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

2024-04-24

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共11篇)

篇1: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结题报告

2010-05-11 15:17:18作者:江波来源:府前中学校园网浏览次数:164文字大小:【大】

【中】【小】

“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结题报告

府前中学江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7年上半年,我校政教处对班主任工作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是学生、家长要求调位的太多,班主任无法照顾全面,主要原因是学生近视率高。最近,我们生物组教师对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做了近视情况调查:学生近视眼所占比例大约为54%。且轻度近视(低于300度)占50%以上(这其中有部分是假性近视)。与这一结果互为佐证的是,去年教育部和卫生部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达34.6%,高中生近视率达70%,其中属遗传因素的只占11%,多半都是用眼不当造成的。我国近视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国人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家公认,不注意用眼卫生是导致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因素。眼科专家表示,预防近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这一点对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

据对我校初二学生的调查,有46%的学生不知道怎样科学用眼。尽管学

校要求学生每天做眼保健操,但由于青少年自律性较差,学校、家长缺乏对初中生用眼卫生习惯的培养和一定的评价督导,使大多数学生的眼保健操流于形式,再加上不合理的用眼卫生习惯,导致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正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讲,10岁—16岁正是预防近视的最重要时期。初中生的假性近视,经过一定时期的用眼卫生培养,有些同学的视力是可以提高,甚至可以恢复的。因此,我们生物组利用学科优势和职业上的便利,提出该课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学校提供培养青少年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的正确方法。

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原则

1、课题界定 :

“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用眼卫生”:指使用眼睛时,保持眼睛的健康、不伤害眼睛。

因此,本课题是对学生无意识的日常用眼行为,进行指导、纠正和培养。

2、研究原则:

(1)学校主体原则

学校开展用眼卫生讲座、宣传,班级制定用眼卫生督导评价机制等。课堂上通过教师、小组的及时指导和督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育,发挥学校这块教育阵地的主

体作用。

(2)家庭的主导原则

家庭在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教育中起到良好的主导性作用,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是一个整体教育过程,是保证实验效果的切入点,只有调动三方的共同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整体作用,使本次实验顺利完成。

三、课题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理论假设:

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性行为,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用眼习惯,是学生头脑中建立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的过程就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发展的过程。

研究目标: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意识。使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阵地。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实验结论,为学校提供培养学生良好用眼习惯的方法。

2、对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给学生的用眼卫生提供典型案例。

3、使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自觉注意用眼卫生。并能指导他人注意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四、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

1、查阅相关资料,组织理论学习。

2、对我校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导致其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以及学生、家长对近视眼的认识程度。

为了我们能顺利地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方面有关学生用眼习惯的问卷调查。对调查后的问卷,课题组认真地进行了分析研讨,得到了以下结论:学生、老师、家长对我们的课题开展寄予很大的期望,并且愿意积极的配合;学生的近视率较高,六年级近视率高达到95.3%(视力低于1.0,不包括弱视),但配镜率较低,主要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早早戴上眼镜;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眼睛,但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去保护它。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课题组邀请市医院眼科宋英春大夫(附照片),为实验班的同学进行了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方面的讲座,宋大夫解释近视眼的成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用眼不良造成的。从她的临床经验看,遗传因素只占少数,大多数人的近视是后一种原因造成的。听了宋大夫的讲座,我们课题组成员坚定了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同学们也深感受益匪浅,懂得了养成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的重要性。课题组在宋大夫的指导下,制定了实验班学生用眼卫生习惯督导表的有关项目。

项目

日期其

评价

是否认真做两次眼保健操

连续用眼时间是否

超过1小时

看书写字姿势是否端正

是否在强光或弱光下

看书写字

组评

姓名:班级:200年月

我们想通过此表(每月一张)对学生的用眼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帮助学生及时矫正不良的用眼习惯,提高视力,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3、邀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测

威海市教育局指派北京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对我校学生的视力进行了普查,从普查情况看,学生的视力情况令人担忧。此次普查对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用眼卫生的习惯》,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和事实依据。

我们课题组对初一学生的视力情况作了一下统计:

1、级部情况:总人数649人,1.0以下人数占总人数的:84.84%。

其中,男生占近视人数的43.9%,女生占近视人数的56.1%。

2、实验班情况(6.10班):共65人。近视56人(1.0以下),近视较重的(视力0.1—0.3)37人;近视中度的14人(视力0.4—0.6);近视较轻的5人(视力0.7—0.9)。配镜人数36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课题组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我校学生近视率较高;女生较男生严重。看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而且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课题组一致觉得女生之所以近视情况严重,从外在因素看:一是可能女生好静,不好动;二是女生学习较男生勤奋。二者持续用眼时间都比男生长。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课题组和实验班的班主任协商,共同主持召开了两次“爱护我们的眼睛,规范用眼行为”的主题班会。第一次班会是视力正常的同学和近视眼的同学展开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近视眼在生活中不方便和近视眼不影响日常生活”;第二次班会是男女生进行 “用眼卫生习惯”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眼睛好与学习成绩好哪个更重要?”

特别是第一次班会,视力正常的一方通过小品展示,把近视眼在生活中的不方便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两次班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男女同学达成一致意见:近视眼的确在生活中很不方便;爱护眼睛比学习更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只有身体康健了,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实验班的同学通过两次班会的教育,对我们课题组制定的“眼卫生习惯督导表”,更加自觉、认真地去填写了。

3、研讨并制定实验方案(负责人:周妍华、江波)

成果展示形式:文字、图片。

(二)实验班初步实验阶段(2008.1——2008.7)

1、初

一、初二年级随机各抽取一个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视力进行实验前的检查和记录(视力双眼1.0以上及双眼1.0以下分别占班级的比例。),以便在下一阶段进行实验比较。

2、邀请乳山市医院眼科医生对实验班学生及家长进行用眼卫生讲座,使学生、家长对用眼卫生有一个初步了解,认识到近视眼的危害,从而更好地配合我们课题的开展。

3、对实验班学生建立良好用眼行为督导表。第一个月,每日一记;第二个月,每周记两次,第三个月,每周记一次;以后九个月,每两周记一次。同时,每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和记录,并加以比较,得出阶段性的实验结论。

4、实验教师针对学生记录情况,同步进行总结,及时纠正、表扬和督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5、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组交流,共享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寻求解决的方法,完

善并制定下一阶段实验任务。

6、建立学生档案袋,形成学生用眼卫生习惯的成长档案材料。

(三)全面实验阶段

1、在对局部实验结果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了解他们对课题实施的的意见及建议,视力保持良好的学生家长做典型发言。

2、针对学生家长的建议,课题组分析课题研究步骤及方法的可行性,及时发现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对照课题的理论假设,初步形成相应的对策和理论总结。

3、在初

一、初

二、级部全面实验,及时总结,最后研讨出操作性强的“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的督导及评价方法。

4、我们将阶段的实验成果及时提交学校政教处,得到学校政教处的重视,同时,进行全校推广。

5、对各级部的阶段性成果及时进行展示与筛选,再次进行理论研讨。

(四)总结提高阶段

1、对课题进行实验的同时,着力于对实验的总结,写出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报告。

2、整理、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研究撰写有价值的研究论文数篇。在乳山教育网发表。

五、研究成果

1、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2、学生的近视率大大降低,近视率由原来的98.6%降低到89.3%。

3、由于家庭、学校、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学生的用眼习惯由原来的不自觉,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4、学生撰写了很多用眼习惯的经验交流材料和小论文。在校园网上和乳山教研网上发表。

篇2: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

在上课之初,让学生现场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率.近视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很容易调查出来。学生很踊跃地参加了这次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学习兴趣增强了。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更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近视的重视。结合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逐年很快增长的状况,学生认识到了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学生先是调查,然后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所探究的问题由学生小组合作找出。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所探究的问题,出示自己制作的近视眼,远视眼的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

此外,学校把防治学生近视作为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把这项工作当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最实际的行动,作为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同时,学校要建立学生视力档案,每学期作一次视力检测。

课题研究不仅需要集结大家的智慧,而且学要定期地互通有无,交流总结。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觉得培养学生用眼卫生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多种渠道宣传教育。

学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会、班会、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图片、知识竞赛、文艺节目、家长培训会等,推行“光明行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爱眼、护眼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2.教师时刻要绷紧弦。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阅读习惯。因为孩子在校时间长,生活中大部分用眼时间是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教师最有条件把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行动上。

3.多方联手齐抓共管。

为了预防学生近视,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努力达到三个一致: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一致,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要求一致,一学期中各个阶段的要求一致。这样,家长和学校的教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氛围。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基础,为了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学校特别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校园开放日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及时把学校的要求和做法告诉家长,统一了教育思想,使家长向学校的正确教育观念靠拢。青少年不正确的坐姿、写字方式,家长负有极大的责任,要求家长经常督促和警醒孩子。同时要求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用眼卫生习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家庭清洁卫生;时刻提醒和教育孩子不要长时间注视电视屏幕。

4.努力改善学习环境。

5.强化行为习惯养成。

篇3: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一、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习惯

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念儿歌、做动作是他们特别喜欢的,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儿歌来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如吃饭、洗脸、刷牙、梳头等,编成儿歌。使幼儿通过娱乐的形式学会本领。比如我班的《吃饭歌》“小调羹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吃饭时不喧哗,垃圾放进小盘里,自己的饭菜都吃光,桌面地面都干净。”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玩得很是带劲。每次吃午饭前再一起说一说,玩一玩。吃饭时再比一比谁说到做到,这样幼儿在说一说、做一做、比一比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吃饭的要领。通过儿歌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幼儿乐学、易学、易记,增加兴趣,效果显著。

幼儿故事以其口语化的语言,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情节,深深吸引着幼儿,幼儿从故事中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并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我发现刚入园时小班部分幼儿挑食、偏食、边吃边玩,有少部分幼儿甚至连吃饭用具都不会拿,面对饭菜束手无策,只会坐等,更不用提自己独立进餐了。每次孩子们吃完饭,桌上、地上就一团糟。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开展了讲故事活动,我给他们讲了《大公鸡和漏嘴巴》,通过故事,幼儿知道了吃饭时如果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桌面、地面、身上不干净。每次吃午饭时在我的提醒下,绝大部分的幼儿能够对照大公鸡要求自己,认真吃饭,爱惜粮食。借助故事对幼儿进行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服务

培养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还需要从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引导幼儿把生活卫生习惯的要求逐渐主动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学会自我服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我在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

(1)采用多种形式。采用游戏、儿歌、故事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等的正确方法。

(2)提供生活自理的条件。例如,我班在活动区角提供一些纸箱、盒子,柜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并提醒家长为幼儿准备的衣服、鞋子等简单实用,便于幼儿自己穿脱。

(3)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我班有一个小朋友生性胆小、平时也不爱说话,动手能力较弱。秋天天气渐凉,衣服渐多,中午午睡时他坐在那儿不动,似乎等我去帮他脱衣服,我悄悄地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摸着他的头,微笑着鼓励他:“自己试着脱衣服,老师相信你是能行的。”他真的慢慢地脱起来,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他对我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既培养了他的自我服务能力,也逐渐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利于该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又有什么不好呢!

三、家园合作共育幼儿习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的确,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幼儿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我们常常遇到这样几种典型的情况:1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2父母本身就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要改变这些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就需要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针对以上几种典型情况,在家长工作上,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园地、家园热线等途径积极向家长宣传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幼儿并请家长在家中做好幼儿的榜样。2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近期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目标、要求及提出请家长配合的内容。这样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保持一致,做到家园同步。3根据家长反映幼儿在家出现的生活卫生习惯问题,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通过以上几条途径,我班教师与家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现了家园同步同态,使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得以巩固、强化。

总之,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幼儿、包容幼儿的心。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成就事业。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习惯;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服务;重视家长工作。

篇4: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做法

教室的卫生状况,是班级整体风貌的一面镜子,它与班集体的建设紧密相连。整洁的教室环境,能使师生们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在繁琐杂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究竟又该怎样有效地抓好卫生工作呢?笔者认为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勇敢的习惯,求实探索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会使人一生受益,坏习惯则会贻害终身。中学生的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许多坏习惯还未完全定型。在众多习惯中,尤其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的,往往是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那么教师如何在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首先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便是这个道理。为此,我进行了不少努力。首先时时处处注意为人师表。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先做到。我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讲台及讲台周围,没有打开的窗户就打开,看到地上的碎粉笔、纸屑就弯腰去捡,自觉把废弃物扔入垃圾桶。久而久之,学生就模仿我的样子去做了。

二、 正确引导,“变废为宝”

我所带班级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在农村家里住的是吊脚木楼,废弃物经常从吊脚木楼的窗户往外空旷处乱丢,从小就养成的随处乱丢垃圾的小毛病和坏习惯一下子很难改正过来的。经过认真反思,我采取了以下做法:我特意在教室、男女生宿舍都放了废品回收袋,借着社会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的东风,给学生们强调:“这种废品袋虽然不漂亮,但它能装的东西很多,它能变废为宝,能培养大家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还能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让我们养成一种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从那以后,班上的学生开始把废草稿纸、各种饮料瓶、废弃的纸箱、旧报纸等统统收集到废品袋里,废品袋一次又一次装满了。每次装满后,都会有班干在星期五的下午,主动把废品送到收购站卖掉,几次下来,积攒了好些钱。学生们把这些钱存起来作为班费,用于购买扫把、洒水壶、火钳等工具。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班级的卫生面貌比开学初有了很大的改善。用废品袋回收废品“变废为宝”这一小小的做法,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我又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写对此事的认识,学生一致认为:“这种做法一定要坚持下去,废品回收无论得到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今,许多学生不仅在教室和宿舍里做得很好,而且在班级的清洁区和校园里看到废纸杂物,都会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养成了一种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 制定制度,形成规范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取决于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我从学生实际和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发育成长的规律,在班级中和班干部共同商讨,制定出我们的班级卫生公约。对于班级卫生公约,我一直严格地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规范训练,持之以恒地执行和把关,以制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大都来自周边的农村,学生在小学从来没有午休的习惯。所以学生一入学,我就规范训练学生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同时培养学生不喝生水、勤换衣服、铺床叠被、保持宿舍干净等良好的住宿习惯。并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乱扔果皮纸屑、杂物,保持教室、宿舍和清洁区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服装要求整洁得体,每位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自己的物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整理房间等。平时坚持对学生规范训练。例如课堂常规训练:严格要求学生不带零食来教室吃,课前学习用品整齐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规范训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个人卫生的规范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的清洁,发型要严格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修剪,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等。

篇5: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小学阶段,关键之关键又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关键时期。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融化了的铁水,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疙瘩,再想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比较容易见效。现在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起来的。一开始,我就比较重视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与卫生习惯等四大方面。其中,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上,我坚持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净化心灵,形成共识。

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做一个啰嗦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明白清洁卫生的重要,了解到乱扔乱吃、污染环境所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懂得讲究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道理。我用班队课就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多次专门的教育,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我们的小家都装修得非常漂亮,有的人家甚至请了保姆,把地擦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那我们的班级这个家庭纸屑杂物随便乱抛,我们看了舒服吗?要把纸屑杂物当作眼睛里的沙子,是容不得半点的。再说,我们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从而让学生从心底对班级、对他人有了一份责任感。另外,我还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把其中对卫生要求的内容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熟背。“小学生,要记清,从小就要讲卫生。清早起,出房门,对着镜子看全身: 内外衣服理得体,头梳整齐脸洗净。刷牙天天要坚持,口气清新无牙病。出门之前再留步,千万莫忘戴领巾。平日里,要四勤: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衣洗净,每月理发显精神。走进教室先开窗,通风换气身体棒。再看地面和桌凳,洒水扫净摆齐整。讲台门窗天花板,收拾干净爽人眼。室内干净精神爽,学习活动才顺当。美好环境靠大家!靠大家!”

学生明白了道理后,我注重榜样导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一个好的典型确实可是带动一大片。我对班级中的卫生习惯好的同学大力表扬,让同学们向他学习。有上进心的在这榜样的带动下,都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行为。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在班上是个比较讲卫生的孩子,于是我就经常把穿着干净的他请到讲台前面,并把他的书包 1

拿给学生看,让其他学生看一看他是怎么讲卫生的,有的学生看后,他们觉得自己不讲卫生,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第二天我发现穿着干净的孩子又多了几个,我马上表扬这些同学进步了,讲卫生了。有时,在楼梯间或是校园里,只要发现哪个孩子穿得干净,我都会说:“你今天穿得真漂亮”;“你的衣服真干净”等之类的话。就这样我们班注意自己衣着干净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另外,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如:整理书包大赛,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可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些卫生习惯差但屡教不改的学生,我适度惩罚。像班上的有一个小男孩,他几乎不整理书包,东西乱七八糟地往书包里塞。书包塞得太鼓了,课桌里塞也塞不下,只好放在地上。他还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有一天下课,他在整理书包时随手就把垃圾扔在地上。发现这情况后我让他负责检查课间的卫生检查工作,发现地上的垃圾及时捡起。从那以后,他随手扔垃圾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并感受到洁净之美,才能对脏丑现象产生强烈的恶,才能产生不清除脏丑现象心里就不舒服的情感。就这样宣传规范,动之以情,使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

二、身先士卒,讲求效果。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做到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平时我们就多了很多零碎的杂事:扫地、擦桌子、擦黑板„„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小事,但我一点也没有马虎对待。相反,我充分利用了这些小事,让学生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我就开始搞班级的卫生。刚开始学生只是看着我做,慢慢地有几个学生跟着我做,渐渐地在我的带领下,很多学生都能加入到做值日的行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小事学生们都能自己完成了。我发现我们班有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看到校园里,教室里有垃圾,认为不是自己丢的,都不愿意把它捡起来。虽然这是一个小现象,但也可以看出问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德育还有待加强。针对此种情况,我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育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并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通过这样无声的行动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倍受呵护的他们有了劳动观念,却不会劳动方法:有的学生拿扫把都不会,有的扫地从前向后扫;有的拿着撮箕,扫到哪儿撮箕就跟到哪儿。要讲卫生,必须从方法入手。于是,每项劳动我都要亲力亲为,再让感兴趣的同学试一试,先使一部分人学会用工具,其他的同学模仿着学。例如,我教给学生扫地、拖地的程序,要避免做

重复、无效的劳动。在与老师一起讲卫生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当我拉过几个满头大汗的同学,告诉全体同学劳动是快乐的也是辛苦的时候,也告诉他们要保持好自己劳动的成果。说到这儿有件小事令我感动:每次大扫除同学都见我擦窗擦得很辛苦,他们又帮不上忙。于是,不自觉中形成了,他们在推拉窗时,从不用手碰玻璃,有谁不小心碰了,会马上糟到众多人的白眼和训斥,这里不仅包含着同学对劳动成果的保持,更多的是对老师的关心。另外在劳动中坚持树立榜样,注重培养干部,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努力便有了方向。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不但能讲好卫生,而且也讲求劳动效率,不用安排,会自己找事干,每天放学铃响后,四个值日生,10分钟内就能干完。

三、循序渐进,形成训练

培养卫生习惯要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如一、二年级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三四年级进行集体行为习惯的培养,五六年级进行在集体、家庭、社会中的习惯的培养。整个行为指标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分布的。又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就这样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对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以培养。

四、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为了让教室地面卫生能一直保持干净,我给每个学生安排了自己的温馨小屋,也就是自己的课桌和凳子下的一块地,让学生起名,有了这样好听的名字,学生有了积极性,都不愿做懒惰的小猪!但我发现只有要求,没有奖励,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几天功夫。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个人卫生检查和评比,每次课前预备,小干部便下去检查卫生保持情况,检查组员个人卫生。评出个人卫生最好的个人与小组,通过评比,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家里,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班级里也进行评比活动,评出做家务的小能手。在学校里,班级工作进行承包管理制度,窗、地、桌、教学用具都有专人管理,比如教室的讲台、教室的卫生角、教学用具、教室里的作业本,每周都有一人专门负责管理,都是学生自愿报名管理的。每天的值日工作都有值日班长负责分工合作完成,完成后再有劳动委

员检查,要求他们及时把值日情况汇总给我,每周总结一次。认真完成卫生保洁工作的学生都会有相应的加分,优秀的评为本月的劳动之星;否则要被扣掉部分积分,还会被要求他为班里服务一天---做值日生。当然,惩罚不是目的,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评比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

五、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对于孩子影响非常大。如果孩子刚入学校就有了一些不良卫生习惯,就是从家庭里带来的。那么作为老师就需要运用巧妙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当我了解到孩子在家里表现特别好时,我就会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某同学的妈妈说,他或她在家里很讲卫生,主动帮爸爸妈妈拖地,还自己清扫房间,整理书包,清洗红领巾等,使学生明白他或她这样做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我以后要做的更好。有时侯我也提醒家长,当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好或者是那些行为习惯有进步时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夸奖。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篇6: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

汨罗市城关一小 李江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利保障,讲究卫生是,对于个人是形象和素质的反映,对于一个学校、一个家庭来说便是学校、家庭文明水平的表现,也是这个学校、家庭素质高低的反映。所以从个人、学校、家庭等方面都应该高度重视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为改变当前学生当中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更好的享受健康生活,近年来,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一、加大宣传,让卫生文明思想深入学生心中。

通过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教师以及网络、广播等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对卫生工作常抓不懈,让卫生意识真正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觉爱护卫生的必要性,尽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一主阵地。

除节假日之外,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这个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地方正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就卫生方面而言,校园大环境会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感染作用。我校一贯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校园环境方面也是高度重视。定期修剪、浇灌花草树木,每一个卫生区域都有专班专人负责,垃圾桶因地摆放,校领导定期督促检查室内外卫生,设置学生会日常检查机构等,多管齐下,严把校园卫生关。对学生的教育来说,潜移默化的感染会胜过不厌其烦的说教,毕竟周围大环境是他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事实可以让他较好的意识到自己的举止要受到环境的限制,尽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的不讲卫生行为。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来看,校园环境的好坏与学生的卫生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反过来,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了,又可以极大的促进校园环境的改善。

2、教师的身教作用不可忽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与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比他们多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但是在习惯养成这条道路上,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一言一行都会在细心的学生眼里留下影子,因此,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我们要反问自己做到了吗?只有教师自身做到了具有优秀的卫生习惯才可能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才可以让

学生真正感受到师者的魅力,进而去模仿这一好的行为。在我们的校园里,无论领导还是老师都为学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校长室、教师办公室卫生每天做到按时打扫,保持整洁,并且可以接受学生的检查、监督;每天的值日工作、周末的大扫除,老师们一边耐心指导学生如何做,一边认真示范,身体力行;楼梯上、教室内有纸屑果皮,就弯下腰默默的捡起放进垃圾箱;教师个人着装清新整洁……这种影响是无声的,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却在无形中感染着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爱护环境卫生、感受健康生活的队伍。

3、学生参与校园卫生很重要。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基础性的卫生习惯更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熟悉养成的。在校期间,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其中去,学生才会真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参与到其中,不是简单的完成值日工作,每天扫好地、擦好玻璃就可以了,而是首先要具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除了自觉的做好卫生工作以外,还要把自己真正当作班级、校园卫生的主人,尽力为维持班级、个人卫生整洁想办法,参与管理。如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卫生委员,校学生会也专门设有卫生管理部门,他们以校为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订了明确的管理规范,使班级、校园卫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卫生习惯自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养成。

4、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等宣传工具的作用。

学校相关部门会借助网络对校园、班级卫生情况进行及时、公开的通报,对于表现优秀的班级给予相应的加分鼓励和表扬,学校制订了流动红旗考核方法,利用升旗活动,为每个月各方面表现突出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以资奖励,这当中班级卫生、个人卫生便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在卫生方面表现突出、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个人,学校会利用升旗、全校集会等活动,提出表扬,号召全校师生向她学习,并给予班级相应加分奖励。并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理所当然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每个现代社会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二、奖罚严明,对不文明行为给予相应制裁。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如通报表扬、发放流动红旗等等,但是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好教育,不良卫生习惯的杜绝,单靠说服教育推进的速度太慢,所以辅助以相应的制裁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我校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布局合理,花、草、树木在校园中争奇斗艳,宁静幽雅的沁心园点缀在校园中。校园内十分干净,地上几乎见不到一点垃圾,更见不到一点口痰。这与学校近年来对师生卫生意识的培养和合理的制度有关。学校规定不管任何人只要在校园中

乱丢一张废纸、果皮等,或者乱吐一口痰就要给班级扣分,罚本人打扫一定时期的卫生,而且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维持好这期间的卫生。适当的惩罚在某些时候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约束,对学生自制力、内心文明意识的一种约束,惩罚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让学生明白不随手乱丢、乱吐,自觉把垃圾放入垃圾桶、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等都不是难以做到的事情,相反,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破坏卫生的不文明行为也慢慢的变少了。学生的卫生意识得到不断加强,再加上适当的惩罚制度,这两者相互结合在减少校园不文明现象上便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增加设施,为学生爱护卫生提高有利保障。

学生的良好习惯逐渐得到养成,相应的卫生配套设施也应该跟上。如在校园内的适当位置设置相应的垃圾桶,让学生能够比较方便的处理垃圾,可以较好的避免一部分学生因无法及时处理手中的垃圾、废弃物,而随意丢弃、随地吐痰等。小设施,大作用。自从我们学校校园里多了几个垃圾桶后,以往校园内随风飞舞的废弃物便少了很多。可见,卫生设施的配套齐全,为学生们养成好的习惯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家校合作,为学生好习惯养成加足马力。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见,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习惯养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很好的加强家校合作,学生的习惯养成才有了更好的保障。家庭的习惯、生活作风对孩子的习惯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而家庭的影响对学生来说又具有长期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因此,我们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十分重视与家长保持联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交流学生在养成习惯方面的问题,鼓励家长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要求孩子养成的好习惯,自己也要做到做好。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实现对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加足了马力。

篇7:青少年如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要避免连续看近时间过长。阅读、写字、操作电脑等连续看近40分钟后应休息、看远处10~15分钟。尽量控制每天计看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在学习中注意适当以读,以减轻眼睛看近负荷。

2、要注意改善需要较长时间看近的环境。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白炽灯,最好为25~40W之间,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

3、纠正不良看近姿势。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要持在约33厘米,操作电脑时眼睛距离35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60厘米,距离38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70厘米。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

4、如果在持续看近时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感或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说明已经出现视觉疲劳症状,要立即停止看近,可以做眼保健操,还可以用湿热毛巾热敷双眼来缓解视觉疲劳。如果通过上述处理,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到医院看医生了。

篇8:浅谈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一、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榜样示范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幼儿同伴间的影响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做教师的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幼儿每次都随手丢垃圾,总是强调垃圾要入桶,可无济于事,有天我看到浩浩小朋友在喝完牛奶后,不是把牛奶袋丢在地上,而是习惯地来到垃圾桶旁边,把它扔了进去,之后,我就对全班的幼儿说,浩浩真讲究卫生,还知道保护我们教室的环境卫生。从此,幼儿们喝完牛奶后都很自然地把牛奶袋丢在垃圾桶里了。

二、通过渗透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在参与课堂管理、为集体服务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能幼儿初入园时,会有很多困难,我们采用大带小的形式,如,开学初让大班小朋友帮小班的小朋友穿衣服、系鞋带,让幼儿在帮教中学习,这样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

三、评论激励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定期对幼儿的生活行为进行检查和评比,对达到要求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巩固其良好生活行为。

四、给幼儿反复游戏的机会以巩固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幼儿好玩、喜欢做游戏,组织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把各种生活卫生习惯内容渗透在游戏中,可利用看图片、听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枯燥的教育内容转化为生活的游戏。

五、家园共育,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与氛围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教师应与家长多沟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达成共识,使幼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延续和巩固。

篇9: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

一、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保证环境、饮水、饮食卫生

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坚持做好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如有异常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康复。卫生室严格把关,发现有发高烧学生和传染病疑视者进行追踪到底,直至查清原因为止,一旦发现疑视立即进行隔离。

做到消毒工作到位,除有传染病疑视学生活动过的地方消毒之外,每周对学校所有教室开展全面消毒,做到了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环境卫生,学生的饮食饮水工作,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坚持每天晨检,严把进货渠道关,食品饮水卫生质量关。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工作室,只要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立即指出改正。培训食堂人员对职责的认识观和操作技术关。

二、做好季节性的预防工作

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开展各项宣传预防工作。严防各类传染病对师生的危害,及时尽早对师生做好知识性宣传工作,在学校每月每期宣传栏中按季节变化宣传防病知识,同时还利用集体晨会和书面形式发放给班级宣传。特别是在有病期间和发现其它疑似病人及时汇报,及时治疗,在疫区范围内根据病原的特点进行有效措施,控制病原扩散,所以,本年度保证了师生的身心健康,维护了正常的上课次序。学校能有效的防止水痘、流感、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和春夏季流感及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在天气转暖时,能严格做好宣传食品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指导学生的饮食饮水卫生,教育学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同时要求学生不买摊贩和三无产品食用等工作。

三、做好卫生常规性工作

对学校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定每天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展对学生进行身高、视力测试,并做好学生体检工作。体检结束后,对有疾病的学生要求到医院治疗,对近视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做到近视发病率有所下降,控制新发病率。做好收齐“预防接种卡”补接种工作,及时通知家长把在家的“预防接种卡”送入学校。做好沙眼防治工作:增强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向学生宣传保护视力的知识,争取把发病率降低到“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学校开展了一次眼保健操比赛活动,提高了做操的正确率,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

开展科学用眼知识比赛活动,校医制作幻灯片,教师利用校教工会议、各班利用生命教育课进行科学用眼的知识讲座,使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护眼知识。同时任课教师在上课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写字姿势”、“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及课间操的正常活动等。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了解了健康的含义,提早走进健康生活、学习的行列。最终达到能够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减少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的目的,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另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班卫生员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小卫生员在班级里的监督作用,使其防近工作尽善尽美。每天利用眼操时间对学生的眼操穴位进行纠正和指导。使学生提高了防近的认识,起到了爱护眼睛从现在做起的作用。在普查视力中对视力不良的学生让其班主任了解在作位上进行调换,在读写姿视上加以强化,并与其家长联系让学生在家也要重视预防近视,使得防近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五、加强传染病工作的防治

進一步做好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工作。一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学生症状监测、因病缺课实时信息报告系统,由班主任负责追踪查清学生的病因病况并填写《因病缺课症状和疾病原因周汇总表》,校医或保健老师汇总后在次周三前报当地的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负责信息汇总、预警分析并向教育部门通报。遇紧急事项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当地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或卫生局。校医或保健老师每月参加当地中心卫生院组织的公共卫生工作例会。同时要指定专人负责学校内发生的群体性疾病或传染病及疑似病人报告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处理、消毒等防控工作。二是建立学校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和通报制度。规范报送学校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病例数要待卫生部门调查核实后再分别由卫生、教育部门上报。教育、卫生部门对所发现的学校卫生应急信息,根据事件分级要求在24小时内及时相互通报。三是做好急性肠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重点做好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及肺结核、流脑、人禽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咳嗽半月以上的学生,要及早到中心卫生院或市级医院进行X线检查,以排除肺结核。四是学校学生健康体检。对在校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疾控中心根据全市体检情况及监测点学校监测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包括近视率情况),提出增进学生健康建议对策。五是做到消毒、通风工作到位。各班教室按要求坚持做好每天的通风、消毒工作,做到了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六是对学生的课间活动、体育课运动量等进行卫生监督。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七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到日扫日清,无卫生死角,教室达到窗明几净,四壁无灰尘。教育学生加强个人卫生的清洗。建立小卫生员日检查,卫生室抽查的制度。8、加强教室及教学楼的通风,指定专人管理,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篇10: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只有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观察和认识美妙的世界,因此保护好眼睛对小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非常重要。当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许多调查研究证实,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如趟在床上看书、读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疲劳用眼等, 均是导致青少年儿童视力不良的重要原因。

怎样才能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意用眼卫生习惯

1.从小应养成保护眼睛的意识和卫生习惯。教育儿童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当眼睛进入异物时也不要用手揉眼睛。脸盆、毛巾要专用,毛巾定期煮沸消毒,预防眼睛的感染性病变,导致视力功能减退。

2.读书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33厘米);手离笔尖一寸远(3.3厘米);胸离桌沿一拳远(10厘米)。

3、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读书写字要做到三个一;读书、写字、看电视等每隔一小时要休息10分钟;要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或者经常向远处眺望;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不要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二.了解近视形成的原因,教给学生科学的预防方法。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小学生看书、做作业时眼睛离书本距离太近,有些甚至趴在桌上学习。由于用眼习惯不好、姿势不正确而引起近视的,各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达85%以上。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

学生掌握基本的预防方法,教育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用眼卫生,课间注重休息,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视力检查。

课堂用眼集中,眼视力再好,每隔约一个小时,眼睛就会疲惫,所以课间注重休息,看看绿色,眺望一下远景,对眼睛提供一个休息放松的良好环境。不要利用课堂休息时间抓紧学习,疲惫之余,学习效率降低外还得加上近视,真是得不偿失。除此以外,每天还要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使眼部肌肉得到更好的放松。最好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发现有近视,立即验光,配戴眼镜。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有近视眼的戴上了眼镜,千万不能脱脱戴戴,如读书、写字时戴上,玩时脱下,这样反而会使近视加深!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外,还可以锻炼眼睛,球类运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可以使人的视力变好。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得有度,要有好的眼睛就要少吃甜食。食入过量的糖可能使体内血液偏酸,而人体欲保持酸碱平衡,不得不动员大量钙质去中和酸根,从而引起血钙不足,减弱眼球壁的弹性,使眼轴伸长,播下近视的隐患。

食物要适当咀嚼。吃硬质食品过少,咀嚼不充分也是引起青少年近视增加的原因之一。因为进食食物的咀嚼可促使面部肌肉运动,包括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进而有效地发挥调节眼睛晶状体的能力。

不挑食,提供各身体必须元素。充足的铬元素摄入对健康的眼睛有极大的帮助。而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少年,铬的需求量往往比成年人大。铬主要存在于动物肝、牛肉、玉米、面包、粗糖、红糖、蔬果等食物中,因此,要注意食物搭配,多吃含钙、铬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三、加强行为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形成某种行为习惯,加强行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作为健康教育教师,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用眼卫生,并形成正确的用眼习惯,我在每一堂与眼睛有关的健康课上,都抓住教学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知识的操作训练,加强学生的行为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反复巩固加深。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爱护我们的眼睛》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利用观图判断法,模拟表演法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的训练。出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画面,引导学生判断其做法是否正确。学生对图片非常感兴趣,观察得非常

认真,学习热情很高。之后,我又组织学生把学到的用眼常识编成小品,学生们热情很高,表演欲望非常强烈。就这样,在师生的各种互动交流中,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哪些行为是对眼睛有好处的,哪些行为是对眼睛有损害的。

又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二课《保护视力》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用直尺量一量自己和同桌同学的读写距离是否正确。学生们在这方面都非常认真,量得非常准确,在自我纠正和互相

纠正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为良好用眼习惯的养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课上,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学生的热烈讨论和积极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了用眼卫生的内容。

除了在用眼卫生知识的课堂教学中的训练之外,在我的每一堂课上,我都时刻注意对学生用眼习惯的指导,不断提醒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帮助学生早日形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为其一生的眼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1: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自我保健的价值和自我保健特点。人们对自己健康负起责任,自觉地改进个人卫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考虑和决策自己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对幼儿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卫生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都认为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孩子的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固然重要,但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如此,坏习惯也是如此。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所以必须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在所有良好习惯当中,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所谓卫生习惯,包括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从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习惯,孩子会受益一辈子。

1、加强晨检和卫生习惯的检查

晨检不仅是对幼儿的身体状况的检查,也是对幼儿良好习惯的检查,在晨检中,发现孩子指甲长了,服装不清洁等及时给予指出,不仅监督了孩子,从而也提醒了广大家长,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直接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健康应该成为日程生活的一部分,从日常生活小结中灌输健康、防病的知识,并贯彻于行动之中,让孩子懂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报刊,电视中提到某种病就注意某种病,热潮过后就冷却。

2、加大力度进行卫生宣传,加强对家长卫生健康常识的宣传,帮助家长树立卫生保健的意识

卫生宣传是我们保健工作直接向家长宣传的窗口之一,根据季节健康需要,向家长宣传有关知识。在幼儿卫生习惯方面也是如此,家长通过看橱窗了解怎么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接触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的心灵上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父母是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能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健康的指导和宣传。

(1)开设家庭教育讲座

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家长必须具备科学的、正确的保健知识。我班通过每月一次家长讲座的形式或与家长们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宣传,从而确保家庭教育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也使家长能够在家庭中更好的督促幼儿讲究卫生。

(2)利用“星幼小报”“家园宣传栏”指导幼儿家长提高卫生保健的认识

“星幼小报”“家园宣传栏”是幼儿园与家长联系最直接、最普通的形式,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阵地。在这些形式下我园根据幼儿的发展及家长的需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宣传和指导。

(3)开展咨询活动。不定期的开展家长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疑难问题

(4)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促使家园共育

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橱窗,家长学校也是一个极好的课堂。在家长开放日及家长会上,反复宣传幼儿园关于儿童保健卫生要求,使家长能够自觉配合幼儿园,协助完成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孩子总是以父母为榜样的,整天零食,糖果,饼干不离口的父母,很难要求孩子不吃零食。饭前自己不洗手,又怎能叫孩子洗手才吃饭呢?父母如果要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最好自己先来个改变。让卫生习惯也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3、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活动是直接向幼儿传授卫生知识。健康课上我们选用“他为什么肚子痛?”“肥皂的用处大”这为什么看不清“等等,运用图片情景教学等多种直观手段,帮助幼儿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教导要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对孩子进行长篇理论分析当然是多余的,事实上孩子也不可能接受。例如孩子要喝汽水而不肯喝牛奶,你对他分析汽水对健康怎么不利,牛奶对健康怎么有益,他听了也茫然。你可以简单利落地说:“喝牛奶对我们的骨骼健康很有好处”,同时你可以以身作则,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的多了。

4、寓教于游戏中

游戏不仅能开发幼儿智力,同时也能让幼儿把习得的健康知识迁移到游戏情景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强化作用。

如:区域活动“医院”“娃娃家”等角色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在这块天地里尽情发挥,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我们定时请医生为孩子宣讲口腔卫生,保护视力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让医生给孩子们发放适合幼儿使用的小牙膏、小牙刷。家长普遍反映,幼儿在家主动要求刷牙,这也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一个较好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好胜的心理特征,及时引进“幼儿互评”策略,每周评出“健康小主人”,让已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小朋友在集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尚未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能有鉴戒和榜样。在幼儿园中,采用积极鼓励、支持、表扬肯定的做法,号召同伴互相学习,这种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幼儿才能形成稳定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各年龄班的特点,各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密切合作,互相调整,循序渐进,才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今天的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建设现代化祖国,繁荣中华民族的重任将落在他们的肩上。党、国家和每个家庭都对他们寄托以无限的希望,期待他们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广发证券审计报告下一篇:五年级上音乐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