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五年发展规划

2024-05-04

康复科五年发展规划(共5篇)

篇1:康复科五年发展规划

康复科五年发展规划

洪湖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创建于1998年,是我市最早的康复医学科。以针灸,理疗,牵引,推拿,小针刀,药物电离子导入等传统康复手段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康复技术精华的多功能临床科室。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全科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业务快速发展,为进一步规划好科室发展,争创市级重点专科,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发展计划

未来5年目标发展:首先,科室业务在重点发展神经康复及骨科康复的基础上,全面发展烧伤康复、疼痛康复、亚健康状态干预、以及中医传统康复。我科发展成1层楼拥有:专科康复病房、针灸推拿病房、传统疗法中心、现代康复治疗中心。另外,我科目标希望做到广大市民康复意识有所提升,做到人人知康复,户户懂康复。届时,将成为我市最大、最具特色的康复医学中心。

二、业务计划 治疗组分为传统康复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两大组。

1、传统康复治疗分为针灸、推拿、针灸减肥、亚健康干预四组。开展各种针法、灸法、推拿、整脊、拔罐、刮痧、埋线、穴位注射等项目。

2、现代康复分为运动治疗、作业疗法、理疗、言语吞咽治疗、康复工程等。

3、疼痛康复: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射频+臭氧微创治疗。

三、人员配备

1、我科现有5名临床医生,其中3名为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均未经过两年轮科培训及专科进修。为加强康复病房管理,拟将医生组分为神经康复组和骨科康复组,而现有3名针灸推拿医生轮换到传统疗法中心充实力量,希望医院再配备1名主治医生以上内科医生为副主任或二级医生,1名骨科医生,1名神经内科医生,以上人员也可从外院调入,届时我科医生组将分成3组:神经康复组|、骨科康复组、针灸推拿组。

2、我科现有9名康复治疗师,随着业务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向医院申请从外面调入1名中级以上现代康复治疗师担任治疗组组长。另招聘2名男性运动治疗师,1名理疗师,3至4名针灸推拿师,1名言语吞咽治疗师。

四、购置先进仪器设备

拟五年内向医院申请300-500万的资金购入先进设备。

五、科室人员继续教育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与上级教学医院联系,吸纳优秀人才。每年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培训2~3次,并指导我们进行神经康复、疼痛康复、骨科康复的科研活动。每年派遣1~2名医师(治疗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六、远期目标 争取5年内把我科建设成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环境最好、服务最优、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康复基地。

康复科 2011.1

篇2:康复科五年发展规划

根据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指导下,结合医院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及学科建设的要求,在本科室内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制定CT室中长期发展规划如下。

一、学科发展现状

目前,CT室现有诊断医师、技术员及护士共11人,其中诊断医师6人,技术员4人,护士1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7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1人。

二、预期目标

随着医院住院大楼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设备的升级,力

争将科室建设成为咸阳市重点学科;科室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增加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医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市、省级科研立项并获市乃至省级科学技术奖,拟开展新项目有腹部肿瘤病变的影像特点与病理分级的研究;积极推进亚专业分工进程,使各专业技术人员有专长。

三、具体规划 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2016,1——2017,8 打基础阶段: 科室搬入新大楼,增添128排以上高端CT一台,目标:熟悉设备,积累病例,成立专业亚组,由中级以上医师牵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

(二)2017,9——2019,4 争取获市级重点学科称号,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4篇。

(三)2019,5——2020,12 增加高端CT一台,紧随本学科发展方向,做到咸阳市领先,市、省级科研立项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5篇,在省级有一定的知名度。

CT室

篇3:康复科五年发展规划

1 国内外隐性课程建设现状

1.1 国外建设现状

1973年以后, 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在美国逐渐形成了3个流派, 即结构-功能流派、现象-诠释流派及社会批判理论流派, 使隐性课程的研究进入理论化阶段。时至今日, 隐性课程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且产生了质的飞跃。国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隐性课程研究是“继泰勒 (R.W.Tyler) 领导的早期‘科学化课程编制运动’和布鲁纳 (J.S.Bruner) 领导的‘学科结构运动’之后的又一次革命”[2]。

1.2 国内建设现状

我国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其研究方向从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转向较独立的理论探索, 从理论层面的认识拓展到实践层面操作。我国吴也显、靳玉乐、唐晓杰、班华、郑金洲等学者就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其中靳玉乐的博士论文《潜在课程论》较系统地对隐性课程进行了研究, 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领域。在21世纪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 拉开了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序幕。新的课程观、教学观逐渐深入人心, 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此背景下, 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隐性课程, 主要表现在对隐性课程的研究渐入微观领域, 逐步深入到教学过程、班级建设、各学科中隐性课程因素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 并试图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研究。

1.3 隐性课程在医学职业教育领域中的研究

医学职业教育领域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1996年全美医学院联合会 (AAMC) 第107届年会, 会上提出了要重视医学领域的隐性课程研究, 认为它涉及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方面。1998年全美医学院联合会第109届年会把隐性课程问题作为三大热点问题之一[3]。之后, 我国学者在医学教育领域相继开展了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如南京师范大学王建芬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4]、中南大学罗汝珍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育研究》[5]等硕士学位论文中均涉及医学教育领域的隐性课程建设;杨立明等撰写的论文《隐性课程对医学大专生教学质量的影响与意义》[6], 王淑侠、阎向东撰写的论文《“潜在课程”与医学生人格发展———浅谈医学院校中“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7], 都对医学职业院校开展隐性课程建设做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探讨。

2 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隐性课程建设的意义

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近年来卫生类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新兴专业, 主要为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疗养院、残联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培养从事康复医疗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这个专业开设时间不长, 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课程内容、教育形式、管理模式、教育资源配合、学科专业建设等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 卫生类职业学校要借助隐性课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拥有良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理念,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专业建设中, 强化隐性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隐性课程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通过建设隐性课程,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为学生学习和人际沟通提供良好的平台, 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 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未来从事康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如坚韧、敬业、进取、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等。

2.2 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建设和开发隐性课程, 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康复治疗工作有机结合, 使教师在教学中仿佛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 能积极引导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学生在与现实工作相仿的环境下学习, 更能体现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更能领会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愿意亲自动手, 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

将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通过开发隐性课程, 在学校内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场所,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校内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 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丰富的校园活动、社团活动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不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因此, 隐性课程的开发对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等方面具有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已被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接受, 并成为许多国家指导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我国,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学校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适应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能力涉及许多方面, 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与他人分享、尊重与合作能力等, 这些内容将成为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五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隐性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在职业学校中以多种形式呈现, 隐含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设计与开发康复技术专业隐性课程时要充分调动与挖掘学校的各种隐性教育资源, 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 美化校园环境, 突出专业特色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自然景物、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实训室、教室等构成了学校的物质环境, 在物质环境中融入独特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 体现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观念等内容, 在教室、实训室等的布置上注意实用性、美观以及与专业的结合。

3.2 完善学校组织制度, 营造和谐管理氛围

学校的组织制度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观念形态上的行为规范, 它是指学校设立的各种管理机构, 如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系部等, 这些管理机构要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观念形态上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而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 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 转变教师观念, 淡化教师权威意识, 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其次, 注重对良好校风、班风的建设,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正确评价隐性课程

对学生的正确评价要隐含价值观、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准则等内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实现培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综合素养、为用人单位所欢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3.5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校园活动包括科技活动、科普讲座、技能比赛、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团活动 (如课外为教师、学生以及社区居民进行保健按摩等) 。通过校园活动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 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广泛交流的机会, 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 隐性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隐性课程建设, 借助校风、校史、校园环境, 借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校园精神氛围, 借助教职员工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 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 从而实现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钟艳华.浅析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建设与开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53-54.

[2]邓道宣, 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98-101.

[3]Karen V, Marm.AAMC Annual Meeting, New Orleans, November 1998[J].Medical Education, 1999 (33) :154-155.

[4]王建芬.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5]罗汝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05.

[6]杨立明, 许鸣, 刘淑云, 等.隐性课程对医学大专生教学质量的影响与意义[J].现代情报, 1998 (1) :10-11.

篇4:区域发展“五年规划”对比

总体目标

十一五: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十二五: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政策框架

十一五:

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和人口管理政策五方面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十二五:

建立健全“新”的区域政策体系框架,研究制定符合主体功能区理念的区域政策体系,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优化开发区,严格限制污染,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重点开发区,增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鼓励生态移民。

国土开发

十一五: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十二五:

推动形成多极带动的国土开发格局,积极培育若干带动力强的发展轴带,引导重点城市群(带)集聚发展。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线,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若干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增长极。

区域联动

十一五:

提出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四个机制:健全市场机制,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十二五:

提出“积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破除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行政性规章和管理措施;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完善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东部开放

十一五: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十二五:

对东部地区来说,要做好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和对外窗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快海洋开发步伐,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部崛起

十一五:

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支持发展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

中部地区要成为中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内核——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提升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推进重点经济带(区)加快发展,加强两型社会建设。

东北振兴

十一五:

重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强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十二五: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仍是关键——加快发展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西部开发

十一五:

大打“交通牌”。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8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

十二五:

篇5:康复科五年发展规划

五年规划

近年来,在福兴集团党委会、福兴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福兴集团有限公司一矿机电科认真贯彻福兴集团党委会和福兴集团关于加强矿井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工作理念,在机电、提升、运输工作上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继续强化“双基”和“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推广,提升了矿井供电安全、机电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为促进矿井安全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积极保障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矿机电科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机电、提升、运输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为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保障年度任务目标顺利圆满完成,根据福委字[2011]1号及福集字[2011]2号文件中有关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指示精神,结合一矿机电科工作实际情况,经机电科召开班组长以上成员碰头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福委字[2011]1号及福集字[2011]2号文件要求及指示精神,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提高矿井供电、提

运、排水保障及机电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实现矿井生产规模化、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

二、总体工作思路:

以创建“机电运输安全示范化矿井”为奋斗目标,成立福兴集团有限公司一矿机电科五年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坚持技术先导,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深化“双基”和“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强化机电运输事故防范;强化安全培训,提升机电科整体素质。

三、组织领导:

为做好一矿机电科五年规划工作的领导、指导、调度、监督及审核,一矿机电科成立五年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科,李子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五年规划日常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积极开展创建“机电运输安全示范化矿井”活动,认真落实机电管理责任。

以开展创建“机电运输安全示范化矿井”活动为契机,高度重视机电管理工作,充实完善各专业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机电管理工作体系,并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严格

岗位责任考核,提高职工岗位责任心,强化现场管理,加大“三违”处罚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责任、工作落实到位。

1、大力实施“双基“和“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工程,提高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矿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重点工作,不断强化矿井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制定设备大、中、小修计划;大型设备实行预防性检修支墩;采掘运设备执行月度检修和日检修制度,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 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大力开展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高矿井机电、提升、运输系统安全管理水平。

2、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做好矿井供电安全、机电装备管理工作。

把矿井供电安全、机电装备管理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矿井安全专项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矿井供电安全、机电装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结合矿井当前的安全实际情况,坚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开展机电、提升、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对发现、查处的隐患限期整改,对于未及时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单位,将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重罚。对于严重隐患问题,将令其在完成整改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做好矿井供电安全、机电装备管理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实施科技兴安举措,提高科技兴安的前瞻性、超前性和准确性大力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加快新技

术、新装备推广,制定供电、提升、运输系统规划,提升煤矿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1、供电系统规划:

(1)、井下中央变电所、主要采区变电所、高压配电点及主要机电设备安装远方监控;(计划于2012年度前完成)

(2)、主扇风机装备监测监控在线运行,实现变频调速;(计划于2011年度前完成)

(3)、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已制定了《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安监总煤装[2011]17号),对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进行淘汰。其中,我矿现使用的电动机属于禁止使用范围内共有28台。(根据文件要求,在2013年度前完成整改)

2、提升系统规划:

(1)、更换副井罐笼、稳绳、制动绳;(计划于2012年度前完成)

(2)、主提升绞车液压站安装制动系统监测监控装置;(计划于2013年度前完成)

3、运输系统规划:

(1)、胶带输送机安装集中控制系统,各有关环节实现闭锁联动;装设软起动装置;(计划于2014年度前完成)

(2)、刮板输送机安装集中控制系统;(计划于2015年度前完成)

(3)、完善架空乘人装置缺少的各项保护,确保乘人安全。(计划于2012年度前完成)

(4)、主要机车斜巷安装与绞车联锁的常闭式跑车防护装置;挡车栏全部实现气动;(计划于2012年度前完成)

(5)、主要运输线路的道岔使用电动或气动控制,并实现司控化;(计划于2012年度前完成)

(6)、根据生产战线延续的需要,使用蓄电池电机车进行运输物料。(计划于2014年度前完成)

4、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现场“手指口述”法标准化操作。(计划于2012年度前完成)

(三)加强机电提运专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机电提运专业人员素质。

上一篇:看图说话:聪明的小羊作文下一篇:对不起地球妈妈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