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李商隐:无题?其一

2024-05-14

唐诗之李商隐:无题?其一(精选7篇)

篇1:唐诗之李商隐: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解】:

1、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韵译】: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

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

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评析】: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篇2:唐诗之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篇3:论李商隐无题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李商隐有报国济世之才, 但始终不能施展。正如崔珏《哭李商隐》诗云:“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这使后人为之叹惜。但他在文学上, 尤其在诗歌造诣上却颇为后人激赏。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之泛,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接触现实、关心民计民生的诗;一类是表现自己不幸遭遇, 特别是怀才不遇的诗, 其中“无题诗”尤其引人注目。那么, 李商隐的无题诗何以能令人百读不厌呢?我认为, 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诗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 感情诚挚深沉;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意象含蓄蕴藉;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新颖的特点, 等等。下面, 就从李商隐无题诗的这几个方面对文题展开论述。

周介人在《创作论从政治性到认识性到审美性的发展》一文中说:“艺术和科学一样, 其任务在于通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 因而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诗歌艺术也是这样, 必须以“真”作为根本,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指出:“诗可数年不作, 不可一作无真。”高尔基也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 永远是灵魂的歌。” (《文学书简》)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事实, 就是诗歌创作必须依靠生活的真实, 必须反映心灵的真情。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真实是诗歌创作的规律。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 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 在无题诗的创作中, 紧紧扣住一个“真”字, 构设了种种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表达了诗人心中各种复杂的真情。

艺术形象是文艺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 艺术的魅力也就是形象的魅力。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所描绘的种种形象都显得真实可信, 使读者在玩赏吟味时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因而诗歌表现出一种“引人入境”的迷人力量。通常说, 艺术形象是以人为中心的一幅具体生动的、概括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社会生活图像。所以, 它并非纯客观的, 也不是完全主观的, 而应该是主观与客观两者的统一。客观上, 它是作家揭示生活的真实性;主观上, 它又表现为幻觉的真实, 想象的真实。反映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 首先是诗中刻画了彷徨求索的形象, 客观上反映了诗人的自身, 从而揭示了生活的真实。

如《银河吹笙》:“怅望银河吹玉笙, 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 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 湘瑟秦箫自有情。”诗一开始便展开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描绘:当天色将明之际, 月冷烟笼, 一片玉笙吹起, 惊醒了孤栖的雌鸟, 也惊醒了自己, 这是眼前的怅望。而从眼前的怅望回思不久前的“梦断”, 就更同情“羁雌”之苦, 更感楼院的寒冷了。特别是“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两句描写得更细致。“月榭故香”, 雨后花香, 萦人梦寐, 使久离京都, 将远赴蜀川的诗人, 想起印证年华的“一树浓姿”, 而产生了梦断香消的感受。而当诗人梦醒之际, 近处是风帘拂动, 烛焰飘摇, 远处是霜露苍苍。烛光霜色相互辉映, 一明一暗。诗人通过这样微妙的感受, 展现了人物如痴如醉的感情。通过这样细微的感受, 塑造了一个彷徨求索的艺术形象, 通过艺术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著之情。

像这样的诗例, 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并不少见, 这就说明, 诗歌的艺术形象在表现自身方面是真实可感的。除此之外, 诗中所表现的形象还在主观上反映了想象、幻构的真实, 同样可以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比如《无题》“相见时难”篇, 这是一首抒写绵长相思并表示对爱情执著追求的决心的名诗。诗人是这样吟叹相思之苦和对爱情向往之心的:正当暮春时节, 又遭逢难堪的离别, 因为相见既难, 更觉离别时难舍难分。春蚕吐到最后一根丝生命才告终结;红烛结成灰烬泪水才流干———要不相思, 除非自己身死。诗人深致怜惜之情, 并希望她保重。末联, 希望有人为诗人传递他苦心相思的消息。

男女爱悦乃成相思, 也许每个成年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李商隐能把这种情感写得这样生动、深刻、形象, 相思苦恋之情能被表达得这么淋漓尽致, 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惟其如此, 此诗才成了古往今来描写爱情的绝唱。

又如《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篇, 诗人把事实的叙述、苦闷的抒发和爱情的幻想交织起来, 因而事件的描述更富于象征, 也更富于跳跃性。此诗写一位女子深夜的思忆和期待, 很像是一位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开始是想象恋人在闺中的生活, 接着是追忆与意中人的匆匆晤别:“团扇遮面含羞去”, 然后是孤灯独对时的无限寂寞, 只希望有再见的机缘, 最后表达了咫尺天涯的惆怅。诗中刻画的女郎, 心中羞涩, 见面匆匆, 而错过了叙谈的机会。此诗着力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恋爱心态与时空交错, 境界屡变, 抒写出隐微深曲的恋爱心理。

以上表明, 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所展示的形象是令人可信的, 因而显示着一种“真”的力量吸引着读者。但一首诗歌, 要想有感人的力量, 仅仅追求形象的真实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有强烈深挚的感情融注其中, 当然, 感情的深挚又须有形象的真切为基础, 没有形象的真实, 是很难体现感情的真切的。有评论家说:“在艺术作品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渗透在艺术形象中, 与艺术形象凝为一体的, 它们不是各自游离, 不是可以互相分割的。”诗歌艺术也是这样。李商隐的无题诗, 正是由于其形象真实可信, 因此诗中所表露的感情诚挚深沉。而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感的深沉;二是情感的丰富;三是情感的专一。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都表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这是感情深沉的表现。譬如《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 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 阿童高义镇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 怀古思乡共白头。”前途艰难、万里险途, 归既不能, 留亦不可, 故只能犹豫其间。接着用“益德”、“阿童”之事说人生虽取舍万殊, 终须归于有谓。想到自己碌碌依人, 怀古思乡之下, 岂能不早生华发呢?诗中“人生岂得长无谓”不正是长期飘零、寄人篱下的诗人的真实感受吗?

由于诗人怀着这样平生遭遇的切身感受, 故其有关人生体验的诗, 没有一首不是“全情贯注”的。不管是仕途的失意, 还是政治的遭蓬, 无一非深心之语、血泪之篇。诚然, 从这些诗中, 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只是诗人的人生遭遇, 但只要仔细吟诵, 就不难体会到诗人在“弹棋局”下所受的心灵创伤。这些心灵的“血泪”流于诗篇, 感情可掬, 令人同情不已。

李商隐的无题诗感情深挚, 还表现在诗歌表达了丰富、复合的感情。《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此诗表现的就是一种复合的感情, 里面有重温旧梦的哀伤, 有一生沧海桑田的慨叹, 有质朴无华的怀念, 有追寻理想的迷惘, 有坚贞爱情的慰藉, 也有不堪回首、无可奈何的伤感。这种丰富情感的复合, 传达了人们隐隐约约地意识到, 但却看不见、摸不着, 甚至找不到恰切词语来表达的复杂的社会情绪, 从而使读者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审美感受, 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感情深挚的第三个表现是诗中表现了对理想对象、对爱情执著不懈的追求。显然, 感情虚泛轻浮是不会感人的, 只有专一的感情, 人们才会为其所动。必须说明, 在上面说了感情丰富, 而这里又说感情专一, 是否显得矛盾了呢?不是, 因为感情的丰富、复合是对单一化、简单化而言的, 而感情的专一则是对轻浮来说的。其实, 丰富的感情也应该是专一的, 丰富和专一是完全可以和谐的两个方面。譬如《无题》“相见时难”中“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抒述离情, 用“春蚕”、“蜡炬”一对比喻来形容那种缠绵执著的相思别恨, 委婉而热烈, 含蓄而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对象的执著态度, 感人至深。

像这样的诗, 无题诗中还有很多, 如一部分《无题》和《春雨》、《昨日》、《相思》、《银河吹笙》等, 这类诗中所表现的执著追求和终生不渝的情意, 都引起了后世千百万向往自由和幸福的青年心底的共鸣, 引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并努力去创造。

以上表明, 李商隐的无题诗, 所构设的形象真实可信, 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的感受, 而诗中流露的感情诚挚深沉, 又使读者往往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流连吟赏。因而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不同民族, 有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人, 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审美认识, 这就造成了审美的复杂性。但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历史的继承, 同样, 审美观念的形成, 也有其继承的一面。中华民族历来就把含蓄称之美, 即隐约、朦胧之美。这种观念, 经历了千百年, 现在仍在延续着。所以, 千百年来, “含蓄”成了几乎是举族公认的一种美的表现。李商隐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和启发, 在提倡为诗务真的同时, 也极讲究意境的朦胧。其诗作中有不少佳作, 常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一种空濛淖约的风韵, 具有一种含蓄之美。“追求朦胧含蓄美”可以说是李商隐一贯的审美情趣。叶燮在《原诗》一文中说, 李商隐的诗“寄托深而措辞婉”, 因此, 他的诗歌意境往往是扑朔迷离、旨意深邃的, 却并不显得艰涩, 绝大多数还是能含蓄而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内心微妙复杂的感受。

李商隐的无题诗之所以能令人百读不厌, 原因之一是它具有了上面所说的含蓄之美。或者说, 李商隐的无题诗因其构思奇妙, 意象含蓄蕴藉, 因而产生了一种诱导力, 这种力量作用于读者的求知本能, 使读者获得一种回味的快感。

意象含蓄蕴藉、寄托遥深, 是李商隐无题诗含蓄美的一种表现, 这一表现在其诗中非常突出, 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余地, 令人回味无穷。

比如:《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篇, 先写梦境, 接着写醒来后的情景, 然后进入一种似真似幻的境界, 最后一联“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为人们展示的是一幅空间辽阔的画面, 而实际是以衬映和意中人远隔的悲哀。而且, 爱情是人间、游仙是天上, 诗人却偏把人间写成天上, 把爱恋阻隔之情寄托于仙山缥缈的情境之中, 意象更加显得幽邃蕴藉。

李商隐还善于利用时间的悠长来渲染出朦胧的画面。例如他那篇回溯自己的坎坷生平的《锦瑟》, 那么多的弦柱, 象征了早已消逝的无限年华。当时已感怅然若失, 而现在追忆, 就更加索然无味了。把一种幽丽而哀怨的古乐声, 安排在凄清月冷夜和朦胧山霭的背景中描写, 让它象征华年消失的悲哀。这诗篇, 表面看来, 由于意境的“包蕴密致” (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杨亿论义山诗语) , 读者常常难以掌握而有迷茫惝恍之感, 但只要悉心玩味, 就会感到其诗中之意, 余味无穷。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意象含蓄、寄寓遥深了。

如果说诗歌意象的蕴藉、寄托的幽深, 能给读者提供想象的余地, 令读者咀嚼回味的话, 那么, 李商隐诗中采用了各种艺术手段, 使艺术的境界与实际人生的境界保持适当的距离, 表现了一种“距离之美”。这种“距离美”, 既可含蓄地表达感情, 又为读者创造了一种“幽美”的意境, 可让读者任心取舍, 更是令人回味不已。这种“距离美”正是李商隐无题诗意象含蕴、构思奇妙的又一体现。

李商隐诗歌的构思追求着“距离美”, 无题诗表现着“距离美”。“为芳草以怨王孙”, “借美人以喻君子”, 或融政治于爱情, 或借具体可感的形象以托寓抽象难言之感情, 都是无题诗运用象征手法以制造“距离”的突出特点。

比如《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篇, 全诗描写浑融概括, 虽多直接抒情, 但其中却隐寓着深广的政治遭蓬。“神女”一联, 借爱情的遇合喻托政治遭蓬的意味尤为明显。诗人触事生悲, 深感往事如梦, 而此时此境, 恰似小姑居所, 独处无郎, 表明了诗人政治上的孤独无依。“风波”一语, 寄寓作者身世的用意也是较为明显的。

绝望颓废的心情, 置于繁花似锦的意象中, 也是李商隐创造“距离美”的惯用方式。如诗人于晚年无望中“思华年”的《锦瑟》, 充满着“此情可待成追忆”的伤感, 可诗人却把它置于明亮温暖的意象中, 再配上鲜艳的色泽, 和谐的音调。当读者在玩索吟咏之时, 虽也能触摸到诗人“已惘然”的沉痛之心, 但却并不特别地感到悲切, 体现了一种“哀而不伤”之美。

叶燮在《原诗》中说:“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从上面可以知道, 李商隐无题诗所表现的含蓄, 是和诗歌丰富的内涵紧相结合的, 做到了“义生诗外”,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余地, 使读者思而有所得, 获得审美再创造的愉悦。无题诗中艺术与生活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 造成了一种审美的氛围, 让读者对诗歌采取恰当的审美静观态度, 从中得到脱俗雅致的美感享受。而且诗中的意象呈现了某种程度的迷离恍惚, 于是, 读者在形象的观照中, 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进行探求的活动, 从而得到一种涵咏回味, 灵思领悟的快感, 满足了读者本能的探求欲。所以,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一种引人寻思回味的力量, 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刘熙载在论述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时曾提出:“凡物之文见于外者, 无不以质有其内也。”文学作品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妙合, 才能创造出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的艺术意象, 从而产生出无穷之味, 不尽之意, 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李商隐的无题诗就是这样, 用其独具新颖的艺术手法去表达其丰富的内容、深挚的感情。他的无题诗之所以成功, 也可以说是因为诗中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理解, 而且突出地显示了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独创性, 无题诗表现手法的独特新颖, 从下面几个方面可以得到反映。

首先是诗中广泛运用了比兴手法, 而比兴手法的运用又是和象征手法融于一体的, 且象征、比兴手法的运用, 还紧紧地扣住深厚的感情作为基础。“工于比兴, 妙于意象”, 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最主要的特色。他善于寓意象于比兴之中, 用他那活跃而敏感的心灵, 向茫茫的大千世界探索, 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因而创造出幽缈朦胧的诗境、变幻无端的意象。李商隐无题诗中表现出来的奇辉异彩, 丽情幽思, 那广博深微的超妙的艺术境界, 使读者目眩神迷, 感受到强烈的诗美。诗中的具体事物也都披上了诗人心灵的深情:“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二月二日》) 这是寻常的吟物吗?不。我们透过初生的柳叶, 纤美的嫩蕊, 还有那娇花细柳中穿来插去的紫蝶黄蜂, 不是还可以想象到一个沦落凄清的诗境吗?通过“各无赖”和“俱有情”, 诗人把自己抑郁苦闷的思归之情巧妙地传给了读者。

又如《流莺》:“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一切都过去了, 春天, 爱情, 随着大江昼夜不舍地流去了, 连同我的追悔, 我的深情。诗人想象自己变成一只黄莺, 用它的伤悲的泪水滴在最末的一朵小花上, 去伤悼一去不复返的芳春。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 真可谓妙到毫巅了。

李商隐无题诗中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神秘曲折的意境, 使读者常常玩味无穷, 就像嚼一颗橄榄一样, 越嚼越有味。

无题诗手法独特新颖的第二个表现是比兴有赋, 赋比相融。例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首诗不仅构思含蓄, 而且在事件与场景的描述中打破了一定的时空次序, 随着心理活动的流程交错展现。在表现手法上更表现了他“似花还是非花”的一贯特色。落寞的诗人, 在美好的春宵中, 在一次令人沉醉的宴会上, 遇到了一位属意的姑娘。虽两心相印, 但好事难成, 聚散匆匆, 所留下的只有迷惘的追思。诗中把酒暖灯红的盛会和去马应官的生涯两相映衬, 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希望和失望的复杂心情。诗中“昨夜”一词的重迭, “星辰”和“风”的突出, 既象征当时良宵中的心情暗淡, 又显示了和风所带来的并非愉快而是惆怅。“昨夜”复迭, 句中自对, 以及上下两句一气婵联的句式, 构成了一种圆转流美, 富于唱叹之致的格调, 使得对昨夜的追忆抒情气氛更加浓郁了。整首诗中的描绘笼罩了沉沉的夜色。“走马兰台”的生活就像秋蓬飞舞, 象征彼此心心相印的“灵犀”显得多么神奇。因而整个形象朦胧隐约。但由于用了“身无彩凤”、“心有灵犀”铺写执著之情的明快语言融合其中, 而最后又直白地点出好景不长, 表明离开“兰台”前夕的心情抑郁, 又是那么沉着痛快, 比兴中酌于赋体, 因而诗中含蓄的意蕴也就豁然了, 使读者在“千回百转”苦“味难觅”中一下子得到了一种似已明白而尚属迷蒙的意象认识。

无题诗手法独特新颖的第三个表现是常常出现若干有关的意象, 达成与象征中心的妙合。无题诗中象征事物错综复杂, 但这些象征事物, 从头到尾都扣合着一个主要的作为中心, 使几个与之有关的意象, 一并构成一个完美的形象体系。

譬如《锦瑟》, 用锦瑟这一哀怨、华彩却已不合时宜的古乐器, 来作为诗人生平回顾的象征, 一弦一柱, 无不引起已逝华年的追思。这已经是余味无穷、富于含蓄和善于渲染出一种迷惘情调的手法了。但诗人在以锦瑟贯穿全诗的同时, 还安排了蝴蝶和杜鹃、沧海泪珠与蓝田玉烟作为锦瑟声声的内容, 互相衬映。蝴蝶迷离, 表示乐声飘忽, 也象征唐王朝前途的迷茫。鹃声悲苦, 表示乐声凄厉, 也象征诗人对唐王朝势每况愈下的悲愤。沧海明珠表示乐声凄清, 也象征诗人怀才不遇的痛怨。蓝田玉烟, 表示乐声迸发, 也象征诗人不甘屈抑的性情。这几个象征意象的妙合, 使读者得到丰富的美感享受, 而且细细吟玩, 还可以获得曲径通幽、珠联璧合之趣。

固然, 李商隐的无题诗因用了错综的象征事物, 造成含蓄较深而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但许多读者都把这个“困难”当作一种乐趣。细细咀嚼, 逐步突破, 本来就是读者领会含蓄之美的一个过程;而当诗意豁然贯通之时, 那对于前此所感的困难, 便会朗然冰释, 而此时的读者, 回想突破之难, 反而更觉诗意深藏的妙趣了。因而, 读者在体味到诗意、乐趣的同时, 尚有一种“难题已解”的快意。

从上面三个表现, 说明了李商隐无题诗运用手法的新颖、独特, 也正是由于其无题诗具有了那些独特新颖的特点, 才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去探胜、研学。

摘要: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之泛,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接触现实、关心民计民生的诗;一类是表现自己不幸遭遇, 特别是怀才不遇的诗, 其中“无题诗”尤其引人注目。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诗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 感情诚挚深沉;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意象含蓄蕴藉;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新颖的特点, 等等。本文主要从李商隐无题诗的这几个方面对文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艺术魅力,运用手法

参考文献

[1]汤高才, 吉明周, 贺银海.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1126-1249.

[2]陈新璋.唐诗宋词概说[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168-176.

[3]陈新璋.唐诗宋词名篇注评[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308-321.

篇4:《代赠其一》李商隐唐诗鉴赏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 李商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原文及注释

★ 李商隐:赠柳诗歌赏析

★ 赠白道者,赠白道者李商隐,赠白道者的意思,赠白道者赏析

★ 赠赵协律皙,赠赵协律皙李商隐,赠赵协律皙的意思,赠赵协律皙赏析

★ 代祷范文

★ 李商隐嫦娥

★ 无题李商隐

★ 李商隐咏史

★ 李商隐诗全集

篇5:唐诗之《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解】:

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赠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韦丛为其幼女,故以谢道韫比之。

2、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妻也颇贤明。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

3、乖:不顺遂。

4、顾我:看到我。

5、荩箧:草编的箱子。荩:草。

【韵译】:

蕙丛呵,你象谢安最宠的侄女一样;

自从嫁了穷困的我,百事就不顺当。

看到我身上无衣,你就要倒柜翻箱;

沽酒少钱,我常缠你拔下金钗玉妆。

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饥,豆叶为粮;

要扫落叶当柴烧饭,你向古槐仰望。

如今俸钱超过十万,你却不能分享;

我只得为你超度,准备好斋饭供尝。

【评析】:

篇6:唐诗之《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词句注释

①支离:流离。

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③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④淹:滞留。

⑤日月:岁月,时光。

⑥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⑦共云山,是说共居处。

⑧羯 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⑨词客:诗人自谓。

⑩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⑪庾信:南北朝诗人。

⑫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白话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文学鉴赏

这首诗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篇7:唐诗之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 他的十几首《无题》诗, 开拓了七律, 独树一帜, 其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以及生长性在文化的天空中绚烂成唐诗的晚霞。

一、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李商隐的《无题》诗, 好就好在能够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之间, 一叶扁舟, 出入自由, 由拘拘以实事求之, 则无味无趣矣。我们似乎只能这样描绘李商隐的《无题》诗, 这些诗写得很隐晦, 内容或写爱情, 或表面写爱情而别有寄托, 至于寄托的具体内容, 多数由于年代久远, 资料不足, 难于确指。离别相思之情, 作为政治上的隐喻, 屈原早已运用得娴熟, 过多的评说, 对《无题》的审视并无太多的作用。值得拈出的是下面这首《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 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得冤魂终报主, 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 怀古思乡共白头。

开端两句说道远路险, 归乡不易。颌联因此设想长江牵我归心随宅东去, 并打算过黄鹤矶时少作逗留。颈联回归历史, 写蜀中故事, 借怀古寓意。尾联说人不能长久无意义地活着, 在怀古思乡中一天天的老去, 弦外之音, 应该象张飞、王濬那样有所作为。可以这样确认, 该《无题》诗是李商隐追随剑南, 川东节度使柳仲郢, 在东川之际, 有感而发的思乡和怀古之情, 借以表达政治上的失意的愤慨, 寓意鲜明, 和李商隐的其他无题诗迥然不同。在诗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上, 《无题》诗存在着大量例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灰。”“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音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尽, 断无消息石榴红。”“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梦为远别蹄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些诗句, 之所以千古传唱, 妙就妙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有机的融合。纵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妙句, 比比皆是, 可称为这种结合神来之笔的微妙语, 只有这样, 才诗味弥弥。所以, 若以“情之所有, 事之所无”来观照李诗中的《无题》, 那么, “情之所有”即其现实性, 而“事之所无”是其非现实性。从艺术美学的辩证角度审视, 此类《无题》诗之所以为妙, 即表现的有无之间, 正所谓长鲸搏水, 吐纳由心。

其实, 李商隐是在独创愈使人惊视回味的意象, 即将人引入空灵的非现实意境, 读其《无题》, 悄怆幽邃中更触着冰凉与凄惶。李商隐的《无题》诗, 善于“幽渺以为理, 理象以为事, 恍恍以为情”, 真真是诗家大手笔。他之所以成功, 我们认为, 他通过《无题》, 在“非现实性”上做出了绝世文章。

《无题》为什么难懂, 不少篇什还在纠缠中?诗歌在艺术表现上贵在非现实性笔致的说法, 若验之西方的“审美距离”说, 也就是以此使诗与现实之间保有必要的“间距”。若验之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 也就是使诗的形式由此变得困难。李商隐的《无题》, 阅读破译难度和时间长度, 就是一种正常而其味无穷的现象。这是叶燮在《原诗》中所倡导通, 质相同。

二、生长性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就不难理解, 李商隐《无题》组诗中吟唱情爱的名句, 还活在今天。《无题》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被今日赋予坚贞执著的涵义, 孜孜求索锲而不舍的人们, 都可得到这种礼赞, 它远远超越《无题》书写爱情本身的涵义而永生。

所谓生长性, 就是它的感性意义, 不因时间的限制而止住, 却不断在读者心中生长。今天我们读李商隐、读杜甫, 甚至读诗经, 都可能产生新的感性, 乃是因为李商隐、杜甫或诗经的诗, 也有很长的生长性, 而能穿越时空。

“生长性”包含的第一个层面的意义, 是原诗的意义基本不变, 后人读来有同样的感受, 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而笔下所无的体验。“相见时难别有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是公认写情爱的名篇, 即或表面写爱情而别有寄托, 也不失千古好诗。首联写正当暮春遭遇难堪的别离, 一咏三叹点出聚散之苦, 被张也蓄满诗之哲思。次联借“春蚕”“蜡炬”两个意象符号, 造出千古警句, 读此, 不由人不联想古诗中咏叹爱情海枯石烂永不变的《上邪》。“春蚕”“蜡炬”是平常的物件, 串联形象, 连结画面, 属对精严, 结构成章, 以情成诗, 其意境。不逊于“怜之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清雅, 分散的两种意象, 在情感线索下构成诗意浓郁, 感人至深的艺术境界。对诗, 有人强调主观性, 说:“诗是自内向外的, 不是自外向内的。”这种说法, 切合《礼记》:“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中外古今, 概莫能外。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生前最佩服唐代诗人张澡对艺术真谛的揭示:“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可以这样理解, 李商隐情郁于中, 发之于外, 最巧妙地处理了内外关系, 情爱这一永恒主题, 才有了千古名句:“春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此话到现在, 生长着, 发挥着, 有人作过一个有趣的统计, 以此联作题目的各种文章, 多达2万多篇, 而其中并不都是爱情主题。诗歌的“生长性”, 李商隐的《无题》, 算是发挥到极致了吧。

上一篇: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民营企业发展生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