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发展的程序与时间节点

2024-04-12

党员发展的程序与时间节点(精选8篇)

篇1:党员发展的程序与时间节点

发展党员的程序与时间节点

以一届的时间说明:;头年9-10月: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次年1月:确定为积极分子;次年9月:确定为发展对象;次年10月:函调、党校学习;末年1月:转为预备党员;末年3月:党员宣誓;末年4月:归档;发展党员流程图解:;提出申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

一、提出申请;

1、申请入党基本条件:符合党章第一条:;“第一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以一届的时间说明:

头年9-10月: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 次年1月: 确定为积极分子 次年9月: 确定为发展对象 次年10月: 函调、党校学习末年1月: 转为预备党员 末年3月: 党员宣誓 末年4月: 归档 发展党员流程图解:

提出申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考察及转正

一、提出申请

1、申请入党基本条件:符合党章第一条: “第一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2、28周岁以下青年一般从团员发展;

3、申请书一般要本人亲笔书写;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

党支部接到入党志愿书一般应及时讨论其能否列积极分子,以便及时对其进行培养。若对申请人不了解,也可推迟讨论,但是时间不宜太长。

入党积极分子具备条件:

入党积极分子是指申请入党人经党组织讨论研究,被列为培养教育和考察对象。入党积极分子除党章第一条规定条件外,一般应具备:

1、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信念坚定。

2、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团结同志。

3、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表现积极。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程序:

申请入党人能否列积极分子,不能由几个人决定,也不能由个别领导人说了算,而应按照一定组织程序讨论决定:

1、所在单位(部门)党小组讨论推荐;

2、党支部听取共青团(限共青团员和青年)和有关群众意见;

3、支委会(不设支委的支部大会)研究推荐,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如何掌握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

一般说,近期提出入党申请的人,大多数可列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1、落实1-2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

2、组织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使他们思想上入党;

3、吸收他们听党、参加新党员接受支部大会、预备党员宣誓仪式、优秀党员表彰等,接受

党内生活熏陶;

4、向他们分配一定社会工作、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

5、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向组织汇报思想;

6、支部每半年对积极分子考察一次,并将考察结果计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

三、确定为发展对象

发展对象:发展对象指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和教育,党组织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研究,认为基本具备党员条件,近期准备发展的人。

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程序:

1、培养联系人提出建议;

2、党小组讨论;

3、团组织推荐;

4、党组织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5、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综合各方面反映和意见讨论决定并上级党组会备案;

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党支部即可帮助确定2名正式党员作为其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人承担,须经入党介绍人本人同意。

对发展对象短期集中培训:

中组织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一定要经过短期集中培训。参加短期培训应当是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而被党组织列为发展对象的同志,尚未列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一般不宜提前参加短期集中培训。

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中组部规定: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政治审查的内容和程序:

1、本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态度;

2、本人政治历史、一贯思想倾向和政治表现,特别在一些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这两部分审查由于党性强、作风正的正式党员进行)

3、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职业、现任职务、政治面貌、政治表现以及与本人关系。

注:这部分审查,届时由党支部提供发展对象主要社会关系(未婚的主要是父母、已婚的包括配偶父母)所在单位党组织通讯地址、联系人、邮政编码,由学院党委统一组织政审。

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个别访谈、座谈会、民意测验、公示(一般不少于一周),征求群众意见一般放在报请上级党组织预审前。

报请上级党组织预审:上级党组织开会讨论并审核以下材料:

附:报请预审材料:

1、《发展对象综合审查报告》

2、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

3、政治审查和征求群众意见材料(包括公示情况材料)

4、培养教育和考察材料;

5、团组织推荐材料; 填写《入党志愿书》 前提是:发展对象已具备入党条件、并征得上级党组织同意。

召开支部大会前准备工作:支委会做好政治审查、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短期集中培训和报上级党组织预审外,还应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

1、审查《入党志愿书》;

2、对发展对象综合分析,提出接收其为预备党员意见,提交支部大会;

3、找申请人谈话,并向其讲清支部大会汇报要求及注意问题;

4、印制支部大会选票(也可举手表决);

5、通知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程序:

1、申请人汇报《入党志愿书》本人填写的内容;

2、介绍人介绍情况,并表明自己的意见;

3、支委会向大会介绍培养教育过程、考察审查情况、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情况,并提出对申请人意见;

4、申请人表态;

5、大会表决(表决时申请人本人不需要回避)。上级党组织谈话。上级党组织审批:

由党的委员会;或授权审批党员的党总支部委员会。

四、预备党员考察与转正

预备期: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日起,经过一年考察成为正式党员。不能提前转正。

入党宣誓:在支部确认预备党员、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通过后实时进行,不易拖得太久。基层党委派代表参加,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宣誓仪式。

预备党员转正程序:

1、召开支部大会

2、申请人汇报预备期的表现,肯定成绩、找出不足;

3、党小组介绍预备期表现和小组讨论意见;

4、支委会介绍对预备党员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正意见;

5、支部大会讨论并举手表决;

6、申请人表态。

填写《入党志愿书》,归档。

篇2:党员发展的程序与时间节点

1、党支部在收到申请书10天内,研究该申请人是否作为培养对象,并找申请人谈话;

2、经党小组和群团推优,党支部要在3天内确定对入党积极分子意见;

3、入党积极分子2天内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4、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每半年联系人应在满半年后5天内填写;

5、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党支部意见应在满半年后10天内填写;

6、经过一年以上培养,确定发展对象后,召开征求群众意见座谈会;

7、考察满一年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10天;

8、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5---7天;

9、党支部确定发展对象后,10天内进行政治审查外调,写政治审查报告;

10、党支部综合政审结束2天内,上报基层党委预审;

11、基层党委5天内进行预审;

12、经基层党委预审合格后,党支部3天内召开吸收预备党员大会;

13、党支部召开吸收预备党员大会后,10天内将材料上报党委审批;

14、基层党委收到发展对象材料后,5天内指派2人党委委员对申请人入党的谈话;

15、基层党委审批吸收预备党员时间为党支部党员大会后3个月内;

16、预备期满一年前5天,预备党员写转正申请;

17、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15天;

篇3:党员发展的程序与时间节点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

1999年,面对当年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出于拉动内需、扩大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考虑,中央政府推动改变了中国几十年来的高校招生规模,史称“高校扩招”(程仙平,2008)。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发布,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适龄青年的入学率达到15%。”随后,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重申:“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世界公认指标,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1999年6月13日,教育部召开由各省市主管教育的副省长、市长和教育厅长参加的紧急会议,部署安排高校扩招工作。1999年最终扩大招生51万人,增长幅度达47.4%。并且从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连续3年。1999年普通高校计划招生人数为156万,2000年扩大到220.61万,2001年250万。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2004年毛入学率为19%。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张建奇等,2008)

在1999年扩招之后,教育部就提出了进一步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促进确立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就业地位,并自2000年起将毕业生就业“派遣证”改为“就业报到证”。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结束了“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转向了以市场为主要导向。(费章娟,2008)

▲2003年——“扩招”毕业生开始走向市场

2003年第一届扩招学生毕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与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相比,增幅巨大。然而这一数有到了2004年就超过250万,2005年为280万,2006年为338万,2007年为495万,逐年急增。毕业生人数增长的幅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对毕业生需求的增长,这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政府在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开始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措施。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议高校设置的主要依据和参数”、“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高校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初步显示出政府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力度在不断加强。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以49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制度,并对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做出了全新的规定。包括:大学生凭报到证和录用书可在省会城市落户,大学毕业生的户籍可以在学校保留两年,取消对毕业生就业的不合理收费,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中小企业去就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于春娥,2008)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为了使人力资源得到更优配置,各级政府出台各种政策,试图将大学生吸引到更需要的地方,推动“改革开放后的上山下乡活动”。

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等政策的要求而实施的,财政部、原劳动保障部等给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这项计划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从其实施到2008年,已有10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投身西部建设,然而这10万人的数字对于这些年的毕业生人数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而且大学生服务西部只是暂时性的,在其志愿服务结束后将重回劳动力市场,所以此计划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说只能起到有限的延缓作用。

第二,大学生“村官”

早在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该省定安、临高、东方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正式渠道,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将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大范围普及是在2005年以后,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8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投身基层工作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就业机会,只是农村基层吸纳大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当“村官”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2009年——大学生就业迎来最难一年

现状一:就业困难重重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另外还有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09年待就业大学生数量惊人。又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国内经济形势受到影响,劳动力市场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这种压力从以下近期发生的事件中略见一斑。

第一,腾讯大学生就业报告

调查是从3月26日开始,4月25日结束。收回独立IP地址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有效答卷共22359份,其中本科11495份,高职高专10864份。该调查结果代表着被调查的2009届大学生人群的签约状态。数据收集由腾讯教育频道负责完成,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由麦可思(MyCOS)负责完成。

调查显示,截止4月25日,有59%的本科被调查者未与雇主签约,39%的人已与雇主签约,此外另有2%的人已签约但被雇主毁约。而在高职调查者中,58%人未与雇主签约,39%已与雇主签约,3%的人已签约但被雇主毁约。在未签约的本科生中,57%准备继续求职,15%准备自主创业,12%准备考研,2%准备出国,14%尚未决定去向。而高职毕业生中55%继续求职,21%准备自主创业,24%尚未决定去向。

其中与本科生签约的雇主中,民营企业(或个体户)占40%,国有企业占30%,外资企业(含中外合资)占16%,政府机构事业单位13%。而与高职学生签约的雇主中,则比例依次为52%,21%,17%和9%。

第二,重庆万名考生放弃高考

据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统计,今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不少来自农村学校。

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下降。通过高考的农村学生大多进入高职、大专院校读书。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高职专科生岗位,这使得缺少社会关系等的来自农村的高职、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

这一现象,刺激着即将参加高考的农村学生。涪陵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称,不少农村学生自认考不进名牌大学,读高职或高专则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挣钱。

其实不少学生家长都会算这么一笔“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大学生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使得那些原本可以考上大学的贫困高中生开始选择放弃高考。

第三,女毕业生自杀留十万字绝命日记

巨大的就业压力对于来自困难家庭尤其是农村的毕业生来说不仅仅是失业的威胁,还有来自因上学所欠的各种债务的压力。2009年1月23日下午3点多,石家庄学院的女大学生刘伟,不堪忍受巨大的就业压力,自溺于一个倾倒垃圾的狭小水池里。她留下的10万字的日记使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一个农村女学生所面临的困境。

她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不上大学,我肯定很快就嫁人,我不希望这样的生活。”刘伟曾面临这样的一个选择:或者凭全家之力并举债去读大学,代价是她必须在毕业后背负经济和道义上的双重债务;或者嫁人、生子,当一个农妇。而最终她因为惧怕后者而选择了前者。

但上大学后,刘伟却又不得不面临家庭情况和就业的压力。“爱面子、虚荣足足可以摧毁一个人,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人,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选择是这么的错误,明知道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要不欠外债就OK了,自己不去打工挣钱,还偏偏选择了上大学”,“总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本来年少的,我如到暮年,甚至想到了死亡”,“整天担心找不到工作,大一就担心,如今到了大三还在忧愁,大学三年就在这种忧郁中度过”。

现实更是加重了这种压力,“昨天是第一次去参加一个小型的招聘会,尽管来招聘的不少,但大学生更多,每个桌子前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挤进去了,一看都是招聘业务员、促销一类的,没有适合自己的,想找一份满意的真不容易!转来转去,也没有签下几个,与想象中的差远了,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

最终,她无法忍受这种压力,选择了逃避,她最后一篇的日志则只有这么6个字“为什么这么难”。

刘伟的事情仅是一个个案,但刘伟脆弱的个体生命背后,则是大学生就业困境下,农村孩子所面临的越来越坚硬的“农门”。

现状二:政府积极帮助

第一,多种途径促进就业——《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00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其中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通知》提出了就业补贴政策。对到村站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基层其他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为解除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通知》提出了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同时,对有基层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录取,在地市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进一步扩大对其招考录用的比例。

另外,在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自主创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通知》提出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和小额贷款政策。对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以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微利项目的享受贴息扶持等等。同时,有关部门还将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并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第二,对于未就业毕业生给予帮助——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200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制定《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并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抓紧确定见习单位、加强对就业见习的管理和服务。

该计划主要是针对离校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开始实行,计划2009年是30万,2010年35万,2011年35万,3年之内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的学生来参加见习。

该计划主要由毕业生自主报名,但也会根据各地的情况鼓励把这个就业见习扩展到没有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的内容上见习计划和实习有一些类似,但见习从服务管理上更严格一些。所需资金地方政府出一部分,见习单位出一部分,为见习学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见习期满未被见习单位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可继续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对有创业愿望的,有关机构将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目前确定见习单位的原则是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能够持续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见习单位的行业分布将优先考虑当地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同时尽可能吸纳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参加。所提供的见习岗位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

三年百万的就业见习计划由多部门共同推进,其职责分工已经明确。其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承担见习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将推荐一批经营管理规范、效益和信誉好的中小企业作为见习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会组织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见习单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充分发挥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动员引导一批管理规范、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见习单位;共青团将继续做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创建工作,将高校毕业生见习纳入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现状三:主动创造希望

市场经济给每个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寻求未来发展时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创造机会,用知识和能力回报社会。

被称为“淘宝上的超级毕业生”的杨甫刚就是自主创业的典型。杨甫刚是浙江省义乌商学院学生,其在淘宝商城的网店已达两皇冠,其月收入已达三四万。他于2007年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在淘宝上售卖家居装饰品和化妆品。当时,网络购物风靡一时,只有一台电脑、五百块钱与骨灰级吃苦品质的杨甫刚迅速上手。没过多久,十余平方米的宿舍已塞不下货,于是他冒着被开除的风险悄悄搬出了校外。此后,他淘宝的生意越做越大。

8个月后,做到五颗钻级别时,“不务正业”的杨甫刚受到副院长贾少华的隆重接待。在院长办公室,杨甫刚的行为得到了院长的肯定。此后,贾少华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提倡学生创业。在他看来,这一低门槛、低投入、低风险、回报快的创业模式易于操作和推广,加之学校就处在义乌这一全球小商品批零中心,“天时地利人和”。像此前狠抓学风一样,他开始用他的意志全力鼓动学生上网开店。

目前,义乌工商学院在校生创业已达1800多人,从事电子商务的达1200多人,网店信誉度达“钻级”的有400多家,校园内已形成一条电子商务供应链,商业触角已遍及海内外。

人社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加之前两年的未就业毕业生,数量惊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劳动力市场无法提供足够多岗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往年更甚。

2009年,人社部针对离校还未就业的毕业生实行“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参考文献

[1]程仙平.大学扩招8年回想[J].教书育人,2008(15).pp24-26.

[2]张建奇,吴杏梅.走向历史深处: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再认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pp74-77.

[3]费章娟.从政府包办到市场主导[J] .池州学院学报,2008(2).pp117-119.

[4]徐伟东.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4).pp59-61.

[5]于春娥.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与职业价值观的演变[D].济南:山东大学,2008.

[6]腾讯教育http://edu.qq.com/

篇4:时间的节点

记忆是美好的

记忆这东西是很美好的,不是吗?我的意思是,并非上周末做的那些事,而是当我六七岁时发生的那些事,恍如昨天发生般美妙。很多时候,这些记忆直至今天都是最好玩、最激动人心的时间魔方。

对于我这样的人,车似乎总能找到一种方式进入这些记忆。也许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兰博基尼行驶在大街上,或者你第一次去观看汽车比赛。但在有些人的记忆里,也许那就是一辆普通的车,一辆日常用车也可以留下持久的印象。很明显,ROB就是这类人。

正如他所说,拥有几十年来历久弥新的旅行车是美国家庭的首选用车。然而,对他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没有几件事情是比坐着家里的旅行车去兜风更有乐趣的了。当时他就想,如果车上有一个面向后方的座位在后面就更好了。对于一个孩子,坐在“归途”向后面对一个巨大的窗口,是多么美好的事。调皮的他总是希望在行驶的路上,对着后边那个根本无法将视线离开车的司机做滑稽的鬼脸。

向着记忆奔跑

时光荏苒,ROB本有机会拥有一辆法拉利458,但他并没选择,而是将父母的那辆“老爷车”推出来,将它“重生”。没错,就是那辆W124奔驰300TE旅行车。像很多人一样,ROB花了很多时间开始修复和改装父母留下的这辆旅行车,目的就是希望从时间手里抢回一点曾经童年的乐趣。

篇5:围绕时间节点做策划这个时间节点

2011年1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中央外宣办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以及商业网站承办的“党史上的今天”专栏正式推出,各平面媒体纷纷转载。该专栏将持续到12月31日。

这个时间节点,也可以是“建党90周年”间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比如1月15日,1935年的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当然,2011年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是7月1日党的90岁生日当天。故此,7月1日这天的报纸,不少媒体都推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刊。

围绕数字做策划

“90”这个数字可以是采访者的人数,也可以是采访对象的人数、采访对象的年龄。2011年5月4日至6月15日,《人民日报》、人民网组织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主题活动“追寻””,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8所高校的90名大学生,组成9路小分队,分3批出发,沿着党诞生、发展、壮大的红色足迹,寻访在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地,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5月10日,由河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无字丰碑·红色90后寻访90位共-产-党员”大型采风活动在河北石家庄启动。从河北省内各高校精选出的90名“90后”大学生记者团正式踏上寻访之旅。同时由河北新闻网独家制作的“无字丰碑·红色90后寻访90位共-产-党员”大型采风活动新闻专题也正式上线,同步追踪记录“90后”大学生记者的寻访轨迹。

“90”这个数字还可以是“建党90周年”特刊的版面。

7月1日,《人民日报》和《今晚报》推出90个版的纪念特刊,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用最热烈的方式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

围绕“地点”做策划

建党90周年中有着历史意义的“地点”很多。“革命圣地”是其中的一大部分,如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八一武装起义所在地南昌,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转折地遵义,革命政权所在地延安,红色首都瑞金,“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西柏坡,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地会宁,以及党的多次重要会议的举办地上海和北京。不少媒体都推出了“革命圣地巡礼”之类的专题策划,反映这些革命圣地90年来的发展变化。

2011年1月20日,《深圳特区报》策划的大型采访活动“重访红色故土”正式启动,在全国媒体中率先策划启动了“重返红色故土”的大型采访活动。采访活动持续到“七一”前夕,记者奔赴当年的老区、苏区、边区、解放区和著名战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2月21日至6月底,《深圳特区报》推出“重访红色故土”专栏。

4月30日,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和中国-军网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在北京举行出征仪式。本次大型采访活动报网联合报道组,驱车途经14个盛自治区和直辖市,总行程1.2万公里,沿途采访了30多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迹,于6月25日回到北京。

5月15日,“领航中国·红色足迹”新华社多媒体报道团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的石库门前举行出征式。新华社派出文字、摄影、电视、网络记者,组成多媒体报道团,首次采用国内外接力、多媒体融合的报道手段:从上海出发,国内赴浙江、江西、贵州、四川、陕西、河北、北京、广东、安徽等地,国外赴巴黎、莫斯科、伦敦、东京、布鲁塞尔等地,行程数万公里,重访红色足迹,力求全面、生动、深刻地反映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辉煌历程,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魅力。围绕人物做策划

与建党90周年有关的“人物”,既可以是革命先烈,可以是党史中的重要人物,也可以是优秀共-产-党员,还可以是“红色后代”。

2011年2月以来,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主要都市报联合推出大型人物专栏““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双百”人物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委联合组织、社会各界公开评选出来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90年前,13位“一大”代表南湖泛舟,苍茫历史开始着上鲜红底色。90年后的今天,红船旁的党报《嘉兴日报》派出13路记者,寻访先辈故里,对话代表后代,在90年的时光穿行中温习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勾勒出更加生动的人物印象。2011年3月28日至6月6日,《嘉兴日报》推出了“庆祝建党90周年·追寻1921南湖“七一”记忆”大型系列报道,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竣刘仁静、包惠僧、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这13位“一大”代表每人一个专版报道。文章中最吸引目光的是13位代表的人物群像定格:相同的南湖起步,不同的人生终点。他们中有的从南湖走上天-安-门,有的为革命抛洒热血英年早逝,有的黯然退出革命,有的最终走到了革命的反面。

《晶报》2011年7月1日策划推出的5个版的特别报道“信念红旗”,选取在深圳工作的“红色后代”作为采访对象,刊发的8篇报道分别为对名将叶挺四子叶华明、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抗联老战士李敏外孙女陈华梅、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长子曾世平、抗美援朝老兵卓继福的女儿卓振翠、谷牧次子刘会远、袁庚儿子袁中英胡耀邦外甥曾德盛和甥孙曾维信的专访。

篇6:把握人生时间的节点的诗歌

生命的轨迹,重点有三个站台

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三个时间的节点,看你如何对待

篇7:把握人生时间的节点的诗歌

旅程请别懈怠,更勿徘徊

一步步地向前,一件件地去面对

一切付诸实施,迷雾终会拨开

前行,人生豪迈;前行,生活可爱

篇8:2014,时间线的高亮节点

网络安全:举国关注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再次体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全面推动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经济繁荣、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等重要决策,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发展总体目标。

正是这次会议,让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也使网络安全和自主可控成为国信息通信领域2014年的主基调。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现已更名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报告,宏观层面,从全球范围来看,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从顶层设计走向细化实施、稳步推进阶段:区域性网络空间联盟已现雏形,寻求合作共同应对网络空间安全挑战;棱镜门后期效应显现,资源控制和数据保护成为新的焦点,互联网企业对安全影响日益凸显。从国内来看,由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安全工作战略地位已成共识,工作统筹全面加强,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更为统一明晰,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成为新的安全理念。在微观层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工业4.0等新技术新业态在带来新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万物互联环境下,网络边界逐渐消失,互联网上的攻击手段开始向工业领域蔓延,这应该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此外,个人信息泄露态势愈演愈烈,12306网站13万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个人信息保护任重道远。

ICT产业:触底反弹

放眼整个ICT产业,2014可谓是触底反弹之年。

根据电信研究院的数据,全球ICT产业整体复苏,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总规模达到5.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ICT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服务业,软件及IT服务业等三个主要细分产业均衡发展,均实现正增长。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的发展带动全球集成电路和显示产业的稳步增长;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驱动软件产业持续增长:LTE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带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持续复苏:国际产业政策越来越关注智能制造等ICT融合应用领域的发展,以及产业对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作用与贡献。而可穿戴设备依旧伫立在“风口”之上,产品的功能和产品形态也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软件算法的不断迭代而变得更亲民。3D打印也是风气云涌,设备迭代换新层出不穷.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开发,航空航天、教育、医疗、电子甚至娱乐。

中国ICT产业的增速则达到11.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产值连续4年保持1~2个百分点的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内销产值占比首次达到50%: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中国成为主流生态竞争的重要争取力量,芯片制造环节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国产办公软件实现全新突破,但国产基础软件总体实力依然偏弱:4G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手机产业结构性变化,4G手机的出货量和新产品量全面超过3G手机,小米、联想、华为、中兴等国内企业群在国际市场表现突出。

具体到信息通信领域的三大重点行业——电信、互联网和IT,则是有喜有忧。

电信:转折性复苏

2014年是会被载入电信行业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全球电信业呈转折性复苏态势,基础电信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久违的正增速让整个电信行业振奋无比,0.7%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份信心:多年的转型努力终于见到成效。

2014年,全球电信业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3个50%的转变: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收入在全行业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0%,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首次超过50%,移动非话在移动ARPU值中的占比接近50%,这也说明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电信业未来转型的方向。

放眼国内,也是形势一片大好。虚拟电信运营的全面放开、铁塔公司的成立、4G网络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合作试点都将对电信业未来发展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尤其是铁塔公司的成立,真正实现了电信运营的网业分离,避免资源浪费,让三家基础电信企业能够从耗费精力的铁塔建设中摆脱出来,加速业务创新和战略转型,实现轻资产化和资产效益的增长,提升电信行业的整体效益与效率。管理流程和机制如何满足、落实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相关行业管理的需求及要求是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对于铁塔公司而言,要以服务好用户为本,以科学规划为始,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为核心,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特别提一下,根据2014年3月毕马威的独立审计结果,民族品牌华为首次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全面超越行业龙头爱立信,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

互联网:风生水起

除了网络安全,2014年还有一个极度炙热的话题,那就是互联网思维和产业互联网。

今年的互联网行业可以用精彩纷呈来形容,无论是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还是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抑或是双十一的电商狂欢以及互联网思维旋风的刮起,都说明一点,互联网已经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这一年,互联网开始从消费领域进军生产领域,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开始落地。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们在生活、娱乐、即时通信等领域成功登顶后,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市场饱和等挑战,于是在走向国际市场寻找空间的同时开始涉足家电、汽车。教育和健康等传统领域。另一方面,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以及企业信息化进程迈入纵深,互联网开始改变企业的运作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也在欲拒还迎的矛盾中开始拥抱并不熟悉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时代开始从“小C时代”逐步过渡到“大B时代”,在这个时代,卖产品的思维已经OUT了,数据才是最重要的资产,成为创新方向。在信息化的支撑下,互联网将会与各个行业交织融合在一起,共生共存,互联网金融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这场时空交错的革命里,实体环境会越来越虚拟化,数据入口的抢占会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这会使得企业家们的既有的商业坐标和商业直觉会失灵,对形势的掌控力,对趋势的预判力会下降。但有一点企业必须清楚,自己究竟处在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有没有被取代的可能。

从“小C”到“大B”,通过与传统实体产业的交织交融,互联网的这个春天只有价值没有泡沫。

IT:“裁员”滚滚

相比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风头正劲,2014年的IT行业则显得有些落寞和苦闷。

无论是年初公布的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还是微软正式停止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支持服务都勾不起人们太多回忆。但是2014年的IT行业有一个关键词却让人印象深刻——“裁员”。很遗憾,这个关键词没有充满正能量。

年初,IBM内部代号为“阿波罗”的裁员计划被媒体曝光,该计划是IBM 2014年度“劳动力调整”计划的一部分。尽管IBM官方并没有给出确切的裁员数字,但宣称希望通过该计划节省10亿美元开支。

IBM并不是唯一一家宣布裁员的IT巨头,微软、英特尔、惠普和戴尔都实施了大规模的裁员行动。其中,惠普公司在2012年提出,到2014财年结束时裁掉2.7万人,之后将这一数字增加至3.4万。2014年5月,惠普又宣布到2015年将在全球裁员4.5万~5万人。

当然,最轰动IT业界的一次裁员发生在微软身上。2014年7月17日,微软CEO在致员工的备忘录中宣布,微软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最多将裁员1.8万人,其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将占到约1.25万,成为重灾区。微软39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引来一片质疑声和抗议声。

为什么IT会陷入滚滚“裁员”中呢?那就是时代变了,这是一个崇尚变革与创新的时代,“大智移云”呼唤新的市场领导者,传统IT巨头不变则亡。裁员只能算是传统IT企业转型的众多痛楚之一,他们前行路上面临的挑战还很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penStack和Hadoop等开源技术的异军突起。开源打破了传统的生产边界、实验室边界,通过建立开放的平台、参与的社区,营造自由的创新生态环境。当众多智慧被汇集,开源在众多技术精英的协作下将理想带入现实。实践证明,开源产品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Linux为代表的许多成功开源软件项目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未来的IT属于开放与开源。

总之,2014年对于信息通信领域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有许多点和事值得我们反思和探索,也有许多人和物值得我们彰表和学习。展望2015年,大智移云等新技术和新业务对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的影响和改变将会更深、更远,而融合、转型和开放依然会是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上一篇:与鹤的成语下一篇:农安...中学党支部2014年上学期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