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24-05-24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精选10篇)

篇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胡适

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格是好的习惯养成。中学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 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途 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

我们的国家以前专注重文字教育,读书人的指甲蓄得很长,手脸都是白白的,行动是文绉绉的,读书可以从“学而时习之”背诵起,写文章摇摇摆摆地会写出许多好听的词句来,可是他们不能动手,也不能动脚,连桌凳有一点坏了,也不能拿起斧头钉子来修理。这种只能背书写文章的读书人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动手动脚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的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④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 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标本,你就到田野,到树林里去找。无论在实验室里,在自然界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

⑤谨,就是 谨慎,不粗心,不 苟且。写汉字, 一点、一横也不放 过;写外国字, “i ” 的点、“t ”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⑥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做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做和。

⑦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结论。如果没 有缓的习惯,前 面三个字就不容易做到。譬如找证据,这是很难的工作,不花时间,就不能做到“勤”的`工 夫;忙于完成,证据不够,不管它了,这样就不能做到“谨”的工夫;匆匆忙忙地去做,当然不能做到“和”的工夫。所以证据不够,应当悬而不断,就是姑且先挂在那里,悬而不断, 并不是叫你搁下就不管,是要你勤,要你谨,要你和。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 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无论作学问、作事、作官,都是一样的。达尔文写生物进化论,费了三十年的工夫,他到四海去搜集标本,做研究,并 与朋友们反复讨论。朋友们都劝他发表,他仍然不肯。后来英国皇家学会收到另一位科学家 华莱士的论文,其结论与达尔文的一样,朋友们才逼着达尔文把研究的结论公布,并提出与朋友们讨论的信件,来证明他早已获得结论,于是皇家学会才决定同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达尔文这种持重的态度,不是缺点,是美德,这也是科学史上勤谨和缓的实例。值得我们去 想想,值得把他作为榜样,尤其青年学生们要在中学里便养成这种习惯。有了这种好习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

篇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案】一方面论述“以前的读书人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论述“良好的习惯要从勤谨和缓四方面来培养”。

【解析】本题考察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21.本文谈良好习惯的养成时,第段提到“专注重文字教育”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描写以前读书人只能背书写文章而没有养成动手动脚的习惯,从而突出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察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22.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有了这种好习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答案】不能删去。这句话通过阐述好习惯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影响,点明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上文,点明了中心,也与题目“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解析】本题考察句段在文末的作用。

23.作者认为“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请联系上下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4 分)

【链接材料】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 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社化自信。

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语文的目的。

【答案】略。

篇3: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阅读能力

一、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 培养联系生活阅读的能力

个性化阅读指导不应该刻意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尤其是不能将课文肢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进行整体性阅读, 从而使学生的思绪飞扬, 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如,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 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 尽情地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 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阅读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阅读时及时地建立起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 因而我在实践中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 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 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展现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二、养成批注的习惯, 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将读过的书留下读书符号, 做到圈圈、点点、写写;遇到书中的难点, 学会用工具书查询, 学会请教同学、老师或父母, 并把结果记下来, 养成勤记勤读的好习惯,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批注读书法。阅读批注, 作为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 不仅可以延长精力集中的时间, 而且可以促进思维, 增强记忆力。阅读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让人感觉妙趣横生, 然而阅读产生的灵光一闪即过。如果我们把这种感悟记录下来, 过一段时间后重读加以体味, 会更觉得文章余味醇厚。

如, 在学习鲁迅的《故乡》一文时, 对杨二嫂这个形象学生怎么看呢?在一个学生的课本上, 我发现他记录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1) 文章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 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煞”, 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理, 让人感到很讨厌; (2) 过去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 “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的姿态, 生活比较宽裕, 现在她变成了“圆规”,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同情。经过了解, 才知道他第一次读完后, 在家里和家长讨论时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在我们的阅读中, 产生有差异的结果, 这就是阅读过程中的深度思考, 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是我们个性化阅读“求异创新”的目标所在, 而这种价值和意义, 是通过自己回味批注而产生的。

三、养成讨论的习惯, 培养吸收他人感受的能力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后要互帮互学, 展开讨论。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 弥补自己的不足, 经过反复加工, 酿造知识精华。只有养成讨论的习惯, 才能全面把握阅读的精神实质, 达到个性化阅读的高度。

篇4: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能启迪孩子的心智,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规定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五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四十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先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方式有很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建图书角,结合本班的情况办一个小小的图书角,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园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为他们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近图书,让图书靠近学生。2.家庭读书。在家长会上,我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好书,每学期最少一本,读后互相交流,说说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最让你感动的人或事,你最感兴趣的地方,交流之后,家长要对孩子的评价给予肯定和激励,孩子在获得赞许之后,心里有一种成就感,所以阅读的欲望会更高。共读一本好书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分享读书的过程和快乐,感受阅读的乐趣,家长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3.读书交流会,在班级每月举行读书交流会或故事会,互相交流读书的快乐、读后的感受,在交流中孩子们会发现原来书中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和事,我也要读一读,慢慢地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最终喜欢上阅读。4.办阅读手抄报。班级定期举行阅读手抄报比赛,把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反映在报纸上,可以摘抄,剪贴、绘画,以此激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为孩子推荐好书

书的种类繁多,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本,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取舍,不知道哪本好,作为老师我是这样做的: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识字少,但他们的好奇心强,对冒险、神秘、刺激等感兴趣,我会推荐内容短浅的、图文配套的、带有注音的童话、寓言给他们,如《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老鼠牙医》等,中高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我会给他们推荐一些历史故事、散文、小说,如《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昆虫记》等。2.结合课文推荐读物,如学习完课文《女娲补天》后,让学生阅读一些中国经典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等,并在一周后的班会课进行中国神话故事比赛,学生的兴致很高,活动期间教室里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如:军事方面、环保方面、科幻方面等,补充孩子的课外知识,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阅读速度和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老师不仅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还要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浏览法。各种课外读物的文体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指导学生读报刊类读物或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快速浏览法。当我们拿到一张报纸时,先浏览每个标题,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的、新鲜的内容进行细读。细读时可以摘抄、裁剪一些自己需要的内容。2.细读法。对一些重要的文章或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文章,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认真研读,做到边读边思考,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熟读成诵,只有阅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才能有深刻印象,知识才能内化。3.批注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给学生一些批注的符号:圈、点、画、写,圈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做一做旁注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的精彩,同时丰富自己的词汇,起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在指导阅读时要求首先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做到边读边思考边记忆;其次,每天要规定一定的时间读书,如中午看书半小时,晚上睡觉看书二十分钟,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再次,养成随身携带书籍的习惯,每次出门无论到哪里都带上本书,当你坐在车上或等待时间的时候拿出书来阅读,既打发了时间又收获了知识。日久天长,阅读的习惯就形成了。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生丰富生活经验,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滋润下快乐成长,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会终身受益,开卷有益,只要愿意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篇5:儿童良好阅读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

顾晓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益严峻,最有效的应对之策是人人都必须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发展能力,加强修养,才能与时俱进。而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最基本的能力。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让孩子从小喜欢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一、阅读,让孩子享受乐趣

有句英国谚语说得好:“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的确,书的世界,是天地间最宽广的游乐场。无论书籍的主题是历史,是人物,是音乐,是语文,是科学,抑或是各地的风土人情,透过印记在书上的文字或图像,它们总能引领着至今对这无边无际的世界所知无几的孩子,前往每一个他们所不知,或知之不详之处,兴之所至地去聊天,去闲逛,去听故事,去游山玩水,或者沉醉在童话世界中,圆自己一个梦……阅读,令孩子产生美妙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喜悦与满足,是一种快乐与享受。正如柳斌先生所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一大快事,乐此不疲。”

二、阅读,让孩子提升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打下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流畅地进行阅读,有赖于许多心理条件。它通过辨认、记忆、联想、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活动,能有效地 1 刺激思维,促进儿童思维的敏捷性。

1、阅读可以催化孩子的思维

读书能使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使孩子正确理解、运用概念,正确判断和思维,并善于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思维活化。另一方面,读书能使思维深化。读书,使孩子看待问题不再停留在表面,唤起孩子进行探索和分析的意念,达到借助他人思维升华自己思维的效果。阅读,是思维的催化剂,更是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的大门。

2、阅读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当一个孩子手里捧着一本书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时,他的心灵处在十分宁静而自由的状态:他运用全身所有的感官来体验、捕捉书中所描绘的一切,哪怕是一缕叹息、一声静夜里的狗吠,抑或是第一束染红黎明的天边的曙光……语言文字为他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通过他的感觉、想象以及他以往的经验,转化成色彩、声音、动作,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于他的脑海,使他如身历其境,引起他的欢乐、痛苦、喜悦、悲伤……而这一切又完全是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因此,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最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阅读,让孩子亲近学习

1、阅读可以为孩子的学习奠基

孩子对各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孩子获得知识主要靠阅读,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孩子的自学能力就强。只有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孩子的学习成绩取决于他的阅读能力。从实践看,凡是阅读能力强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好,学得轻松,而且能得到全面发展;凡是阅读能力差的孩子,不但学习2 成绩差,学习吃力效率低,也很难得到全面发展。因为阅读是儿童学习的基础,所以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2、阅读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习兴趣,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而阅读,正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世界上的一些伟人、名人,无不是从童年大量阅读中引起的强烈的阅读兴趣,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

阅读丰富了儿童的知识领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读物,这样,就易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理论研究认为:“只有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学习兴趣还取决于对内容的理解与接受,而阅读能有效地培养理解能力,阅读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孩子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并积极接受,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理解的东西越多,也就会产生更多的不理解的东西,于是他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对知识的追求就更加迫切。”可见,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兴趣的保持,使之形成学习动力定型,使学习兴趣稳定而持久。因此,阅读能使孩子更乐于学习。

3、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技能 ①阅读能有效地识记和理解字词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的字词比单个字词机械地重复效率高得多。这是因为阅读材料中通过上下文的联系,信息量大,可提供较多的记忆线索。孩子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即在阅读中识字,能把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易于辨析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之间的细微差别,便于孩子理解和运用。这就是把识字同认识事物、发展语言和智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了。经验表明,大量阅读是加快识字进度、巩固提高识字质量的重 3 要途径。

同样,孩子学习字词也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孩子只有在阅读中学习字词,才能弄懂字词的意思并正确运用。从学习心理角度看,要理解一个词语,必须构成它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想。联想的事实愈多,理解的意义就愈充实,从而有利于抽象和概括。而阅读正是提供了这种联想和概括的条件,所以,阅读能力的形成能帮助孩子有效地识记和理解字词。

②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写作

杜甫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众所周知。老舍也说:“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可见,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阅读材料是学习写作的范型,是模仿的榜样。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学习过程中心理上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总是需要有具体的榜样作为模仿的依据,才容易取得成效。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基础,也是训练写作的教学手段。学生的作文,从模仿到创作,都离不开范型的影响。写作灵感因为阅读而产生,写作视野因为阅读而开阔,写作素材因为阅读而丰富,写作能力因为阅读而加强。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语言文学材料可以实现六个“获得”: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 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获得语汇有了语言积累。有了六个“获得”,写作能力何以不会提高?难怪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道:“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

四、阅读,让孩子净化心灵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人的心灵是怎么发育的?事实证明,精神的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4 而是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书籍之中。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发育。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意味着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意味着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意味着你能够体验你今生无缘亲历的许许多多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而童年和少年时期,是最适合于阅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孩子的整个心灵还处于大片空白状态,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尚处在形成时期,此时,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借助于各种方式,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准则,如正直、勇敢、忠诚、互助等,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如亲情、爱情、友情等,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正如皮罗果夫所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而“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雨果)

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是由阅读开始的,这种启蒙犹如一束来自形而上的世界的光,照亮人的灵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正是那一本本书,在一己心灵与书中文字不经意相遇的每一瞬间,不留痕迹地为孩子们缓缓拭去了心上的灰尘,使孩子的心灵无比澄澈。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培根又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可见,书籍能给人提供全面的营养,滋养一个人的性格,完整一个人的人生。“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个比喻实在恰当不过,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在古今中外书籍 5 这个营养品的滋养下,必然是一个心胸博大的人,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乐于阅读,勤于阅读,善于阅读,用阅读来锻铸生命的质量。

篇6:托福备考之怎样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托福备考之怎样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无论是在托福备考或是四六级英语备考,只要是在语言类考试的复习中,你都可以发现,阅读能力都是建立在足够的词汇基础上的。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词汇基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那么,想要初入托福练习的朋友肯定会问,想要通顺的阅读一篇文章,词汇量需要多少呢?

其实,对于在托福备考的过程中,如果你认认真真的将一本单词书背诵和理解70-80%,在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托福阅读理解对你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我们还需要提醒大家,虽然在这里说到的是词汇量的基础,但是,单词的理解还是需要回归到句子中加以理解,仅仅纠结单词本身的含义,对于阅读的提升也不能给予很多帮助。

当然,想要快速理解句子中的完整内容,仅仅依靠词汇量的提升还是不够的。在很大部分时间中,我们还是需要靠语法知识准确的理解其中的内容。特别,是在文章中一些长难句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就需要通过词汇与语法的互相结合,精准定位,准确找到答案。建议大家,在练习阅读的同时,也需要找到自己语法知识的弱点加以强化,同时,对于一些长句和复杂句加以反复的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托福考试中,托福阅读的时间对于多数同学来说都会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在托福阅读的训练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托福阅读练习中,尽量避免逐字逐句阅读、出声阅读的方式,这样的方法都会拖延阅读时间。同时,在阅读内容中,我们也需要学会把握住特别敏感的一些词汇。比如逻辑转换关系词,看到(because, so, therefore)应该马上就会联想到因果关系的内容,而(also, furthermore)之后就是递进关系的内容,这样对于自己的阅读速度的提升也是会有很大大帮助。

后,对于托福的来说,全面了解好各种题题型的答题方法,也会帮助自己提升答题速度。比如,很多同学在后一题花费不少时间,但总还容易丢分。我们也可以利用选项去回想每个分别在前十三道题目中的哪些地方出现过。结合题目做跳板,对应到相应的段落,就无需通篇寻找了。

针对托福阅读中常见的问题解答

1、如何合理利用技巧完成托福阅读?

参加托福考试的考试一般集中在高中生、大学生,词汇量在四五千左右,他们在接触托福阅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生词,尤其是分门别类的学科词汇,分为地理、天文、生物学、动物学四大块,学员就会有很多的误解,到底应该掌握多少词汇才能做好托福阅读。其实只要确定好中心词汇和构架词汇的区别,对学科词汇只需要认知,对构架词汇需要熟知。在技巧中只需要通过分解句型,由于托福阅读特别长,每个都是长连句分析,把它按照逻辑分解之后,按照关键词,找到重点部分,后找到简洁的出题主干,就很容易理解了。

2、在读托福阅读文章时应该采用什么顺序和方法?

读文章一般都是先看题目再读文章。看题目的话,托福和雅思的区别就在于要我们自己去定位,因为每个题目都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顺延下来的,只是在后一个小结题目的时候需要翻开前面的文章,重点读每一段的首末句找到它。

3、平时再教学中,学生做托福阅读试题时有什么常见的误区吗?

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都在于对句子的理解,尤其是复合句,学生无法理解整个句子,而是会按照个别的单次来分散,造成句子理解的中断。我们在教导的时候会把句子分解,让学生去看句子的构架,这样学生去找主干的话就会容易的多了。由于托福阅读中,一长段的内容实际上有效信息并不多,要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就需要对句型有了解,只看独立的词就无法理解意思。

4、托福阅读是需要六级以上的词汇量才能得到相对较高的分数吗?为什么?

学生考过六级之后不一定能在托福上获得高分,六级和托福的考试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六级的词汇量是考托福起码的一个基础。因为六级背诵的大多数是构架词汇,这些是需要熟练的。如果有六级词汇的基础,后续学习中基础提高也会比较快。

如何快速高效的提高托福阅读能力?

托福考试阅读技巧一:抓关键词,准确定位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根据关键词进行定位的技巧。这一技巧可以帮助大家加快解题速度,提高正确率。因为大部分托福阅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答案基本上都能在文章中找到。拿到一个题目,我们先找题干中可以用来定位的关键词,比如专有名词、数字、符号等,然后根据关键词回到原文进行定位。有时候文章中不一定会出现和关键词一模一样的词,但很可能是关键词的同义替换词。

托福考试阅读技巧二:善于使用排除法

托福阅读中有些题目枝干信息太多,但都是干扰项,如果逐字阅读的话会很浪费时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选项中挖掘一下方向,如果有几项答案自相矛盾或者意思明显相反,就可以直接排除,然后再对模糊选项进行确认,这时候再回到正文中细读相关信息就会很省力。一般情况下,排除法是比较容易培养的套路,考生要善于使用这一技巧提高答题速度。

托福考试阅读技巧三:掌握句子顺序上的变化

问句中所含信息与文章中相应句子中的信息在顺序上有时可能出现不同,甚至前后完全倒置。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迷失答题的方向。还应注意到文章中有关问句的信息并非全都能在每个句子中找到,甚至在关键词及短语之间存在一些不相关的信息,这些都会是寻找答案过程中的困难。

托福考试阅读技巧四:查找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

在托福阅读考试中,能否准确找出正确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辩认出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及不同形式的短语。 1.词形完全相同; 2.词义相同,即同义词 ;3.词义相近,但并非同义 ;4.词义相关。上述四种词汇/短语表达方式中,种当然容易辩认,第二种同义词也相 对不难,但第三种与第四种形式则不易辩认,所以要在阅读过程中多加比较练习。如能攻破这一关,则一定能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托福考试阅读技巧五:猜读词义

托福阅读考试没有必要去读懂每一个词。如所遇到的词对理解全文及答题不构成任何困难,则不必理会它的词义,但所碰到的词使你在理解全文,甚至回答问题时出现困难,则要设法去猜测其词义。 猜测词义要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其所在句子的上下文,及前后的词语,探其究竟。

2.如果根据上下文及前后词语还是无法确切了解其真正含义,你可以再看一下这个词对整个句子所构成的影响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实际上这对你理解作者的意图已足够了。

托福考试阅读技巧六:长句短读

长句短读:即指将一个长句子(有时不止一个句子,还包括从句)读成一个相对短的句子,以对长句子内容作一总结式归纳,找出其所陈述的要点。这种能力的培养对托福阅读考试的帮助极大,考生应在平时勤加练习。

托福阅读备考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题目顺序和文章顺序一致

很多同学会问托福阅读答题时是先看题还是先看文章,题目顺序和文章顺序是不是一致的?所谓的托福阅读题目顺序和文章顺序一致,这个经验曾经确实存在过,在以前是适用的;而现在,托福考试阅读部分题目是全文分布式,有很多题目是要通读全文才能作答的,所以题目和文章顺序是一大认知误区,同学们还是要读完整篇文章再去看题目。

误区二:不读懂文章也可以做对题

现在有一些辅导班和网上流传所谓托福阅读的答题技巧,声称不读懂文章也可以做对题。新东方杜昶旭老师告诉我们,托福阅读没有投机的答题技巧,不读懂文章也能做对题目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误区三:我们的阅读速度很慢

有许多同学会说,这个托福阅读我都能读懂,但是就是有一个问题速度太慢了。同学们是不是经常出现一句话要读两遍,一个字一个字用手指着读……这些情况?

杜昶旭老师告诉您,其实这并不是阅读速度太慢了,而恰恰是阅读速度太快了,而理解速度没有跟上,阅读和理解的速度不匹配。这就如同吃饭,往嘴里放饭放的太快了,而没有时间嚼。所以同学们需要提高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训练阅读速度。

误区四:我们需要理解解题技巧

篇7: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告诉我们书籍对于人以及人类的进步是多么的重要。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高尔基则直接告诉我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在用最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书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面包、空气、阳光,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不能缺少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比喻却更形象,他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的,人的成长和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书籍。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们在书籍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

作为学生,我们中还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很多同学只是在老师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作业,才能去阅读课外书籍。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展开课外阅读比赛吧!让我们互相推荐好书,展示读书笔记。让我们在节假日、双休日多读课外书,让我们每天想一想,“今天我读书了吗?”,“今天我读课外书了吗?”,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吧!让我们从电视机、游戏机旁边走进奥妙无穷的课外阅读生活吧!

篇8: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这一点, 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保持经常性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笔者认为, 我们中小学教师除了注重阅读教学外, 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有计划地控制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

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 如果每天能有1小时的阅读就很难得了。因此, 教师平时给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不宜太长, 切记偏深, 以免给学生造成负担或压力, 进而产生厌读的情绪。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消遣或享受, 而不是一种额外作业。

二、学校、家庭结合起来

和学生家长结合, 让学生放学、放假在家的时候保持每天的阅读量、保证阅读内容、注意阅读姿势。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 除了教师提供的非读不可的书目或指定阅读的书籍外, 应鼓励学生广泛地、自由地阅读健康的、有益的报刊、书籍等。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需要时间、需要坚持、需要毅力。一旦养成, 终身受益。

三、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课外读书自由

学生在课外要有在什么时间看书、看什么样的书以及怎么看书的自由, 要有暂时不想看书或对经典著作不感兴趣的自由, 让学生感觉到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篇9: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生;阅读习惯

目前,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简单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得好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目前初中生的阅读现状

1.缺少资源

从实际情况看,中学的图书比较少,一般没有图书馆,尤其是在偏远和乡镇一级的初中,除了教科书之外,别无其他的图书资源。这就限制了学生阅读。一位著名哲学家曾经说:“我不是喜欢爬山,只是山在那里,我才不得不去爬,它对我有一定的诱惑力。”这同样适用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由于没有更多的图书资源,学生可阅读的书籍有限,因此也就无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课下负担重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但是从目前初中教学的实际看,学生课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由于教育体制未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注重的仍是学生的成绩,因此,学生课下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完成作业之后精力已经耗尽,无法再集中精力进行阅读,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3.读书无用论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读书无用的论调。在网络普及的时代,这种论调、这种观念对初中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这种论调的背后,实际上是功利化的心态在作怪。需要明确的是,阅读不是为了获得丰厚的物质,而是为了丰富精神世界,通过阅读与写作,建立一个精神家园。这种功利化的观念,反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即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学生阅读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提倡学生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建议

在上文中,笔者分析了影响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障碍,或者说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图书资源

初中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中度过。因此,这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学校和家庭的藏书量。对于学校来说,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买图书,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的服务,免费向学生开放;在学生中倡导热爱读书,在学校营造一种人人热衷阅读的氛围,可让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读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书籍是其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家庭方面,学生家长应鼓励学生读书,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比如学生如果喜欢阅读文学类的书籍,则可根据其喜好,购买一定的图书,并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阅读,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需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自由阅读时间。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学生在课上、课下,课业负担比较重,则无暇顾及,在压力之下,对阅读可能提不起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量,引导学生阅读。

3.明确开阔视野、丰富精神世界为读书的目的

针对当前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教师在课堂上应向学生明确,阅读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获得多少的物质财富,而在于丰富精神,为自己建立一个精神家园。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没有其他的捷径,只能是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增加阅读量,经常思考和写作。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尤为重要。鲁迅先生的阅读习惯是这样的:对于要翻开的书,首先列出这本书可能要写的内容、情节和背景等,阅读完之后,找出自己和作者之间不同的地方,然后再找出不同的原因等。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中,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阅读指南,让学生参照这个阅读指南进行阅读,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通过不懈的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相关的理论文献,首先分析了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障碍,然后从增加图书资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分析了培养阅读习惯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袁雪梅,吴盼盼.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阅读习惯[J].教学天地,2013(9).

[2]张卫红,何艳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J].教育教学,2012(2).

篇10: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兴隆小学一年级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生认识良好卫生习惯的意义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辅导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卫生习惯。辅导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形式:谈话沟通、学生表演、游戏活动等。辅导年级:小学一年级

活动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主题

小朋友们喜欢儿歌吗?今天老师教你们唱《讲卫生》儿歌好不好?

活动一:比一比,谁干净

教师:小朋友们唱得非常好听,小朋友们知道这首歌的意思吗?现在大家就在小组内比一比谁最干净。(从手、脸、衣服等方面评比)

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小组内谁最干净?你发现他哪里很干净?这几位小朋友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小朋友是不是都想成为讲卫生的好孩子呢?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出示课题)

二、你说我说,从我做起

活动二:谈一谈,勤洗手

(一)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欣赏儿歌《洗手歌》

(二)卫生知识竞赛:欣赏了洗手歌,请小朋友们结合你的平时生活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

1.饭前便后应洗手

2.吃东西前应洗手 3.劳动后应洗手 4.玩游戏后应洗手 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

6、到公共场所(公园、游乐园、商场等)回来后应洗手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三、角色扮演,情境体验

(一)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或你熟悉的人除了勤洗手外还有哪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早晚洗脸

2、早晚刷牙

3、勤洗澡、洗头

4、勤换衣服

5、勤剪指甲

6、生吃瓜果要洗净

7、不喝生水

8、不乱吃零食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小朋友们能在生活中发现个人或别人的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还要向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人学习。老师把小朋友们说的编成了儿歌。

活动三:演一演,明是非

(二)演一演,明是非

1、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齐读儿歌。早晚洗脸又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常换衣,勤剪指甲把发理。睡前再把脚洗洗,舒适卫生保身体。文明礼貌好孩子,讲究卫生牢牢记。

2、小组内自由练读,自编动作。(选两组上台表演。)

教师:小朋友们表演的很精彩。下面老师考考你们能不能分辨好的卫生习惯与不好的卫生习惯。

3、火眼金睛(用手势语表示对与错)大屏幕上出示关于卫生习惯的判断题,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和表演,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哪些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小朋友们也一定听说了甲型H1N1流感。这种病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在我们国家也有许多人被传染。请小朋友们不要害怕,这种病可防可

治。最近,学校也组织老师、同学们接种了疫苗。为了更好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及各种疾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更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集体卫生,大家维护

教师:小朋友们每天来到学校,上课一起学习,下课一起玩耍,在集体生活中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并思考以下问题:

(一)你喜欢在哪个教室上课?为什么?

(二)你想对脏乱教室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提示他们应该怎么做)

1、教室桌椅摆放整齐有序

2、讲桌、黑板擦干净

3、劳动工具摆放整齐

4、整理桌面文具、书本

活动四:做一做,好养成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老师要看看你们能不能做的更好。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

(一)游戏内容:整理自己的桌椅,桌面文具、书本,清理书桌抽屉,收拾自己的书包,看谁收拾的最好最快。

(二)游戏要求:分类摆放、整齐有序。

(三)收拾好的同学介绍经验。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做得很棒。我们不仅仅要知道什么是良好的

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大家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明理践行,课后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参加了这次活动课后,回到家里或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小朋友们能不能做到?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今天老师真开心,认识了你们这群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你们的表现非常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最后,就让我们在欢快的《讲卫生》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师生拍手齐唱)

上一篇:中考材料作文:和你在一起下一篇:大队干部辅导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