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024-04-12

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共10篇)

篇1: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秋韵 宗璞

①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②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的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又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我说,那就待来生罢。大家一笑。

③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的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④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⑤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么?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⑥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在这里

一切都有了着落

⑦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7.作者说“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她要寻找的“韵致”到底是什么?(2分)

8.作者说“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别的蕴藏”指的是什么?(2分)

9.指出加点的两个“似乎”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①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②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10.文本是写秋的文章,可为什么要写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时讣告上的遗诗?(4分)

11.请简要赏析文章第四段的表达技巧。(6分)

参考答案:

7.由自然引发的对人生的大彻大悟。(2分)

8.眼前的秋景是美丽的,这美丽的秋景还蕴藏着美丽的人生,我们要珍惜这份美丽。(2分)

9.第一个“似乎”表达对这里奇妙景色的赞美。(4分)

第二个“似乎”引起读者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10.①总结全文,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上文提出的“我”要寻找的“秋韵”是什么(揭示出“秋韵”的深刻含义)。②升华主题,表明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11.可以从比喻、比较、色彩明艳、由远及近、动静结合等等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

篇2: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墨城红月

宗 璞

一过兴安岭,觉得天气猛然一凉。车窗外不再是无边的青纱帐,先是些高高低低的灌木丛,再过去,就是均匀绿色。这就是呼伦贝尔草原么?直到看见那黑色的,又有些透明的河水,才恍然,确实又来到草原上了。

不知为什么,这里的大大小小的河水都有那样一种黑色,它一点不浑浊,只显得有些冷,有些重。但它自己一点不觉得,只顾流着。草原上的中心城市海拉尔,意思是“墨城”。墨城(海拉尔)便在这样一条河旁。

草原毫无遮拦,这样开阔,这样坦率,只是一个劲儿的绿。天呢,却是变化多端。它常常显得离地很近,有时站在四不靠的草原上,总觉得天还是可以用手摸得到的,在大桥上看日落,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太阳如同从炉中锻出的铁,红得发白。沉下去以后,天边还久久地染着余光。我便想,那一块天,一定很烫很烫。

那云也奇怪。它仿佛不在天上,而在地上,应该说,就是在那天和地的交界上。像要往上飘,又像要往下落,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滴得下水来。忽然间云在空中活动起来,大块大块地往天边滑去,太阳马上就光灿灿的,照的人睁不开眼。天也骤然升高了,就是飞,也难得上去了。那些云,都集中到一堆,落到天地的边缘上,好像是谁在那刷了一笔浓墨。想来那里一定会下大雨,让丰盛的草原畅饮一番。再等一会儿,这一“笔”勾销了,却又在天的另一边,添上了一笔。这看不见的笔挥来挥去,云层就汹涌而来,呼啸而去,忙个不停。

一个傍晚,千变万化的落照已经过去了。只在天地间有一道明亮的红云,直从暮色中透过来。我站在桥上望着它,等它隐去,然而它竟不,只执拗地横在那里。等着等着,云层中忽然起了一团红光,像是个正燃烧的火球,滚了一阵,又倏地消失了。紧接着一个火球又是一个火球,都是那样闪着红光,滚滚而逝。

过了几天,便是中秋节。我看天的兴趣也达到了顶峰。因为那月亮更是奇怪,它从草原的尽头升起时,简直大得吓人,足像个汽车轮子——当然比汽车轮子好看。它照着刚被黑夜笼罩的绿色草原,现出一种淡黄的颜色。周围有轻云缠绕,引人深思。行到中天,便全没了,胸中再存不住半点杂念。等到将落未落时,却又变成朱红的颜色,在碧沉沉的天空里,红色那样含蓄,那样润泽。记得听人唱过一个民歌,其中有“脸上的红月亮”的句子,觉得奇怪,月亮哪有红的呢,最多是黄的。在这里,知道了月亮真有红的,而且是这样的红,那红色是活泼的,流动的,仿佛它正在红着······

曾和几位考古专家一同步月,他们用洞察过去的眼光看出这月光下的旷野应该是古战场。这一带民族复杂,地居险要,一向是争战的场所,然而那确都已成了过去。草原,在民族大家庭里劳动着,成长着。在桥头,又看见那老牧民,还是牵着那肥壮的马,大步走着。我们像老相识似的攀谈了很久。他小声告诉我:“咱盟里今年的牲畜,比去年增加了几十万头。”我看着他,高兴而又惊异。他,这个满面风霜的老人,关心的是整个草原的兴旺。扭转乾坤的不就是他,许许多多的他吗?

月光照着他骑马像草原上驰去,我也没问他家住在哪儿。月亮会知道的吧?它默默地照了几千年几万年了。它知道今天的考古专家们将来也会被别人考古,而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在怎样的创造历史。

我久久不能入睡。推开窗户,等着看那碧天红月的奇景。草原是多么辽阔,天空是多么明净,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多么好,便连月亮,也是红的啊!

1.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写出草原怎样的环境特点?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根据文意,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深层含意。

(1)在这里,知道月亮真有红的而且是这样的红,那红色是活泼的,流动的,仿佛它正在红着······

(2)它知道今天的考古专家们将来也会被别人考古,而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在怎样的创造历史。

3.本文写景细腻生动,匠心独运。请简要赏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草原景象的。

4.宗璞先生曾说“一篇好文章,我以为需要三个条件,即真情、洞见、美言。”请联系全文,对本文体现出的“真情”、“洞见”、“美言”三个方面加以概括说明。

答案

1.(1)草原碧绿开阔,河水黑色透明。(2)写草原“只是一个劲儿的绿”与草原天空景象的变化多端形成对比,突出墨城红月的多变美好的特点,突出草原的生机和美丽;写草原的.水草丰盛,为下文写草原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祖国的美好做铺垫。

2.(1)作者看到了碧天红月的奇景,突出了墨城红月的多变美丽;更感受到了祖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牧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红火,祖国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2)月亮见证了新时代的草原人民正在用火红的热情,努力建设国家,创造美好的生活,创造历史。

3.(1)合理安排写景顺序。作者以时空的变换为序,从黄昏写到日落,从草原、河水到云、月,由下而上,由近及远,全面展示草原景色的美丽;(2)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草原、河水的不变与草原天空的多变对比,将静态的红月写出了动态的美,将眼前景象和想像景象相互映衬。(3)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

篇3: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关键词:NAEP,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试题题型数量比较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和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题型与数量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NAEP2011八年级阅读共测试了三篇文章, 30道题, 其中选择题16道, 主观题14道, 两种题型几乎平分秋色, 平均每篇文章至少10道测试题。而北京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也是测试了三篇文章, 共8道题, 都是主观题, 没有客观选择题, 平均每篇文章最多测试三道题。很明显, 两者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的评价目的不同。NAEP阅读测试框架中把阅读定义为“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 包括理解书面文本, 发现和解释含义以及根据相应的文本类型、目的和情境使用这些含义”。这个定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从对阅读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NAEP阅读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查找/回忆、整合/解释和批判/评价等能力。每篇文章充足的题量可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 而这些能力的考查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又可以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很灵活。我国的“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并没有对阅读进行明确的界定, 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记忆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一项中列出了11个能力考查要点, 由于每篇文章测试的题目较少, 这些要点在考试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考查。

二、问题设计的比较

问题和指导语又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来明确答题的要求, 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来明确答题的任务。问题和指导语设计得清楚与否, 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效度。

2012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按照文体的不同测试了三篇文章, 记叙文测试的第二道题, 试卷中的第16题, 是这样表述的:

16.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4分)

记述文测试题的第三道题, 试卷中的第17题, 表述如下: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 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 (7分)

第16题题目设计简单明了, 学生读后不会出现歧义, 明确是结合全文来回答问题, 不能限于一个段落中。但是这篇文章语言诗意化, 有很浓的抒情色彩, 与考生平时的阅读有很到的差异, 题目有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来回答, 所以难度很大。第17题是考查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赏析文章的第三段, 但是前半句的描述很笼统, 中考说明对表达方式的要求是了解即可, 学生对描写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也只是有所了解, 那如何用来赏析呢?为防止死记硬背的情况, 不妨把描写和议论做一下细致的说明。在两道题对学生的限制太多, 学生都必须要结合原文, 这样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很少了, 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想法和见解。

NAEP阅读主观题非常注意问题的设计。下面以NAEP 2011 八年级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问题为例来进行简要说明。

第2题: 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

第11题 你认为参政扩大运动中的女性可能对文中最后一部分的描述——“渐变”, 会有怎样的感受?用文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和对事件的看法, 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 或是用文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 这两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题干中“你认为”更是在强调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观点, 并且言之有理即可。由此可见, NAEP阅读测试更侧重的是学生自己解读文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NAEP每一道试题都有清晰的能力和难度定位, 具有特定的难度等级和能力要求, 考试指向非常清晰。

三、评分标准的比较

在语文测试中主观题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使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对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但是答案的开放性却给语文主观题的评分工作带来了困难, 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下面我们以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和NAEP2012八年级阅读试题中, 第2题的评分标准为例来进行分析。

北京市中考语文第17题的评分标准

17.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 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 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 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 又爬起来, 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 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 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第2题的评分标准

2.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分数及描述:

第一, 完全理解。

这一级别的回答, 能通过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的特殊联系或者通过对文章开始与下文如何联系的理解, 来解释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述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

①我认为这是开始文章的好方法,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1776年阿比盖尔·亚当斯就已经想为妇女争取平等权, 但是却没有得到重视。

②我确实认为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好方法, 应为它说出了妇女权利运动最开始的情况。

③是的, 它为让你为下文的阅读做好准备。在开始讨论为独立而战和文章将要谈及的事有关。

④是的,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女性有取得和男性平等的决心。

⑤不是, 他们应该以1848年女性想要获得投票权来开始。

第二, 部分理解。

(1) 这一级别的回答要求能够提供基于文本的概括, 来解释对亚当斯的描写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他们不用说明对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关系的理解。

①我想是因为这一事件为文章的开始做准备。

②是的, 因为它让你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在妇女平等方面的言论, 并且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是的, 因为它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并且告诉我们将要读到的内容。

④是的, 因为引用历史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或者

(2) 解释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 但是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描写, 这么描写是否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这些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表达个人的意见。

①我认为这是文章开始的好办法, 因为讨论了独立权。

②不, 不完全是, 因为阿比盖尔所说的是女性还没有机会参加选举。

③她希望女性独立。

④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她坚持自己的信仰希望人们能起来反抗。

第三, 几乎不理解。

这一水平的回答提供不相关的信息, 或者无法支持个人的见解, 或者仅仅是简单的复述问题。或者是简单回答阿比盖尔·亚当斯的话而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①不是, 它会把一切弄乱。

②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它读起来非常枯燥。

③是的, 阿比盖尔做了一个很好的陈述, 这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④可能它们应该和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有一点儿联系。

⑤是的, 因为她敦促她的丈夫“记住这些女士们, 对她们要比以前更加支持女性们。

仔细对比两个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发现:

北京市中考语文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是按要点给分, 答对一个要点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然后把分数相加就是该题的最后得分。这种评分方法非常灵活, 便于操作。如第17题中, 答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找出议论的句子给一部分分数, 对这些描写、议论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给一部分分数, 整个题目的语言表达又要占一定的分数。

NAEP的评分标准是按照等级来给分, 只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NAEP阅读评分标准的制定是非常详细的, 把学生可能的答案尽可能的列举出来, 将这些的答案进行归类, 作为打分的分界线。第二题中把学生的答案分为完全理解、部分理解和几乎不理解三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又包括对回答的具体描述与说明、所得分值以及相应的样例。根据这些具体的描述与说明增加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也有效地控制了评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方云龙.开放性试题质量分析 (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02, (9) .

[2]姚永夫.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其解法初探[J].中学文科, 2001, (8) .

篇4: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1.文本选择。

2011年——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选考部分的题材汇总见表1、表2。

(1)文学类文本。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考试大纲》中规定文学类文本的选择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但全国卷在命题的选择上全部是小说,其中外国小说一篇,可见文本来源以中国小说为主。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而言,绝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可见文学类文本的选择偏向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2)实用类文本。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考试大纲》中规定实用类文本的选择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文学体裁,但在命题的选择上以传记为主,其中国外人物传记只有两篇,这其中的飞虎将军陈纳德自称半个中国人,是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可见来源的选择又是以国内名人传记为主。就传记中的传主而言,涉及到艺术、军事、经济、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所选人物不是热点追捧的人物,但是对现当代有一定的影响力。

2.题目设置。

高考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要求“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级能力和探究能力,占到能力考查六个层级中的四个,在题型的选择上,客观选择题的分值为5分,主观题分值为20分。

以往湖北卷的多项选择题是5选2,赋分规则是:2项正确得5分,1项正确得3分,考生的得分情况只有三种:5分、3分、0分。全国卷的多项选择题也是5选2,但赋分规则采用“分层级给分”的规则,即5个不同选项的分值是不同的。客观题在在选项设置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3分选项:能对全文进行整体概括、分析正确;2分选项:能对全文局部进行分析和概括正确;1分选项:能对文章细节进行分析,并有部分内容概括正确;0分选项: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均不正确。

全国卷的这种赋分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能更真实地反映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而且增加了得4分、2分、1分的可能性,对湖北考生而言是有利的。

2013-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选考部分的主观题题型汇总见表3、表4。

就表3、表4分析来看,题目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一贯性:就表3来看,小说的三要素是命题者设计题目的三个重要角度。全国卷特别注重考查小说的形象和情节,近五年以来文学类阅读题均考到小说这一文体的重要特征——塑造人物形象。该题从设题特点来看,表述简明,指向明确,要求做具体分析。就情节而言,重点考查小说情节中线索的设置、情节的详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包括序幕、尾声等对文章的作用。从表四来看,主观题侧重于对选文的信息和要点的整合归纳,探究题往往是联系现实、联系自我,侧重于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挖掘。

(2)开放性:

①题干的设置具有开放性。题干能给考生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便于考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从多方面进行探究。如2015年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第(4)题,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考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

②题目考查涉及到更广泛的内容。如2015年乙卷第四题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2015年甲卷就考到作为有学术性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就要求考生对传记进行分析评价。

③答案设置多元化。答案设置多元化便于考生展开发散性思维和多向思维。答案不再唯一,强调言之成理即可。

二、备考策略

1.抓住选文特点,训练有所侧重。

在全国卷中,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考出现内容出现。所以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训练应有所侧重。考生答题突出问题是遗漏要点,归纳不全。备考中应注重培养全面把握作品的能力和良好的归纳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在文章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后对其进行提炼和加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

我们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训练、反馈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文本欣赏课”要充分利用教材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能力、概括能力、鉴赏能力并形成系统。在传记文学欣赏课上着重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试卷讲评课”不能平均使力,学生出错率低的知识点可略或省,而学生出错率高的知识点则需重点突破;要注重知识规律的总结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注重落实。“专题复习课”要做到明确考纲,确定目标;专题训练,教给方法;归纳总结,提炼规律;反馈矫正,突出重点;实战演练,拓展延伸等。

3.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迁移。

高三的备考应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知识点逐一落实,是巩固课本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环节。通过各知识点的复习,在学生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对高考语文选考题的框架有一个整体认识,每个部分考查哪些相应知识点都了然于胸,每个知识点都清楚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应考,如何提高得分能力。

4.强化规范意识,避免无谓失分。

高考阅卷继续采用网上阅卷的方式,阅卷速度太快,对于学生答题的规范要求很高,最基本的要求,分点分条,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但是也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忠于文本”的原则。

篇5: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干细胞有两大类,一是胚胎干细胞,二是成年干细胞。尽管成年干细胞不如胚胎干细胞有全能性,但也具有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潜在的全能分化能力,比如能分化出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等。因此在胚胎干细胞受到伦理限制后,研究人员的目光转到成年干细胞上,试图诱导成年干细胞定向、定型生长,以治疗相应的疾病,比如修复心肌以治疗心脏病。但是,大规模的临床实践证明,成年干细胞还是逊色不少,因而治病救人的重任还是非胚胎干细胞莫属。

去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世界上三项最大的干细胞试验治疗结果。在德国和挪威进行的这三项临床治疗试验证明,把心脏病存活者自己的骨髓干细胞输注到他们受损的心脏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治疗集中心于心脏病导致的心肌受损,由于受损心肌力量减弱,不能把血液有效地泵到全身组织器官,因此专家尝试用病人自己的成年干细胞来修复他们的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在治疗中对病人用心导管术注入骨髓干细胞,并且用小气囊堵住心脏有规则的血流几分钟,以便让输入的干细胞能在心脏生根。

挪威的研究人员对50名一周前患了心脏病的病人注入他们的骨髓干细胞,同时对另一组情况相似的心脏病人进行对照安慰剂治疗(未进行干细胞治疗)。遗憾的是,6个月后注入骨髓干细胞的病人和进行对照安慰剂治疗的病人的病情相似,均无重大改善。

德国的研究人员对101名一周前患过心脏病的病人注入其自身的骨髓干细胞,而以另一组103名相似的心脏病人作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4个月后,接受骨髓干细胞的病人心脏改善了5.5个分点,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病人的心脏功能也改善了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骨髓干细胞可能有用,但作用不明显。

第三个研究也是德国医生进行的,试验的对象是至少3个月患过心脏病,但平均患病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病人。研究人员对28名病人注入了其自身的骨髓干细胞,对24名病人注入其自身的循环血中的干细胞,还以23名病人作对照组,进行安慰剂治疗。治疗3个月后,接受骨髓干细胞的病人心脏泵血能力比其他两组病人改善了3个百分点。

尽管这三项研究都表明接受自身骨髓干细胞的病人心脏功能都得到了一点点改善,但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并非明显,而且他们的生存期也不比没有进行骨髓干细胞治疗的病人要长。但是,为什么前一项研究中注入干细胞和未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几乎没有差异,而后两项研究中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却比进行安慰剂治疗的病人的改善有微弱的优势呢?虽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但可能的解释是,注入的干细胞数量有差异,或者说有多少干细胞在心脏扎根并分化成新的心肌细胞以起到泵血的.作用还值得研究。

由于还有一点点的功效,目前还有10多个公司在进行骨髓和脐带血干细胞的治疗研究。问题就自然回到了胚胎干细胞上。因为过去中,动物实验证明,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分化成神经细胞,而且能生长成搏动的心肌细胞,当然这种情况还没有在人身上试验成功过,但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人身上推论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要使再生医学获得发展,治疗各种重症病人,就非得依靠胚胎干细胞不可。

19.上述文段中有关“干细胞”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干细胞有两大类,一类是胚胎干细胞,一类是成年干细胞。有全能性的是胚胎干细胞。

B.干细胞中的成年干细胞能分化出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等,具有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潜在的全能分化能力。

C.在治疗心血管病上,成年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成年干细胞还逊色不少。

D.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病的试验,研究人员采用的是成年干细胞,以目前研究情况看,成年干细胞治疗受损的心脏,病人心脏功能的改善还是比较明显的。

2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大规模临床实践表明,治疗心血管病,成年干细胞比不上胚胎干细胞,但用胚胎干细胞治病,又受到伦理的限制。

B.《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世界上三项最大的干细胞试验治疗结果,有一项是挪威的研究人员进行的,另外两项是德国的研究人员和医生进行的。

C.这三项最大的干细胞试验表明,用成年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病,病人心脏功能只得到了一点点改善,病人的生存期也不比未注入干细胞的病人要长,但是注入干细胞的病人主观感觉要好些。

D.挪威研究人员与德国的研究人员及医生进行的试验,都用心脏病人注入自身的骨髓干细胞治疗和另一组情况相似的心脏病人未注入干细胞治疗相对照。挪威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中,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和未注入干细胞的病人治疗效果几乎没有差异。

21.下列各项中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上三项最大的成年干细胞试验结果不如人意,看来目前人们不得不停止骨髓和脐带血干细胞的治疗研究以寻求他法。

B.由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受到伦理的限制,因而用胚胎干细胞细胞进行的科学实验一般是在动物身上进行。

C.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分化成神经细胞,而且能生长成搏动的心肌细胞,这是胚胎干细胞在动物身上实验的结果,在人身上也肯有相同的结果。

篇6: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第二点是“实用”。这个地方不是简单的实用、适用,而是指的人伦日用。李泽厚叫实用性,金关道叫尝试性。中国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走火入魔,因为我们特别重视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但是如果有的事情,超出了感觉和经验,我们往往也会陷入某种述乱和失望的状态。因为理性化的程度不高,所以我们也容易被一些人所欺骗。我们应该讲究实事求是,合乎情理.对神也同时采取实用的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

第三点是“和合”。人道效仿天道,天道落实于人道,所以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服乎天,应乎人”,这句话来自《易经》,《易》里面有一封(革卦: 祭莫之日用俘虏作人牲,亨通,吉祥的卜问)就是讲革命的。所以我们中国的革命传统也可以追溯到《易经》。汤武和周武王,一个革了夏来的命,一个苹了商纣的命。因此,对天、对自然界,我们要顺应,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而对人,我们要响应人的基本需要,满足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可“和合”不是说我们都合到一起,都变成了一种混沌状态。这不符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思想。这里面有不同的要素,有天有地、有阴有阳、有火有水等,而这些不同的要素之间对立共生; 所以自然界也好,人类社会也好,才能够生生不息,才能够不断地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三个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制裂开来,这对于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能够有很大启发。中国人认为儒释道可以合起未,我们可以三教并带。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因为西方人是讲信徒笃真,你信这个种,就不能再信其他种了。而我们三教并并带相交,只要是对我们生存发展有利,不管什么样的文化要素,我们都可以吸收包容,所以中国人的包容性非常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磅的一项是(3分)

A.“易”既指日月的变化,也指蜥蜴的交化,《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源头。

B.“生生不息”是《易经》的核心意思,“易”包含了“变”“不变”和“简易”三种意思。

C.孟子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体现了每个中国人把香火交传下去的重大责任。

D.我们对神采取“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这不是讲究实事求是,不是合乎情理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生生”,通过对“易”的两种解释来说明它的变化精神。

B.文章从“生生”等3 个方面来概括并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说明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传统根源.

C.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既雨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阐释了中国人的乐观心态和包容精神。

D.末段比较了西方人讲信徒笃真和中国人三教并带的不同特点,说明中国人对不同文化要素有包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有的事情超出了感觉和经验。我们就会陷入某种迷乱和失望的状态。

B.中国的革命传统可以迫测到《易经》,其原因是《易经》中的革卦就是讲革命的。

C. 响应人的基本需要,满足人的生命发展不仅是“顺乎天,应乎人”的体现,更是“生生不息”的要求。

D.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既要生生不息。又要不断变化。“和合”对于创建和谐社会有启发。

试题答案:

1.B(A项“《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源头”,说法绝对,原文是《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C项“每个中国人”扩大范围。D项意思和原文相反。)

2.C(不是总分,是分总结构方式。)

篇7: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在这南方丝绸古道上行进,你会发现较为完整的石阶上,深嵌着一个个马蹄踏出的蹄窝,像是钤印在五尺道上的省略号引人遐思,又像是凝重的眼睛,虽已老迈昏花,却潜藏着无尽故事。踏上它时,感觉有幽远的回声透出;登上高处,那声音渐渐雄浑起来,飒然撞击着岩壁,动人心魄。

此刻,你一定对脚下的每块石头充满敬意。它们恪尽职守,雄踞于此千年,坚实的肌体不知承载了多少行旅脚步,目睹了多少世纪风雨。在它们的记忆中,一定有当年大唐命官袁滋一行,不畏艰险,肩负使命从戎州行至此地,踯躅于古道的情形。

站在五尺道上,仰望袁滋当年的摩崖题记。其笔画线条有如血脉般充满张力,依然可以感觉到袁滋当年持笔时涌动于心的情感。少年便才华出众的工部员外郎袁滋,被朝廷委以持书修好与大唐隔绝已久的南诏的关系的重任。这无疑是一个影响历史的重大使命。然而在朝廷派遣往谕官吏时,竟有多位官员以西南遐远而拒绝前往,唯有袁滋欣然赴命。烟瘴蛮荒的云南边地,路途遥远,险阻万端。袁滋一行历经数月艰难跋h,终结了南诏与唐朝对抗40多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西南的重大使命。这块历经磨难的摩崖石刻,穿越时空,与空谷的风声、水声、足音一起,述说着民族融合的历史。

举头眺望对面如削的崖壁,只见其凹陷处,摆放着几具一睡至今的神秘k人的悬棺。相传25前,曾参加过周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的k人便在这片高山峡谷中繁衍生息。勇武善战的k人去世后的丧葬方式,充满着独特无畏的惊险。他们让逝者聆听着奔流不息的涛声安眠,希望其灵魂如同岩石般永远凝固在那里,与日月一同守望着故乡,倏忽间便千年已逝。当岁月演进到了又一个新世纪,沉睡瞩望在高山岩壁之上的k人,突然被车水马龙的喧嚣声惊醒了。古老的豆沙关,在短短30多年间被彻底改写了面貌。在这古老关隘的天堑峡谷中,呈阶梯状层次分明地分布着河道、五尺道、铁路、325省道、渝昆高速公路。凌空飞架的大跨度高速公路大桥,彩虹般将两山衔接起来。站在袁滋摩崖题记处望去,那图景就像是天地间的一部壮阔五线谱,汽车、火车、船只、人影如同音符般游动于其间,在古老的峡谷中鸣响着一曲交响乐。扼守着历史咽喉的古老豆沙关,而今将郁积于心的块垒一吐为快。

登上豆沙关,走过一道“k道春深”牌坊,一座古朴繁华的古镇出现在眼前。谁能想到,眼前这座古镇,十年前因一场地震毁于一旦。十年春秋,从灾难中站起来的k人后裔,以先人血液中的豪迈气魄,不弃故土,在这里重建起了新的家园,古老血脉再次焕发出不朽辉煌。

在盐津牛寨乡桢楠保护区,挺拔着一片郁郁苍苍的古桢楠林。桢楠是不可多得的名贵树种,自古就被誉为高雅君子。在一处村落旁,几株笔直高大的桢楠树冠如云,自成一片天地。穿行其间,忽见一株不知何时被砍伐的桢楠,以其不离故土的巨大树根托起两间屋宇。有朗朗书声盈耳,走近一看,竟然是由两间陋室组成的一所小学。十几个孩子正全神贯注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望着眼前的景象,我顿时觉得一股力量从地下升腾而起。那株被砍伐的桢楠残木虽已没有了躯干,却仍以深扎于大地的根系,托举着我们民族的未来。

思绪间,五尺道上的猎猎长风掠过耳边,石阶蹄窝中回响着马的嘶鸣声……“轰”的一声,天真活泼的少年们从教室冲出,欢声笑语地跑过那株枯守在侧,坚如磐石的桢楠树墩,消失在那片风姿千古的桢楠树林中。

栉风沐雨的千年豆沙关,后人又将在这里听到什么样的回声呢?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尺道又称“k道”,是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40年来,古道已退出了沟通蜀、滇交通的历史舞台。

B.古道天堑峡谷中的壮阔五线谱,是“k人”后裔继承先人血液中的豪迈气魄在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明证。

C.文章以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层次分明地将古老豆沙关的情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D.作者行进在五尺道上,思古览今,虚实交织,使文章既具有深邃的`历史厚重感,又不乏现代气息,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5.文章以“五尺道的回声”为题,作者在古道上听到了哪些“回声”?(5分)

6.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蹄窝,像是钤印在五尺道上的省略号引人遐思,又像是凝重的眼睛,虽已老迈昏花,却潜藏着无尽故事。(4分)

(2)扼守着历史咽喉的古老豆沙关,而今将郁积于心的块垒一吐为快。(2分)

试题答案:

4.B.(3分)

5.(5分)

①袁滋一行古道踟蹰与摩崖题记述说的民族融合的历史回声。(2分)

②汽车、火车、船只、人影在古老的峡谷中鸣响的交响乐与豆沙关将郁积于心的块垒一吐为快的面貌改写之声。(2分)

③村落小学教室里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与欢笑声。(1分)

6.(6分)

(1)比喻,(1分)将“蹄窝”比作“省略号”和“眼睛”,(1分)形象地写出了静默的古道历史悠久,见证了千年风雨,引人遐思。(2分)

篇8:江苏省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评述

一.命题重视选文的人文价值、社会意义

文本坚持取诸中国现当代名家, 如周国平、雷抒雁、汪曾祺、阿城、宗璞等。从文本选取的题材看, 或叙农事, 或写婚嫁, 或称颂善道, 或历险天堑, 或表现民族大爱下的师生情谊。文本内容总带着某种人文情怀、人性思考或民族大义, 体现着深厚独特的审美情趣。

《一幅烟雨牛鹭图》中抒写的“漠漠水田飞白鹭” (王维诗句) 的“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 表达的“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 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的回归情怀, 又怎不令囚居钢筋混凝土编织的鸽舍中的现代人眷恋徘徊?雷抒雁在《麦天》中写道“麦天的日子, 累人的日子”, 这种“鲜亮”“有滋有味”的火辣辣的劳动日子, 不正是漫长的传统农业时代里勤劳的中国人祖祖辈辈所过的日子吗?华夏生民正是在紧张火热的劳动生活中, 在忙碌后的平和、闲散中, 煎熬出“新麦入囤, 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的简单朴实的乡土气息, 浓缩出“女人心疼侍候男人, 男人劳累为了女人”的淳厚、和谐、本真的亲情滋味。汪曾祺的《侯银匠》主要叙述那个旧时代社会底层的手工匠人的寻常生活故事, 咀嚼出有甜有苦的人生况味。老银匠父女相依为命, 他倾其所有还尚觉亏欠地张罗女儿出嫁, “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 意味深长”。张笑天的《上善若水》 (文本经命题人严格删改后) , 以水比喻“上善”, 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 做事要做上善之事。可谓用心良苦地对高中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阿城的《溜索》竟把走路写得如此惊险, 文本所描写的生存画面所张扬的“原始、野性的阳刚美”, 足以让90后考生惊讶世上还有这样的路啊!而文本所写的自然景象、人物态度的确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倾向: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对平庸、畏难的厌弃等。宗璞的《西征记》节选《“这是你的战争!”》对每一个当代青年考生又何尝不是一剂唤醒民族大义的猛药。设若我们的青年考生处在抗战时代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像那个蒋姓学生选择逃避做一个大打折扣的人呢, 还是学那个澹台玮主动应征自觉担当民族的责任呢?

由此看来, 考场阅读, 又何尝不是一种审美体验、人生经历、人性考验和人格教育!

二.命题规范, 提问指向明确, 答案要点简赅

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本身存在很大困难。要求对一篇文章漫谈式地随意发表点看法比较容易, 但要求围绕“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语文能力层级, 从语词、语句、语段、全篇等不同层面来设计简答题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则颇费头脑。因为弄得不好就会陷入肢解文章或偏狭理解的尴尬境地。把阅读作为信息加工手段来进行标准化考试是比较容易操作的;而阅读作为一种情感活动与审美体验则难以进行标准化考查。传言作家本人与一些文学名人都做不好高考题, 原因大概也正在此吧。阅卷时统一标准是在追求共性, 力求公正, 命题时鼓励创新恰恰又必须打破常规, 张扬个性, 这在语文阅读考试命题与阅卷中永远是一组对立矛盾。为此, 江苏省高考语文命题, 尤其在阅读命题上是十分下工夫的, 这表现在命题的规范性、指向性, 答案的要点式、简约化。

笔者的经验:规范的命题题干通常都包含提问范围、提问对象、提问焦点、答题要求等四个要素。比如:

2008年第12题:“小说第二段 (“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 , 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本题提问范围是文本第二段, 提问对象也是一个语言片段, 提问焦点是问“作用”, 答题要求是从“全文情节展开”角度, 并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说明”。还有2009年第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和2010年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 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命题都对答题角度做了明确规定。会审题的考生自然不会乱想乱答题。

有的命题题干还特别具有暗示性。如2008年第14题:“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 请简要分析。”问的是人物形象, 但根据题干的提示, 答题必然与“花轿”密切相关。而它的答案要点设置也极为精确简明: (1) 要花轿早有打算; (2) 改装花轿心灵手巧; (3) 出租花轿善于经营, 贤惠体贴。围绕“花轿”而展开的人物行为与人物形象一一对应。又如2009年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 但不以描写见长, 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命题人更是在题干中做足了暗示, 既然“不以描写见长”, 答案中当然不须答“描写”, 而应该考虑“记叙”“议论”“抒情”等其它几种表达方式和一些典型表现手法。2010年第11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的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题干中已经提示考生文本描写出了峡谷的自然特征是险峻, 这对后面探究题答案也做了暗示。“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 战胜艰难”;作者写高山峡谷, 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 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011年第12题题干提示了手帕是一处“细节描写”;第13题:“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 对比鲜明, 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题干中明确告知考生两组师生对话描写对比鲜明, 并规定答题角度是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这两个方面。

考生若能看准题干中这些有效的暗示信息, 对路思考, 规范作答, 得分率必然倍增。

三.命题重视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和语文素养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似乎对概括分析能力情有独钟, 几乎年年都有集中考查综合概括能力的命题, 即使分析题目, 在分析中也有概括。概括分析能力甚至在不同题型中反复考查。例子如下:

2005年第16题: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 请作简要概括。

2006年第16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结合全文, 简明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2007年第14题: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008年第14题: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 请简要分析。

2009年第12题: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2010年第13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 请统观全文, 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2011年第13题: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 对比鲜明, 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上述命题, 甚至包括探究题在内的其它题目, 作答时都要求很概括很简赅, 体现较高的语言文字组织加工能力要求。考生语文素养不高, 阅读食之不化, 盲目照抄文本原句是要吃大亏的。

四.探究题尚在不断“探究”中

2008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将探究能力层级定为最高级F。2009年江苏《考试说明》对探究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

笔者以为, 探究题型的产生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之一的“发现·创新”目标的相关表述:“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尝试新的方法, 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 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探究”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即探索研究”。其中, “探索”有“多方寻求答案, 以解决疑问”的意思;“研究”有“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的意思, 还有“考虑或商讨问题”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商务印书馆, 第1325页) 。由此笔者认为, 探究就是基于问题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和个性化的创意表达。

然而目前江苏高考中所见的探究题表现为命题开放度、发散性不足, 从答案设置来看, 命题人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考生的“欣赏个性”, 目前的命题尚未实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的评价理想 (《课程标准 (实验) 》2003年, 第23页) 。学生“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 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不得而知, 因为从试题参考答案中,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命题人一方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

江苏高考近四年典型命题:

2008年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 但写侯菊的文字多,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6分)

2009年第14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6分)

2010年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2011年第14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 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6分)

有关文章对探究题做出了自己的“探究”, 认为“探究题的创新性体现在设计的问题应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上。如果探究题的内容仅限于对文本语言、思想情感及艺术技巧等的理解赏析, 那就是老套的题目”。“ (探究) 题目内容应在高中毕业生应有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基础上, 向‘大一些’、‘深一些’、‘难一些’的方向定位, 以体现试卷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以利于筛选高素质的人才”。该文作者对2009年江苏卷探究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从此题的设计意图来看, 是要考查学生对作者创作思路和创作意图的把握。但是这个题目好似一个信息筛选题, 并不能考查学生多少探究能力”。其理由是:“学生只要梳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再抓住文章开头的提示……就不难得出答案。因此这个探究题只要在文中仔细找找有用信息就可以了, 并没有什么可深入探究的, 也不能考查出学生多高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 (出处同上) 照此说法, 2010年江苏卷探究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从其答案设置来看, 也不过是从文中找到有用信息, 分类归纳即可。2011年江苏卷探究题则几乎没有探讨研究的空间, 相比之下, 2008年江苏卷的探究题倒是更像探究题。

有必要强调的是, 新《课程标准》 (2003年) “阅读与鉴赏”的目标要求之一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我们当前的高考阅读命题似乎在尊重和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方面, 一直存在先天性不足。如何在阅读命题中有效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如何通过探究题的形式来考查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如何充分尊重考生答题的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探究题的确还处在不断“探究”中, 有待积极探索尝试, 这将是今后高考阅读命题的巨大发展空间。

篇9:宗璞秋韵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就是从所读的文章中获取有效信息。文章中的信息有两种:一种是显性信息,就是文章直接告诉读者的,这种信息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一种是隐性信息,就是文章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的,而是作者用委婉曲折的手法告诉读者的,这种信息需要读者透过文句的字面意思,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挖掘它的含义。学生对前一种信息的获取比较轻松,而对后一种信息,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我们阅读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和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呢?一是要注意文体的特点,二是要把题目带到文章中去,三是要掌握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感觉无处下手,解答起来也不着边际。做现代文阅读题目固然需要良好的知识功底,但如果能遵照一定步骤,理清思路,也可化难为易,提高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水平。下面就现代文阅读谈谈一点体会。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带着题目阅读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筛选出相关信息。阅读时,要重视标题、起始段、结尾段及各段落的首尾句的相关内容,理清全文的脉络。阅读时既要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要力图获取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既要注意文中隐含情感的文字、传递知识的语段、阐释观点的段落,还要特别注意超出常规的新思维。

二、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

问题的相关信息往往在一定的区间,同学们要能联系上下文,准确找出包含答题所必需信息的语段。

三、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这类题目的语言表达,可采取诸如“摘录法”“浓缩法”“拼接法”“改写法”“活译法”“仿写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四、快速浏览全文,拟出答案

⑴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概括中心要点时,要注意保持概念的一致。对于文中比较长的句子的紧缩,要注意把握住其要点。

⑵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⑶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达要精练确切。

⑷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

⑸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题干常能显示命题意图,显示答题的方向,显示答题的区间,显示答题的方法。

⑹借助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标题法——从标题理解中心来作答;

开篇法——抓住首段中心句作答;

结尾法——用画龙点睛的语句的意思作答;

摘录关键句法——利用文中议论、抒情的关键文字作答;

自拟法——根据理解,抓住写作目的作答。

当然,阅读是读者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与认识,不能强求一致;但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答案的准确度,提高得分率。

【试题演练】

(一)写给母亲

贾平凹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了,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是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还是认为她在挂液体了,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了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唆唆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带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2012年第1期《文苑?经典美文》)

1.本篇文章成功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描写“我”的一处细节简要分析。

2.仔细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后文:三周年的日予一天天临近。

前文: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后文:

4.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我”“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

5.母爱是最伟大无私的。请你写出一句有关母爱的名言。

(二)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

赵畅

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只是,到了后来,有的人在频频撞了南墙以后,才觉得有受骗上当之感。“‘故事’变‘事故’”,乃此之谓也。

有个读小学的孩子,尽管平日说话做事显得很机灵,可学习并不用功,于是,学习成绩不免受到影响,有一次竟还考了不及格。对此,孩子的家长不以为然,依然很自信,自信孩子智商高,以后一定会赶上去的。因为放任自流,缺乏与学校沟通,缺乏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和正确引导,孩子成绩每况愈下便成了必然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的自信,源于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智商高”?后经了解,原来,他听信了爱因斯坦孩提时的“故事”。

殊不知,这个传说中的故事,该是以讹传讹的产物。真实的情况是: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异,而不是后来认为的劣等生。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故事——小时候学习不好,长大后同样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是令很多家长“失望”的是,爱因斯坦12岁就开始自学微积分了。

也难怪,有识之士直言不讳:“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精致包装,很多重要事实不会告诉你,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父母是IBM董事,是他们给儿子促成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是啊,当人们听完许多关键“细节被故意忽略后的不厚道的“故事”后,有可能会出现“事故”——因为人们听信之,“以为从此以后自己走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即使偶遇失败,也是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一个人的成功,是基础条件、机遇希望、家庭背景、天赋经历等诸多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成功人士要重新复制自我都不可能,遑论后人一定能复制成功。真正能够复制成功的,便是自我悟彻、自我把握、自我努力。

英国剑桥大学对从本校毕业的曾获诺贝尔奖的专家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并非天才,中学时代学习勤奋努力,顺利考上剑桥;大学时代大多也是埋头学业,成绩优异;工作后,有的潜心科研,有的将科研与商业结合,但基本仍是兢兢业业,钻研不止,最终走向辉煌,名利双收。而美国一本知名杂志对各界成功人士的调研同样表明:在天赋、智慧、机遇、能力、勤奋、斗志、毅力等十几个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奋。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故事”,不要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只须在乎自己的判断,在乎勤奋、毅力等“大道理”——“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2012年第1期《今日文摘》)

1.本篇文章议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请你简要回答文章论证的过程。

3.请你解释文章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遑论:

4.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句中的“大道理”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篇10: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儒家美学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道家美学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禅宗美学是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儒家突出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其实就是讲和谐,儒家尤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的思想是入世,道家的思想是出世,禅宗的思想是循世。我们可以各列举一位唐代的诗人来说明。儒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他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道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因为他是典型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禅宗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是典型的禅宗思想的代表人物。

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杜甫身上也有道家的东西,李白身上也有儒家的东西,王维身上也有儒家甚至道家的东西。比如,王维进朝做官肯定要按儒家的方式行事,上朝是儒家,退朝是禅宗。所以说,他们每个人身上三种美学都有,只不过是每个人更侧重哪一种。另外,一直讲儒道互补,庄禅相通,这八个字概括了三种美学、三种文化相互渗透的特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果大家去过青岛崂山,就能发现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和平相处,互不侵犯。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是什么教派都能留下来。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中国都有分支,但是谁也不占统治地位。

再一个是艺术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的空间,尤其是道家和禅宗。刚才讲了儒家是入世,但是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比如说中国画家中著名的元代四大家、明代四大家、清代扬州八怪全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家和禅宗里面尽情地遐想。而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很多知识分子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如德国哲学家尼采,他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名著《悲剧的诞生》中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尼采自己就没有做完这场梦和演完这幕剧,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而自杀了,因为他钻研越深入,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也是一个典型例子,茨威格就是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双双服毒自尽的,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越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而中国的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精神的家园,失意之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

1、下列关于原文传统美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是由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家组成的。儒家美学以孔孟为代表,道家美学以老庄为代表,禅宗美学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B、就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政治思想而言,在唐代的典型代表是:诗圣杜甫代表儒家思想,诗仙李白代表道家思想,诗佛王维代表禅宗思想。

C、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在我国,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都能保留下来,世界上三大家教在中国也有分支。

D、中国的文人失意之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突出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就是讲和谐。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由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B、虽然杜甫是在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C、道家思想是出世,禅宗思想是循世,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唯一的精神空间。

D、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一同服毒自尽,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他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者具有相互渗透的特点,儒道互补,庄禅相通就是很好的说明。

B、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青岛崂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可以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又如王维身上既在儒家的东西,也有道家的东西。

C、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历代知识分子失意时的精神家园,如中国画家中的明代四大家扬州八怪等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禅里尽情的遐想。

D、西方很多知识分子越钻越深,越来越迷茫,缺少研究道禅一样的美学,所以他们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如哲学家尼采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答案:

1、B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中就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政治思想而言一句偷换概念,从原文第二段各列举一位唐代诗人来说明和第一段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可看出

2、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作为精神的家国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唯一的精神。唯一这一修饰词语,与原文理解有误。

上一篇:团员教师年度评议表下一篇:小圩中学两项督导评估迎省检工作实施意见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