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报告

2024-04-16

《菊与刀》读书报告(精选9篇)

篇1:《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成书于1946年。本书的目的在于研究日本以便于美国政府制定占领后的对日政策(总结自本书“译者序言”)。当时日本刚刚战败,由于苏联的抵制和中国国力衰落,只能由美国单独占领。而且美国战后将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对手,日本自然而然成为了美国的远东桥头堡,所以扶持日本复兴对于资本主义阵营有很大的意义。

译者序言中写道:“著者吧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是人的内心。”读到这里,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本畅销书《别跟我说你懂日本》中的观点:日本社会等级制度,外加社会公德对于个人私欲的约束,使很多日本人处于压抑状态,但是一旦没有了周围大环境的约束,例如来到敌国的领土上的暴行。又如有的日本人来到中国后,由于中国社会没有那么大的约束力,所以吐痰闯红灯之行屡试不爽。

书中提到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我认为用“矛盾”来形容日本人的民族特性在适合不过了。从目前所了解的日本,不难举出例子来验证。“尚礼好斗”:日本人崇尚礼仪,这和中国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日本的民族性格里貌似有着与生俱来的尚武天性,这和俄罗斯民族的尚武有些相似。从数次出征朝鲜到明朝袭扰中国沿海的倭寇;对于“喜新而顽固”这一点,明治维新说明这一点再好不过了。日本师从中国到效仿西方,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我认为是和他们这个民族性格分不开的。他们迅速抛弃了不实用的清朝考究文化,转而完全西化,这体现了喜新,顽固体现在明治维新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虽然也有大久保利通废除相扑,传统服饰等一系列的举措,但是日本对于其民族传统文化如茶道、和服、神道教以及传统艺术的保留程度的确很深,这就和当下中国很多传统文化技艺日渐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服从而不驯”:日本文化有着很深的等级传统,本书作者在说起日本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动机,在日本人眼中看来是给亚洲各国人民一个等级秩序以防止纷争,但是这种思想在其他民族看来就成了压迫。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将自身想法强加于人的观念。而这种等级传统的确是日本人服从天性的来源之

一。但是,长久处于这种制度下,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这就有了反抗的动因,日本历史上家臣反抗主君,幕府以下犯上控制天皇的事例并不少见。书中也没有深究这种民族性格的成因。

本书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中说到日本推行“精神优越于物质条件这一信条”。这个我认为这和东方传统中重视精神修养有关。但是二战中这一点确被战争分子用天皇崇拜思想作为工具进行错误的强化与误导。举个例子,日本因为受到国力限制,它的军事装备水平是帝国列强中最弱的。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苏联以两倍于日本关东军的兵力,以巨大的火力优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但是苏联红军经历了平叛战争,实力远非日俄战争期间的沙俄军队可比。加之苏联工业化累计的物质基础,其军队装备水平是日军不可比拟的。最终结果却是苏军付出了比日军更大的伤亡。战后朱可夫元帅也坦诚的讲这诺门坎战争是他经历的最艰难的的时刻。日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强悍,和他们这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的信条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濒临绝境也会在战斗到最后,这种战斗方式让美军在太平洋战役中就吃尽了苦头。

对于这种强调精神的做法,作者在本书第二章中自豪的写道:“经过与美国人的精神较量,日本人的精神力量是不够的。”我个人实在是无法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太平洋战场完全说明,日本人的战斗精神是美国人无法比拟的。举个例子,美国人作战讲究火力输出,在太平洋岛屿上,首先切断日军补给,然后炸弹舰炮排队推进,一个海滩阵地会被美军的炮火挨个炸一遍。曾有一个战例:在一个岛屿上,美国人用推土机堆起一座小山,在两天内只推进50米,5天后把掩体中的日本狙击手活埋了(战例源自铁血军事论坛)。所以,美国胜了日本,不是赢在了精神,而是物质基础。众所周知,日本地狭人稠,资源匮乏。这种顽强的精神,只不过是在加大美国的物资损耗罢了,但是美国确实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这点损耗是不看在眼中的。

书中还提到,日本军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太平洋战场上大部分日本伤员一般都是自杀或者由军医在撤退前枪杀,但是美国人确实在撤退时先转移生命。虽说日本这种做法是在漠视生命。不过从宁死不做俘虏也看出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对于死亡的不同看法。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舍生取义的看法。日本也有舍弃生命也要维护义理的传统。但是西方人受宗教传统等影响,生命重于一切,所以,战争初期,东南亚的英军遭遇日军,只能是溃败,但是当中国军队对上了日本军队,这就展

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而受这种影响,日本人认为做俘虏是可耻的,俘虏即使是战后回到家乡也会受到众人的鄙视(总结自本书35页——36页)

当看到本书的第四章“明治维新”时,我纠正了以前的一个误区,之前我一直以为明治维新是日本自上而下的由下层武士依靠政治强权推动的一场改革,是很顺利的。结果读了这一章才发现,原来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如此激烈的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变革必然会激发社会矛盾,书中提到明治维新最初10年间爆发了190余次农民起义。

由于受文章字数要求限制,在此无法把对于本书中很多观点的看法全部谈一遍。仅仅是找了几个我十分认同或反对的观点进行了论述。

篇2:《菊与刀》读书报告

恬静淡雅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冷酷凶狠的“刀”则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征。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结合日本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通过分析等级制、人文习俗、教育等得出日本幼识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断裂性是形成其双重性格的主因。武士道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刀”正是武士道的最好诠释。最大的忠诚是皇恩,所以最大的恩债也就是“皇恩”。

日本人将义理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类,对社会的“义理”和对名誉的“义理”。这种“义理”是由一系列的德行构成的。日本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义理、仁、人情等德行规定之中。在本文中鲁思有所介绍,中日都重视“忠”、“孝”,但区别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

读书报告:《菊与刀》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日本社会的综合研究,与美国、中国、欧洲国家等的比较分析,从历史与近现代的日本社会发展来阐释日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日本人的性格。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于1944年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便二战后期为制定对日政策和战后对日本的管理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本书于1946年由作者整理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对于研究日本社会人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菊与刀”,分别用日本皇室家徽‘菊花’和日本武士精神‘刀’这两个最具象征意义的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各的双重性。在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还是一部将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都深受好评。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模式论学派创始人;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的重要人物。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亚斯,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48年病逝。代表作有《菊花与刀》、《文化模式》等。

一、这本书在寻找什么?

本书中鲁思在分析日本这一特殊民族时总共分为13章,第一章着重写了写作本书的背景以及研究日本的意义,提出了很多研究历史、研究社会、人文的方法,提出了比较文化分析的研究方法。而本书在很多问题的分析时都会把日本的社会状态与美国、中国进行比较,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

作者从第二章讲述战争,比较美日两国,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下,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开始,讲述日本的明治维新、风俗习惯、道德修养、报恩、义理、教育、孩子培养等等来阐明日本的民族特征和他们的民族文化和性格。“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也是这本书的核心,不论是恩债、报恩还是义理、人情都围绕着这些进行阐述。鲁思将日本‘菊’与‘刀’这两种复杂的双重性格剖析清楚,从而来了解一个民族,了解日本人的逻辑。

日本这个民族,日本社会状态下的人们的性格到底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呢?本书就旨在寻找这么一个答案。

二、对“菊”和“刀”的理解

恬静淡雅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冷酷凶狠的“刀”则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征。鲁思用这两者形象地比喻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结合日本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通过分析等级制、人文习俗、教育等得出日本幼识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断裂性是形成其双重性格的主因。

日本是个崇尚天皇的民族,“菊”作为日本皇室家徽,象征日本人尚礼,忠义,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精神。日本人表现的虔诚,正是对天皇的一种信仰。在很多时候,他们认为物资是无法战胜精神的,即使力量悬殊也不会惧怕,他们信赖精神而不是物资,相信精神可以战胜死亡。所以在日本人的信条上,不会向死亡低头。日本电视台曾经播过一个飞行员在中弹已经死亡的情况下完成最后一次汇报的故事,他们认为意志,精神决定一切。而这个飞行员也就是对天皇信仰,忠义与坚韧。

武士道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刀”正是武士道的最好诠释。日本武士精神即是日本武士崇尚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代表日本武士的使命、责任和义务。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内涵即:忠诚于主人,勇武为本,重名轻死。

“刀”体现一种冷酷、血腥、凶狠、刚烈的习性。而这正是日本武士的性格特点。日本人不论在战争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有一种强烈的武感,我们可以看到切腹自杀以报皇恩,可以发现他们对恩债耻辱的强烈反应。这种武者精神对日本旧社会以及新时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学者贝拉认为:“武士体现了或应该体现了日本的中心价值,事实上武士道的伦理在德川时代及近代已完成了国家伦理,至少占了国家伦理的大部分。”民俗学家柳田国男也曾指出:“明治维新以后,过去只占日本人少数的武士阶级的生活方式成了日本全体国民的理想”。

三、负恩与报恩

“在英语中我们常说我们是‘heirs of the ages’(历史的继承者)。”鲁思在这本书中这样提到。可是两次世界大战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多少让我们失去了说这句话时的自信。西方人对历史并没有什么负债感,而东方的民族则相反,他们认为是历史的负恩债者。英语中“obligation”译为中文是义务,而在日本就是指一个人所负的债务和恩情的词。日本人所受某人之恩,也就是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债主视为恩人。因为对恩的一种负债感,日本人对于负恩有一种耻感,他们会记恩于心,时刻回报,正因如此会出现因为害怕别人背负恩债而拒绝帮助他人的现象。在日本有一个故事,“八公义犬”的道德含义就是:爱的别名是忠诚。最大的忠诚是皇恩,所以最大的恩债也就是“皇恩”。

那么有负恩,也就有报恩了。正因为恩是债务,所以必须偿还。对日本来说,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则是懿行。报恩是一种义务,这在中国,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的忠义思想相近。然而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这种恩义思想道德正颓化的同时,日本社会却强烈的奉为义务和道德内心的懿行。日本的恩大致可以分为两点:一种是数量和时间上无限的,另一种是有限、特定时间内必须偿还的。前者通常有两类:对父母的“孝”和对天皇的“忠”。鲁思在阐述时主要对中日这两个都受有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进行对比,她认为日本的忠孝与中国的忠孝本质区别在于:日本是无条件的,而中国是强调条件的。在日本的恩义中有道德、婚姻、教育等恩,有家长对子女,有子女对父母,有婆媳之间的,而更重要的则是对天皇的“皇恩”的回报。鲁思的主要思想就是日本所谓的恩和报恩其实就是“忠孝”,其核心即为“皇恩”,最高法律也可以说是“忠孝”,是对皇恩(也可以是等级制)的体现。

四、义理、名分与人情

日本人常说,“义理最难承受。”一个人报答义理就像报答义务一样,日本人对义理的定义是未免招世人非议而不愿意做的事。

义理包含一系列的混杂的义务:从报答救恩直到复仇。日本人将义理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类,对社会的“义理”和对名誉的“义理”。他们的义理范围不仅包括对于“姻亲”的义务,也包括对父母,叔侄的义务。义理和义务是不同的,虽然强调的都是对于义务的报答,但是义务本身是无止境的,无法还清的。而义理是有限的,必须回报,这是严格的规定。

正像义理的未免非议而不愿做一样,日本对于名分的理解就要求极力维护自己的名誉。也就是“名誉的义理”吧。对名分的义理就是使名分不受玷污的义务。这种“义理”是由一系列的德行构成的。在日本人看来,如果他们的名分受到侮辱、毁谤及失败未能报复,那么世界就无法平衡。日本人如果欠债,在到期无法还债的情况下,他们不会选择逃避或抵抗,反而认为那是名誉的侮辱,而选择自杀。相对应的是如果自己的名分受到侮辱,一定会复仇。所以日本的武士比武失败,会选择报复,如若失败便会选择自杀,即使讲求忠孝的日本武士,如果自己主人侮辱自己,也会杀掉主人而后自杀。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所谓对天皇皇恩的尊重和维护,如果孩子起名含有天皇的名字中的字,他们会认为有损天皇名分,选择自杀并杀死自己的孩子。

在所有的日本故事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是有错误者向正确者报复,一个是受辱必报复,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主君。

从“名分”到“人情”,也许大家觉得应该区别极大的事,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是人情同样是从义理的角度来分析。这里的人情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层面,而是在日本道德准则之下感官享乐的宽容。“人情”的分析即是对日本满足私欲,感官享乐的泛滥无制的思考。那么这种“人情”在本书中鲁思给出了几种:1.肉体享乐,性和热水浴都是对肉体感官的追求。2.睡眠。日本人的爱好,也是熟练的技能,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他们都能舒服睡着。3.浪漫主义的恋爱。4.同性恋。作为武士,僧侣等上层任务的一种公认的享乐。5.自淫性享乐。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道德问题。

这些“人情观”,他从根本上推翻了西方人关于肉体与精神两种力量在人们生活中互争雄长的哲学。他们的性格所具有的善恶两性也就决定了这种对于道德和私欲享乐的两种态度。

五、道德困境与自我修养

从前面几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日本人极为纠结的人性,这自然可以说是日本的性格矛盾,义理与义务,恩债与报恩等表现出一系列的复杂性。这些也就可以佐证日本的道德困境。而这一切源自于日本对道德准则缺乏统一性。日本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义理、仁、人情等德行规定之中。他们认为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义理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他许多世界组成。各个世界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特殊的、详细的准则,日本人的道德评价往往是明确指出在哪个特定领域违反规则。每个世界的道德准则也会随着情况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对于主君的义理,在主君没有侮辱家臣以前,要求尽最大的忠,受到主君侮辱后,就可以背叛主君。

每个世界每个领域的准则不同会造成在同一事件里会有不同的准则,这就是所谓道德困境。日本人所划分的生活“世界”是不包括“恶的世界”的。但并不是说日本人不承认坏的行为,而是他们不把人生看成是善的力量与恶的力量进行争斗的舞台,他们不愿意抓住恶的问题。近代以后日本对自己的道德准则的划分层次和范围的不满,使他们选择在教育上把“忠”作为最高道德。之后日本试图建立某种统治一切的道德标准“诚”。日本人用“诚”并非指人的诚实,是指热诚的遵循日本的道德律和“日本精神”所指示的人生道路,诸如义理、忠诚、孝等等,也更强调日本的耻感文化,依赖罪感和羞耻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事。

在这样的道德困境下,鲁思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道德标准来比较,分析日本的道德畸形。她将之归结为德行世界的划分。那么日本又是这样来自我修养的呢?鲁思在书中阐述美国发达的修养系统,认为人在自己的可行目标奋斗过程中会通过自我锻炼来提高自己,弃绝良心和轻率,作为一种技术练习来学习。而日本确认为应在学习考试所必须的特定内容之外,进行自我修养。日本人将之归为,培养能力和能力之上的更高获得。日本人认为修养就像磨掉“身上的锈”,使人变为一把锋利的刀。日本会采取自我催眠、全神贯注及驾驭五官的技巧来自我修养,显示了与印度瑜伽的亲缘关系,把修行导入到忘我人神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有禅宗哲学的素朴的个人主义,讲求精神训练,在“公案”中探求真理,把、让装在“门”内的蒙昧的人性产生顿悟。

六、儿童学习

本书中鲁思将日本人性格及行为的矛盾归结为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因为日本的人生曲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截然相反。它是一根很大的U型曲线,允许幼儿和老人得到最大的自由和人性,而随幼儿期的过去,约束逐渐增大,在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低线。

日本幼儿时期的教育非常注重孩子自身的自由,孩子可以有很多玩乐的权利。不论是出身、待哺,走路说话还是学习都体现了这一观念。日本孩子真正开始被纳入谨慎的生活模式是在入学三年左右,他们要学会控制身体。十岁开始学习对名分的义理,学会复仇思想。这些贯穿至整个成长生涯,高中、大学、军队等他们都会接受诸如恩债、义理、名分的教育,以耻感为道德基础的各种约束,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发育。同时对于男孩、女孩的教育在十岁左右开始有所区分,男生应学习的道德准则,女孩应学习各种义理约束,这些与年幼的自由任性截然不同,给了他们很多的约束,他们的性格也开始不断地凸显矛盾。幼年期他们建立起一面“不知耻的自我”的镜子,他们成年后不免常常窥探自己保存多少儿时的天真。

在他们的记忆力始终会有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任性的时期,这在成人里的二元性变得既追求自由的恋爱又会接受父母安排的婚姻,可以沉湎于享乐安逸也可以不计一切接受极端的义务,有时怯懦但有时也很鲁莽,有时傲慢有时殷勤有礼,这也就证明了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而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也正是其最为重要的原因。

七、鲁思的答案

在第一部分提到了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一直想弄明白的问题。作者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分为十三章讲述日本社会及日本人的特殊性格,一直在阐明日本人性格中的内部逻辑。

距离鲁思写作这本书已经过去50年了。50年,对于日本这个能够轻易从行为上“从一个极端转为另一个极端”的民族来说,很多表面上的东西也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此书中提到的日本民族的一些特质,似乎依旧有效。在鲁思这个美国人看来惊世骇俗的一些日本人行事的准则,比如义理、恩债、名分等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极为普通。

在鲁思看来,中日之间的道德准则的本质区别是“仁”。在本文中鲁思有所介绍,中日都重视“忠”、“孝”,但区别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

信奉无条件的“忠”、“孝”,在我们看来可以说是“皇恩”,“等级制”或者说“武士道”的忠义思想的继承。其实很多的日本传统仍保留至今,家庭、婚姻、父母子女婆媳关系等等。所谓的日本社会的传统道德的保留,这也许有以下这些原因:1)二战失败后,天皇与美军主动配合,使日本迅速把自己的目标从武装扩张调整为经济建设和经济扩张,避免了在文化层面上的全社会反省;2)当时,美国并没有给日本足够的压力和帮助促使他改变;3)后来,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无意中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4)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

鲁思这本书中提到的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精神传统和“仁”的这一关键观念没有被美国人重视。二战失败后,因为天皇与美军主动配合,使日本人迅速把自己的目标从武装扩张调整为经济建设和经济扩张,而避免了在文化层面上的全社会反省,依旧保留了完整的封建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意识到日本文化中缺乏“仁”,也就是“人道”的关键元素,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压力和帮助去促使他改变。此后,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反人性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而现在,在个性彰显的小泉先生的领导下,日本人更是执拗起来。从这方面来说,太沉溺于自己传统文化中的美,太沉溺于自己经济的发达,真不是好事。在国学虚热、经济虚高的今天,值得国人引以为戒.文献推荐:

日本的《四十七士物语》 川岛武宜的《评价与批判》

阅读推荐: 《菊與刀》崔树菊、吕万和 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初版(日本丛书),ISBN 7100012937

0120822 纪伟

12物流管理1班

篇3:从菊与刀看日本

鲁思·本尼迪克特虽然没有去过日本, 却通过已有的资料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研究。她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 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 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 论述了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和家庭, 探讨了日本人有关的生活方式。过去70年了, 书中所提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对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 “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 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如尚礼而又黩武, 喜新而又顽固, 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 由此入手, 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 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这本书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 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 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这本书的名字叫《菊与刀》看来是很贴切的。从书中的理解, 这来源于日本对各种文化的片面而挑剔的吸收, 把其中有用的自己用来, 不好用的就抛弃, 而这些文化中有许多是看似矛盾的, 但是他们还融合在了一起。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忠”, 就被日本吸收, 夸大了, 在约束人的行为的过程中变的无比有力量, 但是“仁”就被缩小了。这样任意阉割外来文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自己特有的意识, 同时由于长期的极端教育不免出现许多畸形行为。

篇4:小读《菊与刀》

【关键词】两面性;性格;矛盾

鲁斯,本尼迪特尼的名著《菊与刀》的写作初衷是为了分析大和民族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实际意义是为了分析太平洋战争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这个“奇怪”的对手,作者同时也给人类学留下了了解日本人的重要参考材料,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承认“我们两国正在交战,这一事实难免对我严重不利。这意味着我必须放弃实地调查的念头,而这种调查乃是文化人类学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大家都知道,《菊与刀》不是通常的著作。这本书的基础是一位人类学家为战争期间的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参考而做的研究报告。它的一切论述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揭示一个未知民族的灵魂深处的世界。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没有直接用人们容易接受的字句概括本书的主题,而是巧妙地以“菊花”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我们知道,这种对立性主要并直接地是由情感因素支配的,而只有人才具有随意转化这种情感方式的思维。

作者正是从日本人对待天皇的态度入手,通过明治维新以来天皇与武士关系的变化来解剖日本统治思想的演进,从而对上述一问题作出了回答。

作者通过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来探寻大和民族背后的民族之魂:日本人对精神力量的极度崇拜、对天皇的无限忠诚、对“情义”的重视以及一种“各安其分、各得其胛’的特殊想法。

对精神力量的极度崇拜体现在日本人对自身的近乎残忍的锻炼,日本人认为类似苦行僧般的锤炼可以使自身的精神达到修炼,他们并不是一个鄙视物质的民族,只是认为精神力量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如果回想一下日本动画片中的细节,其中有很多关于主人公内心矛盾挣扎的深刻描述,日本人正是不断靠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激励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

对隋义的重视,在中国也有,但是作者认为,日本的情义观与其他国家的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很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恩,一个人越是为了“名誉’牺牲其家庭、财产及自己的生命,就越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被定义为道德本身的一部分,是这些国家经常提倡的“精神价值”的基础。日本看来,在自身的圈子里受到的尊敬就是充分的回报。

在这个结构里,对所有日本人来说,天皇就是一切。所有的日本军人,也都是“皇军”,是天皇的部属,是神的选民。这一构造的成功之处,在于迅速完成了日本国民意识的整合,而其软肋则是对已經落后时代的非理性给以绝对强调。由此她得出结论——日本会投降,要利用日本原有的统治秩序,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事实果然是即便战争胜利无望,神风特攻队仍拼命用自杀式攻击报答“皇恩”,但一旦天皇宣布投降,日本人马上采取完全合作的态度。

《菊与刀》中,还蕴涵着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未来发展的期待。她认为,日本人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战后日本转入了扩大精神自由的过渡期,一切将有所改变。“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是一种日本独特的观念,托克维尔曾说:真正的尊严在于各安其分,不卑不亢,自王子至农夫,皆可以此自许。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分别分配适当的权利在并规定其行使范围。与西方文化相比,日本人对“上级’更加尊重——从而也给他们以较大的行动自由,但“上级’也必须严守自己的本分。这是一句日本格言: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它所提倡的“大东亚共荣圈”其实是一种民族分级的做法,在日本人心中,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是落后民族,也就是只能做落后民族的事,这似乎和纳粹德国种族主义有几分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采取的是奴役被侵略的民族,而后者采取的是种族灭绝政策。但是日本人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心甘情愿满足于“各安其分”的日本道德观是不能指望别的国家接受的。

总之,作者对日本人的国民性做了十分透彻的分析,其实,日本是一个很让人崇敬的国家,很自律很坚强,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足球在亚洲都不算是大国,在开国际会议时日本领导人感觉自己国家的足球水平太差很影响他们的国际形象,后来日本足协掌门人川渊三郎为国家足球的复兴制定了详细的复兴计划,不到二十年,日本足球已成为亚洲霸主,可见日本人的精神力量的效果!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自闭。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且还将菊花和刀的精神力量巧妙的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代表的就是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力量。这种重视非物质力量,轻视物质力量的文化内涵,使得日本在对外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了其人性的极端残酷性。

虽然这样的文化看似是很矛盾的,也很难让人理解,但是他们还融合在了一起。由此不难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所属其范围内的人群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民族的传统社会心理的形成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也在努力地认识自己,努力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在文化中寻找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露西·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2005.

[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篇5:菊与刀读书报告

在我还没翻开这本书时,我就对书名十分疑惑,菊与刀,是本来两种不相关的东西,为什么作者要把它们放在同等的地位呢?然而,在我翻开了第一部分时,我顿时明白了菊与刀的含义。“菊”原来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刀精神的象征。而作者选择这两种东西来命名,正是为了形容日本人的这种极端且矛盾的性格特点。借用一下书中形容日本人的句子“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完全符合了菊与刀的含义。

其实,一提起日本人,我骨子里就有一股极其厌恶之情。因为,我总不能忘记,大约100年前,日本就开始陆陆续续不断地侵犯我国领土,后来居然还发起全面侵华战争。虽然,我知道当时的大清的确昏庸的确弱小的确可以欺负,可是日本人战胜之后还要屠城屠尸用各种令人难以接受的残忍的手段去折磨俘虏和平民我就真的觉得已经超出了人性的底线。所以,我一直都是以一个词来形容日本人:“变态”。然而,到了今天,当我读到菊与刀时,我终于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刀,是冷兵器中最早被使用的暴力工具,而在热兵器时代,日本人还继续崇拜这种由刀所代表的武士道精神,这就已经充分说明了日本的精神力量是多么地执着和强大,而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核心,就促使了日本在战争中多采取异常的方式,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还如此凶残地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无辜居民。

虽然我骨子里很鄙视日本人,可是,我又不得不赞扬日本人的“战斗力”,无论是二战战败后20年内的恢复重建,还是发展到如今的科学技术,日本都可谓是难得的非常成功的案例。照大的来说,我国的科技水平目前还远远够不上日本的,照小的贴近我们身边的生活来说,走到大街上,10个中有7个都是用着日产手机。虽然制造地是中国,可是专利费还是日本的。更别说那些什么动漫、日剧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了。粗俗点来说“小日本很贱,但是很牛,你不得不服他!” 原因何在?

日本在很早就重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发展的快慢是科技发展

快慢的基础,在明治维新是他门就提倡教育的发展,这就是历史留下的厚实基础。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更是给这层基础“锦上添花”了不少,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的发展会如此地快速,如此地令人惊叹。

篇6:《菊与刀》读书心得

八年的侵华战争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崇尚武士道精神,就如中国的文士,英国的绅士一样,有民族自身的格调。神道教侵染了每一个日本民众,君权神授作为一种至尊信仰于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天皇是作为神出现在日本理念中,是断然不允许被侵犯的,在日本是没有过天皇被推翻的,也就是说没有改朝换代,天皇始终是天照大神的后代。

日本历史莫名的呈现了一种等级制度,每个人都各安其位,都在极力寻找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位置,两个人之间不可能有平等的关系,你或许高于我,或许低于我。对于位高者他们都展现出了绝对的服从,而对于位低着,又都保有一种恃强凌弱的风度。你会说日本是一个学习的民族,但这也隐含在他们的等级制度下,如果他感觉你的民族强大他会放下一切廉耻去学习你,充满了谦逊,反之他会把侵略当成理所当然,是对低等民族的教化与拯救,从麦克阿瑟接管日本后,日本表现出的低贱的谦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从日本无耻的侵略而又不知悔改中我们更可以看到这一点。

篇7:《菊与刀》读书笔记

我对日本人的印象是很不好的,想起来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我不禁想起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对于日本人的恨之切应该是深入骨髓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即使是日本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初中教我们历史的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日本人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正是他们这种善于学习的态度才得以让他们发达到今天这等程度。她也曾教导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读了《菊与刀》这本书之后我全面地了解了日本人的性格。

小小岛国,资源匮乏,却能掀起两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却能迅速崛起,至今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必有过人之处。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要点有三:

一、崇强精神

"崇强"的意思就是尊重强者,崇拜强者,学习能力强 是一个非常崇拜强者的民族。

尊重强者,崇拜强者,应该是地球人民共同的心理习惯。但真正将这种心态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且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应该是日本人。

日本人对强者的`膜拜已经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地步,甚至不论对方是否自己的敌对一方。

李氏唐朝强盛,日本人学习,美国大兵强悍,日本人学习……

日本人对来自中国的孙中山,李小龙也持有很强烈的崇强心理。丝毫不理会李小龙在全球银幕上将日本人揍得死去活来,李小龙的大徒弟就是一个日本人木村武之。

日本人的这种崇强精神完全抛开彼此立场,只要对方是强者,就表示尊重和学习。

某种程度看来,在日本人的心里,没有真正的对错成败,只有强弱之分!只要是强者,都崇拜,尊重,并且学习!

在这种强大的崇强精神感召之下,日本人会不断向强者看齐,学习,使得自身不断进步。崇强心理的背后,还带有很明显的要么不学,要学,就向最强者看齐的潜在意识。 日本人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崇强精神驱动之下,不断的学习领先知识和技能,使得自身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屹立世界强国之林的。

二、团队精神

任何组织,任何形式的竞争,从长远角度而言,都是团队的竞争。

最坚固的城堡,最高明的攻击是从内部开始的。 群体竞争的道理亦是如此。

一个组织,无论强弱,如果内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就会使得个体力量处于高度集结的局面,从而爆发出最强的竞争力量。

日本人的团队精神是颇为突出的。

一句比较知名而颇具戏弄色彩的话语是: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三条虫。我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但国人喜好窝里斗的习性,却是甚为显著的。

就我所见,很多中国企业在内耗方面消耗不少竞争潜能,颇为可惜。

如果一个组织团队,能真正做到团队一致,朝着目标,劲往一处使,爆发出来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但是实践中,往往并非如此,值得我们深思,学习,进取,引以为鉴。

三、专业精神

日本人的专业精神非常突出,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著名的住友财团,即使对于招聘一名普通的电工人员,要求也非常专业。首先需要具备三年电工的从业资质,然后经筛选,进入住友,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电工知识学习,经考试及格之后,方才正式上岗,担任电工工作。 在住友,即使对于拧保险丝这样细致的工作也有非常专业的规定。保险丝的长度必须为八厘米,中间对接光源,先向左边拧三次,然后向右边拧三次。如此,八厘米长的保险丝刚好拧完,不多不少。这,就是专业。

反思我们日常管理和接触的中国企业,与这种专业精神相差极大。

当我们对事物的专业型高强度强调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对事物本身的细节会进行深入的把握和研究,从而使得事物更加专业,更加优秀。

专业精神的背后,是一种强大的钻研精神,用心态度。

强悍的钻研精神和用心态度,则是成就伟大事业,将事物推高到淋漓尽致的唯一态度。

按此,不难解析,为何日本的工业科技如此发达和领先。 我们应该相信专业。

写下上面的文字,并非强调所有的日本企业都是绝对优秀的。树大有枯枝,日本一定也有非常糟糕的企业,但他们绝对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

篇8:《菊与刀》 读书笔记

——我眼里的日本人

“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是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的评价。

日本,横卧于东海之上的一个岛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从唐朝时,就不断派遣使者来华夏学习中华文化,留下了鉴真和尚东渡的佳话,还一度向我国朝贡,到了明朝又有倭寇屡屡扰边,而近代又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学在“东洋”,培养了很多回国后叱咤风云的人物,著名的有鲁迅,蒋介石等。然而,令人不能释怀的是他参加了二战并作为轴心国的一支主干力量,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日本人至今也不愿反思其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反而一再逃避,屡屡篡改教科书。

好笑的是这样一个民族,居然又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礼貌的国家,其国民高素质甚至连自称是来自文明社会的西方人也自叹不如。

就是这样一个与中华民族渊源深厚的国家,说不出让人爱还是恨,尊敬还是鄙夷,究竟是勇敢还是在历史面前畏缩的民族,一再地挑动着中国人的心弦,让人迷惑不解,读完了本尼迪克特的作品,或许能帮助我们稍微解开这个疑惑。

二战胜利后,就连战胜国也不理解他们这个强悍的,桀骜的对手,战败后却温文尔雅,甘愿忍受连同盟国自己都觉得不堪忍受的苛刻条件,甘愿让上万美军驻扎在日本的领土上,尽管一再传出美国大兵在日本欺凌妇女,胡作非为,然而日本政府却一再忍让,甚至帮助为非作歹者掩盖。为此,美国人不安了,他们畏惧这个不露声色的对手是否又再耍什么花招。因此,对日本做了大量的研究,《菊与刀》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由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完成的,你同样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本被西方社会公认剖析了日本人性格中矛盾的一面的著作,本尼迪克特写作时受当时条件限制,却并未亲身前往日本。

日本社会吸收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但又吸收得不全面,他保留了很多自己的文化残余。他是一个极端保守的社会,等级森严,哪怕是在今天,日本人也是相当的保守。与中国的“留学热”、海外学习热、海外派遣不同,大多数日本人都始终相信,日本是这个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他们对海外经历没有兴趣,似乎一生就局限于他们自己的那几个小岛上。书中作者想、向我们阐述了这种现象的缘由:一切都源于其等级制度。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或许,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自己经历过封建时期,但中国并不是一个等级社会。民众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社会的上层,但是在日本却没有什么机会。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封建思想,却没有吸纳我们的封建制度。即使是在今天日本政坛也只是由那几个政治家族在把持着,没有家庭背景的人是无法进入高层的。也许是由于这种持续了几千年的思想的统治,每个日本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他们唯命是从,今天的日本企业文化或许也是这种思想的延续,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点头哈腰,一个劲的说是,但是他们执行起来却又是一丝不苟的,不像我们中国人,只是为讨好上级,表面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似乎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的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他们的使命,这种从骨子里的服从精神已经浸泡整个日本上千年了。日本只有一个精神领袖,天皇的地位几千年都没有变过,即使是在幕府时期,将军大名们发布命令也只能说是“奉诏行事”,不管实际统治者力量有多么强大,他们都不敢废掉天皇,而且似乎他们想都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而在中国同期历史上,皇帝被废掉,新的上台,不满意,又废掉,却一再重演。这让人觉得整个日本社会就是一个大宗教,天皇似乎就是类似于基督教里的上帝,将军就是教皇,尽管掌握实权的是教皇,但谁也不能怀疑上帝。天皇充当一个精神领袖,所以在二战时天皇一声令下,数百万日本人奋不顾身的投入战斗,而且决不投降,在西方似乎一支部队伤亡超过五分之一,投降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日本,战士只觉得自己战斗是在给天皇效忠,所以战斗起来奋不顾身,被捉了以后也是要自尽,因为在日本投降了的人是抬不起头的,他们会问你“为什么不自尽?”。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到,二战后,只是日本军部大本营宣布投降,而战争的罪魁祸首,或者说发起人,天皇却置身事外。而且很多战士在军事法庭上被要求认罪时,只是解释,是天皇叫我做的,在他们心中,天皇永远是对的。他们在战争时的杀戮只是一种效忠天皇的方式,如此这般像“神风敢

死队”等自杀式武器也似乎迎刃而解了。前几天看了NHK的纪录片《日本的群像:东山再起的20年》,不光是看这部纪录片,无论是哪部只要是写实的,我都会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他们不像中国国企那些老板,一个个大腹便便,口若悬河,油光满面,乍一看感觉是政客,日本的企业家和中国的大不相同,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很少有几位年轻点的高管,即便面对的是自己国家媒体的采访,也都是非常内敛,话很少,但他们却在20世纪之交几乎统治了整个电子行业,里面介绍了东芝半导体在闪存技术方面被韩国三星打败了,准确的说是韩国三星窃取了他们的技术,挖走了很多关键人物,日本人想要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宝座,两家公司斗得非常激烈,整个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哪是纪录片分明是战争片。但是又偏偏有那么几家中国公司,掺杂其中,其实那都是些很大规模的国企,有很多还是我们一些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去的,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只是靠政府输血的病人,日本人似乎不把这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空有块头的大家伙放在眼里,相当傲慢的日本人,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位作家的评价“日本人表面上对你毕恭毕敬,点头哈腰,其实心里想的是‘还是我们日本第一!’”。他们或许一生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是这样一群矛盾的人,既谦恭,又傲慢,既温驯,又好战的人构成了一个看似怪异的日本社会。

篇9:菊与刀读书感想

——《菊与刀》读书笔记

一、初遇《菊与刀》

大一的时候迷上了日本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对这个国人恨之入骨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刚好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介绍日本文化的《菊与刀》一书,因此我开始从书本触及日本,就从今天开始就写读书笔记了。我对日本的了解仅限于动漫以及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这些都是比较浅显的。所以,从课堂上能学习到一些日本史的知识以外,还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许多我不知道的,能更加理性地冷静地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日本,对于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更加全面的客观的分析,能对日本少一份冲动的情绪,多一份理性的认识。嗯,希望她能给我带来这些吧。

之前,因为看了比较多的抗日战争片,提起日本对我们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一想到就咬牙切齿,对日本是恨之入骨。现在随着知识的积累以及理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日本,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也是作为21世纪新一代青年的必备素质。《菊与刀》这本书便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了解日本的渠道。

二、读书随想

(一)序言

今天先看了这本书的序言(译者:吕万和)。序言简单介绍了美国女作家本尼迪克特写这本书的背景,翻译这本书的译者的立场还有这本书的广泛影响。序言中提到“菊与刀”的解读,“菊”为日本皇室家徽(就像我们的“龙”一样吧),“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老师上课讲时说过,作者命名这本书时是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而这种性格是矛盾的(爱美而尚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等等)。作者从这方面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的一些社会现象,形成这种日本的民族性格的重要原因是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作者称之为“耻感文化”,而这耻感文化与欧洲的“罪恶文化”是不同的。日本的“耻感”是靠外力的强制约束的并非来自内心的。

这种矛盾我认为是极端的,他们的文化缺少民族性的内在的一种约束自我的道德规范的理念,我们有植根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有自然而然的约束力,并且这种约束是合乎情理的,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如“中庸”,“仁”,“和”等等。而日本缺少的正是来自精神的内心深层的规范标准,以致对我们犯下滔天罪行。

为什么日本的教育会成为影响日本整个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呢?是怎么影响的呢?为什么称之为“耻感文化”呢?对他们思想约束的强制性的外力又是什么呢?日本的一些社会现象又是怎样反映的呢?这些是我从序言中得到的以及根据以往了解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答案给我一些启发。

(二)战争中的日本人

我觉得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以战争的角度来分析日本人的性格。日本对战争的原因与其他法西斯国家不同。其他国家是对压迫弱小民族的罪恶方针,而日本呢,则是应该结束各国拥有的绝对主权的无政府状态,从而建立等级秩序。日本是真心建立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的国家,他们认为,各国都应该在世界序列中确定其位臵位置,才能形成统一的世界,即“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等级制的信仰与信赖。这一点与我们一直以来对崇尚和平热爱和谐的民族性格是大有不同的,直到现在我们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和谐社会,是与我们几千年来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当我们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成为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格并成为衡量我们行为习惯的标准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最使我震惊的便是日本人认为精神将赢得对物质的胜利。日本人一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对物质主义甚至到了鄙夷的地步。这也深深的体现在战争中。他们宣扬是战争是物质和精神的较量,物质一定会失败。他们将军舰和大炮只视作不灭的“日本精神”的外部表现。他们鼓励士兵说:“我们的身体越是沉重,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精神就越能凌驾于肉体之上。”他们的飞行员驾驶的小型飞机以自杀方式进攻撞击军舰,还有,不管是日本军人还是日本士兵被俘虏或者任务失败的时候总会切腹自尽来表达他们效忠天皇,也是对精神极大崇尚的表现。不仅如此,当医院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转移伤病员时,伤病员往往会自杀或者军医枪杀。在绝望的情况下,日本士兵应当用尽最后一颗手榴弹进行自杀或者赤手空拳冲入敌营,进行集体式的进攻,但绝对不会投降。认为投降是可耻的,他们如果丧失了名誉也就丧失了作为日本的生命。“死亡便是精神的胜利”这种崇尚精神蔑视物质的理念对日本本身物质紧缺起到积极的作用。

日本打胜仗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家、大本营以及他们的军人也一再说,这场战争不是军备与军备的较量,而是美国人对物质的信仰同日本人对精神的信仰之间的决斗。日本人相信精神能战胜一切,这一点深入到他们对外的战争以及对内的国民管理中。而当日本在战争中失败时,总会说事情的发展早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值得担心。全都策划好了,万无一失。只有从这一信念出发才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精神信仰——所有的发展都是主动预料到的,不是被动的,不是被别人强加于自己身上的。他们习惯于建立在万事俱有安排的生活方式。

此外,战争中日本人经常说安全感与士气不过是一个精神准备的问题。当遇到麻烦时,日本人对其国民的照例交待是说这是早已预知的,所以丝毫不必担心。这样似乎告诉国民,我们居住在一个可预知的世界下,任何事情都是我们预先知道的。这样的说法便给了日本国民一种安心感,使他们可以很淡定的面对一切。其实我感觉这一方面也是在说日本人强调精神上战胜一切。他们通过培养精神以鼓励民众和士兵,让他们充满希望无所畏惧。

(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明治维新 1.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是一个等级制严格的国家,无论是国内的制度还是对待国际关系的问题都是运用这个原理来看待。他们认为日本处于国际金字塔的顶端,过去到现在他们的观念一直深受其影响。在1940年日本同德国意大利签署三国同盟的协约是为了世界各国的“各得其所”。

日本信仰“各得其所,各守本分”,这是根据其社会经验所培育的生活准则。日本是一个等级深严的社会,他们相信秩序和等级制度。这一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是日本民族有组织的生活准则,也是最容易接受,接受面积最广的。人与人之间是一定要分清身份等级的。日常交往中的细节动作也都反映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一个日本人与另一个日本人交流时会根据社会地位,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词汇。比如,使用“敬语”、鞠躬等,这反映了家庭的等级情况。

同时日本人同我们中国人一样也十分尊崇孝道。早在公元6、7世纪,日本就接受了中国人那套系统的孝道理论,同时也采纳了中国的佛教、儒家伦理以及世俗中国文化,如文字,宗教,建筑文化。但是孝道的表现特点难免有所修改,以适用于不同的日本家族结构。“孝行”在日本是一个只限于家族内部面对面的成员之间的问题同时也是日本等级制在日本家庭中的反映。它意味着在一个几乎只限于自己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及后裔的团体中,根据辈份、性别和年龄占据一个适合于自己身份的地位,应该遵循“长兄如父,长嫂如母”,长兄是这个家族中仅次于父亲的地位最高的决定者;一个人在等级制的地位还要取决于性别,同当时封建制度的中国女人一样也是“从父、从夫、从子”“夫为妻纲”,但是她们看起来比中国女人幸运的是不用缠足可以自由出入商店,不用隐藏于深闺里,掌管着家里的生计,“媳妇熬成婆”时,这种权利似乎更大了。每个日本人先在自己的家中适应这种等级制之后逐步适应到全社会范围内。这种等级关系是固定的,内在的,是不可侵犯的。

当德川家康击败所有敌手成为德川氏的第一代将军时,便开始了德川家族对日本长达260多年的统治。德川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极力加强封建体制。为了维护社会的等级性,每个人的身份都是由世袭固定的。身份等级是世袭固定的,士、农、工、商、贱民严格的社会等级。只有武士可以带佩刀,这是阶级以及特权的象征,并且他们有对其余阶级使用佩刀的权利。但他们不能兼做其他身份,因此他们只能是依靠俸禄生活,必须限制家庭规模解决生活问题。农民对农田的所有权受保护,耕作者的利益也受保护,他们也同武士阶层一样,需要限制家族规模,他们要进行纳税,所剩的只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在实行封建制的古代,日本同中国一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商人从事的商业活动会对以农为本的社会基础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统治者们会采取措施限制商人的活动阻碍其发展。贱民是社会最低级的劳动者,是以“不可接触者”,被排斥与正常的社会统治组织之外。但是这种等级制度也具有灵活性,日本习惯于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进行调节,而不破坏大家公认的常规。一种方式是富人可以通过典押和地租变为地主,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然后他们将自己的子女与武士阶层联姻,自己也成了“绅士”。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过继和收养的方式实现身份的转变。

2.明治维新

由此看来,日本人是一定要分清等级的,他们各守本分,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这样的守旧也使日本历史上一度落后,被西方国家欺凌压迫过。1853年的“黒船事件”后,许多日本人觉醒,力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1868年明治维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在执掌明治政权大刀阔斧改革的统治者们,拒绝废除一切等级制,因此在他们采取的每一项措施中无疑包含了“各安其分”等级制的思想。

明治政治家们在谨慎而细致地划定国家在政治中的权能范围和国家神道在宗教中的职能范围。统治者们在法律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给予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并设立了议会。而这个宪法是限制人民和舆论干涉侵扰的,而负责起草宪法的局也因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治机构上选举产生的议员没有什么发言权,普选产生的众议院代表国民的意愿,仅仅有批评权、质询权,并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和立法创议权。众议院还会受到贵族院的制约,并且对法律的控制权他们两院对等。日本人而言在他们眼里国家是近乎完美的,当国家权限越过自己的范围而干涉地方事务时,其裁决也会受到尊重。而在地方事务上,日本人相信则是地方的事物地方上解决,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行使分配的职权。在宗教领域中,日本有受国家管理的宗教即国家神道,被视为民族象征而赋予特殊尊敬。不仅如此,神官系统的全国性等级制与政府系统并列,从最底层的神官到最高层被尊为“阁下”的神祗官。在工业发展领域内,国家干预经济制定计划,并补助认为重要领域的产业,尤其是在重工业领域,兵工厂、造船厂、冶炼业、钢铁业等不仅有优先发展权,国家还予以补。对于重要领域内的领导者,小工商业者和非官僚者都是没有资格的,大企业实力雄厚的财阀才能涉足这个领域。明治维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

总之,日本在构筑这个世界时,经常考虑到等级制。这种等级制不仅涉及家庭内部及人际关系中,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宗教、军队、产业等各个领域时都会有周密而严格的规定。在日本人看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的等级制是十分安全而有秩序的,而当这种“安全”的社会结构输向国外时,是十分不恰当的,事实证明也是失败的。他们认为,这种等级制同样可以运用世界范围内,其实,这种制度仅仅归日本所有,具有特殊性,不能按照他们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其他国家,是不适用的。

(四)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报恩于万一

这两章内容主要讲的是日本的“负恩”与“报恩”,在日本的社会主流思想中,“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日语里,“恩”的词有许多种用法,其中共通的,就是承受的负担、债务、负重。他们常说“受某人之恩”,其实也就自然而然的对施恩的人(恩人)负有了义务。从这层意思来讲,“恩”,也意味着对所欠恩情的回报,从而就有爱的意思,但其本义就是负债。

日本人对天皇、父母、老师、主人甚至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都有恩情,不忘恩情是日本人最大的习性,但具体“恩”的含义却又不同。在用于地位和最大的恩情即“皇恩”时,是在无限忠诚的意义上来说的。他们认为,能够生活在安居乐业的这么美好的国家是天皇给予的,是“皇恩”。天皇是神圣的,是日本国民统一的最高象征的国家元首,是远离一切尘世的圣父,“神圣不可侵犯”。在他们概念里,“忠”只能献给等级制的最高者——天皇。对天皇“尽忠”并且是绝对忠诚,被视为最高的道德,是对“至善之父”的虔诚信仰。因此,日本民众对天皇是至高崇敬的,他们报答皇恩在战争中能做到令行禁止,只要天皇一个命令就可以开始战争,士兵奋力征战,甚至以死报国,但同时一个停战的命令他们照样也可以立即做到,他们用遵守和平的方式是陛下安心。“忠”在臣民与天皇之间构成了双重体系,一方面,臣民向上直接对天皇,用自己的行动使陛下安心;另一方面,天皇的敕令是经过天皇与大臣之间的各种中介之手层层传达。只要是“天皇谕旨”就能唤起人心尽“忠”,其号召力与强制力是非常强大的。在日本的历史上,尤其是在战国时代武士逼迫将军退位、拥立自己的封建领主已是屡见不鲜,但是他们永远精忠于报效天皇。因为天皇身居九重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对主君的忠是比对将军的忠更具有强制性。“忠”是日本的最高法律,对日本人的支配力是无可怀疑的。

其次就是来自父母的恩情。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养育子女,对子女施恩,而子女是对父母有欠恩的,必须努力偿还。所以,父母有权支配子女的一切,作为子女也应该竭力服从父母,即孝道,同时也是前面提到的等级制在家庭中的反映。与下一代,如此代代相延续恩情,并且对于义务的担负和偿还,年长者责任更大,就要监督年轻人要求他们必须服从长辈的决定必要时会做出牺牲,这样在家庭中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而孝道常常会与其他道德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宽宥父母的恶行或是无德。

对老师、主人同样有类似的报恩。当他们陷于困难时,或者对他们的亲属予以特殊照顾。这是对报恩的伦理原则的运用。他们把自己当成巨大的负恩者,自觉履行义务,并且这种恩情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的严重,形成一种利息。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在日本,对于陌生人主动帮助或者给予的一些东西,会让接受帮助的人有压力甚至是讨厌的。他们认为除了接受特定的职业(如警察)的帮助外,陌生人的插手只会让对方背上恩情甚至会怀疑是否有不良的利益动机。我们视爱,关怀,慷慨仁慈等为无价之宝,难能可贵。而在日本却定义为一种条件,接受便成为负恩者了。

在日本文化里,“恩”与“负恩”是不同的,就好像金钱关系的“借”与“贷”一样。“恩”一经接受就是永远存在的债务;而“报恩”则是刻不容缓的,是积极的义务。只有为报恩而积极行动的才会称之为美德。因此“难于报恩于万一”。

(五)“情义最难接受”&洗涮污名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接受”。一个人报答“情义”就像必须报答“义务”一样。日本人在谈及行为的动机、名誉以及他在本国遇到的各种麻烦时,经常说到“情义”。“情义”有两种类型。一类为“社会的情义”即“报答情义”,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另一类“对名誉的情义”,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情义”的范围很广,包括对姻亲家属应负的责任义务,大多数日本人更重视的则是武士对主君及同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重视名誉之人对其上级及同辈所尽的忠诚。

“情义”的准则是必须报答,生活中,只要有可能人们都记录相互之间的来往,不论是劳务还是物品,无论是出生或死亡,还是插秧、盖房、联欢会,“情义”的交换都要仔细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回报。对于“情义”日后时间越长,压力会越大,因此必须尽可能去报答“以免遭世人非议”。

“情义”是不使名声受玷污的义务。内容包括:“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各种繁琐礼仪的要求,能忍受各种痛苦,在专业及技能上维护自己的名声。对于名分之“情义”,还要消除毁谤或侮辱,因为毁谤会玷污名誉,必须洗血,必要时也许要对毁谤者进行报复,或者自杀。因此在日本历史故事中也包含两个主题:一个是有错误者向正确者进行报复;另一个是受辱必报复。日本人对失败、毁谤或者排斥的反应很敏感,因而极力恼恨自己而不去恼恨别人。而现代日本人施之于自身的最极端的攻击行为就是自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杀,可以洗刷污名并赢得身后好评,这样是一种光荣的,有意义的行为,是最体面的办法。而自我攻击又是表现为消沉、沮丧以及日本知识阶层中流行的典型的厌倦情绪。1930年代中期,他们当中许多人用传统办法摆脱这种消极情绪。他们抱着国家主义目标,把攻击矛头自从内心转向对外,从对外发动极权主义目标侵略时,他们重新发现自己,就应该征服另一个民族。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目标是为了名誉。“情义”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使用侵略手段,另一方面是遵守互敬关系。在战败之际,日本人从前者转向后者,是不觉得心理上有任何压力。因此,在战败后,日本人一非常善意的态度接受战败及一切后果。他们认为要维护战败的荣誉,就要采取友好态度达到这一目标。

(六)人情的世界&道德的困境&自我修养

日本人认为肉体的享乐是件好事,是值得培养的。但追求享乐要恰如其分,不能耽误人生大事,不得沉迷其中。他们把享乐当艺术一样培养,却又牺牲享乐献身于义务。他们最喜欢的是洗热水澡,他们也重视历练“冷水浴”;睡眠也是日本人爱好的乐趣,也是最熟练的技能之一。他们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睡眠。他们认为睡眠不是为了精力和休息,而是喜欢,因此他们可以毫不吝惜地舍去睡眠时间做更重要的事;吃饭是享乐式的休息精于做各种美食料理也是严格训练,有时,强行绝食是测试意志坚强的良法。

在“人情”世界里,浪漫式的恋爱日本人已经习惯,只有把“性”的享受放在人生的低微位置上就行,在我们看来他们不大讲伦理道德的。同性恋也是传统“人情”的一部分,只要把他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酗酒也是被允许的,他们享受喝酒是不会被社会所嫌恶的。在日本人的观念里,精神与肉体不是对立的,世界也并非是善与恶的,人是有两种灵魂“善良”与“粗暴”,在不同场合下是善的。据此,日本人认为,中国文化强调仁,用仁来规范一切恶行,是具有劣根性的。

日本人十分强调精神修炼和自我修养,如他们喜欢寒冷苦行,在黎明前站在或坐在冰冷刺骨的瀑布下,或在冬夜三次用冰水浇身,其目的是训练有意识的自我,直至不再感到痛苦,当他意识不到冷水的冲击和身体的颤抖之时,他便达到了“无我”、“练达”之境界。精神训练也必须同样自悟。因为从自身以外的源泉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没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自身的悟会才能有所成。这也符合我们中国的说法,“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七)儿童学习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日本儿童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对日本的双重性格的影响。日本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谨慎和自制。日本的人生曲线呈现U字型曲线,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但随着幼儿期的过去,约束逐渐增加,直到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低至最低线。在小世界里就是神,可以纵情恣意,甚至可以攻击别人,似乎一切欲望都能得到满足。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谨慎的教育往往使他们行动怯懦,但他们却又能勇敢得近于鲁莽。在等级制下,他们可以表现出极为驯服,但却又是很不轻易接受上级的驾驭。日本儿童教养的不连贯性导致日本性格的双重性格。

在日本,孩子很小时,父母对孩子的无情的训练为长大成人后服从日本文化中最繁琐的强制性做足了准备。母亲常常使用“危险”和“不行”来规劝幼儿,这样,使孩子在威胁中能够听父母的话。还有用讥笑、嘲笑的方法,是孩子跟到羞耻从而让孩子听话,这对以后孩子的成长会产生阴影。还有,父母们会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训育孩子等等。

(八)投降后的日本人

这个章节主要写美国对投降后的日本采取的政策以及日本人投降后的心理。美国对战败的日本是“要求日本人自己整顿自己的国家”而美国方面提供指导。战后仍然保留天皇,在军队复原、官员任用等方面美国都在积极的协调发展。

当然,日本最终的失败让本国的民众汲取了教训,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达不到荣誉之路的,是失败的,错误的,他们转向另一种方式就是实现世界和平,在和平国家发展中取得受尊重的地位。

上一篇:中文导游词精选下一篇:九山公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