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散文集》后有感

2024-05-04

读《朱自清散文集》后有感(精选8篇)

篇1:读《朱自清散文集》后有感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涩的,美酒是辛辣的。它们虽然味道不同,但总能带给人们一种美好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散文》正是这样一种滋味。

至今令我记忆犹新的正是那片清秀雅丽的《荷塘月色》。在读这篇文章时,去查询了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深有感触。在旧中国,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文章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啊,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作家,虽有满腔爱国之心,可也无法做到投笔从戎,只能通过自己的文章,拿起笔战斗!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可这一片《荷塘月色》又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却又冷清的景色呀!

夜晚的朱自清,仿佛是自由的,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当我们只身一人在这片荷花中,心里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想着想着,也没有人会催你,“快些,快些”。好像……人们所看见的景色,都是凭借自己的情感而改变的吧。记得,我小的时候,因为考试没考好,回家的路上,身旁的树,草加的花,都是不好的,都是讨厌的。这是一种情感的发泻。而朱自清先生则不然。他虽然处于中国黑暗时时代,心中也包含不满。可他还是能有理性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景色,并不像那样的时代,心中也包含不满。可他还是能用理性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景色,并不像那样世俗人。即使他心中是不满的,可依然没有改变美景在他心中所定格的形象。在这篇《荷塘月色》中,荷花依然是那么美,月色依旧是那么亮。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在这儿,仿佛就像一位母亲,将自己最美好,最柔软的光芒无私的献给每一片叶,每一片花上。我觉得,此刻的朱自清,也是想到了如今的地球,就像一位母亲一样,甚至将自己身上的每一寸都毫无保留的献给人类,而它的孩子们只有战争与硝烟回报了它。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讲究文字,又不过分雕琢不,追求朴素自然。他的散文读起来很美,带清秀之气。

篇2:读《朱自清散文集》后有感

这就是我读完朱自清抒情散文后最深切的感受。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淡淡的,朦朦胧胧的,但就是这平凡的语言里,却散发着一股强大的魔力,吸引着你去追逐作者的思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悲伤,一起愉快,一起愤慨,一起感受人间的美与丑——朱自清不是在写情,而真的是在抒情。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或感叹自然或感动社会或悲叹残酷或聆听美丽……

前不久,我刚读完《背影》,在感动文中的父亲时,我也看到了我的父亲、看到了全世界的父亲,朱自清为全世界人绘出了父亲真实的“背影”:有点苍老,但却充满了对儿女真挚的爱!可以说,从开始读一直到读完,我的眼睛始终是湿润润的,泪水沾湿了书本,但这并不使我奇怪。是的,因为我相信,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早已在无形中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潸然泪下了。

如果说,你想真正体会到朱自清抒情散文的优美,就一定要读一下《荷塘月色》。作者用一支神奇的笔,蘸上糖浆做的颜料,在画布上尽情挥洒,灵感如泉水般源源不断,涌到了画布上,变成了一幅又一幅甜美的图片。是的,是甜美的,甜甜的,美美的,视觉、嗅觉一块儿享受。我想,这应是《荷塘月色》最大的特点。

说到画画,朱自清可是一等一的高手,他用文字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或浓或淡或暖或冷的色调,以及画家无法涂染的情的色调。就说《绿》吧,“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幅画,画上梅雨亭的绿——由好多好多美丽、活泼的形象组成,柔柔的、亮亮的,鲜润鲜润的。这样的绿是无法与之匹敌的,再高明的画家也肯定无法画出它们的神韵来。因为这是作者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后用不寻常的自然情画出来的。

朱自清的散文,字字句句都在抒情,在字里行间,都显出了一种严谨而自然的情,也让人一读朱老先生的文章就陶醉了。

篇3:读《朱自清散文集》后有感

从行文思路来看, 作者写完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由荷塘美景自然引发了对采莲事件的联想。联想到采莲的热闹, 联想到古典诗词中关于采莲的描述。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到了采莲的季节, 青年男女打扮得漂漂亮亮, 泛着一叶叶小舟, 在湖面边采莲边歌唱, 场面非常热闹。而今晚作者自己也是在荷塘游历, 这里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但却不见采莲人, 不能再现江南采莲时的热闹场景, 只有独自徘徊, 排解心头的郁闷。一冷一热、一快乐一愁闷, 两相对比, 作者自然就会想起曾经的江南采莲场景, 惦着江南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江南采莲是“有趣”的事, 采莲的时候是热闹的、风流的, 采莲人可以自由地嬉戏。在这里采莲人是自由、快乐的, 采莲的青年男女可以不拘礼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爱情。所以, 江南是自由、欢快、幸福的象征, 而现在的作者却是郁闷、孤独、不平静的, 想做自由人而不得。在这里, 作者是将现实的处境与记忆中的或是文学作品中的江南对比, 突出现实的不自由, 表达自己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因而, 作者在这里“惦着”江南, 也就是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自然流露。

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 蒋介石在南京发动“4·12”反革命政变, 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 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都会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予以一定程度的关注。朱自清先生当然不能例外, 肯定会对国家形势的发展密切关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所以文中引用的《西洲曲》就不单单是写青年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了, 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借这首诗寄托对南方革命形势的关切与感慨。所以, 在这样的形势下, 朱自清不可能不“惦着”江南了。

同时, 革命形势的急转直下, 也让他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有一定的考量。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心, 也是他关注南方革命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存的问题, 特别是在乱世, 能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能不能养活家人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文人也不例外, 虽然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人大多很有骨气, 决不受嗟来之食, 但骨气是要有经济为基础的, 鲁迅的骨头为什么那么硬, 更多的是因为他在经济方面底气十足。虽然朱自清最后还是不受嗟来之食, 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而病逝, 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 他不能不从个人命运、家庭责任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也正因如此, 他不可能漠视南方的革命形势, “惦着”江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 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的一生四处漂泊, 读书、工作、奔走在江浙各地, 来往于南北之间。在写作《荷塘月色》时的1927年之前, 稍稍安定的时期, 也只有在扬州的那十余年少年岁月。大学毕业后的五年, 又辗转于江浙一带教书。因此在他心中, 江南就是他的故乡。而思念故乡, 是身在异乡的天涯游子共同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在异乡生活不顺畅, 郁闷、孤独难以排解的时候, 思念家乡、怀恋故土就在所难免。因此, 《采莲赋》中清纯如水、蜜甜如饴的爱情, 以及那种幸福和惬意、自由与快乐, 都是作者心驰神往的, 将思乡之情定格在生他养他的江南, 也就不足为奇了。

篇4:读朱自清抒情散文艺术随想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嗅觉)比喻成歌声(听觉),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醇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远领导我们前进。”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朱自清.匆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朱自清.背影.朱自清——学生必备经典导读,2004.

[4]朱自清.背影.教科书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4.

[5]吴晓东,程光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7]杨振声.朱自清与现代散文.1925.

篇5: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高一8班 刘晓捷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

已经不是第一次拜读朱先生的作品了,但每一次读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中我不断探寻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却无法触及作者的真实心迹。以《背影》为例,小时候躺在地板上仰着头看它,觉得那篇幅里笼长,语言直白无韵,便丢在一边;初一时在课本上遇到它,竟也能品味得父子亲情一二,却也只是拼命记录老师所讲,笔不离手,安有间思考?现观之,觉其文笔朴实无华,颇得读者之心,篇幅短小精悍,却在流露真情的同时,抨击大革命落败后使其家庭变故的黑暗社会,令人感动,令人愤怒!

“虚,柔也。”柔似水,水者无形,心有间,以无形入有间,留下一片瑕思的空白。其文是如此,平静的水面下暗波汹涌——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

《荷塘月色》中“采莲花”几段颇受争议,余光中先生将其贬为全文挫败之笔,“祸患千万子孙”。这样的评论夸大颠倒了是非。“女人情结”乃其“柔”风之至。那是超越世俗污浊的高尚境界,安能以鄙夷邪念之心比之。《歌声》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訣,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绿》也有“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多么形象的比喻!当他的心逐渐趋于平静时,便带着这种把女人作为艺术鉴赏的审美情趣和经验去感知自然万物,以独特的艺术感觉写下了记景抒情的传世名篇。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在那个封建时代竟能用得“少妇、处女”等词,足见其思想之开放。他是用自己的笔打碎那面压在人们心中的沉重的镜子,因为在那个世界里,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在追寻光明的道路上,虽因此而置身于风口浪尖,却恰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与冰心之柔不同,他的柔是男人的类型。

毛泽东曾赞朱君“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朱先生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除了这些躬行的事迹外,其爱国观念在各篇什中也能探知一二,以《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为代表之作。

此文中男孩的动作、神态与“我”的心理状态相穿插,不断变化,得出结论。“但这个十来岁的白种孩子,竟已嵌入人种与国家的两种定型里了。他易懂的拚着人中的优势和国家的强力,伸着脸袭击我了。“原本天真烂漫的男孩出人意料的转变令人颤栗,但看得出作者并未怪罪于他,而是因与这个肮脏的社会环境,在纯洁的天使也会被染成黑色,或许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军阀、社会黑暗的抨击,但我认为更恰当的应是作者心中的焦虑、恐怖:自己无法挽救一代人,难道还要眼睁睁的看着下一代白种人继续横行跋扈,下一代黄种人继续趋炎附势?不忍、无奈、痛苦之情足以见证其炙热的爱国之心。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阳刚给朱先生的柔风平添异彩。黑格尔说:“多样的统一,辩证的统一。”柔、刚原是异物,却能相适相存、相异相容,思想境界上的统一把朱先生的艺术风格塑造成了传奇。

篇6:读朱自清文集有感

读朱自清文集有感

假期重翻《朱自清文集》,其中有一篇《论气节》,里面说“气,是敢做敢为;节,是有所不为。”这样看来,其实我们做什么事情之前,常常考虑的是“后果是什么”,所以培养了怯懦、贪婪的品质,假如我们考虑的是“应不应该做”,应该做,则“虽千万人,吾往矣”,假如不应该做,则无论利益有多大,而能够“君子有所不为”,这样培养的才是正直、勇敢的气质。

其实我们学校或家庭的教育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建立在惩罚机制上的教育,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思考是“这件事带给我什么后果”,这样,关注的往往是,事情做了之后利害的评估,侥幸心理必然滋生,投机行为层出不穷,最终“管不胜管”。

假如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引导孩子认识这件事,我究竟该不该做,也许能够多培养一些有正义感的正直之士。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管理只是收到表面的效果,真正有作用的,往往是“润物细无声”观念渗透,带着孩子们多学一学历史上那些正直的士大夫们或学子们,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前途,舍生忘死,不计利害的动人事迹,比用一些虚假的宣传达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朱自清的文章中,引述的主要例证是明朝“东林党”人的故事。

在我的内心深处,最感人的一个是宋朝文天祥的故事,一个是清末谭嗣同的故事。

少年时,不懂事,读了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觉得为了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去所做的一切,未免风格不够高。这些年,接触到的史论逐渐增多,才渐渐认识了文天祥的价值,诚如后人所言“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当外族入侵、国家破碎之际,一介士大夫,能不辞万难,历经百死,不断地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强悍的元兵对抗。失败了再来,失败了再来,这份执着和勇气,确实已经令人不得不佩服了,更何况,他被元军俘虏后,囚禁三年而其志不改,最后被害,这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才能支持得往一千多个日子?只有真正了解他的经历之后,那首真正表达其胸中志向的〈正气歌〉,读来才犹觉沉郁慷慨,其力量汹涌却不喷勃,如一股岩浆在地壳下涌动:“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谭嗣同的故事,学过中国近代史的朋友,都不陌生的了,在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中,剖析得最是深入,当戊戌变法失败,康梁等首要分子纷纷四散逃亡之际,谭嗣同毅然拒绝了日本朋友接其进使馆避祸的请求,从容留下,给父亲留了一封信,为其脱罪,又再三声明,逃走的比留下的担子更重,来安朋友之心。但是他自己,则选择“为变法流血”。原因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变法还是革命,必得争取民众的支持,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假如事情一旦失败,为首者纷纷作鸟兽散,只留得一些凭着一腔热血,受了思想号召的小人物来作牺牲品的话,将来还有谁愿意跟着理想主义者们前行?

所以,从价值的角度来讲,首脑当中,必得有人要牺牲,才能真正激发民气,沸腾民血,使救亡兴国的努力不至于湮没于历史浮尘......所以有了谭嗣同,后来又有了陈天华......谭嗣同也不是一时热血沸腾之举,他深思熟虑,把一切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充分体谅朋友,为康梁的出走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忍死须臾,留下火种,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这份体贴和义气,也足以令人感佩了。

这些名字刻在历史上,其精神足以照亮千古的义士,他们的气和节,莫不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事迹,令人胸中气血涌动又深思不已。他们之行为言论,决不高调,所行所言,莫不深思,所思所谋,但在“义所当为”而不在“后果如何”,所以他们勇敢而不激愤,行事果断而不莽撞,思虑周详而不怯懦。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也指引了无数人。

我们再来看一看写了《春》,写了《匆匆》,写了《荷塘月色》这样一些风格细腻委婉的散文,仿佛文弱的散文家朱自清,他是怎样最后用生命来书写自己对“气”“节”这两个字的理解的吧: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朱自清身患严重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1948年8月24日,朱自清先生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年仅50;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抓住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还有一个细节,不记得是在哪里读到的,朱自清的收入虽然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的了,但他家人口多,加上货币大幅贬值,物价飞涨,家中情形,已是很困窘,当时,拿着《宣言》来找他签名的另一位名教授(名字我却记不得了,一时也没有查到资料),看着他卧病在床,家中情形惨淡,却不忍拿出来给他签名,他问过来意后,坚持要签,不仅签了,而且做到了。

朱自清先生一旦去世,家中本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余下的孤儿寡妇,度日必艰,我们可以想知,他叮嘱妻子之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还是那句话“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在思虑周详、冷静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做当“义之所在,百死不辞”,“义所不在,百利不能动其心”,才能当得起“气”“节”二字,才能真正鼓舞人,激励人自觉地追随他们前行的脚步。

让我们一起来随着文天祥的《正气歌》来吟诵,来感悟其中蓬勃而深沉的力量吧:

篇7:读《朱自清散文》有感

朱自清,字佩弦,他的散文以描写见长,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每次捧卷都被他文字中富有诗意的画面吸引,文字外洋溢的真情打动。

他的散文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传神。

与上述绚丽和浓艳风格不同的是朱自清还有另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画面。文中用平易的文字刻画出父亲爬上站台的细节,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惨淡的处境和对父亲深深地歉疚。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早在十几年前就曾经读过,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仔细品味时,却又无法真切的明了其中的滋味。多年后,我在生活的磨练中,品味了世事 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看法,经由这许多经历淘洗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会浮现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倏尔似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有着深刻的寓意。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回答会有很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懵懵懂懂的来,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梁,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旅途,这一站起点是生,这一站的终点便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对生的无知,最终导致了对死的恐惧。我们活的时候,争名夺利,无休无止,我们的欲望大的可怕,我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拥有的;我们总是追名逐利,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匆匆》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以前总是似懂非懂,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日子竟是从我们的手中溜走的。不错,仔细回想一下过去,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去聊天,我能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快感,但失去的却是宝贵的时光。多么可怕,为什么当时我竟全无所知?!时间不知不觉从我的手中溜走,不知不觉的

溜走„„现在我该怎么办?开始珍惜时间吧!认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把溜走的时间夺回来,从现在开始,不让美好的青春在匆匆中虚掷。

我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钦佩先生的人格,1948年,国民党节节溃败,通货膨胀。朱自清每月的薪金只能买3袋面粉,体重降到只有38.8公斤。但当吴晗送来《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领美国面粉宣言》时,朱自清毫不犹豫地签上了名字。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篇8:我是谁——读《自我》后有感

其实从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开始, 心理学界有了关于自我的探讨, 詹姆斯分析道, 自我有“社会自我”、“物质自我”等等划分。他也是最先认识到自我由主我和宾我组成。弗洛伊德也在他的意识分层理论中也涉及到本我、自我、超我的界定。当然, 其后对自我的研究就不再是针对弗洛伊德所定义的狭窄自我范围所进行的。各个心理流派的研究者们从多角度对自我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比如精神分析流派, 霍妮对自我的强调和概念细化;认知流派的自我建构,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分析;人本主义流派的自我实现等。

《自我》是一本关于自我研究的论述著作, 作者是美国心理学教授乔纳森·布朗。本书详细地记录了多年来这些变化中的概念和心理学自我研究的价值, 而且进一步描述了对这个日益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其他解释。布朗将前人的理论作了详尽的介绍, 而后又把当前对自我的相关研究一一为读者展现、分析。

一、“我”的构成———自我的分类

一千多年前, 庄周梦蝶, 从而也提出了一个让人迷惑至今的问题———“我是谁, 谁是我?”在很大程度上,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但科学家们也同样对其兴趣盎然, 并试图给其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百年前, 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声称:“自我是个体心理宇宙的中心”, 也就是说, 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关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想要如何思考和感觉我们自己, 以及思考和感觉如何塑造和指引我们的行为,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在理解“我是谁”这个人生终极问题时需要询问的最有趣和重要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来自于我们对自我的心理分析的最深处。

“我”的重要性在人的一生中是毋庸质疑的。我们知道, 是否有人失败或成功对我们而言并没有任何意义, 但我们知道, 如果这个人是我的话, 那就变得极端重要了。每个人的胸膛里都有一个最宏亮的声音, 那就是我不能失败, 让失败见鬼去吧, 我一定要成功。我们每个人都被一种特别看重自己个人存在的完美原则所鼓舞。我是最宝贵的, 因为是我, 所以是宝贵的;我的都不能失败, 因为是我的, 所以不能失败。

《自我》从一个科学的角度分析了自我的构成, 自我分为主我和宾我, 宾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及精神自我。物质自我在最底层, 精神自我在顶端, 身体外的物质自我和各种社会自我在中间。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层次, 西方国家非常崇尚个人主义。他们是竞争性的,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这种倾向使得这些国家的人们把个人特性看得很重;相反, 东方文化更倾向于是合作性的、集体主义的和相互依赖的。他们的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因而他们更看重社会特性。

在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自我感受的相关性质, 它们包括自豪感、内疚感、羞愧感和羞耻感。在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中, 情感体验可以称得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自我是与情绪紧密相连的, 即情绪是定义自我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在我看来, 就自我的构成而言, “我是谁”这个问题似乎就可以理解为探求我们内心深处情感取向的问题。

二、寻找“我是谁”———寻求自我认识

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 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其实这个命题是千古以来一个最难的命题。在西方的神话寓言体系里面, 这被表述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迷。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每天都在问过往的行人一个问题, 谁知道这种动物是什么, 它在早晨的时候是四条腿, 在中午的时候两条腿, 在晚上的时候三条腿, 那么这个腿不断在变化的动物是什么呢?过来的人答不上来就会被狮身人面像吃掉。那么后来年轻的俄狄浦斯在路过的时候, 说出了最终的答案, 他说这个动物就是人。那么斯芬克斯大叫了一声, 就跑到悬崖跳下去了。

这个故事在说明什么呢?说明离我们最近的往往是最难认知的。我们在整个人成长的经验过程中, 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 增长经验, 但唯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

正如塞万提斯所说的, 认识自己、真正了解我是谁是很困难的。《自我》对于这方面的论述是从追寻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开始的。自我认识是开始于已有的社会文化中的, 即文化因素是自我认识之路上的第一个坐标。虽然是对自己的认识和探索, 但既然人类大多生活在社会的环境里, 自我的研究实际上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射。书中的很多话题都是从对自我的意识开始, 到理解这样的看法在他人的眼里, 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体验。社会特性的不同导致了文化概念的不同, 从而也导致了进入自我概念的东西多种多样。这就引起了“我”的本质差别。这也是每个人自我概念不同的原因。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发生在我和一个朋友身上。朋友是美国人, 西方社会种种价值观浸淫在她脑海中, 从而使她产生了于我这个东方人完全不同的家庭观。在她的认知中, 父母家庭只是港湾或是朋友的概念, 家庭中的所有人为自己而活、互不干涉。而对于我而言, 家的概念分量就大了很多, 我的种种选择都将家庭因素摆在了较前位置。

自我的寻求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往往在生活出现重要转折点时。人更倾向于主动去寻找我是谁。根据多伊奇的观点, 在重要转折点出现时, 人总是会主动地将自我概念与新的信息相结合, 从而适应新的变化。

在我看来, 寻求我是谁的过程大多都是痛苦的。从质疑的痛苦到追寻过程的痛苦。追寻自我依赖于三个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准确动机和一致性动机。

清晰准确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体验到自尊感。成功是使人们对自己感觉良好的因素之一。确切地知道自己真实的样子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例如, 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可能在做木匠活时不断体验到失败。对于他而言, 在决定是否从事木工这个职业时知道自己在这个方面的才能有限应该是有好处的。同时当我们相信其他人对我们的想法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想法相一致时, 会让我们感到更舒服和安全。设想一下, 当你突然得知你并非象你自己所想的那样时, 你会有多不安。

三、“我”来自哪里———自我的来源

每个“我”都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 有三种信息来源:物理世界、社会世界、你思维和感情的内部世界。物理世界为我们了解自己提供了手段。如果你想知道你有多高, 你可以对你的身高进行测量, 同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很难量化的性格和特征去和别人进行比较, 和与自己相似领域的人比较最为常见, 这样的比较相对客观。观察他人对我们的反映也是获得自我认知的方式, 我认为这样的方法有可能是不真实的, 因为人不一定能从所有的人里得到别人对自己真实的评价, 往往这样的感受是自己想象和推断出的, 往往是受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想法的影响。内省是自我认识的一个过程, 它指的是个体向内部寻求答案。

对自身的认识是非常复杂的, 在各个环境, 面对不同的人, 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这样在不同的状况下面对同样的一个人, 也需要有认知的过程。对自我的认识在社会角色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通过比较所产生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牵涉到比较对象的选择, 往往能提高或降低人的满足感。接下来是身边的人或很在乎的人给你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影响人的自我评价。还有就是一些特殊事件的影响, 这里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都可能会让自己对自己的角色产生一个很深刻的看法。

上一篇:感恩主题演讲稿:心存感恩,学会成长下一篇:阅读真好初中一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