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脚步划向童年

2024-04-23

把脚步划向童年(精选4篇)

篇1:把脚步划向童年

“叮铃铃,叮铃铃”铃声响起了,我从朦胧中睁开眼睛,敞开喉咙问奶奶:“奶奶,今天下不下雨。”她回答:“下小雨。”我有些悲伤,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不要紧,李老师在微信上说过了,下雨天也是要野炊的。”

我准备好要带的东西,就去等校车了,在校车上,我正在想着餐博会要干些什么?想让餐博会快点儿到来。我环顾四周,看见许伟锋心不在焉的样子,似乎也在想着餐博会快点儿来到。

到了学校,我们开开心心的上了早自习和第一节课,就来到了开心农场里,我们把熟菜放在桌子上,就开始做水果拼盘了,水果拼盘做好了,我们就拿去给老师、校长品尝啦! 甘欣艳叫我和她一起去拿蛋糕,我们飞奔到校门口,看见一位阿姨,啊,这是甘欣艳妈妈。我带着甘欣艳妈妈来到野炊的地方,对同学们兴奋说:“蛋糕到啦!蛋糕到啦!” “开饭啦!”姚文毅嘴里叼着一个炸鸡腿说道。我们都津津有味地吃着饭和菜,突然有,“咔嚓,咔嚓”的声音,我往后一看,原来是家长和老师在拍照啊!。

吃完饭后,我们就开始打扫卫生了,打扫完后,我们就排着整齐的队伍回教室了。 ……

啊,今天真开心呀!这是我童年的脚步。

篇2:把脚步划向童年

”童年“是一个可爱又调皮的孩子。记得一次,我背着妈妈,在她的饮料里掺上了茶水,还加上我喝的牛奶。搅拌了一下,饮料竟然变色了,我十分好奇想知道我的”新发明“是什么味道?就喝了一口,不禁龇牙咧嘴,它的味道怪怪的,让我难吃得皱起了眉头,赶快把它吐出来。这时,我”灵机一动“想搞一个”恶作剧“,便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等妈妈喝。妈妈喝了古里古怪的味道让她也皱起了眉头,我在一旁暗暗笑了很久。这瓶”风味独特“的饮料一直藏在我心里好久。当然妈妈也明白是谁在捣蛋的。

”童年“是一个想飞的梦。那次,我、刘雨和孙蓉一起去钱塘江边骑车玩。我骑着自行车越骑越快,他们被我甩在后面。我喜欢这种骑自行车的感觉,耳边有江风”呼呼‘的声音,衣服吹得高高的,像只风筝,我觉得我要飞起来了。后面的孙蓉一直在喊:“再重新比赛!”说着她还指向远方的一棵树。我得意地说;’来吧!“在一声开始后,我们像离铉的箭一般冲了出去,转身一看,她们紧紧跟在后面。我弓着背,踩着车,身后的`衣服在风中鼓得很高。真是惬意!我们三个在你追我赶中到了终点。我们真像三只风中放飞的风筝。接着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比赛。我们在江风吹拂下尽情挥洒快乐,享受那想飞的感觉,在美丽的江边留下了我童年的脚印。

篇3:把自己教回童年

“我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学生,我把自己教回到课堂,我把自己教回了童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离开课堂之后,我仍然对教育保持着热情,仍然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仍然在思考着学校里和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教育。”吴非的这段文字,让我肃然起敬。

细细品读,文字后有这样两颗心:童心与学习心。

“把自己教成一个学生,把自己教回童年。”教育理想如此简单,却又如此丰盈。浮沉在这个欲望的现实社会中,我们曾经光亮剔透的眼睛现在都是一层迷茫,哪里还见得一分天真?有些教师过于追求物质上的生活,敷衍塞责地教书,对课堂缺乏想象力,教学的热情也日渐黯淡,这可能就是我们多数人的教育生活现状。大家不是且思且行,而是得过且过,漫不经心地游走在理想和现实的缝隙间。我们浑浊的眼神里,住不进一只飞鸟的翅膀,藏不了一脉流水的忧伤。如果我们不肯久久地蹲在沙堆旁凝视一群蚂蚁的长征,不肯守望在麦田里嗅出穗子里的阳光,那么,在课堂里,我们必要的创造力和激情也一定会萎缩、被抽干。

把自己教成一个学生,是因为“真正的伟人决不抛弃童真”。古人李贽有言:“童心者,真正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成长,是让我们告别无知和迷茫,丰富自我,去洞察世界的奥秘。而成熟,则是让我们洗尽铅华,过滤人间俗气,回到最初的纯真,简化自我,去守住纯美人性的秘密。

另一颗心就是学习心,这是希望自己永存一颗学习的心。“教师职业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这一点,教师自己必须是真正善于学习的人。因为只有教师知道如何去学,学生才有可能跟随他学习。”正如吴非所说:“我的智慧是有限的,许多领域的知识我不了解,许多应当读的书我没读过,这就让我始终把继续学习当作生活的主要内容。”思考、学习、实践,教师把自己教成一个学生,在长期的工作中,认识了许多比自己年轻的教师,我们可以注意他们强于我们的地方,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学到更有趣的知识。

教师,是与学习、阅读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教育不能仅凭爱心,更需要智慧。可是,现在教育存在一种非常奇怪但又不难理解的状况:应试教育教学经验越丰富,改革传统教育的意识就越淡薄,自觉学习、终身学习更沦为空谈。功利的应试教育的熏染,使许多教师初出茅庐时的教育理想很快消磨殆尽,教学激情随之消磨一空,更不用说什么教学风格了,偶尔有过的那一点课堂魅力不过是昙花一现。足以应付中考和高考的经验与技巧,僵死落后的评价机制带来的显性利益,容易让教师“成为庞大的考试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成为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操作工”。这样,最该与学习相依相生的我们,就逐渐远离了本该灵动的“课堂”,远离了自己的“学习”。

孩子对世界永远好奇,对未知永存探究之心,教师把自己教成一个学生,那是因为承认自己需要学习,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在一次学期末,问四年级的小朋友:“一个学期下来,你们跟我说说自己有什么进步啊?”一个小女孩马上举手,站起来问:“俞老师,那您说说,一个学期下来,您有什么进步啊?”顿时,那些小朋友的眼睛就像放电一样“刷”地射过来了,仿佛许多大灯泡聚焦在俞正强的身上。后来,俞正强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老师,你进步了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也需要不断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接受教育不再是一劳永逸的行为,教师要自觉地、积极地去学习、去更新,且学且思,研行并举。朱永新一直主张“所有的学科都应该有深度的阅读”,他强调的是所有的学科。教师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才能真正将孩子们带向学科的广博与深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大海。”

知识是大海,在大海面前最能存有一份热爱与探索心的,莫过于纯真的孩子。把自己教成一个孩子,回到课堂、回到童年,不是要回到幼稚、回到肤浅,而是要找到那颗爱学习、爱思考的心。像孩子那样,回到热情学习的年代,让学习和超越成为一种甜美的生活,教学也会因此活力永存,智慧永在。

篇4:重回灾区,请把脚步放轻一些

时间永远定格在14时28分的绵竹汉旺镇汉旺广场的“四面钟楼”,据说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面对镜头中地震曾经伸出的肆虐的魔爪,道路两旁撕裂的居民楼,废墟掩埋的不屈生命,破砖下哭泣的猫……面对一种仍然惨痛和凋零的记忆,我们应该怎么做?前述报道中说,有一名戴太阳镜的游人竟兴奋莫名:“哎哟,比电视上惨哪!帮我拍张照!”被当地人示以冷漠的白眼。何以至此?这种做派虽说可能是无意的流露,但显然对灾区人民是一种伤害。

当一场灾难过去以后,灾区的人们还要继续生活,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助队伍和游客也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重返灾区之旅。这种重返之旅,在某种意义上应是人类善的力量的凝聚,相信就连上述嘴无遮拦的游客,主观上也是抱着为灾区作贡献的良好愿望而来。但是正如心理专家所说的,对于这种重返之旅,作为游客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把好避免对灾区形成“二度创伤”的心理关口。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实际上,这场灾害带给灾区人民的疼痛和伤害并未远去。前不久,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主要因为丧子之痛无法排解而自杀,又一次让我们在悲痛欲绝之余触摸到了这种疼痛。类似的二度创伤隐患表明,对于灾区人民来说,灾难带来的巨大痛楚是一辈子刻骨铭心的事情。

上一篇: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下一篇:城市建设经营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