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金融监管

2024-05-20

关于我国金融监管(精选6篇)

篇1:关于我国金融监管

中国银行安庆分行石化支行调研材料

中国银行安庆分行是按照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实行权力、经营和监督三分立,努力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努力减少内部风险。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主要包括:

一是在系统内统一构建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激励机制的薪酬分配体系,让多贡献者多得,责任大者多得,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感、事业心,推动经营效益的提高;

三是提高业务报告有关数字的真实性,增加经营绩效透明度;四是制订系统内的风险评估、认定标准办法,切实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

石化分行中,一是要分类制订管理办法,包括业务经营、市场开拓、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等各个方面。摆正机构自身的市场定位,推动业务经营的规范化,防范经营风险。二是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部门责、权、利,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业务操作管理制度,推动业务经营的规范化。加强对重点业务部门、重要岗位的定期稽核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是市场纪律方面。要构筑和营造依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市场氛围。第一是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市场规则、信用知识、金融意识教育,增强各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增强人们的金融意识,营造人人守信的社会氛围。依法加大对各种形式的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树立守信光荣、逃债可耻的社会氛围。

第二是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严格运作程序,明确责、权、利,减少道德风险。

第三是建立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经济主体能从市场上捕捉收集到可利用的真实信息。

第四是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司法审理机制,努力保障金融机构权益,为金融运行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篇2:关于我国金融监管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近几年刚刚开始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部门规章制度为主、各监管主体为辅的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但是,由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法制建设不健全,还存在诸多问题。

1.监管理念过度保守。一是监管过于密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并且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复杂性,所以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体制实质上是一种高强度的监管。但是,监管过度会导致金融创新激励不相容和金融衍生品品种较少,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机构监管模式降低监管效果。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模式主要以机构监管为主,由于衍生品本身的设计信息披露较少。因此对于多数为跨市场、跨地区交易的金融衍生品,金融机构的监管范围难以全方位覆盖。

2.监管主体不够高效。一是多头监管效率低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主要是分业监管,中国银行、三会两市甚至一些政府部门都拥有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权力。多头监管可能出现同一部分由多个部门监管,相互掣肘,导致监管复杂且难以协调。二是监管主体缺乏科学的沟通机制。监管主体容易发生重叠,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协调制度至关重要。三是自律监管不足。由于缺少合理合法的授权,各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制定的自律规则和交易规制不易实行,自律效果缺乏约束,加之过度的行政干预,造成协会自律效果无法展现。

3.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是各类规范效力层级低。我国监管体系多以部门章程、暂行规定或通知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临时性,缺乏法律具备的强制性和稳固性。因此,监管体系无法适应跨市场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的需求。二是缺乏监管衍生品市场的法律。目前,我国已有的金融衍生品的法律法规,不具有普遍的针对性,无法对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进行统一的规范,也无法做到对风险的有效提示和规范,这与市场的发展不相适应。三是监管漏洞依然繁多。

二、对金融衍生品监管难的原因

1.金融衍生品是部分金融机构逃避监管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创造高利润率的同时降低遵守法规的成本。因此,金融衍生品是金融机构规避监管的有效武器。因为法律的制定总是滞后于新事物的产生,所以监管部门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金融衍生品的内容实质,之后才能进行流程规范,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极易留下监管漏洞。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之上,全球金融快速结合,金融创新更迭速度不断提升,致使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顾此失彼。

2.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当中,国内的金融机构同时面临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的强大压力。这推动了其投机行为的产生,金融衍生品是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因此,金融机构不得不在稳定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创新金融衍生品,竞相追逐高盈利的工具。同时,导致次贷危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的投机行为。

3.由于金融衍生品具有杠杆能力,收益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更高,因此能够获得国际投资者的竞相追逐。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品本身具有风险,投资巨鳄可能会隐藏其真实的投资想法,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利润。另外,如果资金流转于多国之间,那么投资者的意图更加难以察觉,进而获取额外的利益。这就导致了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存在于多市甚至是多国之间。同时,这种跨市和跨国的交易特点对监管提出了严苛的挑战。

三、关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建议

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复杂性及高杠杆性。如果引发问题,将会对投资者、甚至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金融衍生品进行科学全面监管刻不容缓。

1.树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思想。从金融行业的发展史来看,金融监管一直在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成熟。审慎的方式是金融管理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同样也应该成为金融衍生品监管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金融衍生品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监管范围,减少其带来的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一是要开放金融衍生品的种类限制。合理有序地开放金融衍生品的品种限制,优化其质量。在适当的时候,开放金融衍生品市场,让市场有充分的空间选择优秀的金融衍生品品种,促进各类优秀的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规模。二是针对不同种类的场内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差异性区分,区分不同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标准和监管强度,实现合理科学的监督。三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应转变为以赋权性规范为主、以禁止性规范为辅,加强对金融领域的引导作用。四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包括其设计条款并针对不同的特性面向社会给出专业权威的指导意见,逐渐取消金融市场的以准入机制代替监管机制的模式。

2.对监管权力进行科学分配。当前,我国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相对混乱,经常出现多头领导,同一领域多种管理制度的现象,多头负责、权责不清。因此,分配权力的不科学性严重限制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有些学者提出建立由同一部门进行主管协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多级监管制度,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一相对过激的建议难以实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应以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为基础和保障,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为了确保划分权力的科学性,需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监管范围和监管等级。实现各监管部门之间消息的实时共享和沟通机制,保证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二是需要加强金融各协会的自律管理的权限,发挥自律管理的全面性和覆盖性,不断扩大自律组织对监管的话语权。三是需要引导社会媒体和其他机构加入到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当中,形成外部有效的社会监管方式。社会媒体力量的加入有助于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实现快速直接的散播作用,有效地完善监管实时性和专业性,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力量。

篇3:关于我国金融监管

十八大报告对国计民生的很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其中阐述了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向:“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完善金融监管, 推进金融创新, 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 维护金融稳定”。由此可见, 我国金融的未来发展既要深化改革、服务经济, 又要完善监管, 维护稳定。新形势下, 金融环境日渐复杂, 金融监管也将不断迎来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行三会”各自金融监管的界限十分明确。但近几年来, 随着金融改革与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 金融行业的发展已逐渐跨越分业经营的界限, 混业经营成为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因此, 金融监管体制也要紧跟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加以完善, 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

二、金融监管的概念和类型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等特定机构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规定或限制, 其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制度行为。金融监管包括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两个方面, 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或地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其主要目标应该是合理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序、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种金融风险, 保护广大投资人的利益。按照监管机构的范围分类, 金融监管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 集中监管模式, 把金融行业当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统一管理, 通常情况下监管的职责由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大部分国家是将中央银行作为监管机构, 对整个金融业进行监管。

(二) 分业监管模式, 将金融行业中的不同机构按业务范围进行划分再分别进行监督管理, 通常由多个金融管理机构同时承担监督管理责任。

三、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我国现阶段对金融主要施行“一行三会”分类管理体制, 虽然有其合理性且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但最近几年来, 随着金融改革与创新力度的加大, 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展, 我国金融业已经逐步突破了分业经营的界限, 无论从监管方式还是从监管内容看, 现行金融监管模式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态势。

第一, 监管力量分散。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足鼎立”的监管格局, 往往使监管出现真空, 降低了监管效率, 增加了监管成本。加上监管信息沟通共享机制构建欠缺, 监管效应大打折扣。总体来看, 没有严格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权限, 制度设计上也不清晰, 导致中央与地方金融业行政管理权责不清、协调范围狭窄以及合作层次较低的问题。

第二, 监管内容和范围较为狭窄。首先,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侧重于合规性监管而不是全风险性监管。其次,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容偏于狭窄, 局限于存贷款、结算、信用卡业务, 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相对滞后。再者, 金融监管范围不够广泛, 有的准金融机构和准金融业务未能纳入监管范围, 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 分散给不同的部门经营和管理, 未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范畴。同时, 稽核监督体系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大部分没有有效独立出来而是隶属于各级金融机构经营者, 其监督职能更易流于形式。金融监管隐藏较大的风险。

第三, 监管手段落后。缺乏系统性的风险预警、处置、缓冲、补救机制。金融监管体系缺乏预警和控制功能, 不能有效利用监管信息, 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 常常忙于事后“救火”而非事前防范, 不利于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四, 金融监管人力资源缺乏。一方面金融机构内部从事传统金融业务者多, 掌握现代金融业务者少;从事具体业务操作者多, 从事金融监管研究者少;另一方面金融监管人员缺乏监管经验, 风险意识淡薄, 总体监管能力不高等。

第五, 监督措施的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监督措施的低效能往往与惩处机制的不完善相伴随。目前, 违规处罚的执行缺乏严厉性, 且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成本过低, 故当前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处理缺乏有效性。风险性监管既不够完善, 也缺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正常机制。

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完善金融监管, 推进金融创新, 维护金融稳定”, 是对金融立法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使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更新传统的金融监管的理念。由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业务及行为向促进金融混业经营和相互竞争转变, 由限制金融机构的合并向鼓励金融机构相互联合转变。特别在金融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必然趋势下, 金融创新会日益增多, 金融相应监管部门更应该未雨绸缪, 做好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第二, 切实转变金融监管方式。由“事后化解”或只注重特定时点资产状况, 逐步向“事前防范”、随时化解风险转变;由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的转变, 建立健全完善的非现场监管网络。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师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鼓励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第三, 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系。一方面, 明确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责任, 并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独立性, 加大对违规机构及时发现、查处的力度;另一方面, 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 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工作, 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同时, 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 在保持分业的基础上实施联合监管, 加强各监管机关的沟通, 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既要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又要避免重复监管。

第四, 加强金融监管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掌握金融监管专业知识、熟悉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掌握世界金融发展状况、把握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高端人才, 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的监管技术和方法, 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防止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五, 重视并提高监管措施的效率。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 明确奖罚。监管部门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适时地对其进行修改。加大对违规机构及人员的处理、处罚力度, 大力打击金融市场的违法行为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有序。

摘要:在新的金融形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 基于防范系统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需求, 防止各种金融问题的发生, 完善与改革金融监管体制迫在眉睫。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分析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机制, 阐释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潜在风险, 并提出相应的初步应对措施和改革方向。

关键词:金融监管,合理性,风险,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蒲秋.以十八大精神引领财政金融监管工作[J].财政监督, 2013, (02) .

[2]朱舜, 沈奇, 胡振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在新形势下的选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1) .

[3]王恕.分析我国新形势下金融监管模式选择[J].财政金融, 2013, (02) .

[4]曹凤岐.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7) .

[5]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 2000, (12) .

[6]王冠群, 王福强.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建议[J].财政金融, 2013, (01) .

[7]尹中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路径选择[J].国际金融, 2013, (02) .

[8]李杨, 胡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篇4:关于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关键词:金融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皮书 中国金融监管

美国财政部的《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皮书》是对现有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升级和改革,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出现已经几百年,而中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史,次贷危机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中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受影响国,不仅要从这次金融冲击中学会如何防范风险,还要认真研究和吸取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找到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国内自身的金融监管体系。

1、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皮书剖析

《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皮书》主要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改革计划:短期建议、中期建议和长期最优调节。

1.1、短期建议:作为对中期和最优调节的有效过渡,短期建议的设立是为了能立即实施以解决当前美国信贷市场监管缺失问题,以巩固市场的稳定,并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合作。第一,应扩大总统工作组(PWG)的成员数量。总统工作组成员应加入货币监管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储蓄监督办公室(OTS)。作为一个跨部门机构,应继续加强总统工作组对金融政策的协调、沟通和会员信息共享机制。第二,构建联邦一级的监管体系-抵押贷款委员会(MOC),以解决抵押贷款市场监管主体混乱的问题,抵押贷款委员会应由一名负责人和自于联储、货币监管署(OCC)、美国出席管理局(OTS)、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美国州银行监管协会(CSBS)的六位委员组成,其职责包括审查抵押贷款的程序,制定统一的业务标准、评估和审核行政许可。第三,扩大美联储对非存款机构的流动性支持。针对存款机构执行定期拍卖安排(TAF),针对非存款机构执行定期证券借贷安排(TSLF),而且对储蓄和非储蓄机构的监管力度要一视同仁。同时还要预防扩大流动性支持后带来的风险,相应地扩展政府安全网。

1.2、中期建议:作为对长期最优调节的有效过渡,中期建议的设立是为了消除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中的重叠累赘,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框架下构建一个适用于全部金融行业的监管体系。第一,储蓄章程已经不适应金融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财政部建议由联邦储蓄章程向国家银行章程转变,储蓄机构控股公司应该受到银行控股公司相同程度的监管,允许储蓄机构向银行转变;并且将储蓄监督办公室(OTS)和货币监管署(OCC)合并成一个机构。第二,美国银行金融机构中处于交叉范围银行的监管是一个盲区,财政部建议应由联邦直接监管州银行,还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合理化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对州银行的监管。第三,支付结算体系对金融服务和整个经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财政部建议推出一个强制的联邦支付结算系统,代替那些公司形式的结算机构和组织;美联储要监管所有的支付结算系统,专注于那些会影响金融整体系统性风险的支付结算机构,而不只是那些零售支付体系;州法律可以继续保有实效,但是对于一些有整体性影响的系统监管,要听从美联储的安排。第四,财政部建议根据可选联邦章程(OFC)法案创建国家保险办公室(ONI),国家保险专员(CNI)的权利和地位应该等同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包括制定章程和对所有国际保险公司的营业许可和监管权,有权实施对兼并、收购和大额交易过程的监督,有权吊销保险机构的营业资格,有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权接管需要复原和清算的保险公司。第五,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迅猛步伐,陈旧的监管体系无法跟上市场的变化,导致了监管漏洞,进而误导了投资者。财政部建议合并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并且引入自律组织(SRO)的自我认证机制;协调好投资咨询师和经纪人的管理,为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无差别的标准服务。

1.3、长期建议:长期的建议是朝着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方式转变。第一,新的审慎金融监管当局可以承担目前联邦审慎监管当局(如储蓄监督办公室(OTS)和货币监管署(OCC))的责任,并负责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职责。第二,美国商业行为监管当局应当为金融公司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服务标准。财政部认为应从之前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方式转变为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方式:原则导向的监管方式区分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等不同行业,而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注重整体的监管的目标,不再细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几个行业。目标为导向的监管方式着眼于解决整个金融市场稳定问题、着眼于和消费者保护相关的问题、着眼于解决政府担保所致的市场纪律缺乏问题、着眼于解决商业行为标准问题。目的导向的监管方式能对相同的金融产品和风险采取统一的监管标准,将使得监管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2、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于我国的启示

2.1、加强对于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皮书》的出台是对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弥补。在我国金融创新正在迅猛发展,一旦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进入快车道,缺少相应监管的金融市场将会像脱缰的野马,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出台针对衍生产品的法律法规,设立一个衍生品监督管理机构,专门监督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衍生产品的发行和交易。

2.2、构建一行三会、财政部和自律组织的协调机制

美国的金融监管主体复杂而累赘,监管部门间时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我国的金融监管是“一行三会”制度: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制定货币政策,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证监会负责对证券行业的监管,保监会负责对保险业的监管。监管部分之间也缺乏沟通机制,因此我国应由国务院牵头,成立一个类似于总统工作组(PWG)功能的监管机构,这一机构要不仅串联一行三会,还要链接财政部和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由该机构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定期向主管金融的国务院副总理汇报监管工作,并且向社会公众定期发布金融监管报告。

2.3、发挥地方政府的监管作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金融对于经济的支撑日益明显,地方性银行和民间借贷机构的出现是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补充;但是这些金融机构不同于5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它们资产规模小、风险管理水平低,其作用主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如果中央对于这些金融机构制定一视同仁的监管政策,势必会阻碍它们的健康发展,甚至会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但是如果放任自由,又会滋生风险侵害客户和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金融监管权利,灵活机动地监管这些微小型的金融机构;这一权利应保证可以随时被中央收回。

2.4、制定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措施和监管制度

我国有中信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它们都实行混业经营模型,经常会通过内部的操作来规避金融监管,滋生难以察觉的风险。为此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不仅要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进行直接监管,还要对其下属的金融企业进行业务和功能监管。

参考文献:

[1]胡滨.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2(09):49-50.

[2]曹凤岐.改革的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9(04):57-66.

作者简介:

篇5: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

摘要: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监管;监管体制;一行三会

据统计,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预计比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以上;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在审慎监管下,到2008年底有193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达标银行资本占银行总资本比重高达99.5%。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我们要看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层矛盾还远远没有解决,危害性还没有完全释放,要积极筹划好各种应对之策,特别是要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保持金融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模式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金融业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目前,世界各国及地区的金融监管体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为适应金融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在摸索符合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我国对金融业的监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这就是最初的混业管理。

随着金融机构种类的多样化和金融业务品种的快速发展,在分业经营格局

基本形成之后,1998年我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将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监管权由中国人民银行移交给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多头”监管模式。在这种监管模式下,三家机构的监管职能有着明确的具体分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中国证监会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它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证其合法运行。中国保监会于1998年建立,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机关,依法统一监管保险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很快就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使中国人民银行风险监管的意识逐渐加强,尤其是《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颁布,更加促使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考虑如何对银行业实施更加有效监管的问题。因为在原有的监管模式下,中央银行监管银行业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负责货币政策的稳定,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与通货膨胀指数;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又要注意商业银行的证券交易风险,保证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流动性,防止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由于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在于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以保证币值的稳定,因此,客观上存在着中央银行只注意货币政策而忽视监管银行金融业务的可能。尤其是当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是如此。

为此,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与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银监会自2003年4月28日起正式履行职责,是国务院直属事业机构。根据授权,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由此,我国形成了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

二、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分业监管、垂直管理。我国的分业监管实质上是一种“监管机构——相关主体”直接对号的模式。与银行有关的,银监会要管,与证券公司有关的,证监会要管,如果与银行、券商都有关,银监会和证监会都会“插手”。这种权力和职能上的多重监管,导致我国的金融监管常常陷入这样的被动局面,即“或者谁都没有管,或者谁都应该管,都管又管不好”。

目前对于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方案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建立协调机制

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法律上明确了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要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直接的金融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等综合调控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信息共享、重大问题协商、联席会议等形式,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鼓励金融创新,共同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2、建立金融风险的监管、预警、处置机制。

学者认为,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必须建立对金融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和处置机制。具体包括:建立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体系,根据风险水平及时进行预警;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别和救助体系,从而为制定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方案提供依据;建立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建立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以及金融安全网(包括存款保险)体系等。通过以上努力,使金融风险处于有效的监控和处置体系之下,从而为有效控制风险奠定基础。

3、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和加强跨境金融监管的合作。

巴塞尔银行委员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协议,统一了国际银行的资本定义和资本率标准,在世界各国被广为推广。2008年的20国金融峰会发表的宣言也提出将制定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标准,确保监管机构对金融产品和国际金融系统的掌控

能力。在今年4月召开的G20峰会共同宣言中也指出“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

我国应主动适应金融监管的国际化趋势,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参照和依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年)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2年),实现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我国要与其他国家金融当局签订双边谅解备忘录,诸如在信息提供、相互磋商、技术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要发挥各类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协调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

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学者认为,尽快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当前要尽快出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政策性银行、期货、信托、外汇管理以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填补依法监管的空白。做好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废止等清理工作,避免因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金融监管工作的混乱。金融监管机构要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稳定的磋商制度,把金融执法逐步纳入国家法律体系。

5、改变监管理念和方法。

学者认为,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应该有所更新,也就是要由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经营行为向促进金融业竞争、促进金融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变,由限制金融机构的合并转向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的方向转变,实现由监管的“命令与控制”向市场激励的转变,实现向监管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上的转变,实现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时刻关注、控制、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其内部控制体系,消除经营中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监管当局应该按照市场原则监督金融机构,在审批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力。

6、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安排

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业界普遍认为,根据我国金融发展实际,金融控股公司应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实行综合经营的理想组织形式选择。难以对跨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实施有效监管正是分业监管的主要弊端所在。因此,在目前继续实行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必须对现有监管体制进行适当微调,尽快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以适应现阶段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

总结:

当前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如何坚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学者对于完善金融监管的研究已经日渐成熟,但是仍然没有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方案。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自身体制的同时,与国际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同时不断做好制度创新,以应对不断发展的金融形势。【参考文献】

【1】曹凤岐:《中国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大改革》

【2】宋士云:《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与改革建议》,证券日报-创业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吴敬琏:论中国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篇6:简析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论文

摘 要:如何有效的进行金融监管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界的难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各国对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一举一动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其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使中国经济平稳的快速发展,能与国际金融接轨,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必须冷静的分析当前监管难题,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监管的含义、背景、内容、现状,其次描述了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具体对策,最后再参考国际间金融改革方面来讨论金融监管的突破 。

关键词:金融监管瓶颈、问题、对策,国际监管办法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合称,是指政府通过某些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定的行为。

二.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金融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参与向金融市场提供产品的金融机构,以传统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主,此外还包括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如一些业务性质和银行类似的准金融机构,如贷款协会,集体投资机构,组织,银行附属子公司或者是银行持股公司所展开的业务,非机构性质的交易行为,如投资,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还有一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商业经纪人,出票人的监管等;

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作为当代金融的主体,经营业务范围广,业务复杂,对它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内容有:

1.监管必要性和可能性: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及相关衍生行业进行监管时,要对准入标准要求准入主体是否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金融业发展的条件,是否符合地域分布合理化要求等进行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评估。

2.市场准入监管: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符合银行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注册资本要求,;符合各项硬件软件要求等;成立保险公司,通过保监会批准;符合保险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符合注册资本要求;符合各项硬件软件要求等;成立证券公司,通过证监会批准,符合证券法和公司法规定章程;符合注册资本要求;符合各项硬件软件要求。

3.具体业务运作监管:对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保险业的财产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证券业的经纪业务、财务顾问、投资咨询、自营业务、资产管理、承销保荐等

4. .市场退出监管:主要有主动退出与被动退出、破产倒闭监管、对机构变更、合并监管、违规者终止经营监管等

5.其他相关监管: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贷款风险控制、外汇风险、准备金等

二、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中国金融业目前经营模式处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初级过渡阶段,相应的监管仍以分业监管为主;分业经营是指单方面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一定程度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又可分为三块层面。

第一层面是将金融业和非金融业剥离,金融类机构无权利对经营非金融业务,也不能以各种形式参与非金融机构经营。

第二层面是单独将金融业中的银行、保险、证券业剥离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与保险公司只能经营权限内的相应业务,所属子行业的机构不能再次经营其他两个相交叉,类似的业务

第三层面是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内部子行业的相关业务再剥离,如银行专营长期业务部门与专营短期业务部门相分离,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部门分离等

基于国情,历史等原因,中国采用的分业经营模式使得我国近年来金融业飞速发展,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受危机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得益于分业经营,可以说,分业经营对防范金融危机有着一定的作用;此次危机产生的一大因素在于危机主体资产严重泡沫化,而分业模式下的中国,因资产部门分开经营,可以防止资产被重复计算,重复利用,还可以防止隔离部门之间的风险传递,而相对结构透明金融业内部组织,业有利于监控,尽管业务有些单一,但金融机构内部结构简单使得资金的流向可监控,使风险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保证大量的储蓄存款的安全;关于这几点,对分业经营是给予肯定的。

然而,以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看待事物发展的变化,就能发现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经济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分业经营模式日益成为金融业发展的瓶颈,分业监管也已经适应不了金融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国际金融业的竞争,因而我们要正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寻找新的突破点。

三.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1.多元化分业监管模式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体系不完善,信息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对金融市场管理无法做到及时有效

在现行监管模式下,三大监管主体同属一级别,职权类似,地位相仿,三方之间缺少相互间的制约监督,三主体均负责各自业务模块下的金融监管,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的途径,信息滞后,共享程度也低,虽是各主体负责所属行业,但却在同一行业设立多个监管部门,而行业之间的业务标准日益趋向模糊,结构日益复杂化,在一些交叉业务上,多层次监管易引起一定程度上的重复监管,浪费资源,降低效率,与国际金融业相比,分业监管模式限制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发展区间。

同时,由于各监管部门的监管重心不一,往往引起冲突,未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潜在风险和转移风险,使得监管漏洞和监管错误并存的尴尬局面,这都非常不利于将来有效的防范存在的金融风险

2.分业监管法律制度导向善不明确

综合监管法律制度存在局限性,现有法律制度无法合理有效的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空白,地域性因素影响大,对存款保险机制,市场退出机制,救助机制明文模糊;专业监管法律制度层次较低,监管力度执行不一等。

3.外资金融机构监管不到位

QFII的引进是为了能够适应中国加入WTO对世界经济变化的要求,然而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发展为跨境或跨区域组织,使用不尽相同的会计准则,业务操作标准等,这些方面都极大的影响了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所属总公司会计信息的诚信信息的辨知,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都受到了影响,难以对国内投资者给予合理解释,同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这些机构常常将业务的重心集中在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上,特别是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业违规的手段与我国国有银行展开隐性竞争,在我国经济建设活动中,有些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却不在有效期期给予支持,这类的经营活动与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初衷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讲风险转嫁至国内,进而增加了我国金融业的潜在风险等。

从本质原因来看,在于我国监管机制对外资金融监管不到位,在市场准入标准上缺乏相对应的制度性规范,因地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上分布不均衡,国民待遇低位上不对等,外资金融机构来源的.经济差异性明显,在境内多为发达国家与地区进入,行业之间缺乏相互合作和协调。

4.金融监管软实力欠缺,缺乏创新。

金融监管人力资源欠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端人才缺乏,国民金融教育普及力度不够,金融文化呈现地域差异化,与国际间金融文化合作交流较少,仅局限于部门从业人员等,这些都不足以满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的趋势,监管的手段简单模仿多,自主创新却少、金融监管创新系统性的设计存在不足、相关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表现不甚理想等,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无法满足国际金融创新的要求。

假若继续坚持分业模式,在我国金融机构整体实力较为弱小的背景下,进而加上分业的束缚,国内的长足发展将难以继续,另一面假若同意大多数金融机构合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盲目的实施混业方向的改革,将可能使我国金融系统风险倍增,这又是目前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所不能控制的,所以基于现实基础,我国金融监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得继续保持分业经营的总体格局,随着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理念逐步加强,金融混业经营向国际化推进,我国分业监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

1.政府应当继续加强外部引导性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辅助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市场监管政策,及时公布相关市场信息,合理配置资源

2.完善法制

完善原有金融法律,补充修改相关条例措施,严格执行法治,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禁处理。

3.监管主体同时也要提高金融监管的管理水平

努力专致做好三主体行业的监管工作,并针对市场退出机制,救助机制,信息披露制度等机制进行明文规定,努力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市场化水平,在原有协助机制上加强合作,形成专业化的监管合力,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高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充分保证良好协作,不可脱离现实,盲目追求规模效应,也不可以急于一时达到统一监管的目的。

4.引入多元化监督

组建监管部门,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管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通过适度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自律,成立政府监管预警机制,同时大力引进社会监督,行业加强自律,同时加强三位协调力,公开公布相关信息,保证利益相关者之间得到保障。

5.继续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的具体办法

在银行业,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加快农村银行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银行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银行,构建多层次银行市场体系;合理把关,稳健的推动银行业对外开放。另外,在原有监管力度上继续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监控,健全银行分业监管体制以及同业协调机制在保险业,加强非现场监控和公开信息披露,如设定辖区内保险机构定期公布财务报告、统计报告、精算报告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实行新型人事召集制度;加强现场监督力度等

证券业,提高证券市场募集投资项目资格的标准,可以适时出台新监管政策加以管理,对投资主体,客体具财务指标在允许可控杠杠标准的同时要求具体化管理;对新型证券衍生产品也应该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信息公开,明确。

其他措施:加大支出资金全力培养金融监管人力资源大力发展金融教育,开展金融活动,缩小地区之间金融文化差异,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与其他国家进行金融交流活动,提高我国金融知识认知水平等

五.汲取国际金融史发展历程的经验

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与考验,论国际金融监管发展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实行直接管制办法阶段: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国际金融业普遍使用直接监管办法,即对各类金融业务进行直接的界定和规范,主要表现为颁布相关法律与规章,实习存款利率限定,规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最低佣金率和费率,对一些违规经营处罚,以及对国内外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设置审批标准等

2.严格把控CAR的间接监管阶段:为期不长,仅有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十年时间,主要表现为参考早期《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适度放松对金融业经营业务范围的标准,提倡金融机构要有足够的杠杆资本抵御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

3.全方位风险监管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全方位全面风险监控,至业务业标准,审批各项申请,结构性的业务调整,建立有效的科学监管机制,如市场准入,退市机制,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行业间协调机制对跨国业务进行统一的监管。与发达国家金融相比,我国金融史较短,发展进程跨幅较大,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踏入国际金融中端水平,尤其时限较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要想有效合理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难题,还得参考发达国家的监管模式。

六、结束语

上一篇:绩效审计参考书籍下一篇:跨境电商十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