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经费的通知

2024-05-22

保障经费的通知(精选6篇)

篇1:保障经费的通知

关于开展环保经费保障情况调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

为掌握各级环保部门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评估开征环境税对各级环保工作的影响,研究环保系统经费保障政策和措施,拟对环保经费保障情况开展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为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计划单列市的各级环境保护机构。调查年度为2010年度。

二、调查内容

(一)环保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安排情况;

(二)排污费收缴使用情况;

(三)环保机构及人员情况;

(四)开征环境税后对保障环保机构经费的建议。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调查的组织工作。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组织本省所辖地级和县级环保部门开展调查统计工作,指定专人负责;

(二)保证调查进度。各级环保部门根据本单位人员编制情况、资金安排情况和财务决算情况等,按照要求认真填表有关数据,并按时完成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三)采用分级汇总的方法。调查表由各省、(地)市、县三级分别进行填报,并由省级环保部门分三级进行汇总。分析报告要求详见《环保部门经费使用和保障情况分析报告提纲》;

(四)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部门经费情况要与财政部门经费安排情况一致,排污费的实际收缴情况要与排污费的入库数一致,实际支出情况要与决算数据一致;

(五)报送时间和方式:请于2012年1月15日前将纸质文件二份和电子文档报送规划财务司;

联系人:规划财务司 王圻

联系电话:010 66556128

邮箱:touzichu_2004@yahoo.com.cn

环境规划院战略部 任雅娟

联系电话:010 8494913

5邮箱:renyj@caep.org.cn。

(六)已将调查表编制成软件,请点击(http://;8080)登录使用。

附件:1.环保部门经费使用和保障情况分析报告提纲

2.2010年环保经费安排情况调查表

3.2010年排污费收缴使用情况调查表

4.2010年环保机构、人员及经费使用情况调查表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环保 经费 保障 调查 通知

附件一:

环保部门经费使用和保障情况分析报告提纲

一、主要内容

(一)环保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辖区内环保机构的设置情况,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情况,财政预算保障范围、比例等;

(二)预算保障情况。总结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情况,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保障情况,业务经费的保障情况,仪器设备的保障情况,办公用房及业务用房等保障情况等及预算安排资金渠道;

(三)专项资金用于部门能力建设的情况;

(四)目前环保部门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五)排污费收缴使用情况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如排污费收入下降,分析对部门经费保障的影响和提出应对建议;

(七)其他有关加强部门经费保障和能力建设的情况及建议。

二、编写要求

(一)报告要按提纲逐项编写,文字简练,尽量用相关数据描述,提高报告的实用性和说服力;

(二)相关情况分省、市、县三级分别进行分析对比;

(三)相关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除进行具体描述外,还要陈述详细理由;

(四)可附说明经费保障情况的具体案例。

篇2:保障经费的通知

转发《关于进一步严格公用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印发《埇桥区教育局提升教育民生工程服务质量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印发《埇桥区义务教育部分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埇桥区教育局民生工程工作制度》的通知

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保实施工作有关表格资料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转发《关于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细化管理年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规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考核档案资料的通知 关于印发埇桥区教育民生工程义保联络员名单的通知 2011年教育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

关于举办全区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培训班的通知(区教育局文件)关于召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及普高、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议的通知(4.13区教育局)

关于召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及普高、中职学生资助工作调度会的通知(4.22区教育局)

关于举办全区教育系统会计人员培训班的通知(5.6区教育局)

关于召开义保机制改革及普高、中职学生资助工作会议的通知(5.20区教育局)埇桥区教育局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关于开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检查的通知(3.24)关于开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5.26)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细化管理工作专项检查活动通报 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专项检查通报 关于迎接市教育局2011年上半年义保考核的通知 关于开展义保机制改革专项检查的通知(10.23)2011年埇桥区义保政策宣传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2011年城区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2011年宿州城区初中招生方案

2011年春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及“两免一补”情况汇总表

关于报送2011年秋季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及“两免一补”情况统计表的通知

关于做好我区2011年春季城市低保“两免一补”工作的通知(区教育局)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低保家庭学生登记明细表

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低保家庭学生免2011年上半年教科书公示 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低保“两免一补”宣传图片资料

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2011年上半年教科书公示图片资料 关于做好我区2011年秋季城市低保“两免一补”工作的通知(区教育局)关于下达2011年义务教育学校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指标的通知

关于印发《埇桥区义务教育部分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规范免费教科书及加强循环教科书使用管理的通知 关于对免费教科书及加强循环教科书使用管理专项检查通报

转发《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春季教育收费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 关于核定2011年秋季中小学收费标准的通知

关于转发市教育局市纠风办《关于开展2011年秋季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举办全区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培训班的通知(2010.1)2011年预算编制程序下载安装与使用、报送 2011年埇桥区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篇3:保障经费的通知

一、安康市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取得的主要成效

截至2008年, 安康市有2 505个村民委员会, 实有村干部10 529名;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的村委会2 505个, 实行率达到100%;村集体有自有收入的村委会210个, 占全市村委会总数8.3%;村级自有收入总额684万元, 用于村级组织运转20万元。2008年省下达安康市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5 660万元, 县区财政投入村级补助资金868万元, 加上乡镇贴补74万元, 村级运转经费总计达6 602万元, 村均达到2.64万元, 确保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一) 资金安排分配到位

2008年省财政下达安康市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资金, 市财政及时足额下达县区, 县区财政按省、市核定标准连同本级增加补助资金预算到村, 拨入乡镇村级资金专户, 实行专户管理, 专款专用。

(二) 资金使用管理规范

一是县、乡结合实际制定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规定主要支出项目为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和报刊费, 并实行指标控制、定额管理、集中支付, 确保预算执行到位;二是合理核定干部职数, 统一村组所有干部的报酬标准, 优先保证工资发放;三是村级一律取消招待费, 集体资金订购报刊实行费用限额控制, 严格控制村级支出;四是对村干部报酬实行“基础工资+奖励工资”的考核办法, 把奖励工资与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既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又解决了村干部报酬偏低的问题。

(三) 制度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市、县、乡切实建立了村级资金、资产、债权债务管理办法和村级财务规范操作流程, 村级普遍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和报账员工作守则;二是各级建立了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等工作制度和乡镇领导、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制度, 增强乡镇领导、村干部管好村级资金的责任意识;三是乡村积极推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 接受群众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管理透明度, 规范支出行为;四是县级财政部门建立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预算、拨付、核算、审核、监督为一体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对村级财务收支实施细化管理。保证了村级组织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四) 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各级政府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高度重视, 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在提高现任村干部报酬、解决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建立村干部关怀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例如, 岚皋县实行现任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两项制度;汉阴县对全县离任村干部实行生活补贴发放制度;石泉县在全县实行特别优秀村干部享受副科级待遇考评制度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制度等, 激发和调动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热情,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 村财乡管运行良好

各级从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 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力度, 在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 全面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或“村财民理乡代管”, 乡镇财政所或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代为管理村级财务, 按村设账, 分村核算, 实行报账管理。主要代管财政补助资金和村集体自有资金。对财政补助资金, 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按核定标准及审批程序实行集中支付;对村集体自有资金支出由村报账员按程序审批后实行报账支付。乡村普遍建立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 健全了村级民主理财小组, 实行村民民主议事、民主理财, 使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切实提高村级组织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二、目前制约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

2002年, 安康市全面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取消了面向农民的的各种收费,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由向农民收费转为财政补助, 当年省核定平均每个村1万元补助标准, 之后, 省财政逐步加大了对村级组织运转的补助力度, 至2008年, 村级组织运转补助提高到平均每个村2万元, 县区也不断增加投入, 使全市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进而呈现出正常运转的良好态势。但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 村组干部报酬偏低

安康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 山大人稀, 村民居住分散, 村组集体经济基础差, 村级组织运转补助主要来源省市县拨付的财政补助资金, 村内所有干部包括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和大村增设一名副支部书记、“三员两长” (计划生育宣传员、计划生育信息员、计划生育助理员和中心户长、计划生育副村长) 、“两防人员” (卫生防疫员、畜牧防疫员) 及妇联主任、团支部书记、治安中心户长 (15户选1名) 、民兵连长、村民小组长等报酬均从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之中解决。全市村支书、村主任、村文书 (包括副职) 年报酬2 000-3 000元之间, 达到3 000-5 000元的为数不多, 组长和其他村干部年报酬100-500元之间。村干部没有交通费、通讯费等。总的看, 村组干部报酬与目前社会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现实不相适应, 差距较大, 已对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带来影响。

(二) 村财乡管不够完整

有少数乡镇在实施“村财村用乡代管”中只管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 而未代管村级集体自有资金, 使村级集体自有资金游离于村财乡管之外;有少数经济条件好的村因有种种顾虑、用钱环节多不方便, 不愿将村财交由乡镇代管, 在同一个乡镇存在“已代管”和“未代管”两种情况;有少数地方存在村级支出“账外循环”现象, 乡镇控管制度措施薄弱;有少数乡镇对村级财务公开不够坚持, 有的乡镇公开的形式、内容不够规范,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 村组负债制约运转

税改前由于部分村组经济条件差, 举债兴办村内公益事业, 如建设养护村组道路、“普九”建校、以及村级组织日常办公等形成沉重负债。近年来, 有些村在兴办村级公益事业、村组道路建设、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中又形成了新的债务。影响和制约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砠碍了村组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 村财管理体制不顺

安康市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时, 撤销乡镇农经站, 将村级财务管理的职能划转乡镇新设立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站, 而目前除旬阳、紫阳县有部分乡镇村财乡管由社保站管理, 其他县、乡仍由乡镇财政所管理。社保站实施村级财务管理, 其上级主管部门是县级人事和社会保障局, 难以行使对乡村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乡镇财政所实施村级财务管理, 但县区财政部门农村财务管理局 (原农税局更名而来) 缺乏管理职能。

(五) 财务管理人员偏少

2007年安康市乡镇机构改革到位后, 乡镇财政所分一、二、三类乡镇按3、4、5核定编制, 随着乡镇财政所职能转变, 承担的核算、支付、监管、服务等工作量和业务量随之增大, 且财政所还要承担乡镇政府中心工作、包村驻队、产业发展等工作任务。乡镇财政所普遍反映人手不够, 兼职过多, 业务交叉, 已经影响到财政职能有效发挥和业务规范管理。不少乡镇通过留用、借用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和其他站所人员负责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这部分人员因思想顾虑, 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对策

村级资金是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的生命线, 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保障工作对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提高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 保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 加快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按照中、省有关规定,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财政基本保障和村级组织自我保障相结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省、市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村级补助力度, 积极促进县级在省、市补助的基础上,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解决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和村内公共服务的基本支出需要。积极促进县区完善建立现任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制度, 为村组干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平台, 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发挥村组干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二) 着力规范“村财村用乡代管”行为

促进各县区加大“村财乡管”规范实施力度, 将未纳入乡镇代管的村委会全部纳入, 并积极探索推进“组财村代管”工作;切实强化村级资金监管工作, 完善“县、乡监管”措施, 充发挥财政部门监管职能;加快推进县乡联网工作进度, 为确保业务规范操作、有效实施监管提供技术平台;全面实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 提高村级财务使用透明度;建立健全村干部人事、报酬档案管理制度, 规范村干部报酬发放范围、标准核定、发放时间、考核奖惩办法;加强村干部及报账员政策法规业务培训工作, 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三) 加大村组债务控制和化解工作力度

一方面要坚决制止村组发生新的债务, 落实“谁举债谁还款”的责任;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 加大力度, 在完成“两政一教”债务化解的基础上, 把清理化解村级债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积极落实化债政策, 建立化债财政奖补机制, 促进村级债务化解。

(四) 理顺县、乡、村的财务管理体制

积极协调争取将村级财务管理职能划归乡镇财政所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实施管理, 把县财政局明确为村级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 由县财政局农村财务管理局实施管理, 赋予其职能和主体业务。基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考虑, 建议:从上到下要明确村级财务管理的机构、职能、业务范围、工作任务等, 形成上下一条线的完整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

(五) 积极创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环境

围绕乡村组织运转、债务化解、农村财务管理、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大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增加村集体收入, 为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关系到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和完善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才能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安康市开展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效和经验及村级组织运转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也有普遍性。

篇4:保障经费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现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要求。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不统一、经费可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综合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这有利于推动省级政府统筹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完善机制,城乡一体。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新形势,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统筹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二)坚持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优化整合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统筹解决城市义务教育相关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坚持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与学生流动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增强学生就读学校的可选择性。

(四)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区分东中西部、农村和城镇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步骤,通过两年时间逐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情况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三、主要内容

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统称“两免一补”)。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含出版发行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亏损补贴),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贫困面由各省(区、市)重新确认并报财政部、教育部核定。

(二)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央统一确定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补助水平。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及中部地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区)为8∶2,中部其他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5∶5。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所需资金,按照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分担比例执行。现有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高于基准定额的,要确保水平不降低,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中央适时对基准定额进行调整。

(三)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对东部农村地区,中央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奖励。城市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由地方建立,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

(四)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中央继续对中西部地区及东部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县级人民政府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育部门在分配绩效工资时,要加大对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同时,国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项目,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四、实施步骤

(一)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央确定2016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中西部地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东部地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5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50元。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继续落实好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和北方地区取暖费等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同时,取消对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央奖补政策。

(二)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继续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同时,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中央财政适时提高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

nlc202309042253

(三)以后年度,根据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时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措施。

高校、军队、农垦、林场林区等所属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机制,与所在地区同步完善,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经费分担办法,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困难地区的支持。各省(区、市)要将实施方案、省以下资金分担比例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贫困面,于2016年3月底前报财政部、教育部。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

(二)优化教育布局,深化教育改革。各地要结合人口流动的规律、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完善教育布局,将民办学校纳入本地区教育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加强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管理。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城乡教师和校长交流机制,健全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

(三)确保资金落实,强化绩效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经费分担责任足额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县域内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保障规模较小学校正常运转;加强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将绩效预算贯穿经费使用管理全过程,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推进信息公开,强化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级财政、教育、价格、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使用管理、学校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义务教育基础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学籍信息、学校基本情况、教师信息等数据真实准确。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本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凡以往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国务院

2015年11月25日

(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政府网内容整理)

篇5:保障经费的通知

财政部 劳动部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不得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任何费用,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拨付。现就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1999年1月起,经办机构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人事(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人数核拨。其中:人员经费原则上参照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等有关规定并考虑经办机构的实际情况核定;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根据经办机构工作需

要,分别按定额和定项办法核定预算。

二、经办机构经费原则上由同级财政安排。实行社会保险省级或地级统筹的地区,可以由省级或地级财政统一安排统筹区域内各级经办机构经费,也可以由省级或地级财政安排适当的专项经费,对下级财政予以补助,专项用于经办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具体办法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劳动

保障部门制定。

三、经办机构的财务管理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颁布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务管理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计核算办法》同时废止。

四、各级经办机构不得再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或列支费用。要对1997年以来管理费提取及使用情况进行清理。1997年底前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已提取的管理费结余以及1998年底前从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基金中已提取的管理费结余,纳入财政专

户,实行专项管理,经同级财政审核后结转以后继续使用;1998年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已提取的管理费,除经财政部门审核确属经办机构的合理支出外,其余部分应全额返还基金;1999年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的管理费

应全额返还基金。

五、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经办机构财务管理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同时,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经费的及时足额拨付。各级经办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篇6:保障经费的通知

【颁布单位】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颁布文号】萍府办发〔2010〕62号

【颁布时间】2010-9-9

【实施时间】2010-9-9

【正 文】

萍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萍乡市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办法》已经2010年8月12日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九月九日

萍乡市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办法

第一条为确保行政执法经费的落实,保障行政执法工作正常开展,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以及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本级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所需经费的预算、执行、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行政执法经费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一)法制宣传教育、人员培训;

(二)配备执法工作必需的设备、器材;

(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

(四)办案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特岗补贴;

(五)行政执法人员人身保险;

(六)行政赔偿和补偿;

(七)其他行政执法支出。

第四条行政执法经费必须坚持确保供给、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保证效益的原则。

第五条行政执法经费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并单列行政执法经费科目。行政执法经费应当保持逐年增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行政执法经费。

第六条市本级行政执法单位应当根据行政执法经费项目预算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在报市财政局和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后,严格组织实施。

第七条市审计局对行政执法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

第八条行政执法经费落实、使用情况应当纳入目标考核。

上一篇:水仙花作文下一篇:初三作文难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