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感受

2024-04-08

《菊与刀》读书感受(共11篇)

篇1:《菊与刀》读书感受

谦虚和善与“武士道”精神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天皇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天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天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天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天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日本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我认为,还是作者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篇2:《菊与刀》读书感受

《菊与刀》成书于1946年。本书的目的在于研究日本以便于美国政府制定占领后的对日政策(总结自本书“译者序言”)。当时日本刚刚战败,由于苏联的抵制和中国国力衰落,只能由美国单独占领。而且美国战后将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对手,日本自然而然成为了美国的远东桥头堡,所以扶持日本复兴对于资本主义阵营有很大的意义。

译者序言中写道:“著者吧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是人的内心。”读到这里,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本畅销书《别跟我说你懂日本》中的观点:日本社会等级制度,外加社会公德对于个人私欲的约束,使很多日本人处于压抑状态,但是一旦没有了周围大环境的约束,例如来到敌国的领土上的暴行。又如有的日本人来到中国后,由于中国社会没有那么大的约束力,所以吐痰闯红灯之行屡试不爽。

书中提到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我认为用“矛盾”来形容日本人的民族特性在适合不过了。从目前所了解的日本,不难举出例子来验证。“尚礼好斗”:日本人崇尚礼仪,这和中国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日本的民族性格里貌似有着与生俱来的尚武天性,这和俄罗斯民族的尚武有些相似。从数次出征朝鲜到明朝袭扰中国沿海的倭寇;对于“喜新而顽固”这一点,明治维新说明这一点再好不过了。日本师从中国到效仿西方,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我认为是和他们这个民族性格分不开的。他们迅速抛弃了不实用的清朝考究文化,转而完全西化,这体现了喜新,顽固体现在明治维新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虽然也有大久保利通废除相扑,传统服饰等一系列的举措,但是日本对于其民族传统文化如茶道、和服、神道教以及传统艺术的保留程度的确很深,这就和当下中国很多传统文化技艺日渐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服从而不驯”:日本文化有着很深的等级传统,本书作者在说起日本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动机,在日本人眼中看来是给亚洲各国人民一个等级秩序以防止纷争,但是这种思想在其他民族看来就成了压迫。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将自身想法强加于人的观念。而这种等级传统的确是日本人服从天性的来源之

一。但是,长久处于这种制度下,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这就有了反抗的动因,日本历史上家臣反抗主君,幕府以下犯上控制天皇的事例并不少见。书中也没有深究这种民族性格的成因。

本书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中说到日本推行“精神优越于物质条件这一信条”。这个我认为这和东方传统中重视精神修养有关。但是二战中这一点确被战争分子用天皇崇拜思想作为工具进行错误的强化与误导。举个例子,日本因为受到国力限制,它的军事装备水平是帝国列强中最弱的。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苏联以两倍于日本关东军的兵力,以巨大的火力优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但是苏联红军经历了平叛战争,实力远非日俄战争期间的沙俄军队可比。加之苏联工业化累计的物质基础,其军队装备水平是日军不可比拟的。最终结果却是苏军付出了比日军更大的伤亡。战后朱可夫元帅也坦诚的讲这诺门坎战争是他经历的最艰难的的时刻。日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强悍,和他们这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的信条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濒临绝境也会在战斗到最后,这种战斗方式让美军在太平洋战役中就吃尽了苦头。

对于这种强调精神的做法,作者在本书第二章中自豪的写道:“经过与美国人的精神较量,日本人的精神力量是不够的。”我个人实在是无法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太平洋战场完全说明,日本人的战斗精神是美国人无法比拟的。举个例子,美国人作战讲究火力输出,在太平洋岛屿上,首先切断日军补给,然后炸弹舰炮排队推进,一个海滩阵地会被美军的炮火挨个炸一遍。曾有一个战例:在一个岛屿上,美国人用推土机堆起一座小山,在两天内只推进50米,5天后把掩体中的日本狙击手活埋了(战例源自铁血军事论坛)。所以,美国胜了日本,不是赢在了精神,而是物质基础。众所周知,日本地狭人稠,资源匮乏。这种顽强的精神,只不过是在加大美国的物资损耗罢了,但是美国确实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这点损耗是不看在眼中的。

书中还提到,日本军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太平洋战场上大部分日本伤员一般都是自杀或者由军医在撤退前枪杀,但是美国人确实在撤退时先转移生命。虽说日本这种做法是在漠视生命。不过从宁死不做俘虏也看出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对于死亡的不同看法。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舍生取义的看法。日本也有舍弃生命也要维护义理的传统。但是西方人受宗教传统等影响,生命重于一切,所以,战争初期,东南亚的英军遭遇日军,只能是溃败,但是当中国军队对上了日本军队,这就展

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而受这种影响,日本人认为做俘虏是可耻的,俘虏即使是战后回到家乡也会受到众人的鄙视(总结自本书35页——36页)

当看到本书的第四章“明治维新”时,我纠正了以前的一个误区,之前我一直以为明治维新是日本自上而下的由下层武士依靠政治强权推动的一场改革,是很顺利的。结果读了这一章才发现,原来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如此激烈的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变革必然会激发社会矛盾,书中提到明治维新最初10年间爆发了190余次农民起义。

篇3:从菊与刀看日本

鲁思·本尼迪克特虽然没有去过日本, 却通过已有的资料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研究。她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 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 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 论述了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和家庭, 探讨了日本人有关的生活方式。过去70年了, 书中所提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对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 “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 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如尚礼而又黩武, 喜新而又顽固, 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 由此入手, 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 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这本书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 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 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这本书的名字叫《菊与刀》看来是很贴切的。从书中的理解, 这来源于日本对各种文化的片面而挑剔的吸收, 把其中有用的自己用来, 不好用的就抛弃, 而这些文化中有许多是看似矛盾的, 但是他们还融合在了一起。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忠”, 就被日本吸收, 夸大了, 在约束人的行为的过程中变的无比有力量, 但是“仁”就被缩小了。这样任意阉割外来文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自己特有的意识, 同时由于长期的极端教育不免出现许多畸形行为。

篇4:小读《菊与刀》

【关键词】两面性;性格;矛盾

鲁斯,本尼迪特尼的名著《菊与刀》的写作初衷是为了分析大和民族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实际意义是为了分析太平洋战争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这个“奇怪”的对手,作者同时也给人类学留下了了解日本人的重要参考材料,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承认“我们两国正在交战,这一事实难免对我严重不利。这意味着我必须放弃实地调查的念头,而这种调查乃是文化人类学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大家都知道,《菊与刀》不是通常的著作。这本书的基础是一位人类学家为战争期间的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参考而做的研究报告。它的一切论述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揭示一个未知民族的灵魂深处的世界。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没有直接用人们容易接受的字句概括本书的主题,而是巧妙地以“菊花”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我们知道,这种对立性主要并直接地是由情感因素支配的,而只有人才具有随意转化这种情感方式的思维。

作者正是从日本人对待天皇的态度入手,通过明治维新以来天皇与武士关系的变化来解剖日本统治思想的演进,从而对上述一问题作出了回答。

作者通过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来探寻大和民族背后的民族之魂:日本人对精神力量的极度崇拜、对天皇的无限忠诚、对“情义”的重视以及一种“各安其分、各得其胛’的特殊想法。

对精神力量的极度崇拜体现在日本人对自身的近乎残忍的锻炼,日本人认为类似苦行僧般的锤炼可以使自身的精神达到修炼,他们并不是一个鄙视物质的民族,只是认为精神力量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如果回想一下日本动画片中的细节,其中有很多关于主人公内心矛盾挣扎的深刻描述,日本人正是不断靠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激励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

对隋义的重视,在中国也有,但是作者认为,日本的情义观与其他国家的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很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恩,一个人越是为了“名誉’牺牲其家庭、财产及自己的生命,就越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被定义为道德本身的一部分,是这些国家经常提倡的“精神价值”的基础。日本看来,在自身的圈子里受到的尊敬就是充分的回报。

在这个结构里,对所有日本人来说,天皇就是一切。所有的日本军人,也都是“皇军”,是天皇的部属,是神的选民。这一构造的成功之处,在于迅速完成了日本国民意识的整合,而其软肋则是对已經落后时代的非理性给以绝对强调。由此她得出结论——日本会投降,要利用日本原有的统治秩序,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事实果然是即便战争胜利无望,神风特攻队仍拼命用自杀式攻击报答“皇恩”,但一旦天皇宣布投降,日本人马上采取完全合作的态度。

《菊与刀》中,还蕴涵着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未来发展的期待。她认为,日本人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战后日本转入了扩大精神自由的过渡期,一切将有所改变。“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是一种日本独特的观念,托克维尔曾说:真正的尊严在于各安其分,不卑不亢,自王子至农夫,皆可以此自许。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分别分配适当的权利在并规定其行使范围。与西方文化相比,日本人对“上级’更加尊重——从而也给他们以较大的行动自由,但“上级’也必须严守自己的本分。这是一句日本格言: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它所提倡的“大东亚共荣圈”其实是一种民族分级的做法,在日本人心中,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是落后民族,也就是只能做落后民族的事,这似乎和纳粹德国种族主义有几分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采取的是奴役被侵略的民族,而后者采取的是种族灭绝政策。但是日本人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心甘情愿满足于“各安其分”的日本道德观是不能指望别的国家接受的。

总之,作者对日本人的国民性做了十分透彻的分析,其实,日本是一个很让人崇敬的国家,很自律很坚强,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足球在亚洲都不算是大国,在开国际会议时日本领导人感觉自己国家的足球水平太差很影响他们的国际形象,后来日本足协掌门人川渊三郎为国家足球的复兴制定了详细的复兴计划,不到二十年,日本足球已成为亚洲霸主,可见日本人的精神力量的效果!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自闭。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且还将菊花和刀的精神力量巧妙的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代表的就是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力量。这种重视非物质力量,轻视物质力量的文化内涵,使得日本在对外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了其人性的极端残酷性。

虽然这样的文化看似是很矛盾的,也很难让人理解,但是他们还融合在了一起。由此不难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所属其范围内的人群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民族的传统社会心理的形成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也在努力地认识自己,努力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在文化中寻找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露西·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2005.

[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篇5:《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我看的是北塔译的,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从大学刚开始到现在就几乎没怎么真正好好的读过书。整日疲于奔波于各社团会议活动,班级事物,还有周末的英语补习。好不容易抽了时间慢慢看了大学第一本“课外书”,感触颇深。

之前对日本的认识很有局限,甚至说是偏见。然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以及本书的点拨,对日本文化有了很大一步的深入了解。日本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民族。二战投降的前夜还喊着要“用竹枪来把战争进行到底”,日本军人战争中的表现使人深信这一点。而当天皇宣布投降之后,美军士兵便可以放心得独自上街买日用品。美军进入乡村后还受到百姓的列队欢迎,妇女摇着婴儿的手来“表达”他的喜悦。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日本人处心积虑得想要“卧薪尝胆”吗?难道一个民族居然可以心照不宣得进行一场集体的忍辱负重吗?看完了这本书,我开始理解,任何“奇妙”都是有个度,有个界限。

菊,是日本的皇室家徽;刀,是日本的文化象征。显而易见,这本书是介绍日本文化的面面观。

关于日本人,先说说道德吧。日本人常说:“知耻为德行之本”。在日本,“知耻之人”有时被翻译成“有德之人”。耻感在日本伦理中具有权威地位。人们描写日本人时用的是“但是”和“也”之类的词汇;当这些词汇被用来描写其他任何国家时候,都会显得荒谬无比。一个严肃的观察家在描写其他非日本民族时,不会在说了他们多么彬彬有礼之后,再加上这样一句“可是,他们也很傲慢,专横。”。当他说该民族在为人处世上无比顽固后,不会再加上这样一句,“但是他们乐意调整自己,去适应极端的革新。”当他说某个民族温顺时,不会同时解释说,可是他们不会轻易服上级的控制。当他说他们忠诚和宽厚时,他不会生成,“但他们也有背叛和怨恨。”当他说他们生来勇敢时,他不会又细数他们的怯懦。当他说他们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时,不会继续说他们的心胸真宽广。当他描写他们的军队如何像机器一样训练时,不会继续描写那支军队的士兵如何像马咬着嚼子一样不服管教,甚至反抗上司。当他描写一个民族如何满怀激情地投入西方美术时,他不会渲染他们狂热的保守注意,当他写书论述一个国家具有普遍的审美崇拜,如何给予演员和艺术家很高的荣誉,如何在菊花栽培的技艺上愿意费时费力时,一般而言,他不会另写一书补充说道,那个民族也崇拜刀,把最高的声望献给武士。通过常年的日积月累,日本形成了自己的东西。独一无二的,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家的,而是日本的。

有人说:日本民族的文化结构是:日本传统神话+日本式封建政治体制+中国儒家文化+中国道家文化+禅宗。其中,传统神话中的天皇,一直带着某种象征色彩。二战中的日本,全民皆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天皇”。“天皇”就像一种精神,精神是他们的一切,是永久的。物质是需要,但是次要的。“天皇”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是日本人宗教生活的中心,他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如果输掉了二战,天皇也不会收到谴责。日本人并不认为天皇应该对二战负责。哪怕内个,军方领导都会收到谴责,天皇却不会。所有日本人依然崇敬天皇!

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是无条件,无限制的。但是喜欢批评除了天皇意外的所有人和团体,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只要天皇下令停止战斗,日本就会和平的接受失败和占领。这一点和中国相比,是不同的。同样不同的地方还有在道德

与义务方面。他们甚至把中国人的道德箴言看成是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认为日本人的道德状况本身已经完满。但是,他们又认为人一出生便欠下债务:即与生俱来的、无条件的、无法履行完毕的义务。履行义务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天皇——“忠”;另一类是父母——“孝”。其中“忠”是最高的,而中国古代的“准自然法”把“仁”给放到了“忠”的上头。对君王的“忠”并非无条件的,君王必须要施“仁政”,因此再麻木不仁的君王也至少要假装自己符合这样的条件,而且往往会失败。但在日本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说法的。他们甚至说:“要给父亲提意见简直是要求和尚蓄发”。

还有就是关于日本的牺牲。“对司令官迈肯因受勋的官方理由并不是他们击退了日军。我们不了解他们为什么不这么说,因为尼米兹的公报已宣称他们击退了日军。迈肯因受勋的理由是,他成功地救了两艘损坏的美国军舰并把它们安全送到了基地。这篇小报导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虚构的。我们并不怀疑迈肯因将军确实救了两艘军舰。我们希望你们了解的只是这一奇特事实:在美国,救了两艘军舰就能受勋。”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牺牲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途径。在北缅战役中,日本的俘虏与阵亡比例是142:17166,比率是1:200。在被关进俘虏营的142名士兵中,除了小部分,其他人被抓时都受了伤或昏迷了。只有很少的几个单独或三三两两“投降”的。这是因为日本一再强调被俘虏就是耻辱,投降可耻这种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意识之中。投降与牺牲,绝大都选择“为天皇”而牺牲。

日本,先通过向中国学习,后向西方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别于两者的独立而又独特的日本文化。

篇6:《菊与刀》读书心得

看这本书是因为一个对日本社会现象的微信引发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这本书是一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主要目的是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他用菊和刀来形容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也就是说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这本书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物。其中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他在交战条件下,怎么样去更多的了解日本人。作者介绍主要是通过一些书籍,影视作品,与不同日本人的交流完成任务,尤其重视细节。

篇7: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依据当时背景,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

“菊与刀”,“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

著者从十三个章节做了阐述,把日本的文化、日本人习惯、日本人的信仰、日本历史及“天皇”等方面阐述的饱满充实,有理有据。也为美国能做出正确决策做出了贡献。

一、从写法上:

1、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的概括为“菊”与“刀”,并找出了隐藏在矛盾后的原则,得出来日本不同于欧美资本国家的结论。作者认为日本文化有着双重性,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日本这一民族的矛盾性显示在各个方面,尤其在生活方式上。

2、作者运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日本人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与西方人的看法来充实与支撑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作者于1944年6月接受委托从事研究日本的工作。她受命使用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技术,以求弄清日本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那年夏初,美国对日本的大规模反攻刚刚展开。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战争中的各个细节,来观察日本人如何一步一步地暴露自己。作者利用文化人类学家最倚重的方法——与被研究的人民直接接触。作者亲自询问他们亲身经历的许多具体事例,发现他们如何进行判断的方法,根据他们的叙述来填补他们知识上的许多空白。作者确信,他们所企求的答案,很多都隐藏在日本文化的规则及其价值之中,因此,从生活在这种文化的人们中进行研究,答案将会更加满意。作者还看了不少在日本编写、摄制的电影——宣传片、历史片、以及描写东京及农村现代生活的影片,然后再和一些在日本看过同样影片的日本人一

起仔细讨论。他们都是以与作者不同的眼光来看待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以及反面角色的。作者被一些情节搞的迷惑不解时,他们却显然不是如此。而且,他们对剧情、动机的理解与作者也不一样,他们是从整部电影的结构来理解的。正如阅读小说,作者的理解和在日本长大的他们就有很大的差距。

3、作者运用大量的对比,使事实显得一目了然。作者在叙述中不时的用美国或日本的邻国中国等做对比,突显出日本这一民族的与众不同。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同是亚洲国家的不同。例如,作者在写到日本人是如何重视精神时,是用美国与之对比的,强调美国如何重视物质。由此,日本人想证明精神的重要性。由一个空军军官在已死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的例子来证明。再有,用美国军备储蓄的充足,医疗设施的相对完备与日本的几乎没有医疗设备和药物粮食相对比,突出日本是一个多么重视精神的国家。

二、从内容上

《菊与刀》从很客观的角度描绘了日本这个民族,让读者能从客观的角度了解日本这一民族的历史、人性特征、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书的第三章“各就其位”,强调了日本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和中国的尊卑等级很相似,但在日本似乎更强烈些。在前两章中,还提到了日本认为物质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肉体消失而精神永存。在日本,天皇是神圣的,不可被推翻的。忠、孝、恩、义、仁也是很重要的。明治维新也是在“各就其位”的等级制思想上实施的。在日本人的思想体系中,对天皇的忠是日本人最高的价值信仰体系,这也就解释了日本在投降前的奋勇作战,在投降后马上对占领者示好。这一切都源于天皇的号令,当天皇号令奋战到底时,日本人宁死不屈,当天皇宣布投降时,日本人马上放下屠刀,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天皇宽心,是忠的体现。本尼迪克特经过严谨的分析与论证,把日本人的思想体系分析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得以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到日本人的行为,极大地方便了美国政府制定治日政策。为了培养履行义务的能力,日本人会经过被外人看来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自我修炼,讲究修养,力图“把身上的锈去掉”。同时,日本家庭会在孩子幼年的时期开始,向其灌输绝对的忠君爱国、敬老爱幼等观念,以使其得以对国家、对家庭尽忠,并使其认识到,讲礼貌是对社会的基本义务。通过故作嘲笑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尊严感,让其形成自身的荣辱感。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极端的行为维护“洗清名声”。对男孩、女孩的区别培养,阶级地位与责任观念的灌输,为等级制度的维持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这非常不好的印象,永远不会忘记它侵略中国的罪行,也永远不会忘记其领导人去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实。但客观的讲,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有其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应像鲁思·本尼迪克特一样,客观的看世界,辩证的看日本。最后,我要说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本不错的书。

XXX班

篇8:菊与刀读书报告

在我还没翻开这本书时,我就对书名十分疑惑,菊与刀,是本来两种不相关的东西,为什么作者要把它们放在同等的地位呢?然而,在我翻开了第一部分时,我顿时明白了菊与刀的含义。“菊”原来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刀精神的象征。而作者选择这两种东西来命名,正是为了形容日本人的这种极端且矛盾的性格特点。借用一下书中形容日本人的句子“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完全符合了菊与刀的含义。

其实,一提起日本人,我骨子里就有一股极其厌恶之情。因为,我总不能忘记,大约100年前,日本就开始陆陆续续不断地侵犯我国领土,后来居然还发起全面侵华战争。虽然,我知道当时的大清的确昏庸的确弱小的确可以欺负,可是日本人战胜之后还要屠城屠尸用各种令人难以接受的残忍的手段去折磨俘虏和平民我就真的觉得已经超出了人性的底线。所以,我一直都是以一个词来形容日本人:“变态”。然而,到了今天,当我读到菊与刀时,我终于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刀,是冷兵器中最早被使用的暴力工具,而在热兵器时代,日本人还继续崇拜这种由刀所代表的武士道精神,这就已经充分说明了日本的精神力量是多么地执着和强大,而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核心,就促使了日本在战争中多采取异常的方式,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还如此凶残地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无辜居民。

虽然我骨子里很鄙视日本人,可是,我又不得不赞扬日本人的“战斗力”,无论是二战战败后20年内的恢复重建,还是发展到如今的科学技术,日本都可谓是难得的非常成功的案例。照大的来说,我国的科技水平目前还远远够不上日本的,照小的贴近我们身边的生活来说,走到大街上,10个中有7个都是用着日产手机。虽然制造地是中国,可是专利费还是日本的。更别说那些什么动漫、日剧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了。粗俗点来说“小日本很贱,但是很牛,你不得不服他!” 原因何在?

日本在很早就重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发展的快慢是科技发展

快慢的基础,在明治维新是他门就提倡教育的发展,这就是历史留下的厚实基础。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更是给这层基础“锦上添花”了不少,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的发展会如此地快速,如此地令人惊叹。

篇9:《菊与刀》读书心得感触

本是作为一个西方人没有带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写这本书的,应该是比较客观吧,这本书在日本也引起轰动。

我的爷爷是在抗日战争时加入共产党打日本人的,他的两个血气方刚堂弟当时还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学读书,立即会到家乡抗日。

对于当初日本人的凶残,爷爷奶奶一直记忆犹新,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大的中国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日本人整个村庄的屠杀。为什么?爷爷最气愤的日本人再凶残也是明枪明刀的,最可恶就是那些助纣为虐的汉奸,没有他们日本人只不过是没有翅膀的老鹰。汉奸给日本人出谋划策的残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难防。

经常听到这种评价,中国人单打独斗是条龙,在一起就内斗——不团结。我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但起码可以引以为戒。强大的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比如说,一些外贸出口的产品,同是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全居观念,不要相互砍价格挖墙角,大家团结起来,有一个行业联盟,大家都赚钱,不好吗?。其实从本的描述中并没有表扬日本人聪明,聪明并不是日本人的强项,相反中国人反而被认为聪明,聪明的人为什么没有优势呢?什么时候才能像美国人那样被日本人崇拜。是不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太过聪明,太过聪明,就容易太过自我。

篇10:菊与刀读书笔记

其次,这本书是二战时期美国为了研究日本战略而请一位学者写的书,这位学者并没有到过日本。所以这本书有时间上的限制,研究的是传统日本的社会状态,也有偏向性,并不是为了学术专门去研究日本。

最后,这本书里日本传统社会的整个制度、价值观、社会结构都让我很反感。这是一种彻底的阶级社会,从底层至高层都发自内心支持的阶级结构,就连活的不如狗的草民都认为自己这样生活是理所当然。从我看书时对这种认知的反感,我反而认识到自己接受的是怎样的价值观,对,没有人能够完全客观,我选择的,或者说被选择的,就是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国家价值观,从小就被这种观念洗脑,哪怕与现实并不会完全符合,但面对不属于这个价值观的体系会达到生理性反胃的水平。

不过这并不能掩盖这本书的优秀。最起码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很不解的地方,说到底是思维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导致观念差异。这就像有的地方摇头代表同意,有的地方摇头代表不同意。而且并不是这么直观的表现,而是潜藏在思维的最深处,最终导致大相径庭。

在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日本受中国影响很深,很多地方与中国有共通之处,但是最终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却完全不同,可以说中国的东西日本拿去了,然后改造成了他自己的东西。看起来似乎一样,实质已经变了。

我相信现代日本并不完全是书中描述的状态,或许有相同之处,但社会是在发展的。看完这本书之后,有机会去书店,我都会去搜寻一下有没有研究现代日本的书,很遗憾的是,虽然写日本的书很多,毕竟是与中国有着无数孽缘的国家,但是像这本书一样认真研究,从深层分析的书几乎没有。于是我添了一个新的疑惑,这是为什么?

篇11:读书笔记 原创系列 菊与刀

本书作者是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女人类学家。她在1944年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从事日本民族的人类学研究。在当时两国交战,无法进行现场交流的情况下,露丝仅仅凭借调查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观看日本的电影、纪录片,入读日本的出版物、以及他人的日本研究文章写出了这本书。这本书也成为少有的完全通过二手资料完成的学术著作。在书中,作者通过菊花和刀这两种日本皇室的象征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等。这本书面世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了,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了解日本的重要学术著作之一。

纵观全书,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除了开篇提到的这两点,还有一些值得我慢慢回味。

例如,对于日本人的性格和思维的思考。首先,日本从古到今从未有过任何给人类思想史和文化史带来重大意义或变革的成就和影响。所谓的日本文明和思想不过是在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得基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是一种离开日本刀岛就无法存在的地方寄生文明,其存在和影响的意义甚至都没有美洲的印第安文明重要。其次,从古至

今日本人没有为人类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贡献出任何有价值的成果。当前已知的日本的文化、思想甚至经济等无不包含着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内容。日本人只是将这些东西拿来,糅合在一起,学到了皮毛,但永远无法学到精髓,因为日本人不具备这样的智慧和能力。最后,日本人清楚的知道自己其实只是一只会照猫画虎的猴子,文明中的每一样东西都不是自己的,所以在东西文明的夹缝中终于找到一条生存之道,即自身存在的理由就是永远跟着最强的那个,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做到了。

日本的矛盾思维和行为从最根本上说是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导致的。日本文化到目前所有的成就都是寄生繁殖在其他文明上的。日本的谦虚表现在日本是一个好学生,但日本的骄狂则表现在日本从来没有真正学到思想的精髓,也就是只有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像猴子一样以为穿了人类的衣服,有了人类的皮囊,会说人话就是人类了,这是幻想。日本从明治维新后的表现就像一个猴子暴发户。日本是战术的行家,但是战略的矮子。从对美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当年美国人用大炮轰开日本国门,二战时不惜为幻想与强大的美国一战,战后直到现在对美国百依百顺,从中可以看到日本的战略表现是极度摇摆的,从来就没有一个真正清晰明确的定位。无论是脱亚入欧还是谋求亚洲霸主地位,妄想的成分都大于实际的审慎的思考。这种战略谋略是肤浅的,可是日本人永远也走不出这个怪圈,其原因就是日本从来没有过真正独立、自主的思想和行为观念。日本文化历史的积淀中有太多外来的东西,日本没有很好的消化,而且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加以分拣、舍取、提炼,从而导致思想上的缺失,进而影响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论日本的菊花多么典雅,日本园林多么精致,日本传统文化中都能看到中华文明的影子,而无论日本的战刀多么锋利,也无法摆脱西方物质思维的影响。

又比如,日本人那与众不同的“羞耻观”。日本人的“羞耻观”十分奇怪,做了坏事,没有被别人发现自己不会觉得内疚,没有负罪感,如果被人发现做了坏事,会觉得很丢人,但不是因为做错了事,而是因为被人发现了,所做的坏事不重要,而是自己被发现失了面子、丢人了是耻辱的。从露丝的书中也可以看到耻辱观对日本人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把这种“羞耻观”归结为日本人重现世,轻生死的世界观,对感官享受的推崇,以及情义观对日本人的影响,日本等级观念的要求每个存在的人应该有相应的地位和人生评价,如果做了于自己地位不相称的事就会被人嘲笑,就会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日本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了奇怪的“羞耻观”。说好听了是自我要求高,说不好听了就是自虐成瘾。日本人的种种变态行为:吃人肉、吃粪便、剖腹、变态的性乐趣等等都说明日本民族是一个在思想上没有完全进化的民族,虽然人类都有其动物性的一面,但日本这种集体的、日常的、习惯化的兽性行为时人类社会中绝无仅有的。对日本人而言,像鸵鸟、缩头乌龟一样在侵略行为和罪行上拒绝认罪,躲躲闪闪,含糊其辞是日本人本能的表现。这再一次说明日本民族是思维浅薄和混乱的下等民族。在历史问题上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表明了日本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差距,从而也证明了日本根本没有资格成为世界的一流国家,没有担当,不负责任。日本奇特的羞耻观使日本从来就没有过与过去进行彻底决裂的勇气和决心,更别提行动了。所以对于日本而言,任何与其民族自身性格不相配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在追求入常,出兵反恐等动作不断的日本与一世纪前妄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打日本帝国如出一辙。

日本民族性格上的矛盾差异其实是日本民族极端自私本质的外在表现,日本民族的羞耻观更是对日本民族自私利己本质的反映形式。重视自身的低级“感官享受”,强调个人的、极端自我的所谓荣誉、名义、在忠君、情义的名义下所谓自我牺牲等等,其实无不在说明日本民族的极端自私。整个日本民族在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对人类自身及其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从没有站在更高的历史层次上面对人类自身的命运。日本既没有中华民族的广博大义,也没有西方对人类个体的思考,日本民族在人性上是虚伪的,是没有灵魂的民族,其行为和思维上的极端表现就是一个无魂的躯体在不断的寻求可以寄生的地方,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可怜的民族,从根本上说,不过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寄生虫而已。

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这本书的最后准确预言了日本在经济上的崛起和成功,而且也预言了日本政治、军事野心的死灰复燃。作为一

个人类学家,露丝的这本《菊与刀》是成功的。尽管作者是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角度来看待日本,但确实系统的阐述了日本的性格、思维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日本人行为的内在依据和意识动向。

在日本,无论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还是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没有经历巨大的动荡和革命。没有像法国和中国那样,整个社会和阶层,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彻底摧毁旧的社会和制度,从根本上进行思想解放,日本甚至也没有像英国那样,虽然保留了君主制,但社会自下而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日本无论那次变革都是从上而下的转变,日本社会从没有经历过彻底的扫荡,人们的意识并没有从更深处进行变革,无论外在世界变成什么样,但日本人最内在的矛盾东西却从未打破过。这就使日本民族的命门,是它的最薄弱之处。中日两国在东亚地区的斗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虽然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这个时间并不长,但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政治环境来看,这个斗争是再所难免的。未来会终有一战,这将决定亚洲、太平洋西岸的霸主是谁,但更重要的是将日本从脱亚入欧的幻想中打回到亚洲现实中,这一仗必须要够狠,要打得日本经脉尽断,触及日本的灵魂深处。这一仗可能是战争,可能是经济,也可能是意识形态,总之这一仗之后,日本应该可以成为中国对美防御的一道屏障。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日本民族这些所谓的性格、思维特点,牢牢掌握对日斗争的主动权。

最后,便是日本人特别注重对下一代的培养。有意思的是日本人把抚养下一代作为尽孝道的一种方式。日本人在一生中的两个阶段可以得到特别的自由,那就是儿童时代和六十岁以后的老年时代。在这两个时代,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不会被所谓的羞耻感束缚,他们可以做出一切你想象不到的荒唐的事情。在日本人看来,人们一过六十岁,他就又回到了儿童时代,可以不顾自己的形象。很奇怪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随着自己的年龄变大而变得经济独立,进而拥有更多的自由。但是一个日本成年男人受到的约束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比如,他的婚姻权掌握在父母手中。假如母亲不喜欢儿媳,那么儿子为了尽孝也只好抛弃妻子。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父母亲的确做错了,做子女的也不容许对他们有任何不敬。

之所以会有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和日本人在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日本的教育往往非常严格,所以日本小孩必须接受许多艰苦的条件。例如在大冬天穿短裤、裙子上课,教室里没有暖气,还要定期跑步。

这让我想到中国的小孩,他们太“幸福”了,从小就被当成宠物来养。而日本小孩,虽然也会被父母宠着,但是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灌输成人意识。尤其是男孩子,他们会被告知自己是一个男子汉而变得刚强勇敢。所有的行为都要按照一个男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来做。而日本的女孩子则受到更多的束缚。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培养起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当我们的小孩还在享受着他们的快乐童年的时候,日本的小孩已经早早地学会了独立。日本人的严谨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1塔机整改回复单下一篇:农技推广年度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