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保障浅析

2024-04-17

英国社会保障浅析(共6篇)

篇1:英国社会保障浅析

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一、引言 英国,一个历经千年沧海桑田、风起云涌的古老国度,一个见证了人类蹒 跚学步、茁壮成长的沧桑智者,一个坚毅不屈、站在大西洋上翘首观世界、看 未来的猛士。他走过邪风冷雨,带着他那份沉甸甸的回忆,带着他那份独有的 气质与底蕴,正一刻不停歇地朝着更辉煌的明天前行。蓦然回首,那一长串深 深浅浅的历史脚印中,每一步都述说着一段不一样的却都一样惊心动魄的历史 岁月,或伤感悲痛,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 轻掸灰尘,打开那幅已微微泛黄的厚重历史画卷,“大英帝国”“日不落帝 国”“维多利亚时代”在光芒闪烁,诉说着英国在 19 世纪的灿烂辉煌。19 世纪 的英国,经济上、国土上、文化上、政治上,都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从一个小 小的岛国一步步壮大,成为领土遍及世界各洲,影响世界的大帝国。在19 世纪,它流了血,流了泪,也收获了财富,取得了进步,脱胎换骨。在当时的世界上 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19 世纪的大英帝国都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话。

二、经济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1801 年以后,英国在与法国长达14 年之久的战争之后最终大获全胜。英国 的皇家海军控制了海权,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商业空前繁荣。战争的胜利扩大 了英国的殖民地范围,成为了英国的原材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地,不但为英国 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原材料还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为工业发展 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工厂日夜不停的机器喧嚣声,英国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成几倍甚 至几十倍的速度飞速发展。工业产值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到19 世 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也使得英国在世界上的 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伦敦成了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19 世纪50~ 70 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 “维多利亚时代”。在这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 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 1/3 以上。1850 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 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这个漂泊在浩瀚海洋上的小小 岛国成了不容小觑、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

(二)城市化与人口增长 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带动和促进下,曼彻斯特、伯明翰、舍菲尔德、格拉斯 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英国城市化进程极其快 速。到1851 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农村人口,初步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 文明隆重地登上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舞台。农村文明渐行渐远,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与理念。铁 路网在英国土地上星罗棋布,贯穿大江南北,让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更加的方 便更加频繁。在19 世纪的一百年中,英国总人口增加了3 倍,人均收入却增长 4 了4 倍,这就说明了19 世纪的英国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让 解决人民温饱,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三)万国博览会 19 世纪中期,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繁荣让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如日中天,英国人对自己的实力以及所拥有的财富极为自豪。为了向世界展示 强盛的英国,万国博览会(亦成为“水晶宫博览会”)于 1851 年 5 月 1 日在伦 敦海德公园一座完全由玻璃和钢管搭建而成的建筑物内举行了。万国博览会以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为主题,展期为 1851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11 日,历时 5 个多月,吸引了 6039195 名参观者。展馆长约 563 米,宽约 138 米,建造费时仅九个月,后被移动并且重建于伦敦南区的塞登哈姆,这个地 区后来也因此被更名为水晶宫。展出了包括轨道、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 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等万余件展品。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在“灿烂光辉的玻璃顶下举行了他们的工业 和和平的凯旋式”。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 什么都能做。”这句话淋漓尽致、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了英国人对自己的自豪与满 足,以及他们对未来,对人类科学的满腔希望、虔诚信服。

(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经济的初期发展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有 利也有弊。19 世纪的英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相当迅速,人们尚未意识到或 者尚未想出合适策略来适应并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下是当时最 主要的两个问题:

1.阶级剥削 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也是深 受剥削压迫的弱势群体。“血汗工厂” 频频出现,工人阶级,特别是中下层 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并未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多少好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城市贫民的数量居高不下,他 们的生活用“凄惨”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2.环境污染 工厂的“三废”让生态环境满目疮痍。伦敦的大地上插满了“大烟管”,日 夜不停歇的朝着天空排着滚滚浓烟,这些烟遇水汽后便变成雾,伦敦也就在 19 世纪成了“闻名于世”的“雾都”。当时,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 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 得到处都是,整个大地上到处都堆满了煤渣。

(五)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重要特点,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 状态,经济危机便会席卷而来。英国,作为一个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工业化程 度最高的国家,第一次经济危机理所当然的在英国爆发。

1.爆发原因及背景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18 世纪末19 世 纪初,英国国内也曾多次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机器生 产发展尚不充分,这种危机仅限于局部地区及部门。1825 年以前,英国经历了 一个短暂的工业高涨阶段。1825 年的工业产值比1820 年增长了大约 1/3,当时 生产水平的生铁量增加了 58%,棉花消费量增长了 39%。但是,国内外市场却 6 没有随着相应扩大。那时拿破仑战争结束不久,再加上欧洲农业歉收,欧洲市 场缩小,一片萧条。从前局部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转变成周期性和普 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正如《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一书中所说:“英国在欧洲 市场的商品销售遇到了很大困难,出口额从 1814 年的2690 万英镑下降到1825 年的1460 万英镑。对美国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从1815 年的1580 万英镑减少到 1340 万英镑。同时,国内市场由于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而受到极大限制。1824~ 1825 年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 1792 年的 4/5 左右。生产和销售之间 严重的脱节,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2.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英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遭受了沉重打击。3549 家 企业、80 家银行破产,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 年3 月的1390 万英镑骤 跌至1825 年12 月的 120 万英镑。棉花、羊毛、生丝、煤的消费量锐减,出口 额减少了 16%。失业率骤然上升,并导致人口外流。但是当时德、法、美等国 工业革命尚未完全展开,所以,1825 年的经济危机还不具周期性。

二、政治上的三次议会改革

(一)1832 年议会改革

1.第一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初步形成。但是在1832 年以前,国王 在首相和内阁成员选举中任然享有一定主权(例如1827 年在任命首相坎宁·哥 德里奇以及1828 年任命首相威灵顿时,都是国王自己的选择。)。在乔治四世在 位期间,英国内阁越来越独立于王权,并向议会下议院靠拢,实际上,内阁才 7 是当时英国行政决策主管。尤其在首相罗金汉姆和首相福克斯当政时期,他们 从不将国王视为“一国之主”,也不把自己当做国王的“仆人”。首相,从国王 的“总管家”变成了英国的真正主人。首相与内阁之间的微妙而紧密的关系让 他们同享利益、共担风险,而拥有皇室血统的国王却越来越被疏远。1830 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推动下,民主运动铺天盖地一般席卷欧洲,势不可挡。从1830 年末到1831 年初几个月里,上下议院收到全国各地总共645 份请愿书。但威灵顿公爵为首的托利党认为现行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甚至还公 开宣称坚决反对改革,寸步不让。当时,英国国内民众间施行改革的呼声震天,这就注定了托利党在同年的选举中必然惨败。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国王威廉四世(1830——1837)任命辉格党领袖格雷组阁。格雷内阁于1831 年 1 月成立了以罗素勋爵为首的四人小组,负责起草改革议案,同年 6 月 7 日 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并生效。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议席分配做出调 整。取消了人口未达到2000 人的56 个“衰败选区”的议席,人口在2000 至4000 的31 个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143 个议席给大型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县,下议院总人数则不变。

二、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在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后,除了大银行家、大商人、大工厂主有选举权外,大批手工作坊主、小商人和部 分佃农也获得了选举权。

三、规定了选民登记程序,缩短了时间。选举时间从 15 缩短到2 天。3.意义

1832 年的议会改革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经过如此大规模的运动多番周 折而换来的改革,却收效甚微。马克思也曾批评说:“恐怕还从来没有一个像这 样强大的、看来似乎成功的人民运动得到这样微不足道的表面结果。”虽然工人 8 是改革运动的主力军,但是改革并未改变工人们艰苦的生活,并未带给他们真 正的民主权力。中尽管如此,1832 年的议会改革任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削弱了国王、贵族、上议院的势力,促进了政党组织的完善和两党制 度的形成,是英国议会君主制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激发了人们深入选举改 革的信心和决心,一种内阁与国王、政党、社会舆论、上下议院之间的新型权 力关系逐渐形成。

(二)1867 年议会改革

1.第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进入19 世纪60 年代后,工人阶级政治积极性再次高涨,议会改革燃起了新 的希望。1861 年,英国各地工会组织纷纷要求改革制度。1864 年,积极支持英 国工人争取选举权的“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865 年,“全国改革联盟”成立,力争改革选举制度。马克思亦积极支持工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他认为结束资 产阶级垄断性统治的时机尚未成熟,最大限度的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才是切实目 标。在第一国际、“全国改革联盟”等组织以及马克思等人的支持下,大规模的 改革运动在英国曼切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各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展开。声 势浩大的改革队伍行进在各大街头和公园,议会的改革已成了大势所趋,势在 必行。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当时的首相是反对改革的保守党的德比,但是拥有较高政治声望及地位的 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累利审时度势,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应顺应天势民意。于是本杰明扮演改革派以笼络人心,于1867 年3 月18 日向下议院提出改革议 案,在做部分修改后,8 月通过上议院批准以及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9 签署后生效。1867 年的改革法案对议会席位做了再一次调整,取消了46 个“衰 败选区”,空出52 个选区给大工业城市和郡。伯明翰、曼切斯特、伦敦以及其 它中型城市席位有所增加。改革议案基本去除了“衰败选区”,小资产阶级和上 层工人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3.意义 虽然广大的城市下层工人以及全部的农业人口并未获得选举权,议会选举 制度的民主化任务认为结束,但是大多数工人境况得到好转。1867 年的议会改 革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三)第三次议会改革 1.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1880~1885 年英国爆发严重经融危机,失业率暴涨至历史最高点,社会矛盾 日益激化。爱尔兰掀起了民主自治运动的高潮,苏丹更是爆发了马赫迪抗英大 起义,英国在非洲东北部的殖民扩张也遇到了困难。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执政的格拉斯顿自由党政府陷入困境。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约瑟夫·张伯伦为自由党激进派代表,他趁机联合在野的保守党给政府施 压,促使格拉斯顿政府提出两个新的议会改革法案——《人民代表制》法案以 及《重新分配议席》法案。《人民代表制》于1884 年12 月通过议会。该法案对 选民范围进一步作出了调整扩大,选民增加了1 倍,扩大到450 万人。“房主选 举权”扩大到了各郡县,部分工农业者也也有了选举权力,但是未成家立业、依靠父母生活的男子以及全部的妇女、家庭佣人都没能获得选举权。《重新分配 议席》于1885 年1 月通过议会。它取消了72 个人口未达到1.5 万城市单独选派 10 议员的权利,并将之并入其它郡县。按照每5.4 万人分配1 个议员席位的标准将 全国划分为617 个选区。全国22 个城市以及剑桥、牛津大学仍然保留2 个议席,其它各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能有一个议员代表。3.意义

这次议会的改革让议席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对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的工人 有一定好处,一定程度上让工人阶级以及部分农业人员参与到了国家政治中,对改善工人的处境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三、19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兴起和发展 世纪30 至40 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进行着巨大变革的,一种新 型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在英国文坛。它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贴近真实生活,最大限度的反应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面貌。在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消退的时候逐渐占领英国文坛,19 世纪40 至50 年代达到鼎盛。

(二)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可谓是密不可分。并且具有小资 产阶级文学特点,由于大部分作家均出生于小资家庭,故其作品也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小资阶级的生活。在这些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中,大部分都塑造了一个 奋斗不息的积极的小资形象。虽然此类文学作品幽默讽刺,反对暴力性革命、主张社会改革、拥护道德批判和道德感化。此外,不少优秀女性作家在文坛也 占据一席之地,例如盖斯凯尔夫人、乔治 · 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优秀的女 11 性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三)代表作家。

1、奥斯汀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一个牧师家庭的奥斯汀天生就对文学有 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她生活一个乡村小镇上,终生未婚。在她短暂却充实的一 生里一直锲而不舍的追求着自己的文学之梦,完成《理智与感伤》、《劝导》、《曼 斯菲尔德庄园》、《艾玛》、《诺桑觉寺》、《傲慢与偏见》等六部小说。她的小说 主要描写了乡绅家庭里女性的婚姻与生活,以一种轻快活泼又风趣诙谐的方式 体现了女性世界的酸甜苦辣,着重描写少女从懵懂与盲目走向认识现实、认识 自我的过程。奥斯汀也因此被誉为描写女性意识的卓越作家。

2、萨克雷 萨克雷(1811——1863)萨克雷父亲是东印度公司一名官员,自四岁丧父 后,年幼的萨克雷继承了父亲巨额遗产,常常出入于上流社会,过着公子哥生 活。1833 年将家产挥霍殆尽,先后任《弗雷泽杂志》和《笨拙》杂志专栏作者。在他的一生中写过大量小说,例如《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纽克姆 一家》、《弗吉尼亚人》,中篇小说《巴利·林顿的遭遇》,短篇小说集《 势利 眼集》等。最具代表意义的要算是以辛辣讽刺见长的长篇小说《名利场》,它真 实的再现了1810~1820 年摄政王期间英国上流社会之间勾心斗角与腐败丑恶。这部小说篇幅宏大,情节跌宕起伏,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萨克雷也因 此在文坛上与狄更斯齐名。

3、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盖斯凯尔夫人自幼受到父亲文学修养和宗 12 教信仰的影响,并且进入当地一所女子学校学习。盖斯凯尔夫人夫人一生发表 过六部长篇小说(包括《玛丽·巴顿》、《北与南》、《露丝》、《克兰福德》、《西 尔维娅恋人》、《夏洛特·勃朗特转》)。处女作是发表于1848 年的《玛丽·巴顿》,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的生活与命运,在19 世纪英国文学 上占有重要地位。

4、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1816-1855)代表作是世界著名女性著作之经典——《简·爱》。这 部作品虽不能说是巨作,但也称得上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从女性要求 独立平等的角度,展现了英国19 世纪上班也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的为慈善事 业的残暴本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 妇女要求平等地位同样待遇的思想,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础。艾米丽(1818-1848)《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唯一一部小说,但是仅此一部 已经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呼啸山庄》被成为是“最奇特的小 说”,艾米丽以其“心灵中非凡的热情”和她继拜伦之后无人可比的“强烈的情 感、忧伤、大胆”震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心灵。安妮(1820-1849)安妮的代表作《艾格妮斯·格雷》,虽然比起《简·爱》 和《呼啸山庄》在文学上的地位稍逊一筹,但是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 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5、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玛丽·安·埃文斯,生于沃里克郡一个农村 家庭。对宗教有着虔诚的信仰的乔治·艾略特曾进入过两所女子学校学习。她 心地善良,终生热衷于慈善事业。于1859-1876 年间创作了《亚当·彼得》、《弗 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传》和《米德尔马契》《丹尼尔·德萨达》等7 部 13 长篇小说。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了19 世纪初期单纯质朴的乡村生活,而后期 作品则牵涉到重大历史事件及政治社会内容。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刻画也非常 的生动传神。

四、19 世纪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一)英国1800~1880 期间的殖民扩张

工业发展,财富积累,英国统治世界的野心如无法控制的烈火,很快在世 界各地熊熊地燃烧起来。1801 年,爱尔兰被合并,英国正式更名为大不列颠及 爱尔兰联合王国。地大物博而又相对落后的亚洲大陆成为了英国一个主要战略 对象,沦陷的印度成为英国巨大的原材料提供地和广大的市场。19 世纪中期,英国利用鸦片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并参与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1758~1759 年 间,印度爆发爱国的民族大起义,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拥有着较之先进的军队,大举镇压起义队伍,此次起义以失败告终。1876 年,保守党 B.迪斯累里内阁为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 英帝国)。英国继续扩大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 亚等地的侵略,此外,英国还在南美洲大举投资,南美洲也被列入“狩猎”范 围。1867 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 个自治区域。

(二)1880~1900 年间英国的殖民扩张 世纪末期,英国的殖民扩张主战场转向非洲。在从法国手中夺得苏伊士 运河的控制权后,英国于 1882 年占领了埃及,紧接着在 1899 年占领了苏丹。英国埋头苦战在非洲战场,与其他殖民国家激烈争夺者东非、中非及西非的土 14 地。1884 年~1885 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实际上是帝国列强们的分赃大会,英国“满 载而归”。帝国主义分子 C.J.罗得斯提出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 陆的大铁路,也就是所谓的“二 C 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 母都是“C”),以便加紧侵略南非。1899 年英布战争爆发,英国吞并奥兰治和德 兰士瓦。19 世纪末,在亚洲战场上,缅甸、阿富汗沦为英国殖民地。1900 年,英国参与镇压了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在众多贪婪的殖民扩张国家中是最大的,遍及世界各洲,掠 夺来的财富不计其数。其土地之广,无国能及,成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既是让人痛恨又让人所震惊,对英国人来说,19 世纪的大英帝国是英 国人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神话。

五、结论 综上所诉,19 世纪的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学等方面上都进行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三次议会改革让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化,让更多人民参与到国家政 治中,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中起着典范作用;经济上来说,在19 世纪上半叶 英国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让英国面貌焕然一新,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化同 样也产生了种种问题,例如阶级剥削、工业污染、经济危机等等;文学上,19 世纪 30~40 年代,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种种黑暗,曾经风靡一时的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褪色,以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讽刺性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40~50 年代达到 高潮。19 世纪的英国,危机与变革并存——在危机中进行变革,而在变革中又产 15 生新的危机,继而又是新的变革。英国在危机与变革中取得进步,并逐步登上 世界巅峰,了解19 世纪的英国对生活在充满危机与改革的世界我们来说有着重 大意义。总而言之,19 世纪的英国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不但有了量变,甚至有了质的 飞跃,让英国从平庸到脱颖而出,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先驱,当时世界的霸主。

评论(1)| 4 0

2013-05-07 20:59 21ofLove | 五级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化初具规模.即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韧,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海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一直是研究英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课题之一。对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说来.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正如马克思说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闸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加上工业革命使铁路和海船这个前所未有的新的交通工具被英国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这“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的世界市场——一些以农业为主或纯粹从事农业的国家,郡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大部分过剩原料,同时又满足它们对工业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无怪乎英国工业获得这样巨大的空前的发展”。

可见,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英国的现代化或工业化更不能没有海外贸易。正是这个海外贸易,扩大了英国的粮食供应.开辟了新的和广阔的原料(尤其是棉花)来源;正是这个海外贸易;又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了市场。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比只依靠国内或欧洲内部市场所能取得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海外贸易还有助于提高英国人均产量,从而提高英国的收入和消费。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国海外贸易经历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转变的论述,展现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以期后起现代化国家借鉴:

一、重商主义和工业革命早期 英国海外贸易的模式

工业革命早期.即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初的英国海外贸易.受制于重商主义政策的局限。

重商主义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全盛于16—17世纪,是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政权为了获得商业资产阶级支持,实行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起了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重商主义并不完全适应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革命深入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英国早在17世纪中叶爆发了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这个角度,英国似乎是欧洲诸大国中最不重视重商主义的国家,并且是在国家政权最少干预下,一马当先地迈开了工业化的第一步。但是,从17世纪以来,整个政治演变和工业化进程看,英国所营造的大部分市场环境,还是由国家行动造成的。重商主义对英国诲外贸易的调节是另类的“重商主义”,它着重体现在为英国和殖民地商业利益而垄断帝国贸易的“航诲法”:即硬性规定殖民地输出商品必须先到英国,殖民地进口商品必须经过英国;进出口货物必须由英国或殖民地船只装载。这实际上是向当时荷兰的海上运输垄断权挑战。它意味着战争,战争使英国最终成功地扩大和保护了殖民地和商业,国家通过这另类的“重商主义”,在工业革命最初阶段(即13世纪),确实发挥了虽然是间接,但却是很重要的作用。

在重商主义政策下,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的后果及特点表现如下:

1.18世纪头70年,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势头较大,1700年英国出口量占国民产量的8.4%,1760年上升为14.6%。出口增长占国民产量增长的51%。但1760—1780年.随着美国独立战争而骤然下降,1780年后又有急剧增长。可见,贸易模式要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出现.加上重商主义政策的约束,英国出口占整个国民生产的比率未能达到自由贸易政策时代所达到的水平:

在整个13世纪,绝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工业产品,出口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1700年是14.4%,1760年是35.2%,1801年是34%,体现出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业化的初步成就。

2.进出口产品的构成,也反映出英国这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首先,从出口产品的构成看,英国大部分出口产品是纺织品,这反映英国在这方面生产技术的优势。但是,在出口纺织品的构成上,到18世纪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过去几个世纪作为英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毛纺织品,在18世纪初仍占出口纺织品的85%,随着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和产量的增长,这一优势被棉纺织品所取代。棉纺织品的出口,从18世纪初只占出口纺织品0.6%,一下子上升到19世纪初的35.4%。在工业革命早期(1784—1806 年),棉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为16.4%,而除棉纺织品外,包括毛纺织品等其他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仅2.9%。此外,工业革命中仅次于棉纺织业的重要的工业部门——金属业,其产品的出口额也呈直线上升趋势。

其次,18世纪进口产品性质也发生变化。工业品,尤其是从印度等地进口的印花布的比重大大下降;原材料在进口产品中的比重一直很高,随着工业革命对原棉需求的扩大,到19世纪初更是急剧的增长:绝大多数进口食品可以说是非生活必需品.基本食品,如稻米、小麦和谷物只占小部分,食品.尤其是蔗糖和茶叶的比重上升。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粮食出口超过进口,到18世纪末才倒转过来;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把从殖民地进口的产品再出口,再出口商品的价值,随着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有所增长,相当于国内生产的出口产品的一半左右。再出口产品一般是殖民地生产的食品,如烟草、咖啡、蔗糖、稻米和茶叶等。英国从这些进口商品再出口的赢利,基本是运输和销售的利润。主要是因为“航海法”之类重商主义政策,限制了殖民地产品的贸易:

最后,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大都局限于对自己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18世纪初,英国4/5以上出口产品输往欧洲,而到18世纪末下降为大约30%:输往美洲的比例大有增长,从10%增至60%。进口来源地的变化也表明,在重商主义政策下,整个18世纪英国海外贸易主要局限于美洲大陆、西印度和东印度殖民地或前殖民地。

总之,在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扩展主要归因于工业革命的启动,重商主义政策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一时段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制约了这时英国海外贸易只能达到初步的层次。这种局限性典型地表现在“航海法的负担”上。

托马斯认为,“航海法”造成的最大影响是,绐殖民地带来经济损失。殖民地一些产品(如烟草和蔗糖)在出口到欧洲大陆前先要输往英国。这种迂回或间接的运输耗费,实际上造成成本上升和价格上扬。“航海法”直接给殖民地生产者带来巨大的负担,也没有给英国带来利益。由于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直接从美洲到欧洲目的地的海运耗费,要比英国的迂回或间接海运费用便宜许多,英国人因而从中遭受一些经济损失。“航海法”也给英国造成负担,这就是包括“航海法” 在内的重商主义政策必须随着现代化和工业革命的深入,英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市场力量的威力,而让位给自由贸易的重要原因。英国海外贸易的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

二、自由贸易和工业革命全盛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

自由贸易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谷物法”的废除,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其直接动力是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赋予英国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棉纺织业和铁器业)在世界上的技术领导权。从而英国得以比任何竞争对手更廉价地制造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工业革命创造了廉价的铁路和轮船运输的伟大时代,使长途或远洋贸易革命化。美洲和亚洲辽阔的旷野和平原吸引农民和商人、投资者和殖民者、投机家和冒险家,迅速建立依托母国工业中心,带有充足原料供给的外国的真正的国际经济。英国的海外投资、销售以及运输业服务,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大市场。贸易必然开拓、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

工业革命还造就了一个社会经济力量愈益增强的工业资产阶级。他们需要获得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外市场。他们十分迫切地要求打破重商主义政策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以更高的速度实现工业化。

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谷物法”作为重商主义或贸易保护政策,特指1815年通过的有关限制粮食出口的法律。这是中世纪以来,尤其是17世纪以来重商主义为维持谷价低廉,禁止谷物出口的一系列谷物贸易政策的总结和高潮。“谷物法”为确保当权的英国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规定在国内小麦价格抵于每夸脱80先令时禁止外国小麦进口,并提高进口税率。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改变了英国的关税政策。虽然,英国政府继续为增加收入征收消费产品进口关税,但从此取消保护性关税的原则已经不可逆转。1849年废除“航海法”,1853年全面征收收入税,1860年绝大多数保护性关税被取消,四百多种商品关税只剩下丝绸品的关税。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税呈急剧下降的趋势。

在1841年,进口关税等于进口价值的35%,1881年下降到只有6%。政府收入来源从关税转为消费税。可见,自由贸易首先通过废除高额关税,削弱和打击英国土地贵族的实力。自由贸易给制造业资本家——工业资产阶级带来实质性好处。自由贸易只有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下,才得以向利于英国的方向转化。工业革命确立了英国工业资本家在棉纺织业、铁器业和机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权。18世纪初的关税保护主义,限制了英国为了这些工业产品而接受外国产品的“自顾性”;外国也因为过重关税而减少对英国工业产品(如布和铁)的购买。只有自由贸易才能真正开拓辽阔的工业品海外市场。确实,“谷物法”废除,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英国的农业,但这种伤害却被自由贸易的获益所弥补。因为工业品出口的扩大,使英国工业部门获得了工业化所需要的规模经济,失业者的就业率以及储蓄率也上升了。自由贸易造就了维多利亚中期的繁荣。英国坚定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撑着半个多世纪世界贸易的扩展。

自由贸易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这时英国处于贸易和增长的全盛期,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不论是海外投资还是运输服务收入,都处于曲线的最高点。

1821—1873年,英国人均工业产品出口年增长率是4.4%,几乎是同期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四倍。同期,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18世纪60年代翻了一番,进口等于国民收入的25%—30%。

而在出口构成方面,棉、毛和麻织品,在19世纪初,占出口总值的3/4左右,到19世纪末,仍占40%;英国工业革命典型的工业品——棉纺织品仍占出口总值的25%,铁和钢占15%,机械占7%,煤占1O%,体现了“世界工厂”的往日雄姿。工业革命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品(棉纺织品、铁和钢、煤)占据出口总值的2/3。外国人消费英国这些重要产品所占的比重是:棉纺织品的80%.钢和铁的50%,还有日益重要的服务业的出口;1913年服务业(尤其是运输和销售业)的出口占总出口价值5,3亿英镑的近80%。

上述可见,英国生产的工业品,出口国外要比国内消费多得多;消费进口食品要比自己生产多得多。英国变得如此依赖世界贸易,英国从而成了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尤其在1876—1885年这十年中,英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数大约38%,即使到1899年有所下降,仍占世界工业国家总出口的33%,是当时西欧、加拿大、美国、日本和印度的总和。英国这一统治或优势地位在世界经济史是独特的,只有美国在20世纪中叶才达到这个水平。

三、自由贸易和英国海外贸易评述

按重商主义学说,财富和利润只能从对外贸易中产生,对外贸易必须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差。在自由贸易政策下,到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70年代后,进口一直大大高于出口。这样严重的“出超”会使英国变穷吗?回答是:不会!因为贸易额有利于英国。贸易额(terms of trade)指出口产品的价格与进口产品的价格之比,即:

一方面,因为工业品价格要大大高于原料和农产品的价格,所以.尽管在19世纪后期,进口的“量”要大大超过出口的“量”,但贸易额一直朝向有利于英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18世纪期间,为了确保出口收入超过进口支出,英国千方百计地开拓服务业(尤其运输业)出口来弥补收入的不足。所以,从贸易额指数看,即使进口“量”超过出口“量”,英国仍处于海外贸易中有利地位。

海外贸易保证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几个重要工业部门(棉织业、铁器业和工程业等)得以惊人的发展。没有进口和出口贸易,英国的棉纺织业简直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更不能像实际上所发生的那样带动英国整个经济的飞速增长。例如,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棉织业生产成本,40支棉纱的成本耗费,1812年只是 1779年的1/6,英国迅速利用出口机会.把大量低廉棉织品销售国外,从而扩大雇工和生产规模.普及使用蒸汽机等先进能源和机器。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企业和公司才得以统治世界近代工业,在世界贸易中拥有绝对优势甚至垄断权。

海外贸易还大大促进英国工业的增长和原料的供应。1841年,英国生产的棉织品总数已经达到1815年的5.2倍,而这两个年份,又都有 60%生产的棉织品供出口。多亏这样的出口,方能支付了工业所需的进口原棉和其他原料的耗费。在1815年,原棉进口的耗费是总工业产量的1/4,而到 1841年却上升达31%。由于棉布价格下降而原棉价格基本不变,原定的出口所得价值只能购买原定进口棉花的一半;但棉布价廉又使棉布生产量和出口量有了 4—5倍的增长。由于这种进出口的海外贸易的增长.从而增强了英国的工业规模和国际影响。

但是,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中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

1.整个19世纪,英国出口过分集中在几个处于工业革命前列的基本或重要的工业部门,即像棉纺织业、铁器业和金属冶炼业等几个“老”工业。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赢利一直占出口总利润的2/3。可见,英国出口赢利的繁盛取决于出口市场对这几个“老”工业部门的依赖。但是,到20世纪,随着从蒸汽机时代向电子时代的转变,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分委身”于这几个工业,暴露了英国经济的弱点,也导致了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处于弱势,新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德)利用科学技术优势而发展了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英国沉重的包袱使其经济难以向更新兴的工业调整,从而失去了技术“领袖”或“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经济这种过分维持几个传统工业部门,而不是利用新技术优势走出困境的特点,严重地影响它对外贸易的均衡。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口产品在欧洲北美传统市场曾占40%以上,但在1870年开始下降,到1910年下降到不足30%。与此同时,通过技术改造的德、美生产的产品却日益受到青睐,甚至打入英国市场。

2.长期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进口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超过出口。这时期贸易额的平衡靠的是英国海运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的销售收入,“逆差”还被国外资产的股启、和利益所弥补:例如,1913年,英国产品贸易缺额(进口,出口)是1.3亿英镑,但是这一年服务业和海运业的收入盈利达1.9亿英镑。英国的海运业、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获利,长期地隐蔽着英国工业和贸易竞争的失败:英国这种“服务业”出口,在英国还能利用工业优势在统合市场中扩大财富,并发挥“服务业”的优势时,还可以暂时地保持外表上贸易大国的地位;但是,一旦其工业优势丧失。这种外表上贸易大国的优越性就要随即下降。到了“一战”前夕,英国海外贸易格式,尤其出口、进口产品的销售和产品构成起了重大变化(见图示)。

图示中,每对箭头(一)所指,表明该国对它国的剩余(收入超过支出)。英国对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贸易的人超(用虚线表示)分别是6000、1300和 1300,总价值8600万英镑。而英国对除这三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都出现“逆差”,“逆差”总价值达12000万英镑,要大大高于“人超”的 8600万,这表明20世纪初,英国与外界贸易模式暴露出的弱点。幸好这时尚有运输业和服务业的收入,海外投资的利息和股息的弥补,英国才暂时免于陷入困境的局面。但是这种“隐蔽”实质上延缓了英国出口的增长,造成了英国工业创新乏力。这就是所谓“荷兰病”或“英国病”。

综上所述,19世纪末以来,英国海外贸易模式的特征或弱点制约了英国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是后起现代化国家要引以为戒的;

一是,由于英国始终把工业品出口集中在几个工业革命率先发展的重要部门.到19世纪下半期,这些旧工业产品只能出口到西欧和美国之外的初级生产国家。英国对几个重要工业部门的重点生产虽保证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业领导权,但这种技术早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了“过分依赖”的后果。在技术不断革新、工艺不断进步的20世纪,这种“过分依赖”损害了对需要技术进步潜能的新工业投入,致使英国生产力和外贸地位优势减缓了下来。

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贸易的模式影响了英国和德美的现代化进程和工业的对比:英国只能在一些旧工业(纺织业、造船业、重型工程业和铁金属业)占有竞争的优势地位,而这些优势似乎只是基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陈旧的工业技艺;而德美这两个后起之秀却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自己新兴工业。工业优势的对比和竞争的格式制约了英国海外贸易的现代化进程。

篇2:英国社会保障浅析

一、基本国情和财政体制

(一)基本国情

英国是一个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土地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204 万。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只具有象征性的地位。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上院和下院组成。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实行内阁制,由国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首相为政府首脑,拥有国家最高权力。英国政党主要有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目前的执政党为保守党,该党的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该党的领袖为卡梅伦,他同时也是现任英国首相。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2258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人均GDP为36298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十。

自2007年爆发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出现了严重的信贷紧缩问题,住房市场持续低迷,失业率不断攀升,整个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为应对经济下滑,英国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英格兰银行也大幅下调利率,但到目前为止,英国经济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暖。

(二)财政体制及运行状况

英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在政府级次上分四级,即中央联邦政府、省政府、大区政府、市(小区)政府。与其政治体制相适应,英国实行高度集中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来划分收入范围,中央与地方收入完全按税种划分,实行严格的分税制,但不设共享税,分别由与收入归属相一致的税收机关负责征收。中央政府的权责比较集中,涉及国家利益的公共服务事务,如就业、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能源发展等都由中央政府提供和管理。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监控,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但对某些事项有一定的自由裁决权。与其它发达国家不同,英国财政部不仅负责财政管理事务,而且对货币发行与利率调整有最终决定权,而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则有责任向财政部提供有关经济信息,并代表财政部发行货币、登记债券、管理外汇和发行国库券等。

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1601年,《济贫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则为英国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贝弗里奇报告》指出,贫困、疾病、无知、肮脏和懒散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五大障碍,国家要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二战”后的退伍士兵,贝弗里奇提出要保证他们回国后有工作的权利,并享受到医疗和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在贝弗里奇思想的指导下,英国相继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补助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并于1965年和1975年对《国民保险法》进行了补充与修订,最终形成“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规模大,而且结构庞杂,覆盖了所有人群。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架而言,包括三大系统:

1.养老保险系统,是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部分。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由雇员、雇主共同缴纳的国民保险税[1],二是通过一般税收收入安排的财政补贴。目前,英国每年养老保险支出约占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41%,其中财政补贴占养老保险支出总额的11.5%。

2.社会救助系统,直接取代了原来的《济贫法》的济贫职能,构成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人无需缴纳费用,但是受益数额也不高,主要用来满足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困难。受益人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领取到救济金。除此之外,英国还设立了许多专项津贴,包括儿童津贴、住房津贴等项目,各阶层居民均可享受专项津贴。

3.社会服务系统,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志愿者对具有特殊困难的居民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各类服务。这类人群包括被抛弃儿童、老人、精神失常者等有特殊需要的人,通过为他们提供社区服务等,使其能得到社会福利的关心,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

篇3:英国:社会处处是课堂

公园:体育健身的好去处

在英国, 大大小小的公园随处可见。公园并不收费, 也没有围墙和大门, 向居民和游人全天候开放。公园里绿树成荫, 环境优雅, 体育设施一应齐全, 篮球场、足球场、门球场等供运动爱好者无偿使用。几乎每个公园都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活动天地, 提供适合于低龄孩子玩耍的器材, 如跷跷板, 滑滑梯, 木马车等。除此之外, 自行车道是英国公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戴着头盔, 穿着浅绿衣服的山地车运动爱好者在自行车道上飞驰, 体验速度带来的快乐。作为一种低碳的运动方式, 自行车已成为英国民众健身的首要选择。

博物馆:全天候的大学堂

英国的博物馆以门类繁多、馆藏丰富而闻名于世。在英国, 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对孩子免费开放, 如果是学校统一组织, 只要提前预约即可。博物馆在设计和运行时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公益性和孩子的特点, 会提供专门区域供孩子学习, 并有专业讲解队伍提供服务。

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建立了对外网站, 在为公众提供参观信息和藏品介绍之外, 还精心设计了学习资料供家长和教师免费下载。学习资料包括参观前的预习单、参观时的探索单和完成后的总结单, 图文并茂, 主题突出。孩子在参观时根据学习单在博物馆里寻找答案, 兴趣盎然。

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博物馆特意为孩子们设计了儿童版的游览图, 孩子可以按图索骥进行参观和探索。每个主题馆都为儿童和学生专门设计了互动区域, 鼓励孩子动手操作和实践参与。学校还可以申请在博物馆内上课, 手续极为简单, 只需上网预约即可。

在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 我们看到穿着不同校服的学生在展品前席地而坐, 既有幼儿园的小朋友, 也有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 他们聚精会神地听工作人员讲解和分析艺术作品, 还不时提问交流。他们专注的神情和积极的参与, 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博物馆的价值, 构成了最生动自然的教育场景。

教堂:社区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英国, 教堂是人们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古老而庄严的教堂随处可见。英国人比较注重隐私, 极少到邻居家中拜访, 人们只是在周末去教堂做完礼拜后会留下来互相问候、交流。

教堂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英国的学校里, 宗教是一门重要课程, 学校会聘请牧师为学生上课, 有时课堂就安排在教堂里,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宗教知识。

除此之外, 英国的教堂还承担着社区教育的重要职责和功能。每个教堂都设有儿童室和青年活动中心, 为社区孩子开设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他们会在门口的宣传栏“广而告之”, 欢迎孩子参加, 所有活动都不收费, 相反会对表现出色的孩子进行奖励。

在北爱尔兰的希斯堡教堂, 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的, 有羽毛球俱乐部、童子军俱乐部、绘画兴趣小组、社交俱乐部、保龄球俱乐部、合唱训练、动物俱乐部、合唱班训练等。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唱诗班, 教堂还与时俱进引入摇滚乐队。有时他们会邀请专家对某一个话题举办讲座, 社区孩子可以参加相关的知识竞赛和板报设计。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 培养了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工厂企业:职业体验的第一现场

英国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中学生的职业初步体验和实践技能培养, 英国的教育部门设有专门的生涯服务机构, 协助学校实施职业指导教育。

政府的“特色学校计划”提出:学校要增强与家庭、产业界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合作,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 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 学校会向学生提供门类繁多的实践性课程和社团活动, 如烹饪、手工、模拟商场等, 让学生从中了解自己的特长, 培养自己爱好, 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学校的职业规划课, 课堂上教师会对每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能力、兴趣和需要, 学生可以了解职业的种类、特点, 思考和判断自我的职业意向。

与此同时,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会努力创造机会, 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职业、感受职业特点和工作氛围的机会。学校常常结合职业规划课, 组织学生去不同的工厂、企业、公司和餐厅等工作场所参观, 实地考察和了解自己感兴趣工作的流程、特点和要求, 甚至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 从而在选择大学专业或决定职业意向时更有针对性, 同时也有助于树立职业理想,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中学阶段后期, 学校还为有意在毕业后参加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提供岗位实践和体验的课程。北爱尔兰地区的造船业和机械工业比较发达, 每周二下午, 当地的克莱斯特中学高年级的部分学生会去船厂和机械工厂学习基础知识, 与工人们一起制作简单的零件,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街头雕塑:无处不在的教科书

英国的城市雕塑形形色色, 数不胜数。一座雕塑就是一段历史, 他们承载了国家或城市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如伦敦市中心的尼尔森将军、纳尔逊将军、惠灵顿公爵、邱吉尔首相的雕像让人们时时想起英国的历史, 而在莱斯特广场矗立的卓别林雕塑则传递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篇4:英国社会保障浅析

[关键词]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信息 学生民意调查

随着英国政府在2001年3月宣布对英格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措施进行审核评估,英格兰高教基金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英国大学联盟(UK Universities)以及校长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nference of Principals)讨论并决定共同建构一个新的质量保障框架。2002年伊始,英国对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2002年3月,由约克大学副校长荣·库克爵士(Sir Ron Cooke)负责的任务小组发布了题为《高等教育院校教学质量与标准信息》的最终报告,报告中列出了作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应提供的信息种类以及对外公布的信息类别范畴。2003年至2005年间,教学质量信息网与全国学生民意调查活动开始投入运作。

一、教学质量信息网

2004年8月,英国教学质量信息网开始启动,该网站主要是为学生查询英国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官方信息而设立,学生及其监护人和相关指导人员被确定为教学质量信息网的首要目标读者。某种程度而言,教学质量信息的发布属于政府行为,得到了英国政府、各高等教育基金会和全国学生会的支持。

1. 教学质量信息网的信息种类

教学质量信息由一组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组成,定量数据主要是由经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确认公布的学生入学和毕业统计数据构成。定性数据包括院校信息和学科信息,由各院校自行公布,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所有接受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资助的高等院校,伯明翰独立大学,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公共经费资助的高等院校都需要在网站发布教学质量信息。根据2003年10月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发布的《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信息:最终指南》(Information 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Final Guidance)要求,高校要提供如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的数据有:学生入学资格数据;学生连续学习、获得学位及未获学位的数据;学生第一学历数据;学生就业、深造及未就业数据,以及就业去向数据。

定性的数据有:专业或学科层次的年度外部检察官报告总结;院校教学情况总结;院校近期毕业生反馈意见;院校在校生反馈意见;院校6年内进行的定期专业及系所评估结果及其反馈行动总结说明;院校与相关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总结,包括院校如何确认用人单位的需要与意见,如何据此发展、丰富院校相关专业的学习。

2. 教学质量信息网的功能

教学质量信息网提供英国各公立大学及学院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新信息。各公立高等院校开设的各学科综合教学质量数据均上传至教学质量信息网。此外,网站还提供各院校发布的关于教学质量和课程标准的各类报告。网站信息均为官方数据,要求信息公开公正并及时更新。信息内容包括学生入学资格、学习连续率、毕业率、获得学位类别以及就业状况或学习深造情况,此外还有全国学生民意调查的结果。学生可以在多所学校和学科之间进行比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目前,该网站由英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网(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HERO)负责维护。用户可以按学校名称和课程名称查询有关课程教学质量信息,也可以指定校名和学科名称查询学科相关质量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创建“学科和大学联合表”,将目标学校及学科课程列入查询范围。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大学名称,了解学校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办学历史、师资及教学资源等情况。同时,用户还可以对不同院校的相同学科进行比较,通过各大学学科课程的全国学生民意调查结果来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获得学校各课程在课程教学、评估与反馈、学术支持、组织管理、学习资源、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信息和数据资料。

英国及时准确地发布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帮助潜在学生及其监护人和指导人员在选择学校专业时做出明智决定;其次,也有助于用人单位和社会其他利益群体在招聘或其他事务上做出正确判断;再次,确保对高等院校公共资金使用的问责。① 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可以在公开公平的信息平台上竞争并吸引更多优质生源,用人单位也在人才选择方面有了更为正确客观的理解和评判标准,既将高校置身于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之中,又能促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效益。

二、全英学生民意调查

全英学生民意调查(the National Student Survey)要求各高等院校本科毕业年级学生对所学课程提供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所在高校教学质量的意见看法,帮助其后的学生在课程选择和学校申请上做出明智决定。这是一项新的全国性行动,首轮全英学生民意调查于2005年在英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所有的公立高等院校进行。

民意调查活动由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委托进行,得到了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会和北爱尔兰雇佣与学习部的支持。这些组织负有法定职责,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评估,使学生意见成为评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公布在教学质量信息网和英格兰高教基金会网站上,对大学潜在学生选择最适合其需要和发展的课程非常有益。

1. 管理与执行

(1)管理与执行机构

全英学生民意调查的责任机构是: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会、北爱尔兰雇佣与学习部、健康技能部(Skills for Health)、中学培训与发展署(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该调查还得到了以下学生组织的支持,具体为:全国学生联合会(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全国学生联合会威尔士分会、全国学生联合会苏格兰分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北爱尔兰学生分会。

全英学生民意调查的具体执行由埃普索斯·莫瑞公司(Ipsos MORI)负责,这是一家独立市场研究机构。该公司在组织大规模民意调查活动中具有丰富经验,曾成功地完成了英国领导力民意调查和英国广播收听民意调查。

(2)运行过程

以首轮学生民意调查为例,各高等院校将本校毕业年级学生详细联系方式提供给莫瑞公司(学生个人资料仅供全国学生民意调查使用,详细联系方式在活动结束时销毁)。

在2005年1月或2月,所有本科毕业年级学生都收到了由莫瑞公司寄出的电子邮件,邀请其完成在线调查。没有完成在线调查的学生将通过邮政信件和电话的形式接受调查。

调查问卷表询问学生对课程质量一系列描述的赞同程度,包括教学、评估及反馈、学术支持、组织管理、学习资源与个人发展等项目。调查问卷应在5分钟之内完成。

此外,部分高校学生在线调查中可能会被要求完成一些其他问题,但这并非是强制性的,学生可以拒绝回答。这些答案仅供高等学校和学校学生会内部使用,不对社会公开。

民意调查活动最终结束时,各高等院校和学生团体将收到匿名结果,帮助院校明确课程质量进一步改进方向。

2. 调查问卷表的内容①

课程质量调查共分为六项一级指标,分别为:课堂教学、考核与反馈、学术支持、组织与管理、学习资源以及个人发展;在各一级指标下,还有数个二级指标,要求学生对教学给予综合评价,具体内容见文后附表。此问卷调查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评价,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结 语

全国学生民意调查活动是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坚信学生应该在质量保障中发挥重大作用。这充分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权以及自我责任意识的同时,也迫使各高校和广大教师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持续动力。

教学质量信息网站的建设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服务性原则,在满足对高等教育经费公共问责的基础之上,面向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公开高校教学质量信息,为学生及家长择校提供服务,减少高校、政府和学生家长之间信息占有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将高校进一步推向市场,通过教学质量的比较来竞争优质生源,并接受社会公众的信息监督,从而提高高校改进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减少对外部质量保障的消极应对,促进高校良性发展。

全国学生民意调查活动的开展,从学生角度考察衡量各高校课程教学质量,减少了政府行为下的学科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和外部干预。调查尊重高校的学术自由和教师的教学自由,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摆正自身在外部质量保障中的位置,充分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地高校纷纷积极地投入到各类迎评促建活动之中,如何实现教学质量评估效益的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除了评估功能以外,我们是否还应该充分发挥评估活动的服务性功能?通过对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服务性功能的考察分析,我国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质量信息,为广大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等多种利益群体服务,并以此加强对高等院校的信息监督,促进我国高校教学质量持续而稳定地提高。

附表

全英学生民意调查表

请在以下各类表述中选择最恰当的描述,并在后面的方框中划“√”。其中,5为非常满意;4为比较满意;3为一般;2为不太满意;1为很不满意;N/A(Not Applicable)为不适用。

5 4 3 2 1 N/A

1.课堂教学

(1)教师授课解说得当。□□□□□□

(2)授课风格生动活泼。□□□□□□

(3)教学富有热情。□□□□□□

(4)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和智力发展。

□□□□□□

2.考核与反馈

(5)评分标准明确公开。□□□□□□

(6)考核程序及评分公正。□□□□□□

(7)学生作业反馈及时。□□□□□□

(8)学生作业评语详细。□□□□□□

(9)作业反馈加深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解。

□□□□□□

3.学术支持

(10)学生学习中获得充分指导与支持。

□□□□□□

(11)学生在需要时能联系到相关教师。

□□□□□□

(12)学生在需要时可以获得教师良好建议。

□□□□□□

4.组织与管理

(13)课程时间安排合理有效。

□□□□□□

(14)课程或教学中的变化能有效沟通。

□□□□□□

(15)课程组织合理运作良好。

□□□□□□

5.学习资源

(16)图书馆资源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要。

□□□□□□

(17)学生能使用一般性电子资源。

□□□□□□

(18)学生在需要时可使用学校专业设施设备。

□□□□□□

6.个人发展

(19)通过课程学习增加学生自信。

□□□□□□

(20)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21)增强学生自信心。□□□□□□

(22)对课程质量整体满意。□□□□□□

对于课程学习经历,是否有优秀经验或问题值得关注?请在下方表格中说明。

参考资料

1 http://www.hero.ac.uk/uk/inside_he/education_quality_ and_standards/teaching_quality_information_tqi_.cfm[EB/OL].2007-4-18

2 HEFCE. Information 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Final guidance[R].2003:51

3 http://www.thestudentsurvey.com/downloads.asp [EB/OL]. 2007-4-24

4 http://www.hero.ac.uk/uk/inside_he/education_quality_ and_standards/national_student_survey__nss_.cfm [EB/OL]. 2007-4-21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

篇5:案例分析英国的社会福利

一、英国的社会福利

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通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那些民主国家,他们把富人的一部分所得通过福利形式分发给没有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的人们,让部门人将他们养好,而并不是养活,因此这个地区变成了一个养懒汉的好地方。其中,英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懒汉这样的寄生虫的存在有赖于国家的福利制度。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大致分为七类:儿童和孕妇福利,伤残或者疾病福利,退休福利,寡妇福利,失业福利,低收入人士福利和社会基金。由于这样的福利,因此,个人和家庭所得的补助、津贴和救济金种繁多。结合书上的案例,一方面,沃克本身是一名失业人员,他可以享受每周65英镑(104美元)的救济金,再加上他子女众多,或者再找其他名目就可获得更多的津贴;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只规定申请救助必须符合条件,符合救助条件的人政府肯定给办理,而且经办人只按程序办事情,其他情况他不会过问,监管审查的力度不够,因此,使得沃克可以长期的领取高额的救济金和津贴。

二、改革的方向

对于这样保障范围和项目繁多且监管审核不足的高福利制度,提出了以下改革方向: 第一、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努力让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逐渐向私营部门转移,尽量缩小政府干预社会福利范围和项目,把其交给非志愿政府机关、工人合作社和其它社会团体承担。让福利“市场化”、“私人化”、“资本化”。

第二、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可以采取增收社会保障所得税,提高退休年龄,限制保证金增长等措施。

第三、引入工作福利制度,努力减少非正常性失业人口。工作福利制度指凡接受政府补助者,必须接受工立法规定的与工作有关的特定义务,也就是要变“无偿给付”为“有偿领取”。比如,澳大利亚就有这样的规定:失业救助领取人必须努力寻找就业机会,并接受政府安排的再培训计划,否则剥夺救助金领取资格。

第四、改善社会福利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福利发入的资格和条件,缩小覆盖面,比如,养老金支付的年限工求,疾病、失业的带天数要求等。

第五、加强调控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福利基金的运营管理。

篇6:英国社会保障浅析

主义理论比较

邵彦敏

 2012-07-12 10:37:40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坚持公有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根本制度,探索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把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在产权形式上实行某种调整,公有与私有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所有制结构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超越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重要的体现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上。

【关 键 词】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英国工党 市场社会主义

主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而日渐成熟,而作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股重要思潮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也很广泛。目前“市场社会主义”流派众多,各流派对“市场社会主义”要素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把“市场社会主义”界定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联姻。按照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① 英国工党智囊机构费边社的学者索尔·埃斯特林、尤利安·勒·格兰德等人编著的《市场社会主义》一书下的定义更为直接:“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社会主义。”② 这些市场社会主义者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市场与社会主义能否联姻实际上取决于市场与公有制能否兼容。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学者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抓住市场这个手段与社会主义目的之间的关系,认为运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市场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内外有人常常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理论相提并论,有人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是在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选择的。这个问题必须澄清。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探索公有制问题的过程中,均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通过对二者“公有制观”的考察,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联,但又存在本质区别。有鉴于此,本文从三方面对两者“公有制观”进行分析,辨明其异同。

一、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代替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考察得出的最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自然坚持了这一基本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③ 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这条原则。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④ 这表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当然,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其具体表现在:(1)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背离了这个基本制度显然也就背离了社会主义。(2)公有制的内涵不断丰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有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还可以有所差别。(3)社会主义本质定义突破了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坚持公有制的问题,即坚持公有制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公有制的本质内涵,这是坚持公有制的新的方法论。

市场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柯亨说过:“市场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因为它克服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不存在一个与不拥有资本的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阶级。”⑤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明确主张实行某种形式的公有制,认为只有公有制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实现,才能抑制不平等现象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能导致出现不平等的结果。资本主义的特征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他们也是通过认识私有制的弊端而提出公有制的主张的。英国市场社会主义学者戴维·米勒指出:“资本主义依赖的是市场,但资本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而其余大多数人只能作为领薪者被他们雇佣。”⑥ 正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要根除源于私有制的弊病,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某种形式的公有制。当然,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也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更大程度的平等和更大范围的民主,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就不能内在于社会主义的目的之中,不能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特征,它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终极目标即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一种手段。如果公有制能够实现公平的目标,它就应该被坚持,如果其他所有制形式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其他所有制形式也应该被坚持。英国市场社会主义者埃斯特林和格兰德指出:“社会主义有一整套界定完整、阐述精辟的目的,例如,其中有防止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实现收入、福利、地位和权力等方面的较大的平等,以及满足基本需要。然而,很多社会主义者却将上述目的与某些特定的手段相混淆,例如生产资料公有或资源配置中央计划等,这些手段于此变成了目的本身。因此,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通过计划实现较大平等或通过工业国有化消灭剥削的。”⑦ 在他们看来,这种将目的与手段相混淆的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手段并不等于目的,手段的实现也不等于目的的实现。

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坚持公有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根本制度特征。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把公有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为平等、自由和民主这一抽象观念。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对公有制内涵不断突破的基础上,对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概念。所有制是以物的所有权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运行层面的问题,是一定性质的经济成分赖以生存、发展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方式。任何一种所有制都寻求多种实现形式,这是它们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公有制也不例外。生产资料公有制一方面规定着社会财产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另一方面还意味着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让社会成员所有。公有制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无论是哪种实现形式,最主要的环节是理顺和明晰产权关系,选择适当的经营方式,合理地分配剩余产品。目前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社区集体所有制经济等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承认社会主义应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就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公有制作保障。基于此,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设计了各自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但是他们通过对苏东模式的总结,得出“国家所有制并不是合理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结论,并进而提出了“社会所有制”的主张。根据他们的解释,“社会所有制”是“混合所有制”。所谓“混合所有制”即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但公有的形式不是单一的国有制,而是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合作所有等多种形式。其中典型的是“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和“市场社会化”模式。戴维·米勒提出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在企业或合作社内部实现公有制而不关心全社会是否实现公有。具体说来,就是由合作社内部的工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管理企业并共同分配企业利润。这种合作制经济大多采用劳动合作组织“雇佣资本”的形式。其核心就是倡导合作社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管理。米勒认为这种模式能更好地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以及共有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成为替代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可行方案。英国学者埃尔逊的“市场社会化”模式认为,资本对信息的垄断是资本垄断利润、剥削加重的秘密,因而,必须建立公共信息渠道,使一切企业、家庭、个人和计划者都能免费存取有关技术、价格、工资、产品、原材料等经济信息。为了确保其社会主义性质,该模式采取了某种形式的公有制,即其主要经济形式是“工人管理的公共企业”。公共企业的财产权由代表共同体利益的“公共企业监督局”行使,该局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人们在对“公共资产”的使用上遵守一些民主准则,以防止某些个人把企业资产据为己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都主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多种实现形式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但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更多主张在产权形式上实行某种调整,以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试图通过模糊产权与所有制的界限,达到淡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的目的,且大多只限于理论阶段,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三、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成就显著。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探索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国家应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这一看法,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生产力的两个主体,应将两者统一起来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而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是多层次的,要求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况且,任何一个社会的所有制也不是单一的。非公有制由于生产资料和财产归私人所有,占有关系直接,生产资料和财产的经营效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直接相关,其经营体制与经营机制能有效地保障资本与财产所有者的利益的实现,直接调动了其积极性。公有制由于生产资料和财产为劳动者共同所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能够直接为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用于国民经济整体按比例发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各有比较优势,又各有自身的局限。在目前条件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打破了公有制的“一统天下”,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所有制结构中,公有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为量的优势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更表现为质的提高即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非公有经济与占主导地位的公有经济相比,仍然处于依赖的附属地位。

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者中也有一些人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他们看到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社会主义这个“过渡性阶段”的作用。他们主张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即重要的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除了公有制经济成分以外,还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主要是私有经济成分。其中公共的、私有的、合作的企业将相互竞争,直接的国家调节和控制将受到严格的限制。他们认为,用私有制来补充公有制、实行一定的混合所有制形式,更能促进效益的提高。英国学者诺夫就主张这种模式,认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应包括五种所有制形式在内的混合经济。中央控制并管理的国有企业,有充分自主权和经营权并对劳动者负有责任的公共所有或社会所有的企业、劳动者占有或管理的合作制企业、受某些限制的私人企业,自由作家、艺术家等个体劳动者。其中,国有企业和社会所有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电力供应、供水系统等竞争弊大于利的自然垄断企业,并服从市场规律。他认为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应有同等地位,反对单一的国有制。在他看来,单一的国有制不仅在经济上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导致官僚主义和专制独裁。英国工党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点也认为,国有化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和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是与保守党、自由党等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的标志。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工党改变了把国有化作为社会主义目标的传统观点,放弃了无条件实行国有化的政策,而将其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政府常常为国有化计划付出高昂代价„„国有化的基本问题在于,它几乎始终涉及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所有权’掌握在人民、工人阶级或某种其他大集体的手中,而‘控制权’则属于管理阶层,他们几乎没有动力按高效的方式或令工人满意的方案组织生产。”⑧ 基于这种认识,工党指出,国有化甚至并不是一种实现自己“社会主义目标”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不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因此,工党主张在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当国有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财富不均时,就采用国有化;反之,则可以实行私人所有。埃尔逊的“市场社会化”社会主义模式也只是建立一个公共信息渠道,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都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但在二者的关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大多也主张公有制,但公有与私有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所有制结构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结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共同发展,且总的说来,他们对国有经济都持否定态度。

四、简要结论

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三个维度的梳理,不难看出,二者在认识上存在一致性,即都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发展公有制。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基础以及世界观的差异性,必然使二者在“公有制观”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对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公有制观”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理论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为基础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观”理论的新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如果没有一定形式的公有制,实现收入平等分配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剥削的基础之上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基础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的成果,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论,是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流派,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虽然包含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一些精华,但是,它主要是以西方社会民主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中包含有对马克思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改良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多种理论的综合,其理论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存在着许多缺陷。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不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为追求社会主义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价值目标而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其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手段。以“社会所有制”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重视收入平等甚于关心所有制内容,也就是试图通过产权形式的平等而使劳动者获得分配上的均等,主张各种所有制成分地位平等、互相竞争。因此,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并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成功实践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公有制观”的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上,并且有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来保证实施,还有执政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其可行性已被十几年的实践所证实。而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带有空想色彩的社会思潮,它的“公有制观”虽然向人们提供了各种美妙蓝图,但是由于远离社会主义实践,因而所提出的“公有制观”有很大的弊端。在目前来看,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有不少理论观点和主张颇有创意并给人以启迪,但也大都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它在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下还属理论上的“乌托邦”和政治上的“改良主义”性质,忽视政治制度对目标实现的保障作用。事实上,如果没有政治制度的保障,资产所有者不会自动把产权收益交归社会分配以至把资产交归社会公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所指出的,任何思想学说都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忽视政治制度和制度环境的基本保障,必然带有浓重的空想色彩,这大概就是英国工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各种新模式能够影响世界却未能在一国实现的根本原因。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公有制观”与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公有制观”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大相径庭。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公有制观”的价值,至少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63页。

②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④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载《光明日报》1995年10月9日。

⑤ 柯亨:《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⑥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⑦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2页。

⑧ 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52-153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页。

【参考文献】

[1]格雷戈里等著:《比较经济体制学》,林志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2]保罗〃R〃雷戈里、罗伯特〃C〃斯图尔特:《比较经济制度学》,葛奇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

[3]亚历克〃诺夫:《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唐雪葆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程恩富、朱奎:《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脉络》,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6]吕薇洲:《市场社会主义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7]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科技论文写作第三讲下一篇:关于爱情——爱是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