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2024-05-12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通用12篇)

篇1: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地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初中教育的水平。地理是一门需要学生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的学科,其中图像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要想提高地理的教学水平,要特别注重图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对地理有更好更深刻的认知。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注重图像教学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在初中地理中做好图像教学的策略,从而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4-01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不断推进课改,从而促进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图像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很多种类的图像,比如,气候分布图,地图,景观图,天体运行图等等。它们不仅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独特的信息表达形式,而且也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好帮手。老师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图像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个方面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的图像教学就是运用地理教材中用来阐述地理知识的图像辅助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

一、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老师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与新课程教学目标相违背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跟着大纲走,教学重点不突出

在当前很多初中地理课堂,很多老师并不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学科的重点,只是一味地跟着考试大纲走,这样就容易使学生的接受思维疲劳,不易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无味

很多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很少改变教学方法,更不用说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了。大多数的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与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氛围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会使教学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注重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由于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图像也应该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注重图像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图像是相对于文字来说较直观的信息传递工具,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的这种便利,能将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以及空间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利于学生清晰地掌握吸收,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过图像教学也能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策略探析

图像教学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已是显而易见,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注重图像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图像教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老师要准确认识图像的作用,增强图像的重视度。

图像不仅是地理学科传递知识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而且还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好帮手。因此,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图像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图像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形象化。传统教学中老师不断用语言描摹地理方位,不管老师的语言如何精彩,如果仅仅只是语言描述,效果都不及一张方位清晰的地图来得一目了然。比如,老师在讲解世界地形时,如果仅仅只是老师口头语言描述,学生一下就混乱了,而这时如果老师配以一幅简单清晰的地形图讲解,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点有直观的认识。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像的作用,重视图像的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读图习惯的养成

老师在重视图像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读图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要让学生看到图像表层的东西,还应该启发学生看懂图像深层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读图训练,加上老师对学生读图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以及读图能力的提高。比如,老师可以在自习课上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图像,并且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图,自己在图中找到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读图习惯的养成,而且可以增强学生通过图像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调动各感官掌握地理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

地理有很多相关概念与地理位置需要学生识记。如果只是单纯地靠死记硬背的话,效果甚微。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图像意识,而且还应该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对地理方位以及相关知识具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记忆效率。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填充图册让学生填出相应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中画出简易的图像,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识记。

四、结语

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图像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行之有效的图像教学策略不是一朝而就的,需要各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同时,老师也应该完善地理教学地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掌握图像这个工具来帮助地理学习的提高,从而使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篇2: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图像作为地理语言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人们获取地理信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学生掌握重要地理知识必须借助的工具。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材中纳入了很多的地理图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整个的绘图以及读图等能力进行培养。因而,我们认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断对图像教学引起关注是很有必要的,而这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对图像教学效率进行提升,才能够将图像教学中所蕴含的作用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图像教学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正如我们所知,图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应用的时间已经很久,其并非是新兴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重要作用越来越突显。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运营到图像教学是必然的,这不仅是因为其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的图像内容进行解释,更重要的是其在学生学习理解力提升、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地理思维培养以及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作用明显。

1.学生理解力的提升,有助于地理思维的养成

就地理教学而言,涉及于其中的地理文字本身带有一定抽象性特征,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不够完备,因而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也是十分有限,这样一来在抽象的地理知识学习和掌握中所达到的效果并不如意。但是,将图像教学应用于其中就不一样了,其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文字变得更加具体、直观,据调查,有效的图像教学方式应用在提升学生整体知识理解力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整个的地理空间概念以及思维模式进行培养,诸如:我们在讲授经度纬度知多少时,由于经度和纬度的相关概念并不形象,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应用并非易事,但当我们结合一定图像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时,学生在各种图像的吸引下,会提起经度纬度学习的兴趣,加之图像在其中的应用会让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因而学生掌握起来经度纬度也会容易一些。

2.地理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众所周知,有很多的地理图像囊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在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下,通过对景观图教学、地图教学以及示意图教学等方式的应用,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有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图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视觉享受,从不同角度理解地理知识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地理教学知识与内容的逐渐丰富,激发起学生整体的地理学习兴趣。

三、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不同类别

1.关于地图教学

在地理教材之中,最常见的一种图像教学类别便是地图,因而在正式的地理课堂教学前,我们会针对此次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初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地对地图进行了解,随后培养和引导学生“读图定位”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准确的将我们随意在地图上指出的地理位置找出来,诸如地形位置、海陆位置以及经纬位置等,然后我们要求学生主动举手回答相关的问题,诸如对这一位置所处在的地形特征进行描述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空间分布的能力能够得到强化。

2.关于景观图教学

一般而言,在景观图教学中主要包含有两种类型,一个是摄影图,一个是描绘图,这两种类型都能够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相较于描绘图而言,景观图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这主要是其是由专门的工具拍摄的,具有更加真实性的特征,更容易凸显出重点来。诸如:在课堂上我们通过景观图的利用,在深化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的同时,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

3.关于统计图教学

统计图主要的特征是包含有大量的数字统计信息,其能够更加直观地将某一地区的信息反映出来,诸如数量关系、地理特征等,其所揭示的是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因而在具体的地理课程教学中,我们通过对统计图的利用,能够有效的对学生整个的问题分析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合理地应用措施分析

1.前提是提升学生整体的.绘图水平

经过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想要引导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进行深化,就需要借住到动手绘图,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手绘图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断增强了对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整个的地理知识水平来培养他们整体的学习素养。诸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会以“填充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夯实学生基础地理知识,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2.关键是提升地理图像教学地位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图像教学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影响着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高低,而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整个课程教学的质量,因而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逐步提升地理图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对学生整个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通过不断地提升地理图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整个的地理水平得到提升。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针对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将相关图像渗透进去,让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结合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和我们的教学效率。此外,我们还会有意识地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关注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并注意对他们整体的读图能力进行锻炼,以此对他们正确的一个地理学习观念进行引导,最终达到班级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

3.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

我们认为图像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在于地理理解能力以及读图能力的提升,因而在课程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做好榜样工作,将科学的正确的一个教学观念树立起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特征出发,突显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对使学生读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够达到学生综合素养整体提升的目的。五、总结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图像教学应当是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在新课改全面实施以后,其在地理课堂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逐渐显露。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挥出图像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应当逐步认识到图像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图像教学类型,从而达到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和教师最好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亚楠.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2011,(10):72-73.

[2]吕春娟.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曾召武.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17.

[4]王俊英.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分析[J].亚太教育,2016,(25):26.

篇3: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

一、导入———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 教师若能从心理学的高度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联系的材料, 则可以深化所学内容,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 以图导课

艺术感染力强的图像,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审美能力。例如, 在“南极地区”章节时, 我用PPT出示了“南极洲的企鹅和冰山”。冰山下, 出现了一群漂亮而活泼可爱的企鹅, 课堂上, 孩子们的眼睛一亮, 脸上呈现出无比的喜悦。教师再开展新课的教学活动, 就有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再如, 在讲《中国的地形》一章时, 导课时我就用地图展示了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大草原、柴达木盆地、辽东丘陵天山, 它们或气势磅礴、或辽阔富饶;或起伏和缓、或地势险峻, 给初中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导入新课。这样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加强了学生对中国地形的直观印象,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语言的魅力。

教师不但知识要丰富, 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荒漠化的防治时, 一首腾格尔的《天堂》前来助兴。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绿绿的草原, 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这美妙的歌声自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美妙的画面。接着展示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图、草场资源退化图、世界草原面积缩退图。组织学生讨论:这里天蓝否, 水清否, 草嫩绿否?然后通过对比启发学生思考系列问题:沙尘暴的源头在哪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样, 创设了学习的问题情境, 营造了学习探究的气氛, 推动了课堂教学发展。

二、老马识途 (图) ———教师练内功

打铁首先要自身硬。总结《中国地形》一章时, 我绘制了一幅中国轮廓图, 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上我国主要山脉、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等。学生也跟着模仿,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这样不仅起到了小结的作用, 还给学生做了绘图的示范。老师要学会做个“老马”, 识图的“老马”, 绘图能力强的“老马”。图像有哪些类型, 对应有哪些合适的教法, 教师需要苦练内功, 做到胸有成竹, 以此按图索“计”。

1. 地理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例如:八年级下册12页图5.16“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第一步, 读图名, 知道该图是什么内容。第二步, 看西北地区东西部自然景观有何不同, 并把自然景观自东向西排列。第三步, 分析造成东西自然景观差异的自然原因。第四步, 综合评价。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自然条件恶劣, 人口稀少, 经济落后。

2. 区域地理图

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地图是区域地图, 也是中学地理的基础。教师在讲我国的“青藏地区”, 需要在黑板或者投影画图时, 要抓住区域的轮廓特征, 要画出其“骨”。可速画出“青藏地区”轮廓图, 引导学生观察出西藏区域图像一只“登山鞋”。青海区域像个“兔”, 青海湖像“兔子的眼睛”。此图一现, 就迅速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后面的教学内容就相对容易了。

3. 自然地理图

例如:在讲到热带草原气候, 教师要知道自然地理图必须能反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两幅图, 即一幅树木高大、草类茂盛、降水、动物悠闲吃草的图。另一幅只有树干、枯草没有动物的图, 这样便将热带草原气候内容生动鲜明地展示出来了, 省时、简便, 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4. 地理漫画

漫画是通过一种夸张的手段, 揭示反映一些问题。比如, 在讲到滥伐森林时, 可以采用漫画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小鸟的悲哀”的漫画:树木被人类砍光, 落在斧头上的小鸟悲哀地说“请把我也带走吧”。滥伐森林所带来的恶果通过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中受到了环境教育。

5. 人文地理图

在讲述美国工业的分布时, 可以简单地把小汽车、钢铁炉画到东北部;在南部画上石油、飞机图例;在西部配以电子图例。这样美国工业的分布既形象又生动。

6. 地理图表

有的地理图表是通过设计一些简明生动形象的图来反映地理问题。例如画一个圆按比例分割四个地区反映我国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 就属于地理图表。

三、在填图、绘图上下工夫, 促使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

填图、绘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这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但不少学生却把它视为地理学习的一大难点。为什么呢?我经过认真调研发现地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有:

1. 读图方法的运用不到位。

2. 没有画图习惯。

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有关。从教师方面看, 教师重地理课本文字传授, 轻画图在地理课上的重要性, 导致学生缺乏画图的意识和习惯。从学生方面看, 大概有以下两类:一是学生嫌画图麻烦, 只注重对地理知识机械的记忆。二是能画图, 但不规范, 不能正确地表达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画了等于没画。图画不清楚, 不该画的画了, 该画的却没画, 从而引起对知识理解错误, 久而久之就不爱画了。

3. 地图混淆不清。学的图越多, 但没深刻理解, 就可能容易产生混淆。

4. 学习地图的兴趣不够。

初中生在学习地图的过程时, 体验地图的实践性力度不够, 不是积极主动地运用和学习, 兴趣不够浓厚自然难免。

好习惯影响一生。在填图训练中,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学风。

一是学生准备纸笔, 以备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动手动笔的需要。在教学中, 要把学生动手填图、绘图习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 讲画结合, 既能密切配合教材内容, 又能补充课本插图、地图册、挂图等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 绘图的要求有补绘课本插图、彩描分界线、转绘数据表格等。如学习区域地理时, 先画出区域轮廓, 然后依据教师讲授, 再分别把铁路、河流、山脉、矿产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上, 绘制成简图。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学生的绘图技能、情操和地理审美能力等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比如, 通过在地图上量距离、定方向、识比例, 学生能从中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作用, 把填图训练做好, 这对综合性的立体空间概念的形成、激活思维、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大有裨益。有意无意间, 一幅幅图像输入存储到学生的大脑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

二是地图上做文字标注的习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

三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培养准确的绘图习惯。

四是文字、间距、位置要正确严谨。

对于教师来说, 还要转变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充分利用地理学科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地理的学科特点, 地图使用频率高而且变化大, 目前, 网络资源发达,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下载、整合、加工所需要的课件, 有时能达到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的效果。这时, 鼠标轻轻一点, 所需地图就映入学生的眼帘, 课堂容量大, 教学效率高。但在使用中要注意适量的原则, 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课堂变成声光电的大舞台, 从而喧宾夺主, 削弱课堂教学的作用。

总之, 课堂上抓住了地理教学的重头戏———图像教学, 实施合适教法, 传授适当学法,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师素养, 必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作者根据地图教学的特点, 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教学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吕克风.中学地理“图画”教学优点浅析.读写算[J], 2012, (92) .

篇4: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图像类型

初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地理图像很多,主要包括地图、景观图、统计图以及示意图等。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是比较常见的插图,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先要进行地图的学习。教师在地图教学中,首先自身要充分了解地图,帮助学生读懂地图,根据实际需求,认清地形位置、海陆位置等。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根据地理空间分布特点有效记忆地图知识。

景观图包括摄影图和描绘图两种。摄影图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描绘图则比较注重突出重点。由于地理环境的广阔性和复杂性,简单的景观图并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理事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景观图,有效提升地理事物的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

地理统计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构成特征(如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随时间变化特征(如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图)和空间分布特征(如人口密度图)的重要手段。其类型主要有直角坐标图、三角坐标图、圆饼图等。统计图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合理利用地理统计图,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数据所反映的特征,得出相应的结论。

地理教材中的示意图通常与地理统计图一起出现,示意图主要表示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形成。教师在进行示意图教学时,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某一地理事象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示意图做出一定的地理信息分析,再推导出这一地理事象的发展历程,进而有效总结出地理事象的形成规律。

二、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1.地图教学策略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地理知识最直观、最简明的反映。教师在进行地图教学时,要遵循读图—想图—说图—记图的过程,引导学生有效记忆地理事物所处位置、分布规律等。

如,在讲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让学生自读或齐读地图上标注的图名和图例,了解所学气候类型的名称,初步认识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气候是不同的;其次,让学生以热带、温带和寒带为界线,对地图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属于温带等;再次,让学生观察地图,对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按照热带到寒带进行排序,进一步感受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的差异;最后,让学生总结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特点,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等。

2.景观图教学策略

地理教材中的景观图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教师进行景观图教学时,要注意做到图文结合,有效引导学生抓住图像反映的主题特征。

下图为地理教材中的“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幅景观图所描述的内容是什么,即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其次,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不同区域自然景观的不同,根据教材知识,对自然景观的特点进行排序;再次,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人文特点。教师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从读图的过程中感受景观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主题,进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

3.地理示意图教学策略

地理示意图能够直观、简明地反映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地球的公转”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画出赤道和太阳直射范围;其次,画出太阳从春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直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示意图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例如,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南半球昼小于夜,北半球昼大于夜等。

总之,图像作为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掌握一定的图像教学策略,更好地实现地理图像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篇5: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庄作其

(浙江省奉化市第二中学)

摘 要:地理教材图文并茂,众多的图像是为了更直观地来阐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成因;或是通过比较让学生来分析探究问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地理图像来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是广大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篇6:初中地理新授课教学策略

——“导、学、展、练”四环节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临沂市教科研中心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我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市教科研中心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为指导思想,在实验和继承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精髓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课堂教学素质化要求的“导、学、展、练”四环节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共建,自我提升、巩固训练,拓展提高。该教学策略的教学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学习过程)→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操作要求】

构成该策略的四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其中,有些要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导”即即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多媒体、视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生活体验、生产实际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学习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学习提纲或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提纲或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体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应体现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例如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读书、观察、分析、对比、实验、模拟、设计、搜集、判断、调查、绘制、尝试、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发放学案,提醒学生认定目标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目标并依据学案指导的方法和学习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享。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即学生按照“导”中展示的“学习提纲”或提出的问题,阅读指定的教材内容、地理图表或观察模型、观看录像等,完成“学习提纲”或提出的问题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生生间、师生间相互合作交流,以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后进行组内成果交流,在交流中修正、补充、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一环节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思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促进学生形成各种思维能力,突出启发性,保证师生有机结合,贯穿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这一环节,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3.展示共建,自我提升

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一节课的重头戏。“展”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组内、组间的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一是展示自主学习后的成果;二是展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点、难点、分歧点;三是展示挖掘出的规律性的知识;四是展示学生再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点;五是展示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展示的形式有组内展示、组间展示、全班展示、生与生展示、师生展示等。展示的空间多种多样,例如本子、黑板、投影等,展示中应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和小组间团结协作的力量。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激励,既要让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秩序井然,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合作、展示、交流、共享中学会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不同的侧面得到自我完善。

4.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不仅仅是达到记忆巩固的目的,也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和教学上的盲点,及时纠正、补救,确保学生所获知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出符合课标要求、难易适中、梯度合理,有典型性、代表性、思维含量较高的课堂练习题。学生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后要注意检测,并及时反馈矫正,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最后,要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及认知水平,设计一些体现能力的、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注意事项】

不要把该策略看成是僵死的框框,它只是一节课大体的设计程序思路。并非每节课都必须按照以上四个环节机械进行,防止程序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时间顺序,或选择其中的某些或全部环节。每环节所用时间长短,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复习课

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系统知识,强化记忆,提高能力,初中地理复习课,可按单元组织目标教学,采用认标、自学、展示、练评八字法策略进行复习。现介绍如下:

【操作要求】

1、情景导入,明确内容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要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尽量设置与本课有关的热点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要多种多样。

教师在制定复习内容时,必须理清单元教学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坚持“两通读、一弄清、四明确”。所谓“两通读”,即先通读单元教材,再通读课标规定的所教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训练要求;“一弄清”,即弄清本单元知识体系;“四明确”,即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的“量”(有哪些知识点);“度”(每个知识点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层次);“位”(各个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中的地位);“序”(各个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的顺序)。

2、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学习提纲(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提纲(学案)的设计既要覆盖知识面,又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结构。在自学的过程中,快速、独立完成提纲(学案)的问题。为保证复习效果,教师重在导:①要全面复习,不留死角;②强调复习中要把握重点,掌握规律性问题;③指导学生要文图并重,用读图促进理解、分析和记忆。同时,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展示交流,知识梳理(自主构建)

“展示”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所获、所想、所思,在组内、组间的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一要展示自学提纲中每一问题的答案;二要展示在自学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点、难点、分歧点;三要展示挖掘不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内容做好调控,应重在后两点。展示的形式有组内展示、组间展示、全班展示;生生展示、师生展示等。展示的空间不应只局限于本子、黑板、教室等。展示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和小组的团结协作的力量。教师要做参与者,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

学生根据学习提纲或是学案在学习、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梳理,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网络,弄清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

4、巩固练评,拓展提高

(1)训练

训练是单元目标复习的重要环节,是评价达标与否的必要手段。教师根据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基本训练要求,编写出训练题。训练题的题型可以灵活多样,但题量必须与单元复习课时安排一致。训练题区别于新授课,可以采用一题多标的形式选取,切忌面面俱到。所选题目的质量要有水平层次。

训练过程中,要严格训练学生的解答速度和准确程度。强调一要深刻理解题意,培养审题能力,学会审题(审题意明确范围要求;审解答过程是否正确、切题;审结果,及时发现错漏)。二要掌握解答要领,通过典型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选题要具有典型性,抓好训练点,注意综合性;联

系科技、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所学内容的基础性。练要规范、准确、熟练,从严要求,练要限时,提高训练速度,增大思维密度。

(2)点评

训练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内容有重点、多层次的展示。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错误概念、文图脱节、疑难问题,习惯性错误等,教师指导学生讲评,但讲评的重点应是学生难以理清的单元知识结构、各种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等等。通过讲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深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拓展

要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认知水平,设计一些体现能力的、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拓展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几点说明】

1、理论依据: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种系统反馈矫正的教育策略。

2、策略特点:该策略结构清晰、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

篇7: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教育论文

新授课

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市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根据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以及市教研室提出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市地理教研室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套符合课堂教学素质化要求的教学策略。该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结构及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课堂结构】

一、明确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紧扣三维目标,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学习目标,此目标不仅注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且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学习目标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不拘泥于形式;学习目标是学生应达到的学习要求,应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目标应注重于双基的落实与巩固,体现地理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自主学习

1、问题的设计与呈现

教师通过认真备课,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编制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纲要,便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编制自主学习纲要应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可以是知识结构、问题、填空、图表等形式。呈现方式可依据当地教学条件,多种方式呈现,例如,学案、多媒体、板、小黑板等。

2、自主学习

学生依据学习提纲,学习有关教材和有关资料,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

三、展示交流

学生在依据学习提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与讨论。交流的形式包括组内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活动方式主要有互查、讨论、组内提问

展示类型主要包括学习成果展示、疑难问题展示、错题展示。成果展示即导学提纲中的学习成果,方法、思路等的展示;疑难问题的展示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模棱两可、一知半解或非常棘手的问题的展示;错题展示即学习过程中做错的题目,及错题的原因和思路的展示。

展示形式主要体现在组内宣读,生生对话;组间讨论,班内板演,投影;师生讨论、辩论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方式。展示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把握好时间和注重提高效率。同时注意对展示内容和对象的层次性和基础性。

四、自主构建

这是回扣目标,归纳总结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简练的语言建构本节内容的知识网络和体系。这一习惯和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备课和操作中需要教师灵活驾驭。

五、智能测评

1、精选习题

教师要全面把握学习内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突出重点,覆盖知识点,注重技能的培养,紧扣学习目标,尽可能地运用各种资料,精心编制科学、新颖的训练题。

2、测试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完成,书写规范;评价重在学生的互评,教师的点评及归纳式讲评;评价时注意学生展示能力的提升和讨论的深度与广度的提高,并利用好评价结果。

六、迁移拓展

针对本节内容,运用现实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编制具有开发性、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集思广义,以达到知识迁移和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该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切忌课课必须有,牵强附会和难倒学生。

【几点说明】

1、本策略的理论依据

该策略符合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想,体现了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的观点。

2、策略特点

该策略符合初中地理教材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3、注意事项

(1)不要把该策略看成是僵死的框框,它只是一节课大体的设计程序思路。并非每节课都必须按以上六个环节机械进行。防止程序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时间顺序,或选择其中的某些或全部环节。每环节所用时间长短,可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应突出“展示交流”环节。

篇8:有关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几点分析

一、地理教学中的图像种类

(一)地图图像

初中的地理学习,最基础的要学习地图,大到世界政治图,小到街道地形图。从简单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区分地图方向,到准到找到某个地点的定位,这是地理老师需教会最基础的技能,通过图像根据实际,引导学生认清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经纬坐标等,还要教导学生寻找相关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再按大纲要求让学生对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记忆加深。

(二)示意图图像

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上有一篇关于地理的文章———《看云识天气》,说到“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作者用经验告诉我们如何识别天气。根据地理示意图,教师教会学生更科学、更直观的了解冷气团、暖气团如何碰撞才形成冷锋和暖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晴天或者雨天,再根据“水循环的示意图”告诉学生为何会有降雨,何时有降雨,而不是传说中“龙王的喷嚏”。地理的示意图主要阐述的是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的形成,通过示意图,更为直观、科学的揭秘地理现象的发展历史,自然的规律。

(三)分布图图像

初中的地理课程中,总能看到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植被分布图、农业布局图等,老师引导学生分布图判读的要领:读图名、读图例、定位置。教会学生分析辨别哪个位置属于何种气温类型,降水量如何,雨季和旱季分布的时间又是如何的。

(四)景观图图像

地理中最主要的景观图在于描绘图和影像图。描绘图片是通过画笔的形式将地理事物形成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抽象的展示出来,影像图更逼真贴切现实,两者相比,影像图是深入学生心中。世家万物的复杂地理现象老师都无法带领学生去领略,学生无法通过老师的语言描述所想象画面,而景观图能帮助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能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认识的直观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的运用景观图,结合景观图解说,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统计图图像

统计图像在数学课程中常见的有扇形图、柱状图、坐标图等,地理中除此之外还有雷达图、风频图等,运用统计图意在于用数据反映地理事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发展规律。教师结合统计图教会学生利用数据准确分析地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真正的理解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图像教学建议

以上几种图像是初中地理教程中常见的,针对新课改的图像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提供一份学校附近街道的地图,让学生找出地图上的指定参照位置,并区别出东西南北,这样的实践与理论结合,教会学生看懂地图,加深理解。通过利用和完善地图不仅能提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此建议需要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适宜使用。条件不足的,老师可带队在学校里面进行。

(二)教导学生学会手绘地图图形。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只有动手操作才能记得更牢固。无论是政治国家地图还是分布图、统计图,这些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都可以通过绘图加深记忆,比起老师课堂上侃侃而谈世界各地风貌效果更佳。

(三)利用数据结合图形分析地理事物。统计图形给予我们直观的数据,如何根据提供的数据教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事物,怎样的降水量和怎样的光照、气温数据给学生表达的是何种气候带何种植被等,加强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逻辑思维更为重要。

(四)观看图像、视频。21世纪最骄傲的就是网络信息,课本上的东西从来都有限的,教程上提供的图片并未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当有些模糊的概念仍无法让学生辨别时,比如说喀斯特地貌地形、地堑、地垒等如何区分,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多提供图像或者视频讲解,学生会更记住鲜明的对比,这样的课堂既有趣学习起来又轻松。

三、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像教学模式,有利于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图像教学的发展和改善使地理教学日趋完善和优化,而地理教学的发展也使得图像教学与地理教育相得益彰。二者的相互促进,使得地理教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教育工作有了巨大的进步。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应用,可以结合地理教学中的各种图像,开展地图教学、分布图教学、统计图教学、景观图教学等等活动,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地推行图像教学与地理教学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开辟新的天地。

摘要:地理,尤其初中地理,是学生了解世界地形、人文的初级阶段。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知识有效表达的重要工具。新课标改革以后,各门学科的教材有了新的变化,初中的地理教材增加了许多色彩鲜艳的图像,形象直观的便于学生理解。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方能明白天下万物事理,而如今新的地图课程搭配图像,不用“行万里路”也能对世界直观了解。现提出几点关于初中地理图像教学分析的拙见。

关键词:初中地理,图像,直观性

参考文献

[1]朱泳燚.看云识天气.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2]郭旭清.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分析[J].东方教育,2015.

篇9: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一、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概述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可分为统计图教学、景观图教学、示意图教学和地图教学等类型。在统计图教学方面,主要利用数字资料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的相关规律,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景观图教学方面,景观图可分为摄影图和描绘图,前者相对真实,而后者则能够突出重点。由于地理环境具有广阔性与复杂性特点,学生难以直接想象地理事物及现象,而景观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在示意图教学方面,示意图多为成因示意图,主要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加以阐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理解与分析事物的位置和要素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现象发展情况进行揭示,然后对其规律加以归纳总结。在地图教学方面,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进行地图教学时,需要了解读图的要求指导学生读图,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地形、经纬和海陆位置。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的关系,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记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应用策略

1.强化学生读图能力。

图像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图册和课本等进行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读图。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东南亚的相关知识时,可引导学生对中南半岛河流及城市分布图进行观察,并结合中南半岛地形对城市与河流分布的影响及分布特点等进行探究学习,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提出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半岛不同地区的海拔范围及高度等知识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总结出该半岛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并由此形成纵列分布和山河相间的特点。

2.重视图像教学。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像教学法时,应对图像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行全面了解,树立正确的图像观念,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地理教材中文字的表达趋于简练化,图像教学逐渐取代了语言描摹情况,彩图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读图与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心理相符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图像教学,引导学生读图和分析图,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合理设计地图略图。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图略图进行合理设计,能够使学生深入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准确抓住重难点知识,强化绘制图和读图的能力。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可从教材内容出发,让学生边记边写,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长江的相关内容时,可先对干流进行绘画,并标注湖口和宜昌两地名称;然后讲解长江上、中和下游的相关特点;最后利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将主要支流加以绘制,便于学生了解长江的特征。这样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长江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注意力和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篇10:唐先飞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作业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大致分为新授课、复习课两种基本课型。这两种课型都要落实“三维目标”、坚持“五个贯穿始终”、针对不同课型精心设计不同课堂教学环节。以有效落实贯彻落新课标地理教学中的“三五结合”课堂教学策略。

(一)落实“三”维目标 : ①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②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 ①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而爱的教育载体在地理课中体现于吧自己所掌握的的知识通过自己饱含爱的热情洋溢的课堂知识讲授感染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课堂教育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这个教育过程把爱传递给学生们。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洋溢着爱和智慧。

②文化育人贯穿始终。

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的爱国情操,树立祖国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同时树立全球和世界的观念。③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和思维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进以期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④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有效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地理教育默化为自主乐学。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篇11: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进行,初中地理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老师的教学方式,都是这样。但由于我国课改实行时间较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对策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通过对每一个学科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地理学习也是这样的。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去关注。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

新课改实行以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一直在进行改善,导致一些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知道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什么位置。像有的初中地理教师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导致学生变为一些只知道死读书的学生,而有的教师则完全不参照课本教学,导致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都不了解,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等,这些问题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多的影响。

(二)过度关注教学,忽视学生的学习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教学意愿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或者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是否感兴趣都不关注,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仅仅是一种自我陶醉,讲课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一种需求或者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对于教学的真正目的,则完全不关心,从而将初中地理教学课堂变为了自身的一种表演。这些教学方式都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将教学主体变为学生

对于教学来说,其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在新课改中对这一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体变为学生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像在讲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时,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天气图片,对于一些常见的气候符号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这些内容。

(二)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尽管学生不需要对所有内容都具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但是却要求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为此,对于一些季风变化等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通过这些辅助教学设备的`使用,既能使枯燥的课堂学习变的更加生动,同时还能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变的更加真实形象。然而,在进行辅助方法的选择时,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不能过渡依赖先进的教学设备,而忽视了教师讲解的重要作用。像在讲述地球自转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地球仪等设备将地球自转的方式等真实的呈现给学生,但在演示的同时,还需要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内容,像地球自转的周期和地球的倾斜角度等告诉学生,使学生既能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地球自转的具体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能对一些简单的内容有一定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掌握。

(三)情景教学模式的引进

对于所有的学习来说,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主动去进行学习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且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少。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进情景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某些知识的学习。另外,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方式还是形象学习,通过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一些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也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提高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这样能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起到巨大的作用。像在讲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预习,然后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等。

三、总结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初中地理知识教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打破常规教学方法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鲍娜.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赤子(中旬),2014,18:149.

[2]刘俊丽.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途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137.

[3]乔文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途径[J].学周刊,,08:124-125.

篇12: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如何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呢?笔者试图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1、研究高考试题,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

地理信息是指试卷中的文字材料、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符号等。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地理文字信息。这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不仅指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而且还包括地图和表格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②地理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图像提供的信息。地图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③地理表格信息。指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的地理数据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为了真正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引导获取能力的学习,给中学地理教学一定的正面导向作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提供新的信息,设置新的情景。试题往往将教材之外的新信息和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设置新的情景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增加试题的新颖性、趣味性,而且能真正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的能力,体现考查内容的实际价值。如果所给地理信息涉及到考生没有学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试题会对该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给出相应的解释,避免考生产生解题障碍。②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地理图表相对于文字表述而言,提供的地理信息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承载有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以图表的形式提供地理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地图阅读、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能力的特色。③地理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渐进性。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考生因阅读而产生的影响,达到考查的目的,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而且可能隐含着一些信息,从而使许多地理信息表现为不完整的特点,对解题无用或无关、可能会给考生解题带来障碍或干扰的信息已经很少出现了,但对于考生解题又是完整的。另一方面,高考试题所给地理信息还表现为渐进性的特点,即逐步给出地理信息。这样就有利于考生充分利用其他隐含的信息,有理有序的、一步一步的利用有效的地理信息解答对应的试题。当然这也是为了体现中学地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④提供组合信息。为了特定的综合(学科内综合或学科间综合)能力考查目的,地理试题可能通过文字、地图、表格等不同形式相互组合提供解题所需的地理信息。考生只有将各种不同信息提取出来后才能正确解答试题。

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主要是为正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提供帮助。只有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形式和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分析这些信息的空间、属性和时间等特征,明确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和意图。

2、树立目标意识,明确能力的考核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指考生通过试题提供的文字、图像、数据等资料,利用储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等,获取解决问题的条件,思考问题的线索,解答问题的提示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形成准确而综合的信息系统的思维过程。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3)组织和 1 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这三个要求层层深入,一层比一层高。只有达到前一层次的目标和要求,才有可能达到后面两个层次水平;也只有达到最后一层次要求,才可能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完整论述和科学探讨问题。因此,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目标的“要求”,分清能力目标的“三个层次”,在平时教学和训练时提高针对性,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自己“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注重总结归纳,掌握获取途径和解读方法。

做任何事都是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取地理信息也不例外。只有掌握了途径和方法,解题时才能做到轻车熟路、水到渠成,节省时间,提高解题速度。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有的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还有的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中、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因此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②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③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④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⑤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⑥从试题的答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对于图表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解读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即解读文字材料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词语,特别是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边――分析图中的步骤。

4、重视主干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具备了牢固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审题时才能明确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可以用于哪些方面?和哪些知识有联系等。因此在平时复习时一定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丰富的地理基础知识。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中突出主干知识,培养和形成地理基本能力,为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作好知识准备。

5、重组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考查的是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平时储备的知识要能及时、有效地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进行知识与情景的转移。因此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应用,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成语自怨自艾的故事下一篇: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汇报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