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质量分析

2024-05-20

初中地理质量分析(精选10篇)

篇1:初中地理质量分析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分析学生

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

七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地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用的是朝阳区的题,总分100分,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单项选择题20分,综合题80分。整份试卷难度比例:易﹕中﹕难=6﹕3﹕1。试卷考察的范围是第一、二章,其重点是经纬网、海陆分布和地形,试卷考察的知识点覆盖了第一、二章的所有内容。本次考试失分的原因:

题目整体比较活,光靠背是得不了高分的所以也暴露出了些问题。这届学生给我们的感受是比较乖,还是很听话的,但是拿到成绩时我想到有些学生平时的表现的一般,但是很有心的在学习,这样的孩子我要注意引导他们,相信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还有些学生是有在出人不出力,平时不知声、也不调皮,你让干什么干什么,但是一考试就落后,这样的孩子实际上在心理还没有真正重视自己的学业的重要性,还没有调皮的胆量。这样的孩子要尽快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及时补上拉下的知识点。

老师方面,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我们地理组的同仁们,针对考试试题进行过认真的讨论,我们认为这次的试卷就知识点考察而言非常到位,考察的力度也适中,但是同时也暴露出课堂上我们既要忠于课本,但是同时不要拘泥于课本,真正的活学活用。因为考试题不是直接问的,很多题是拐着弯问的,比如说考察北半球冬季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这个知识点时,题目是现在长春要进入冬天了,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哪移动。如果直接问,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回答得出来,但是拐个弯,就有一大批打不上了。孩子们需要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是教师们努力地方向。(1)单项选择题:20分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简单的题目,例如一些识记类的题目,学生基本都能够得分,但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题目,得分率比较低,如刚刚举的例子。

(2)综合题:80分共四道大题,四道综合题几乎覆盖了第一章、第二章的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其中第21、22、23题三题各20分共60分占到整个卷面一半以上的分值,这样的赋分,让以为选择题分值大的学生吃了大亏。这张卷子的综合题充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最不该失分,却失分严重的是,第23题第一小题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出七大洲的名称。每个大洲名称2分,共14分。有的同学露答此题,有的7个大洲写了6个的,总之是学生的读图试图填图能力还未建立起来,再者缺少答题策略,造成严重的失分。第22题第一小题连线题,新教材25页介绍地形的部分删除了对鞍部的介绍,但是在这张卷子中却考察了,价值2分,21题考了钓鱼岛的位置,在我进行学生调查时,真就有人不知道钓鱼岛的新闻。排除不知道新闻的这件事,来看学生把地理学死了,平时的训练也没到位。

(3)综合来看,存在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课堂上不注意听课,学习自觉性差,课外较少花时间去巩固地理学科知识。

第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原理比较模糊,学习“蜻蜓点水式”。许多问题在学生看来很容易,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缺乏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概念模糊,失分较多。

第三,审题不清,图文结合与实际分析能力欠缺,地理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读图与析图能力较为欠缺,不懂得如何从图表或是背景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地理事物、地理现象。

三、教学情况分析(分析自身原因)

我去年教了一个旧版教材的七年级,今年教了一个新版教材的七年级,刚刚找到点头绪,现在又有变化,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对于整一册书,很直接地说我并有完全吃透吃深,但是对于上每一节,我会查阅很多资料去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去了解别人是怎样来处理知识点的,然后又会费很长时间去备课。尽管如此,但是总是很多时候不尽人意,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一个知识点使用哪一种教法经常费很长时间去琢磨。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引起学生的兴趣,毕竟像地理这些学科,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七年级上册主要是地理的入门知识,知识点比较多,要学会读的图很多。很多时候我会用很多方法把知识点讲得有趣,希望孩子们印象深刻,但是显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反思。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下半学期,首先,我要增强危机感、增强质量意识、提升精神境界、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再者,就要吸取上半学期的教训,总结一下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讲授哪种类型的知识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总结上半学期的经验,好好规划下半学期的教学。其次就是要好好钻研教材,摸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很有用,善于去创设各种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定要充分准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地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打好基础知识关,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一个教师的精神品格如何,直接影响着你的教学质量,没有好的品质,作风,不能保证效果,实际上,你每天一走上讲台,就会立刻出现在学生眼光交叉之下,你是否认真,你是否投入,你是否负责,其实大学生是能看出来的,现在孩子精明的很,如果老师责任心很强,学生就佩服你,你讲的话就爱听;反过来,如果你不负责、不公平,课上的再好,学生听了也会倒胃口,所以精神品格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精神品格本身就是质量,曾有一位教师学历不高,水平一般,但有人格魅力,学生都把老师当朋友,课堂上师生互动,热情高涨,每次成绩都出乎意料的好。所以教师的正直、向上、向差,责任能对学生的成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仅用各种形式展示了所取得的成绩,也明确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后努力的方向。

篇2:初中地理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是入学以来第二次大型的全校统一的考试,本次的试题共三大类型的题目。有十个选择题,六个填空题,以及九个简答题。满分100分的试题,其中有30分的选择题,有16分的填空题,还有54分的综合应用题。题目类型多,考的知识全面,对于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来说题量合适。根据具体统计数据,简单题占百分之二十,基础题占百分之七十,难题占百分之十。综合七、八两个年级的试题来说本次考试题属于中等难度。

二、答卷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初中两个年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七年级总人数61人,及格人数56人,及格率91.8%,八年级总人数73人,及格人数40人,及格率55%。

从成绩来看,七年级的数学成绩总体最好,八年级的成绩不太理想,虽然都达到了考核要求,但总体水平不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简单题的错误率为百分之二十,基础题的错误率较高,尤其是个别题目为课堂或练习册中出现过的题目,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仍有个别同学由于粗心将题做错,所以基础题的错误率达到了备份只五十。而难题的错误率更高,只有个别学习好的同学能完整的答正 确,因此难题的错误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从整体情况来分析,学生大体错误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粗心所致错误;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同学上课听课不认真或是课后不及时复习做作业,导致他们对知识没有掌握好。

三、教学质量反思

本次期末考试,与上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比较,大多数学生成绩没有提高,相反一少部分学生的成绩还有一些退步。据此分析,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不好。先从老师自身原因分析:首先是课堂的效率不高,个别知识点没有讲透,使学生掌握的不太好,其次是课后作业或练习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不能及时的巩固用应用,最后是由于个别章节进度太快,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巩固。再从学生角度来看:第一,学生的信心不足,没有学习的动力;第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教室后经常不知所措,不知道主动学习,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任务繁重的初中生活;第三,上课不专心听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时间。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老师自身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第一,提高课堂效率,精讲精练,加强课堂管理,课前充分准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将适量的知识传授与学生,使学生高效率的接受;第二,经常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制定合理有 效的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有事可干,知道干什么;第四,要求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想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奋斗。希望经过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能让教学质量在后一阶段有所提高,让师生都能满意。

篇3:浅谈如何优化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的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 导致了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一直不高, 这些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初中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教学, 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所有的初中学科中备受冷落, 是一门学校、社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不重视的学科, 甚至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地理学科就被当做是一门副科, 因为都认为学与不学, 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 所以地理教学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的后果, 就会给初中的地理学科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和结果, 最后就会导致初中的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 效果不佳, 这样的问题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系统中变得非常得明显和突出。这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 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所转变, 也就是说, 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不再是以往传统的教师为了成绩而教育, 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提倡的是素质教育, 真正地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而进行教育的。但是, 很多的初中地理教师, 受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太深刻, 以至于现在仍依据以往的教育观念来进行教育教学, 忽视了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也忽视了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 现代化的社会, 要求的不是学习成绩, 而是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教学观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就导致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优化和提高, 以致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和课本上的内容教学, 不是死记硬背就是理解记忆, 缺乏灵活性的教学, 缺乏一定的教学实践, 使学生不能够很形象地体会到初中的地理知识, 硬性的教学会使教学内容变得单调乏味, 就会导致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现象也是导致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初中地理的课本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 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死板, 只是纯粹的知识理论, 缺乏需要去实践的教学内容, 课本教材比较注重科学性和理论性, 如果只是依靠地理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课, 学生在下边听课, 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不足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 初中地理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就能够可想而知了。

二、针对解决初中地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制定出解决策略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解决这些相应的问题。

(一) 改变初中地理的位置, 使初中地理学科受到重视

初中的地理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并且可以掌握运用乡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一门地理基础知识课程。初中学生只不过都是青少年, 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是少之又少, 因此, 初中地理学科地位的问题不容忽视, 要采取措施把初中的地理学科提上日程, 放在主科的位置上。身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 首先, 教师自身就要高度重视起自己的教学工作, 认识到地理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灌输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比如, 告诉学生在人们外出游玩时是需要有相对应的地名、方位、景点知识, 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 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任何一个职业都能够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从而间接地使学生家长也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引起学生家长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用新眼光去看待初中的地理课程。

(二) 初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

以往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 比较封闭, 缺乏开放性和实践性。身为一名初中的地理教师, 应该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 教育在不断地改革, 教师应该不断地吸取新时代, 新的教育观念的精髓, 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 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课件, 带领学生多去户外实践, 多去实际操作, 这样可以把初中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灵活、生动, 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条件, 比如, 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师亲自做的课件, 可以使课件非常灵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初中地理知识, 这样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 初中地理教师不能受教材的局限

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来说, 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的话, 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太大的作用, 地理教学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 不单单地拘泥于教材的内容, 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相应的扩展, 以教材结合实际, 以实际照应教材,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篇4:关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方法;分析

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素质教育成为当代教学的主要模式。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的中学以及小学得到广泛的推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师反思的对象。然而,教学改革的推进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教育发展新形势之下,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还存在许多困难。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兴趣以及教学环境与氛围,都是影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选择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意义。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其业务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才能将地理知识恰当地传授给学生。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师生要进行充足的互动,提高当代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就成为重要之重。

首先,初中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师资力量不断强大。在招聘教师时,要选择具有较高地理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水平的教育工作者,重视教师的职业素质。只有具有较强专业水平的教师,才能将初中地理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地理学习世界。学校要引导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教学经验的增多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更好的地理知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展开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其次,地理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氛围有着直接的作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初中地理课堂具有开放性,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如果师生关系不尽和谐,那么学生就不会自愿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更不会自主与教师进行地理知识的互动。一个教师不讨学生喜欢,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效率。因此,新时代的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上给学生时间思考问题,与学生就地理问题进行讨论,课下与学生讨论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与社会事件。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得以改善,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改革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活动当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多媒体可以将地理知识更加生动与形象地进行展现,使学生在众多感官的配合之下,掌握应学的知识。地理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既具有文科的文化知识,也具有理科的分析与计算成分。因此,传统的地理教学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地理知识与多媒体设备进行联系,可以使初中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在讲解“海陆的变迁”时,教师利用简单的语言为学生描述海陆变迁的过程与结果,学生很难对其进行想象。而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海陆变迁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海陆变迁的前因后果。因此,加强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因材施教

每一位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利用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对于地理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对学生进行区别化的教育引导,因材施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要求。只有因材施教的方法得到落实,初中学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地理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的改变会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改变。笔者提出三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策略,希望以此引起初中地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重新审视,利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初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文兵,汤标.浅谈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行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4):67-69.

[2]乔文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途径[J].学周刊,2012(08):34-36.

[3]宋立聚.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20-23.

篇5:初中地理质量分析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九年级地理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四册课本,而学生用在地理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复习,这是每一位九年级地理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校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想法,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先周备课,设计学案,做好准备

加强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备课,集体创优一直是我们六中的传统。每周二上午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地理教研组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中考信息及近两三年来的中考试题,把握中考的命题导向,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学案主备人;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重点,统一训练题及阶段测试题,并提前一周设计好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知识的梳理复习,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好课堂上45分钟的时间,高效复习。

二、精心策划,有条不紊,合理复习我们把九年级总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前和春节后3月份。形式上按章节系统复习,依据学案和《同步》,集中全力复习课本。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落实双基,理清脉络,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梳理,为中考储备知识。在这一阶段中,要依纲靠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理清要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明确考点,联系热点,将每章节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清晰化,同时要注意注重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如前后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教材与时事热点的联系。例如复习“西北地区”时,要抓住“干旱”这一自然特征,明确干旱对西北地区地表、植被、河流、湖泊、聚落、农牧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就能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一目了然;复习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时,可联系第三册“土地资源”中的“草地的分布”;复习矿产资源时,可联系“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神舟七号”等热点。

这一阶段复习中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忌摆花架子,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第二阶段,时间界定在春节后的4月—5月上旬。这一阶段以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为主要形式。本阶段主要任务:瞄准中考,浓缩重点,专题训练,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一方面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如把气候知识放在一个专题,解决所有与气候有

关的问题(气候类型、分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天气与气候灾害等,)同时,也可以气候知识为基础的河流、水资源、农业等问题作铺垫。还有地形与地势、河流与湖泊,国家地理,区域联系与差异等专题;另一方面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训练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串起来,如一些重要经纬线上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知识,不同性质的地理分界线、回归线赤道穿过的国家及气候类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等放在同一幅地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图文结合记忆,培养图文转换的技能,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阶段复习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如中东问题、四大工程、反恐问题、印巴问题、伊朗核问题等,以及一些人口、资源、能源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分析,结合每一个专题,合理的加以选用,及时“哺育”学生,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第三阶段,春节后5月下旬—中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扣课本,强化记忆,养精蓄锐,调整状态。通过回扣课本,使学生对遗忘的问题重新记忆,消灭知识盲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充分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中考综合训练和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应试能力,轻装上阵,发挥出正常水平。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学案,避免“满堂灌”,复习课不单是地理知识的重现,贵在于复习的过程中能指导学生编织科学的知识体系,把了解和知道的知识上升为理解和应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学案导学,同步补充,有机结合

我校九年级一直提倡“学案导学”的指导思想,以学定教,以学定学。根据学校要求,一节课编成一个学案。政、史、地、生每节课学案是B5纸一张,而《同步》编写的质量比较高,所以我们在设计学案之前,先研究《同步》,使学案与《同步》能够有机的结合。为减轻学生负担,学案内容与《同步》不得重复。比如《同步》有些章节知识整合少一些或没有涉及到的,我们就在学案上补充梳理基础知识多一些,并对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单独整理;同步中有些章节的某些知识点训练题少一些或有些知识还是老教材的内容,我们设计学案时就自编、精选部分练习题,再结合《同步》上的一部分习题随堂使用,补充训练,(如《同步》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有关经纬网、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等方面的练习题就没有,我们在学案上就多补充一些这些方面的训练题)争取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全面、精确的掌握,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设计学案时,要结合考点,热点,突出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案的编写中,要始终贯彻学生的学习复习方法,如复习目标的设

计,疑难问题的提示,思考问题的思路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要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根据复习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延伸联系,具有较强的思维性、系统性,关联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读书不行,读书不细也不行;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不联系不行,联系不广也不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文本复习,不同的复习阶段,学案也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四、分层复习,增强信心,共同提高

由于对新课程的学习已经过去了很久,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相当部分遗忘或混淆了,同时,复习时间少,任务重,有些学生易产生焦急、烦躁和畏难心理。因此,我们平时在复习时就认真分析各班的特有目标,学优目标及转化目标的学生情况,做到分层复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复习地理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自己觉得升学希望不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老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更要多关心,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重点复习好基础知识即可;基础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循序渐进,表扬和批评、鼓励和督促相结合,重点掌握方法,会联系实际,使知识融会贯通;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分层复习,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力争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消除了焦急畏难心理,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总之,九年级地理复习,只要信息灵一点,步子扎实一点,方法活一点,效率高一点,相信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祝福我们大家!

篇6: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命题思路

本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为气象气候、水文和地质地貌,难度比第一章行星地球大为降低。平常的教学目标和期末考命题目标为衔接未来高中会考和高考一轮复习,重点考查会考水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一些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以为高三一轮复习做好铺垫。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的形式有:设置一定阅读量的材料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将问答题的作答以填空的形式以考查学生对关键概念的把握;问答题力求一句话的形式;基本图表阅读分析的能力的细化、简单化考查等。

鉴于气象气候在整个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次考查气象气候部分占50%左右,水文和地质地貌各占25%左右。由于本次考试的跨度较广,试卷中特意针对知识结构进行考查,比例占20分左右,以侦测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分数控制上:优秀率相对于期中考预期下调5个点达10%,理由是本次考试跨度较广,又有一些较灵活的题目,要学好是不容易的;及格率相对于期中考预期上调5个点达55%,理由是本次考试考查的内容比期中考行星地球的难度要低;平均分依然控制在60分,这样的话区分度会比较好,也容易观察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的养成情况。

二、考试情况

优秀率只有4.9%,比预期少了将近5个点,反映学生的灵活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及格率超过预期达到57.3%,平均分在57.76分低于预期,总体基本和预期差不多。

成绩分布呈双峰型,一个峰值区在60~70分段,另一个峰值区在40~50分段,50~60分段的人数较少,学生的分化现象较为明显。

薄弱环节有地理术语的把握、知识结构的梳理习惯和能力方面、气候类型的判断问题、季风的风向记忆问题比较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80分以上的学生把握较好。

三、解决办法和未来教学提示

1、在分析试卷、进行地理环境与差异性的教学、必修二的学习时,对于本次考试暴露的薄弱问题再次加以巩固和梳理。

2、经常提示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贯彻。比如笔记、复习、练习的强调与检查等。

3、继续强调双基和简单化的灵活性。

篇7:高一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一、地理阅卷工作总结:

本次地理共二大题型,四位教师进行密封流水作业。第一题单项选择题25题共计50分,第二题为综合题共计50分。

二、成绩统计概况:

从成绩统计来看,参加考试450人,最高分是80分,最低分是14分。8个班人均分是45分。优秀率是02%,及格率是15%。

三、试题评价:

本套试题难易程度中等偏上,盖函了重点难点,试题灵活,考察了学生的基础,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内容覆盖全面,比较贴近生活,问答题29题相对较难,失分率较高。

四、通过测试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教材课堂内容抽象,时间紧,任务多。我们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导致对知识迁移能力抓的不够,表现在学生基础不牢固,检查不够。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还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意见和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基础。

2、更新教学理念,顺应新课程改革方向

3、引入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加强图文转化能力训练,加强检查力度。

5、教学时多与实际相联系,多与生活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篇8: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小组合作

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 由于不在中考范围内, 备受学生、家长、教师的冷落, 以至于课堂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 教学质量一直不见提升。实际上, 地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 学好地理对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自然具有重要意义。那么,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如何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呢?

一、采取多种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持久动力。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 渴望获得新知识;缺乏兴趣, 学生就可能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甚至放弃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下面笔者简单介绍几种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 精心设计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犹如一块无形的“磁铁”,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三分钟, 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运用歌谣、悬念、游戏等趣味性较强的方式导入新课, 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 穿插趣味性故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论年龄大小, 学生大多都喜欢听故事,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故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所讲述的故事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 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学到知识。

(三)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体, 可以直观地模拟和演示地理现象,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不够强, 教师可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无限渴望。

二、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和谐的。但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仍处在一个紧张的氛围中。这种紧张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接受能力, 并引发了其他一系列问题。对此,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下面笔者谈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 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作为教与学的双方,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不存在人格、地位上的不平等。一方面, 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 放下权威的架子,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使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另一方面, 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 既不能偏爱优等生, 也不能忽视学困生, 而应为他们提供公平、平等地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 要关爱学生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 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多关心、爱护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关爱之情, 才能确保学生喜欢自己, 喜欢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初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和学生成为朋友, 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并以真诚的心对待学生, 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三) 要尊重学生

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尊心, 若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有伤学生尊严的行为, 就会将学生推离自己, 使他们产生厌烦老师的情绪。这很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学会尊重学生,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宽容, 这样, 师生之间的沟通才能顺畅, 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地理是一门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 包括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等多方面内容, 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教师必须改变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最终结论, 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具体来说, 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 科学分组, 明确职责

小组合作的关键在分组。如果分组不科学、不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就不可能发挥出自身作用, 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 教师要重视小组的划分。一般来说, 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按4~6人划分为一小组, 同时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特长等来分配任务, 如选择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选择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汇报员等, 从而确保组间公共竞争, 人人都有事做, 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 留足时间, 及时点拨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所有的问题都应由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 而不能提出问题后直接给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自主讨论并不代表教师要袖手旁观, 我们应做好监督工作, 并在学生讨论遇到阻碍时及时给予点拨, 以避免课堂秩序混乱, 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

课后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助推剂。教师只有经过课后反思, 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 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才能完善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 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 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 再来指导实践, 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增强教学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要重视课后反思。一方面,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学中的“得”, 将教学过程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记录下来,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另一方面, 教师要正视课堂教学中的“失”, 仔细回顾、梳理课堂教学中的疏漏、失误之处, 并进行深刻的反思, 以吸取教训, 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再犯同类错误。唯有如此, 通过反思,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巩固成果, 总结经验、教训, 教师方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娄鹏鸽.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21) .

篇9: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篇10: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授课教师:张晓明

随着本次考试评卷工作的结束,我对所任七、八年级两个班地理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从试卷成绩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及时总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考试取得成绩,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具体措施,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地理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对本次地理期末统考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

一、试卷评价

从整体上看,两份试卷题量适度,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一定层次性,能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区分学生成绩优劣,个别题目还给学生拓展了新的空间,符合新的课程理念,应该是新形势下一套很好的试卷。

本次试卷共分两大板块,分别是:七年级是

一、选择题(30分)

二、综合题(70分);八年级是

一、选择题(40分);

二、综合题(60分)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第一题选择题,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还可以。这说明学生比较长于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

第二题是综合题。其中一个是某村的平面略图,给定了指向标。旨在考察学生按指向标判别方向的能力。本题有部分同学得分很少,说明学生学习比较教条,不灵活,不善于融会贯通。还有一个题是经纬网填图题。要求填写某点的经纬度,判断某点的半球位置,这个题部分学生也失分较多,东西半球的判定仍然模糊,反映出空间观念的形成仍然存在着一定欠缺。

二、成绩分析

所任两个班,七年级成绩平均为63.15分,及格率62.5%,优秀率9.3%。八年级成绩平均为67分,及格率72.5%,优秀率15%,较上学期平均分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最高分98分,最低分9分,这充分说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视和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学生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学习地理最基本的内容。能够发挥“死记硬背”的优势,有效地记忆地理基础知识,从而得到较高的相关得分。从答题情况可以总结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不太重视读图,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资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部分考试成绩。

4、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地理概念混乱。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6.学习消极被动。

四、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结合学生的平时学习以及考试,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区认识它,掌握它。无疑培养兴趣是提高成绩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2、学习方法培养不够。

3、课堂时间利用效率不高。

4、后进生辅导不够。

五、改进措施:

1、提升地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从学生角度而言,更多的学生早已把地理学科当作“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地理学科的设置,充

分说明它存在的重要性,师生都要进一步提升认识,要清楚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乃至现实生活、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帮助克服学生存在的非中考科目错误观念的影响,全面认识地理是学好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2、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学生会在基础学科下功夫,而对地理学科放任自流,除了要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其观念、行为外,教师一定要加强课堂管理:在纪律上进一步严格要求每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地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会学”新知识。(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3)、强化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地理成绩不断提高。

4、加强课后辅导,实行分类推进。

上一篇:《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下一篇: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