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2024-04-25

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通用8篇)

篇1: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江苏省“单独两孩”政策于3月28日起正式施行。近日,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对我市市区单独夫妇“两孩”生育意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锡市区单独夫妇“两孩”生育意愿率为26.0%。没想到的是,高学历和低学历的“两端人群”意愿最强烈,其中研究生学历的“两孩”生育意愿最高,占64.3%,其次为初中学历,占50.0%。

哪些人最想生二胎?研究生、高收入、头胎女儿

无锡单独夫妇家庭中,有多少人愿意生二胎?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近六成的家庭表示不愿意,剩下约15%的人则在观望,表示“想等第一个孩子长大一点再看看”。

无锡愿意生二胎的单独夫妇“形象”,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渐渐清晰:研究生学历、高收入家庭、头胎生女孩者。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者,“两孩”生育意愿最高,占44.4%,比平均水平高出18.4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间收入组,家庭年收入在15-20万元者,意愿为33.3%;家庭年收入10-15万元较低收入组和20-30万元较高收入组意愿相当,分别为28.8%、28.6%;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低收入组意愿最低,为16.3%。与此同时,第一胎生女孩的夫妇“两孩”生育意愿为44.9%,高于第一胎生男孩的夫妇20.9个百分点。

哪些因素影响意愿?生育、就学、择业三大高峰

在近三成的愿意生二胎的单独家庭中,多数受访者是为了孩子选择再生育。其中,高达89.5%的人是因为“一个孩子太孤单,想给他找个伴”;69.7%的`人是感觉“两个孩子一起养,更容易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另外还有诸如“分担养老压力”、“想要儿女双全”等理由。

“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无论是有意愿的家庭,还是在观望的夫妇,都有不少担忧。问卷调查显示有三大忧虑反映比较集中:70.8%的人表示最担忧造成短期内的就学高峰,担心孩子学习竞争压力加大;57.5%的人担心短期内形成生育高峰,会使得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57.2%的人担忧后造成择业高峰,孩子以后就业压力加大。

二胎影响哪些消费?一半会换房、超五成要换车

“生二胎后,您是否会因此换房?”面对这个问题,打算生两孩或者正在观望的受访者中,有一半人表示会换房,其中50%的人要换122-144平方米的房子,41.7%的人要换成144-180平方米的房子。意愿生二胎的“单独家庭”40%的受访者倾向换学区房。此次调研的专题报告指出,“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无锡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积极作用,特别是会激发对大户型住宅和学区房的需求。

“单独两孩”政策同样将对汽车消费市场产生积极作用。调查显示,超五成的家庭会因为生了二胎而换车。

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切忌不分析利弊就盲目跟风

根据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应推进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等工作,并进行就医、就学的合理引导,培养广大市民科学准确的就医、就学观,另外可通过举办一些公益讲座,做好对两胎优缺点的客观宣传和科学引导,避免有些年轻夫妇没有对生两个孩子的利弊做过合理评估就盲目跟风。

愿意生二胎的受访家庭里,育龄妇女普遍年龄较高。调查组提醒,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出生人口的风险防范和监控,降低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另外,在打算生二胎的家庭中问及“您对无锡市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有哪些建议”开放式选题时,有高达11.6%的人希望建立公办0-3岁托幼中心,其中部分受访者提出“应促进0-3岁幼保幼教公共服务机构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公共服务和机构都要跟上”。 (袁柳、刘红)

本次调查按照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实际成功调查了292个家庭,其中已递交二胎申请的是42个家庭。在292个调查对象中,男性有97人,女性有195人;从户籍看,无锡本地户口279人,占95.6%,省内户口8人,省外户口5人,分别占2.7%和1.7%;从学历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2.7%,高中或中专占16.8%,大专占31.9%,本科占43.8%,研究生及以上占4.8%;从目前从事的职业看,在企业就职的占55.5%,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23.6%,个体户或私营企业主的占8.9%,自由职业者3.8%,无业的占8.2%;从家庭年收入看,5万元以下的占16.8%,5-10万元的占36.6%,10-15万元的占27.4%,15-20万元的占11.3%,20-30万元的占4.8%,30万元以上的占3.1%;从育龄妇女的年龄看,25岁以下的占1.4%,25-30岁的占36.7%,31-35岁的占37.7%,35-40岁的占21.1%,40岁以上的占3.1%。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巴中市农民工购房意愿调查报告

2.四川居民购房意愿调查报告

3.20北京高校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报告

4.南京市民养老生活方式意愿调查报告

5.2016年市民市内旅游意愿调查报告

6.2016居民暑期出游意愿及旅游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7.中国公众猪肉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篇2: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性别:男女年级:一二三四民族: 汉少数民族 1 你是否为独生子女?A 是B否2 你来自A城镇B农村3你是否愿意生二胎?A是B否

4你是否了解一独生二胎政策A 比较了解B 听说过C 完全不了解 5 家庭收入状况如何 A 富裕B 小康C温饱D贫困

6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失独危机日渐严重,一独生二胎政策将会有所作用 A非常同意B一般C比较不同意D 完全不同你认为中国人愿意生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因有哪些 A抵御家庭风险B 传宗接代 养儿防老C享受家庭温暖

篇3: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历时30余年, 长期推行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目的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负面效应已经开始凸显[1]。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我国生育水平和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生育意愿是人们对自身生育问题的看法、愿望和要求, 通常包括生育的数量、时间、性别3方面, 其中期望生育的子女数目及性别是衡量生育意愿的重要指标[2],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生育学者的研究指出, 根据我国国情, 国家生育政策是影响我国人口生育行为及意愿的重要变量之一[3]。2014年3月28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 (草) 》, 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在此政策背景下苏州市育龄妇女的生育选择及意向如何, 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其二胎生育意愿, 这些都是人口政策调整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也是本次研究探讨的重点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6月—2015年9月在苏州市6个行政区随机抽取20岁~50岁已婚妇女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 参考段晓嫤等2012年设计的《包头市“80后”人群生育意愿调查问卷》和王一竹等2014年设计的《四平市城镇居民中单方独生子女夫妻再生育意愿调查问卷》, 结合苏州育龄妇女实际情况, 设计《苏州市育龄妇女二胎生育意愿调查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46份, 收回有效问卷500份。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本次参与调查的育龄妇女500人, 20岁~30岁239人 (47.8%) , 30岁~40岁223人 (44.6%) , 40岁~50岁38人 (7.6%) ;市区人口384人 (76.8%) , 农村及乡镇人口116人 (23.2%) ;独生子女203人 (40.6%) , 非独生子女297人 (59.4%)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2人 (12.4%) , 高中101人 (20.2%) , 大学本科, 专科297人 (59.4%) , 研究生及以上40人 (8%) ;月收入3 000元以下161人 (32.2%) , 3 000元~5 000元216人 (43.2%) , 5 000元以上123人 (24.6%) ;现工作性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137人 (27.4%) , 企业227人 (45.4%) , 无业或自由职业82人 (16.4%) , 其他54人 (10.8%) 。

2.2 生育现状及生育意愿现状

在受访育龄妇女中, 80.6%育有1名子女, 同时超过半数的受访妇女 (61.8%) 的理想子女数为2名, 但是不到60%的受访妇女愿意生育二胎。另外, 在回答理想二胎性别相关问题的294名愿意生育二胎的妇女和4名不确定是否愿意生育二胎的受访对象中, 超过70%的受访对象更加愿意生育的第2个孩子为女孩。见表1。

2.3 单独二胎政策下苏州市育龄妇女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2.3.1 影响苏州市育龄妇女理想子女数的因素

育龄妇女的现居住地 (P=0.039) 、现有子女数 (P=0.000) 以及对单独二胎政策的态度 (P=0.000) 与理想子女数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不同的年龄、户籍地、原生家庭地区、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工作性质及是否独生子女等与理想子女数量无关 (P>0.05) 。见表2。

2.3.2 影响苏州市育龄妇女二胎生育愿望的因素

针对苏州市育龄妇女是否愿意生育二胎的调查结果显示, 二胎生育愿望与其原生家庭所在地 (P=0.008) 、现有子女数量 (P=0.000) 及对单独二胎政策的态度 (P=0.000) 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不同的年龄、户籍地、现居住地、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工作性质及是否独生子女等与理想子女数量无关 (P>0.05) 。见表3。

2.3.3 影响苏州市育龄妇女理想二胎性别的因素

拥有不同现有子女数 (P=0.026) 以及不同性别子女 (P=0.000) 的苏州市育龄妇女在二胎的性别偏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其他不同特征, 如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工作性质等与理想二胎性别偏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 讨论

3.1 现居住地及原生家庭等地域性因素影响着苏州市育龄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原生家庭所在地不同的调查对象其二胎生育愿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 出生于市区的调查对象愿意生育二胎的比例低于原生家庭为乡镇及农村地区的调查对象。另外, 在苏州市区、乡镇及农村3个不同地域居住的调查对象, 其理想子女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 , 在苏州市区居住的调查对象其理想子女数为2名或以上的比例要低于苏州市乡镇及农村居住的调查对象。由此可见, 二胎生育意愿受地域影响较大, 不同居住地区的生活压力、经济水平不同, 不同原生家庭地域在文化背景、家庭观念存在差异, 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对象的二胎生育意愿。该结果与李琳等[4]于2014年针对上海市在婚户籍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 现有子女数成为影响苏州市育龄妇女二胎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既往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人群二胎生育意愿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年龄、户籍地、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工作性质等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对二胎生育意愿产生影响[5,6,7,8], 但是, 在本次调查中, 这些特征因素都未对苏州市育龄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 现有子女的个数成为影响调查对象二胎生育愿望、理想二胎数量及性别的主要因素。在受访对象中, 现仅育有1名子女的育龄妇女较育有2名子女的更加倾向于放弃生育第二个孩子, 究其原因, 主要因为已育有1孩的对象, 已切实体会到孩子为家庭带来的生活、经济等压力, 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不生育二胎。但是, 已经育有2名子女的妇女, 却更加愿意生育2个甚至更多的孩子, 同时, 这一部分受访对象理想子女数为2名的比例也更加多, 他们多表示, 在养育第2个子女的过程中, 体会了更多2个子女相互扶持、陪伴及共同成长的喜悦与温暖, 子女能够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另外, 与黄廷权等[9]基于重庆市居民生育意愿的研究结果类似, 本次研究表明, 在理想二胎子女性别方面, 育有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更加倾向于二胎为女孩, 原因主要是受访对象对社会经济压力的考量, 说明传统中国社会文化中男孩在教育、抚养以及成年后的工作、婚姻等的投入大于女孩仍然影响着苏州市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同时, 一胎性别对理想二胎的性别也起极大的影响, 现有子女为男孩的更加希望再生育的孩子为女孩。在本次研究中多数已经生育过一个男孩的受访对象表示, 希望第2个子女是女儿, 凑成一个“好”字, 说明传统的子女双全的社会文化理念仍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国家生育政策对苏州市育龄妇女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不容忽视

近30年来, 我国社会学者根据我国国情, 对我国生育水平及意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并将社会经济因素和国家生育政策列为影响我国人口生育行为、水平的两个重要变量[10]。在本次研究中国家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 虽然对单独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对生育愿望 (P=0.850) 、理想子女数量 (P=0.111) 及性别 (P=0.995) 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是, 对单独二胎政策持支持态度的受访者较持反对态度及无所谓态度的受访者更愿意生育第2个孩子, 同时, 更多比例的单独二胎政策持支持态度的受访者的理想子女数量为2个甚至更多。由此可见, 无论对我国生育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否了解, 对相关政策的支持程度, 直接影响着育龄妇女的生育选择, 因此, 在国家制定及修改生育政策后及时宣传引导, 帮助其正确认识政策制定及修改的目的及积极意义, 获取更多政策覆盖对象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能够有效帮助政策的执行以及政策期望目标的完成。

综上所述, 单独二胎政策对苏州市育龄妇女的二胎生育抉择及意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经济发达的苏南开放性城市, 外来人口比例高, 多元文化混杂, 在生育政策制定及实施时应关注地域性差异的影响。同时, 应深入了解现有子女数量及性别等人口生育现况, 不可忽视其与生育意愿相关性。另外,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适当地并且有针对性地宣传极其重要, 帮助政策对象了解生育政策具体内容和意义, 才能更加愿意调整自身生育行为对政策进行支持, 保证生育政策在苏州地区有序执行, 保证苏州人口结构的健康化、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彤.简议单独二胎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J].经济管理者, 2014, 11 (4) :341.

[2]梁粤.浅析单独二胎的必要性[J].才智, 2014 (16) :319-320.

[3]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 2010, 5 (1) :58-66.

[4]李琳, 崔元起, 刘小芹, 等.上海市在婚户籍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生殖与避孕, 2014, 11 (34) :916-919.

[5]陈字, 邓昌荣.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7, 6 (1) :75-81.

[7]徐映梅, 瞿凌云.独生子女家庭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鄂州、黄石、仙桃市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 2011 (2) :76-84.

[8]李建新, 李娜.中国放开现行计生政策的可行性--基于江苏省不同政策群体生育理想、生育意愿的调查[J].探索与争鸣, 2012 (7) :6-10.

[9]黄廷权, 冯泽永, 简丽.重庆市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分析[J].西北人口, 2007 (5) :51-53.58.

篇4: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关键词:公职人员;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分析

为了缓解我国人口结构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加劳动人口数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新的生育政策下,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育二孩的意愿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为了深入了解公职人员的生育意愿,以及公职人员作出是否生育二孩基于什么考虑,本研究对恩施州已生育大孩的370名公职人员进行实证调查,了解他们的生育意愿和原因。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以恩施州已生育“大孩”的公职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收集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率为92.5%,其中男性194人,占样本总数的52.4%,女性176人,占47.6%;样本中独生子女有125人,占总人数的33.8%,非独生子女245人,占66.2%;大孩性别方面,其中为男孩的180人,占总人数的48.6%,女孩190人,占51.4%。最后,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公职人员对生育“二孩”意愿如何,及不同性别,独生子女状态、不同大孩性别的公职人员在是否生育二孩方面的差别;二是公职人员是否生育二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二、公职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分析

(一)公职人员总体“二孩”生育意愿。如表1所示,在所调查的公职人员中,有135人明确表示愿意或者打算生育二孩,占所调查总人数的36.5%。选择“不确定”的人数占所调查总人数的37.8%,与选择愿意生育二孩的人数比较接近。而明确表示不愿意生育二孩的有95人,占到所调查总人数的25.7%。总之,绝大多数的公职人员还是比较认可生育二孩,而二孩真正生育情况如何,也取决于那些对生育二孩犹豫不决的那部分公职人员,如何引导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公职人员进行生育,也将成为贯彻“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不同人口学特征与“二孩”生育意愿的交叉分析。交叉分析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大孩性别等因素在公职人员二孩生育意愿上的差异,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性别因素方面:所调查的男性公职人员中,明确选择生育二孩的人数占到样本总量的19.5%,女公职人员明确选择生育二孩的占17%,表明男性公职人员生育二孩的意愿高于女性公职人员;明确选择不愿生育二孩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25.7%,其中男公职人员为15.1%,女公职人员为10.6%,说明男性公职人员不愿意生育二孩的意愿也强于女性;在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上,女性占到总人数的20%,男性为17.8%,表明在生育二孩方面,女性比男性更犹豫。在独生子女因素方面:在所调查的公职人员中,本身为非独生子女的不管是明确生育二孩、明确不生育二孩,还是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上,均高于本身为独生子女的公职人员。在大孩性别因素上:如果大孩是男孩,明确选择生育二孩的比例为15.7%,如果大孩是女孩,明确选择生育二孩的比例为20.8%,大孩是女孩的公职人员明确选择生育二孩的人数远高于大孩是男孩的公职人员,这可能是因为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每个家庭、每对夫妇都希望一儿一女,儿女双全,增加家庭幸福感。在明确不生育二孩和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上,大孩是男孩的公职人员明显高于大孩是女孩的公职人员,这可能是因为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自己已有儿子传宗接代,不需要再生孩子增加家庭负担,同时养育一个儿子到结婚需要付出很大的财力和精力,因此在不愿意生育二孩或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上面更加强烈。

三、公职人员生育二孩的考虑因素分析

(一)明确生育二孩。明确选择生育二孩的公职人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一个孩子缺少玩伴,太孤单;二是兄弟姐妹间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照应;三是稳定家庭完整的风险,想生一儿一女,儿女双全,增加家庭幸福感;四是分担赡养老人的风险;通过表2我们也知道,非独生子女公职人员更热衷于生育二孩,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们,有兄弟姐妹能够给自己找一个玩伴,兄弟姐妹之间还可以相互照应,赡养老人的时候能够替自己分担一些困难等等。

(二)明确不要二孩。所调查公职人员中明确不愿生育二孩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育儿成本增加,养不起,且生育二孩会降低生活质量;二是生育观念转变,一个孩子就够了,不愿生;三是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小孩;四是没人帮忙照顾小孩,照顾孩子需要作出很大牺牲;五是考虑大孩的感受。

(三)不确定是否要二孩。在所调查的公职人员中,他们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不确定经济条件是否能够很好的养育二孩;二是工作压力大,个人精力有限;三是对二孩的具体政策、福利等还不太了解;四是考虑后续的医疗、卫生、教育等情况如何;五是自己年龄偏大,且没人帮忙照顾孩子;六是考虑大孩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6期(总第213 期).

[2]陈友华,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人口趋势[J].学海,2016年1 月.

篇5: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已历时30余年,这一政策不仅改变着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也改变了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约少出生4亿人口,有效缓解了人口快速增长对社会经济形成的压力。但是,长期推行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目的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负面效应也开始凸显。因此,我国开放二孩政策,鼓励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妻生育二胎。然而,这些潜在的、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大都为独生子女,是受“三口之家”家庭观念影响最深的一代人,当他们进入婚育阶段后,是否愿意生育二胎,又有那些因素会影响二胎生育意愿,这些都是人口政策调整所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次研究所关注及回答的问题。

二、理论研究和假设

从世界范围来看,理想子女数减少是现代化社会普遍发生的一种趋势。以经济学家贝克尔为主提出的生育经济理论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增加,对孩子质量的需求也增加,人们愿意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抚养和教育。还有研究表明收入对理想子女数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在控制教育程度后,妻子的收入对其理想子女数无显著影响。现代化理论认为人们对其他消费品的偏好要超过对孩子的偏好,受过较高教育者更容易接受强调自我人生价值的现代化观念,易找到其他价值目标替代孩子的价值。对女性来说更是如此,研究结果显示,妻子的教育程度比她的收入、家庭收入以及丈夫的教育水平对理想子女数有更强的影响。

然而,若要探究理想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应将其放在特定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状况中。首先,在中国,独生子女已经演变成刻板的社会印象,与“能力低”、“自我中心”、“自私”等一系列负面评价形成了固定的联想,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等观念得到不少人赞同。第二,随着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在孩子教育、医疗和成家时购置婚房等方面的费用大增,孩子抚育成本急剧上升。第三,男孩偏好是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重要特征,它对理想子女数有正向刺激作用。城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弱化了男孩与养老的联系,但男孩与传宗接代的联系较少受到触动,城市居民男孩偏好明显减少但仍存在。最后,由于中国城市女性大多在生育后连续就业,再加上有强大的亲属支持将有效减轻其育儿负担,女性因生育而付出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少,二胎意愿的性别差异将不明显。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有以下假设:

假设一:家庭社会经济条件较好者想生2孩的概率更高,尤其是在经济越发达、生活条件好的城市;

假设二:高学历者由于更多认同两个孩子更能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观念,其理想子女数为2孩的更多;

假设三:有男孩偏好者更多认为生两个孩子更好;

假设四:身体状况和年龄与要二胎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假设五:工作职位(情况)与要二胎有显著影响;

假设六:获取公共教育方便程度与要二胎有显著影响;

假设七:女性理想子女数为二孩的概率与男性没有显著差异。

三、数据和变量

本研究所用数据是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第二期(2010—2019)的第4次调查结果。调查在全国一共抽取了100个县(区),加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5个大城市,作为初级抽样单元,总样本量约为12000,从中抽取年龄在20—50的适婚年龄的有效数据,有效调查对象为2400人。

1、因变量

通过问卷中“假如可以自由选择,您认为最理想的是生几个孩子”的题项来测量被访者的理想子女数。调查结果显示,24.3%的人认为生一个孩子最理想,62.7%的人表示生两个孩子最理想,理想子女数在三个及以上有11%,而表示不想要孩子的仅为2%,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生育意愿调查中城市居民的理想子女数基本为l孩或2孩基本相同。

2、解释变量

(1)基本情况

①年龄(连续变量:20-50);

②性别(此处为虚拟变量,女赋值为“2”,男赋值为“1”);

③身体健康状况(以被访者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了解和社会上一般标准比较,身体状况分为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非常健康5级分别对应1-5来度量);

④个人生育意愿(以被访者的主观意愿为主,个人生育意愿分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无所谓同意不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5级分别对应1—5来度量);

⑤婚姻状况(此处为虚拟变量,已婚为“1”,未婚赋值为“0”);

此处注意:凡是有婚姻经历的都默认为已婚,而不考虑目前的婚姻状态。

(2)社会经济地位

①工作情况(以被访者提供的客观情况为准分为失业,固定工作,零工,个体户四类,分别对应0—4来度量);

②家庭收入水平(被访对自己家实际收入为准);

(3)受教育程度(以被访者实际情况为准,分为未受过教育、小学、初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专、大学专科(正规教育)、大学专科(成人教育)、大学本科(成人教育)、大学本科(正规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共10级分别对应1—10来度量);

(4)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以被访者主观判断为准,将获取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分为非常方便、比较方面、一般、不太方便、很不方便5级分别对应1—5来度量);

(5)男孩偏好(以被访者主观意愿为准,希望二胎为男孩的为1,女孩的为0)见表1。

3、计量模型

为研究二胎生育意愿与解释变量的关系,特建立以下模型:

T-CHIi= X+PER2X2i+INC3X3i+EDU4X4i+MAR5X5i+PUB6X6i+AGE7X7i+HEL8X8i

+JOB9X9i+BOY10X10i+SEX11X11i+ui。

篇6: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是

A男B 女

2,你的名族

A汉族B 少数民族

3,年级年纪

A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4,你的专业类型

A文科类B 理科类

5,你入学前的户籍类型

A农村B 城镇

6,你有几个兄弟姐妹

A 无B 一个C二个D 三个E其他

7,你是否为单亲家庭

A是B 不是

8,你父母的最高学历

A 初中及以下B 高中C大专及本科D硕士及以上

9,你的个人预期学历

A 本科B 硕士C博士

10,你是否会结婚

A 会B 不会C未考虑

11,你是否打算生小孩

A 是B 不是

12,在没有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你的理想子女数是

A 一个B两个C 三个D 四个及以上

13,你的理想生育年龄是

A 22岁及以下B 23-25C 26-29D 30-34E 35及以上

14,如果只能生一个孩子,你希望的性别是

A 男B 女C 无所谓

15,你未来选择抚养孩子的模式是

A 由男方父母带孩子B 由女方父母带孩子C 任意一方均可D 自己带孩子 16,你选择孩子的原因是(可多选)

A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B 养儿防老(老有所养)C 巩固夫妻感情D 增加家庭乐趣E 增加家庭劳动力F 父母、社会压力G 喜欢孩子H 完成人生责任 17,现实生活中,影响你生育的因素有(可多选)

篇7: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摘要: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农村社会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的观念。而随 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逐步走向非农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此,我们这个团队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二胎政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以我校所在地的南岸区村民为调查总体展开调查。通过对南岸区部分村民的调查和结果分析,深入反映重庆农村普遍民众对开放“二胎政策”以减轻养老负担的看法。关键字:二胎政策

调查

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人口共13.397亿,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达13.410亿人。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基数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在加剧。据《2011年至2015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1/2。而在2010年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0.38%。据相关专家推测,在2020年将达到27.53%,2030年更将是37.55%,2040年将为45.00%。所以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中国迅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比例,对比为数不多的人均收入,难免会让我们想到未来养老难的问题。

三十年前,为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数量,国家开始实行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一生育政策实施的同时,全国除河南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均规定了“双独夫妇”(即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的相关内容。到了新世纪初,当第一批独生子女逐渐进入婚育年龄后,“双独夫妇”开始出现,其二胎生育的问题才逐渐显露出来,并且很快成为学术界特别是人口学学者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人口学学者往往是从二胎生育对整个社会的生育率变动所具有的影响的角度来关注和探讨这一问题的。他们所关注的二胎生育问题可以简单表述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我国社会中潜在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条件的二胎生育者(即“双独夫妇”)的规模会有多大?这些符合计划生育条件的二胎生育者实际上又具有什么样的生育意愿?不难理解,如果这种“双独夫妇”的规模很大,如果这些“双独夫妇”普遍都希望生育第二个孩子。那么,他们的生育行为将会对我国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和人口发展态势带来明显的影响,甚至也可能会形成新的生育小高峰。因此,已有一些人口学者在不断努力地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资料,去分析和预测未来不同时期中,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双独夫妇”的可能规模②;然而,对于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这些潜在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条件的二胎生育者是否都愿意生育第二胎的问题,则很少有人关注。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之初,各地政府就规定“双独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这种二胎生育政策的制定似乎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偿含义:由于父母这一辈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到了子女这一辈时,父母受到生育限制的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就可以享受到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优惠。实际上,这种带有补偿含义的政策优惠同时还意味着这样一种潜在的前提:即当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人的生育受到限制后,等到他们的孩子,即独生子女这一代人进入婚育年龄、结婚成家时,社会中的人们(包括独生子女本人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普遍希望生育第二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潜在的前提并不一定成立。这种二胎生育优惠政策的作用,也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社会中那些符合政策条件者生育第二胎的行为。我们应该思考:当独生子女一代人进入婚育年龄、结婚成家时,当“双独夫妇”在社会中大批出现时,这些可以享受二胎生育政策的 “双独夫妇”们真的都愿意、并且都希望生育第二胎吗?他们的生育意愿与那些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非双独夫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吗?又有哪些因素与“双独夫妇”们生育或者不生育二胎的意愿有关?这正是本文所要调查分析的内容。

二、农村生育观原因分析

1、计划生育观

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积蓄来干别的事,但和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阔以及农村传统思想的病根,在计划生育观上仍存在严重问题。通过调查,接近90%的村民认为农村不该多生,在多数城里人看来,只有一个才不叫多生,但70%的村民认为农村家庭两个孩子最好,尤其是一男一女,她们看来两个并不为多。在对待农村生育与中国人口压力的问题上,35%的村民肯定农村超生会增重国家人口压力,应该严格控制农村计划生育,只有严格符合条件的夫妇才可以生二胎,然而65%的村民给出他们的看法,认为国家人口压力与农村无关,只要人家有能力抚养孩子,可以接受罚款就让生育二胎。

中国人口压力因农村超生而加大。这是最为严重也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的衣食住行,农村的落后制约着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对中国而言,农村是其兴衰的命脉。我国的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为何我们只能排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显然是人多!计划生育是针对中国人口压力大而制定的一项国策,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的生育。

2、多子多福 对“你愿意生二胎”这个问题我向所询访的几十个人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结果分析,其中,大约78%的人暗示愿意生二胎,20%的人不肯生二胎,另有大约2%的人暗示,一胎都不想生。该查询拜访预示出了我国农村现阶段主要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念:大多的夫妇愿意生育“二胎”,少部分夫妇只愿生育一胎,极少部分夫妇不肯生育。而希望生二胎的大多集中在30-40岁。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原因,我国也有部分大中城市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家虽然连续举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为了缓解国度老龄化趋向,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节制尺度上有所放宽,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 的夫妇开始考虑是否生育“第二胎”。而在农村许多生二胎的家庭并不是被允许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使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与生产率上升。这一方面使得生育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改变了小孩对于家庭中的消费属性,因为某些地区生育的原因之一是妇女无事可做。生小孩来养就像城里人养狗、猫当作宠物一样。有些人表示,多生个小孩现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换了,以后老年时生活就会多一份保障。一些35岁以上的家庭表示,第一胎在外地读书,一般男人也常年在外打工,妇女在家无聊,生二胎也可以说是为了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有些人宁愿违反政策规定,被罚款也要生二胎。

而对于一些不想生二胎甚至不想生小孩的人来说,原因有三点:1.政策这道红线不敢逾越

2、生儿生女都一样。第三点也是大多数家庭不愿多生小孩的主要原因:生小孩成本太高了。生育成本对于农村的生育主体来说是较为实在的东西。人们往往从小孩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考察,即生育小孩的成本和小孩成长后可能带来的效益的一种比较。而这种比较的结果则是影响农村生育主体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如今社会较高的生育成本毕然使得生育主体少生孩子,也使“超生游击队”减少。另外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的生育观念、个人独立的观念在中国农村也悄然兴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对生育问题的看法绝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代。另外西方文化的介入,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宽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降低了人们的生育欲望和对未来小孩的期望。另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认识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重点是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不仅要生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子女得以良好教育,使其成才。生育成本越来越高,培养一个孩子,往往要支付各种费用。高额的生育成本使得父母必然放弃数量,转而重视“质量”,也就倾向于优生优育。

3、重男轻女 中国封建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男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经济状况乃至整个家族的兴衰妇。而如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也显露出了,于是,随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男女平等地参与工作、参与竞争。尤其在今天,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知识水平提高,男女地位进一步平等,于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观中,女儿也是传后人。

所以现在大多数农村人的生育观念大多也变为“生儿生女不重要,关键在培养。能让孩子从小受到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父母晚年才会有依靠。本次调查显示,85%的被访者在生育前是不知道孩子性别的。在现在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已大大淡化了,87%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性别不介意,但还有很小一部分人表示会介意,喜欢男孩子;不到一成的被访者表示如果生的是女孩,会有失落,但也不会太介意。(稍有失落感的人群中,男性比例多于女性。)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表示,不会因为生的是女孩就减少对孩子的培养和投入,因为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一样的,将来孩子面临就业压力和社会挑战也是一样的。

农村居民对子女性别的偏好趋向平衡,一男一女是多数人理想中的家庭结构,但隐含着对男孩的偏好。诚然,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养儿防老”的观念是落后的。但是倘若在社会化养老程度低下,养老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靠养儿去防老。而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而且也在逐步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生育观念的改变是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巨变之一,农村生育观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方面。

高额的经济处罚迫使有的农村家庭实难承受,使一部分人想生又不敢生。近年来,各地加强对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也促成了当地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中国目前已有很多地方在尝试通过奖励扶持的办法,鼓励、引导人们接受正确的生育观。

这种生育观的改变,也是30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之果,更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城市则提供了农村观念变革的现代意识之源和榜样的力量。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的青壮年大批走出家门挣钱,外界的先进文化和超前思想也促成了农村育龄人员生育观的转变。城市的一些思想意识开始通过打工者的渠道,对农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从这次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及生育文明的倡导,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和抚育观的进步,这其实也是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一大步。观念和文化传统的改变虽然通常比较缓慢,但它一旦形成,也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发生效力。农村居民生育观正在发生的变化,当然也是社会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未来农村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提前有所准备。

三、调查结果及描述性分析

重庆自1997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截至2009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1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9%,高于全国比例2.9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超过1637万,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7.8%。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城乡空巢家庭、农村五保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比例加大,他们中的多数人将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

根据《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0条规定,有一个子女的夫妻,符合以下10个再生育条件之一,均可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其中,非农业户口的夫妻再生育条件有4个: 一,第一个子女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二,第一个子女患有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经医学干预后,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可以生育正常婴儿的;三,夫妻一方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不能生育,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四,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有一个子女或者丧偶再婚前一方依法育有两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农业户口的夫妻在以上4个条件的基础上,再增加了4个条件:

一, 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为烈士独生子女,二等甲级以上伤残退役军人或因公致残相当于二等甲级以上伤残的;二,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两代以上都是独生子女或男到独生女家结婚落户的;三,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居住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聚居区,一方为少数民族的

四,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部分山区农村的独生女户,少数民族户或边远高寒大山区的独生子女户;另有两个条件没有户口限制: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二,其他特殊情形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认定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民众对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8.65%6.78%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略有了解15.25%完全不知道59.32%百分比

由此可见大多数民众对二胎政策或多或少是有所了解的。农村居民被访者愿意生二胎原因饼状图12%12%9%18%22%9%18%经济允许养儿防老喜欢小孩第一女儿减轻子女负担身心发展其他

城市居民被访者愿意生二胎主要的原因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这是出于中国传统的儿女双全的思想,和自己时间和精力的考虑,其他重要原因还有经济允许、减轻子女生活负担和喜欢孩子等。农村居民被访者中原因较为均衡,相比而言选择养儿防老的更多。根据调查员的得询问和调查,主要原因有:

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保、退休金较为齐全,农村居民则不完善,所以他们认为养儿防老较为重要。

另外一个区别在于较少的农村居民被访者会选择经济允许,主要原因:

在农村消费支出较少,抚养孩子的代价较小。

由上分析可知二胎政策不宜全面开放,针对经济允许的家庭,可以试行;全面开放后会加重家庭负担,降低国民的素质水平。不符合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所以可以对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或地区试行允许生育第二胎,来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局面,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更加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社保等建设,使其养老要得到保证后可试行二胎政策。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得出的意见是:

经济允许的家庭和地区试行开放第二胎,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社保建设后可开放二胎政策。

民众认为“二胎政策”开放的好处0.450.40.350.30.250.20.150.10.050男性别女0.400.290.250.220.170.090.050.080.06增加劳动力减轻社会养老压力更有利与孩子的成长缓解男女比例不平衡其他0.39比例

二胎政策是否开放,最终看的是这一政策是否确实有必要性,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人口数量,国民素质,以及经济的发展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是作为普通民众,我们的出发点就仅仅局限于自己家庭和者周边环境的考虑。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出,男女都约有40%的人觉得国家应该出台的“二胎政策”来降低或缓解我国男女比例的不平衡。还有25%的男性和29%的女性认为“二胎政策”的实施可以减轻下一代的养老压力。还有较少比例的人群选择开放“二胎政策”,因为他们认为人多了就可以增加劳动力,而且每个家庭有了两个孩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总的来说,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大多都希望自己有两个孩子。

开放二胎所带来的不好影响: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人口压力大经济压力大家庭负担重其他25.42%15.25%百分比49.15%47.46%当然开放二胎也会产生许多不好的影响,比如说人口压力、经济压力还有家庭负担等,其中经济压力大和家庭负担重是最主要因素。

四、研究对策

二胎政策更应该对哪些家庭开放: 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42.37%32.20%30.51%23.73%28.81%22.03%百分比发达地区家庭出生率较低的家庭老龄化严重的地区夫妻中至少一方是独生子女家庭高等教育家庭现在我国已经从“十一五”规划过度到了“十二五”期间。据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说,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很多专家对此做了研究。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他个人赞成逐步放开二胎政策。现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如果第一个是女孩儿,政策允许生第二胎。这一政策可以在城市逐步放开。因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人口红利也到了一定阶段。王玉庆透露,目前计生部门也在考虑此问题,很多专家对此做了不少研究,他个人认为,二胎政策到“十二五”末期可能会放开。王玉庆认为二胎政策一旦放开不会导致人口暴涨。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别是本地常住人口。因为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高了许多,且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也符合国际规律,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会下降。所以开放或者试点开放二胎政策的条件是允许的。因此二胎政策更应该对出生率较低地区的家庭、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地区家庭、夫妻中一方或双方是独生子女家庭开放。

就宏观上看,在人口政策三十年这个重要节点上,产生的种种变化,意味着调整人口政策的微妙期已经来临。而具体落实到每个家庭,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人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与是否愿意生育二胎成为了又一大问题。的确,养孩子的“经济成本”不容小觑,这不仅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表现明显,在很多西方国家也尤为常见,据统计显示,在美国,中等收入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成人的费用是291570美元。美国农业部发表年度报告说,它的这一估算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但不包括孩子的出生费用和大学教育费用。那么在中国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据媒体报道,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孩子们花了多少钱?这是一笔苦中有甜的糊涂账专家勉为其难推算大致费用。由此可见,人们的家庭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是否开放二胎政策的看法,以及他们自己生二胎意愿,甚至是否有能力养一个孩子。当然不同层次收入的家庭,对是否开放二胎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从国家现状客观上说,我国人口生育尴尬现状令政策调整两难,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和新一轮的“用工荒”已经敲响了警钟,所谓的“人口红利”正面临严重的挑战甚至是行将枯竭。一方面,劳动力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加速,国家似应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适当的调整,以保障必要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数量;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收入落差大,在普通居民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生育二胎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将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普通城市居民因为生活的高成本负担而不敢或不愿意生育。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农村地区人们的住房、饮食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市居民较小,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居民受中国传

平等对待每一个家庭统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即使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愿意生育二胎,或者目前已经生育了两个及以上的孩子。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7成的已婚人员在年龄上和经济状况上都要高于未婚人员,并且,较多已婚人员表示,由于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父母工作节奏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孤单感日益加重,而且在中国普遍本地人员外地上大学的情况下,可以减轻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此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有2个及以上的孩子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们的养老压力。所以,如果政策开发及经济条件的允许,55%的人员认为自己会选择生育第二胎。而对未婚人员的调查中,由于本身人群的年龄较低,经济状况尚处于较低水平,接近6成的人员表示,在社会上再拼搏2~3年后才会考虑成家立业的问题,而鉴于目前的情况,暂时只打算要一个孩子。

2009年成都市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7009.9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性出4141.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57元(数据来源于四川省2009年统计年鉴)。

篇8:江苏省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根据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选取了来自东、中、西部不同市州的10个自然村为调查地点,每个自然村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60名已婚一孩家庭的妇女。选择由家庭的女性参与问卷调查,主要是因为女性在家庭的生育行为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并且承担着主要的抚育任务,其再生育意愿的表达,也更具代表性。调查对象选择标准:1年龄20~45岁;2农村户籍并常住农村;3已婚,只有一个孩子;4能在调查员帮助下完成问卷。

1.2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完成。在现有农村家庭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的具体情况,设计出调查问卷,并在预调查后最终确定问卷选项。内容主要包括调查样本的一般情况、生育行为、再生育意愿三部分。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由学生调查员负责问卷发放、讲解和协助被调查者完成问卷。

1.3统计分析

调查环节完成后,逐一检查问卷,识别有效问卷和无效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利用Excel录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0份,问卷回收率为96.7%。从调查的基本情况看,在有效问卷中,年龄大多集中在20~40岁之间,占总人数的75.2%;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为29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一半;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的有410人,所占比例为70.7%(详见表1)。从调查对象的初育年龄看,主要在20~29岁之间,只有6.9%的妇女初育年龄在29岁以上。从初育子女的性别上看,男孩的比例要高于女孩,分别为53.4%和46.6%(详见表2)

2.2再生育意愿情况

2.2.1调查对象的再生育意愿表示情况

从调查样本的再 生育意愿 看,明确表示 不会再生 育的有128人(22.1%),肯定会再生的有176人(30.3%),还有276人(47.6%)处在犹疑和观望状态(详见表3)。

2.2.2调查对象意愿生育子女数量及性别情况

在意愿生育子女数量上,分别设置了“1个”、“2个”、“3个”和“4个”的选项,从调查样本的统计情况看,选择“1个”的有150(25.9%),选择意愿生育子女数“2个”的最多,有389人(67.1%),只有41人(7.0%)选择了想生“3个”孩子,而意愿子女数为“4个”的,在调查对象中没有体现(详见表4)。

从意愿生育子女的性别上看,在选择想有“2个”孩子的的389人中,选择“两个女孩”的有73人,比例为18.8%;选择“两个男孩”的比 例为13.4%,有52人;而选择“一男一女”的人数最多,有250人,占总人数的64.3%。在选择生育子女数为“3个”的人中,有21人选择“两女一男”,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三个男孩”,所占比例为14.6;选择“无所谓”的最少,只有4人(详见表5)。

2.2.3调查对象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情况

为了更加明晰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村已婚一孩家庭再生育意愿,调查在明确表示“肯定生”和“肯定不生”的对象中展开。从明确表示“肯定生”的样本看,其影响因素按其所占比例排序为“儿女双全”、“传宗接代”、“减轻养老压力”、“经济条件允许”和“父母及邻里压力”,所占比例分别为:43.2%、22.7%、18.2%、11.4%、4.5%。而在表示“肯定不生”的调查样本中,影响其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年龄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认为经济因素影响其再生育意愿的比例最高,为51.6%;其次是受到初育年龄的影响,认为“年纪大了,没精力带孩子”,有25人选择,比例为19.5%;亲友的影响和政策因素分别列后两位(详见表6)。

3讨论

生育意愿是影响一个国家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依然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也与人们生育意愿的改变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村已婚一孩家庭的再生育意愿由于受到传统的生育文化、养老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城市以及其他地区农村家庭再生育意愿的异同。因此,了解吉林省农村已婚一孩家庭的再生育意愿,能够为新的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次调查在再生育意愿上,有22.1%的人明确表示会“再生”,“肯定不生”的比例为30.3%,还有近一半的人处在犹疑状态。尹延庆[2]在对135个纯女孩户的再生育意愿调查显示,要求再次生育的101例,占74.81%,高于本次调查。由此说明在纯女户家庭,再生育意愿较为强烈。

调查的吉林省农村已婚一孩家庭的意愿生育数量中为“2个”的所占比例最高(67.1%),也就是说,大多数家庭都倾向于要两个孩子。庄亚儿等[3]在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数据显示:82%的女性调查者表示理想的子女数是2个;从户籍状况看,83.1%的农业户和78.4%的研究对象的理想子女数是2个。从总体数据看,0孩、1孩、2孩、3孩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0.1%、13.2%、81.8%、4.9%,稍高于本次调查。李亮[4]在河北邯郸、邢台地区的调查显示,意愿生育子女数为2个的占总体样本的53.37%,明显低于本次调查,而其他意愿子女数比例都较低。马玥明[5]等在对辽宁省高校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做了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孩政策下,有37.26% 的人选择了“生育第二 个孩子”。此外,蒋丽芳等[6]河南省部分地区的研究与此基本一致。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群体的再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不同。但从每一群体的具体情况看,再生育意愿中子女数量为2个的,所占比例最多。

调查样本的意愿再生育性别结果显示,意愿子女数为“2个”的家庭中,有250名女性选 择了“一男 一女”。此项结果虽然与庄亚儿等[3]进行的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中,理想子女数为2个的人在性别构成上希望是“1男1女”的占81.7%的相比较低,但也能够看到,在再生育意愿的性别体现上,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1男1女”。李亮[4]在相关研究中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影响农村已婚一孩家庭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仍是传统的生育观念。“儿女双全”、“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再生育意愿。此外,养老观念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王颖[5]在对179名农民的生育意愿进行调查时,有30.7%的人选择了“传宗接代”,与本研究基本相同。有36.9%的人选择了“养儿防老”,高于本次调查结果。此外,在吴娜[6]的研究中,将生男偏好归因为“增加劳动力”,而将“男孩女孩都要”归因为“两个孩子较为理想”,传统的“多子多福”居第三位,与本次研究不同。从明确表示“不再生”的样本来看,经济条件有限和年龄与身体原因占前两位。武海诚等[8]相关研究中,将“成本—效益”作为影响再生育意愿的因素而提出假设,没有得到支持,与本研究结果不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一孩家庭的再生育意愿在“生育数量”、“生育性别”、“生育目的”等具体方面,表现出与其 它相关研 究的大体 一致性。调查样本的总体 再生育意 愿并不强 烈,大部分人 处在犹疑状态。在生育数量上,更多的人倾向于“再生1个孩子”,也就是说,大多数家 庭意愿再 生育的子 女生是2个。在性别上,更多的家庭倾向于“1男1女”,从影响因素上看,在调查样 本的农村 已婚一孩 家庭中,“儿女双全”、“传宗接代”、“养 儿防老”的观 念依然存在。同时,较高的养 育成本也 是影响农 村已婚一孩家庭再 生育意愿 的重要因 素。因此,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 型期,在计划生 育政策调 整和新的 计划生育出台时应考 虑到这些 因素,合理并因 地制宜地推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

参考文献

[1]郑真真.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从江苏调查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人口研究,2011,35(2):43-47.

[2]尹延庆.农村纯女户再生育意愿的经济学思考[J].西北人口,2005,(1):22-24.

[3]庄亚儿,姜玉,王志理,等.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J].人口研究,2014,38(3):3-13.

[4]李亮.河北省邯郸、邢台地区农民生育意愿和行为调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5]马玥明,安冬梅.在校大学生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辽宁高校的调查[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2):19-20.

[6]蒋丽芳,柴健,张军喜,等.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2):107-109.

[7]王颖.晋南地区农村人口生育意愿转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运城市临猗县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12.

[8]吴娜.农村家庭生育意愿影响因素调查报告——基于浙江省W市T镇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4):122-124.

上一篇:镇驻村干部问卷调查报告下一篇:工业招商安全环保工作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