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黄龙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24-05-01

双流黄龙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精选8篇)

篇1:双流黄龙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双流黄龙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这里,曾是大宋水码头,舟辑如梭,商贾云集;这里曾是三县治所,一脚踏三县,鸡犬相与闻.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西南航空 英文刊名:EAGLE INFLIGHT MAGAZINE 年,卷(期): 116(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双流黄龙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目 录

第一部分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第二部分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2018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预算收支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六、财政拨款 “三公”经费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表

第一部分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

(二)2018年重点工作

积极做好区域范围内的学前教育工作,为全区、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添砖加瓦。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1、纳入2018部门预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共1个,其中:单户录入 1 户,其中含单位 1 个,占单位 总数的 100 %;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2、单位分类情况说明 按单位基本性质划分:

事业单位 1个,与上年相比无变化。其中: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1 个,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划分:

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1 个,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3、单位预算级次说明

二级预算单位1 户,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第二部分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的总体说明

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434.48万元。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收入394.48万元。支出包括:教育支出387.1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98万 元,住房保障支出24.98万元。

二、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394.48万元,比2017年预算数292.73万元增加101.75万元,增长34.8%,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社保缴费、教职工公积金等福利支出增加,教职工人数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结构情况

教育支出387.11万元,占98.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1万元,占4.6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98万元,占1%;住房保障支出24.98万元,占6.33%。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1、2050201(学前教育支出)预算数为341.1万元,比2017年预算数318.48万元增加22.62万元,增长7.1%,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教职工人数增加,工资福利支出增加,以及国家政策变化引起的人员经费增加及相应的社保缴费变动。主要用于工资奖金津补贴、办公费、水电费等。2、205999(其他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预算数为6万元,与2017年预算持平。主要用于校舍零星维修。3、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预算数为13.15万元,比2017年预算数11.54万元增加1.61万元,增长13.95%;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预算数为5.26万元,比2017年预算数4.6万元增加0.66万元,增长14.35%。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变化引起的人员经费增加及相应的社保缴费变动。4、2101199(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预算数为2.16万元,与2017年预算持平。5、2210201(住房公积金)预算数为24.98万元,比2017年预算数21.94万元增加3.04万元,增长13.86%,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教 职工人数增加,工资福利支出增加。

三、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388.48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260.85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公用经费125.43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水费、电费、邮电费。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19万元,主要包括:、离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四、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 本单位无此项内容。

(二)公务接待费 本单位无此项内容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本单位无此项内容。

五、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及变化情况的说明

本单位无此项内容。

六、2018年预算收支及变化情况的总体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包括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上年结转;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收支总预算434.48万元,比2017年预算数365.73万元增加68.75万元,增长18.8%,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变化引起的人员经费增加及相应的社保缴 费变动,教职工人数增加,工资支出增加。

七、2018年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收入预算434.4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394.48万元,占90.79%;事业收入40万元,占9.21%。

八、2018年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部门预算本年支出总计434.4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428.48万元,占98.62%;部门项目支出预算6万元,占1.38%;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履行一般行政管理职能、维持机关日常运转而开支的机关运行经费,合计39.45万元。

(二)政府采购情况

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政府采购预算总额4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工程预算4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2017年,部门预算未安排购置车辆及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幼儿园2018年部门预算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中央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中国财政杂志社的刊物发行收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国债协会、中国会计学会收取的会费收入等。

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中国财政杂志社广告收入等。

其他收入:指除上述“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 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收支缺口的资金。

上年结转:指以前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一般公共服务(类)财政事务(款)行政运行(项):指财政部行政单位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包括财政部本级、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评估中心、财政部关税政策研究中心、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下同)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一般公共服务(类)财政事务(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指财政部行政单位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开展财政立法、决算编审、资产产权管理等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专门性财政管理工作的项目支出。

结转下年:指以前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曰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专项资金:指由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特定政策目标或者完成重大工作任务,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不包括用于满足部门履行职能和自身特殊事项需要的专项业务费。上缴上级支出:指附属单位上缴上级的支出。

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三公"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含所有单位的公用经费及行政(参公)单位的运转类项目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曰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 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见附件

篇3:双流黄龙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国外对历史文化悠久的传统村镇多从古村落的遗产价值角度进行研究[2],内容多集中在探讨古村镇的空间结构、旅游开发及影响、文化景观和村落再生[3,4,5]等方面。Lenar认为历史文化古迹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资源,并且能够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6]。国内对传统村镇的研究历来是考古、建筑、旅游规划等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以往多从传统村镇的价值[7]、聚落分布与格局演变[8,9]、乡村性与地方认同[10,11]等视角进行研究。刘沛林是较早关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代表之一[12],2003年随着首批名村名镇公布,研究热度居高不下,过往多从微观角度探讨成果居多。在宏观上,胡海胜(2008)、吴必虎(2012)分别探讨了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13]。以往较少涉及到与地表自然环境具体的、整体的探讨,对于历史时期的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空间演化、文化地域影响关注不够。本研究结合2014年3月10号前公布的数据,从宏观视角对分布于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528个名村名镇进行综合分析,着重探讨名村名镇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探寻名村名镇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区域名村名镇旅游资源协同开发提供建议,也为未来评选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GIS空间分析

从全国尺度上看,名村名镇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14],并以名村名镇所在地理坐标作为点状数据基本属性用以在Arc GIS中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本研究中将名村名镇的图层与全国政区图,全国水系、湖泊图,数字高程图进行有效叠加,实现对名村名镇的综合可视化表达。

1.1.2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方法是根据单位面积内点的密度分布来推算样本点周围的密度大小并由此产生一个光滑的表面[15],本研究中用来揭示名村名镇的空间分布集聚状态,挖掘与历史上文化区域形成、迁移扩散、自然资源禀赋等条件的相互关系。

这里n为阈值范围内的点数,h为阈值,K()为核密度方程,(x-xi)表示估计点x到事件xi的距离[16]。

1.2 数据来源

据文物局和住建部公布的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截止2014年年底,共有528个(镇252个,村276个)入选,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通过Landsat卫星获取全国1km分辨率的dem高程图,对图形进行校正处理后与1:400万全国各级政区与水系矢量图作为底图,借助Google Earth获取528个名镇名村地理坐标;利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地方志》等文献资料整理出名镇名村所在的不同级别行政单元的社会经济文化属性数据;运用Arc GIS10.2软件构建全国名镇名村空间属性数据库,实现研究的可视化表达。

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区域分布

2.1 省域分布特征分析

从省域角度分析,名镇名村的分布数量和分布区域差异显著(见表1)。31个省、市、自治区平均数为17个,其中浙、闽、晋三省位居前三,分别占总数的9.09%、7.95%、7.58%。而黑、吉、辽、宁、津五省市总和不及平均数。区域地理分布呈现集聚型特点:晋中南古村镇群、太湖流域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闽粤古村镇群五大集聚区域约有近300个村镇入选,占全国总数的60%(见图1)。

名镇与名村省际分布差异较大,名村数量最多的是山西,占全国名村的11%,表明晋中南古村镇群的影响力;名镇数量较多的是江苏、四川和浙江,显示出太湖区域江南名镇、川渝名镇的影响力。名镇名村在省际分布上的差异,反映出评选规则尚需完善,应注意区域的协调,对今后边远省(市、区)开发旅游,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增强区域历史文化影响力大有裨益。

2.2 区域集聚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可从宏观角度观测事物的分布特点、聚集特征,实现对事物整体分布状况的直观清晰的呈现[16]。从名村核密度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名村密度高值区仍然是以山西为核心,辐射冀豫陕的晋中南古村落群和以安徽南部为核心辐射浙赣苏的皖南古村落群(见图2)。这与2012年吴必虎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相似性,说明两地区名村名镇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经久不衰。所不同的是福建地区在第五(7个)、第六次(13个)公布的批次中名村数量较多,形成了以福建为中心的高值区。这一方面反映了福建地区丰富的古村镇数量,另一方面,也与近几年国家不断推进海西建设,加快推动福建地区发展密不可分。此外,川黔渝、粤中地区名村数量不断增加,聚集程度比2012年更高。从名镇核密度图中可以看出,太湖流域江南水乡名镇群为全国密度之最(见图3)。川黔渝地区为西南地区的高值区,这与该地区为茶马古道历史上贸易互通,多形成商品贸易、信息集散的集市有关。

3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环境

3.1.1 地形地貌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的分布总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步下降(除南美洲特殊情况外)[17]。植物生长、人类生产生活受地表起伏和海拔影响较大,从而对聚落演化产生直接影响。将名村名镇与DEM数字高程图相叠加,根据自然段点法划分海拔高度范围发现:(1)名村名镇分布呈现平原集聚分布、山地离散分布的特点。(2)随海拔高度降低名镇名村数量逐渐减少,在1100米处数量出现较大变化,4700~8800米范围内无一分布。(3)从地形上来看,三大阶梯中,第一阶梯分布数量最少;第二阶梯多分布在高原、盆地中,尤以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区域分布最为密集;第三阶梯内部分布呈现出南北数量悬殊的情况。东北平原地区分布稀少,零星散落分布,华北平原区分布数量少,且集中在冀北及晋冀交界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珠江下游分布密集,数量较多。(4)名村名镇分布与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相一致,该线以东名村名镇数量占总数近94%,该线以西数量仅占5.7%。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局部区域集中的状态。名村名镇中31%均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沿湖、沿河、沿江平原或低山丘陵中。这些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开发历史较早,孕育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区,地势高峻,水热条件较差,生存条件恶劣。因此该区域人烟稀少,文明孕育演化能力不及中东部地区,这也是导致该区域无一名镇名村最主要的原因(见图4、表2)。

注:省(市、区)面积数据来源各个政府网站。

3.1.2 水资源条件

在与全国水系网进行图层叠加、缓冲分析时发现,名村名镇趋水性明显(见图5)。在早期农耕时代,河流下游容易形成冲积平原,便于农耕。另外河流还能提供运输功能,这对商业形成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根据全国水系网显示,在东部平原地区,水系网密度越高的区域名镇名村分布越广泛。西南山区虽然水系发达,但由于地势崎岖、山高谷深,名村名镇数量较少,现有村镇也多分布于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地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是江南名村名镇的集中分布区,福建名村名镇多沿闽江流域分布。另外,长江、黄河(汾河、沁河)、珠江三大河流流域区名村名镇分布广泛,并且呈现自西向东随流向递增的趋势,在多条河流交汇处分布更为广泛。尤其是长江流域,这一现象更为典型,长江自上游至入海沿岸均有名村名镇分布,并且与长江文化带相交叉。在川黔渝交界长江与岷江、乌江、嘉陵江交汇处形成了典型的以长江文化为代表的川黔渝古村镇群。在中游地区形成了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中心的名村名镇聚集区。下游地区又以太湖流域水乡古镇群独领中国传统水乡风骚。在江南六大古镇中,水系网遍布镇中,周庄甚至有“东方威尼斯”之称。一方面,发达的水运交通网络使得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传播;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分布也对名镇名村的外部结构、内部构造、建筑风水意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位于南方水乡的名镇名村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风格婉约的中式建筑形态,房屋多临水而建,错落有致;村镇中水系四通八达,进一步影响南方人对水的推崇与膜拜,认为水与财气、运势相连,在意识形态上影响文化的内涵和表现。

数据来源:http://haiba.qhdi.com/

3.2 社会人文环境

3.2.1 人口地理分布

聚落演化受人口地理分布影响深远。长期以来,中国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人口地理分线——胡焕庸线依然适用于当今。该线以东区域为传统农耕区,以36%的土地面积供养96%的人口;以西区域为畜牧区,以64%的土地面积供养4%的人口[18]。在区域内部,由于历史上战乱、王朝更迭、都城迁移、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人口跨区域大规模迁移也影响名村名镇的地理分布。如唐代—清代(公元750~1900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清代—民国中期(公元1653~1925年)因战争引发的“闯关东”“下江南”“走西口”等大型人口迁移活动,也是造成名村名镇分布与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在空间上相吻合的原因。

3.2.2 历史文化地域背景

文化地域又称文化区,是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类族群所占据的地区,即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作为一个随动的地理表象,它因承载某种文化的主体人群的变动而盈缩和移动[19,20]。聚落既是承载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显现,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文化地域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历史发展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这也是名村名镇的演化特征。名村名镇的空间集聚和分散现象反映了历史时期文化地域的形成和扩散。如徽州古村群是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中原人口南迁的重要迁徙地,世家大族聚族而居带来优秀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根源[9]。以“仁、义、礼、智、信”为根基形成的晋商文化是山西商人在从事商业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总和,晋商的繁荣促成了明清时期晋商是国内势力最大的商邦,留下了闻名遐迩的晋中南古村镇群[21]。

3.2.3 大型线性文化廊道

村落在成因上有定居型与移民型之分。农业的需求促生了原生定居型村落,但真正意义上的定居型村落很少,大多村落是移民形成的[9]。名村名镇分布与多条大型线性文化廊道[22]、历史上都城迁移、人口迁徙在空间分布上密切关联。北方多沿黄河文化带分布,在山西南部出现密集区。但在黄河下游地区却出现数量骤减的情况,与历史上黄河不断改道聚落迁移有关;江浙一带南宋开始商贾兴盛,村镇多是商贸重镇,与工商业联系紧密;闽赣粤桂等内陆村落与客家迁徙路线相一致,沿海与内陆的部分村镇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藏南与滇西北的传统村落多位于茶马古道上,多是古驿站;闽赣湘滇川陕宁的部分村落分布于红军长征线路上;京杭大运河沿线数量稀少,与沿线地区黄淮海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城市化进程快,早期城市扩张中大规模拆迁有关。

3.2.4 区域城市化水平

中国传统建筑多为木构,年代久远的存之甚少,因此,梁思成先生说中国人有“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其实这也源于木材取料加工容易、经济灵活的特点。但木构建筑的易耗损特点使得众多精美的历史建筑淹没在历史中。如若再得不到有效的修缮,建筑留存极难。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现存名村名镇集中分布在我国大陆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根据《文物法》规定,获颁的名村名镇,其建筑及文物均属于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建修缮。而多数的村镇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需要不断维修,修旧如旧的成本很大,很多地方政府却往往因资金匮乏无力对其进行修复。结果就是,有权修的没有能力修,居民想修不能修。相对而言,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能力从财政收入中拨付专项资金对名村名镇进行修缮保护、规划开发。而对于边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没有能力支付大额资金支持名村名镇保护建设。另外,由于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造成中西部地区“空心村”现象严重,聚落留不住人就没有了核心,村镇也逐渐没落。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利用GIS地理信息分析工具,从宏观角度对分布在大陆31个省(市、区)的528处名镇名村的地理位置、地域分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分析发现:

(1)村镇数量分布省际差异明显,省际分布不均,在地域上呈集聚分布,出现5个集中分布群。这虽然受到区域自然及社会发展历史环境的影响,但是也从侧面反映评选仍需考虑区域的协调。名镇名村的称号不仅是对一地区历史文化的认同,也直接宣传了获颁地区,有助于提高知名度,为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口碑基础;未来评选应该向经济欠发达及边远地区有所倾斜。

(2)名镇名村受地形地貌、水系湖泊影响较大。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能够承载较多的人口,名村名镇数量越多且容易形成高密度集中分布区。反之,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人口承载量小,历史文化发育程度较低,名村名镇数量较少,体现了自然条件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3)名镇名村分布受人口地理格局、历史文化地域背景、大型线性遗产廊道、城市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人口地理格局和文化地域是影响传统聚落文化起源的核心要素;线性遗产廊道多为历史上的商贸通道,沿线地区容易受多种文化相互影响,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城市化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地理迁移、村镇兴盛与衰败、区域村镇政策,从而间接影响村镇的延续和保护、挖掘和开发,名村名镇的分布与社会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

4.2 讨论

本研究从宏观视角在自然和社会文化的多重因素下分析了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聚落本身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是一个动态的地理演变过程,难以一概而论。一方面,本研究基于宏观视角,因而较少涉及到对小尺度或具体个案名镇名村的多方面属性的微观探讨;另一方面,文章所选的影响因素有限,且多为定量分析,削弱了对名镇名村空间分异机理的诠释力度。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以放在:自然资源、交通、宗教、政策等因素对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的交互影响与作用机制的定性研究;加强对名镇名村自身历史、文化、社会属性的综合研究,以使得研究结论对不同区域、不同属性的传统村落的传承与开发利用更具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

摘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作为传统聚落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和历史信息。研究从宏观视角,运用GIS空间技术对528个名村名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对比、集聚性分析发现影响名村名镇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探寻以名村名镇为代表的传统村落分布规律,以期为未来评选以及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篇4: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喀什

吐鲁番

特克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鄯善县鲁克沁镇

霍城县惠远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鄯善县吐峪沟麻扎村

哈密市阿勒屯村

喀什市位于新疆的西南部,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100余年。迷宫式的古街道是喀什城市建设特有的格局,巷道内民房高低错落,紧紧相依。不少住户在小巷上搭建过街楼,为小巷平添了几分古朴与幽深。无数小巷绵延数里,密如蛛网,酷似一座迷宫。刺绣、民族服饰、乐器、小五金加工等极具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形成了喀什市另一道亮丽的风景。喀什市有国家级旅游景区香妃墓、盘橐城、艾提尕清真寺、徕宁城、九龙泉等旅游景点。喀什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杏等瓜果,素有“歌舞之乡”和“瓜果之乡”的美誉。

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距乌鲁木齐184公里,是我国夏季最炎热的地方,所以就有了“埋沙煮蛋”、“石上烙饼”之说。吐鲁番还是我国最低的地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横卧于盆地正中的火焰山是燥热的中心。置身于葡萄浓阴覆盖的街巷、庭院,到处可见蜂窝般的葡萄干晾房,随处都能买到、尝到甘甜美味的葡萄干,是闻名遐迩的葡萄城。市郊有火焰山、千佛洞、苏公塔、葡萄沟、交河故城、坎儿井、阿斯塔那古墓等美丽的景观和古迹。市内有博物馆,博物馆里面最值得一看的是新疆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巨蜥化石。

特克斯县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距乌鲁木齐850公里,始建于1936年。它以城市中心花园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向外辐射8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000多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8条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设4条环路。一环8条街,二环16条街,三环32条街,四环64条街。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六十四卦。整个县城形成路路相通、迷宫般的六十四卦街道布局,神奇的《易经》方位学说以有形方式再现于特克斯,是世界唯一建筑正规、保存完整的八卦城,以其独特的八卦城建布局荣膺世界吉尼斯之最。

鲁克沁镇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城西45公里,库木塔格沙漠的西部,适于种植葡萄、哈密瓜。鲁克沁也是著名的吐鲁番十二木卡姆艺术的发源地、吐鲁番郡王府遗址所在地。在清代曾一度成为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鲁克沁镇曾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柳中城所在地,它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城。自古以来,柳中城曾以柳色掩映而闻名,以致有“绿柳城廓”之称。

惠远镇地处伊犁河北岸,距霍城县东南7公里,它分新旧二城,是清代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也是当时新疆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旧城建于1871年,城高约5米,周长近6公里,雄伟而险峻。惠远老城建立后,清政府又在周边兴建了惠宁、熙春、绥定、宁远、瞻德、广汇、塔尔奇等八城,合称为伊犁九城。

吐峪沟麻扎村,位于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是新疆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麻扎村的先民利用当地的黄黏土造房,经济实惠、冬暖夏涼,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麻扎、佛窟、百年生土民居,构成吐峪沟麻扎村的文化景观。

篇5: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措施探讨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

郪江古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城南45 km处, 南邻江, 东接锦江, 处于两江交汇处, 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 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何保护郪江古镇的特色风貌, 既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需要, 适应时代潮流, 又要继承历史传统, 突出古镇特色。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抛砖引玉, 对郪江古镇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对以后郪江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古镇概况

郪江古镇作为王城旧址, 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景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环境特色

郪江古镇四周青山环抱, 东有鼓楼山, 西有云台山, 镇南有郪江长流, 镇北有锦江交汇。四周群山环抱, 河水清澈, 树木丰茂, 自然景观极其丰富, 自然条件良好, 风景秀丽。

1.2人文景观环境

1.2.1物质文化景观

镇内有明清古街, 长600余米, 街道宽3 m~5 m, 街口、庭院多大榕树。古街两旁是清一色的一层小青瓦民居, 建筑上精美的浮雕图案和横梁上的镂空雕刻还隐约可见 (见图1) 。郪江的老街遗迹主要有地主庙、广东会馆、王爷庙等。

镇外横跨郪江的古石桥名为九龙桥,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桥以9条高浮雕的龙为墩、20块相并的长方形平整条石为梁, 造型生动, 工艺精湛[1]。远近闻名的郪江崖墓, 反映了我们汉族人2000多年前的生活起居方式和日常行为习惯, 展现了汉代汉民族文化。

1.2.2非物质文化景观

在郪江古镇遗址, 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到这里巡查;蜀汉车骑将军邓芝曾任东广汉郡太守, 郪江镇东南有邓芝墓;姜维“卸甲投戈”之地也在此, 曾有“拔刀砍石” (不满后主刘禅不战而降) “刀斑剑痕”等许多三国故事遗迹[2]。

2古镇面临的问题

1) 建设失控。不少居民为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随意搭建、乱建, 破环了镇区居住环境, 影响了整个古镇的总平面形态。2) 交通滞后。郪江古镇的交通闭塞, 经济落后, 这些给郪江古镇保护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3) 管理滞后。郪江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由旅游开发办公室负责, 缺少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的管理。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和落后, 一般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 缺乏有效的城镇规划及保护措施。4) 规划滞后。郪江古镇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制定完善的古镇保护规划, 缺乏相应的保护法规, 致使郪江古镇的保护管理没有合理的法规依据, 使保护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3古镇的保护措施

3.1整体保护, 突出重点

为了有效保护郪江古镇传统街道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 遵循“整体保护、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古镇街区为中心, 将全镇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

3.1.1核心保护区

郪江古镇的历史街区主要展示郪江文化, 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街道、寺庙、会馆和石桥, 它们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郪江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 让人们深度感受古镇的韵味。综合考虑郪江古镇历史街区的现状条件, 首先是对街区两边的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其次是增设古镇的标志性节点和设施, 如恢复会馆、祠庙的标志等。

郪江汉崖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四大汉墓群之一, 展现汉代汉民族文化。由于汉崖墓分布范围较广, 郪江古镇周围的汉崖墓应该统一保护, 分区实施。

郪江古镇的核心保护区应该将江历史街区、江汉崖墓和云台观统一结合起来, 形成郪江古镇最具特色的景观。

3.1.2建设控制区

郪江古镇的现代化街区, 紧邻古镇的传统街道, 在郪江古镇的整体布局中显得非常不协调, 所以对这条现代化街道应该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大小以及建筑的风貌等, 使这段街道逐步与古街道相协调。

3.1.3风貌协调区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 从建设生态古镇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建设高标准的园林绿化系统, 提高古镇的环境质量与文化品味, 将其打造成为郪江古镇的自然生态休闲区。

3.2整治建筑风貌

1) 改善方式, 郪江古镇内的建筑破旧不堪, 只有少量建筑的屋面保持了原来的风貌。但建筑基部破损严重, 当地居民都不同程度的对其进行修缮, 使这些建筑都不满足古镇建筑风貌要求, 因此对这些建筑可以采取复原修缮的方式, 保持建筑原貌, 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2) 拆除更新方式, 对郪江古镇内质量较差且无法恢复的传统建筑, 严重影响古镇景观以及近年来新建的质量虽好但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拆除;对新建建筑严格依照古镇传统风貌要求进行设计, 严格控制层数及色彩等。

3.3完善传统空间格局

3.3.1点状空间格局

点状空间主要包括古镇内一般的标志性景观, 如千年古榕树、祠堂、会馆、九龙古桥等 (见图2, 图3) 。“点”状景观是古镇景观的构成, 保护“点”状景观, 严格禁止乱拆、乱砍、乱建, 必须在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3.3.2线状空间格局

道路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要道, 是各个空间景点的联系纽带。郪江古镇内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还不完善, 不能满足日常的需要, 因此需加强完善。

郪江古镇的整体格局结合了点状空间格局和线状空间格局, 古建筑、古街坊及周围的空间环境构成了郪江古镇的整体风貌, 它保留和继承了历史文化遗存, 又承担现代人们生活、工作的需要, 还要调整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 对郪江古镇的保护和改善应充分呈现古镇风貌和特色, 将古镇分成两个保护区加以保护, 能够很好的突出“面”的特色。

4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 给古镇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 也对历史文化遗存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对历史文化古镇采取掠夺式开发, 建设性破坏, 无度的利用, 这些都直接破坏了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4]。因此, 对历史文化古镇要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 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打造“旅游兴镇”的发展模式, 才能够满足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启示下, 应该正确认识古镇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保护是前提, 利用是一种手段。同时, 在古镇保护发展的过程中, 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保护好古镇地域文化的完整性, 保护好古镇的自然生态环境, 才能使古镇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周世通.江古镇:蜀汉遗留的真实印记[J].亚洲旅游双周刊, 2006 (12) :37-38.

[2]唐玉良, 蒋灵.发挥地域文化传统保护江古镇[J].四川建筑, 2004 (24) :51-53.

[3]张晓荣.三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讨[J].山西建筑, 2007, 33 (8) :53-54.

篇6: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赊店

赊店镇的商业萌芽可上溯至远古原始社会。境内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岗、茅草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大量的富含南北文化交流信息的陶器、石器与骨器,可知当时已是人类祖先的聚居地。夏代仪狄造酒的传说,汉代刘秀赊酒旗起兵的传说,宋代史籍中有关赊店酒课均较周围县份为重的记载,都说明此地酿酒业历来较盛。

赊店镇的商业兴盛期当属明万历年间至清末民初,300余年长盛不衰,尤属清乾、嘉年间达到鼎盛。其成因有三:其一,明末清初战乱,赊店镇及其周围非主战区,社会相对稳定,加之地处南阳盆地东北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其二,潘、赵、沙三河于此交汇唐河入汉水达长江,可谓“三河四水相围”,使之成为水陆交通要道,商业通衢:其三,明初大移民,赊店镇及其周边之南阳、唐河、方城均为重点移民区,迁移而来之山西人历有经商之习,得此地利,渐次聚居,开埠立市: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相谐,成就了赊店商业重镇之地位。

清雍正年间,轻徭薄赋,加之赊旗店地处南北水陆交通要道,四方客货云集,商业发展迅速,街道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七十二条商业街、三十六条胡同的框架。由建成于清康熙年问的大关帝庙、老庙及兴建于雍正二年的火神庙的规模可知,赊旗店当时已呈现繁盛之象,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后历经数帝而不衰,成为与汉口齐名的商业重镇,民间称为“金汉口,银赊店”。赊店悠久的商业历史为这里留下众多知名的景区景点,反映出了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

社旗山陕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1756年,建筑工期前后长达136年,共历清六帝。会馆建筑集宫殿、庙宇、商馆、民居、园林建筑之大成:木雕、石雕、砖雕、琉璃、彩画等雕刻精巧,内容丰富。原国家文物局长吕济民题为“艺术辉煌,绝无仅有”: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题为“辉煌壮丽,天下第一”。

广盛镖局

明清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赊店逐渐成为了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吸引了全国十三个省的商人来此开店经商,乾嘉年间达到鼎盛,汇集了众多商贾的同时,也滋生了到处横行的盗匪。清朝晚期,政治日渐腐败,社会治安随之恶化,商人们的外在运作迫切需要一种武装力量的保护,而赊店往来的商贾以山陕商人居多,武艺高强的山西祁县人戴二间自然成为了他们眼中最合适的“总镖头”。受众商户之邀,戴二间在1802年创建了广盛镖局,总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分前院、后院、侧跨院和练武场四部分。广盛镖局是清朝全国十大镖局之一,也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大镖局,被称为“华中第一镖局”。

厘金局

厘金局即当时的税局,是赊旗店当时商贸与财税在中州重要地位的体现,它创立于清咸丰八年,统管周边的南阳、方城、唐河、泌阳、桐柏五县的厘金税征收事务。担任此职务的官员为三品道台,比当时仅为五品的南阳知府还高二级。厘金的征收,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商民生活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财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阳府衙、内乡县衙共同组成了衙署文化完整系列。

蔚盛长票号

票号是近代出现的专营银两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私立银行。赊店镇蔚盛长票号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家票号——山西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的蔚盛长票号在中原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分号,创办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歇业于1916年,历时90年,占地面积480平方米,有房舍36间,一进三院落,其主要的经营对象是县工商铺户,也承汇政府官款。票号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以及用人之道,仍然值得我们今天的银行业和金融业学习和借鉴。

福建会馆

赊店从康熙至嘉庆年问,先后云集了长城内外、纵贯江南沿海数省商贾600多家。江西、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商人纷纷兴建会馆和庙宇,敬神求财、作为同乡聚会之所。

福建会馆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位于全镇地势最高点,南瓷器街南端,坐西向东,其格局为集茶楼、饭庄、客户、娱乐为一体,设计理念先进,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会馆为一进二群楼庭院,整体建筑布局为“日”字形,寓意“日日东升”。上下均有檐廊、明柱、额枋、雀替,雕饰简洁明快、古雅清秀。上层明柱围栏相连,楼内设木质扶梯,给人一种走在南方山水间的感觉。馆内敬奉“妈祖”、“财神”,以祈佑行船风顺、利市生财。

火神庙

赊店镇火神庙西邻山陕会馆,为古镇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唯一的火神庙旅游景点,2000年9月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火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5年),历时四年竣工。由镇内当时制造烟花炮竹的“炮房”行业牵头,集资兴建,是为祈求火神保护全镇平安,也作为“炮业”行会的会馆。整体建筑原有宫、阁、祠、殿共计81间。东半部为主庙建筑,西半部为道房建筑。总占地面积2890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山门、戏楼、木牌楼、大拜殿、大座殿,拜殿和座殿等,西侧为道房院,为管理庙院为之道士居所及会馆聚会之所。民国年间,冯玉祥治豫,将庙宇改建为学校,后陆续拆建,但主体建筑得以保存,计有山门戏楼、木牌楼、月台及拜殿等,风格面貌如初。火神庙整体建筑,古朴雄伟、工艺精湛,被专家誉为“中原一绝”,是赊店明清时期商业繁盛的历史见证。

篇7:梦回双江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探秘

潼南,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也是本期《中华民居·重庆》潼南之行的目的地,以专业的视角探访这个百年古镇。

在2003年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的名单中,双江古镇跟江苏的周庄、浙江的西塘镇、乌镇等同样榜上有名,这份荣耀诠释了双江古镇的独特魅力。镇上规模大又颇具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20余座古民居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门坊柱壁雕饰精美,四角飞檐高翘,院落深深,典型的巴蜀古镇风韵。这些古迹,静静诉说着双江过往的鼎盛。我们亲自走访双江,才发现这个古镇原来是“移民”大时代下的产物,镇上大多居民的祖辈皆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来到双江,移民的汇集让我们看到一个多面的双江镇。

要说“土特产”,建筑应是当地最典型的土特产。任何一栋建筑,因为有人类在使用,所以无论是从刚建成还是经过岁月的磨砺,保留到现在,因不同程度上受到地域文化及自然、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在不断更新,从而,在建筑身上留下了各样烙印,这也就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特征。镇上那“罕见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便纪录着双江人生活的智慧与文化。

独爱双江的纯朴如初。蜿蜒的街河,古朴的青石板,错落有致的清代古建,老式传统的店铺,古老凝重的戏台……看过幽深僻静的宅院,听过绿荫树下的吹拉弹唱,尝过溪河边上的白酥鱼,短短三天两夜泡在这三步一座古建两步一株古树的百年老镇,行走于乡间陌里,似乎并不过瘾。双江古镇就像一座藏宝古镇,每到一处总能发现各种惊喜,让人情不自禁地喟叹这座古镇历史的久远,文化的丰厚。

没有批量旅游产品的叫卖,没有故作小资的咖啡馆,没有拥挤的游客,没有过度开发的痕迹,眼里的双江有一种细腻温润的生活肌理,相见于物,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好似世外桃源般的自然宁静。

悠悠涪江水洗尽了百年繁华,往日的繁荣景象已成为历史,零星散落的一砖一瓦记录着昔日的辉煌,夕阳的余辉撒在古树枝头……如梦境般的双江踪迹让人久久流连忘返。于是,临别之时,如梦初醒,竟有些不舍。

第一眼双江

藏风聚气 寻找双江老街

双江镇地处潼南县西北部,其西部和北部与遂宁市接壤,东北部濒临涪江。双江镇镇域东西长13千米,南北宽12千米,全镇幅员面积104.61平方公里,是潼南县第二大镇。

双江镇周围溪流环抱,北枕隐龙山、南屏金龙坡、东朝滔滔涪江。溪水和山峦对小镇形成了两个层次的环抱之势。这样优美的景观风貌和小气候环境,符合中国传统的居住理念,还营造出“藏风聚气”的理想居住环境,迎合了居民“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说它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一点儿都不为过。

小街窄巷,石阶起落。行走双江,透过那些灰砖青瓦,延续数百年的历史文脉俯拾皆是,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古镇绵延的脉搏。

古镇居住的建筑大多是清代兴建的民居。与大多数西南地区传统的街道一样,街道路面由青石板铺就,现今仍保存并使用着当时修建时铺设的下水道,每隔一段路程,便有一个似铜钱状的下水道口。

在双江古镇的入口,正对着一棵浓荫蔽日的大黄葛树。这棵黄葛树长在路边,树荫却遮盖了街道。从黄葛树的浓荫里穿行而过,就到了双江老街北端的起点:北街口。双江的正街由北街、中街和南街组成。正街的起点便是田坝大院。再往前走,街的右边有禹王宫、关帝庙;街的左边有源泰和大院、杨闇公故居和以丁字口“君子居”茶楼为主的民居建筑。

双江正街是双江古镇当年最繁华的地段,商号、钱庄、饭铺、茶楼、照相馆、邮局、戏台、祠宇、区公所都集中在这条不长的石板街上。

老街的格局还是传统的,店铺大多是每天上下的木板门,柜台和货架也是老式的。墙壁以木板为主,也有一些穿斗结构的夹壁灰墙,黑白对比强烈。

在“君子居”旁边,有一条与正街垂直的小街,这就是东街。东街又名河街,是双江正街连接猴溪以至涪江码头的主要通道,由丁字口往下行一百多米,便是猴溪河上的永兴桥,过永兴桥就到了对岸的兴隆街,过兴隆街再往前行1公里左右,便是当年的涪江码头。兴隆街是当年双江来往涪江进出的集散地,现在仍保留着过去的民居,靠江的一边长满了竹子和灌木。

从丁字口往前走,行几十米便是南街,南街与北街交头的右边,有一条斜斜的小街通往场外的“垭口”,这就是双江古镇的西街。西街分为上下两段,以中段的惠民宫为界,向上是上西街,向下就是下西街了。上下西街全长约200米,是100年前古镇的“工业区”,儡房、酢油房都集中于此地。西街的房屋依山而建,木结构单檐穿斗式民居,由上而下多为一进三间。

南街原是双江正街的一个出口,原来有一个叫南文桥的小石桥架在浮溪上。现在,南文桥变成了水泥桥,与虎溪边的水泥路相通。

在南街与正街街头的地方,有一条通往浮溪和猴溪交汇处的小巷——老猪巷,因小巷的下端为曾经的猪市而得名。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老猪巷有着别样的繁华——双江镇赌场。如今,这里大部分的房子都没有住人,少了人气儿的房子略显些破败。

临街的建筑以前店后宅、前店后院的形式为主,前后辟门,前面经商,后面住家,各得其所,互不干扰。皆以圆木为柱,扁材作枋,以满堂柱或隔柱落地两种形式为主。柱间以横向的穿枋连接,填充墙为木板墙或竹编夹壁,夹壁粉白,构成朴实典雅的方格,与青色柱檩形成鲜明对比,既反映朴实的结构性能特性,又形成富有特色的装饰效果。屋面覆小青瓦,屋脊以青瓦叠成,两端微微起翘,中部叠成“品”字形,俗称“官帽”,意为是上了品的,以此祈望其家人能有所作为,出人头地;檐下施斜撑,垂花柱,出檐深远;檐檩之下开花窗,立板门,供主人出入;门旁用槛框,安腰枋,柱上装腰门,枋下压栏板,板后置柜台,取下腰门和栏板,便露出厚重质朴的木质柜台,做小买卖十分方便。街道两侧普遍设宽敞的檐廓,行人在廊下行走赶集遮阳避雨,廊下空间功能富于变化,逢场天摆摊设店成为商业场所,平日里是家庭生活起居、纳凉、小憩的户外生活环境,是极具代表性的川东古民居建筑。

一般经商的平民,多是面阔一间,挑檐斜撑为圆柱形,素面无任何雕饰,屋后辟单扇板门,供居住者出入;较富裕的人家则面阔二至三间,建筑为前店后院形式,一般为一至二进或三合院式,挑檐斜撑,或圆柱形或三角形,圆柱形斜撑用料虽大,但设计十分大胆,以高浮雕、透雕手法雕刻历史戏剧人物、花卉图案,或雕“双狮解带”、“麒麟护子”等传统题材,未镂空的面积只剩下极少部分;三角形斜撑常以浅浮雕、线雕手法雕刻花卉、卷草、云纹等。后院当心间常留出灰空间,呈凹字形。后檐施以与前檐相同的雕饰,显露出主人的富有。

那些寻找过去场景的影视剧组总是一眼相中这里,现在热播的《母亲、母亲》就是在双江老街取景的。

但现在的老街人,住在曾经繁华的街,住着曾经光亮的屋,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现代生活对于他们,略显遥远。街上,那群穿着桔红色制服的清洁女工的笑声,在街上回响。

民间传说中的双江建镇

坐落在潼南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双江古镇,因猴溪、浮溪二水环抱而得名。猴溪、浮溪在双江相汇后,流入一公里外的涪江。涪江上可通绵阳、平武,下经合川汇入嘉陵江,可通达重庆、上海而汇入大海。那时,涪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都会在双江镇的涪江码头停靠。双江镇的陆上交通也十分便利,有驿道可北达遂宁、西通成都、东达重庆。到民国初年时更是成为交通要道,途径镇上驮货物的牛马,抬滑竿、轿子的轿夫终年不断。正因其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双江成为渝西北的重要门户,在民国初年时就有“小重庆”的美称。

据史料记载,双江镇建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曾隶属潼川府遂宁县。1912年(民国元年)潼南建县后,划归潼南县管辖。1941年,因缩小行政区改为双江乡。1949年12月6日双江解放后,一直是中共双江区委和区公所的驻地。1986年1月,拆区建镇,双江镇的现有建制正式确定。现在的双江镇,全镇辖9村65社,一个居委会及5个居民组。

关于双江建镇,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当潼南县还是梓潼镇时,是遂宁县的辖区。

乾隆至嘉庆年间的某天,遂宁县令出巡梓潼镇。行至磨溪东三十里的唐家店(今双江镇下西街口),人困马乏,便下马歇脚。县令环视四周,古榕翠竹丛生,古道小桥相伴,景色秀丽,便问道:“磨溪到此,走了多少里程?”随从答道:“三十里。”县令又问:“离梓潼还有多少途程?”“二十里。”县令听罢感叹道:“从磨溪到梓潼五十余里,竟无一个场镇,百姓往来怎么方便,我看这里倒是个风景秀丽之地,若能建一场镇岂不甚好?”于是召来三家鸡毛店家谈及建镇之意,三店家回道:“建镇虽好,凭我们三家小店,怎能建成?”于是县令“现场办公”,当即令人贴出告示:凡愿意到唐家店建镇者,所需土地可报官府买换调用,并三年不征税。

从此,各地前来造屋设店者络绎不绝,不久,双江镇便具规模了。

传说也许不可考据,但双江的建镇及发展的时间却与此传说大致吻合。双江镇于清初乾隆嘉庆年间建场,自建场后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加之地处水路交通要道,于是很快就由最初的周边农民赶场交易之地,逐渐发展并扩大成今天的规模。

双江镇上的大户望族们大多亦农亦商,在经营田产的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本地或外地经商开店。他们从双江出发,经由涪江而进入嘉陵江,由嘉陵江又发展到长江,把生意做到沿江各地,借助黄金水道,在外面赚到了大量的财富后,又逆江而上,将经商所赚取的财富带回到双江。

从杨家后人提供的《杨氏族谱》上看,杨闇公的曾祖父杨世绥就是在清嘉庆年间携全家老小从涪江对岸原蓬溪县姬家坝(今新林乡杨家老院子)来到双江,在距双江镇约3公里处买下了姚姓全族的房产及160余亩水田,3个水塘及周围丘陵山地20多坡峰,并在场镇上开始经商。

到了清朝末年杨闇公出生时(1898年),杨姓已是双江的望族大户,以“杨三泰”为龙头的盐米商号在遂宁已经是大名鼎鼎,当时遂宁城流传着一句话:“关起城的曾鸿泰,打开城的杨三泰。”老人们说,此话的意思是:遂宁城内要数曾鸿泰生意最大,遂宁城外则是杨三泰的田地最多。

经过几代人的创业,杨家成为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族。他们造就了“双江像铺网,撒到哪里捞起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这样的繁荣胜景。而杨家人也把挣来的银子在双江购置了田产2万余亩,营造豪宅大院数十座,供子孙享用。双江镇上的杨氏宅院从杨世绥开始建造,经由他的七房子孙继续扩大规模,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座豪宅大院:杨传文的大塘府第,杨传魁的长滩子大院,杨传德的源泰和大院、兴隆街大院和核桃树大院,杨传绪的白土地、阿弥陀佛、桅子坳大院、踏水桥大院,杨传经的田坝大院,杨传习的砖房子大院,杨传鼎的邮政局大院就这么修建起来。这便是遗存至今的双江清代民居建筑群。

“杂交”出新的文化风韵

双江的历史,不仅是建筑外在风格的彰显,更体现了文化的内涵、文脉的传承、人文的环境和孕育出来的人文精神。

双江镇的居民大多是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中来到双江的。清初的四川,人口几近灭绝,经济破坏殆尽,百废待兴。正是这种局面,为双江镇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些受四川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少、无地域历史传统束缚的移民,让他们带着四面八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经验和人口素质的优势来到这里,得以充分发挥,并通过广泛的“杂交”创造出新的经验、新的品种、新的文化、新的思想。

这些外来的移民,在双江通过长时间的生活磨合以及相互的通婚,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风俗都很大程度上产生了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不断容纳和吸取外来文化特质的区域文化。

到了近代,由于便利的交通与兴盛的商业,使得双江镇的商人在经商的过程中,也把外界的先进思想带回了这里。双江人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时,除了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外,也很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这在双江的大户和望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有着开明的思想和殷实的家底,他们不仅能在家中开办私塾延请塾师对子女进行教育,还将子女送到国外去留学。这在当时的中国式并不多见的。作为双江镇最大的望族,杨氏家族亦非常注重对自己后代的教育。民国初年,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知识、发展教育,杨家捐出自家的祠堂“永绥祠”来开办新式教育小学,这是潼南县第一所新式小学。

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这些杨氏家族走出来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名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个走上了改变中国历史的道路。

在反清抗袁斗争中任四川省川北靖国军总司令的杨宝民,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川剧皇后”的廖静秋,被胡适先生比作当年李清照的著名女诗人陶香九,都出自双江。双江的文脉,便深含在这一个个名字之中。

回望双江的感慨

篇8:双流黄龙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五年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回顾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五年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认识不到位。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当前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领导的保护意识不强,有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传统风貌仍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稀缺价值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够。有的地方把历史建筑拆毁,使古村落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也有的地方重申报、轻管理,重建设、轻保护,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的地方片面理解农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愿望,采取 “拆旧建新”、“弃旧建新”的做法,对原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有些古村落仍保留着原有空间格局,但是村里面插建了一些现代建筑,与历史形成的村容村貌很不协调,破坏了历史文脉的延续,破坏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景观。

二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依据,随意性大;虽然有的历史文化村镇编制了保护规划,但内容深度不够,往往只注重“点”的保护,而忽视“线”和“面”的整个空间结构的保护;另外,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保护措施难以落实,以致部分村民随意进行建设,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

三、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普查、保护经费的投入。一要摸清历史资源,二要加大保护经费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计划投入9.8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这9.8亿元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省市县各级政府都要配套,再加上居民个人的投入,投资总额就可以翻好几番。这对于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抢救性地保护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启动内需,发展当地的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启动内需有三类项目,一类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可持续性,第二类是对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第三类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符合以上三个要求。首先,它符合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第二,它是绿色资源,是节能減排的,只要把这些资源保护好,只需很少的保护性投入就可以不断增值,世世代代用下去,不仅满足了当代的需要,还能满足子子孙孙的需要;第三,它满足了当代人快速致富的需求,能创造许多就业岗位,是最好的启动内需项目。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形势下,一定要抓住机会,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投入。

(二)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各地都要在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保护规划与管理的规定。制订本地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对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编制内容、编制成果做出明确规定,因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范围大,种类多,地域广,各地在制定保护办法时,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的实际和特点。

(三)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备案管理。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更要实事求是地组织好实施。要动员当地民众实施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把规划实施与当地的乡规民约结合起来,成为当地百姓的共同行动。

(四)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开展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对构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要要素的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明确文化遗存的类型、保护等级、各类遗存的数量、遗存的保护状况、现存的遗存与名镇名村申报时的情况对比等。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掌握情况,提出措施。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数据》为基本单元,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统计制度,定期反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各项数据指标变化情况。

(五)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检查。为落实《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加强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切实发挥专项资金对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六)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上一篇:装满秋天的教室作文下一篇:树远大理想,展少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