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2024-05-14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7篇)

篇1: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这是一个全民重视教育的时代,可是教育孩子成了天下第一难的事情,家长、学生和学校都在叫苦不迭,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教育问题难道真是不治之症吗?直到读了这本赫赫有名而又甚少人认真去读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才恍然若有所悟。

书名让人感觉陌生,我感觉应该加上一句话才好理解:一个父亲教育孩子的感悟。书的风格也需要说明:绝对不是枯燥的教育理论,而是充满了与孩子在一起的趣事,全书看完并不乏味。

该书的背景有必要说说。老卡尔.威特先生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一直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观点:只要资质不是太差,任何一个孩子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优秀人才。可惜他52岁才得子,儿子刚生下来时还显得有些呆傻。但是他并不泄气,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坚持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儿子,结果小卡尔.威特从五六岁时就显示出出众的才能,并在14岁时凭数学论文获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很多朋友的劝说下,老卡尔.威特先生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想法整理成书,这本书跨越时空,成为天下父母们的必读书。

问题是,教育的奥妙何在?

首先,做父母是一定要学习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不可替代的。有人说“孩子大了自然会明白”,有人说“孩子小时不懂,等他大了再好好教育”,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老威特先生举了个例子,一个是有位贵族把孩子交给管家,自己和夫人周游世界,等他们几年后回来时发现孩子跟他们毫无感情,无法按自己的想法来教育了。在我们的周围,这种例子还少吗?孩子小时找借口不管孩子,或者找借口不学习教育方法,造成的坏影响当然会显现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其次,从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学习兴趣。老卡尔.威特先生自己喜爱自然、文史类知识,在这方面也培养了儿子的兴趣。一有空,一家人就出去散步,边走边谈话,给孩子讲解路边的花朵的结构,岩石的形成,昆虫的分类,讲读过的诗歌作品。可是他对数学没什么兴趣,导致儿子小时也不爱学数学。为此他很着急,后来请教了一位数学教授,才知道应该在有趣的游戏中学数学:数豆子、掷骰子等,每次时间不超过一刻钟。在兴趣的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下,孩子逐渐喜欢上了学习数学。有一段时间,老威特先生发现儿子学习劲头又不足了,他也没有着急发火,而是耐心和儿子谈话,原来是儿子不知道学习这么多知识有什么用。经过讲清楚学习知识的道理,小威特又高高兴兴地鼓足干劲学习了。

第三,尽早让孩子领会做人的道理。孩子早上赖床不起来怎么办?老威特先生的逻辑是:你不起床,说明你自动放弃早餐。有一天小威特起晚了,发现父母亲真的把早饭都收起来了,以后就再不敢犯错了。其他如吃饭洒了牛奶怎么办?怎样和朋友交往?做好事要讲原则吗?怎么分辨好人坏人?都要早些让孩子思考和处理。老威特先生很重视孩子的玩伴,坚决不让儿子和习惯不良的孩子们一起玩,认为是浪费时间而无益处。

第四,正确使用奖励和惩戒。老威特先生很少特意使用奖励和惩戒,而且很少给孩子买玩具。在奖励方面,口头的表扬已经很难得,物质奖励一点也没有,不给孩子养成坏习惯。惩戒则主要是讲清楚道理,让孩子感觉到羞愧、改过即可,实在有必要才采取措施,如洒了牛奶就不许再喝。老威特先生坚持认为玩具对孩子没有太大益处,孩子能从书本中得到乐趣也是一样的。

最后,早立规矩,并且坚持。为什么现在很多青少年无法无天、不尊重他人?部分原因就是从小没规矩长大的,而这种规矩在他们三岁左右就应该明白了。老威特先生给儿子立下规矩,并让儿子自己明白应该按规矩办事,即使父亲不在身边也是一样。

现在教育出了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在每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都有极大的潜力,照老卡尔.威特先生的说法,都能成为优秀的人。但是,他们的父母亲在错误的教育思想的作用下,忽视孩子的存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任他们自生自灭,走一步是一步。一些人的想法是,教育是学校应该做的,交了学费送到学校万事大吉,孩子品德、学习表现不好是学校的责任。这是极其错误的。对照19世纪的老卡尔.威特的做法,现在的这些父母们不应该感到羞惭吗?其实教育的失误,一部分是没有教给人们如何做好父母。作为21世纪的人,多加学习,读读教育书籍,于人于已,善莫大焉。

我们九中家长学校已经为家长们发放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作为教材。我看,《卡尔.威特的教育》也应该好好读一读,定会有所裨益。

篇2: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问题是人类的永恒性话题之一,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卡尔威特的教育》的阅读使我深受触动,阅读的过程宛如在听一位成功的父亲娓娓道来他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既生动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成为一本不朽的关于早起家庭教育的宝典,其教育理念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更是用它取得的成绩彰显着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8岁时就能自由运用6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涉猎面相当广,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儿童,更是一名旷世的奇才,在16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时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的这些成就,并非是他天赋高超,恰恰相反,更出生时,他被定位为智力低下的痴呆儿。全靠老卡尔威特的独特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他进行了早期教育,是这样一个低能儿成为了一名奇才,在教育史上挥写了一幅不朽的篇章,点亮了早期家庭教育的灯塔,以燎原之势占据了世界教育领地的每一个角落,更是让这种思想植入各国人民的心中,使人类的教育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小步,这样惊人业绩的取得,让我折服于他的教育理念之下,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以下仅为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观点及认识。

第一,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孩子智力、体力等各项能力与素质的早期开发往往被人们忽视,甚至是忽略,因而,1

错过了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获得良好发展的权利和需要,使各项能力得不得百分之百的开发,从而为其将来的发展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坏,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荷。

因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史迪斯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2-3岁开始,过程中需要父母给以正确的引导,尽早进行各方面的开发,就如同老卡尔威特所倡导的:孩子的家园应伴随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越早越好,从小就要培养幼儿对知识的兴趣,让大脑得到早期的刺激,这不但不会给他们产生任何的负担,恰恰相反,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会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并且能够轻松、愉悦的进行畅游,为其今后的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搭建稳固的基石,使孩子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上越走越稳,卡尔威特的成长不正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第二,要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是孩子得到均衡的发展,而不能厚此薄彼,使某方面得到拔高式的发展,而且某个方面的能力也要均衡的发展,才能使他们得到彼此间的配合,得到飞速的发展,从而持续不断的取得发展的动力,比如:老卡尔威特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从开始就充分发挥他的心智能力,这些心智能力包括: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而且根据各项能力的本身特点,制订了针对性的培养方法,且方法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充分激发了卡尔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但如此,他还对卡尔的体、德、美、劳等各个方面都是这样培养的,是教育理念完整又庞杂,宛如一个网络但有具体、全面,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使孩子获得整体的发展,且各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促进孩子和谐的发展,愉快的发展。第三,重视语言教育。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用于交往的工具,而儿童时期正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3岁以前,更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要尽早的教孩子学会使用语言,这就需要父母做到用纯正、标准的语音教孩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简洁、明快,不能啰啰嗦嗦,同时要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从身边的词汇开始教,看到什么就教什么,因为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其生活经验本就不足,由此,从实物进行施教是符合幼儿学习方式的的良好策略,特别要注意的是:杜绝教孩子不完整的话,这些话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一定要教他掌握正确的话语,而非教授一种错误的,将来再进行改正,这样无形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他的教育方法不可谓不独到,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目的的施教,抓住了孩子的关键期,对他进行正确而适宜的教育,使卡尔的语言运用能力获得了实效的发展,对语言的学习、掌握和理解能力更是达到了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步,从而为各种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四,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然而,现在的家庭对自己孩子兴趣的培养“似乎”非常的重视,他们为自己还不大的孩子报各种兴趣班,钢琴、围棋、书法、数学、英语等。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家长们每天忙碌着接送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可谓风雨无阻。似乎他们关注并培养了孩子各个方面的兴趣,但是他们所谓的“兴趣”是发自孩子的心声吗?可以明确的说他们的这种做法不能够正确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只是按照成人自己的愿望和眼光强加给孩子“兴趣”,不懂得孩子发展的顺序,盲目的跟从社会的错误导向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儿童的兴趣需要成人的培养,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而非强迫。卡尔威特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的呢?老卡尔尊重儿子的意愿,当儿子不愿意学习时,他并没有强迫儿子学习数学,而是帮助儿子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无形当中培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他是怎样培养儿子的学习兴趣的呢?当然是通过游戏了。游戏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好方法,孩子最爱游戏了,我们平常所倡导的“寓教于乐”就是要把教育融入到玩耍中,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知识。这一点老卡尔威特反复强调的内容,也一再证明了游戏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受到教育。如:老卡尔通过生活中的交易买卖、玩纸牌等游戏学习数学,淡化了学习数学的痕迹,让儿子感觉是在玩。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在学习数学了,而且学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最高境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我们看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强迫自己的孩子学习什么。每个孩子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里面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还能看到他的教育行为很多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完成的。在小卡尔学习地理时,他带儿子走遍了周围的村庄、道路、山坡,甚至到各地旅游;学习外语时,他带儿子去听音乐剧;学习天文时,他带儿子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等,其耐心和爱心,是很多父母少有的,令人敬佩。

第五,秩序感的培养。中国当代许多的家庭主要是6+1模式为主,即以爸爸、妈妈为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辅所组成的家庭,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善,再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每家庭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果就是对孩子无止尽的溺爱,“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可谓“深入人心”。过犹不及就是对现今我国家庭教育最好的描述,虽然,存在这种问题的家庭不是全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这种情况。在儿童四岁之前的秩序感、规则意识没有养成的话,此后会异常艰难。秩序感的培养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能力,自我控制、规则意识、良好的秩序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经常会听到一些母亲说孩子管不了,不听话,其实这绝大部分都是父母的问题,在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期根本没有受到重视,全家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乖儿子,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对其违反规则、秩序的事情都当做是孩子的天性,根本没有加以限制,强化了小孩子的无秩序感,认为谁都需要听从他的,如果不听从自己的意愿则会以哭闹作为还击,直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止,久而久之孩子的秩序感变荡然无存。这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常态事情。

我们反观老卡尔威特对其儿子的教育,他非常注重小卡尔威特的规则意识、秩序感的培养。“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合,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致习惯成自然,难以纠正”这是老卡尔威特的一句话。我们并不难发现他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方面的决心与态度。他认为放纵孩子的过错如

同将自己的孩子推向毁灭的深渊,如果让孩子在做错事之后没有丝毫的罪恶感将是极其可怕的错误,这是父母的责任,在孩子还没有对错之分时如果成人不加以干预和引导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秩序意思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毁坏一个好习惯确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爱护孩子自然没错,但是如何才是真正爱我的们孩子,卡尔威特已经说得很清楚,只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

篇3: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站在教师的角度,我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和其他教育类书籍刻板枯燥的文字不同,该书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正如作者在原书说明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琐碎,但我会尽力让大家看得生动有趣,使诸位既获教益又不嫌烦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它是19世纪的产物,但绝大多数的教育理念至今看来也是很正确甚至是“时髦”的,它所蕴含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谛。

老卡尔·威特说:“我认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所以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时刻夸奖孩子妙处的同时,他从不随便过多地表扬、惯坏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专心致志、敏捷灵巧、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当孩子的“恶习”出现苗头时,他会用巧妙的方法杜绝。在用科学方法培养儿子智力的同时,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书中谈到卡尔的父亲怎样培养卡尔的各种良好习惯,使我大受启发。书中谈到的几个习惯都是有益学习的。介绍如下:

1. 专心致志的习惯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每天回家及时做作业、背书,而学习却丝毫没有一点长进。应该说,能及时做作业就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了,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这是一种对时间的任意糟踏,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

2. 敏捷灵巧的习惯

常听有的教师抱怨,怎么上午布置的一点点作业到放学后才交起来?是题目太难学生不会做吗?显然不是。因为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不可能出太难的题目。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一部分学生认为时间还多着,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形成了习惯,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

3. 精益求精的习惯

学习知识就如同砌砖一样,如果不严格要求,就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篇文章要经过多少次推敲,才能成为佳作;一道难题要经过多少时间的深入思考才会有巧妙的解法;一幅画要经过多少次描画,才能让人赞叹……可是在学生当中抱有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4. 坚持不懈的习惯

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要知道,一道难题也许就因为你少思考了一分钟而与答案擦肩而过,一篇课文也许就因为你少读了一遍而背不出来……只有坚持不懈,成功才会与你有缘。

书中给我的启迪很多,当我在教育教学感到困惑、为难、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要捧起这本书,优秀的老卡尔·威特就会耐心睿智地向我娓娓道来他成功的经验。我想,有了这种手把手的教,心对心的交流,很多教育问题都会峰回路转、迎刃而解了。

篇4: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卡尔·威特教育全书》出版200多年以来,一直被冠以“家教经典”的标识流传于世,当我被封面上的作者译名(老卡尔·威特、小卡尔·威特)所吸引,并带着好奇心去窥探这对父子的言论,才发现它存在更广泛的读者群——每一个在未来有可能为人父母、师长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与孩子的相处之道;甚或是幼子早已成年的老父母,也可以据此反思之前教育的得失。

全书叙述的脉络中隐藏着两条“情感线”:一是“心”,二是“爱”,这也正是达到亲子目的必备的两大元素。卡尔·威特父子的“心”体现在细心、耐心等诸多层面上。老卡尔为了保护孩子的胃,制订周详的喂养时间表,以便孩子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为了教会孩子纯正的发音,老卡尔与家人(包括仆人)都不使用土语和方言;为了让孩子有面对失败的勇气,他与妻子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多尝试几次……与父亲相比,小卡尔的“心”则较多用于调查、研究上,因此他的教育理论更具科学性。他依据现代生理学对父亲的喂养方法进行改良,不再将婴儿的生理需求等同于成人和大孩子,而是细心观察孩子发出的饥饿信号,及时给予食物。除了用“心”亲子,卡尔·威特父子还让教育的过程充满“爱”的味道。一方面,他们的所有行动都出于对孩子真挚的爱,而非世俗的心理——或将孩子变成“完美人物”,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或使孩子乖巧温顺,成全父母在家中威信十足的梦想。另一方面,该书作者也注重“爱的教育”,如老卡尔经常从《圣经》书籍中选取爱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在流浪汉需要帮助时则支持小卡尔行善。这种教育的影响直观地体现在小卡尔日后的早教理论中。

当越来越多的人抛弃造就天才的心思来读这本亲子书,这个世界上将有更多平和、睿智的父母,以及健康、快乐的孩童。

篇5:《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上学的年龄”。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急于把许多的东西灌输给孩子,于是,过多的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且还给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

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将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学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后就发展得愈好。

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发育。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需要尽早的智力开发。只要我们从两岁或三岁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锻炼,就像他们的其他身体器官在平时得到锻炼一样,他们就会从早期的知识活动中得到一种快乐。当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之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快乐和健康。事实上,卡尔·威特的父亲早就在推行这样的科学新发现了。在传统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恭的德国乡村牧师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们今天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先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实验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本书为所有的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早期教育的范本。

篇6:幼儿教育卡尔威特 个人读书笔记

简介:卡尔出生时带有少许的痴呆,因此不被所有人看好,但作为德国农村一名普通牧师的父亲老卡尔·威特确坚持的认识,后天的良好教育比先天更加重要。在此后的儿子教育中,老卡尔采取非常恰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做人的道理。使卡尔最终以14岁获得吉森大学的博士学位,并获得了皇室的赞赏和接待。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即为以各个实例教导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2012-11-281、作为目前有义务让孩子爱美、爱正义、爱真理;82、母亲用勇敢和快乐熏陶孩子,而我则用坚强去武装儿子的精神。83、给孩子讲故事,如果不让其复述故事给父母听,则就达不到故事的最佳效果。29 4、1~5岁,是孩子语言才能发展的最好时期,此时语法不重要。315、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切智慧来自于记忆,而记忆则在于不断的重复相同的内容,在婴儿时期反复重复相同的词语可迅速发展孩子的记忆力。31~32

(1)历史知识可通过先了解故事内容,然后通过戏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更容易记住。

(2)讲故事的技巧,当故事讲到一半是,为吸引儿子继续听下去,故意不在继续,并说且听下回分解。这时如儿子着急,就是挖掘其创造力的良机,让其顺着故事的猜测下去,或推理下去。然后家长再继续把故事讲完,对故事的结尾如果儿子猜想是对的,我们须为他欢呼。如果儿子猜想的和书中的不一样,就会夸奖他:哎呀,你讲得好极了,比书上的还好啊。

6、游戏室教育的第一选择。34

(1)读书的性趣:把儿童图书和画册书生动的讲给他听,并告诉他,如何你认字,则自己就能够看懂这些书。等他强烈地想认这些字的时候,在教他。34

(2)对于儿子医院本中的生疏内容,可随处张贴小卡片,并在讲故事时也多使用这些卡片,让其迅速、长久的记住。36

(3)学习外语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用耳朵听、背不如练习、同一个段话或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可读不同的语言版。36~38

(4)写字的性趣,如在宾馆登记住宿时、作业本、生日卡片等平时由家长代劳,此时应告诉儿子如果你会写字,就可以由你自己填写啦!40

(5)看书的性趣:我一般讲到故事最有趣的地方时就戛然而止,只是告诉儿子在哪本书上可以读到这个故事,鼓励他自己去通过阅读寻找乐趣。

(6)数学的性趣:抓围棋子数数看,看谁的多;通过掷骰子玩加减法。模拟商场超市购物;乘法口诀卡片等等。通过在生活中发掘这方面类似的兴趣点来提升孩子对数学的性趣。(由于数字游戏很伤脑筋,建议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49页)

篇7:《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心得

――――卡尔威特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多年了,我当时就买了一本(维语版)可是一直没有读过,这次假期我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老卡尔威特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教育家,却有着独特而鲜明的教育观:“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从生下来到5、6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有限。在我看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使仅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老卡尔威特正因为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观点,在儿子一出生后便以自己独特的、正确的方法去爱他,同时制定出周密而严格的教育方案,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终于将先天不足,甚至有点痴呆的婴儿培养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神童”。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和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所以,自己以身作则很重要,就没有必要以一个威严的父母形象来强迫孩子遵守父母给制定的一些规则。再者,孩子的身体培养也很重要,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可以说身体是一切理想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和健康的身体,其余的东西都是白搭。所以,孩子的身体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体还算不上是个人才,具备了品德、身体之外,还需要有智力,智力的普遍的意义是科学文化知识,具备扎实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一样的。可能就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已,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人们齐心协力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一个真正的人才那就是要求具备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人才。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这并非是夸大其辞,而是实实在在的规律。所以,关于培养孩子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事宜,父母从从一开始就应该自己先这样做,成为孩子的模范。但是,并不是说父母品德不高尚,孩子品德就低劣;父母身体不健康,孩子身体就病夫;父母知识不丰富,孩子知识就贫乏。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很大,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决定作用。

作为教师在学校里,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们不仅承担着学生在学校中的知识的教学任务,而且,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是随意的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有益或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学生面前,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一刻也不能放松。

上一篇:去除甲醛最有效的方法下一篇:java面试职业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