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宗璞散文有感

2024-04-09

读宗璞散文有感(精选10篇)

篇1:读宗璞散文有感

读宗璞散文有感

不久之前,学习了宗璞写的《紫藤萝瀑布》,我惊叹其文采之美。在我眼中,紫藤萝不过是上浅下深的紫花罢了。但在作者笔下,花儿有了生气,有了光彩,那张满的帆、船舱,即将绽开的笑容,不见终极的瀑布,伴随着淡淡的如烟般的芳香,缭绕在我心头,流淌在我胸间,眼前似乎有万朵紫花在对我绽放,它们在笑,在欢笑,在高声大笑,用它们短暂的生命,灿烂绽放。虽有一些像作者弟弟般的“花儿”,凋零于脚下,但在“花儿”的长河里这样非损失,而是新的花开放的开端。我觉得有鼓极强的生命力撞击了我的心灵,虽只如惊鸿一般短暂,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花儿开、谢、开、谢,无止尽地开,又无止尽地凋谢,这就是生命的长河啊!我就像是长河中的一朵小花,含苞欲放,誓要生如夏花般灿烂。我又看了宗璞另一篇文章,这篇散文很短,其中有一半讲述了作者看到的另一种花——玉簪花。此花易长,且不喜阳光,谦虚地把阳光让给别人。它的叶子还能治病。看后,我突然想到,这就是人生啊!一个人,如果他开花得辉煌灿烂,但却没有用,那么这不是完美的人生。人生就要结合紫藤萝和玉簪花,不怕吃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把好的土壤、阳光让给别人,必要时能益于它人。如果能做到这样,这个生命就完美了,这朵“朵”在凋谢时,并不会为原先碌碌无为而后悔,也不会为自己仅有一个包装而怨天尤人,而它会死得如秋草般乎静而安详。

“领取你的秋,领取你的冬,领取你的生活吧!”宗璞这样说道。但,我们要怎样领取生活呢?是如紫藤萝般绚烂夺目,玉簪花般利于他人,领取一个五彩美丽的人生,还是如蝼蚁般刚生即死,如冬天般冷漠黑夜般暗淡,庸碌无为,就看你了!

篇2:读宗璞散文有感

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是一篇描述知识分子在追求革命与爱情时的矛盾的故事。作品通过女大学生江玫与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爱情破裂的悲剧,揭示里知识分子是如何在时代的巨变面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

《红豆》从爱情本身出发,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写出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反拨了传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模式,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宗璞在小说语言的运用中描摹真切、语言简约,纯净沉郁,以质朴无华的文字传达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思,真实而感人,字里行间充满雅韵逸致,文化气氛浓郁。

《红豆》是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这篇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它在短小的篇幅内可贵地表达了知识分子自己的叙事视角,虽然浮光掠影,却隐晦地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突现出作者在当时特殊年代对青年的爱情观和心理活动的人性关怀。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

《红豆》中的情节很简单,可是带着东西很深层;语言很简洁,是国内文人常用的风格。江玫和齐虹的爱情过程并不如现在影视剧中那样美伦美奂,但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有如此刻骨铭心又痛中离分的爱情正是最美丽的一笔。

当我们仔细感受这篇文章时,会被打动的是作者不经意流露出的那种感情的细腻、哀伤;爱情的喜悦、缠绵、惆怅。就是在表现江玫与齐虹之间分分合合,纠纠缠缠,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

然而让我为之心动的不是那经不起的爱情,而是带给我的疑惑。像齐虹,用历史的角度、用政治的眼光,他是罪恶的,他是背叛全中国人民的知识分子,是自私自利和没有道德与善心的狂人。然而在当代呢?已经跨入二千年的现在,像齐虹的人却被带上了很高的帽子。没有人会去责问他们的爱国心,只有为他们是中国人在外国求学的事实感到扬眉吐气、光宗耀祖,更不会有什么被同学看轻的可能,相反是众人的羡慕。

被给予高度赞扬的江玫,若放在现在,我估计真的是很难在几亿女性里找出一个。无不

为能有一个帅气富有的男友深爱自己感到万分骄傲,更别说能跟着他到国外去留学,何谈什么革命、理想、父母、朋友,全是当作风光人生的伴脚石而踹到一边去了。

偏偏在这样的现实背景学着如此高尚情操的小说,是要我们歌颂还是效法。在道德日益低下和弥散的今天,物质完全盖死了精神,何来文明?文明也快成为有钱人装模作样和借以区分穷苦人的标准和借口。我们还需要示威游行吗?一辆宝马跑车已经把理想和爱国的口号压扁了,剩下的也只是穷人们的口水。

篇3:读宗璞散文有感

散文相较于小说, 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 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 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 为了好看的缘故, 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 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 这样一移, 的确比较好看一些,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 实物是那么样的, 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 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 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 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 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 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 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 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 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 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 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 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 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 接下来, 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 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 相较小说而言, 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 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 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 欣赏他的, 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外, 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 有时嫌太俚俗繁琐, 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 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 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 太软太旧……”[4]。其实赞美也好, 批判也罢, 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 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 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 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 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 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 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 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 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 散文的文字美, 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 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 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 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 他想念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 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 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 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 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 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 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 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还有听觉。在《故都的秋》中, 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 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 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 我们会发现,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 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 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 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 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 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 在绝大多数时候, 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 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 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 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 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 黄叶地”, 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 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 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 直至毛泽东, 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 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 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 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 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 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 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 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 秋之为气”, 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 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 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 金风肃杀”的美, 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 不仅仅是郁达夫, 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 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 在散文中, 我们结识不同的人, 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 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 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 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 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注释

1[1]鲁迅.藤野先生[M] (选自《朝花夕拾》) .

2[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

4[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篇4:《宗璞小说散文选》佚序

到了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看见她在家里写过什么文章,可是报刊上登出了她的作品,人们开始称她为作家。我的老伴对我说,女儿成为一个小作家,当父母的心里倒也觉得舒服。我却担心她聪明或者够用,学力恐怕不足。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需既有很高的聪明,又有过人的学力。杜甫说他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一句说的是他的学力,下一句说的是他的聪明,二者都有,才能写出他的惊人的诗篇。

十年动乱的前夕,曾为宗璞写过一首龚定庵示儿诗。诗句是这样的:“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我写这诗的用意,特别在最后一句。

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在学问途上,聪明有余的人,认为一切得来容易,易于满足于现状。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留于现状。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

有两种书:一种是“无字天书”;一种是“有字人书”。

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大书是一切知识的根据,一切智慧的泉源。真是浩如烟海,无边无际。一个人如果能够读懂其中的三卷五卷或三页五页,就可以写出“光芒万丈长”的文章。’古今中外的真正伟大的作家,都是能讀懂一点这样的书的人。这三部大书虽然好,可惜它们都不是用文字写的。故可称为“无字天书”。除了凭借聪明,还要有至精至诚的心劲才能把“无字天书”酿造为文字,让我们肉眼凡胎的人多少也能阅读。

定庵所说的“前言”,指的是有字人书。读有字人书当然也非常重要,但做为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绝不可只以读有字人书为满足。而要别具慧眼,去读那“无字天书”。

我不曾写过小说。我想,创作一个文学作品,所需要的知识比写在纸上的要多得多。譬如说,反映十年动乱的作品,写在纸上的,可能只是十年中的一件事,但那一件事的确是十年动乱的反映。这就要求作者心中有一个十年动乱的全景,一个全部的十年动乱。佛学中有一句话:“纳须弥于芥子。”好大的一座须弥山,要把它纳入一颗芥子,这是对于一篇短篇小说的要求。怎样纳法,那就要看小说家的能耐。但无论怎样,作者心中必先有一座须弥山。

我教了一辈子书,难免联想到本行。对于一个教师也有类似的要求。一个教师讲一本教科书,最好的教师对这门课的知识,定须比教科书多许多倍,才能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识,只和教科书一样多。讲来就难免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看起来好象是不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是没有什么可以言。如果他的知识还少于教科书,他就只好照本宣科,在学生面前唱催眠曲了。

要努力去读“无字天书”,也不可轻视“有字人书”,那里又酿进了写书人的心血。

宗璞出集子,要我写一篇序,我就拉杂为之。后来没有能用,恰好孙犁同志有评论文章,宗璞得以为序,我很为她高兴。

可惜的是,现在书已出来,她的母亲已不在人间,不能看见了。

朋友们以为我这几句话尚可发表,无以题名,姑名之为“佚序”。

篇5:宗璞散文集《丁香结》选集

宗璞散文集《丁香结》选集

在英格兰约克郡北部有一个小地方,叫做哈渥斯。一百多年前,谁也没有想到,它会举世闻名。有这么多人不远万里而来,只为了看看坐落在一个小坡顶的那座牧师宅,领略一下这一带旷野的气氛。

从利兹驱车往哈渥斯,沿途起初还是一般英国乡间景色,满眼透着嫩黄的绿。渐渐地,越走越觉得不一般。只见丘陵起伏,绿色渐深,终于变成一种黯淡的陈旧的绿色。那是一种低矮的植物,爬在地上好像难于伸直,几乎覆盖了整个旷野。举目远望,视线常被一座座丘陵隔断。越过丘陵,又是长满绿色榛莽的旷野。天空很低,让灰色的云坠着,似乎很重。早春的冷风不时洒下冻雨。这是典型的英国天气!

车子经过一处废墟,虽是断墙破壁,却还是干干净净,整理得很好。有人说这是《呼啸山庄》中画眉田庄的遗址,有人说是《简·爱》中桑恩费尔得府火灾后的模样,这当然都不必考证。不管它的本来面目究竟如何,这样的废墟,倒是英国的特色之一,走到哪里都能看见,信手拈来便是一个。这一个冷冷地矗立在旷野上,给本来就是去寻访故居的我们,更添了思古之幽情。

到了哈渥斯镇上,在小河边下车,循一条石板路上坡,坡相当陡。路边不时有早春的小花,有一种总是直直地站着,好像插在地上。路旁有古色古香的小店和路灯。快到坡顶时,冷风中的雨忽然地变成雪花,飘飘落下。一两个行人撑着伞穿过小街。从坡顶下望,觉得自己已经回到百年前的历史中去了。

转过坡顶的小店,很快便到了勃朗特姊妹故居--当时这一教区的牧师宅。

这座房子是石头造的,样子很平板,上下两层,共八间。一进门就看见勃朗特三姊妹的铜像。艾米莉(一八一八--一八四八)在中间,右面是显得幼小的安(一八二○--一八四九),左面是仰面侧身的夏洛蒂(一八一六--一八五五)。她们的兄弟布兰威尔有绘画才能,曾画过三姊妹像。据一位传记作者说,像中三人,神情各异。夏洛蒂孤独,艾米莉坚强,安温柔。这画现存国家肖像馆,我没有看到过。铜像三人是一样沉静--大概在思索自己要写的.故事。眼睛不看来访者。其实该看一看的,在她们与世隔绝的一生里,一辈子见的人怕还没有现在一个月多。

三姊妹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年轻时全靠自学,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曾任副牧师、牧师,后到哈渥斯任教区长。他在这里住到他的亲人全都辞世,自己在八十四岁上离开人间。他结婚九年,妻子去世,留下六个孩子,四个长大成人。他们是夏洛蒂、布兰威尔,艾米莉和安。会画的布兰威尔是惟一的儿子,善于言辞,镇上有人请客,常请他陪着说话。只是经常酗酒,后来还抽上,三十一岁时去世。

在原来孩子们的房间里,陈列着他们小时的“创作”。连火柴盒大小的本子上也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墙上也留有“手迹”。据说那时纸很贵。他们从小就在编故事。两个大的编一个安格利亚人的故事,两个小的编一个冈达尔人的故事。艾米莉在《呼啸山庄》前写的东西几乎都与冈达尔这想象中的国家有关。可惜“手迹”字太小,简直认不出来写的什么。

帕特里克曾对当时的英国女作家、第一部《夏洛蒂·勃朗特传》的作者盖茨凯尔夫人说:孩子们能读和写时,就显示出创造的才能。她们常自编自演一些小戏。戏中常是夏洛蒂心目中的英雄威灵顿公爵最后征服一切。有时为了这位公爵和波拿巴、汉尼拔、恺撒究竟谁的功绩大,也会争论得不可开交,他就得出来仲裁。帕特里克曾问过孩子们几个问题,她们的回答给他印象很深。他问最小的安,她最想要什么。答:“年龄和经验。”问艾米莉该怎样对待她的哥哥布兰威尔。答:“和他讲道理,要是不听,就用鞭子抽。”又问夏洛蒂最喜欢什么书。答:“圣经。”其次呢?“大自然的书。”

我想大自然的书也是艾米莉喜爱的,也许是最爱的,位于圣经之前。几十年来,我一直不喜欢《呼啸山庄》这本书,以为它感情太强烈,结构较松散。经过几十年人事沧桑,又亲眼见到哈渥斯的自然景色后,回来又读一遍,似乎看出一点它的深厚的悲剧力量。那灰色的云,那暗绿色的田野,她们从小到大就在其间漫游。作者把从周围环境中得到的色彩和故事巧妙地调在一起,极浓重又极匀净,很有些哈代威塞克斯故事的味道。这也许是英国小说的一个特色。这种特色在《简·爱》中也有,不过稍淡些。现在看来,《呼啸山庄》的结构在当时也不同一般。它不是从头到尾叙述,而是从叙述人看到各个人物的动态,逐渐交代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过去和现在穿插着,成为分开的一段段,又合成一个整体。

一八三五年,夏洛蒂在伍列女士办的女子学校任教员,艾米莉随去学习。她因为想家,不得不离开,由安来接替。艾二十岁时到哈利费克斯任家庭教师,半年后又回家。离家最长的时间是和夏一起到布鲁塞尔学习九个月。她习惯家里隐居式的无拘束的生活。她爱在旷野上徘徊,让想象在脑子里生长成熟。她和旷野是一体的,离开家乡使她受不了,甚至生病。但她不是游手好闲的人,她协助女仆料理一家人的饮食。据说她擅长烤面包,烤得又松又软。她常常一面做饭一面看书。《呼啸山庄》总有一部分是在厨房里写的罢。夏洛蒂说她比男子坚强,比孩子单纯;对别人满怀同情,对自己毫不怜惜。她在肺病晚期时还坚持操作自己担当的一份家务。

夏洛蒂最初发现艾米莉写诗,艾很不高兴。她是内向的,本来就是诗人气质。她一八四六年写成《呼啸山庄》,次年出版,距今已一百多年了,读者还是可以感到这本书中喷射出来的滚沸的热情。她像一座火山,也许不太大。

从她的出版人的信中,我们知道她于一八四八年春在写第二本书,但是没有手稿的片纸只字遗留下来。一位传记作者说,也许她自己毁了,也许夏洛蒂没有保藏好,也许现在还在她们家的哪一个橱柜里。

一八四八年九月布兰威尔去世时,艾米莉已经病了,她拒绝就医服药,于十二月十九日逝世。可是勃朗特家的灾难还没有到头,次年五月,安又去世。安写过诗,和两个姐姐合出一本诗集,写过两本小说《艾格尼丝·格雷》和《野岗庄园房客》,俱未流传。她于一八四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往斯卡勃洛孚疗养,夏洛蒂陪着她。二十八日病逝,就近殡葬。

牧师宅中只有夏洛蒂和老父相依为命了。

陈列展品中有夏洛蒂的衣服和鞋,都很纤小,可以想见她小姑娘般的身材。她们三人写的书,曾被误认为是出于一个作者,出版人请她们证实自己的身份。夏和安不得已去了伦敦。见到出版人拿出邀请信来时,那位先生问她们从哪儿拿来的这信,完全没有想到这两个小女人就是作者。

三人中只有夏洛蒂生前得到作家之名。她活得比弟妹们长,也没有超过四十岁。她在布鲁塞尔黑格学校住过一年多,先学习,后任教。这时她对黑格先生发生了爱情。她爱得深,也爱得苦,这是毫无回报的爱。这也是夏一生中惟一一次的充满激情的爱,结果是四封给黑格的信,在他的家里保存下来。夏于一八五四年六月和尼科尔斯副牧师结婚。她看重尼科尔斯的爱,对他也感情日深。勃朗特牧师宅中有一个房间原是女仆住的,后改为尼科尔斯的房间。

夏洛蒂于一八五五年三月,和她五个姊妹一样,死于肺病。

楼上较大的一间房原是勃朗特先生用,现在陈列着三姊妹著作的各种文字译本,主要是《简·爱》和《呼啸山庄》。但是没有中文本。这缺陷很容易弥补。要知道我们中国人读这两本书非今日始,上一代已经在读在译了。我们立刻允诺送几部中译本来陈列。

从窗中望去,可见近处教堂尖顶,据说墓地也不远。勃朗特全家除安以外都葬在那里。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去凭吊了。离开牧师宅时看见有人在三姊妹像旁拿了一张纸,我也去拿了一张。原来是捐款用的。这里的一切费用都是三姊妹的忠诚读者捐赠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这样多的人爱她们,关心她们的博物馆,真让人高兴,--当然不只是为她们。

我们又回到旷野上。风还在吹,雨还在飘。满地深绿色看不出一点摇动。仿佛天在动,而地却停着。车子驶过一座又一座丘陵,路一直伸向天边。这不是简·爱万分痛苦地离开桑恩费尔得的路么?这不是凯瑟琳·恩萧和希斯克利夫生前和死后漫游的荒野么?他们的游魂是否还在这里飘荡?勃朗特姊妹在这里永远与她们的人物为伴了。

篇6:读散文有感

今年寒假我读了关于一本袁鹰散文的书,-散文的词句诗句都写得格外优美,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被这本书吸引了。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最无拘束的文学体裁。人们喜爱的散文常常是诗质的。这本散文主要是讲了一些著名的地方,发生在某些地方的东西、事情。例如,渡船、七里山塘、十月长安街、萧山杨梅等等。开篇《白帝城高》,先介绍了当年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秋兴八首》的时代背景。主要是讲述了白帝城好分销店的几位姑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而且为了满足乡亲们的需要,她们千方百计,找寻资源。

《七里山塘》是介绍苏州阊门外的一条河、街的新貌。这条河的特点是:水上有莲花荇藻,也有来往舟楫,浮光耀金,碧波粼粼;两岸却又鳞次栉比的排列着商店人家,一样的后门依水,南门临街,这条街的特点是:喧嚣的市声和熙熙攘攘的人流,丝毫没有损坏它的自然美观。走在石子路上,一样能领略远山近水,闻到泥土的芬芳,街面不算宽,却也不显得过分拥挤,人们可以从容的来去,偶尔还可能遇到谁家养的一只小白猪,慢吞吞的横渡过街心,七里山塘只七里,年纪倒上了千岁。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不禁赞叹:写得实在是太美了,太生动了,太棒了!紧接着我又联想到自己的写景作文,我写一年四季的景色是会写的,但是却写的不美妙不生动,所以要想写好写景作文,一定要多看散文,多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微妙的变化。

在我们这个散文的国度里,散文原是有大有可为的辽阔无限的文学原野,只要你有生活,有感受,有哲理,有诗意,有才学,有技巧,完全是可以创作出万人传诵、千秋流响的名篇佳作来的!

篇7:读冰心散文有感

一只小鸟,有着动听的歌喉。一天,它站在树枝上,放出“赞美”的歌声来。树下的孩子非常喜爱它,便有了捉住它的念头。这天,小鸟又出来了,突然,一个弹子射来,血一滴一滴地流了出来……读到这儿,我的心顿时震撼了,人们对保护动物的意识还远远不够强烈。这些年来,有多少的动物死于人们的抢下,又有多少的动物被从森林捕捉来,让它们永远失去了自由,这些动物不再快乐。而那些幸运的,没被捕捉的动物又整天活在胆战心惊逃避人类的生活中。在某某路的一个店门口写着“活狗现杀”这四个大字,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狗,而现在,它们却沦落到被人类吃了的地步,简直不可思议。

动物越来越少,人们就因为它们十分可爱就能让它们永远失去自由,或者因为它们的肉很鲜美,就能脸不红心不跳地杀死一只动物……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不能让它们对我们百般的信任化为乌有,所以,我们要全力保护动物,还它们一个自由、快乐、放心的生存空间。

篇8:读宗璞散文有感

最初认识刘亮程是因《名作欣赏》, 上面登载了古代、近代、现代, 国内、国外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 让人养眼的是读者对作品的赏析。韩富叶教授向我介绍了刘亮程的作品, 韩教授对他的总体评价是“生命诗性的天然漫步”。我再度想到刘亮程, 是在看完苏雪林散文后。

“艺术活动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 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世界意义的活动, 一种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求灵魂敞亮的活动。” (1) 艺术需要情, 情要来自本源, 来自人与万物的通灵。苏雪林与刘亮程都本着细腻、敏感、多情的本色, 用心灵观察着、深思着、同情着、关爱着万物, 以感性的笔调收集日常琐事, 娓娓道来, 每个字、每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事物都透着灵性的光芒。在他们身上, 我看到了同样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比如苏雪林对溪水的描写:“水是怎样的开心呵, 她将那可怜的失踪路的小红叶儿, 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 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团转儿, 那叶儿向前不得, 向后不能, 急得几乎哭出来, 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 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喜欢捉弄人的, 但流到坝塘边, 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的大石头, 阻住水的去路?”

水与石都具有了人的温情, 没有与万物的心灵对话, 哪能有如此感受?刘亮程也是如此, 他总是以平等的眼光关注周围事物, 乐之所乐、悲之所悲, 赋予生命深刻的内涵, 让你体会到的是真实, 是不加伪饰的本色情怀。比如在《一只蚊子的死》中, 他描写了这样的细节:

“一只老蚊子, 已经不怕死, 又何必置它于死地。再说, 我挥手也耗血气, 何不让它吸一点血赶紧走呢……想一巴掌拍死它, 又觉得那身体里满是我的血, 拍死了可惜。”

一只老蚊子, 在他的眼里, 不是害虫, 而只是一个生命, 一个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所以怜悯它, 哪怕他最后真恼了也没舍得拍下它。“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 (《剩下的事情》) 这就是刘亮程的悲天悯人情怀的真实流露。

这也许和两位作家的童年生活有关, 唯有童心才是透明的、无瑕的。苏雪林生于19世纪末, 父亲受过高等教育, 母亲出身于仕宦之家。她幼时富有男性特点, 好动、爱玩, 凡男孩所爱的一些玩意儿, 抡刀、舞棒、扳弓射箭, 以至去郊外捉蟋蟀、放风筝、钓鱼、捕鸟等她都爱玩, 整日和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叔叔、大哥哥们厮打在一起, 玩得很开心。在她的《儿时影事》《童年锁忆》中均有对多彩童年的深刻记忆。刘亮程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小镇上, 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在《鸟叫》《先父》等作品中, 皆能找到他童年的足迹。两位作家总是以童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万物, 故而他们笔下的万物皆能折射出人类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理解、尊重和感叹, 这种感叹来源于作者常有的换位思考, 刘亮程质疑:“人把它们叫牲口, 不知道它们把人叫啥?” (《人畜共居的村庄》) 由此可见悲天悯人在他们的意识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有相同的情怀, 但由于时代、生活背景的差异, 他们的作品带给我们是不同的境界。导致两位作家艺术境界不同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写作技巧的不同

苏雪林散文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 以“想象恢宏, 辞彩瑰丽”见长 (2) , 写景散文透着清丽、真实而又缥缈, 总会对眼前的实景进行幻化, 神思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去, 将读者轻轻摇摆到美妙的仙境中。比如她对戈贝湖的描写:

“那片湖虽不大, 也有数华里的周围, 因其位于万山深处, 高峰顶上, 人迹不易到, 所以湖的四周, 长林丰草, 麋鹿出没又汊港歧出, 芦荻丛生, 凫雁为家, 那苍莽中的妩媚, 雄浑中的明秀, 疏野中的温柔, 倒像一个长生蛮荒的美丽少女, 不施脂粉, 别有风流;又似幽谷佳人, 翠袖单寒, 独倚修竹, 情调虽太清冷, 却更增其悠然出尘之致。” (3)

作者对这种表达技巧如此钟爱, 也许是当时乱世中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心灵向往的表现, 是心理治疗的最佳良方。

刘亮程的文字朴实无华, 在朴实中感受到真实, 在无华中体会到成熟、厚重。他笔下的一只狗、一只蚂蚁、一丝风、一段朽木除具有物像的本质特征外, 你还能看到与人类相通、相似的地方, 你会觉得人类存在的渺小和孤单, 同时又会生出一种平和而亲近自然的力量, 但你找不到从现象到本质的那个坎, 因为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是你在审美过程中不自觉感受的, 而不是它直接告诉你的。

二、参与主体的不同

打个简单的比喻, 苏雪林的散文就如俄罗斯的舞台剧《天鹅湖》, 而刘亮程的散文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自编自演的生活麻辣烫。一个是台上的表演, 一个却是台下的表演。台上的表演精彩, 引人入胜, 荡气回肠, 但始终和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观者永远只能是心向往之;台下的表演永远都是观众自己的戏, 演得好与不好似乎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观众也成了演员, 过足了瘾, 他 (她) 们能不感激导演吗?

三、引领观众到达的目的地不同

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最高的境界是观者在审美过程中不断升华艺术内涵直至重新认识世界本质。如果说苏雪林是把观者带到瑶池的话, 那么刘亮程则是把观者带到人间;前者是在观众心里搁点什么, 后者则是将观众的心归零。

把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家无缘无故地突然拉在一起相提并论似乎有些唐突, 但我认为万物只有对比才会显出各自的优越, 才会挖掘出平常没发现的宝贝, 所以有些唐突又何妨呢?因为是赶鸭子上架, 时间又匆忙, 就连这两位名家的作品我也没能读完读透。有时间再容我细细咀嚼, 也许我会品出比以上更有价值的东西, 更甚者还可能与上述内容相悖, 也未可知。

参考文献

①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1:225.

②苏雪林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8, 1:13.

篇9:谈宗璞的怀人散文

关键词:宗璞 怀人散文 艺术散文

宗璞是当代极富盛名却并不高产的学者型作家。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水木清华的浸润滋养,“诚”与“雅”的艺术追求和燕南园多年的生活,使宗璞的创作极具个性特色和文化品味。她的散文文字规范而典雅,叙述简约而自由,描写从容而意蕴丰厚,堪称艺术散文的精品。

宗璞的散文创作起步很早,但是在那个一体化文学盛行的年代,作家的个体经验和情感表达受到抑制,无法抒真情、展个性。直至80年代,随着文学樊篱的冲破,文学向人性复归,挖掘深层人性和生命体验,自由展示人的情感世界成了文学的追求,散文这种无规矩的艺术终于获得了自由而宽松的环境。经历了太多社会变故和人世沧桑的作家终于在沉寂之后爆发了。新时期散文以忆悼散文发韧,在90年代达到高潮,出现了一大批感人肺腑,真情流泻的散文佳作,如巴金的《怀念萧珊》,楼适夷的《痛悼傅雷》,章含之的《谁说草木不通情》等,宗璞的怀人散文也当属其中的佳作。她在散文中哀亲人,忆师长,怀挚友,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情感积蓄融入其中,任情任性、真诚地叙写自己的痛悼之情。或九曲回肠,如诉如泣;或撕心裂胆,撼人魂魄;或如清清小溪,流淌出眷眷深情,使人读后欲罢不能。

事实上,中国古代就有哀诔散文的传统。人们由亲友死亡引发的哀伤进入到对生命对人生的感念和哀叹,由此产生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探寻。这类文字自然地抒发和宣泄作家的情感,打上了主体个人情感深深的烙印。同时它又是作家追问人生,观照生命的产物,具有较深的内涵和意蕴。中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文质兼美的哀祭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方苞的《亡妻蔡氏哀辞》、归有光的《寒花葬志》等,堪称艺术散文的佳作。新时期忆悼散文从古代哀诔散文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作家们以放松的心态,尽情尽性地流泻丧失亲人故旧的哀痛之情。“因为国家多难,近百年来稍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无不走过坎坷的人生道路”。“回顾过去生活的全部阶段,几乎可以说没有一段平静的日子”。①(P566)已过中年的宗璞歷经了太多的人世沧桑,特别是1974年后,其姑母、大姐、叔父、母亲、弟弟、父亲先后辞世,令她一再历经丧亲之痛。人伦之情,出自天性,其间充满了真纯,天伦之情便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无法释怀的情感便化为了追逝伤怀的文字,飘向天国。

最早出现的是《柳信》。“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可是母亲去了,母亲最喜欢的狮子猫也去了。宗璞用狮子猫的死烘托出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十三年后,她用《花朝节的纪念》再次表达了对母亲的记忆。年过六旬、饱受生活煎熬的宗璞用四千多字的长文,写尽了母亲充满了牺牲的辛劳的一生。母亲对于冯家就像春天对于百花,是宗璞心中的柳枝,也是希望,是灯。相对于《柳信》,后者用平常语,叙家常事,显得更加平实、从容而深沉。

《哭小弟》作于1982年,是宗璞很有影响的一篇亲情散文。小弟是宗璞最钟爱的弟弟,也是父亲最钟爱的儿子。他“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①(P10),却积劳成疾,积郁成疾,壮志未酬,中年早逝。哭小弟,实是哭“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由小弟之死而念及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宗璞用几近直白的语言浓烈而又有节制地倾诉了自己满心的愤激与痛惜,让人读之慨叹不已。

“散文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灵世界,描绘的是作家内宇宙的形貌与色彩”。②(P50)它是一种智慧的文体,对作家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孙犁就曾说过,散文“是一种老年人的文体”,意即指此。宗璞在同代人中是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创作准备的作家,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一定的西学素养。宗璞曾说:“一个有哲学头脑而又有艺术实践的人是有福的;一个沐浴在西方艺术之中而又曾为中国文化所‘化’过的人更是有福的。”①(P425)其实,她自己就是这样的有福之人。她一生都浸润在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之中。其父是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姑母为现代著名作家冯沅君女士;母亲毕业于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宗璞抗战期间随父南移,在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大附中,然后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大部分时间在《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从事英国文学的研究。中西文化的濡染,给她的文学创作带来潜在而深刻的影响,使她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相汇合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也使她对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历经风霜之后,她的怀人散文日臻成熟,对人生更增了形而上的思考,形成了她独有的情韵和氛围。在宗璞的怀人散文中,写得最多的是对父亲冯友兰先生的怀念。

在《野葫芦须——宗璞散文全编》中,写冯友兰先生的就有十来篇。《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和《九十华诞会》写晚年的冯友兰。被批判了三十多年的父亲终于得到了中外学界的肯定,表达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关心和信任的企盼。对宗璞来说,冯先生不仅是慈父,也是良师和益友。与父亲的长年相处,使她对生命的意义看得更加清明。《心的嘱托》写父亲的逝世。父亲信奉张载的话:“存,吾顺事;殁,吾宁矣。”他的死,是“走向永恒”。父亲去了,“再也没有人懂得我的有些话”。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含了作者无尽的哀思。《三松堂断忆》、《今日三松堂》、《梦回蒙自》、《向历史诉说》等追述了大师去世前后的一些事情,诉说了对父亲的理解与伤怀,最平易,也最深情。父亲是伟大的,“他的一生便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篇章”,是“在使人性失去的世界中,追求充分的人的意义”。父亲是丰富的,他可以豪情奔放,与友人四人一夜喝去十二斤花雕;可以潇洒闲逸,与家人坐大船,“如神仙中人”,览尽落日绮辉;也会因耽于思考,让城墙折断手臂,或坐在一盘包好的饺子前毫无感觉。在三十多年的检讨生涯中,他以思想为伴,保持了内心的稳定和丰富。他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文中还多次提到他的临终遗言:“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平实的叙述,传神地勾勒出了一代哲学宗师的动人形象。在对父亲的悼念中,寄寓了宗璞对父亲思想的理解,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过往的历史的审视。

除了天伦之情,宗璞还表达了对挚友的怀念和对前辈师长的追忆。《三幅画》中,让裱工保留画上烟灰留下的小洞的细节流露出宗璞与汪曾祺两个性情中人的心意相通。宗璞说过,“散文之妙,一曰散,二曰文。散着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必有美文才有散文”,但“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①(P628)宗璞的怀人散文往往通过一些生活点滴的连缀,用平白的叙说传递她那不事雕琢的真情。陈澂莱是宗璞的生死之交,她认真,一诺千金;固执,无与伦比;重友,临别之前还想着为重病的我做一碗汤。可她却冤死在北方冬日的原野,一轮冷月照着寒冷彻骨的井水与她相伴。她像水仙花一样过完了认真清白的一生,留给宗璞的只有“别忘了换水”的最后嘱托和窗中摆手的最后一面。清雅婉约的《水仙辞》寄托了宗璞对她的想念。而几年后,汪曾祺的水仙图又牵动了她心底的琴弦。这是友人对友人的悼念呵。通过清丽的文笔,宗璞写出了这人间的至情,追寻着对人性的本真的表现。

此外,对前辈大师的追忆也是宗璞怀人散文的重要内容。《人老燕园》、《〈丛竹间燕园的家书〉读后》、《悼念陈岱孙先生》、《仙踪何处》等,勾画出一个个前辈大师的形象,传达出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气韵风神,显现出人性之光。父辈们的相继离去,使她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加旷达,笔调更加淡定、从容,抒情更显内敛、深沉。尤其是《霞落燕园》,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之境,表明宗璞的怀人散文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读罢文章,不禁为汤用彤、饶毓泰、翦伯赞、冯定、朱光潜、王力、江泽涵等学界大师们正常或非正常的逝去而感到无比痛惜,苍凉之情由作者的笔下写到了读者的心中。至哀无语,深情缱绻,给人流连低回的感受。

宗璞说:“写散文,不然对不起流淌在胸间的万般感受。”①(P606)她用简约、纯净而又富含内蕴之笔把自己七十多年的人生感怀化为一行行灵秀的文字,如涓涓细流漫过读者的心田,涤荡着人们的灵魂。在这个散文泛化的时代,宗璞的怀人散文坚守散文的文学本体性特征,堪称艺术散文的典范。她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淘洗定会传之久远,历久弥新。

注释:

①宗璞. 野葫芦须——宗璞散文全编(1951-2001)[M]. 北京出版社,2003.

篇10:读散文有感

您说过,洗手的状况下,生活从水槽里过去;就餐的状况下,生活从工作里过去;静静地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看见一个一个的字,细心玩味美好的另外,因为我观念到了時间的匆匆忙忙,回首往事,错过很多,转眼之间,立刻就需要进到焦虑不安的高二,时间如流水,我这才知道時间的珍贵。

您的《春》带来我的是绮丽而无失的美,也是它要我钟爱您的抒情的散文。看,看,像毛针,像花针,像细条,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他人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我第一次知道,这般不同寻常的雨,也可以被你勾勒的那么美,我常常在她们正中间见到你的潇洒,你的淡泊,读到你心情,欺压的情绪。

果树、杏树、杏树,你不能我,我不能你,都盛开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著清甜味,闭了眼,树枝好像早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规格的蝴蝶花飞着。野草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百花丛里,像眼睛,像星辰,还眨呀眨的。见到这儿,眼下闪过出一片祥和的景色,在您的笔下,一切是那麼轻快,那么美。

高一刚学过的您的那篇《荷塘月色》一开始见到题型时,禁不住想到了荷塘月色那首歌,而您的荷塘一下子把我拉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边,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片水流量很高,像亭亭的舞娘的裙。逐级的叶片中间,零星地牛羊些白色花,有袅娜地开过的,有羞涩地喊着菲儿的;好似一颗颗的耀眼明珠,又如碧时间的星辰,又如刚出浴的丽人我好像看到了繁星满天流一般,静静地泻在这儿一片叶子和花上,光和影有着和谐的节奏感,如梵婀玲上奏着的经典名曲。我乃至听到了树枝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可就在这时候,您说但繁华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刹那间,我好像能触到你的凄凉声,由于您一直不经意间的流露自身的简直感情。

上一篇:那些给出的爱只会越来越多美文欣赏下一篇:砼班组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