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的五种方法

2024-04-17

小学班级管理的五种方法(共11篇)

篇1:小学班级管理的五种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五种方法

【关键词】 班级管理;方法;训练;激励;

活动;帮教;放手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037―01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需要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充实、创新。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感到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入手。

一、训练为根基

在激励这个主题下,唱的是训练的戏。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竟还不强,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复抓的重头戏。常规要求是什么,要一条一条明确地讲给学生听。讲要精,练要多而广。大的方面要练习,如早操、路队,小的方面也要练,如课前准备,课间倒纯净水等。告诉每个学生我们要做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教给学生应该怎么做,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一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常规管理做到了细、实,班级秩序自然就井井有条,学生的活动和学习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证。

二、激励为主题

激励之下出好学生――这是我当老师以来最大的体会。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所以,对班级的激励是我多年来工作的主题。“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我为自己能成为你们的老师感到骄傲。”这些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的话语,既让学生和我融合在了一起,更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三、活动为抓手

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方式。在班级管理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类活动。有围绕学校大队部要求开展的,如,围绕“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开展了“争做文明小公民”中队主题活动;围绕“雏鹰争章”活动开展了“雏鹰的翅膀不再沉重”中队主题活动。更多的是结合班级实际开展的,如,看家乡变化实践活动,讲沙家浜革命故事活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活动》,开展向班中的“棋协大师”陆锦舟学习的活动。由于外出活动受到条件限制,我就利用学校里背投、网络进课堂的优势,经常给学生播放展示新闻资料。学生通过观看美国进攻伊拉克的直播,看到了伊拉克战俘受到虐待的图片,强烈感受到了和平的重要性;通过观看各种违法受到严惩的新闻,懂得了遵纪守法的必要性;通过阅读发生在学校里的各种事故案例,明白了保护他人也是保护自己的道理。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逐渐成长起来,逐渐有了自我辨析的能力,班级也在活动中逐步凝聚成一个团结的、有思维能力的集体。

四、帮教为辅助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集体这棵大树上,也总有那么几片叶子承受不住虫咬风侵。小学生正如那渴望长大却依然娇嫩的绿叶,需要园丁精心呵护。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努力做到观察细微,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抓住时机疏导。班级中有个心理脆弱、焦虑孤独的问题学生,我就对她多倾注一分关爱,帮助她处理好学习困难、同学矛盾,尽量让她心情舒畅,安心学习。只有在细致的个别帮教下,才能保证班级中的学生个个养成良好的品质。

五、放手为目标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我的大理想,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在班级中每学期进行各服务岗位的竞选。我以人人有机会,人人得到锻炼为指针,不断更新优化竞选方式,逐渐形成了一套班级条线选举的制度。学生参与积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竞选中懂得了竞争与团结的关系,明白了荣誉与付出的关系。学生们在竞选演说中说道:“我明白只要有一个人来和我竞争,我就会落选,但我不怕,因为我想为大家服务”,“我知道小组长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个服务的岗位”。通过竞选上岗的班干部积极性高,在这个基础上,我充分给予班干部管理班集体的权力,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管理班级,记载中队小家务,组织安排主持班队活动。学生有了责任感、使命感,工作积极主动,班级各个条线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都取得了好的成绩。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但是,看到学生在良好的集体中从幼稚的孩童成长为有思想、有能力的少年,一切的苦都变成了甜。一个班主任是教育这片海洋中的一粒粟,但只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即使是小小的一粟也能开花结果。

编辑:郭裕嘉

篇2:小学班级管理的五种方法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管理工作也必须不断充实、创新。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可以从以下用五个方面来着手:

一、激励为主题

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所以,对班级的激励是工作的主题。“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我为自己能成为你们的老师感到骄傲”。这些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的话语,既让学生和我们教师融合在了一起,更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班级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训练为根基

在激励这个主题下,唱的是训练的戏。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毕竟还不强。因此,常规训练是班级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复抓的重头戏。常规要求是什么,要一条一条明确地讲给学生听。讲要精,练要多而广。大的方面要练习,如早操、路队,小的方面也要练,如课前准备,课间倒纯净水等。告诉每个学生我们要做到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教给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一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常规管理做到了细、实,班级秩序自然就井井有条,学生的活动和学习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证。

三、活动为抓手

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方式。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类活动。有围绕学校大队部要求开展的,如:围绕“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开展了“争做文明小公民”中队主题活动;围绕“雏鹰争章”活动开展了“雏鹰的翅膀不再沉重”中队主题活动。更多的是结合班级实际开展的,如:看家乡变化实践活动,讲沙家浜革命故事活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活动》,开展向班中的“先进同学”学习的活动。由于外出活动受到条件限制,我们可以利用学校里背投、网络进课堂的优势,经常给学生播放展示新闻资料。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战争的影片,让他们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通过观看各种违法受到严惩的新闻,懂得了遵纪守法的必要性;通过阅读发生在学校里的各种事故案例,明白了保护他人也是保护自己的道理。在一次次活动中,让学生逐渐成长起来,逐渐养成自我辨析的能力。班级也在活动中逐步凝聚成一个团结的,有思维能力的集体。

四、帮教为辅助

世界上没有两张相同的树叶,在集体这棵大树上,也总有那么几张叶子承受不住虫咬风侵。小学生正如那渴望长大却依然娇嫩的绿叶,需要园丁精心呵护。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们要努力做到观察细微,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抓住时机疏导。班级中如果有心理脆弱,焦虑孤独的特别学生,需要我们特别的耐心、细心,我们就对他(她)多倾注一分关爱,帮助她处理好学习困难,同学矛

盾,尽量让他(她)心情舒畅,安心学习。只有在细致的个别帮教下,才能保证班级中的学生个个养成良好的品质。

五、放手为目标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我们的大理想,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在班级中每学期进行各服务岗位的竞选。我们可以以人人有机会,人人得到锻炼为指针,不断更新优化竞选方式,形成一套班级选举制度。让学生参与积极,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竞选中懂得竞争与团结的关系,明白了荣誉与付出的关系。要让学生们知道:“当班干部不只是个人荣誉,也是为大家服务,小组长不光是一个职位,也是一个服务的岗位”。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充分给予班干部管理班级体的权力,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我们的监督指导下管理班级。

篇3:学校管理中的五种激励方法

角色激励又称责任激励。同样是人,因为对自己在世界上所扮演角色的认识不同,所以各人为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就有所不同,因此,其行为和思考方式也就各不相同。角色激励是让被激励者换一种“应有”的想法。学校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由人参与去做的,人是有思想的,思想上的“灰尘”和“疙瘩”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因此,在学校管理中重视思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教职工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此外,实行核心责任制也是一种调动教职工责任心的好方法。

榜样激励

在学校管理中,树榜样是为了使人见贤思齐,是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所提倡的方向上来。因为榜样具有代表性,通过榜样可以激励人们,可以启迪大家的思路,鼓励大家积极上进。坚持榜样激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领导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领导者要做严于律己的带头人,学术研究的领头人。此外,就要在普通教职工中把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人树立为全校教职工的榜样。因为人常有一种心理:越与我们相似的人,就越注意与之比较,看到了差距后,往往就会激发斗志,积极进取。

氛围激励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一所学校良好风气的重要体现,更是教师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激励因素。作为知识精英,对自我发展的要求一直比较强烈,把自我实现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由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不但希望受到学生、同事和一级学校领导的尊重信任、关心和理解,更迫切地希望有适合他们充分发挥才干的氛围,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实行氛围激励,一方面,学校必须树正气、刹歪风,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营造出团结、互助、和谐、温馨的氛围。另一方面,以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去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充分施展才能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满足他们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来。

情感激励

学校管理工作中情感激励的具体做法是:深入群众,及时捕捉教职工思考和议论的热点,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每一个人在学校工作中都能发挥特长,有用武之地;满足教职工成才的需要,关心他们的业务进步,激励教职工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及接受继续教育;尊重教职工的成绩,及时推广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让他们的成绩得到同行与上级的承认;关心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关心教职工的权利,在评职称、评工资、评先进等方面要增加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开;尊重教职工,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管理,民主决策,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搞好教职工的福利,为教师多办实事,对困难者要及时帮助。学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达到激励教职工的目的。

期望激励

篇4: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五种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 中职班级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69-02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有两大点,一是班级管理者也就是班主任,二是班级成员即学生。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管理一个班集体, 涉及到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水平、责任心和爱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职生存在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不仅不如意,而且还沾上很多不良习惯。他们养成的诸多不良习惯长期积累下来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组织纪律和思想品德差。他们目无尊长、好吃懒做、打架斗殴、通宵玩游戏、逃课旷课、上课打瞌睡,等等,这些不良表现普遍存在。这些学生初中毕业后,家长觉得他们年纪还小,社会阅历少,如果就此让他们流落社会,那么他们可能容易被居心叵测的坏人所利诱,会做出让社会让家庭受损的事情,因此,家长就会找一所中职学校,让他们在学校继续待两三年,等他们年纪大一点,懂事一点才让走出社会,这是一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来报读中职的最初想法。带着这种混日子的想法来读书,当然不会认真学习。一个班集体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有这种想法,而又没有得到好好引导,那么这个班将会是一个糟糕的班集体。作为一名有责任心有经验的班主任,我们要懂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到校,班级组建后,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思想主导行为,只有把学生的思想观念摆正了,才能更好地把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学生也才会愿意接受教导。知识技能可以慢慢教,慢慢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树立好。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按学校要求每周两次班会外,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除了周末,笔者几乎天天晚上都到教室给学生上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理念教育课。从一开始就向他们灌输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就业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就业才能保证健康的正常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没人能帮你一辈子,只有你自己努力了,将来的人生才有希望。现在努力了,两三年后你的人生是选择题;现在不努力,两三年后你的人生就是填空题。离开初中来到中职学校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努力把这个转折点变成一个自我发展的新开始。班主任要在这一个新开始帮助学生逐步脱离原来不良的思想倾向,转变不良的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与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得到升华,并在学校中共同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让大家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制定严明的适合本班实际的班规班纪

我们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里,自然就有校规校纪,班纪班规。一个班集体的班规除了要有学校统一的有关班级管理的规定外,还要有适合本班级特点的规定,因此班主任要与全班同学一起共同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班级内部使用的班规。在制定班规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有的时候班主任还得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来好好观察和了解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等,然后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学生的班规。班规制定出台后,还要制定一个班级管理量化表,对班规中的条条框框进行量化,以便具体实施。这样,通过量化表就可以比较客观地考查每一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每周公布一次量化结果,并由全班同学共同监督每一个学生执行班规的情况。为了使班规能够得到严格执行,把平时的量化结果作为期末评优的主要参考依据。

班规是一个班集体的管理指针,能不能有效执行班规,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管理质量。因此,严明的班规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严格执行班规是班级管理的保障。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制定、执行班规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要适当地依时依事的变化而改变,使班规能与时俱进,更好地管理班级,使整个班集体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

教师行业里有一句话,看一个班主任的为人,就知道他的班级。笔者从事中职班主任教育工作十几年,经常听见这句话,也深深地体会了这句话。一个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跟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及班主任个人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班主任是一个要求严格、雷厉风行、责任心强的人,那么他带出来的班级就会是一个组织纪律严明,学生责任心强的好班级。相反地,一个漫不经心的班主任,带出来的班级也会是松散的一盘散沙的班级。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家长和学生择班读书的原因。从这一点来看,家长和学生选择的其实是这个班主任的人品。从教育来看,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胜于任何一个科任教师。这是因为班主任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更加全面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个人的言行。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都懂得这样一个原则,言传不如身教。一个教师讲得再好,如果没有良好的示范,那么所讲的话都将是无效的。中职生特别是一年级的中职生,他们绝大部分是15至16岁的年轻人,好奇心和模仿性都很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来说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如果班主任是一个言不符实的人,那么他所讲的话,所做的事都很难服众。班主任只有把自己修炼好了,言行一致了,才能要求学生去遵守班规,营造出一个向上的班集体。笔者在管理班级中坚持奉行这样一句话,“做不到的就不要说”,并把这句话当作班级每天早训的口号。每天早训,全班学生都要喊一遍这句口号,要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务实的人。同时也以此提醒自己,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今天你打算要做什么,能做到吗?不能就不要乱承诺,比如,请假外出能按请假单的时间归校吗?上课能坚持不打瞌睡吗?能按时作息吗?特别是午休和晚修能按时吗?上实训课能认真训练吗? 笔者这么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以身示范。

四、建立融合的班级环境

一个融合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团结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大家是师生关系,课堂下大家是朋友甚至是亲人关系。心灵相通,相互交流。要让学生感受得到班主任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是值得他们信任的。师生之间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和谐的氛围,使大家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班主任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然后才能把握到处理问题的尺度。不论遇到什么事情,班主任都不要着急,也不要听别人一说不是就上火,而是要先听听学生怎么说,让学生把事情跟班主任讲清楚,然后再去解决和处理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尽心尽力地跟班主任共同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相信自己的班主任,主动找班主任来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维护好班级的学习、生活秩序,建立起融合的班集体。

建立融合的班级环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始终把这当作管理班级的起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因此,在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十几年中,极少出现因本班学生主动挑起的事端,更不会有学生在本班上闹事,滋生不和谐因素。

五、师生同心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的社会,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一个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班级成员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建设一个班集体。让学生知道,一个班级的好坏不是某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知道,不能把班级工作或班级荣誉感认为是班主任的事情,或者是班干部的事情,而是整个班级的事情,是每一个班级成员的事情。在管理班级方面,班主任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有的时候甚至制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一些班上的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艰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因此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知道班主任既然能把这项工作交付与你,就是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处理好,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管理班级,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共同维护的良好局面。也让学生知道,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举全部人员之力,互相信赖,共同管理的结果。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班主任要做好领航人,学生要做好护航人,共同把班级这艘船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周红梅.中职学生班主任工作浅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1(4)

[2]黄苗.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

[3]罗正华.班主任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林广康(1986— ),女,汉族,广西北海人,本科学历,助理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研究方向:中职教育。

篇5:班级管理的五种意识-班级管理

1、团队意识——班集体就像一个家庭,全体同学和老师要共同维护家庭的形象和利益,有了团队意识,班集体就会产生凝聚力;

2、责任意识——学生在学校,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做人,学习是一种责任,做人也是一种责任,有了责任意识,学生自然会遵守规范;

3、竞争意识——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有了竞争意识就有了班集体进步的动力;(班主任工作)

4、效率意识——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心态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证;

篇6:小学班级管理的五种方法

夜总会管理决定着经营的成效。夜总会要想生财有道,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夜总会经理人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夜总会的成体效益。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夜总会经理人管用的五种管理方法!

一、定量管理法

定量管理法,就是通过对管理对象数量关系的研究,遵循其量的规定性,利用数量关系进行管理的方法 夜总会的经营活动,要使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有效成果,不仅要有定性的要求而且必须要有定量分析,无论是质量标准,还是资金运用、物资管理以及人员组织,均应有数量标准。应该说,运用定量方法管理经营活动,一般具有准确可靠、经济实用、能够反映本质等优点。

二、“感情管理”法

“感情管理”法,实际上就是对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进行控制的方法。它是通过对员工的思想、情绪、爱好、愿望、需求、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并加以引导,给予必要的满足,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

三、表单管理法

表单管理法,就是通过表单的设计制作和传递处理,来控制夜总会业务经营活动的一种方法。表单管理法的关键是设计一套科学完善的表单体系。夜总会的表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1、第一类是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发布的各种业务指令;

2、第二类是各部门之间传递信息的业务表单;

3、第三类是下级向上级部门呈递的各种报表。

表单管理必须遵循实用性、准确性、经济性、时效性的原则,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①、传递的程序,即向哪些部门传递,怎样传递。

②、表单的种类和数量,既要全面反映夜总会的业务经营活动,又要简单明了,易于填报分析。

③、时间要求,即规定什么时候传递,传递所需的时间。④、表单的性质,既属于业务指令,又是工作报表。⑤、表单资料的处理方法。

夜总会的经理人,必须学会利用表单来控制夜总会的业务活动,如通过检查、阅读各种工作报表来掌握并督促下属的工作,通过阅读、分析营业报表来了解并控制夜总会的经营活动等,四、“走动管理”法

“走动管理”法也叫现场管理法,要求管理者深入现场,加强巡视检查,调节夜总会业务经营活动中各方面关系的方法。夜总会业务经营的特点之一,就是提供服务和消费服务的同一性,要有效控制夜总会的业务经营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深入服务第一线,以便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疑难问题,纠正偏差,协调各方面关系。同时也可以及时和下属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实施现场激励,并发现人才。

五、制度管理法

制度管理法,就是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实

施来控制夜总会业务经营活动的方法。要使制度管理真正切实可行,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制度的严肃性,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在制订制度时,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订什么制度,订到什么程度,均应认真研究,仔细推敲。在执行制度时,要做到有制度必遵,违反制度必究,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功过相抵,下不为例。在处理违章时,要有严格的程序,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注意处罚的准确性。此外,还必须注意修订制度的严肃性,既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又要保持制度的连续性。②、制度的科学性。

即夜总会的制度必须符合夜总会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夜总会经营管理的需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来制定。同时要注意制度条文的明确、具体、易于操作。③、制度管理的艺术性。

篇7:缓解烦躁的五种方法

短时期的焦虑,对身心、生活、工作无甚妨碍;长时间的焦虑,能使人面容憔悴,体重下降,甚至诱发疾病,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初期的焦虑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加以控制并缓解。

1放松法:

放松法治疗焦虑症是一种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躯体的一部分(例如左手),尽量使这部分肌肉放松,直至产生温热感。然后转移注意力到躯体另一部分(例如右手)。如此反复训练,可使心情平静,心跳规则,呼吸均匀,这对焦虑状态性发作者有很好的效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检测下,进行放松训练。

2催眠法:

催眠法适于广泛性焦虑症(一种以经常的、持续的、无明显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忧或烦恼为特征的焦虑症)。催眠师运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术,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

3解释法:

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如果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心理医生,耐心倾听医生对疾病性质的解释,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4系统脱敏法:

在患者处于全身放松状态下,使能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复出现,达到不能引起患者焦虑时,增加刺激的强度如法炮制,直至患者焦虑情绪完全消失为止。

5冲击法:

让患者突然处于激发焦虑情绪的实际环境中,来改变病态行为。这种治疗每次30-60分钟,治疗次数一般1-4次。

篇8: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五种方法

一、“熟读深思”法

在传统教学法中, 一般的教师生怕学生不懂, 总是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章进行条分缕析, 总是旁征博引, 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 无所不及, 常常是讲者津津有味, 听者云里雾里, 其结果可想而知。

苏东坡说的“熟读深思子自得”和俗话说的“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是同一个道理。当然, 这里所说的读, 并非让学生散漫地读, 无休无止地读, 而是在教师的指点下, 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读, 通过阅读, 学会阅读, 并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 一般可以分成“初读——再读——精读——熟读”四个阶段, 其中, 初读的过程, 是正音、断句的过程, 以求读得正确、流利, 初步领会文章的主旨;再读, 进行分段, 概括段意, 理清层次;精读, 对重难点部分有目的地进行选读, 边读边思, 以加深理解, 熟读, 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基础上, 对全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以获得对文章思想的整体把握。如教学《咏柳》, 初读时, 引导学生理解“咏, 碧玉, 妆, 万条, 丝绦, 裁”等词的意思, 精读时,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和联系实际, 了解语句的意思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当学生多次入情入境朗读之后, 及时引导学生看图诵读, 达到熟读成诵。

二、“启发诱导”法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内容, 大都是浅显易懂的, 并不要求每一堂课都采用精练细讲, 但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有些内容学生理解不深或难以理解, 这就要求我们对他们进行启发, 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适度诱导, 从而达到识事 (了解课文内容) 、达义 (理解中心思想) 、练文 (掌握表达形式) 的目的。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阅读教学应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待, 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有独特的发现, 让他们在对文本材料进行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同时, 在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前提下, 有所发挥, 有所感悟。如《狐狸和乌鸦》一课。我在总结课文时提出“读了这一课, 你们是喜欢狐狸还是乌鸦”, 有的说喜欢狐狸, 有的说喜欢乌鸦。双方各持己见, 争持不下, 且各有各的道理。这时, 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三、“精讲巧练”法

所谓精讲, 就是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讲其所需, 讲其所急, 讲其所难;巧练是指在学生训练过程中, 所选题材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典型性和反馈性。精讲巧练可以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引导学生由此及彼, 从现象到本质, 从个性到共性,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精髓, 从而使学生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语言规律, 使分析、综合、抽象、引用的能力得以加强。如教学《群鸟学艺》一课, 我先让学生读题, 问“同学们看到课题后, 你有什么想法或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通过发散思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再让学生默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进行交流释疑, 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问“你读懂了什么?”最后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一步体会文中的猫头鹰、老鹰、麻雀学习不耐心, 学不到真本领。只有小燕子耐心学习, 才学到真本领。

四、“字斟句酌”法

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语言文字, 是我们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渡口和桥梁。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既从语言到内容, 更要注意从内容到语言, 通过内容学语言, 使学生明确文章的思想内容应该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吾其神, 唯文通彼此, 譬如梁与津, 学子由是进, 智瞻德日新。”

在语文教学中, 学习文章的语言文字和领会思想内容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两者相辅相成。任何脱离语言文字训练架空思想教育, 或孤立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忽视思想教育的做法, 都不能全面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语文教学, 只有坚持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辩证统一, 才能切实有效地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使学生既受到语文训练, 提高语文能力, 又受到思想教育, 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五、“读写结合”法

阅读与写作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读是吸收, 写是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读写结合。阅读要潜心去体会作者的思路、意境, 把学生引进其情其境, 指导学生阅读一段或一篇文章, 除了弄懂其思想内容外, 还要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可以从范文中吸收各种文章的表达方法, 写作时有所借鉴。阅读教学应有计划, 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某一写作特点, 然后进行模仿, 做到一课一得, 多篇合得, 从而促使其知识尽快转化为能力。

篇9: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五种方法

一、复习引导法

复习铺垫是知识编排体系与学生逻辑认知起点之间的载体。教师应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个良好的复习铺垫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使新知识点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同化、顺应、迁移。

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可这样设计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做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2教师出示一个盒子,往里面放10个乒乓球。教师拿出1个乒乓球,让学生猜盒子里还剩几个乒乓球?并说一说是怎样猜出来的?(学生可能利用10的组成和分解来猜,也可能利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算。)

3教师依次拿出2个、3个、4个……9个乒乓球,让学生快速抢答还剩几个。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这样设计,通过“猜一猜”游戏和抢答活动,复习了10的分解与组成,为计算10以内数加减法做好迁移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矛盾揭示法

孔子曰:“疑虑,思之始,学之始。”矛盾的魅力就在于它把人吸引住,使人焦虑不安,又欲罢不能。能引起人的求知欲。有矛盾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认知需要,激发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年级上册),这样创设情境。

小明、小华、小力和小强4人参加学校象棋大赛决赛,校长要为冠军颁奖。

小明说:“冠军在小华、小力和小强之中。”

小华说:“我不得冠军,小力才是冠军。”

小力说:“在小明和小华之中有一人是冠军。”

小强说:“小华说的是事实。”

经过调查,证实4个人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个说的不对。冠军只有一人,如果你是校长,你该给谁颁奖呢?

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钻研,从表面上看“山重水复”,难度很大,而学生一旦把握住此问题的突破口:在于选择“矛”与“盾”,即非此即彼的“个体”(小明的话)这个关键,层层推进,就会很快感到“柳暗花明”了。此时,教师再抓住“火候”适时点拨、总结,揭示课题,自然激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地探究学习。

三、激趣引疑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点燃学生兴趣这一内在的“动力之火”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引发疑问,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笔者听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其设计以下片断。

师:(出示一张卡通娃娃图)这个卡通娃娃漂亮吗?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一贴眼睛。(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游戏规则是:老师先把你的眼睛用布蒙起来,你才能上前贴。谁来试一试?(两生试贴,其余学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啊?

生1:眼睛的位置贴错了。

生2:两只眼睛不对称了。

师:(板书:对称)你有什么方法让这两只眼睛对称吗?

生3:可以折一折。

生4:可以通过量一量两只眼睛与鼻梁之间的距离来调整。

师:对!一双眼睛对称,这个卡通娃娃才是漂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知识:轴对称图形。

这样创设一个现实问题的情境,从游戏出发,可以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以渴求解决问题的心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误”引“悟”法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资源,创设适于学生互相争辩、讨论的问题情境,以“误”引“悟”,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两步算式12+28=40。50-40=10。写成综合式时,学生中出现了两种错误答案:12+28-50=-10,50-12+28=10。短暂的思考后,教师创设了一个“把皮球重新抛还给学生”的情境,没有作出任何评价。微笑着询问同学们。)

师:(指着算式)同学们认为“50-12+28=10”对吗?

生:(略思片刻,大声回答)不对!

师:(故做疑惑)为什么?

生1(不理解地说):答案怎么会等于10呢?

生2:12+28=40,40-50不能减。

师:噢!这样啊,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3:我同意他的观点。

生4(结合原题说):12+28=40表示一共用去的钱,50元是原来带去的钱,不能用花去的钱减原来带去的钱。

生5:因为是求剩下的钱,要用带的50元减去用的40元,所以40-50肯定不对。

生:(大部分学生恍然大悟)用所带的50元减去用的40元,就是剩下的10元。

师:(指着算式“50-12+28=10”,故作“糊涂”)这个算式总该对了吧?

生:(七嘴八舌,提出抗议)不对,不对!

师:(故作吃惊)为什么?

生1:答案对,列式不对。

生2:把算式中的“+”号改为“-”号就对了。

生3:也可以给12+18的和添上小括号,使算式正确。

师:同学们真能干,这样一改算式就正确了。

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学生真实思维方式的暴露。教师抓住时机创设以“误”引“悟”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把学生出现的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五、比较分析法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比较辨析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思考,使学生在比较辨析中理解知识内涵,发展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整数应用题中的“倍数”、分数应用题中的“分率”及分数除法中的“比”三者间的联系,一位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在学校为山区儿童举行的“同在蓝天下”捐书活动中,小芳、小兰、小青、小黄、小红分别代表2、3、4、5、6年级同学进行捐书。

小红说:“我捐了120本。”

小黄说:“小红捐的是我的1.2倍。”

小青说:“小红捐的是我的1倍。”

小兰说:“小红比我多捐了。”

小芳说:“小红捐的和我捐的书数量比是6:5。”

师:请问,这几个年级分别捐了几本书?

(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立即画线段图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列式计算。)

生:2-5年级捐的书一样多。

师:怎么会一样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发现了1.2和1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它们表示的形式不一样而已。

生2:我通过计算发现6:5的比值其实就是1,2。

生3:小红比小兰多捐,就是把小兰捐的书看作单位“1”,小红比她多捐,小红实际捐的也就是1。

这样比较分析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题目中的“倍数”、“分率”和“比”进行比较分析,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迁移,使学生异中求同,同中辨异,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篇10:理解词语的五种方法

一、抓关键词语来答题

题目:结合你所知道的例子说说下列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说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人民解放的,是彻底的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答:(1)“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不要再邮寄拐杖了,因为父亲身边有我。说明作者愿作父亲的拐杖,时时刻刻陪在父亲身边。理解句子有以下几种方法:

⒈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可以抓住“焦急”和“耐心”这两个关键词。这两个词乍起来似乎矛盾,但它们却反映了老奶奶急切想见到总理的灵车,以及不见继车决不离去的那种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感情。

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古诗学习中尤其如此,如“死去元知万事空”,要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还得联系下文: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下文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感到悲伤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最后两句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最念念不忘的是盼望南宋的军队能早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到地时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反映了作者临死时念念不忘统一祖国的激情。

⒊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们可以联想自己被沸水或火星烫着时会迅速地把手缩回来以及剧烈疼痛的情景,而邱少云在烈火烧达半小时之久却能做到纹丝不动。足见他的高度纪律性及为革命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⒋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者用“黑洞洞”形容旧社会非常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没有自由,到处受迫害。这是鲁迅先生用诙谐的笑谈来讽刺,抨击旧社会的黑暗。

⒌从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有的文章要与当时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如“赶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料想四年以前该不会有这些东西吧”四年以前是什么时候呢?文章写的是解放初期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农民的生活的不断改善,从而歌颂了领导好。理解课文句子

2、《匆匆》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3、桃花心木

①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时多时少。这句话为后文作者探明原因作了铺垫。

②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理解这句话首先要弄清楚“不确定”的意思,“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联系生活我们可以想到哪些“不确定”,例如 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③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所以不会枯萎了,也说明了种树的人种树成功了。6 北京的春节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为人民服务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③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我们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⑤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⑥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③“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这段话不光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还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预示了在下一次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将是奶奶,作者这样写是颇有用心的。

④“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如果说,整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幻象能了解小女孩的内心渴望,那么这几句小女孩的内心独白加深了我们的感受。见到亲爱的奶奶,她急迫地叫起来,她知道奶奶也会在火柴熄灭时很快不见,所以恳求奶奶把她带走,她向奶奶表达自己此时痛苦的心情。小女孩的话中四次出现了感叹号,表达了小女孩的渴盼。

⑤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第二种方法;抓关键词语理解(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说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人民解放的,是彻底的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⑥

感谢您的关注!

跨越百年的美丽

①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她的报告”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是指“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面庞”“坚定而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也暗指这一形象背后坚毅执著的精神。居里夫人因为对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成就了她的历史地位,使之成为令世人钦佩和仰慕的女性。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巨大贡献。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1克镭发出的,也就是她的成就。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③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④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句子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篇11:作文创新的五种方法介绍

一、标题新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篇文章成功与否,虽不完全取决于标题,但一篇好文章,如果再配上一个相得益彰的好题目,就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好的标题还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写“爱”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拟出“妈妈的爱”“奶奶的爱”等题目,则显得普通;如果拟出“伟大的爱”“真诚的爱”等题目,则显得空洞;如果拟出“来自远方的爱”“无悔的爱”等题目,则显得新颖别致,含蓄隽永。再如“都是迟到惹的祸”“我的未来不是梦”“水中有个月亮”等题目,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显得含蓄、生动、形象、传神。

二、选材新

新鲜的材料有助于强化思想见解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进而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与其说材料创新,不如说材料求真、求实、求个性。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作文就是要人人有话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比如写“父母的`爱”这样一个话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写父母在生活上如何关心自己,生病时如何百般呵护;在学习上如何严格要求自己。这些材料就显得没有新意。如果写父母如何运用挫折教育来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如何用赏识教育使自己走出自卑的阴影,就不会落窠臼,发人深思。

宋代诗人戴复生说过:“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材料。

比如,每逢夏季总有人卖青蛙。有人视而不见,有人见怪不怪,卖青蛙者则是照常上班。而善于挖掘材料的人就会关注这种现象,既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又可以呼吁对动物的保护,也可以反映环境问题。

三、语言新

写文章不一定要引经据典,堆砌名言佳句,也不一定要辞藻华丽,语出惊人,朴素的文字同样可以使文章文采飞扬,个性化的鲜活语言也能使文章独具特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若想让自己的文笔鲜活、富有意蕴,就要靠平时锲而不舍地积累,注意积累那些富有时代特色的、与新生活、新事物密切相关的鲜活语言。如一篇作文中写道:“克隆绵羊,没爹没娘;名人出书,一塌糊涂。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有人居然克隆出了家长签字呢!”这样戏谑“冒名签字”这一现象,于幽默风趣中蕴涵着批评,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构思新

构思新指作者的构想设计能打破思维定式,超越惯常思维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文似看山不喜平。”再好的题材,如果没有好的形式来表现,读起来也会索然寡味。结构创新,借助匠心独运的谋篇技法,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创新思维演绎得淋漓尽致。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历来就有“凤头”“豹尾”“猪肚”之说,又有“抓两头(开头、结尾)、带中间、文中要有闪光点”之语。和文章标题一样,开头和结尾也为大多数学生所忽视。我们总有一种观念误区,认为只要文章主体写好了,开头和结尾关系不大,岂不知这种做法对作文影响很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就像好的标题一样,能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好的开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新、短、有文采”。所谓“新”,即开头要新颖,要标新立异,避免人云亦云;所谓“短”,即开头要短小精悍,避免长篇大论;所谓“有文采”,即词语要丰富,句式要灵活,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而且内涵丰富。

好的结尾能收到曲终意未尽的效果,使人回味悠长;好的结尾更能把该文开头留下的好印象保留到最后,给人一种圆满之感。

构思新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采用不常用文体如小小说、寓言、戏剧、日记等形式;用不常用的分层方式,如小标题的运用,与众不同;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布局谋篇,别出心裁……但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不顾内容片面地追求形式。

五、立意新

立意新主要指文章表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论点新鲜、别致、独到,也包括文章中有新鲜、别致、独到的看法、观点或主张。它不是无中生有的标新立异。从本质上说,它是对事物某种固有本质或特点的最新发现和认知,甚至是对人们在生活中早有觉察的东西的首次明确揭示。

上一篇:我的中国,我的奥运为题目的作文下一篇:狭路相逢智者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