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诗赏析

2024-04-18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诗赏析(精选8篇)

篇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诗赏析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

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该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

篇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诗赏析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篇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诗赏析

关键词:柳永,《雨霖铃》,清秋节,离情别绪

柳永原名三变, 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 由于擅长词曲, 熟悉了许多歌妓, 并替她们填词作曲, 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 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 别无出路, 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 流连坊曲, 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 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 (慢词) , 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郑振铎先生说:“除词外没有著作, 除词外没有爱好, 除词外没有学问。” (《中国插图本文学史》)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着力写词的作家。他的词把汉魏乐府中游子思妇题材同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与离情别绪的描写结合起来, 全是市井浅语, 却能状难写之景, 达难叙之情。一首《雨霖铃》写得淋漓尽致, 情辞婉转。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 (当时为北宋首都) , 与情人在江边分手时难于割舍的惜别之作。作者仕途失意, 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 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儿分手, 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 使他感到难以忍受。凄楚、伤感的情调, 正是作者仕途坎坷、失意情绪的反映。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 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雨》词上阕渲染别时的气氛。寒蝉凄切, 交代了时间———“孟秋之月, 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地点是都门长亭临时搭设的帐篷。念到“留恋处、兰舟催发”口感极好极顺, 去与留, 走与待, 内心的矛盾焦灼, 跃然纸上。“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片刻之描画, 最是感情至深处。读来轻松爽口, 何知那时难分难舍之痛?送了一程又一程, 送到暮色降临, 送到海角天涯, 还要送。我看别送了, 目的地都已经到了。与佳人别离, 又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自古男女间的别愁离恨最是伤感, 作者也不能幸免, 更何况是在这样的雨后秋时?“杨柳岸、晓风残月”, 意境之美, 仙景浮现。可这样的仙境, 如此的极至, 缺失了相思之人, 没有了倾诉交心之伊, 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苦恼叹息?高兴美景如幻, 叹息佳人相离。全词对我最大的吸引之处就是文字浅显易懂, 读来朗朗上口, 并且每个字都感到是那么的经典, 字字含情, 句句有景, 一气呵成。

从上片的描写,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个深秋的傍晚, 北宋京都汴梁 (今河南开封) 郊外, 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内, 一对男女饮酒话别。帐外, 寒蝉凄惨地哀鸣, 好像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那不远处的长亭, 已经隐隐约约, 可见天色将晚, 一场大雨也刚刚停歇。天将晚, 雨已停, 河边不时传来艄公的喊声:“快上船吧, 要开船了!”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 移步出帐外, 万般依恋之际, 此刻可真的要分手了。你看他们双手相拥, 泪眼相看, 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痛只有亲身经历的人体会才会更深。船开了, 人去了, 渐行渐远, 情人岸边伫立, 含着泪, 举着手, 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暮霭里。这一去, 彼此就会天各一方, “楚天”不知又是怎么样?

《雨》词下阕设想别后的相思之痛。伤情离别, 自古皆然, 可万不该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 这叫人怎能忍受?第二句照应首句, “清秋”应“寒蝉”, 衬托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意义翻新, 不入俗结。“今宵”二句为千古传诵名句。“酒醒”遥接上片“帐饮”, 可见当时虽然情“无绪”, 然借酒浇愁, 还是沉醉了。扁舟夜发, 愁醉迷蒙, 忽然醒来, 想必已是拂晓。惊起忙寻觅, 情人在何处?所见者唯杨柳岸上晓风残月也。清秋的晓风是凉的, “月”前着一“残”字, 而境界全出矣, 更衬托了词人当时凄清悲凉冷落的心境。此刻的离愁别绪如风卷浪拥, 不可遏止, 真是“离愁波涌杨柳岸, 别绪风连残月边”。

“此去经年”以下四句虚写想象别后的情景。作者由“今宵”想到“经年”, 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 由“无语凝咽”想到“更与何人说”。作者离开情人, 寂寞凄凉, 孤独万分, 从今后即使有良辰美景, 也只形同虚设, 然而越是有良辰美景, 就越发使人念情伤神。恐怕今后只能在“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中虚度余日了。最后两句中, 一“便”一“更”, 表明念之心切, 爱之情深。人间的良辰美景唯作者不能享受, “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 (《古诗十九首》) 作者仕途失意, 浪迹天涯, 知音难遇, 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走着自己的路, 相思情一言难尽。

这首词以秋景写离情, 情景交融;在表现上, 以时间发展为序, 虚实相生, 层层递进, 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 不尚雕琢, 以白描取胜, 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 (黄蓼园语) 和“秀淡幽绝” (周济语) 的风格特色。

篇4:相见时难别亦难

他,是一名现役的中尉军官。在祖国南方一支部队任职。而我则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一南一北,我们彼此坚守着我们之间的“缥缈”的爱情。如今已经五年了。因为它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南北相距千山万水的缘故,我和他成了现代版的牛郎织女。

每当获悉他回家乡省亲,我都兴奋得几天彻夜难眠。时不时的在村头的路口处翘首期盼,时不时魂不守舍的凝视窗 外,在或是飞雨、或是落叶、或是飘雪的天空下发呆。那种守候,让我度日如年;那种相思,让我望眼欲穿;那种期待,让我埋怨时间老人的步履过于蹒跚!

一声长鸣,列车缓缓的驶进哈站。站在满是迎来送往的月台上,我左顾右盼,期待着他一身戎装的高大身影走进我的视线,了却我的思念与牵挂。然而,当他健步走下列车,面带微笑的向我走来时,我的内心却闪过丝丝的慌乱,是紧张,更是激动。但我还是兴奋得丢掉了少女的羞涩,情难自禁的展开双臂,飞扑到他宽阔的胸膛,陶醉的拥抱着令我魂牵梦绕的他,拥抱着我的一生的幸福!

在相守的日子里,我尽情享受着他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城市的流光溢彩里,乡村的万家灯火中,楼前屋后的假山上、小河边,处处留有我们行走过的脚印和相互依偎的美丽身影。小河的潺潺流水,好似在对路人诉说着我们的故事,小鸟的低声吟唱,仿佛在羡慕我们完美的爱情。

然而,相守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转眼间他的假期结束,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从刚相聚时的幸福快乐,我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那天,他要走的天。在我心中一向高大的他,显得特别憔悴。我到车站送他,彼此执手无言。天公仿佛也为我们的分别感到无奈,以轻轻细雨来我们的难舍作证。紧握的手还是要分开,然而当真的分开的一刹那,原本平常的分开,尽让我显得那么的不情愿。我显得特别的冷,身体不由自主的打个冷颤,仿佛从此相聚无期一样感到无助。在军令与爱心之间,他想选择,但他无法选择,因为他的一身军装,也是我选择他的唯一理由。他一步一回头的走向了列车的门口,仅有几米的距离,他却足足走了三分钟,其实不想走啊[他同我一样内心充满了无限的依恋与不舍咽。

他要走了,所有挽留的语言在一纸军令面前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没有热泪盈眶,但是我们彼此能感受到别离的惆怅,我们的心事,只有风知!所有的难舍、所有的祝福也都留在了风中。风儿带着我的祝福与想念伴着他去向南方,开创理想。

列车一声长鸣,驶向远方,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带走了我的他,带走了我的欢乐,也掏空了我的心。

自从他走后,我的闺阁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静得有时让我感到将要窒息。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也都没有心思,吃什么也不觉得香甜。有时,我甚至怪罪老天的不公,为什么要让我长期经受煎熬呢?一年中,只有30天的相守,却有335天的别离!这种聚散依依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啊。亲戚朋友的劝说、现实情况的考验,我彷徨过。问自己值不值得?但是,每当想到他一身的绿军装、想到他时时处处对自己的呵护与宽容,想到他98年曾与战友在哈尔滨勇战洪水系万家安危于一身的壮举时,想想自己承受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当空气中传来徐小凤沙哑的歌声时,我都会泪流满面,为我的思念,为我的爱情,难道选择一名军人作为男朋友,真的要承受这么多的苦楚吗?我开始了怀疑,开始变得脆弱起来。“选择一名军人作为情侣,需要付出的是你想象不到的多,你要早有心理准备”,这时再想想我们相识时他讲的这些话,想想他的种种的好与伟大,一切又依旧女口常。

因为喜欢,所以我坚持!

我早已做好准备,承受更大的考验。亲爱的请你放心:无论在天涯,无论在海脚,我都会为你祝福祈祷;无论在何地,无论在何方,我都会祝你快乐健康。尽管你走了,但是你的温存还在,你绐我的快乐还在,尽管不能和常人一样长相厮守,但我仍能感觉到被你给我的幸福包围着!真心祝福哥哥你,在部队刻苦训练,勤奋学习,建功立业!更祝福你们永远幸福安康!请你不要过多的在意我的境况,如果需要,我会为你一生守候!

篇5:相见时难别亦难600字作文

你是我最好的妹妹,同时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自从你转学后,我们两个已经差不多有一年没见了吧,想想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一眨眼,一年的时间便过去的。

我们两人在次相见是什么情景呢?你是否想过。

也许我们在次相见时,不会在像以前一样一见面就互相吐槽对方,吐槽完又开始夸对方;反倒是相视一笑,说几句寒暄的话,擦肩而过吧!

也许我们再次相见时,你我可能都不认识对方了吧!虽然平常有在电话,短信上联系,但是谁也没有谁的照片。就算记忆在好,但是女大十八变,不一定能认出来呀!可能我们擦肩而过后,都并没有想起对方。

也许我们再次相见时,已比这时成熟了许多。不会再聊小时候的那些话题,什么芭比娃娃呀,漂亮的衣服鞋子呀,一堆小孩子的话题;反而聊的是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还有未来的想法和一些自己趣事。

也许我们再次相见时都已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吧,我们也许会像以前一样大声聊天,诉说心声吧!也许会想以前一样来个大大的`熊抱吧!也许会互相吐槽吧!

也许我们在次相见时,你不会记起我,但是我一定不会忘了你,因为你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也许我们在次相见时,你不会忘记我,同时我也不会忘记你,因为我们两个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这份回忆是永远的,是美好的,是真实的……这是我们两个藏在心底的一份抹不去的回忆,是我们两个未来相见时,便会在立马在脑海萦绕的回忆!

亲爱的妹妹,你是我心底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童年里最重要的伙伴。谢谢你,能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即使只是一瞬间,但也给我留下了一片蔚蓝的天空。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在相见!

篇6: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生活随笔

这样做我不知道是不是好绝情………

一切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去想了………

篇7: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的个中原因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款全新上市的热门主流中级轿车来说,厂家确实需要首先满足更多媒体的短期测试要求。另一方面,编辑部内部其实对于长期测试车的定位和理解也都有些分歧,一年不到的时间能称之为长测吗?是否能在半年期间得到我们应有的收获呢?

迈迈成长记

不管如何,在经历了诸多困难之后,我们如愿接到了这台迈锐宝。编辑部理应是一个充满人情气味的地方,既然来了新丁就得有个特定的称呼,且称它为迈迈吧。

在接到迈迈的时候,发现它已经被同仁们跑过了7000公里,我在当时的第一心理活动是:至少要将其翻番吧?结果还真是如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迈迈辗转经过编辑部9人的手,在没出长途的背景下,跑出了7000公里的成绩。在这几千公里里面,除了完成我们的既定计划选题之外,迈迈时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们的各种重要的次要的关键的非关键的测试场合。经此一役,迈迈的技能也得以开发,从之前接受的零散工种向一个长期可靠的多面手转变。限于杂志篇幅的缘故,它执行各种粗活累活脏活重活的场景往往出现在我们编辑部的个人微博上更多一些,而不是杂志上。对于这一点迈迈和它的法定主人都没有发出过任何怨言,可称得上是任劳任怨。这与一些不提供车辆支持却非常固执向我们索要版面的路人甲乙丙丁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我谨代表编辑部对迈迈和它后面那位致以敬意。

在几个月的接触中,迈迈并没有给我们增添除了保养费用之外的其它负担,基本也没给我们制造出什么意外的发现:它的腿脚灵便,通体舒泰,空调、仪表、座椅、音响、后备箱、储物空间等地方在我们使用过程都非常服帖。唯一的一个插曲是某一天的路边停车之后,发现少了一根雨刷!其实我也在使用过程中咨询各位领过迈迈回家的同事们的意见,想知道大家觉得迈迈最好的地方在哪里?——他们对迈迈也是有话要说,本文也选择了部分编辑言论刊出——但最终我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这个小小的插曲倒是给了我一个额外的答案:迈迈对于一些不怀好意的陌生人来说,即便是雨刷也很诱人!

迈迈保养记

按照雪佛兰的售后提示,迈迈在编辑部服役期间必须进行一次常规保养。我们对此自然不敢怠慢,按时按量地进行保养才能让爱车舒服,车舒服了才能把用车的人伺候得顺心。雪佛兰4S店的保养工作做的很细致,这次迈迈保养的过程在1小时左右。在这1个小时的保养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雪佛兰店中接触到的每一位售后服务人员的热心,以及对待业务的专业素质。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无论在服务接待区还是维修车间,所有的工具都是整齐划一的摆放着。别小看这些细节,正是这种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严谨态度,才能保证店里能够认真地对客户负起责任来,从而形成目前上海通用在国内极佳的服务口碑。在休息区的沙发、电视、电脑等硬件方面,店里与雷克萨斯以及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的没法比,但是与我去过的跟迈迈同价位的其他竞争品牌相比,丝毫不落下风。总的来说,在迈迈回娘家的时候,我也没有虚度光阴,可以上网做点工作,也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偶尔通过玻璃墙瞄一眼迈迈在工位上是否也同样舒服。当然了,舒服的迈迈属于它的每一任主人。我们在经历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也难以挥一挥手,简单地对它说一声:别了,迈迈......

雪佛兰售后服务中最值得一提就莫过于是雪佛兰在2010年1月启动的“金领结服务”。以“懂车更懂你”为品牌主张,强调不仅为车提供专业全面的维修服务,更为人提供以主动关怀为前提的贴心服务。雪佛兰特设的金领结服务长岗位,在用户休息等待的过程中对个人进行面谈,对个人兴许爱好进行记录以便为客户提供专项的服务,同时金领结服务长还通过“新车十分钟课堂”、“金领结课堂”、“金领结面谈”三个沟通平台,了解车主的个性化需求,实现销售与售后的无缝连接,不断改善服务品质和服务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

编辑日常驾驶感言

高华

这辆车的中控台给我特别的印象。除了显示屏非常宽大之外,还在它后面隐藏了一个巨大的储物盒。一般车的储物空间都在扶手箱内,中控台下部的储物空间基本是开放式的,放些零钱或随手一放手机忘在车里,就会变成一个危险的导火索。而这个设计可以让杂乱的票据或零钱,或者手机一类常用的物件,在合上音响盖之后瞬间保持清爽。

导航系统的整合设计也令我感到便利。油箱缺油报警后,导航系统直接跳出来一个菜单问,是否要寻找附近的加油站,并把方圆几公里内的加油站位置直接显示在屏幕上,如果要过去,按下一个按键就实现了,甚至都无需通过安吉星。实在是非常贴心的整合设计。能否留住车主的心,让他成为高忠诚度的用户,都在这些细节里了。

程凯

迈锐宝在编辑部长期测试也有半年了,最开始觉得如果不看那个金领结的标 ,真想不到这是一款美系中级轿车,浑身上下都透着一个字“紧”,对动力过分追求也能满足要求,悬架更有德系的驾驶感受,而且非常丰富的配置也是我们重点推荐的地方,不仅储物空间丰富,音响和导航的便捷性与竞争对手比也有优势。

齐勇

篇8: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诗赏析

李建明多次劝说妻子跟他回老家发展,高伊莉坚持留在上海,两人之间的猜忌进一步加深,最终酿成了一场血案……

双城生活起波澜,

远程信任危机四伏

2012年3月的一个清晨,刚醒来的李建明收到妹妹李菲菲发来的短信:“嫂子前几天又与一名男客户喝交杯酒,酒后她还送客户到酒店房间,这几天他们一直有暖昧短信来往,你要把嫂子看紧点。”李建明当即感到冷汗直冒,想想妻子婚后的各种变化,他十分担心……

1984年出生的李建明,2008年大学毕业后,回家乡浙江省云和县做物流生意。2009年3月,在上海的一次商业洽谈中,李建明对参会的高伊莉一见钟情。高伊莉是上海一家模具公司公关,虽然事业不在一个城市,两人决定先结婚再安家。2010年元旦,两人在家乡云和“裸婚”。

婚后,李建明在老家云和县发展,高伊莉依然在上海外企上班。每到周五,李建明就会赶到上海,与妻子相聚……

5天没见丈夫的高伊莉,精心打扮,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两天约会。这样的“周末夫妻”生活,让彼此感觉“小别胜新婚”。

然而,两人和谐的分居生活一年后被打破。2011年5月,为了拓展生意,李建明决定在老家买一个商铺,高伊莉坚持在上海买房,两人的隔阂由此产生。

就在此时,深得老总赏识的高伊莉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工作更繁杂,与老公的联系也越来越少。而李建明买下店面后,也一直忙于装修,高伊莉对此有些不高兴。

2011年8月6日七夕那天,高伊莉和同事狂欢到凌晨3点,李建明给她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他像热窝上的蚂蚁。总算取得联系后,孤身守着电话的李建明愤慨地抱怨:“我打拼是为了我们的将来,我可不希望等事业有成了,老婆却跟人跑了!”无论高伊莉如何解释,都无法浇熄他的怒火。

妻子是有文化又漂亮的高知女,即便她不花心,也经不起成功人士的引诱,李建明越发地担心妻子会红杏出墙。就在此时,刚大学毕业的妹妹李菲菲和男友汪杰去上海求发展,妹妹暂时要寄宿在高伊莉那儿。临走时,李建明特意嘱托妹妹照看好嫂子。

高伊莉由于工作忙,除第一天抽时间陪李菲菲吃饭外,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有时还醉醺醺地被男士扶送回家。这不仅让李菲菲感觉自己受到了怠慢,而且对嫂子经常喝醉感到气愤,难怪哥哥担心妻子出轨。

2011年10月下旬的一天傍晚,高伊莉让李菲菲赶去一家酒店吃饭,李菲菲以为是嫂子特意请她吃饭,没想到入席后,嫂子是带着她到单位接待蹭饭,对她的介绍只有“我亲戚小李”几个字,她心里十分不爽。席间,港商肖老板频频向高伊莉敬酒,不仅眼神暧昧,言行也极具挑逗,最后竟然提出要与高伊莉喝交杯酒。涉世不深的李菲菲难以接受,正想出面阻止,岂料嫂子的老板抢在她前头发话了:“小高,又不是第一次了,喝!”看嫂子半推半就,李菲菲的心里五味杂陈。

2012年春节,李菲菲和汪杰看中了一套商品房,可手里的现金不够首付,她想向嫂子借钱。高伊莉以自己想买房置业为由推脱。李菲菲知道嫂子不愿借钱,对她印象更加不好。想想嫂子在职场上如此玩暧昧,不仅对不起哥哥和家人,自己看着也扎眼。更为可气的是,她无意中看到了港商肖老板给嫂子发的暧昧短信。3月的一个清晨,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她给哥哥发去了手机短信。

担忧终于得到了证实,李建明平生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思考再三,他决定打电话试探一下妻子,想听听妻子的解释。

手机接通了,李建明却又感到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简单说了句“我想你回云和一起创业”,就把电话挂了。

亲情“盯梢”乱上乱,

最远的距离在心灵

这期间,高伊莉所在公司订单逐渐增加,公司的厂房也在扩建,身为办公室主任的她,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客户,还经常陪老总去各地出差,对家和李建明的挂念就更少了,两人有时一个星期才打一次电话,甚至一两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夫妻感情渐行渐远。

2012年5月底,李建明特意赶到上海,与妻子深谈,再次提出要高伊莉回云和一同发展。哪料,高伊莉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说:“我的事业在上海,你也可以到上海来发展。”

高伊莉的答复加重了李建明的担忧,他质问妻子:“上海有什么好?除非你的心思已经不在我身上了。”高伊莉感觉,丈夫在怀疑自己不忠,两人大吵起来,李建明怒斥她为何与客户玩暧昧。

冷静后,高伊俐感觉是小姑子在丈夫面前搬弄是非,丈夫才会莫名其妙地要她回云和。高伊莉开始对李菲菲多了一份戒心。思来想去,她决定在汪杰身上做做文章,好让李菲菲收敛一点,不再插手他们夫妻间的事情。

2012年4月初的一天,高伊莉下班回来的路上,恰巧遇见外出买菜的汪杰,她故意透露李菲菲是个花心的主,她经常和高中时的初恋男友视频聊天,而且希望自己未来男友是高帅富,提醒他对女友盯紧点。想到李菲菲经常换名包,还经常接到神秘电话,汪杰开始暗中留意李菲菲的言行举止。

2012年8月22日七夕情人节,汪杰看到李菲菲收到一大盒名贵巧克力,以为是李菲菲初恋男友送的,就提出跟李菲菲分手。李菲菲觉得汪杰有些不可理喻,巧克力是同事送的,她要汪杰道歉,否则就分手。直来直去的汪杰未加思索地说:“幸好你嫂子提醒及时,分手就分手!”

李菲菲气得咬牙切齿,内心十分痛恨高伊莉,她认为哥嫂迟早要离婚,一定要替哥哥找到她的把柄,为哥哥争取主动,也为自己出口恶气。她特意在嫂子家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暗中“盯梢”高伊莉。

每次看到高伊莉坐着奔驰、宝马等高档车回来,李菲菲就会用相机拍摄下来,并及时向哥哥汇报“情况”。

李建明对亲妹妹的话信以为真,2012年9月10日,他瞒着高伊莉直抵髙伊莉的住处。高伊莉有些惊讶,李建明不请自来查岗,让她的心中蒙上一层阴霾,她略带不快地问:“你来上海怎么不先通知我一声?现在是旺季,公司很忙,我根本抽不出时间陪你。”“我不需要你陪。”李建明独自逛遍外滩、城隍庙,下班时间就去接妻子,虽未发现妻子出轨迹象,但他对妻子不抽时间陪自己颇有怨言。高伊莉回答有些尖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过来不是为了陪我,而是为了查我!我是你老婆,你为什么就不能多给我点信任和理解呢?”

一周的上海探亲,李建明与妻子的隔阂进一步加深。此时的李建明更加怀疑妻子在上海有男人,他叮嘱妹妹当好“哨兵”,只要有“情况”, 随时通知他。

2012年11月初的一个清晨,高伊莉起床一阵眩晕,她拨通李建明的电话放声大哭:“我不行了,你快过来!”李建明立刻赶往上海,陪妻子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原本贫血的高伊莉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营养不良和低血糖,加上经期综合症引发了这场昏迷。还没走出门诊部,李建明掏出一撂钞票塞到高伊莉手里,说:“你没事我就放心了,你自己打车回家,我今晚要见一个重要客户,我直接赶回去了。”

高伊莉刚暖过来的心,顿时变得冰凉,她不知道什么客户比老婆的健康还重要,也不明白从前对她百看不厌的丈夫,为什么现在与她多呆一秒都嫌长。望着绝尘而去的丈夫,高伊莉呆站在原地,茫然地发短信问李建明:“如果我不是低血糖而是生了重病,你是不是也会丢下我不管?”李建明打来电话安慰说:“傻瓜,你当然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早日创业成功,让你回到我身边。”

一个人回到公寓,高伊莉接到了公司李老板的电话,得知她生病,让她在家休息就行。每天上班前,李老板还亲自开车给她送粥,有时下班也为她送来一些温补的汤。高伊莉觉得,老公还不如上司体贴自己。

老板经常进入嫂子公寓楼的信报,很快传到了李建明耳朵里。2012年12月底,已经一个多月没和妻子联系的李建明,匆匆赶到上海,希望自己的主动能化解危局,修复两人岌岌可危的感情。他一进门就给高伊莉一个热烈的熊抱,岂料高伊莉却说:“路上没东西吃,你肯定很饿了,我给你下面条去。”晚上,李建明主动亲热,高伊莉借口身体不舒服推脱。李建明的内心更加怀疑高伊莉已经出轨,就试探高伊莉:“短期内我不能离开云和,公司需要我,而我需要你。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回云和?”和李建明一样,高伊莉也担心长时间的分居生活会影响夫妻感情,嘴上说“我考虑考虑”,心里已经做了与丈夫回乡的准备。

第二天早晨,高伊莉洗衣服时,在李建明的西装口袋里发现两张电影院的票根。高伊莉不知道李建明和谁去看电影,这个人与他有何关系,她害怕细想,也不敢追问,长期的分居生活已让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且脆弱,李建明已不是与她亲密无间的那个丈夫。夜里,高伊莉望着熟睡的丈夫,回想起分居后对彼此的依赖越来越少,猜疑却越来越多,她感到既彷徨又陌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报信”有误酿血案,

LDR信任输给距离

2013年春节期间,李建明不惜以离婚为代价,再次要求高伊莉回云和跟他一起创业。可高伊莉觉得以两人目前的状况,已经缺少信任,回老家有可能不仅输了婚姻,也输了大好的前程,因此迟迟没有答应李建明。

而李建明认为髙伊莉已经做好了离婚准备,他必须赶在高伊莉提出离婚前找到她出轨的证据,于是又叮嘱李菲菲千万别放松“盯梢”。

2月20日中午,李菲菲向李建明提供线索,说她发现高伊莉又和上次喝交杯酒的港商在酒店吃饭,让他赶紧赶去酒店伏击。李建明当即借车赶往上海,在酒店附近暗中蹲守。当他准备进酒店“伏击”时,发现髙伊莉边打电话边走了出来。

李建明以为是他们临时取消幽会,不甘自己大老远赶来取证,却两手空空回去。在高伊莉住所附近,他冲上去质问高伊莉,并夺走了她的手机。

高伊莉对李建明突如其来的举动越想越气愤,为教训一下李建明,她向邻居借来手机报警,说自己去酒店接待客户回家的路上发现被人跟踪,跟踪的男子不但推倒了她,还抢走了她的手机。

2月24日,李建明被派出所传唤。警方通过调查发现,高伊莉报警的案件是一起家庭纠纷,她因谎报案情反被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300元。被拘留后,高伊莉对李建明恨之入骨,决定跟他离婚。

3月2日,拘留期满后的髙伊莉匆匆地赶回云和,找李建明提出离婚,并表示给他一天时间考虑。提前到来的离婚,让李建明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当晚,李建明一个人在家喝闷酒,直到第二天晌午才起床,起来后又继续喝闷酒。

上午10时许,当高伊莉和她母亲赶来商量离婚事宜时,李建明手里的白酒已经喝了半瓶多,而且满嘴胡话:“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得到!把我惹急了,我和你同归于尽!”

高母说李建明几句,醉酒中的李建明立刻顶嘴并与丈母娘吵了起来。一旁的高伊莉见此情景就气不打一处来,也和李建明大吵起来了。

想着妻子的“斑斑劣迹”,李建明顿时怒气冲天,趁高伊莉家人劝架不备,操起茶几上的水果刀朝高伊莉刺去。高伊莉刚好转身,她的脖子被割伤,鲜血迸射出来……

髙伊莉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清醒后的李建明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主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3月4日,李建明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刑事拘留。

根据李建明的辩解,警方对案件的起因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却发现高伊莉在私生活上没有任何问题。警方和家人在高伊莉上海的住处,搜到了她写给丈夫的两封未发出去的信。她在信中两次表示,她一直深爱着丈夫,虽然受到过无数次的诱惑,她一直保守着一个妻子的贞洁,从未出轨。她也曾想放弃上海的发展机会,但当她正准备做出这个决定时,丈夫的多疑让她动摇了。

李建明得知后,十分后悔自己对妻子的不信任:“都是猜疑惹的祸,我一直深爱着她,我们之间的信任输给了距离。”李建明的妹妹得知哥哥杀死了嫂子,十分后悔在哥嫂矛盾中,自己没有做好调解工作,反而火上浇油。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学指导思想下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 考研就业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