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读鲁迅散文

2024-05-06

我们如何读鲁迅散文(共8篇)

篇1:我们如何读鲁迅散文

我们如何读鲁迅散文

阅读鲁迅,似乎过时,又似乎时髦。

我记得自己最初接触鲁迅,是初中时候。当时没有课本,用的是找来的零散文章,还是油墨打印的,散发着一股浓重的油墨味道。其中有两篇,印象很深,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战士与苍蝇》。前篇凭“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样怪异的句子钻心入肺,后者则单看题目就让人不得要领。总之觉得这鲁老先生,离我们很远,极其遥远。可望不可及。或者,竟连望都不可望。虽然也有热闹的百草园增添依稀情趣,毕竟生冷异常,终究没有静心去读的心思。

以后有了课本,便陆续见到了诸如《故乡》《一件小事》《藤野先生》《孔乙己》《祝福》这样的篇目。及至到高中,鲁迅作品俨然已经成为每册语文课本里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包括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在鲁迅作品中,此篇是我最珍爱的,属于读不够的那种。我们的语文老师林柏华,是以一口纯正北京话来教学这篇文章的,在教学过程中,她流下了眼泪。

离开学校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鲁迅作品渐渐以客观、自然、本色的面孔,进入我的生活。断断续续,没有间断。慢慢觉得,其实,我所读的,并不仅仅是那些文字。

但是常常避免不了贴标签似的.去读。每逢这种时候,我就索性丢开。这不是自己本意。

诚如人们所说,鲁迅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鲁迅作品包括其本人的魅力永远停留在我们心间,鲁迅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是的,鲁迅是永远的鲁迅。但是也是平常的鲁迅。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客观公正,去感知鲁老先生那颗心。朴直善良的心。

一方面,我以为,我们阅读鲁迅,就是需要以一颗平常心,去读。不要夹杂什么政治的、社会的因素。你心态越是平静,所得就越是惊喜。

另一方面,在读鲁迅的时候,需要结合时代来读。要寻求鲁迅精神与当代精神的对话关系。我们的时代,需要从鲁迅那里汲取许多营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不仅仅是文学的、文化的鲁迅。

好像矛盾。

其实,不矛盾。需要把握尺度。

曾经,鲁迅不是鲁迅。鲁迅成为工具。或者如今,鲁迅仍然是某些人的工具。我相信,这是一种悲哀。

忽然想起朋友一颗尘埃先生提到读鲁迅时讲的话:

说鲁迅,离不开“良知”二字,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的精神是平民化的精神,是所有的人都应该仰视的。但在鲁迅的身上更多的是给知识分子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被称为知识分子或者自以为知识分子的人都应该看看他的作品,那短短的杂文,甚至是一两句话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在的每部煌煌巨著。

这两天,又以他的杂文为伴了。虽然鲁迅所生存的年代距离我们有些年头了,可是,明明,我会在他的字里行间,近距离地触摸到他的热度、他的良知。他的那种心灵深处的东西,我看着很亲切。这是一个多么睿智的老人;这是一个多么理性的老人;这是一个多么热情的老人;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老人。

呵呵,一个有意思的老人。可以做朋友的老人。

篇2:我们如何读鲁迅散文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当我看到新版教材大量删减鲁迅文章的篇幅,当我在课堂上正神采飞扬地提起柔石、夏瑜、老拴、小拴、红眼睛阿义,同学们一脸茫然,如听天书,讲台上的我很孤独,很悲凉,冰凉、寂静等复杂的感情向我袭来,鲁迅先生形容过的荒原意识,那一刻我竟也体会到了。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鲁迅,热爱先生那些外冷内热的文章;作为一个以书为乐、以书为痴的读书人,我热爱鲁迅,热爱先生那些振聋发聩、酣畅淋漓的文字。它们像寒光闪闪的匕首,它们像眼睛雪亮的大刀,它们像发出呼啸之声的投枪,刺向夜空,刺向黑暗,刺向敌人,刺向我们内部的肿瘤,刺向我们的睡眠,催我们醒来,让我们疼痛,使我们反思。

先生是伟大的,先生像神一样在高空威严地俯视着我们,只要我们抬起崇敬的头颅仰望,就能与先生的热烈的目光相遇。先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有七情六欲。他爱母亲,为了不为违背母意,他从日本专程回来与他不认识的朱安女士结婚。他爱兄弟,为了弟弟繁杂的开支,他放弃到德国深造自己的学业,回国谋生养家。他是爱妻子的,他在《两地书》中那些对许广平对自己亲昵的戏称、爱称,让我们觉得先生的心是那么年轻、活泼,我们倍感亲切。先生甚至是淘气的,他跟夫人许广平赌气,竟躺在阳台的地板上不起来,像耍赖的孩子一样,夫人只好把小海婴喊来陪爸爸睡地板,先生怕孩子着凉才无奈地起来……先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是一个内心里装满了爱和责任和义务的人。他高高在上,他又那么平凡普通,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慈爱的长者,是邻居爱抽烟的老头,是手指上永远夹着光芒的沉思者,是在黑夜里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是仰望星空、寻找光明的人,是斗士,是敢为天下先的觉醒者,是一生都在求索的孤独者,是一个劳动的人,他把自己的心血、生命,当成营养,当成肥料,全部的奉献给他热爱的国度、他热爱的事业、他热爱的人民。先生甚至深情地对后来人说:“忘了我,你们好轻装上路。”但是我们怎能忘记呢?但是我们怎敢忘记呢?

先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他敢怒敢喜,敢哭敢笑,敢说敢做。他嬉笑怒骂,他爱憎分明,他不留情面,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恨他的人咬牙切齿,诋毁他睚眦必报;走近他的人,立即被他的热情、睿智、深沉、幽默所打动,从此热爱着他,敬仰着他。他牵挂老母;他避让失和的弟弟;他供养朱安女士;他接济贫困的学生;他为文学青年呕心沥血地看稿、改稿;他面对论敌的.狂吠,积极应战,放弃长篇小说的写作;他丢下自己的创作,为热血青年出版遗著;他为版画、雕刻、音乐大声呐喊,甚至因为取消了到俄国看病的计划,过早地停止了一个充沛的生命的跳动。这是一个全身心投入了爱的真诚的人,热情的人,勇敢的人,幽默的人。他的爱是全面的。他爱自己的国度,为了不给黑暗的政府脸上抹金,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谦逊地说,我不配,我不够资格。先生是一个彻底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他用一生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那一撇是他俯冲向前的身躯,那一捺是支撑他全部信仰和精神的比铁比钢更坚硬的骨骼。我们没有理由不读一读这些金属般铿锵响亮的声音,它们像急促、高亢、齐整的鼓点一样,震撼我们的倾听,阳刚我们的魂魄。

作为一个新文学事业的奠基人、开创者,先生几乎无所不能。他改编戏剧,他尝试新诗,他刻版画,他喜爱美术,他翻译著作,他创办杂志,他提携新人,他大胆创新,把小说领上了宽广的大道上。他在多种艺术形式上达到的高度,令今人都在仰叹。他的无与伦比的散文诗《野草》,他的怀念故人和亲友的《朝花夕拾》,他的从《坟》到《且介亭杂文》的像酒一样越来越醇厚的杂文,最后到他文学成就集中体现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哪一本不都是珍贵的财富,是珠宝,是美玉,是我们的骄傲。当我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谈起《阿Q正传》,无比深沉地说着《为了忘却的纪念》,无限感慨地说着《过客》《示众》《药》《**》〈〈理水〉〉……学生们摇头,学生们不解,学生们无知,学生们阅读的匮乏,我担忧啊。我不得不停下我的讲解,为学生们补课,补鲁迅的小说,补鲁迅的杂文,为他们补钙、补锌,补生命中必须拥有的这些维生素。现在学生们都“哈日”“哈韩”,韩流席卷全国,韩国的各种小服饰、小商品遍及大街小巷,但韩国人却无比羡慕地对我们说:“我们有大宇,我们有三星,但我们们没有鲁迅。”我想起了郁达夫惊闻鲁迅逝世,写下的那篇著名的短文《怀鲁迅》,那些一路上遇见的“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他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看啦,这是一颗伟大的心脏,他粗壮了我们的胳膊,他开阔了我们的胸膛,他挺直了我们的脊梁,他深刻了我们的思想,我们怎能淡忘他呢?

作为一个思想家,作为一个革命家,一名战士,鲁迅就是一个代名词,鲁迅就是深刻,就是冷峻,就是永不妥协。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觉醒、反思、疼痛,他带领着一个时代在呐喊、奔跑、战斗。鲁迅精神就是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灵魂的巅峰;鲁迅的骨头就是一座座峭厉的山峰,一块块沉厚的青铜,逼我们直立,震我们耳鼓。这绝对是一个只为中国而诞生的哲人、勇士,他的呐喊,他的彷徨,他的沉默,他的痛苦,他的无边的寂寞和孤独只是为了他所热爱的国度,他的民族。他的爱太热烈了,他的爱能烤炙太阳,他不得不用巨大的冰把它们冷冷地包裹起来。他的爱太深广了,他“于无声出听惊雷”。他的爱太充盈了,“我以我血荐轩辕”。他必须战斗,他不容一粒沙土的眼睛雪亮雪亮。他必须挥动双臂,他不允许那些飞扬的尘埃,玷污他所热爱的躯身和魂灵。他的战斗是持久的,他常常隐藏在战壕里作韧性的坚持;他的战斗是艰苦的,他独荷戈戟彷徨于旷野;他的战斗是卓越的,当他出手亮剑,他的敌人应声倒下。他不能停止,他是职业的思想家,他是一直在寻路的跋涉者,他是目光里燃烧着光芒的梦想的人、呼唤的人,他内心有一团团火啊,他必须把它们放出来,照亮那个黑暗的年代,温暖渴望光明的心灵。他做到了,他用他的文字,他用他的思想,他用他的热血,他用瘦削的脸庞、短小的身材、根根像刺一样直立的头发,把我们这个民族丰腴得饱满、健壮、有力。现在我们富裕了,我们高大了,我们挺拔了,我们明亮了,但我们还有阴影,还有伤痛,还有说不出的疼,还有难言之隐,还有羞愧,还有弊端,还有缺憾,还有痼疾,还有顽症。

篇3:如何读懂鲁迅

关于鲁迅其文其人的当代价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迅。世界总是一样的, 只是我们的心情和遭遇不一样而已;历史中的鲁迅也总是一样的, 只是时代和各人的解读不同罢了。何况, 生命本身的意义不仅包括我们得到的所有的答案, 而且还有包括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

妙语连珠的钱钟书曾作了一个比喻, 非常具有浓郁的现代阐释学意味和后现代色彩。他笑言:“吃鸡蛋何必见母鸡呢?”然而, 对于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过程而言, 真正的经典之作往往不仅仅依仗文本本身, 还依仗时代风云, 也依仗作者的生命风度。比如读鲁迅的作品, 我们很难做“作者已死”的设想, 虽然他确实已入土化尘。

因此, 我个人认为“读懂鲁迅”不仅意味着读懂其文, 更重要的是读懂其人。只有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阅历、学识修养、个人气质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毕竟每个人的解读方式与思考习惯总是特殊的。那么, “如何读懂鲁迅呢?”这是个关键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对“读懂鲁迅”这学习方向产生了兴趣, 才会用心用精力去做。所以, 我想, 首先应该“培养兴趣”。如果喜欢鲁迅其人或文或两者都喜欢甚好。只需增强兴趣就可;如果对鲁迅淡然漠视或敬而畏之以远, 那就试着从点滴开始。学习是一个长远的、细致的过程;读懂鲁迅却是一个可以从片面到全面逐步深入的过程。以我这段时间以来对鲁迅的学习来看, 年轻如我们, 读懂鲁迅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鲁迅文本主题的深邃曲折, 语言的含蓄晦涩, 是我们理解鲁迅的有形障碍 (这一点学术界、教育界都有提过) ;其二是时间的阻隔, 时过境迁, 物换星移, 人的思想也不例外。不同时期不同视角不同文化水平的阅读理解显然会出现各种分歧,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让我们很难理解同时代某些人的行为举止和信仰追求, 更何况像鲁迅这样一些与我们不同时代不同阅历生活不同个性修养不同学识水平的历史人物。

大二以前, 我并不是很喜欢鲁迅, 更没有打算读懂鲁迅。或许“鲁迅本人也不希望我们读懂他”。从生物学的角度说:“人之所以为人, 其高级恰体现于‘神秘’的特质, 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解释清楚的, 有很多东西是不必百思然后得其解的。”让我下定决心读懂鲁迅, 是因为张晋业老师对鲁迅的讲解及身边的朋友们各抒己见的激烈。所以培养对鲁迅的喜爱之情对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喜欢上研读鲁迅源于两本书《“狗”眼看鲁迅》 (旁向东著) 和《鲁迅怎样读书写作》 (王湘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喜欢的原因并不是这两本书写得多么好。相反, 这两本书出版是相对有点粗糙、拙色的, 尤其是后者浅显如幼儿读物, 语言颇近日常话语风格, 绝不难于童话读物。读的过程中, 我不断地用“人话”鲁迅的观点来思考, 辨证式的追问‘鲁迅其人其文果真如此, 莫非圣贤?’这样的反复与质疑不断, 使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或许, 读书最大的乐趣不在于理解书上的文句的表层意思, 而是经过自己思想所得到的体会, 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正如叔本华说的“我们读着的时候, 别人却替我们想”, 借着我们的脑袋, 驰骋着别人曾思考过的东西或质疑的之乎所以然。所以我们要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观察, 倘只看书, 便成书橱, 即使自己觉得有兴趣, 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 逐渐死去了, 并最终被淡忘。实际上, 我们读鲁迅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文本资料, 因而思考对于“还原鲁迅的本来历史”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很多时候我提倡读史, 重视对野史、杂说所提供的史料研究的阅读, 特别包括批判性的书刊及文史资料。

其次, 制定读书目录表, 确定求知方向。关于鲁迅其文的研究很多, 有从散文集, 有从小说集, 有从诗集, 还有从杂文集的。有从哲学角度, 有从生命意识角度, 有从历史角度, 有从艺术手法角度, 有从文本角度, 有从儒家思想角度, 还有从《周易》角度的。有研读其思想的, 也有研读其意象的, 还有研究其词句的, 更有研读其价值的。总而言之, 鲁迅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 从医学到文学再到人学, 从创作个性到文学风格再到时代意义, 浩瀚书海, 纭纭众品, 想要择其一而读担心片面, 不能全面了解, 而要全面阅读, 那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必要的。因为精品极少垃圾甚多, 新颖独特切合真实的就更少了。更何况关于鲁迅其人的研究也很多, 正反面、推崇批评的比比皆是。所以, 制定计划明确书目及求知方向, 从某一侧面或角度展开, 发散性思考及研读精品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也是最难的一步。因为所谓的经典是历经岁月筛选并沉淀下来的, 但精品则不然, 近期内发表的见解看法很多, 有精辟也有一般的。选择阅读的过程很艰涩。最快捷的方式, 是读老师和他人介绍的推荐的, 还可上中国期刊网查核心期刊中较被认可及有一定学术地位被引为参考文献频繁年代较近的一些文籍。从这些入手, 再看其他的。

第三点是了解鲁迅, 由浅入深。根据自己的阅读, 总结出一个步骤:先读鲁迅的生平背景, 为人处世之类书, 再读其作品集, 特别是代表作, 再就是评论集, 最后是研究集。这些作品, 文字资料包括正面的、反面的, 也包括批判性的、质疑的, 鲁迅本人自写的、他人评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 阅读步骤可以是灵活的, 关键是要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 并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然而, 作为学生, 我们毕竟不是研究者各种客观问题不容忽视, 更不容回避。比如时间的限制、空间的距离, 学识水平的浅薄、现有资料的缺乏……因此读懂鲁迅对我们来说, 过程是艰巨的, 甚至有点不现实。有时, 我也在反思, 我们不是研究者, 这么广泛这么全面这么有难度的学习是否有必要。何况张老师只是让我们交一篇读鲁迅作品的阅读心得而已。关于这一点, 我也没有思考彻底, 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有收获”。

学习的意义应当是在过程, 而不是结论。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你曾阅读过一本书, 当你置身于人群和事物的混乱之中, 有时会莫名其妙的想起那本书的内容和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 你终于恍然大悟, 尽管是无意地、不假思索地翻阅, 那本书也在你的心灵中发挥着作用。潜移默化中甚至于你的整个的精神生活都受到它的制约, 并按照它的要求而改变。

最后, 整理读书笔记、学习心得, 然后动手写一篇“谈鲁迅”, 用自己的思维和思考方式辩证地组织文字。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 前三步只为这一步的实现。前三步是积累、聚集别人的观点见识, 最后一步是知识的内化及升华, 是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东西。前面, 听说了很多同学的讨论, 很不错。有些看法明显是“它山之石”, 有些看法是“自己的玉”却稍显稚嫩, 有些类似于很多人的已经发表过的, 不那么新不那么深刻。完全照搬他人的观点是毫无意义的, 而百思然后得出自己的见解却发现前人已先一步发表, 意义也不大, 如果能在了解最新的、前沿的、有价值、被认可或否定的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是学习的最高要求, 亦是最有意义的。实在没什么新见解, 也可以对已有观点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及现实进行诠释。

总而言之, 读懂鲁迅有一定的难度, 可阅读的文字资料很多, 择其精品而读非常重要, 注重个人思考善于辨证地质疑才能有自己的见解。关于鲁迅的研究各阶层各领域各地区各人各时都有自己的看法, 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会“沉下心阅读, 跳出来思考, ”, 不能盲从。有人说, 鲁迅只是一个被打下政治烙印的文人, 比他优秀的人多了是, 看看台湾, 看看香港, 看看外国人是怎么评价鲁迅的, 就知道鲁迅只是被“神化”的偶像, 其实质上没有那么好, 不值一研。对此, 我不敢苟同。虽然我也喜欢研读具有反面性质、批判性的、质疑的文学观点, 也喜欢读非国人角度的研究及见解。鲁迅之所以为鲁迅, 有其历史的客观意义, 至于被打上政治烙印, 有其偶然与必然性。换个角度想, 能被打上烙印, 必有其特殊意义, 这一点值得思考。鲁迅毕竟是中国人, 何况国人的见解不见得拙于外国人, 相反国人的时代背景社会阅历学时文化环境对鲁迅的理解更贴近更为深刻一些。

篇4:我们该如何读大学

对于校长、院长们的话,大学新生们听得很糊涂——高考报志愿时,老师告诉我们要关注就业前景,进名校就是希望今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一进学校,学校反而告诉我们不要关注就业,这是怎么了?这大学究竟该怎么读?大学的“功利”与“非功利”

其实,中科院大学校长和中大博雅学院院长的话,用在他们所在的大学并无问题,但若推而广之到所有大学就有问题,因为每间大学的办学定位均不同。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按照国际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定义,我国已在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笔者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尤其需要高校有清晰定位,这样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不同人才。但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方式不正确,结果导致各大学千校一面。

我国是通过扩大原来精英教育学校的规模,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这和发达国家通过发展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有着根本不同。这种大众化的方式,在迅速稀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挤占了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的空间。目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7.5%,可社会的高考焦虑仍在,原因在于社会只关注最好的一本院校、985高校、211院校,而对其他院校并不待见。另一方面,各校的办学定位也让人看不懂——像北大这样的学校,学校领导曾对社会宣布,要培养高级蓝领,而一批职业院校,则宣称要推进精英教育,结果是所有大学都趋向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教育部门也用每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来考核大学的办学质量。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语境下,就业成为选择大学的最重要因素。

其实,即使在大众教育阶段,也仍应有部分高校进行精英教育,这些高校不应以就业为导向,而应重视学生基础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之对应,其他大部分高校则应进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学生在选择精英教育学校时,就不应首要关注就业,而要关注这所学校给学生怎样的通识教育,进入这些大学后,自然按照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来规划大学生活;选择职业教育学校,则应重点关注就业,看这所大学能给学生怎样的就业技能,一毕业就胜任岗位要求。

当然,这并不是说,通识教育学校就无就业技能培养的内容,职业教育学校就无通识教育课程。大学需很好地处理“功利”与“非功利”的关系——通常来说,大学既有功利的价值也有非功利的价值,功利的价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非功利的价值,则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让大学生个体更完善。虽然非功利的价值,最终对功利的价值也有作用,但总体来说,很多学生更看重功利的价值,而忽视非功利的价值。在大学里,具体表现在,热衷“有用”课程,冷淡“无用”课程,关注就业类社团活动,过往的文学沙龙诗歌社戏剧社变得冷清,更有的学生,整-I"-~学习变为“证书化”学习,希望用考来的证书堆出灿烂的未来。

2015年5月,媒体曾报道,普通本科院校一名大学毕业生在4年学习中获得65个证书,可在求职时,投出的50余份简历却没收到一回面试通知。不排除用人单位对这名大学生确有学历歧视,可65个证书都没有打动用人单位,也值得一些正在进行“证书化”学习的学生警醒。证书是证书,能力是能力。证书过多有时反而令用人单位反感,用人单位会不禁怀疑学生的大学学习质量,更不说用人单位无法从这些证书中看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仅如此,还会让人觉得某些机构有滥发证书之嫌。

与证书类似,有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追逐社会实践经历。有的学生列出的社会实践经历竟有二三十次之多,在用人单位眼里,这不是说明经历丰富,而是说明学生浮躁、不踏实。因此,大学生应思考的是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设定明确目标,再根据目标制定提高能力和素质的方案,进而达成。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才会受用人单位青睐。

何谓高考“后遗症”

有些学生,在高考后即患上“后遗症”,症状如下:

其一,自觉已功成名就,开始享受人生。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老师常用“考上大学就好了”来激励学生奋战高考,让学生误以为高考后的大学生活轻松得不得了。统计显示,大学一年级是退学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学习达不到学校要求,多科挂科。

其二,对学校和专业不满,觉得混张文凭即可。

其三,没有老师家长管教,过自由生活。我国大多数学生是一路被规划、被管理而成长起来的,往往缺乏自主学习、自主规划和自主管理的能力,一旦离开被管理的环境,就容易失控。如我国大学生网瘾现象十分严重,被退学的学生十有八九与沉迷网络玩游戏有关。再如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也成一大问题。

高考“后遗症”还体现在当下“疯狂”的考研中。报道显示,我国2015年的考研报名人数虽有所减少,但也超过160万。考研之所以这么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有的学生认为高考失利,进不了理想院校,继而想通过考研来改变“出身”。目前,二、三本院校毕业生是考研的主力军,当中部分院校更以考研为办学目标,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动员他们努力考研。这让考研成为学生们的“新高考”,让本科成为了“高四”。考上名校固然可实现转变身份的梦想,但落榜的学生则易面临艰难就业的困境,因为他们大学的学习内容已被边缘化,盲目考研无法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当然,在批判学生的错误认知的同时,必须认识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存在的用人学历歧视。当社会以学历“出身”作为用人准则时,我们又怎么能对学生们提出什么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呢?

大学生会否成为创业“生力军”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教育部门出台政策,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各地政府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措施。在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有所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创业人群中,三年后仍在坚持的比例为47.5%,意味着超过一半创业者没有熬过三年。基于此,笔者要提醒,鼓励大学生创业必须理性——虽然创业失败并不意味着毫无收获,但贸然选择创业而导致失败,还是会给未来的职场和事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会浇灭其他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千生一面,更遑论就业竞争能力。当学生连找一份合适的工作都难时,希望他们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还给其他毕业生创造就业岗位,不过是异想天开。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一定程度折射出大学生创业的艰难,除了资金、人脉关系、不平等环境等,笔者认为不能排除学生自身能力的因素。

美国大学毕业生有20%选择创业,且创业成功率较高。不容否认,我国的政策激励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抛弃传统就业选择而投身创业,但要创业成功,还必须从根本上對大学办学和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必须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其结合办学定位,自主开设学科、专业及课程,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其次,在办学过程中,大学应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师资甚至学习时间,如果学生有选择权,就不存在休学创业的说法,学生可在求学过程中,选择先花一段时间去体验社会,感受创业。再次,对大学生创业的评价应更加公允,不能因他们选择在高新技术领域创业就赞扬,而在传统行业创业就冷嘲热讽,任何行业领域都需要创业者,才称得上“大众创业”。

篇5:读鲁迅的散文

17岁那年,我第一次感觉心里存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上帝,虽然面目还不怎么清晰,却不妨碍其神圣,她正在从书本里向我走来,我也迫切地想要迎上去。因此,1972年,我终于花了1.12元第一次买书了,买的是印着“内部发行”四个字的二册《鲁迅杂文书信选》。当时我的学徒工资是17.84元,这就意味着要省下两天的饭钱。之前已经通过自学文言文,通读过了《史记》等一些古籍,而从此读鲁迅,其力透纸背,一针见血的见解,让我对现实、历史都有了深入探索的浓烈兴趣。从那时起,四、五十年来读来读去,仍然觉得还是鲁迅有味。

知道有人不喜欢鲁迅我还要这么说,不仅因为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喜欢看到争的人就不会喜欢他;讽刺他留学时成绩不好的人,也肯定是没有学过多少外语的人,不然不会知道,鲁迅才学了两年日语,却在同样听日语讲课的日本学生中,成绩达到中上水平的不容易了。更重要的正如西班牙作家乌纳穆诺所说:“那些对什么都满意的人,才是祖国最大的敌人。”鲁迅要呐喊,他不能睁着眼睛看到人们堕落于瞒和骗的泥沼里,还在自以为得计地自娱自赞。罗斯福说过:“你带领人们往前走,回过头来一看,一个人也没有。”鲁迅不但不怕一个人也没有,他还要侧着身子前行,一边拿着他的投枪,与身前身后杀过来的刀枪格斗。从鲁迅那里,我也懂得了读诸子百家不仅在于接受知识,还要像盗墓者那样,透过厚厚的土层和伪装,探究里面究竟埋了些什么,直至带着敬意地打开历史的棺材盖,获取一点新的发现,从此读书就变得更有趣了。

传统的儒学之中,瞒与骗的线索俯拾即是,比如宋末人罗璧的《识遗》一书就提供了不少。其中有段孔子装糊涂的事很有意思,《论语·述而》中有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是否知礼一事,孔子立即做了肯定的回答。结果陈司败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听说君子不党,现在看来不是那回事。鲁昭公娶了吴孟子,可是吴国是泰伯之后,和鲁国一样都是姬姓,同姓结婚可以算知礼吗?言下之意当然是孔子有为鲁君讳护之嫌。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孔子时,孔子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罗璧和不少人都以为孔子承认自己错了,是“今得司败见非,受以为过,则他人不谬,所以幸也。”可是孔子真的那么容易承认错误吗?叫吴孟子,说明她是商人子姓的后裔,很可能是流落到了吴国的宋国贵族之后。和姓姜的孟姜女一样排行老大,而且来自吴国,并非和卫灵公夫人南子一样来自子姓的宋国,《左传》开篇也还有个鲁隐公元妃孟子,也已经证明其非姬姓。

还有孔子删定《诗经》之说,《诗经》中诸侯国都只有“国风”,天子的商周才有“颂”,可是唯独诸侯的鲁国有“鲁颂”,这岂不是僭越?可是孔子真的删定过《诗经》吗?《史记》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只说孔子以六经教他的三千弟子而已,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孔安国才说:“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撇去诸子百家和消失了的三坟五典,余下的都被他揽作孔门遗产了!如果他真的删定了《诗经》,那也应该是返回鲁国之后的事,可是他之前就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鲁国、齐国都有盛德之举,都有可能有过“颂”,只不过后来其他“颂”不见了而已。还有人发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观周乐,鲁国乐工为他演奏了十五国风和雅颂各部分,其分类篇目、先后次序和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而其时孔子才8岁。这么多诸侯国,经历这么长年月,采集来的诗只留下极少数是很自然的,根本不用劳烦孔子去删。

孟子提供的线索是,“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孔子,居然作了《春秋》?既然是孔子用来教学生的教材,又何以《论语》中只字未提?《春秋》是未曾解密的国家档案,设立史官,也是贵族们各种势力平很制约的制度,连国君都无权篡改,孔子怎么可能随便拿来笔削?

这些问题其实前人也有不少论述,但这些私生子般的历史遗留问题,看上去好像谁也不去关心,实际上暗中一直有人在有意无意地照看着。一般大学的教科书也中还是老一套,这更加刺激起我探究的兴趣。就像当时我不少认识的人,极想有所为而找不到途径,结果把乒乓打得无敌一样,我却因为生命的困顿,带着难以言说的寂寥,装作潇洒地转身而钻进了故纸堆,结果,不想有为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也让我在周围的.人群中,也把历史玩到了无敌的境界。最后也使我这个真实学历只有小学五年级的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在作协和师大举办的业余硕士班修完了修学。特别自豪于我的业余性质,从工作到退休,从工人、教师、科员,到当专职翻译去走完万里路,我居然没有中断过工龄,还既没有付出过高额的学费,也没有妨碍养家糊口。应该说,我成为日语翻译也和鲁迅有点关系。工作关系去了日本无数次,每次都会饶有兴趣地去寻找几处他的踪迹,也读了不少他提起过,或者交往过的日本作家的著作,这也引导我关注起了中日交往的历史。

前几天朋友聚会,谈起老后如何过的问题,我以为只要有书读就好,朝闻道,夕死可矣,其他都不必挂心,随缘就行了。我们也谈到了鲁迅,《鲁迅杂文书信选》中的具体内容则已经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但从这二册书中开始体会到的鲁迅精神,却一直督促着我努力去不废耕读,使我不敢懒惰也不想偷懒,乐此不疲于求索,每天不读点书就觉得不踏实。历史其实也确实很有趣,只要深入一点就绝不会枯燥,反而会像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女排打球,可以挥洒出积蓄了太久的精神力度。特别要感谢香港《文汇报》给予我不少发表的机会,加上一些内地的一些刊物上的零星文章,从起,至今我也有五、六十万字,自以为并非泛泛而谈的所谓国学著作了。自然,按照我一贯的办法,有所成功,说声“惭愧!”也就完了。

篇6:让我们共同真诚读雨抒情散文

思索着这一个命题,到底有什么希奇景象的呢?大地在深切地回答:希冀就在于光和水。我和你,为什么还要从几个角度读雨,――在大自然的风景里留痕着许多梦想心境。于是,我变成一个赤裸裸的孩子,在阳光风雨中追逐奔跑。于是,你飘然成为了那一片片热烈鲜艳美丽的花草。于是,我们都在在属于我们的土地上耕耘与收获。

真心叙说,在透明的光景里。

为此,所有的思维,都变成了雨水,不,是雨珠,点点滴滴了――我和你他和她所梦想的山情水梦。所有的庄稼和万物吐绿,所有的感情都饱满了。舞蹈的云彩,在大地的怀抱里激昂春秋。雨水和阳光,都是那样的实在真实。因为雨珠的真实,让我感悟万千。所有雨水的蔓延,使所有的东西复活,在光中滋润着那片无私的土地。

读雨,有许多得失的飘零激荡。

有多少的期待,让我和你都带着一种无私,清唱着那首歌谣走进了大野。风流激情了每一片荒野的形态,是那样的.美丽和丑陋。深切地,不,共同着有声有色了一片片家园。从此,青春了我和你的美好想象,――拥抱着丰硕与飘香的冷暖和得失。雨珠,在共同的追想里无悔无怨。雨珠,和我一起读着那一次次收获,沉甸甸着梦境。

共同的呼唤,就是风雨中荡漾。

风雨在天地中飘荡,让我真心读雨,别致风韵了许多思绪。真诚读雨,永远着生命的豪迈和真实。就这样,在土地的伤口上舞蹈,记住了那些歌舞的真情实感,每一个音符的节奏与韵律,无时不热情和洋溢着渴望已久的美好心愿,在花草的怀抱里倾注爱恨。雨水中,在你的抚摩下,思绪万千。雨珠里,在你的心目中,意气风发。

雨水的飘零,永远是那样的真切。

就在我和你的那一次次的也许中,变成了淋漓的景色。你和我,注定了那一回回的艰辛过程。犹如流行曲里的那一句句歌词或者音符一样,透明和晶莹了他和她的欲望。看,土地的伤痕里,在雨水中,得到了滋润。雨水,好象银珠一般的闪烁,捧着春华与秋实。雨珠,滚圆圆的溅落在我的心地上,饱满。风采着最朴素的景象。

感叹吧,让我和你都在雨中成长。

读雨,感悟到了生命的艰难困苦,人生如此。读雨,共同的心绪,就在雨水里得到了升华。也许中,你有你的伤痛,你有你的烦恼和怨语,别无选择,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大地,交给了那一片片吐绿的田园和山野,还有情感的深厚。所有的叙说,只能成为生命的收获。所有的得失,付出了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啊,让我们真诚读雨……

篇7:我们该如何伤感散文

走过阳台,天际一片灰色,如果不是远处灯光提醒,我可记否太阳不是初来而是归去。

思绪不知去向的游荡,没有可以驻足的地方。

想着又逝去的一天,怀着对灵魂的愧疚,只是嗤笑着,可笑又可悲······

秋风瑟瑟,如刀如剑,刺入那着装严实一心欲保暖人心底的温热。

从人们匆忙的脚步可以察觉到,他们在躲避着,或者可以说是逃避。

虽然他们极度一致的保持着脸庞的从容,但这却不可掩饰他们内心的害怕、无助、恐惧:一种对自然不可抗拒的害怕,对上天随意决择的无助,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恐惧。

同时,我也一样,作为其中的一位,我还没有装腔作势到可以无视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情。

对于明天,未来,我无从可知,那种大人嘴里呼之欲出我可预知却讲不出的结果,说不得,一说就错。

可能这是一个文化属性的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

我把大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勤奋上进型,他们在脑海中为自己构造了一张美好的蓝图。

为了这个,贪黑起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他们成为师长心中的好学生,同窗眼里的学霸,他们是榜样、楷模的代名词。

另一种是颓废堕落型,无心学业,挥霍青春,用尽自身精力,忘乎所以的玩乐着。

如此,被世人冠上混 蛋、垃圾的印章。

但不管是哪种,都染上共同的气息——迷茫。

我无意评价什么,自身有几斤几两,还是知晓。

这种话题牵扯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异于摆出一副不怕死的`架势,去探讨鸡蛋碰石头的结果。

曾有幸拜读佛教三世因果论,从中得出一个结论:佛讲究一个缘字,该来的总归会来的.我非有识之士,也悟不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这样离经叛道的言论。

只是我想质问,我们修的是什么法,求的是什么果呢?

大学,万万学子不惜白天黑夜为之奋斗的地方。

那是一座神圣不可侵犯的象 牙塔,成为金銮殿。

现仿佛经历历史变更,这里不再被社会认可,没有了月光的洗礼。

花前月下成为主流,玩乐伴奏,学分主唱,凑出一首青春有悔。

我们错了吗,我们一心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后我们却又装疯卖傻似的用尽一切可笑的反式弥补那颗快分裂的心。

我们错了吗,我们尽心尽意的实施着忠孝两千年的文化,从小到大按着家长要求与国家给予的方式活着。

我们错了吗,我们······是的,我们错了,但并不是错在我们没听家长的话,没有成为国家全能型人才。

我们错在没有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进行反抗,没有敢于站起呐喊,让世界听见这种声音。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我们甘愿做弱者吗!俄罗斯本是一个可以称霸世界的国家,却输在自身没搞懂的文化中,而美国却凭着他们那读懂的自主文化几十年之内成为一方霸主,联合国都成了失宠的王妃。

难道我们还要重现惨淡历史,让子孙陷入水深火热中。

是时候让民族巨人直起腰了。

黑夜凄凄,何必用清醒的头脑长生叹息。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放下虚有沉重地包袱,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当这个世界在你的耳边消逝不见,化作宇宙一粒尘埃,让灵魂接受洗礼,达到五蕴皆空。

相信我们每个存在,乃是所谓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奇迹。

万千星辰有属于自我的永恒光辉,勇敢的迈出那一步,向广阔天空发出对于生的渴望。

我是我,所以我该做我,我有我的色彩,不再坐井说天阔,用那快干枯的画笔,掷下浓重的一笔。

篇8:今天,我们该如何读《弟子规》

把包括《弟子规》在内的古典文本当作心性之学、当作道德之学来看待, 认为诵读这些道德色彩极为厚重的古代典籍, 有助于世道人心的改善, 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甚至能够疗治当今社会的乱象, 这是现今很多倡导和参与读经活动的人们的主要目的。中山大学的用心显然也基于此。实际上, 这种愿望注定是要落空的。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寄望于弘扬传统文化, 或者背诵《弟子规》来解决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 不过是一些人不切实际的想法。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读经的社会, 即便是全社会读经, 也没能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净化社会风气, 疗治社会的乱象, 挽救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危亡。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审慎评估古代经典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不能过高估计它的价值, 不能过分夸大它的功用, 不能对它寄予过高的期望。阅读《弟子规》并不能解决当今大学生的道德问题, 不能解决他们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师长、不宽容同学等问题。我们不能不顾变化了的情势, 不分辨其一般原则和具体内容, 不加转化地生搬硬套, 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

如果把《弟子规》当作道德之学来看待, 学习《弟子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条, 用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那么, 对于《弟子规》只能是虔诚地敬畏和恭谦地接受。因为它的原则出自圣人之口, 具体仪则源于贤者之手, 是道德的指南和行为的准则, 除了记诵、践行之外, 是别无审视、探究的空间的, 更不必说质疑和批判了。虽然一些人会说“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但实际上, 这里对学生的要求, 首先还是不加怀疑地相信和接受。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学习《弟子规》会有益于规范我们的言行, 学校不接受自由的思想, 学生不敢有独立的精神, 所以才出现很多学生从网络上复制作品、独立完成较少的状况。于是就出现了很滑稽的现象:在道德教育的名义下, 干的却是自欺欺人、背离道德的勾当。浪费大量的资源不说, 还导致大家普遍的对道德的轻忽和亵玩。不适当的道德教育, 造成了道德的虚伪, 其恶果甚至比道德教育的缺失还严重。包括中山大学在内的我们社会普遍的做法, 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有一种视角, 就是把《弟子规》当作一种知识之学、文化之学来看待。也就是说, 学习《弟子规》不是为了践行其中的众多的规矩, 不是为了力行其中的“劝”、力戒其中的“禁”, 尽管这里的训诲劝诫会对我们的道德心性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是把它当作透视清朝初年道德教化的一扇窗口, 理解古代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一条途径, 认识传统礼仪和习俗的一个渠道。这样, 即便是已僵死的教条便有了生机, 哪怕是最陈腐的道德也就有了意义。比如, 人们一再作为诟病例子的“亲有疾, 药先尝;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居处变, 酒肉绝”, 这是古代的礼制, 是古人的习惯或道德准则, 与现代人是否践行无关。而学习《弟子规》, 正是为了认识古代中国的礼仪规范, 了解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中国的古代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 《弟子规》就不是一个遵奉的对象, 而是一个探究的对象。遵奉的取向重在记取和掌握, 并用于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生活中践行, 它的前提是相信和接受。而探究的取向则是为了了解和认知, 明白它说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么说, 这么说的意义何在, 它的前提是质疑和批判。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独立自主地运用自己的理性, 超越这样那样墨守陈规的条条框框, 正是大学的意义所在。从这个意思上说, 《弟子规》这个历史上与《三字经》争夺启蒙课堂的读物, 大学生不仅应该读, 而且必须读。它的那些规条在现代具有怎样的价值?对于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是否有和有怎样的价值?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再者, 《弟子规》凭什么能与《三字经》争锋, 并在特定的地区一度使《三字经》“几废”, 它的魅力何在?这本身就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让现代大学生去读过去五六岁小孩念的传统启蒙教材很可笑。实际上, 视这种现象为可笑才真正地可笑。现代大学生的国学素养普遍较低、传统文化知识较为缺乏, 而传统的启蒙课本知识丰博, 编写得体, 很多读物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 是传统知识结构的缩影。其深厚的人文意蕴、丰赡的知识结构、精致优雅的祖国语言、巧妙精工的组织形式, 是一些有知识、没文化的现代启蒙读物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们之所以能进入启蒙的课堂, 并深得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喜爱, 主要是因为表现形式浅显通俗。它们过去培育了包括众多杰出学者和优秀文人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现在依然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知识的有效途径。我曾在课堂和各种场合, 力劝人们读《幼学琼林》, 如果把这本书读熟了, 传统文化知识会比自己的同学和同事丰富很多;如果把这部书读通了、读精了, 国学素养甚至会超过很多教授。

上一篇:无声的比赛小学作文下一篇:幼师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