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2024-04-09

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精选10篇)

篇1: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师生交往的有效性研究方案

执笔人:尚星

课题研究的背景:

师生交往的有效性研究是重新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需要,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与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促进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品德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建构。因此,在校构建师生交往互动的有效化,也成为班主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有着强烈的合群需要。人们总是在不断的交往中从事工作、学习和其它社会活动,通过相互交往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憎恐悲,引发情感的共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小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同样具有交往的心理需求,当这种需要被满足时,便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道德行为。

其次,师生交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要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二十一世纪,人们将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适应这种挑战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今天的少年儿童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必须参与到国内外激烈竞争中去。因此,通过师生交往,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合作与竞争,打好心理素质的素质。

再次,师生交往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人际交往是心理教育的内容之一,而师生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个缩影。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用良好的师德去塑造心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宽容,产生积极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师生交往中健康成长。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创设师生有效交往的空间的研究。2.改进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研究。3.校园中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的研究。4.在教育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研究的过程:

1.1申报阶段(2016年3月-5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1.2准备阶段(2016年6月):钻研有关追问的理论,阅读教育专著,研究名师的教学案例,观摩教学实录,接受新的教学观念的洗礼,提升新的教学理念。1.3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7年12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1.4总结阶段:(2018年1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2.方法的选择:

2.1文献研究法。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并在运用到实践当中进行验证。

2.2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座谈,利用网络交流等形式。2.3行动研究法。通过互助、案例研讨等形式,分析归纳研究交往形式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效果。

2.4观察法。搜集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交往时的一些资料,对观察对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并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2.5个案研究法。对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也可以对一个或几个同年级班级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对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交往时的各种现象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相关论文一篇。2.研究报告。

篇2: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加大科研推进力度,指导广大教师从研究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探索省时高效的教学思路和策略,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小课题研究指导机构

学校成立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在教务处协调管理下指导全校小课题研究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如下:

顾 问:宗xx 负责小课题研究咨询指导。

组 长:袁xx 负责小课题研究宏观管理与协调。

副组长:王xx 负责小课题研究工作规划与协调、阶段性工作检查指导、课题研究成效评估管理。

学科组组长:

孙xx 负责语文学科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指导。

李xx 负责数学学科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指导。

刘xx 负责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思品等学科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指导。

二、建立和完善小课题管理制度

1.小课题研究选题备案制度

(1)学校一般于学年初组织小课题选题申报工作,提出小课题申报选题指导建议。教师可根据学校选题指导建议,结合自身实际申报选题。

(2)研究周期短或提早结题的教师,或因种种原因尚未承担小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亦可随时申报选题,报请指导小组审核、教务处备案。

(3)教师应从自身工作需要出发,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自愿申报选题,填写小课题研究计划表,并根据指导小组建议及时进行修改调整,指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教务处统一备案,纳入学校小课题研究管理。未经指导小组立项审核的小课题教务处不予备案,不享受学校小课题研究考评奖励待遇。

(4)教师申报选题,一周内应提交《小课题研究计划表》,一个月内应根据指导小组建议对《小课题研究计划表》进行修改完善,并将修改好的《小课题研究计划表》报教务处备案存档,然后根据《小课题研究计划表》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未及时修改完善上报的小课题选题,学校不予承认。

(5)小课题选题名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一般不得随意变更。特殊情况下确需变更者,须由课题主持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小课题指导小组同意、备案后方可实施。

2.小课题检查、交流、指导与结题鉴定制度

(1)学校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发布《学校学期小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明确活动安排。各学科组组长根据学校计划安排,组织指导本组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2)一般说来,学校每学年上学期组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交流,下学期组织课题研究中期述职检查,学年末组织结题鉴定与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周期短或提早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也可提早申请结题鉴定,学校将根据其课题完成情况决定是否单独组织成果鉴定。已完成结题鉴定的教师方可继续申报新课题。

(3)课题结题鉴定的一般程序是:课题主持人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整理课题研究档案,提交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提出成果鉴定申请;学校组成专家、相关管理干部、骨干教师代表,组成课题成果鉴定委员会,对申请结题鉴定的课题进行书面评估,然后根据课题特点,决定采取何种形式组织现场鉴定和成果展示活动;成果鉴定委员会根据书面评估、现场鉴定、成果展示情况,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决定是否准予结题、成果鉴定等级。

(4)学校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适时组织课题研究经验交流、问题研讨、专题讲座、对话咨询等活动,并利用网上qq空间及时提供诊断、咨询服务。

3.小课题成果应用推广制度

(1)小课题研究通过结题鉴定后,应及时制定成果应用推广计划,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取得更大的科研效益。

(2)课题成果应用推广采取项目制,由课题主持人具体负责,成立成果应用推广项目组,确定成果应用推广范围,制定成果应用推广计划,报请课题指导小组审核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3)学校为小课题研究成果应用推广提供支持与指导服务,并于学期末组织成果应用推广评估活动,根据成果推广项目组主持人工作汇报及档案资料查阅、现场考察等情况,对成果项目推广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成绩纳入年度业务绩效考核。

5.小课题研究激励保障制度

(1)小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管理,作为教师业务研修的重要指标,列入期末、年度业务考核。学校根据课题研究选题申报、研究计划制定、阶段性交流、中期述职、结题报告与成果展示情况,对课题研究具体情况进行评估考核,考核成绩列入教师业务考核指标。

篇3: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策略一是“爱”

让爱浸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这是教育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拥有爱每位学生的心,是管理好班级的重中之重。我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留心观察,多与学生交流,对班上学生的学习、生活, 乃至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学生感受到了我发自内心的爱护:那种朋友式的友情、慈母般的关爱,就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

我班上的彭X是个特殊的孩子:父母离异,爷爷奶奶不在了,父亲忙于打工挣钱,对他疏于陪伴和照顾。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彭X脾气暴躁、调皮捣蛋、学习不求上进。记得那次,他悄悄地把三粒水晶宝宝放到彭XX的水瓶里,彭XX喝水时没有察觉出异样,吃了两粒进肚子。 当时,同学们说水晶宝宝在水里会越泡越大,宝宝生宝宝,会越来越多,我们都吓得不得了,赶紧咨询医生,联系家长。 彭X听到我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爸在电话里特别生气地说:“我没钱,不管他了,你要他下午别回来了,回来我就要打断他的腿……”我当时也很生气,但我稳定情绪后说:“家长,您在气头上,这样推卸责任的话,我能理解,但孩子终究还是你的孩子,他还不懂事,惹了祸,我们应该一起努力让他明白敢于担当责任。”家长还是没有来校。第二节课下课时,同学们都下楼去做操了,彭X一个人在教室趴在桌上。我走近一看,他在纸上写着: 彭XX,对不起,我错了,我罪该万死…… 我心里一紧:罪该万死?我不能把他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孩子可能有极端行为。我劝说了几分钟要他先下去做操,他不动,还趴在桌上哭起来了。看着他如此的懊悔, 我内心已经原谅他了,我相信他以后做事情时一定会考虑后果的。于是,我说“:彭X,我告诉你,你爸爸不管你,我管!万一要出医药费,你爸爸不出,我出!但是,你必须听我的话,否则我也不管你了。现在,先和同学们一起去,该干嘛干嘛。”也许,就是我对他的承诺,让他知道:老师关心我,老师会管我。从此以后,彭X特别听我的话,偶尔捣蛋,看到我发现了,马上停止,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不用我开口,他就知道自己错了。四月底,学校举办读书节,我们班上排练节目,我特意选他参加,扮演九岁的黄香,表现很不错,我很欣慰———这就是爱的力量!

策略二是“夸”

“夸”就是赏识教育。从某种层面上讲,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对于后进生来讲就更为重要了。具体要做到:把学生夸给同学,把学生夸给家长。例如:课间操时,我看到彭X做操很认真,就向同学们夸他“彭X做操动作特别规范”,多夸几次,他果然是全班做得最好的了。吴XX学习不怎么样,但劳动积极。我常常夸他“:吴XX特别有集体荣誉感,非常爱劳动。我很喜欢,如果学习上加把劲,我会更喜欢!”现在,班上一有重活,他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学习态度也有改观。总之,学生做得好,我夸奖;做得越好,我越是夸奖;越是夸奖,越能激发他们想做好的欲望。教育链的良性循环慢慢形成了。

当然,也有些学生,夸呀,哄呀都不管用,那我就会来点硬的。我罚的方式很多:罚为班上做一件好事;罚回家帮家里做家务;罚到班上找个学习的榜样,像影子一样,跟踪学习一整天……罚了以后, 发现有改变,及时肯定,给予夸奖,这也是软硬兼施。

在班级管理中,适时的夸奖,带来的好处是:学生做任何事开始有兴趣了,开始愿意把它做好。我也从此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不时地点拨,矫正他们的言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策略三是“逼”

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我认为人的潜能很多时候其实是逼出来的。

对于学生,逼什么呢?逼出学生的共性,逼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做法很简单,就是“一人犯错,集体受罚”。比如说, 某个同学的卫生没有做好,那么这个小组集体罚做一天;班上自习课有个别同学吵闹,但又不能明确是谁,全班受罚,取消午餐后的自由活动,让大家在教室看书; 某几个同学操没有跑整齐,集体受罚,什么时候跑整齐什么时候回教室。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不尽人情,但效果非常明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时刻提醒学生他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集体的一员,他自己的个人行为,代表的是一个小组、一个班级乃至学校的形象。大家为了不拖其他人的后腿,不想被大家攻击,都会尽力做好,而且同伴中间会互相提醒、互相鼓劲。

另外,逼出学生的个性。本学期,我重点逼的就是学生午读汇报。声音小了, 重来一遍,还不够响亮,再来一遍。不会组织语言时,我教你说,我说一遍,你再学说一遍。当然,在逼的同时,一定要对他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多多表扬鼓励, 不然学生会没信心的。

策略四是“谈 ”

所谓“ 谈” 的策略就是谈心。 谈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与学生谈,在谈心过程中,班主任了解了学生个人的思想、兴趣和爱好;了解了整个班级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在谈心过程中,学生能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感觉到老师知识的丰富、学识的渊博 、 人格的高大;感觉到老师的真诚,情操的高尚,充满智慧,心地善良。

另一方面,是与家长谈。方式多种多样:家访、电话、短信、微信、QQ等等。我们由学生创建了———XX班学习讨论群。这是我与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 家长与家长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我尽可能多地把班上开展的各种活动照片放到群里,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老师,了解学校。有很多家长感慨:王老师,我没办法在家陪伴孩子,心里很是愧疚。但我看到你写的日记,你拍的照片,我感觉孩子就在我身边,孩子有你这样的老师,我很放心。

篇4: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反思实践选课题

开展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线教师在日常繁琐的教学工作中是否思考、发现真正的问题,是小课题选题是否适合的关键。因此,小课题研究管理的第一步,应当是引导教师观察课堂、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发生和表现的集中地,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即课题”,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提炼为课题。这样选择的课题紧密结合教师教学实践,既可以真正引领教师反思提升工作,又可以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常规教研工作结合起来,不加重老师的负担,从而保护老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规范过程求实效

课题研究的过程必须规范扎实,才有实效。然而在课题立项——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理论学习研究——收集研究资料——表达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心中并无整体概念。这时加强培训与示范引领是最有效的对策。

设计表格作范例 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寨卞小学把研究流程改制成表格形式,设计了小课题研究选题参考、小课题研究申报表、研究方案设计表、结题报告表等,通过表格设计为老师的研究过程提供过程性指导,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

骨干引领育先进 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成立小课题组,优势力量合理搭配,使每个课题组都配备一两位教学理念比较先进、学习能力比较强,或者有参与课题研究经历的教师。把这些教师作为本课题组的骨干力量,组织参加各级课题研究开题会、中期交流会、成果推广培训等活动。这样课题组里就有了主持引领课题研究的基本力量。同时这部分教师,就成为率先成长起来的科研骨干“草根专家”,从而壮大了学校的教科研力量。

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推动小课题研究 开展小课题立项开题会、小课题研究论坛、课题组研究课展示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课题组之间的交流研讨,促进教师小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不断营造出竞赛的氛围,使各小课题组在挑战中获得荣誉感、成就感,激发教师们的热情和信心。

重视学习求提升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教师个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把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建立在教师个体和群体积极学习的行为之上,学习与研究相互促进。学校把课题组学习氛围的创设、学习制度的建立与学习机制的形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促使教师群体形成“学习——研究”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引导教师通过学习实现先进理念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实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整合。如开设论坛,引领教师结合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讨,提供相关的教育专著、专业理论书籍等。总之,小课题研究必须有学校学习型组织为其提供支撑。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小课题研究是一段幸福的经历,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高,给教师带来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与提升的成功体验;小课题研究又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教师们都面临着工作繁忙无暇静心思考、不熟悉研究方法程序、不善于梳理提炼成果的重重困难。这就需要作为具体领导的学校教科室人员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管理智慧,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和策略,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和精神支撑,带领教师怀着热情投入课题研究,收获成果、享受成长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寨卞小学)

篇5: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郭菁华

根据学校阅读教学计划,我们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经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了解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另外班内还有图书角,图书角内的图书是同学们捐献的,由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和借阅工作,每周五为借阅日。

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为此,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朗读比赛,参赛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中的一段进行重点练习后当众朗读,这样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我们还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这学期,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选择课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

2、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2)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

(3)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篇6: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XXXXXX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有关小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方面的知识。以下请允许我代表我校课题组将有关我们的小课题方面的工作做一个汇报,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一:课题的名称及取得的最终成果呈现形式。

无数教育教学事实证明,班级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学生只有在文化浓郁的、团结上进的集体里,才能较快地养成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同时班级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主要环境。而小班化又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比以往班级管理模式更多空间、更多资源的有力条件,更容易体现新课标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的理念。基于此方面的认识,我们学校课题组提出了《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与研究》的小草根课题,以期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育人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我们课题组初步拟定该课题的最终成果呈现形式为论文或者课题报告。二:课题的研究进程的实际实施情况及初步成果

我们的小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4年3月中旬—4月中旬)方案制定与申报阶段。第二阶段:(2014年4月中旬---10月下旬),方案准备、实施阶段,第三阶段:(2014年11月—12月)总结阶段。现在按照上述研究方案完成的研究进程和实际进程基本一致,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第一阶段中,我们课题小组的成员结合我校现状,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本课题方案,申报,请学校相关方面的专家论证。

2、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

3、查找资料,调查分析班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反思在班级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4、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充实教师这方面的理论功底,明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5、请专家、教师等多种方式提供修整意见,完善课题方案。

通过开展上述工作,在第一阶段结束后,我们课题组经过多次研讨和交流,制定了研究计划,共同撰写了《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并初步储备了有关该课题方面的理论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开展奠定好理论支撑和基础。第二阶段包括方案准备、实施阶段等工作。在方案准备的准备工作中,我们课题小组四位教师按照上述目标认真进行了相关理论的专题学习,查清什么是小班化,弄清什么是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等问题。

第二阶段的实施过程比研究过程的时间要长一些。我们课题组依据“细化方案,加强过程管理”等的指导思想,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完善,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题的研究工作。

1.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要课题组成员继续阅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参与网络研讨交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综合素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开展网络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2.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外出学习等机会了解兄弟学校们的各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和管理模式。每次外出学习归来之后,课题组教师都自觉地把学习资料、研究材料等整理好,上交课题负责人处,以便于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学习其中有价值的经验。这些课题研究材料记录了课题研究开展的全过程,它们既是成果,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3、我们课题组成员以自己所在的班级为单位,借助我校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尝试有关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重视信息的反馈和收集,定期组织小结交流,提炼分析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措施,及时撰写研究心得。在此阶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我们课题组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等为主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掌握了有关小班化班级文化健身方面的视频、图片、课题研究记录及材料等第一手资料,为第三阶段的进行奠定基础。第三阶段:(2014年11月—12月)总结阶段。

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收集各种资料,展示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

此阶段正在进行中,按研究方案应该完成该阶段实际进程的时间要比研究进程的时间要长一些。

四: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困难和对策:

随着课题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一些困惑和争论。这些困惑和争论表现在思想上的不稳定、理论观点上的不统一,也表现在对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中出现的问题存在不同认识、个别研究人员的参与度、热情和对研究结果的前景不是十分乐观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蜻蜓点水式的理论学习与简单粗放的实践,影响到课题研究的整体效果。留给老师们的学习交流时间相对来说很少。每个课题组成员都是多重的教学任务在身,在一起集中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主题性理论学习与交流的也不是很多,对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思考还不是很深入。在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方面存在着着内容和形式单板化、模式化,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2.功利浮躁的大背景与基础薄弱的小环境,制约着研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和教育体制以及管理机制的影响,对于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的深度上和重视程度上还不够,甚至有的班级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疲于应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上述困惑和争论是正常的,我们课题组成员面对上述困惑和争论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正面分析,经过多方面的沟通和研讨我们课题组采取了以下对策:

更加宽泛、多样地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教育教学理论、小班化班级文化墙的布置、如何让每一面墙生动起来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精心选择此类书籍,共同学习与研讨,让交流活动更能促进成员思维的提升。

更加及时、丰富地收集分析资料。为每一位成员成长过程留有痕迹,不仅是课题研究工作需要,更是促进每一位成员专业发展的资料库,使每一位成员了解自己不足,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发展目标,为成员成长搭建平台。更加扎实、有效地研究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课题组除在学校广泛开展宣传报道的力度外,还注重为课题组成员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使其 3

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意见或建议。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多关注、多借鉴其他国家和先进学校的已有经验,结合相关研究理论思考总结,形成具有自己本校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和量化办法,在实践中边思考、边补充完善。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才能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论升华的跨越。

篇7:班级自主管理研究课题心得体会

初一班级自主管理这个课题研究,重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管理才能,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班上形成了一种师生平等,学生共同负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的良好班级局面和氛围。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研究,我获得了以下体会:

一.收获

.实行了班级自主管理之后,我班学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在班级实现自主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个人逐步形成了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在班主任的指导和教育下,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性增强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能自定目标、自我实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监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同时,自主管理锻炼了我班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素质。

2.实行了班级自主管理之后,作为班主任的我,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了,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新课程研究和教学上,投入到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引领上。

3.班上形成了积极、健康、和谐、进取的班风和学风。我班连续几月被评为文明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一般都有学生自主参加,班主任只是从旁协助,他们在体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并且在学业成绩方面,我班一直名列年级第一。可见,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是可行的,有效的。

二、存在的问题

.科层制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影响

普通学生与干部学生之间较多的矛盾冲突,两部分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距离和对立,这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影响是很大的。

2.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

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过于依赖学校,重智轻德。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忽视了良好品德的养成,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孩子在家里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参与班级管理能力不够,还会影响到学习,不支持甚至是不允许自己孩子参与班级管理。

3.新时期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良倾向

现代初中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很多,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不当行为增多,造成班级管理的困难;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如果教育引导不利,没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没有团体合作精神,没有形成较强的责任心,一个班风优良、文明的班集体就很难形成。

4.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习成绩成为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我们习惯于学生工作制度化,工作的目标就是管住学生。应试教迫使班主任以“成绩”为核心展开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能日趋萎缩。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消解传统文化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羁绊。

2.加强对学生个体自主管理的引导。

篇8: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

在绘画模块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工具使用后, 把常用工具的一些电脑绘画技巧运用到实践中, 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校启导教育总的框架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模块为切入点,提出了此课题。

二、课题界定

1.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启导教育理论,该模式围绕“ 激—启—导—馈”四环节来进行教学。

2.绘画模块教学:学习处理图片信息,培养基本的信息素养。

3.教 学实践 :把启导式教学方法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探究其合理性及改进并发展其方法。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1.探究软件中的使用规律,培养能力,获得成功的经验。

2.通过探索形成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 ,为 学校整体课堂改革提供经验和成果。

3.通过研究,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整体科研水平。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困难及需求。

2.对小学信息技术启导式学习的培养进行探索和探讨 ,从 而提炼、形成基本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3.通 过课题研究 ,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精神 ,信息素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学习相关理论,掌握理解研究基础。

2.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开展交流、研讨、举办讲座。

3.精心设计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合理可行的学习主题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实 践研究法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 通过教学实验 、 反思 、 总结,再去实验、总结。

五、课题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因材施教教育理论。

3.启导教学理念:“ 启而得法,导而弗牵。 ”

六、研究措施

1.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参加研究。

2.保证需要的一切经费和时间。

3.保障课题组成员稳定性。

七、研究对象和周期

研究对象:三年级二班,三年级六班。

研究周期: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

八、研究实施步骤

1. 课题前期阶段( 2013 年 1 月 ~2 月) : 组 建 课 题 组 , 确 定 内容、方法、步骤,制订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

2.课题的实施阶段( 2013 年 3 月~2013 年 10 月) :调查 、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形成文字材料。

3.提炼、总结阶段( 2013 年 11 月~2014 年 3 月) 。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余世毅。

成员:潘勇。

十、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方案一份。

2.教师启学案若干。

3.课堂及活动实录若干。

篇9:小学语文科研小课题选题策略

一、从课程标准中提炼课题

当《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后,笔者发现与原实验稿的语文课程标准相比,除了一些表述改动外,还有不少增添。比如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就增添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作为教师,要思考“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有哪些”、“怎样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怎样有效实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运用”等一些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后,笔者便确定《立足文本训练小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这样的课题着眼于新生事物,真正考虑了学生的所需。这项研究没有另起炉灶,没有增加学生负担,而是通过深挖教材、活用教材,在“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间搭起相互转化的桥梁,可谓一举多得。

二、从学生表现中提炼课题

笔者所在学校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观摩,在第一课时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内容当然少不了让学生用简单的话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听课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要么是较为简单的复述,要么是没有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极其简单的概括,甚至不少学生无法开口。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语文教研组在中年级确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有效策略研究》。通过研究,教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舍得花时间,不走形式,真正为学生而教,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获得较强的概括能力,初步掌握了不同文体文章的最基本概括方法和策略。

三、从教师谈话中提炼问题

在课堂外,尤其是同学科教师间总有些共同的话题,这些话题就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有一次,低段语文教师在批改了单元检测的试卷后,不少人大发感慨:平时语文试卷中经常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可是语文教科书上很少有这类训练。于是,笔者仔细翻阅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科书,发现只有一处安排了看图写话。再看看教材,虽然大部分文字都有插图,但是没有上个世纪教材中的“看图学文”这个体例,教师很少关注教法。因此,笔者帮低年级组的语文教师确立了《利用文本插图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研究》。这样的课题,立足教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固有的资源,具有鲜明的学科、学段特色。通过半学期的研究,低段教师总结出,看图写话教学应紧抓教材习得看图方法,既而立足教材训练学生口语先行,最终凭借教材主题出示图画,加强写话实践训练,这样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看图写话教学模式。这不仅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充实,还切合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最终撰写的论文《看图写话教学应“里应外合”——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看图写话教学》被《语文报》刊发。

四、从理论学习中提炼课题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无论是文本资料,还是网络资料都相当丰富,教师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要敢于采取怀疑的态度探究其存在的合理性,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比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当“文本解读”这个术语冲击我们大脑时,我们不得不对这句话产生质疑。一千个读者就真的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如一些特定的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有一万个读者,他们的心中依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可能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这种一厢情愿极有可能会把学生引入歧途。在笔者阅读了不少关于文本解读的论文时,随即开展了《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文本解读》的研究。通过半年的研究与实验,最后完成论文《“三多三少”读文本》和案例分析《恰当取舍,一课一得》分别发表在《湖北教育》和《新教师》上。

五、从常规工作中提炼课题

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如,作业布置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习惯于将作业的主要功能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因此教师的作业布置总是以此为出发点,过于强调书面演练,大多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等机械性的、静态的文本式作业。这种长时间的机械性作业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无帮助,反而会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布置作业,激发学生作业兴趣,通过作业引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呢?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习能力的研究》。

当我们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确定了适合自己的学科小课题时,即使我们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只要有自己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就一定会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篇10:小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为了做好我个人小课题的实施工作,让课题切实的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服务,今天正式开题,我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分三部分向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从我校历年来的质量分析和龙胜县数学小考质量分析来看,学生丢分的原因主要是是不认真审题。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每次数学作业或测试题,都可听到老师们埋怨学生“太粗心了”,“不认真审题”等等,学生也为自己的不认真审题表现很后悔。在期中与期末质量分析上,任课教师总结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学生太粗心太马虎,不认真审题。”可见学生的审题能力困惑着我们每位教师,也困惑着每位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由于养成了粗心大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责任心等不良习惯,多数学生都不能做到认真审题再做题。通过问卷调查,审题这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大多数学生忽略或者轻视,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间接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和恐慌。小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导致解错题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的审题能力薄弱,审题习惯令人担忧。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数学能力,我想通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促使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对于课题的界定,我主要抓住几个关键词来理解:

(1)关键词之一:“农村小学生”。是指在农村小学就读的小学年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在爷爷或奶奶溺爱与呵护下成长,呈现出粗心大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责任心等特点。

(2)关键词之二:“数学学习审题”。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所谓审题,即了解、熟悉、把握问题,弄清楚已知条件和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得有效解题信息,为圆满解题做好基础铺垫。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审题是合理、有效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是正确答题的根本保证。

(3)关键词之三:“能力培养”。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培养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

(4)关键词之四:“研究”。本课题主要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与实践训练进行研究。

理论依据 :

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小学生数学学习审题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题的实施方案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农村小学生审题能力弱的原因。

2、研究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审题能力培养方案。

3、针对学习内容,研究学生审题的方法。

4、研究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审题习惯的培养。

(二)具体的操作措施

1、研究农村小学生审题能力弱的原因。通过问卷、谈话调查任课教师对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态度、方法、能力和学生解题审题习惯。对班级个别审题能力特别弱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找到审题能力弱的原因。

2、研究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审题能力培养方案。教师首先查找有关审题方法的各种资料,综合选择并制定好符合农村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方案,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

3、针对学习内容,研究学生审题的方法。基于学习内容不同,审题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小学数学各年级从教学内容上均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综合应用)四大板块,呈螺旋式上升,其中计算和解决问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根据内容的不同探索出相应的有效的审题方法。

4、研究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审题习惯的培养审题习惯主要包括读题习惯、解题习惯、检查习惯。加强读题训练,研究读题方法。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读题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顺,养成指读两三遍的习惯。读题时要求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指导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如首先认真读题,弄清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哪些数量是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是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复述题意;然后可以划出题中的关键字、词,并正确理解其含义;分析并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要解决问题还需哪些条件,怎样求出这些条件等,遇到不懂的及时作上记号,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研究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培养。农村小学生做题往往没有检查的好习惯,这就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检查的好处,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奖励,形成一种氛围。检查是一种对于审题的最后补救。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第一阶段:月开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资料,确立课题的研究框架构想。进行对学生审题方面的前测分析,制定符合要求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年11月―7月课题实施阶段,按照方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调查学生审题能力差的原因,再与学生共同探讨审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实践与训练,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得与失,组织学生交流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并强化训练,让学生养成审题的良好习惯。最后测试成效并与探究前比较,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数学教研组。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209月-----年10月课题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2.方法的选择: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小学生审题能力弱的原因。以及研究前后的变化。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班级个别审题能力特别弱的学生进行了解,制定相应措施,实施强化训练,观察结果,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4)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与查找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5)师生合作研究法。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训练、分析、总结等寻找提高审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1)在研究中探索出学生有效审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提高农村小学生审题能力和培养农村小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2)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3)相关论文一篇。

上一篇: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作文下一篇:借物喻人的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