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导学案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乡愁的导学案范文

识字6的导学案

灌南县华侨双语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学习内容:识字6(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

一、 自学导航 1. 把生字词读正确。

2. 正确认读生字词,结合课文插图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骄阳

牦牛

塞北

海岛

高原

二、 学习板块

(一) 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 通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对于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难写的生字词多写几遍。

我认为(

)等字的读音要注意。 我认为(

)等字的字形要认真观察。

2、 请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课后描红,相信你会越写越好。

3、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插图自已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骄阳

牦牛

塞北

海岛

高原

4、 我还有这些词语不理解,要和小组交流。

(二) 展示交流:

1、 与小朋友们交流自已记住了哪些字的读音,记住了哪些字的字形,并且相互交流学习的方法。

2、 交流理解的词语,提交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全班交流。

3、 看课外书,了解我国各地的风情民俗,之后学生互相交流。

三、 达标测验

1、 根据拼音完成词语填写

Sai bei

jiang nan

xing hua

hai dao (

)

(

)

(

)

(

) Ye shu

jiao yang

mao niu

gao yuan (

)

(

)

(

)

(

)

2、 口头扩词

骏(

)

(

)

(

) 骄(

)

(

)

(

) 塞(

)

(

)

(

)

第二篇:半命题作文的导学案

七年作文导学案主备:编号

课题:怎样写半命题作文训练目标:

1、了解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和形式。

2、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3、能为半命题作文灵活补题。训练 时间:两课时训练过程:文题导示: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题,由考生将题目缺略的部分自行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半命题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考生立意、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加以限制,既可使评分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半命题从本质特点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学生。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1.补前半题:如《我的梦想》;2.补后半题:如《告别》;3.补中间部分:如《给的一封信》;4.补首尾部分:如《,别再让我》。另外,还有补正标题的或补副标题的。

写好半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读懂题目,对题目做适当分解。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部分组成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在___中成长》,作文题给出了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四个词语(幸福、快乐、竞争、挫折),而且规定填充处只能从中选出一个,不能超越这个范围,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个要求,选择了其他词语,就会轻易地丢掉不少分数。

二、在分解题目的基础上,要从上述三方面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么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如2009年福建卷《这也是一种》,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指代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之感,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

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再如作文题《我终于》,有的考生对“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作文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写“终于”之前的经过情况,这样,就偏离了题意。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亲人、生命、自己……)”,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 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位即可。

三、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考虑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 ”,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写记叙文,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

3.符合语法逻辑。即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在语法上要搭配得当,不能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生活哲理。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例如:《我明白了》,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人所说的话的意思,如“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符合语法的,但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符合语法了。又如《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

4.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等词语,让人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写作时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而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5.避免雷同。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制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补题雷同。尤其是传统题材,补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更是突出,写的作文“撞题几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 》,极易雷同的补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件事》等,由于平时习作中多出现类似的命题,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一件事”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 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补题,怎能不出 现补题雷同的现象呢?

6.不能过大。像《走近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如果把题目补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对于这样大的题目,文章容易写得空泛、笼统,难以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在补题的时候尽量把题目具体化,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例如补为《走近姚明》、《走近大观园》、《走近诸

葛亮》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四、要选好材料。补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审人称、审体裁、审题眼、定选材范围。要将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五、要有好的开头,扣题的结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要能抓住人心,吸引读者往下读,分数也会有所提高。半命题作文如果没有结尾会让读者感觉文章没写完,所以结尾也是作文的关键。开头和结尾可用同一语句或同一风格(如排比句、带哲理的议论等)来写。

六、要有个性、亮点。有个性、亮点,才是有创新的文章,也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标题追求“眉清目秀”,注意色彩的点染,动态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情节追求“一波三折”,采用误会、陡转、巧合设置波澜;语言追求“文采动人”,锤炼词语,变换句式,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等。

写作题目:走近为题目(要求:首先把题补充完整;字数不得少于600字;体裁除诗歌外)

【满分作文展示】

站在老屋的门口

湖北一考生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悠哉悠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担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待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不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评析】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感情丰富、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作者立足于“老屋”门口,追溯往事,回忆与“老屋”相关的人和事,以时间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画面虽为平常人事、琐碎家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可谓情景交融。透过本文营构的平淡疏远的意境,我们可以体察出作者丰富细致的情感世界,亲历作者对于亲情、生命、岁月等人生主题的体验和思

考。文中祖孙相伴的美好亲情、奶奶对爷爷的沉痛追思、爸爸对父辈旧居之地的执意坚守,以及“我”对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感人至深。本文感怀人生,起于“老屋的门口”,立象尽意,随着感受与体验的渐次深入,归结于“岁月的门口”,意蕴深远。

走近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梦黄多彩的世界。她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它是那样的美妙,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壮丽,又是那样的可爱。我渴望走进自然,因为我爱它;爱它的春夏秋冬,爱它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来吧让我带你走进自然。

当嫩绿的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张望世界时:当杨柳抽出新芽换上新装时;当小燕子站在电线上“叽叽叽”的演奏出春的第一乐章时,春姑娘来了。她来看望久违的朋友,为它们带来珍贵的礼物---春风、春雨。她让这个春天更美丽,更富有生机。

当火辣辣的太阳晒到脊背时,夏天来了。我们走进林间,去倾听小鸟们的歌唱,去和友善的小动物追逐嬉闹:我们走向海边去倾听海的召唤,穿上潜水衣去探寻深海里奥秘:夜深人静时,遥望星空,那满天的星斗似颗颗珍珠镶嵌在天空,闪闪发亮,无限壮丽。

当秋妈妈忙着为数目披上金装时,秋天到了。一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似蝴蝶翩翩起舞:那红彤彤苹果,黄橙橙的柿子,亮晶晶的葡萄,沉甸甸的稻穗,挺着大肚子的玉米,以及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的喜悦,构了一幅多么好看的图画,让我们充分感受当了秋的甜秋的香,秋的美。

当北风呼啸,山川盛着银装时,冬天来了。辛劳的冬姑娘为麦苗盖上厚厚的棉被,为大地铺上银色的厚地毯,小伙伴们在银色的世界里打雪仗、堆雪人,无忧无虑的跑着、笑着,尽情地游戏着。

这就是我们的自然,它有着无边无际的辽阔胸怀,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快来吧,让我们走进自然,去呼吸自然的气息,去感受它的宽广、它的博大、它的深奥吧!

第三篇:如何编写小学语文的导学案 (1)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

20

16、0

3、02

如何编写小学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 有必要对备课进行改革,由原来的教案变为导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一、总体要求: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基本要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备、小组任务、时间安排、课堂检测等内容要考虑到层次,考虑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要设置选做题、思考题,“扶优扶强”。

第一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

20

16、0

3、09

二、“导学案”的编写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具体要求:

1、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2、导学案问题的来源。(预设性问题与生成性问题)

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⑵用日常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

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⑷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

⑸课堂互动中生成的问题。

在预习中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解决基本问题。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解决80%甚至更多的问题。教师要以自己对教材阅读的方法与感悟、提出的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思路作为支点,引导学生用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的思路、角度与自己提出的问题,与教材、同学、老师进行深层对话,生成学生学习中更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去尝试探究解决。

3、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要从“多讲与多练”挤占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过多的机械训练的误区中走出来,虽然这种方式曾是应对传统考试的法宝,但对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探究能力的考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教学效率也是不高低下的。得到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死记硬背和运用中的生搬硬套;失去的却是学生求知的热情和欲望以及孩子的灵性。我们的课堂应该由学生的静听向主动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展示交流,互相修正、互相点评、互相检查转变。

第二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

20

16、0

3、16

导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的性质

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问题性原则: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题或其他形式。

4、层次性原则: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5、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

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第六、“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集体备课(这我们做不到,都是单枪匹马。)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3、提前发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反馈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5、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 四)、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1、容量要求:八开纸正反两面、页边距、中缝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2、页眉设置:

××学校

)×什么科目什么版

导学案№×× 编写:×××

审核:×××

3、页脚设置:

章节名称(×章×节)

页码

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4、导学案编写的

第三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

20

16、0

3、23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 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使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伟大的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4.学习斯科特等人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读懂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理解。

【学法指导】

1.静思、合作相结合,加强课文朗读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3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5分钟)

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教师寄语:书要细细读,淘尽黄沙始到金!)

你读出斯科特一行人失败的原因了吗? (5分钟)

请从第二段、第六段、第七段找出相关信息。 二.问题探究:(教师寄语:与书中的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思考: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那么“伟大的悲剧”的价值在哪里呢?

学习指导: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4分钟)

2.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再用“从„„句,可以看出„„具有„„的品质”句式把探究的结果写在学案上。(抓住细节,读出你的理解3分钟)

3.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10分钟)

三、迁移延伸:(教师寄语:赞美英雄会让你的心灵得到鼓舞,相信你能够写出最挚美的赞语!)(5分钟)

第四页

天巨小学

集中业务学习

主讲人:候宪波

20

16、0

3、30

四.发现质疑:(教师寄语:读书善思考,头脑自灵秀!)

在自然面前,人们的力量太渺小了。斯科特一行的壮举就像一座座石碑雕刻在后人心中。悲壮的死去,虽死犹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认真读书,小组交流,你会有新的发现。3分钟)

学生如果按照学案安排,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告诉他们怎样读书,加之时间的限制,相信学生会做得很好。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到什么时候也不能颠覆。使用学案不等于教师不讲,教师该出手时再出手,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授课中,学生在第二个环节中有个小障碍,我就引领听他们通过真情朗读来达到品味生命坚韧的。

2、 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 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因此,导学案要力求做到“问题探究化,导学简单化”,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

怎样设计问题?

(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

(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

(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多填空的方式, 避免学生 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5)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想一 想”、“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 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语文学案问题设计要简约,就是要提出一个主问题来,能够引爆学生的思维。主问题是相对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的,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和关键问题。在以主线索的阅读教学时,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大大减少了,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就会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主问题能够引发对课文的整体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1、通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槛( )深邃( )呢喃( )头颅( )磐石( )踌躇( )( )

3、“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过程:

主要事件:

二、自主检测(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仔细地研读文中关于贝多芬的语句(找出相应段落),按要求说话。

(1)我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巨人”,课文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2)我也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常人”,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在课文中画出来)

三、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却仍对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样刻画的?(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贝多芬的语句,分别从外貌描写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入手。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

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点?

四、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写作: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片段描写,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第五页

第四篇:高中物理人教版功的导学案

§7.2功编写人:李志雄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老师讲解,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通过例题学会利用公式进行有关运算.理解正、负功的含义,能解释相关现象.

3、通过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功的概念解释相关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

1、功: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如果在的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功的公式:功的单位:,符号是。 功是(矢、标)量。

2、正功和负功

根据W=Fscosα可知

(1)当α=时,W=0。即当力F和位移时,力对物体不做功。这种情况,物体

在力F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

(2)当≤α<时,W>0。即当力F跟位移s的夹角为(锐、钝)角时,

力F对物体做正功,这时力F是(动、阻)力,所以,(动、阻)力对物体做正功。

(3)当≤α<时,W<0。即当力F跟位移s的夹角为(锐、钝)角时,力F对物体做负功,这时力F是(动、阻)力,所以,(动、阻)力对物体做负功

【针对训练】

1、讨论力F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功的多少.

(1)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是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

(2)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为2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前进了s.

(3)斜面倾角为θ,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推进了s.()

A.(3)做功最多B.(2)做功最多C.做功相等D.不能确定

2、某人将质量m为的物体搬到h高处则人至少做功

3、 起重机的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箱,如果木箱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高度h, 则木箱重力所做的功为,重力势能了,拉力做功为。

【能力训练】

1.关于人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用手拎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人对水桶做了功

B.人用手拎着水桶从3楼匀速下至l楼,人对水桶做了功

C.人用手拎着水桶从1楼上至3楼,人对水桶做了功

D.人用手拎着水桶站在原地不动,虽然站立时间很久,但人对水桶没有做功

2.下列关于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力和位移是做功的二要素,只要有力、有位移,就一定有功

B.功等于力、位移、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C.功等于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D.功等于位移和位移方向上的力的乘积

第五篇: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范文)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能够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现状。

(二)掌握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

二、学习过程:

(一)创境,明标。

(二)学生独学与对学。

1、请认真阅读教材P77-81页内容,边读边思考,并在重点和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

2、完成以下思考题。

(1)成功的大门是朝着每一个人敞开的,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具有。

(2)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

3、同桌互查:内容书写

4、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三)学生群学,小组合作讨论。

1、阅读P78齐白石“化石为泥”的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齐白石的“化石为泥”与其炉火纯青的篆刻艺术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阅读P80“飞天第一人”的故事,思考回答问题: 是什么促使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1、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家境贫寒,只有一间简陋的屋子,是一张由棺材改成的床把他迎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他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然而安徒生并没有向困难屈服,以他的不懈努力赢得了自己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这说明()①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②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③坚强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④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全部条件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面是南海实验中学七年级几位同学的做法,其中有利于培养他们坚强意志的有() ①小悦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去抄同学的答案②小燕感冒了,但她仍坚持到校上课 ③小雅每天都能按照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去做 ④芳芳每天早晨起床都要父母催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如果爱睡懒觉,那就从明天开始按时起床;如果写作业爱抄答案,那就从现在起不看答案;如果迷恋网络游戏,那就减少玩游戏的时间„„这启示我们在磨砺意志的时候应注意()A.树立明确的目标B.要制订合理的计划

C.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D.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4、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坚强,不向困难低头,就应该() ①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②正确面对挫折与逆境③依赖党与政府的救助 ④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批评是另一种祝福,这要求我们()

①对待批评均无原则的接受②在受到别人批评时,不气馁,努力改正错误 ③正确对待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将批评看作是自我完善的力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

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小品中的台词“冲动是魔鬼,冲动是炸弹里的火药,冲动是一颗吃不完的后悔药。”这告诫我们在意志品质方面要增强()

A.独立性B.自制力C.果断性D.坚韧性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培养意志要()A.从小事做起B.树立明确目标 C.管理自己D.到艰苦的环境锻炼自己

8、2006年2月份,《海南日报》推出“志功搏击命运系列报道”,报道了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28岁的海南省大学毕业生洪志功,在目睹家里患有同样病症的两个人离世,父亲经不住打击自杀后,通过开办2元理发店,租书等自食其力,并写出了10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痛苦中的微笑》的感人故事.志功精神感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教育作用。(1)洪志功是怎样对待挫折的?

(2)请你就如何战胜挫折、磨砺坚强的意志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上一篇:宣传页辅导班范文下一篇:小班体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