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2024-04-12

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精选9篇)

篇1: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一、概念、公式一定要“理解记忆”

很多同学觉得理解公式很没趣,只要记得就行了。

其实书上的定义用公式表现出来,而公式则由定义来说明。

举个例子,勾股定理学过五年级奥数的同学都知道。

勾股定理的定义是这样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特性叫做勾股定理!这就是定义,我们必须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出来,然后认真对照理解。

勾股定理对应的公式是:a²+b²=c²

这里,我们要理解的是勾股定理的意义,要记住的是公式,便于下次复习。

一学期下来,这个公式你不定期的看几眼也许终身不会忘记。

记住:定义用公式来表现,公式则由定义来说明!

有些同学会觉得个别定义和公式自己理解记忆起来特别困难,这个时候默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2二、做练习题

首先,我们要拒绝一个错误的观点:“数学就是刷题”。

其次,做数学题要做到以下两点:

1、有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看到这个题的时候我该从哪个地方入手,就是联想到哪些知识点,哪些公式。

要想有思路必须做到:

(1)对书上的知识足够熟悉,就是前面谈到的概念公式等等。做到相关概念的时候,你要立马想到相关公式。比如题中提到直角三角形,立马想到“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中还提到了斜边的中线,立马就能想到: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练习题从基本题入门,如果基本掌握了基本题,那么这一章的知识你也熟悉的差不多了。然后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难度题,要让自己学有余力。

(3)做完习题后适当的回顾一下。告诉自己:下次遇到这种题我就这么做。久而久之,你已经养成了一种遇到题先确定思路的习惯,思路决定出路。

2、作答“准、快、狠”

第一“准”,明确思路之后,就可以下笔答题了。随着笔的不断挥洒,结论自然而然呈现出来。

第二“快”,千万不要犹豫,考试中珍惜时间相当重要,如果一个题你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回头在思考两分钟,未果,立马下一题。

第三“狠”,遇到难题对自己狠一点,不要有畏难情绪。当然了由于时间问题,暂时想不出来的放到最后,先解决其他的,不至于该做出来的没时间做,不该做不出来还是没做出来。

3三、随机应变

考试中,题目千变万化,有些做不出来很正常。尤其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可以想方设法跳出常规思维,例如运用特殊数值带入法往往就能解决。

尤其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题,做不出来不要空着,简单的化简,画图,做一个小问答都有分的。

我相信同学们按照这3个方法去学习,一定能在数学上取得好的成绩!

篇2: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一、学困生的定义

“裴利芳认为, 学习困难指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 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二、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是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好学生往往被重视, 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略, 这是因为学习优秀学生,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同时, 教师也获得成就感, 学生的成绩好, 教师也会在期末绩效排名中获得好的排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有“学习障碍”“差生”“后进生”“落后生”“学业不良”的不同称谓。学习困难的的不守纪律往往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 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教师与同学的关爱, 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热爱、信任和尊重的学生, 他们将对生活总是充满信心, 努力学习, 力求上进;相反, 如果学习困难的学生总是遭到老师的斥责、辱骂和惩罚, 他们将产生悲观、失望、怨恨、对立或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教师应该热爱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鼓励好过斥责, 尊重好过辱骂, 学生困难不守纪律, 应该找出不守纪律的深层原因, 而不能简单的斥责、辱骂。热爱学生首先要从尊重与信任学生入手, 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严师又是学生的朋友, 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您对他的爱与关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让学生通过学习来回馈您对他的信任与关爱。由喜爱数学老师转化为喜爱数学学习, 这是彰显一位教师的个人亲和力, 宽容、等人格魅力的最大体现。

2.优化课堂教学,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 学生学习由“苦学”变为“乐学”, 教师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 将决定学生是“苦学”还是“乐学”。教师上课呆板, 照本宣科,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教师精彩幽默的语言、挥洒融如的教态, 简洁漂亮的板书等方式的课堂呈现, 将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率。

(1) 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交流载体, 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的数学知识, 同时激励学生、唤醒与鼓舞学习的的兴趣, 教师满面春风的语态, 饱含真情的语气, 洋溢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

(2) 教师鼓励的微笑

教师的微笑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将起积极的作用。教师的微笑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鼓励,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 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 容易接近, 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信心, 从而有利于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大胆地发言, 积极地思考。有许多学生是因为对某个教师有好感而爱上这门课的, 教师对学生的微笑给学生的的内心感觉是, 老师喜欢我, 愿意接近我, 从而对老师有好感, 愿意通过努力提高成绩, 从而不让老师失望。相反, 教师如果总是板着面孔师生关系会显得很紧张, 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很远。学生会感觉老师很难接近, 学生在学习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可能会传达给学生“教师不喜欢我”的不良信息, 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对此门课彻底失去兴趣。教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是鼓励、是亲近、是信任。

3.教师科学地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是一项比较艰苦的事情, 他们不仅要补习以前落下来的课程, 还要学习新的学习内容, 承受心理与身体的双重压力。所以, 教师要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太高, 学生通过努力不能达到, 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既定目标, 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带来动力, 更加加倍努力学习。教师要了解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科学的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包含要学习的内容与要取得的成绩等。

4.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与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要相信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 会逐步成长好的, 即使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通过努力他们是能够克服缺点, 争取进步的。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是热爱而不骄纵, 尊重但是不迁就, 信任但是不放任。严格要求但是不是苛求, 不是强迫命令, 更不是简单粗暴。

5.教师教会学困生学会学习

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 一个是不愿学习或者是不会学习, 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鼓起学习数学的勇气与信心, 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师要让懒惰的学生勤奋起来, 要让不会学习的学生学会学习, 这一直是每个教师的愿望与努力要做得。良好的学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证。

(1) 要让学生养成课前复习、课上认真听讲的习惯。

良好的成绩不等于时间+汗水, 有的学生喜欢废寝忘食, 晚上熬夜学习, 但是上课去没有精神学习, 不能认真听讲, 课下也要花几倍的时间来学习理解, 这种顾此失彼的方法不可取。

(2) 学会记笔记。

笔记是了解自我, 从而有的放矢的复习, 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每周记下自己“问题集”, 并将这些问题通过自己、同学、老师来解决, 培养学生勤学、好思、喜记的学习习惯。

6.建立互助小组

为了班级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全面提高, 仅仅靠老师, 老师受到时间与精力的限制, 可以建立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梯队构建, 小组间互动交流, 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并且在交流过程中, 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锻炼, 这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都有好处。

三、小结

数学是初中的主要科目, 教师对数学学困生的帮助, 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路有重要意义。要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冬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教学原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3, (1) .

[2]葛介华.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笔记的现状和方法指导[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 (4) .

篇3: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家庭、社会及自身的素质不同,班级中免不了会有“学困生”的存在,特别是数学“学困生”。在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时,教师可采取以下办法。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困生”也是班级中的一员,他们自卑,缺少学习兴趣,不愿与他人交流有关学习的内容,因此与“学困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倾心交谈。交谈中,“学困生”常常会说错话,问错问题,甚至出现不太入耳的话。为了能让学生大胆交流,笔者总是面带微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友善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在学习上对“学困生”自始至终充满期望,关心他们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不厌其烦的讲解、启发、点拨,直到他们满意为止。在生活上对他们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做到多给他们一些笑脸,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到教师可爱可亲,什么话都愿跟教师讲,什么事都愿与教师谈,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困生”学不好数学,并不一定是因为智力因素,有可能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如对学习数学缺乏好奇心,对学习数学缺少兴趣,有不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等。如果教师能够重视“学困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对他们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首先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如在数学课上讲“概率”这一概念时,可让学生从课本中获取概率的概念,然后讲解计算概率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失去求知欲望。笔者在上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想知道买一张彩票中五百万机会有多少吗?”连那些“学困生”也跟在大家后面齐声回答:“想!”接着,笔者因势利导:“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概率。” 笔者事先准备了一个有三色球的盒子,接着我让学生到讲台进行摸球比赛。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其次,应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学困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对学生加以鼓励,不直接解答,应启发、引导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增强自主解题能力。

三、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

阅读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困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等腰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点?画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你会有什么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内容对“学困生”来讲难度较大,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活他们的思维,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这样就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轻轻松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和启发学生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平时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由浅入深、分步细化地解决;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

四、为“学困生”提供表演的舞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不只是优等生的舞台,“学困生”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能给“学困生”创造表演的机会,课堂上笔者总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把班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的学生轮回做组长,让“学困生”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学习内容,得出一致的意见,再由各组在全班展示、交流。让“学困生”感到付出艰辛而得来的学习成果是来之不易的,又是最使他们激动和兴奋的。因此,他们在学习中享受着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迫不及待地想在课堂上与大家交流。所以,课堂上,每个学生都非常兴奋,他们积极地思考着、探究着、激烈地辩论着,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篇4: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习惯是指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的倾向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和教育中养成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好习惯的养育。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洛克也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是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或途径。如果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 那么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则是高效学习的根本。七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转型的一个关键期, 了解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与方法对数学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定量和定性研究, 试图探究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基本现状, 并进行班级 (重点班与普通班) 和性别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为研究培养七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有效数学学习方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 测试对象

根据目的性抽样, 在广西桂林市和南宁市抽取5个重点班和4个普通班进行调查。总人数492人 (男生232人, 女生260人) , 其中重点班共264人 (男生132人, 女生132人) , 普通班共228人 (男生100人, 女生128人) 。

2. 调查工具、施测及数据处理

根据相关文献、课堂观察和对优秀学生学习品质的考察, 得到反映学生高效学习的六大主要习惯与方法:预习、笔记、主动回答问题、作业、复习、总结。于是本研究从这六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在设计问卷时, 每道题给出几个选择项, 还要求学生对“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作简要回答, 目的是能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习惯与方法的认识。

问卷施测是利用调查班级的自习课, 时间为20分钟, 由任课教师安排完成。问卷发放5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92份, 回收有效率为89.5%, 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

二、调查结果

表1至表6是根据学生的选择作出的统计数据及分析结果, 其中一栏的数据是利用2×2列联表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概率的值。

1. 预习习惯与方法的调查结果

*表示p<0.05, **表示p<0.01, 以下同

表1显示, B选择项回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但存在显著的班级差异, 普通班的学生人数占比例较大。C选择项回答存在极其显著的班级和性别差异, 重点班的学生人数及男生人数占比例较大。而A、D、E三选择项回答都不存在班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其中A、D两选择项回答人数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 选择E项的人数较少。

2. 做笔记习惯与方法的调查结果

表2的结果表明, C、D选择项回答存在着班级差异, 不存在性别差异;选择C项回答中, 重点班的学生人数较多, 而选择D项回答中普通班的学生占多数;A、B、E、F四选择项回答都不存在班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有约一半的学生选择A, 选择E项的学生人数较少。

3. 主动回答问题习惯与方法的调查结果

从表3得到, A、D两选择项回答不存在班级差异, 但A选择项回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其中男生人数占多, 而D选择项回答存在性别差异, 其中女生人数居多, 约占女生总人数的一半。E选择项回答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班级差异, 重点班的学生人数相对地多。其他B、C两选择项回答都不存在班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但选择C项的人数比例很小。

4. 作业习惯与方法的调查结果

表4表明, B、C、D、E四选择项回答都存在显著的班级差异。选择B项的人数, 重点班学生占多数;选择C、E项的人数, 普通班学生占多数;重点班学生没有选择D项;A、F选项的人数不存在班级差异。而A、B两选择项的回答, 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其中男生较能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而女生则突出地倾向于请教他人。C、D、E、F各选择项回答都不存在性别差异。选择D项的人数所占比例小。

5. 复习习惯与方法的调查结果

由表5发现, C、D两选择项回答存在着显著的班级差异, 重点班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都较大, 但C、D两选择项回答都不存在性别差异。A、E两选择项回答不存在班级差异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女生能及时复习并通过练习巩固, 而男生突出表现在没有复习的习惯。其余B、F两选择项回答不存在班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6. 总结习惯与方法的调查结果

从表6看出, F选择项回答存在显著的班级差异, 普通班的学生人数占比例大, 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其余各选择项回答均不存在班级、性别差异。选择E项的人数比例也不少, 约占20%。

三、分析和讨论

1. 预习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表1, 多数学生有预习习惯, 但没有好的预习方法。通过班级差异分析, 普通班学生的预习, 更注重看课本时结合练习进行, 且作标记, 重点班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教辅资料而不作练习。在性别上, 女生较倾向于注重结合练习进行预习。通过对题后“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的回答进行分析, 产生上述回答的主要原因: (1) 普通班的学生、女生, 为了能跟上课堂教学, 愿意做更细致的预习工作, 如预习时结合练习、作标记等。 (2) 学习经验不足, 方法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很多学生尽管进行了预习, 但只是形式上的和被动的预习, 没有发生实质上的预习。譬如, 常常只看课本、未能结合练习进行预习的学生人数占三分之一。应该说, 预习最重要的作用是发现和记录问题,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有研究表明, 坚持课前预习, 具有超前意识, 是高效率数学学习的特征之一。因此,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譬如, 在预习时准备一个专门记录问题的笔记本, 或将问题记录在课本上。

2. 做笔记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表2, 多数学生有做笔记习惯, 但没有好的方法。对班级差异分析表明, 重点班学生更自觉、倾向于先记下总体框架课后补充的方法。普通班学生多数要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做笔记, 约50%学生的做笔记方法是, 边听边想边记下老师的分析思路, 以及课本内容的重点、难点、错漏点和典型例题。在性别上, 做笔记习惯与方法没显著差异。对题后“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的回答进行分析, 产生上述回答的主要观点有: (1) 记下框架, 较能集中精力听课;课后补充, 认识更深刻。 (2) 边听边想边记, 积累资料, 便于复习巩固。 (3) 习惯老师的提醒, 小学时便是这样。应该说, 要提高听课效率, 必须协调好记笔记与听课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养成学生做笔记的意识与习惯, 指导有效做笔记的方法。譬如, 以听为主, 记为辅, 将重点、疑难点、闪光点记在课本、卡片和笔记本等等。

3. 主动回答问题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表3, 多数学生没有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对班级和性别差异分析看, 无显著的班级差异, 却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更主动发言和回答问题;约50%的女生没有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对题目“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的回答进行分析, 产生上述回答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有较强的求知欲、敢于表达, 男生和重点班学生表现突出; (2) 缺乏自信心, 或认为不必要回答, 从而导致不主动回答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1) 让学生认识到, 学习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交流、回答问题和讨论等活动, 才能收获丰富的体验和更多的成绩。 (2) 尽量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 丰富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增强主动回答问题的信心。

4. 作业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表4, 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从班级差异上分析, 重点班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自觉性更高, 没有被迫完成作业的现象;普通班学生被动、随便应付甚至不交作业的情况较多, 抄袭现象相对严重。在性别差异上, 男生更能独立完成作业, 女生更加倾向于做作业遇到困难时请教别人。对题目“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的回答进行分析, 产生上述回答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能意识到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如认识到作业能检验学习的效果、深化和巩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作业量大, 或难度太大, 或时间紧迫, 难以独立完成, 所以就请教别人或抄袭。有研究者认为, 有效和高效作业, 必须挖掘作业的价值, 把学生从作业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的情感在作业中抒发, 态度在作业中形成, 价值在作业中调控, 知识在作业中巩固, 理解在作业中升华, 能力在作业中提高, 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智慧在作业中耕耘。因而, 在数学教育中, 教师不仅优化作业设计, 认真批改作业, 更重要的是养成学生自主高效作业的习惯。譬如, 作业前应先进行复习, 查漏补缺, 对症下药;作业时应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等好习惯。

5. 复习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表5, 绝大部分学生有复习习惯, 只是缺失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在班级差异上, 重点班学生的复习更具针对性和及时性, 更加倾向于在复习时记忆重要的数学公式、定理等, 且较重视对错漏或疑难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检查;而在性别差异上, 女生的复习较及时, 且通过做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当天的学习;而男生比较疏于复习。对题目“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的回答进行分析, 有如下主要原因: (1) 认为数学是一门思考性、系统性比较强的学科, 掌握好需要认真和及时复习。 (2) 重点班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复习的意义, 也懂得一些复习方法。 (3) 女生有一种通过课后复习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应该说, 无论是经常性的复习还是阶段性复习, 复习最重要的作用是“温故知新”。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不仅重视复习课的教学, 更要加强日常复习的指导, 使学生养成自主复习习惯和形成高效的复习方法。譬如, 课后应该趁热打铁回顾上课情境, 及时复习笔记本、“错漏本”等;养育用表格、思维导图或树图整理笔记的习惯等。

6. 总结习惯与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表6, 大多数学生有总结习惯, 但缺乏有效总结的方法。总体上, 总结的习惯与方法不存在班级和性别差异。对题后“你选择这样回答的原因”的回答分析, 产生上述回答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总结意识不强, 不清楚总结的重要性。 (2) 缺乏总结的有效方法。有的学生只是对所学的知识作简单回忆或对遇到的问题略作思考, 未能对知识作系统归纳整理, 更没有作深入的思考。 (3) 沿用小学的学习习惯, 认为只要认真地听课就行, 该总结的老师自然会总结。所以, 导致有一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做总结的习惯。有研究表明, “能反思、善总结”是数学高效学习的最重要的特征。实际上, 数学课堂教学中不缺乏总结的环节, 从概念、例题的教学, 到每单元、每章节, 甚至是习题、试卷讲评等等, 都有总结的必要, 如果教师能充分地利用这些环节,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总结, 或师生一起总结, 将养成学生总结的习惯, 促进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俊兰.学而有道.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2]林格.林格教你21天培养孩子学习与思维习惯.北京:朝华出版社, 2010.

[3]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4]王光明, 刁颖.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数学教育学报, 2009 (5) .

篇5: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关键词] 数学角度;小学;学困生

《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体现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然而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掉队”,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差生”。学困生容易自卑、堕落。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还有的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如对教师的教态、教师讲课的语速不适应等。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掉队”原因,才能找到帮助他们脱困的办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摆脱困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学习的客观规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

学困生内心往往很脆弱。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怕被教师排斥,被同学们瞧不起,因而很容易产生自卑感。他们不敢接近老师,对老师敬而远之,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家长经常说自己的孩子数学成绩差,不喜欢上数学课,并且特讨厌数学老师。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非常重要。

1.要关心爱护学困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由于学习成绩差而感到没面子。对他们态度要和蔼,说话要和气。要主动接近他们,走近他们,和他们交心。通过交流,了解学困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困难,进而掌握他们的个性、生活喜好以及思想动态。教师要尊重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2.讲求策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有些“差生”表现得顽皮好动,纪律性差,目空一切,甚至敢跟教师对着干。其实他们内心比较空虚,思想活跃而又敏感。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却又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只不过他的优点被偏见所掩盖。面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带着一颗平常心和包容心“蹲下来”看学生,了解学困生的弱点,发现其闪光点,并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长处,改变大家对他们的看法。当他们犯错时,绝对不能当众批评,事后找机会跟他谈心,心平气和地点到为止。他们会理解教师的善意,当他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也不要刻意地当众表扬,只要自然地流露出一点赞许的示意足矣。只要他们真正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爱护他,真心为他好,他才会愿意接近老师,听老师的话,进而喜欢听课,才有可能喜欢上数学。

二、让学生明确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自觉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学生中要“三句不离本行”,经常从数学角度考虑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拿数学成绩来说,为了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数学的差距,分析原因,我们可以给全班同学每人制一张“数学成绩分析表”。按照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几何、应用题等进行分类,分别计算出自己每个题型的得分率,然后根据得分率的高低,来分析自己哪方面比较好,哪方面比较弱。再和其他同学进行对比,看看自己哪方面比人家好,哪方面还有差距。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出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科学地安排学习提供了依据。

三、科学引导学生摆脱困惑

1.降低要求,小步前进

辅导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学困生基础差,进步慢,教师辅导时切忌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水平区域)。引导学生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先和自己比,再和别人比,只要有进步就是胜利。要正确对待成绩的起伏,要知道学习成绩是曲线上升的,不泄气,不放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要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数学素质

有些顽皮的学生往往脑子特别灵,他们平时贪玩好动,不爱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成绩差。一旦发现某个学生有较高的数学天赋,教师一定要抓住不放。一方面要及时地表扬鼓励,另一方面要根据他的特点加以引导,多多关注,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要将他引上“正道”,相信他的学习将会突飞猛进。

3.要帮助学生提高意义识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生以机械识记为主,意义识记发展较慢,尤其是学困生。而数学的概念、定义、法则往往要靠意义识记才能记住、学牢。所以教师需要求学生不要死记硬背,要多想每句话的意思,要理解透彻。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个概念很抽象,如果学生死记硬背,无论如何也掌握不了分数的意义。什么是单位“1”?怎样是平均分?若干份到底是多少份?怎样表示这个数?只有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反复地举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慢慢地了解单位“1”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量的整体,平均分是要分得每份同样多,需要分多少份就分多少份,一个分数由分母、分子和分数线组成,分成的份数是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是分子,分数线表示要平均分。最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分数是把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表示在这个若干份中占了多少份的数。又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认识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想象,“无限延长”的概念,只有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射线是笔直的、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能穿透一切的、永远没有止境的线,所以它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真正认知线段、直线。

四、教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要提高学习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1.上好每一节课

造成小学生学习“掉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会上课,而不会上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很脆弱。要让学生全身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课堂的主人。学生要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眼睛要注意看,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耳朵要认真听,听老师怎么说,听同学怎么说;脑子要多想,想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同学说得对不对;嘴巴要多说,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质疑,不懂就问;手要勤写,画草图、做演算,把自己的构想和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要及时完成作业。这样强迫自己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自然就不会分散注意力,同时又获得了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2.监督好学生预习、课堂、复习三个步骤

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将明天要上的内容预习一遍。预习时不能走马观花,要边看边想:有没有充分理解书上的概念定义,书上的例题自己会不会做,练习题会不会做等。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在课堂上一定要弄清楚。复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书上的定义概念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叙述;二是通过做练习题,检查是否已掌握所学知识。根据遗忘规律,复习要反复多次进行。

3.劳逸结合,把学习放在首位

学生以学为主,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首先都要完成学习任务,做好了功课再开开心心地玩。当然也要注意休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作息时间。坚持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成绩自然可以提高。

篇6: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在教学一线工作, 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始终犹如一块顽石, 一直困扰着我, 我也常常思考如何解决。我想, 只有解决这个问题, 才会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的两极分化主要是在初一的入学阶段和几何入门阶段形成的。刚入学之时及几何入门之前, 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不大, 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有不少学生的成绩直线下降, 师生苦不堪言。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除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别, 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听课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等不同, 也是重要的因素。

数学学习过程, 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这一认识过程从观察开始, 经过对所学知识感知并运用已有的经验, 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新知识的掌握、巩固有直接的影响。对每个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差异, 既有类型上的区别, 也有品质上的差异, 这种区别与差异对初一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怎样来减弱或消除这种不良影响?我利用任教七年级 (3) , (4) 两个班的数学教学机会, 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学困生是“弱”在基础知识方面, 还是“弱”在学习能力方面, 力争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调查方法

以平时小测验和期中考试成绩为依据, 列出数学学习成绩分布表 (如表1) , 在期中考试进行学习能力测验, 重点考查四个方面的能力:计算能力、听课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 把学习能力测验成绩与数学考试成绩作比较, 从中可以看出某方面能力对学习的影响较大, 以此为据, 有目的地寻求解决办法。

三、分析讨论

1. 计算能力的影响

刚入学前的计算能力是数学运算能力的基础, 是初中学生入门学习时的必备能力。运算的准确性、判断性、敏锐性、灵活性都处在运算学习的较低阶段。计算能力差的学生, 在时间充裕、有例题模仿的情况下, 也能计算。可是一旦时间紧张, 运算错误就较多, 考试成绩不理想, 影响学习情绪。所以数字计算阶段要着重培养计算能力。

很多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 对一些运算公式、运算法则记得不牢, 对自己的记忆力不敢充分相信, 特别是间隔时间比较长的运算知识, 在运算过程中不敢大胆地运用。如计算能力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计算499×999, 大部分学生把999转化成1 000-1, 而学困生有的也知道这种方法, 但缺乏自信心, 便放弃了简便方法。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了让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所需的概念、性质、公式和规则外, 提高运算过程中的自信心也非常重要。

2. 听课能力的影响

《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且有耐心。”由此可见, “听力”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听课能力低是影响学生思维的第一障碍,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自然语言能力, 并借助数学语言这个载体进行数学思维。一般来说, 学困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听课能力都比较差。例如,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我让他们把这句话反过来叙述, 优等生能脱口而出, 而学困生对这句话本身都没理解, 更别说反叙。

3. 识记能力的影响

识记分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数学上有一些规则、定义, 只须学生会用, 不须死记硬背。对于经常运用的规则、定义, 优等生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加以重视, 而有的学困生虽然也很努力, 但就是不懂, 无意识记能力很差, 离开课本脑袋就一片空白, 甚至有时连是否学过都不知道。在测验中有这样一道题:

(1) 如果——————, 那么|a|=a;

(2) 如果——————, 那么|a|=-a;

(3) 如果——————, 那么|a|=0。

这是绝对值的性质, 是知识重点, 必须记忆且会运用。优等生潜意识中已经掌握, 所以他们比学困生答得准确、完整。

第二次识记测验是通知学生测试内容和时间后进行的。他们都积极作准备, 特别是学困生, 非常想与其他同学一样考好,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识记。统计结果发现, 三类学生的得分差别不大, 个别学困生得分超过优等生。这表明, 学生的差别不在于有意识记能力, 而在于无意识记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要增强落后生的学习自觉性, 提高学习效率, 将无意识记渗透到有意识记之中。

4. 思维能力的影响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和反映。人们通过思维活动, 能更深刻、更准确、更完善地反映现实, 能认识到人们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内在联系。有疑难才能发现问题, 有了问题方能启动大脑, 有了思索才会有收获。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情况。在学习几何时, 有些学生就感到头疼、害怕。看到几何图形无从着手, 所给的条件用不上,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没有形成。比如,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之一是“边角边”, 其中的“角”是两边的夹角, 但有的学困生不管是否为两边的夹角, 就胡乱写起来。

四、努力的方向

篇7: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一 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數学学困生是指在数学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智商低于正常数值的不在此类)。此类学生的典型特征是:学习遇到困难,成绩逐步下降,久而久之,学习道路上出现了重重障碍。心理上出现厌学、不学,自卑、内向,对学习缺乏兴趣,丧失学习信心。行动上出现:贪玩、逃学、不做作业、甚至打架骂人等行为。

(一)学困生不是客观存在的

许多教学案例证明:学困生的学习出现障碍,并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不够聪明,而是情商发生了障碍,缺乏缺乏自信、积极进取的良好情绪,或是贪玩、胆怯、自暴自弃等主观的情感因素造成的。形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据调查,影响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并不存在天生的学困生,也就是说数学学困生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后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内部原因

学困生往往缺乏强烈的进取心,思想上不求进取,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抱负,不明确今天的刻苦学习是为了未来的人生;心理上出现厌学、不学,自卑、内向,对学习缺乏兴趣,丧失学习信心;上课时精神不能集中、随便搞小动作,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等;行动上出现贪玩、逃学、不做作业、甚至打架骂人等行为。

(三)外部原因

1.家庭原因

(1)家长素质差的:对子女棍棒式教育,态度太粗暴,导致厌学;

(2)家长双方没时间的:长期疏于管教,造成学生放任自流,染上不良习气,慢慢的对学习毫无兴趣;

(3)家长从心底瞧不起小孩的:总在孩子面前说小孩笨,是小孩存在心理阴影,造成心理暗示,致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等;

(4)“经济型”的家长:这类家长认为知识再多也不如经商实惠,认为小孩学多少都差不多,造成小孩出现马虎应付的学习态度;

(5)家长双方离婚的,或正在闹矛盾的:这类学生的心灵创伤严重,心理畸形的占大多数,因为家长双方都把孩子作为牺牲品,谁也不顾孩子,致使这类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丧失信心,成绩直线下降;

2.社会环境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娱乐,不健康的广告,各种带有色情的卡通画册、录像、网络,街上男男女女的龌龊行为,群体械斗等等,对于好奇心强的、正在发育阶段的小孩来说,负面影响是不可否认的,这些不良的影响,时刻在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使学生学习注意力涣散,有的光明正大的模仿、有的偷偷的学,放纵享受,有的脱离家庭生活、集体生活,最后造成不求上进、厌学、不学、弃学等;

3.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存在疏漏,如教师责任心、事业心的缺乏;教师教育思想上的疏忽大意;教学方法不得当;同学之间的矛盾等不良影响等等。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影响甚至是心理伤害,从而使学生怕学、厌学、不学、弃学。

二、在平时的教学中拉近师生距离,加强交流引导

适当的距离能产生较大的引力,教育也一样,只有拉近师生的交往距离,才会产生比较的教育效果。学困生一般与教师的交往距离都是比较远的,这样教育的效果都不会好的。那么,我们如何来缩短与学困生的距离呢?

1、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离开讲台,步入学生中间。

现在,每个班的学生数都比较多,再加上学困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假如,课堂教师一直守着讲台,怎么知道他们想了没有,做了没有,懂了没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走下讲堂。

例如,我们班里有几位学生不管是做练习,还是讨论,还是自学,都会自顾自的玩。针对这种情况,我上课时,就尽量的离开讲台,在学生的座位之间走动,一发现学生开小差,就立刻到他们身边提醒,有时还找机会表扬表扬他们、激励激励他们。这样,这些学生就会感到教师时时都在关注自己,也就会努力克制自己了。

2、课外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

作为数学教师对学困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对学困生良好数作业惯的养成教育,靠集体的辅导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只有通过与个别的交谈中进行引导,他们才会乐于接受你的引导。例如,平时批作业,我一般情况采用面批,一发现学困生有比较好或有进步的时候,就会特别给以指出表扬;当他们有不好的时候,就及时给以辅导,改正后,再给打上。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会,这样慢慢的他们就会对数学喜欢上了。

三、利用集体教育,强化习惯养成

对于学困生数学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若正确运用集体的作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原来我班里有几位学生,对数学非常厌烦,特别是对数学作业更是感到头痛,作业天天都不能完成,你留他们做也很难完成,这样对班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老师也感到头痛。针对这种情况,我经过思考采取了如下措施:把班里学生分成四个组进行竞赛,竞赛表挂在墙壁上,每天作业全部完成的组,奖励一颗红星。这样,每个组的组员看到自己组没得到红星,就会对影响本组的组员进行指责,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受到同学的指责心里就会感到难受,强迫自己完成任务,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另外,接下来为了得到红星,同学之间产生了相互督促作业的良好氛围。如今,我们班不完成数学作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了。完成作业要求达到了,接下来就是做错作业要订正的习惯的培养,方法也与要求完成作业一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8:高中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一、指导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建立起抽象思维型的高中数学意识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要把在初中时主要依赖形象思维的数学思维转化为抽象的辩证思维,并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1.高中数学语言表达变得抽象化。比如集合 、映射等概念一般学生就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单靠形象思维就比较“玄”。这是因为初中数学表达的语言方式形象而通俗 ,高中数学则使用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及空间立体几何等。

2.高中数学思维形式变得理性化。不少初中数学老师把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教给学生,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 ,也对线段 相等、角相 等 ,分别确定 了各自的 思维套路,具有很强的经验性。高中数学则不然,所以学生学习时一开始容易导致成绩下降。老师需要引导新生进行思维转型。

3.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扩大化。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的 “量”急剧增加, 需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牢固掌握大量知识;需要理解理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新知识顺利地与原有知识结构相融合;需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的板块结构,进而不断进行总结、归类,建立以主体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 )培养高中 数 学学 习 与 解 题 的 良 好 习 惯

1.培养善于分析总结和提升数学技能的习惯。高中数学学习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为重点, 我们不能让学生死板地读书做题, 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后又善于总结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要多训练学生自身的运算能力和化简技能, 引导学生不要过于依赖计算器,并努力提升数学技能。

2.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和习惯。近年高考经常涉及数列模型、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三角模型、排列组合模型等数学模型。 由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和习惯,在学生能够明白题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每个量的特点,分析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考虑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将文字语言转换为图形语言或者数字语言, 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这一模型求解并得出结论,并且自觉地将得到的结论进行还原验证,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解题习惯。例如,求解应用题就需要建模,一是读题,要读懂和深刻理解,译为数学语言,找出主要关系;二是建模,把主要关系近似化、形式化,抽象成数学问题;三是求解:化归为常规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四是评价: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评估,对错误加以纠正,最后将结果应用于现实,作出解释或验证。

3.指导掌握分类讨论的习惯。学生在解题时 ,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使用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法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例如,问题涉及的数学概念要进行分类定义,或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 解含有参数的题目时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这样的题都属于分类讨论性质的题。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即:确定分类对象,统一分类标准,分出的类不遗漏也不重复,分类互斥,有主有次,不越级讨论,最后进行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二、指导解题方法

(一 )教 给 一 些 常 用 的 解 题 方法

1.高中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反证法,等等。例如,配方法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换元法则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其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知, 正确列出等式或方程。例如分解因式、拆分分式、数列求和、求函数式、求复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等。比如在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我们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首先设所求方程的形式,其中含有待定的系数;再把几何条件转化为含所求方程未知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最后解所得的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的系数,并把求出的系数代入已经明确的方程式,得到所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教给方法后,还要教给具体的步骤。如使用待定系数法实施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用反设否定结论,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 假设 ;第二步 ,用归谬推 导出矛盾 ,将反设作 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第三步,用结论得出原命题结论的成立,即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二 )教 给 一 些 专门 题型 的 解 题 方法

如与解析几何有关的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 在构造不等式时, 就需要利用曲线方程中变量的范围构造不等式或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式、利用点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构造不等式、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构造不等式、利用离心率构造不等式,等等。

三、指导应试方法

学生参加高中数学考试或数学高考, 最重要的方法是让他们学会“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立足拿分的技巧。一是注意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二是注意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题型,也会看到一些不熟悉的,对不熟悉的,不要惊慌 失措 ,应想到试 题偏难 ,自觉不很 会做 ,别人也难做,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方法, 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位、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基本就能够拿下中高档的所谓难题。三是注意先同后异。先做同知识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升单位时间的效益。四是注意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此外,还要注意先点后面、先高后低等。

篇9:做六年级数学题的学习和学困生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转化

在学生升到九年级后,随着数学的难度的加大会导致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大大地增加,这也是一线教学老师亟须解决的问题。数学学困生学不好数学,不仅仅是对中考升学有一定的影响,也会使数学学困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遇到不少困难。

一、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变数学学困生的关键。在九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学困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学困生在面对数学考题时,不知道如何应对。首先,我们需要对作业进行相应的分层,让数学学困生主攻基础类型题,让数学学困生在基础题中减少出错率。其次,评价要有合理性。在评语中,老师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否关注他的学习。最后,老师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教给学生选择正确和合理的学习策略。

二、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指导和方法的引导

在数学课程中,有些数学学困生会因为思考不积极,只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或者遇到问题不管不管。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不积极,也会导致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缺少正确的方法来正确对待课堂中老师讲解的知识。老师在学习中就需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数学学困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让数学学困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自己解决。在数学课程中,老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应当在课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课堂节奏学习,不让学生觉得难易不均。

三、家庭教育如何能使九年级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变

在升入九年级时,很多家长都在咨询,说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在中考中没取得好成绩。数学的学习不好,是因为七、八年级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询问老师是否能辅导。其实,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不足是因为小学时期的学习不是特别好造成的。

家长的督促对数学学困生学习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家长的监督,可以使数学学困生在做作业时认真思考。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数学学困生的作业学习中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有一定能力,可以在学生学习不懂时,进行相应的教辅。如果家长不会,可以根据详细的答案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

家长在购买辅导书时,可以询问老师关于数学学困生书籍选择的意见。让数学学困生学习的参考书,难易适中,题目的数量适合数学学困生,同时,答案要有详细的解析,使数学学困生在不会的时候可以根据答案,学习解题过程。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全部希望,一个学生的掉队预示着一个家庭的希望破灭。老师要深知自身肩负的使命,深知学生及家长对自己寄予的厚望,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无论如何,怎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是项艰巨的任务。这项工作需要老师具有责任心和付出能力,使数学学困生不仅学习提高,更具有学习思维能力。

上一篇:做了自己就好经典散文下一篇:四民主工作法交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