然而用抽象的手法来创作具象则是一个可贵的探索,郭全忠后期创作的各色人物,几乎都是抽象的,以至有些变形,这也让许多习惯了用传统目光审视和欣赏中国画的人们,对画家的这一变化颇为遗憾,认为画家不应把人物画得这么难受,走进了绘画道路的歧途,让阅读者顿感压抑。本来他在《万语千言》已形成的风格上坚持走下去,凭他的笔墨功夫也会取得不俗的艺术成就。但是他却与那个方向渐行渐远,坚定地抛却了甜腻的程式,将笔下的人物用非常规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一个个人物变得晦涩与丑陋。其实这个变化正是画家美学观念的变化,他对美的认识是深入骨髓的,通过夸张的怪诞的丑,来体现深刻的主题,以表现绘画艺术的美,这是郭全忠的一个创造。他好像对这一变化格外钟爱,除了那幅以母亲为内容的《慈母手中线》还清晰流露着以往的痕迹,其余的创作都将描写对象扭曲化,似乎渐渐成了一个独特的范式,比如《不再偏僻的村庄》,比如《情系西部》,比如《聚集》,有幸阅读得多了,我们就会发现画家已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画家正是用这种晦涩的表达方式,来为自己的创作主题服务的。坦率地说,用这种颇为抽象的笔墨技巧来描画正面人物形象,人们还不很习惯,但郭全忠明白创作不是照相式的拷贝,而是要刻画人物的神韵和思维,而能够刻画出描写对象的思维绝对是当今中国画创作的一个艺术的高度。当我仔细阅读了郭全忠一幅幅的画作,才真切感受到这位画家对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理论的认识和探索,而这种感受就是从那酣畅而自由的笔墨中逐步感受到的,且已渐渐成了他的思维定式,从而融会贯通到画家笔下,可谓丑中有美,涩中有雅,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夸赞的艺术的进步。

nlc202309041302

(三)

在一个雾霾笼罩的下午,我静静地坐在他的画室,画家言之凿凿地总结自己的绘画创作坚持着四条根脉,一条是通向传统的,就是笔墨要有传统有修养,由写实转变为写意;二条是通向现代文化的,要与现代美术创作实践相联系,反映现代思维与意识;三条是通向社会百姓的,注重关注现代人群的生存状况,体现人文情怀;四条是通向自我的,要发掘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人间沧桑正道。其实,一个艺术家能否在画坛上站住,核心是能否总结出自己的创作个性,独树一帜,形成风格,展示出与前人与今人相对的进步和追求,郭全忠对此是异常的执着。

我记得那年,他受文化部委托创作的那幅《南泥湾记忆》,一反许多主题创作大义凛然的造型和阳光明媚的气氛,而是创作了一幅颇有些韵味的画作。在一块横亘在画面上方的乌云下,领袖与战士在辛勤地劳作,自信中透着曙光,坚毅中隐含着忧虑,不似其它作品那么朝气蓬勃。我曾建议他将那一块象征性的乌云去掉,使人物形象俊美些,以显示解放区的明媚和光明。但画家拒绝了我的建议,他认为南泥湾就是在乌云笼罩下给人们带来的光明和希望。当时的那个红色岁月,面临着敌人的四面包围,随时可能遇到围剿和攻击,所以领袖与战士在快乐中存在着忧患,在恬淡中蕴含着危险。因此出现在画面上的所有人物都体现着郭全忠独创的造型风格,没有执意美化,也没有刻意提炼,只有深沉的思想表达。也就是说,延安的岁月是艰难中的幸福,是奋斗中的自信,是抗争中的笑容,要准确体现这一特征,才能创作出具有历史真实性和穿透力的作品来。《南泥湾记忆》艺术地把握了这一点,把人物和时代凝固在一幅画面上,给人们以隽永的思索和享受。如此创作风格的主题创作,应该是绘画艺术上的有益探索,可惜的是他的这一探索充满了争议。

但是,中国的美术界却始终记着他的名字。

那是2007年的初春,由勒尚宜、潘公凯、邵大箴、刘勃舒等十八位国内顶级美术家和评论家组成的“吴作人造型艺术奖”评委会,将大奖颁给了三位画家,郭全忠是唯一的中国水墨获奖画家。当时评审严格没有透露获奖的消息,当中国美协副主席詹建俊宣布颁奖词:“他立足于中国黄河流域乡村大地的真实生活,数十年如一日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探索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形态,成为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获奖者,是郭全忠先生。”全场顿时响起持久的掌声,他从席间走上台接过一枚木雕的奖杯,内心的激动是无以言表的。这是中国画坛对郭全忠多年来在绘画道路上艰难跋涉的一个肯定啊!然而,颁奖会后我们的画家却意味深长地说,纵观中国的绘画史,山水花鸟画家是越老越辣,而人物画家却人老式微,我这辈子要走一条与前辈人物画家不同的道路。

这个道路就是不断向上攀登的道路吧?我为郭全忠的探索和坚持而鼓掌!

【专栏介绍】

《艺术观察.美术星空》专栏是《市场观察》杂志社邀请中国美协《美术星空》摄制组制片人郭禹廷担任艺术总监,以提升企业家艺术的鉴赏力和修养,扩大艺术的影响力为目的,以纪实的手法,全方位展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创作;以艺术家的创作为中心,表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作为文献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视角将全景式呈现中国艺术家对艺术追求的理解,认知,诠释和表达,通过艺术家浓墨重彩地勾勒,近距离感知作品的巨大美学价值与内涵深度。

上一篇:低调的努力语录下一篇:九江一中简报20111015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