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读书心得500字

2024-04-07

狼牙山五壮士读书心得500字(精选6篇)

篇1:狼牙山五壮士读书心得5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狼牙山五壮士》的影视作品,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让我感受颇深。“狼牙山五壮士”是来自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他们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还有战士宋学义、胡徳林和胡徳才。

那是1941年的一天,五壮士为了广大群众安全撤离站出来当“诱饵”,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这时敌人已经包围了狼牙山,中午十二点敌人上了山,可总是被我方打下去。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五壮士把敌人引上悬崖,子弹一颗颗的打,敌人不断倒下。可是,现在只有一颗手榴弹了,五壮士用石头把敌人砸下深谷。

剩下的敌人便往山上猛攻,班长把手榴弹扔了下去,便跳了下去,其他战士也相继一跃而下。最终马宝玉,胡德林,胡德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树挂住,幸免于难。狼牙山五壮士为了人民的安危,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为捍卫祖国的大好河山,捐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与敌人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当我们还在为祖**亲欢唱生日歌时,也不要忘了给革命先烈们敬一个礼。是他们在沙场上英勇杀敌,才换来了今天这一片蔚蓝的天空。

篇2:狼牙山五壮士读书心得5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七连为了逃避日本侵略者的追杀,于是派了六班的五名战士拦截敌人。之后五名战士为了大部队和群众的安危把敌人引上绝路的一件事。

我十分敬佩这五名战士,因为他们有着视死如归,默默无私地为大众付出,把大众放在第一位的这种精神。根据文章所说当时有五百名日军前来,足足是他们数量的一百倍,并且日军的装备要比他们的装备好得多。当时命令并没有要求他们把敌军引上绝路,而是拖住敌人。如果他们朝着大部队的方向走的话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可是,在大众的利益和自己的生命之中,他们五个人依然决定保护大家,自己却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了和平美好的21世纪。如今我们的祖国也慢慢变得强大起来,我们是怎么也体会不到在那战火纷飞的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生存的。如今我们社会上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了。大家每天在想的,都是自己明天该如何生存。就连那些很有钱的富人也是一样。他们怎么想得到那些社会底层人物是如何生存的呢?难道一定就要有战争人们才会团结一心吗?

篇3:狼牙山五壮士读书心得500字

片段1 先理清文章的脉络,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五部分: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然后把教学点聚焦到第三部分 (第三自然段) 。

师:我们看第三自然段是怎样让文章掀起波澜, 完成从五战士到五壮士的转变的? (出示第三自然段)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 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 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 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 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我们逐句来看。读第一句, 这句话联系文中哪几部分?

生:联系第一、二自然段, 就是“接受任务”和“痛击敌人”这两部分。

师:好, 第一句是前面两段的小结, 也表示新的事情要发生了。那第二句中的“前面有两条路”, 这两条路有何不同?

生1:走第一条路他们能活下来, 走第二条路他们只能牺牲。

师:真了不起, 读出了言外之意。

生2:五壮士走第一条路, 主力部队和老百姓会被敌人追上, 就会不安全;走第二条路敌人就不能追上部队了, 他们就安全了。

生3:这两条路的选择决定了他们是“战士”还是“壮士”!只想到完成任务的就是“战士”, 而想着群众的生死, 心中有他人的, 就是“壮士”。

师:是呀, 这第二句的悬念设置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了。

师:那么这一段中剩下的句子, 联系了文章哪几个部分?说说理由。

生:联系“顶峰歼敌”和“跳下悬崖”。

师:理由呢?注意要抓文中关键词进行思考。

生1:“顶峰歼敌”和“跳下悬崖”这两部分都是班长马宝玉的一个“走”字引起的, 因为有这个决定, 才有后面的事发生。

生2:这个“走”字, 就意味着五壮士最终和敌人顶峰相遇, 必然有一个力量悬殊的战斗。

生3:班长马宝玉在这个“走”字说出时, 就知道了不可能活着回来, 已经做了牺牲的准备。

师:好, 我们来整理一下, 第三自然段先把前面的内容小结一下, 又在选择哪条路时设置了悬念, 一个“走”字联系了后面两部分, 引出了下文, 掀起了高潮。这种写法叫起—承—转—合。那么这个转折部分就是什么?为什么?

生1:就是“走!”

生2:文中, 马宝玉在说“走”的语气是斩钉截铁的。

生3:他们决定走三面悬崖的棋盘陀, 目的是把敌人引上绝路, 也做着自己牺牲的准备。

生4:一个“走”完成了从“战士”到“壮士”的转变。

师:是的, 走这条路意味着舍己为人。这五个战士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 最小的胡德林、胡福才只有十七八岁。这样的行为称得上“五位壮士”。

师:第三自然段起—承—转—合, 跌宕起伏, 最难写的就是———“转”, 此文写得好!以后我们在阅读情节比较曲折的文章时, 要关注这样的段落,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课文。

启示

1. 解读文本必须慧眼识珠

听过该课的很多节公开课, 发现在教学中, 都忽略了第三自然段。原因在于教师从理解内容的视角解读文本, 认为作者仅是寥寥几笔, 平铺直叙, 没有多大的教学价值, 所以教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顶峰歼敌”“壮烈跳崖”这两个场景中, 认为这是文本的重点, 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章节, 最能体现五壮士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但是, 李老师却慧眼识珠, 一下子抓住了看似并不起眼的第三自然段, 在看似平常处发掘其独特的价值:从表达的情感而言, 这段是战士从接受命令、完成任务到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取义的转变, 是从战士到壮士的升华, 从而使五壮士形象更加丰满可信。壮士不是一下子铸就的, 只有在群众和自己的安危之间舍生取义, 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该段中那个斩钉截铁的“走”, 荡气回肠, 一个平凡的字却意蕴深刻, 抓住“走”这个关键词进行教学, 点到了品味语言的穴, 把准了品味文章情感的脉。李老师抓住了这一段, 无疑抓住了理解课文、把握情感的核心, 抓住此段教学, 突出了重点并突破了难点。从表达的视角看, 该段是故事发展、推向高潮的支柱, 是文章的“腰”, 起了起—承—转—合的作用, 抓住这一段, 不仅能洞悉作者的行文线索, 还能明晰文章的内部结构。

文本解读的到位决定教学的效果。所以, 在未来的教学中, 教师解读文本时, 不能粗浅地停留在文章显而易见处, 只是模糊地意会文本, 或者仅是关注内容和情感, 而是应该从作者的视角, 深层领会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 知道写法, 才有正确的学法, 才有教学的最大化。

2. 学习课文必须关注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所以, 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 必须在篇章的层面, 进行文章的篇章结构教学。但是, 综观教学现状, 由于难于操作, 教师对文章结构的教学仅停留在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上, 对文章结构的内在机理弃之一边, 进行段和句的肢解, 缺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层领悟, 教学结果自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盲人摸象一般盲目, 留下的是断续的情节、零碎的线索、模糊的人物。李老师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 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 进而品味出文章的精妙构思。此环节到位的教学, 不但使学生明晰了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道了故事行走的轨迹, 使文章的各个段落在学生的思维中, 不再是各自为政, 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每一部分是整体观照下的有机组成, 更重要的是, 学生阅读那些叙事类的文章, 如果篇幅比较长, 情节比较曲折, 要细细地咀嚼, 慢慢地体悟, 从而获得解读长文的一把钥匙。

片段2 学习文章描写群像的方法

师: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写五个人和写一个人一样吗?把写五个人的句子全部找出来。

师:李老师把“痛击敌人”和“顶峰歼敌”中描写五壮士的句子显示在大屏幕上, 大家对比思考, 写法不一样在哪里?

出示:

生1:“痛击敌人”场面, 作者是五个壮士的一个一个写。

师:这叫逐一描写法。

生2:“顶峰歼敌”是班长马宝玉一个重点写, 别的壮士一笔略过。

师:这叫有点有面, 点面结合。

师:读一读, 体会一下:为什么“痛击敌人”一个一个写, “顶峰歼敌”重点写一个。

生1:动作不同, 所以一一列举, “顶峰歼敌”动作是相同的就不必一一列举了。

生2:马宝玉是五壮士的代表, 所以“顶峰歼敌”重点描写他。

生3:这样写文章有变化。

师:大家真了不起, 能发现文章描写的秘密, 以后写人物群体时, 我们可以逐一描写法和点面结合法交错来写。

启示

教学内容必须基于文本特点。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 都是当作普通的写人文章来教, 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的情感。但是, 李老师敏锐地把握了这篇文章的特质:它是我们小学阶段唯一一篇写人物群体的文章, 五壮士的行为融合在掩护群众这个特定的事件中, 都有共同的精神和气节, 所以从教材的教学价值而言, 还承载了如何写群体人物的目标。如何写, 用什么方法才能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再现?李老师在教学中, 把“痛击敌人”和“顶峰歼敌”这两部分进行比较阅读,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顿悟:作者逐一抓住人物的特点, 进行各具神采的描写, 展现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风采, 这是群体描写的根本;但是如果仅仅都是逐一描写法, 那么会变得面面俱到, 成了人物介绍的罗列, “红花需要绿叶衬”, 所以要点面结合, “点”是对人物细致刻画, 突出典型的人物, 体现深度;“面”是顾全大局, 体现广度。这样, 学生以后在描写群体人物时, 用“逐一描写法”和“点面结合”相结合的方法来写, 甚至可以迁移、延伸到场面描写中。

二、合起来, 浑然一体

这两片段看似是独立的两个环节, 但是合起来看, 是层层叠加、逐步深入的, 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从两环节安排的序列来看, 前者是把握文理, 从篇章的角度;后者是典型的段落对比, 遵循了阅读教学的从整体到部分的规律。从体会表达的角度, 前一部分是关注作者的谋篇布局, 后一部分是关注细节, 从遣词造句的层面;从学生能力培养而言, 让学生获得阅读写人文章策略, 先从整体上关注事件的发展, 再关注人物的细节。李老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点、保持点都归结于既适合于语言文字教学又利于学生语言学习上, 从而实现了教学的最大化。

该课教学不仅是一个视觉上的盛宴, 也不仅仅止于 《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课文的教学, 而是为改变目前程式化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给一线教师未来的教学诸多的启迪, 具有深远的后续价值。

摘要:撷取李卫东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两个核心片段进行剖析:分开看, 各具神采;合起来, 浑然一体。

关键词:片段剖析,文本特点

参考文献

篇4:《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狼牙山的五位壮士是我們人人皆知的著名抗日英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了在1941年抗战期间葛振林、马保义、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这五位英雄在狼牙山英勇地与敌人周旋,让主力军和老百姓成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而他们却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第一、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所有抗战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整天学习态度不认真,总是想打游戏,以我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却不知道为祖国献一份力。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你去战场拼杀,只要你好好学习掌握好本领,在祖国需要你的时候尽一份你应尽的力量。

第二、我们要懂得付出,不能太自私自利。就说我吧!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给灾区捐款,爸爸妈妈让我捐10元,我却打算捐5元,另外5元自己偷偷留下买饮料。但是冷静一想我不能这么做,太自私了……我虽然不能像英雄一样为别人献出生命,但我可以献出一份心意。5元钱对我们来说不值一提,但对灾区的人们来说却是很宝贵的,可以买几瓶水、几支笔、几块橡皮……我以后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鼓励身边的同学,让他们也行动起来。

当每次读完这篇文章,我都会有新的启示,它时时激我奋进。让我以他们为榜样。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六(1)班

篇5:狼牙山五壮士读书心得500字

《狼牙山五壮士》讲了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在狼牙山上和日寇进行战斗,他们不畏牺牲,坚持到底。最后,五壮士因为弹尽粮绝,又不愿被敌人捉走,便英勇跳崖,壮烈牺牲了。

五壮士为了祖国而英勇跳崖,他们的精神是多么可嘉。当时中国为什么会被外国人侵略呢?因为当时的清政府是那么的腐败无能,导致外国人看不起我们的中国,便来侵略我们。因为清政府的无能,我们的中国又发生了多少耻辱事件?比如圆明园的毁灭,那是一座花费了中国人多少心血的成果啊!就因为清政府的无能便化为一片灰烬。

幸好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像五壮士的人,他们不怕牺牲,为国而战,终于赶走了外来侵略者,使得现在我们社会那么繁荣,我们祖国那么富强。但还要靠下一代来继续发展,但有许多人不爱学习,做坏事……这多么有辱我们祖国的面貌啊!我们应该做一个讲礼貌,爱学习的好少年,这样才能为祖国作贡献,才能对得起先烈的灵魂。

篇6:狼牙山五壮士读书心得500字

那时,这五位壮士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他们一边拖住敌人,让部队主力有时间转移,一边引诱敌人上狼牙山,他们利用复杂地形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并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可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部队主力的行踪,就把敌人引上了棋盘陀。他们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有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就连忙抢过手榴弹,让他们用石头砸。接着马宝玉就拧开手榴弹的盖子,扔向了敌人,敌人们纷纷滚落深谷。最后,这五位壮士就相继跳下了悬崖。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这次屠杀死了30万以上的人,那时血流成河,场面让人惨不忍睹。这只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之一,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试图缩小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罪行,更有部分人置历史事实于不顾,试图想抹杀事实,他们这些行为真是令人感到可耻。

上一篇:关于OA系统优化提升智能化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奉命活在那个春天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