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essive的名词

2024-05-21

impressive的名词(共9篇)

篇1:impressive的名词

The system uses an impressive graphical interface.

这一系统采用了特别好的图形界面。

The building looked as impressive in actuality as it did in photographs.

这栋大楼外观雄伟,与照片中所见一模一样。

He gave an impressive speech to a receptive audience.

他做了一次感人的讲演,听众深受感动。

There have been some impressive entries in the wildlife photography section.

野生动物摄影部分已有一些上佳参赛作品。

She was very impressive in the interview.

她在面试中表现得十分出色。

篇2:impressive的名词

时尚顾问将示范如何穿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The speaker tried hard to impress the audience but left them cold.

讲演者试图感动听众,但他没有打动听众的心.

The boys were vying with each other to impress her.

小伙子们争着给她留下好印象.

Time has left its impress upon him.

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记.

The size of the castle and its commanding position still impress the visitor today.

城堡很大,加上其居高临下的位置,至今仍让参观者赞叹不已。

They are notorious for resorting to trickery in order to impress their clients.

篇3:impressive的名词

人类对语言的运用、理解和表达会因认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同时认知方式的不同也是造成各民族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认知语法认为, 词语意义与该词在说话人大脑里被激活的概念是对等的, 意义包含了各种知识系统, 信息和视觉影象。每一个语义都与一种意象相对应, 名词的意象既可以是静态、具体和抽象的事物, 也可以是不同程度上的动态意象, 这就为词性之间的转换使用提供了认知基础。正如赵艳芳所言, 在所有语言中, 词性之间无论有无形式变化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这是自然认知的结果 (2001:145) 。动词化现象涉及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象声词等词类, 本文选取名词的动词化现象作为基点, 从认知的角度对现代汉英两种语言名动化现象进行对比。

二、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名动化现象及其作用

(一) 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化。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这一语法概念, 但是, 现代汉语的活用现象也比比皆是。CHAN

&TAI按照原生名词与动词的关系将汉语中的名源动词归为如下四类:

1.放置动词。例如:漆qī to paint

新安装的门都漆上了白颜色。

2.处所动词。例如:窖jiào to store in a cellar, to cellar

上秋的时候, 这一带的农民都喜欢窖上一窖白菜萝卜, 以备冬天食用。

3.目的动词。例如:串chuàn to string

农民们把玉米串成串晾干。

4.工具动词。例如:锄chú to hoe

他吃完饭就急忙下地锄地去了。

事实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语言也在逐渐演变。在现代汉语中, 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变, 句法也在不断复杂化, 还新出现了一批被用作动词的名词, 如:流水、宝贝等, 表现出若干现代汉语独特的语法特点。如动词化后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 表示动态, 后边可以带宾语、补语, 前边可以受“不、没、已经”等的修饰, 还可以重叠。如:

例1:他要是和所长有一腿的话, 我不是收拾他, 就得狗着他点, 先狗一下试试。 (老舍《离婚》)

“狗”是名词, 在句中用作动词, “狗着他点”即“像狗讨好主人一样讨好他”之意。

例2:十多年后……才明白, 耿直、粗野, 什么也不想不怕不愁, 石头打到头上, 也不躲不避的罗怀净, 原来也这样人情过, 忏悔过, 痛苦过…… (傅天琳《我的小屋》)

句中“人情”本来是名词, 作者却用作谓语, 还带时态助词“过”, 是将它当作动词用, 意思是“有人情味”。

例3:这天塌下来, 有我朱老忠接着。朱老忠穷了一辈子, 可也志气了一辈子。 (梁斌《红旗谱》)

“志气”是名词, 在句中后面加时态助词“了”, 当作动词来用。

例4:张国劲认准了林总是和某一个男人廊桥遗梦来了。 (毕飞宇《林红的假日》)

“廊桥遗梦”本是一本流行小说的书名, 此句中用作动词, 指发生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那样浪漫的故事。

(二) 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化。

较之汉语, 英语的名动化现象范围更广, 用法也较广泛。无论是单纯名词、合成词还是专有名词, 在英语中均可以发现其动词化的用法。

例1:Don't baby your child.

不要娇惯你的孩子。

baby, 宝贝 (n) → 娇惯 (v)

例2:He foxed me out of 20 dollars.

他骗去我20美元。

fox (n) 狐狸。由于狐狸具有狡猾、善欺骗的特性, 所以可以被用作动词“欺骗”。

例3:Let’s chopstick for dinner again.

让我们再吃中餐吧!

句中复合动词chopstick (chop+stick) 来自复合名词chopsticks (筷子) , 等于“have Chinese food”, 即从原义引伸为“吃中餐”。

例4:The angry audience rotten-egged the speaker.

愤怒的听众向演说者扔臭鸡蛋。

句中的复合动词来自复合名词rotten-egg (臭鸡蛋)

此外, 一些包括人名、地名、商标名、科技名词、体育术语等专有名词也能动词化例如:

例5:They are boycotting the shop because the people who work there aren’t allowed to join a union.

他们联合抵制那家商店因为它不许员工加入工会。 (boycott来源于Charles Boycott.查尔斯·博依克特。他因拒绝减租而被革职, 于1880年流放到爱尔兰。专有名词Boycott 后来被转化为普通名词, 作“联合抵制、联合拒绝购买”来用。后来被转化为to Boycott, 等于 (usually a group of people) refuse to do business with 即“联合抵制、联合拒绝购买”。)

例6:Mother Hoovers the rooms every other week.

妈妈每隔一个星期用吸尘器打扫房间。

此句中, 工具型动词Hoover来自《胡弗牌》吸尘器的商标名Hoover, 它是以美国吸尘器制造商W · H · Hoover的姓氏来命名的。动词化了的Hoover相当于口语中的“vacuum”, 即“用吸尘器打扫”。

例7:He’s going to O. J. his way out of his marriage.

他打算谋杀妻子以结束婚姻。

(O.J.是美国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O.J. Simpson.他因被控谋杀妻子以达到摆脱婚姻关系而闻名于全美国。此处, O.J.代表O.J. Simpson的这一典型行为。)

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名词动词化的例句会发现, 两种语言的名动方式基本相同, 只是转换程度和处理态度有所不同。从认知角度解释, 这是由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语言观造成的。汉语词汇词性转换了, 并不认为是另外一个词, 词义还存在于此词中;而英语则不同, 一旦词性转换, 各自引申各自功能的意义。因此动词化成了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构词方式, 而在汉语中, 动词化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修辞手段。

(三) 名词动词化的作用。

名词动词化, 不但解决了符号有限性和表达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使词汇量得到控制、使用率得以提高, 更使得语言简洁流畅, 减轻了人们记忆的负担。在某些用法中, 名词动词化后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原生词, 相当于一个小句的内容。举例来说:“别张飞了。”《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勇猛善战、嫉恶如仇, 却鲁莽暴躁, 其形象深入人心。如果对某人说“别张飞了”, “张飞”后面加了动态助词“了”, 很明显是把“张飞”当作动词来用。其中包含的意思就是:“别像张飞那样暴躁、鲁莽了。”把“张飞”当做动词来用, 既使其中包含的浓厚劝解意味得到委婉表达, 又使听话人的自尊心得到了巧妙维护。否则, 要想表达这么多的信息, 达到这么好的表达效果是很难的。

英语中名词动词化的使用也有同样的作用。例如:

Jack often uncle-Tomed his boss.

杰克常常对他的老板谄媚逢迎。 (Uncle Tom, n. 汤姆叔叔。他原本是美国女作家斯托的小说Uncle Tom’s Cabin (《汤姆叔叔的小屋》) 中的主人公, 1927年Uncle Tom 被喻为“逆来顺受的黑人”。) 这里把“Uncle Tom”动词化, 巧妙地传达了“Jack”这个人喜欢溜须拍马、献媚逢迎的性格特点, 达到了很好的讽喻效果。

可见, 动词化使原生词的形象具有了动作意义, 把复杂的动作转变、发展浓缩在一个词之中, 扩大了词汇的意义层面与表达层面之间的弹性空间。动词化现象反映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共性, 更多地承载着思维过程的简化与凝练。此外, 汉英名词动词化除了最初目的“为了弥补词汇缺项”相同外, 而且在使用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可以视为修辞现象, 名词动词化可以使语言简洁生动, 新颖别致, 幽默风趣, 生动形象;并且能伸缩文身, 使语言具有均衡美、变化美, 句式灵活多变。请看以下例句:

比喻: Boys threw rocks at her and then ducked out of sight.

男孩子们朝她掷了几块石头就像撒鸭子似地跑开了。

夸张: Settlers flooded from Europe to America in the 19th century.

十九世纪欧洲移民纷纷涌到了美国。

借代:The newspaper headlined the artist’s arrival in the town.

报纸以通栏标题形式报道那位艺术家到达的消息。

双关:The dialogue sparkled with wit. 这段对话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就目前情况看, 名词动用虽然是临时的, 具有偶发性的特点, 但从认知上来看, 动词化现象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同一性。例如:

把铁丝窝成圆圈。

Swallows are nesting in the woodshed.

(燕子在树上垒窝。)

“窝”与“nest”在语义上对等, 都指的是鸟窝。然而在动词化的过程中, 汉语以形象为视角, 表现的是鸟窝的形状;而英语以概念为视角, 表现的是概念的动作化。这与两个民族语言的发生、发展与及其历史、宗教、信仰、社会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以及地理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因此, 英汉两种语言的名动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值得我们继续探究。

三、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汉英语言观、名动化及实践意义

从认知角度看, 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名词动词化没有质的区别, 其相似性揭示了汉英动词化中的突显是源于同样的身体和生活经验, 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但两种语言有不同的语言观, 就其原因是两个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思维。

汉语是“意合”语言, 词类缺乏形态变化, 没有形式标记, 只要字义之间的组配有现实根据, 符合社会习惯要求, 就可以组合成句。“意合”的总规则在语言表现形式大体为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 上句启示下句的注意范围和陈述走向。与印欧的形态性语法规则相比, 汉语语法规则隐性的。人们要想辨别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的意义及其所属的词类是否有所变化, 必须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英语则属“形合”语言, 词语形态标志丰富, 词类界限明晰, 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也较稳定, 更加强调结构的完整性与严密性。正因为如此, 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化, 就是把一个词从外表上完全地转化成动词来用, 具有动词的一切用法特征。

总之,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与重组的复杂体系, 词汇也是在不断地保持平衡有序规则的同时, 通过不断创立新词或使用词类转变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名词动词化是语言不断演变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人类认知的同一性是理解任何语言的前提, 没有这一基础, 任何理解与交流都是无法实现的。这不仅为更加深入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指出了方向, 而且对语言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就是说, 学生既要识记字词的指称义, 还要熟知其隐含义、引申义和联想义。需要注意的是, 要防止学生刻意转变词性的倾向, 滥用动词化。

摘要:词类转化是解决语言符号的有限性与语言表达要求无限性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名词动词化现象进行比较, 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探究造成两种语言转化异同的深层次原因, 以期对日后的对外汉语和英语的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汉英对比,名词动词化,认知语言学

参考文献

[1].Clark, E.V.&H.H.Clark.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J].Language[1]Vol.55, No.4.1979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黄伯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4].王薇, 孙毅.现代英汉语名词动用对比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5].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7].杨龙秀.名词动化的动因、条件及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篇4:impress的第三人称单数

impress的用法:

impress的用法1:impress不用于impress sb sth 结构,其间接宾语由介词on引出。

篇5:impressive的名词

Last night, I saw a great film, Forrest Gump. I am greatly impressed by this film, by the stories of Forrest Gump. Forrest Gump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 He was born mentally retarded, and he was discriminated by others. But his mother is a strong female who encourages Gump to be strong and live the same as normal people. Besides, he meets Jenny, a tragic but kind-hearted girl. With the love of his mother and Jenny, Forrest Gump begins his running all his life. I am moved by his strong will, kindness and optimism. There are many miracles in his all life which seem impossible to him. But I know is reasonable, because he wins them with his noble personalities.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大片——《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以及阿甘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阿甘出生在一个小村庄。他天生弱智,受到别人的歧视。但是他的母亲是个坚强的妇女,她鼓励阿甘要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坚强地活着。后来,她认识了珍妮,一个悲剧但又善良的女孩。在他妈妈和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开始跑遍整个人生。我被他坚强的意志,他的善良以及他的乐观所打动。他的整个人生充满了许多对它来说是不可能的奇迹。但是我知道这是合理的,因为他用他高尚的品质赢得了这些。

篇6:impressive的名词

1. On British Elementary Education

During my stay in the UK, I as well as my peer teachers experienced the equal,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relation ship among people; mean-while we saw with our own eyes the harmony and quietness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Wherever we went, the verdant green colour were always around us, Seagulls, and pigeons flying freely over our heads, kids playing happily in the grass. However, as an educator, what impressed us most still is the advanced and developed elementary education.

When you visit any class in the UK, you’ll find the school there is rather like a multifarious factory. You might be surprised by the noisy class, in which students act so randomly that it can hardly be called a class. You might sign with emotion how relaxedly and how happily the British students are learning. You might also be shocked because your deep-rooted educational ideas have to face challenges. Then you’ll have to think. Why are there s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n education and talent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As we all know, in China, we have been so far used to having more than fifty students sitting neatly and quietly, listening to teachers. We have been used to making the school and class the tool and place to pass on knowledge, judging the students’ responses just by what is called “standard keys”. We have been used to expecting the success of our students, which is our final expectation for them.

However, in the UK, the education doesn’t focus on passing on knowledge, but on serving the live people. That is to cultivate a human being with independence in working and thinking, one with special personalities, and with speci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techniques. This is what all the schoo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activities set for and measure by.

They think that once one has master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 subject and learned how to think and work independently, they will surely find their own way in the society, and can fit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more easily than those who just get the details of a knowledge. Therefore in class, teachers often ask a lot of open questions. They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give out variety of different answers to them, what is more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is the course of thinking, rather than the result of it. No winder that once an English educator said, “The aim of our teaching is not to teach our students to be as exact as computers as calculators, but to teach them to learn how to use the tools to serve their work.” Don’t you think this is 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ideas of the British education?

Absolutely, the educators in the UK think the forming of personalities and cultivating of characters depends on the labour and behavour, not on any language that one hears or speaks. That’s why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al method i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do plenty of actual deeds. During the stay there, I saw a lot of kids of 5 years or even younger started their own projects by collecting materials themselves. In physics classes, they study the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ircuit. In science technology classes, they learn to go on line to search information, sending e-mails. In design technology classes, they learn to make potteries or woodcut. In art classes, they learn to make sculptures, or draw abstract portraits of their own, hands full of paints. No wonder that when we visited several English families, we always couldn’t help saying that English people are all musicians, painters, DIY masters. Actually, all of these would never happen, but for the English educational method which focuses on actual deeds.

When they try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skills and abilities, more attention is also paid to developing their harmonious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ies. They aim to teach children to work, to find joy in working, to develop the corporation among their peers, and realize the important social value of the work. To them, the purpose of working is to practise their efficient ability or get the thanks from others, rather than being outstanding. Teachers are always skilled in finding virtues of each student, encouraging them to express their different opinions bravely. They encourage personalities and special talent as well as the spirit of the corporation.

2. On British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UK. We seldom saw any parents hold babies in the arms, instead, they push cradles or have their babies stagger along with them, nor do they pack their young tightly, even it’s cold when we all wear woolen sweaters, some kids still a small T-shirt, leaving their legs out. In the park we often saw a whole family relaxing there, parents talking, children playing, never involving each other. British parents start to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s independence as early as they can. They seem never to spoil their children, never look on them as their accessories. Instead, they treat them as independent human beings, even though they are so little and young. You can’t imagine how equal and relaxed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Parents respect their children’s characters, hobbies, determination and their privacy. They never force their own opinions or them or ask them to do what they dislike to. My hostess has a daughter of 18, who often comes back home at midnight. But she never seems to evaluate her life. Just ask whether she is busy and what she is doing with her friends. I wondered why she bothered her so little. She smiled, “It’s true we bore her. All what means is that we just gave her her life. From then on she has been an independent girl, she has the right to choose her own way of living. She has her own freedom. I believe and respect her choice.”

3. On British Teachers’ puzzles.

In the UK,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s small, usually 20 or so, never more than 30, But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takes charge of all the subjects of a class. A middle school teacher has to face different classes in the same classroom, although they have assistants who prepare the teaching tools,deal with the management of the class discipline. No matter who they are, they always work hard from 8:15 a.m to 4:00 p.m, They usually give 6 class a day, with a break at noon for snacks. After work when they come home, there’s no doubt that they should set down to preparing next lessons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y also have to go through student’s work. But the salary is low, compared with some other jobs.

Another big issue is the discipline. Since there’s too much freedom in class, anything might happen among students, who are of different races. It’s very troublesome to manage the class well, Teachers can do nothing to those mischievous children but pursuade them again and again. The most serious punishment is to take away his right of playing for a moment. Even worse, parents always, take side in their children’s bad behavours, Saying they have right of listening or not listening .This will affect teaching quality badly, bringing about a number of troubles.

篇7:impressive的名词

英语中的“名词+名词”结构有三种表现形式:1.两个名词分开来写, 如dust storm (沙尘暴) ;2.两个名词间有连字符“-”联结, 如sky-jacker (劫机者) ;3.两个名词词根组成一个独立的词, 如snowman (雪人) 。

本文仅以第三种形式的英语“名词+名词”复合名词为对象来同汉语中的“名词+名词”复合名词做比较。由于对各词的划分还不十分明确, 本文讨论的名词, 其指称的事物是具体的单一的事物, 且不包括专有名词和术语。

这类复合名词, 英语和汉语有同样的结构形式, 都是“名词+名词”, 现代汉语又称为“联合式”。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组合词语的词义关系上, 汉语的两个组合部分都处在平行的地位, 是并列而平等的关系。如“路”和“线”、“眉”和“目”、“手”和“足”、“分”和“寸”、“人”和“物”等。它们关系密切, 或同义或反义, 都处在同一语法和语义的层次上。与汉语不同的是, 英语的两个组合部分的语义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前一词语修饰后一词语, 限定和说明后一词语的属性。词义的重点落在后一词语上, 两个组合词语的语义关系较为松散。如:

汉语英语

路线→路+线boyfriend (男朋友) →boy (男孩) +friend (朋友)

眉目→眉+目cowboy (牛仔, 牧童) →cow (牛) +boy (童)

分寸→分+寸moonlight (月光) →moon (月) +light (光)

笔墨→笔+墨toothbrush (牙刷) →tooth (牙) +brush (刷子)

潘文国等的《汉语的构词法研究》一书中详尽研究了汉语的构词法, 阐明了汉语有别于英语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 即音韵特征在汉语构词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真正了解了汉语构词法的特点, 我们才有可能对基于英语语言产生的西方语言学理论的阐释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他认为, 对复合词意义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研究复合词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二是研究复合词的语素义和整个复合词义的关系。

根据复合词的语素义与整个复合词义的关系, 可以把“名词+名词”复合名词分为三类:

A.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 可以互相说明。如“体制”、“价值”等。英语中几乎没有这类词。

B.两个词根结合起来后产生新的意义, 如“骨肉”是至亲的意思, “眉目”是头绪、条理的意思。英语中也有很多这种类型的复合名词, 如“snowman”是“雪人”的意思, “rainbow”是“彩虹”的意思。

C.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 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 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如“忘记”只有“忘”的意思, “动静”只有“动”的意思。这类词又称“偏义词”。英语词汇中没有这种现象。

根据复合词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可以把“名词+名词”复合名词分为以下几类:

A.构成关系。两个语义成分, 一个所表示的人或物组成了被另一个所表示的人或物。如snowman (雪人:表示用雪做成的人形物体) , teenageer (青年人:表示由十几岁的年纪的人组成) 。这类关系表示两部分语义之间构成材料和成品之间的构成关系。

B.从属关系。两个语义成分, 一个表示整体, 另一个表示为整体的一部分或特征之一。如:houseroof (屋顶:表示房屋的顶部) , hillside (山坡:表示山体倾斜的部分) 。这类关系表示的就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

C.行为与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如:firefighter (消防队员:从事扑灭火灾活动的人员) , sportsman (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的人) , 这类关系表示从事的行为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D.同位关系。两个语义成分分别代表了两个相互补充类别的交叉分类关系, 在深层结构上可以互换位置, 如:girlfriend (女朋友:表示朋友和女性这两者意义的交集) 。

E.比喻关系。两个语义成分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 如:egghead (书呆子:光头和鸡蛋很相似, 光头则给人聪明“绝顶”的感觉) , brainstorm (头脑风暴:形容脑子转得快, 像暴风一样) 。

F.工具或者目的的关系。一个语义是另一个语义的工具, 如:mailbox (邮箱:用来放邮件的箱子) 。

另外复合名词的两个组成词根之间还有时间、空间和来源等关系, 这类词多为分开写的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限定或修饰成分, 本文不进行详细讨论。

篇8:最时尚的“碳”名词

碳源:与碳汇相对,它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其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低碳:英文为low cart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破为主)排放。

碳足迹(carbon footpri nt):也称为碳概况(Carbon Profile),它标示着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量越高,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零碳(carbon neutral):又称“碳中和”。二氧化碳通过生产生活中用电、开车、乘机等排放到大气层,个人、家庭、组织或公司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进而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达到“零碳”——碳的零排放。零碳通常通过第三方(如保护国际)支持节能降耗项目(如使用太阳能风能)或者植树造林项目。以一棵树一年能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计,抵消排放量,需种植的树木数(棵)=二氧化碳排放量(Kg)÷18.3。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LCE!: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或指一个经济系统的碳足迹接近于或等于零。

碳交易: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交易。

全民减排计算器

http://www.acca21.org.cn/eser/counter/index.htm

篇9:“大+时间名词(的)”再议

一是宋玉柱先生认为:进入这一格式的时间名词, “表示的都是有其特殊性的日子”[1]。例如, 可以说“大星期天的”, 因为星期天与平日不同, 是休息日, 但“大星期一的”就站不住脚;可以说“大初一的”、“大十五的”, 因为“初一”、“十五”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不平常的日子, 说“大十三的”就没有根据。针对于宋文的观点, 沈阳先生提出了质疑:1.“大清早的”、“大晚上的”并不是什么特殊或重要的时间, 为什么也能说呢?2.“过年”、“国庆节”可以进入这个格式, 为什么同类的节日时间名词“七一”、“建军节”等不能说呢?在此基础上, 沈文通过对时间名词的分类分析, 以及对后续成分的考察认为:这一格式中的“时间名词”并不表示特殊重要的日子, 而往往是“不工作及不适合工作 (或反过来说是应该休息或适合于休息) 的时间”[2]。因此沈文认为:“‘大+时间名词 (的) ’的用法, 其实也就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 即大致上可以认为是跟中国传统上对劳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2]。如:

(1) a.大过年的, 别老忙工作了。

b.大冷天的, 就在家呆着吧!c.大晚上的, 你还往出跑呀?

“过年”、“冷天”、“晚上”等时间名词在人们的心理当中属于应该休息或不工作的时间, 那么它的后续成分一定是“不工作”、“不出门”等表示“休息”的内容 (包括广义上的) 。这种分析解释了对宋文提出的质疑, 也对这一格式中“时间名词”的类别加以补充。最为重要的是, 沈文从心理活动和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 指出这一格式的后续部分都表示“怎么样”或“别怎么样”, 这是我们所认同的。但是,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的认知程度与范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因此对于一种语言现象的使用规律的认识越具普遍性、概括性, 对于语言的学习、运用和研究才会越有效。我们认为, 仅仅用表示“不工作”、“休息”意来概括“时间名词”有失片面, 无法解释以下语言现象:

1.例句 (1) 中的“大过年的”、“大冷天的”、“大晚上的”后续句除了可对应表示“不工作”、“不出门”、“休息”等内容, 为什么同样也可对应其他后续内容, 如:

(2) a.大过年的, 两口子能不能别打了?/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b.大冷天的, 你怎么穿这么少?

c.大晚上的, 看恐怖片太吓人了。/别讲

鬼故事。

上例中的“两口子能不能别打了/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你怎么穿这么少”、“看恐怖片太吓人了/别讲鬼故事”与“不工作”、“不出门”、“休息”等并无关联。同样, 为什么“大冬天的”、“大夏天的”可说, 而“大春天的”、“大秋天的”不说, 仅仅是与中国传统劳作时间“春种秋收而冬闲伏蛰”的认知相统一吗?可是我们在说“大冬天的”、“大夏天的”时, 往往后续句与工作、休息与否相关联的使用是很少的。如:

(3) a.大夏天的, 出门也不带个帽子, 不怕晒黑了呀?

b.大冬天的, 别等交通车了, 打个车吧。

2.一些表述, 如“大星期一的”、“大儿童节的”、“大圣诞节的”等原来也认为是不可用的, 而在现实语言现象中也有使用, 该如何解释。

3.为什么“大泠天的”、“大热天的”可说, 而“大暖和天的”、“大凉快天的”不可说?这些疑问我们都无法用原来的观点加以解释。

为了回答以上疑问, 我们先来看一下进入这一格式的时间名词到底具有什么特点, 是不是时间名词如果是表示“不工作”、“休息”的时间, 即可进入这一格式。通过对于例句的观察, 我们发现:“大+时间名词 (的) ”与其后必然出现的后续句构成一种因果关系, 即“大+时间名词 (的) ”表示原因, 后续句 (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反问还是陈述) 表示结果。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解释, 原因中的“时间名词”在人的心理认知当中, 由于约定俗成地具有某种显著且突出的语义特征, 而必然引出后面的结果。即使后面的结果不出现, 我们也可以结合具体语境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因此, 我们也可以把“大+时间名词 (的) ”看作是后续句的转喻。也就是说, 二者处于同一认知框架内。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各种相对固定关联的模式, 它已经被普遍感知和认可。而“时间名词”的显著度是这一认知框架成立的必要条件。因此, 进入这一格式的时间名词一定要具有某种显著且突出的语义特征, 才会自然而然引出后面的结果 (也是说话人要陈述的主题) 。同时, 认知语言学还认为, 同一个现象由于人们的注意点不同或观察角度不一样, 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意象”, 也就可能有不同的意义。那么, 同一个时间名词, 在不同的语义背景下, 可能会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倾向, 这也恰好说明, 仅仅以“休息”、“不工作”作为进入这一格式的语义标准是不全面的。

如表示节日的时间名词“过年”、“中秋节”、“五一节”等, 它们在人们的普遍心理当中具有“休息”、“放松”的语义特征, 同时也具有“祥和”、“热闹”的语义特征, 因此, “大+时间名词”的后续句除了表示“休息”、“不工作”的意思之外, 还可表示“和谐”、“吉祥”的含义,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上面例 (2) 中的a句可说的原因了, 而并不是这种用法只出现于例 (1) 类的句中。同样在沈文中认为不可用的节日名词“六一”、“三八”, 因为也具有突出的隐含意义, 即与“孩子”、“妇女”相关, 因此也可听说这样的句子:

(4) a.大六一的, 怎么不带孩子出去玩?

b.大妇女节的, 还让老婆回家做饭呀?那么为什么同样具有明显语义的节日“七

一”、“重阳节”等时间名词一般不能进入这种格式呢?我们认为, “时间名词”的语义特征既是一种客观存在, 更是一种主观感受。对于那些人们关注较少或在生活当中特点不够显著的节日, 无法在人们心中形成明晰的印象与感受, 自然不会引出大家普遍接受的相应的结果。如“重阳节”对于很多人, 尤其是年轻人来讲, 它所隐含的特征是模糊的, 无法进入某一认知框架。当然, 人的认知是受到社会、文化、民族、政治等许多背景影响的, 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因此, 原来陌生的节日可能会渐渐变得熟悉, 特征日趋明晰。比如, “复活节”、“感恩节”一般不进入这个格式, 而“圣诞节”、“情人节”却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如:

(5) a.大情人节的, 怎么没送女朋友花呀?

b.大圣诞节的, 街上怎么没有一点节日

气氛?

原因就是“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西方的节日, 已经被国人逐渐接受, 尤其在青年人当中已经成为较重要的节日。既然这些节日隐含的语义特征越来越突出, 其引发出的后续结果自然也会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同和接受。而“复活节”、“感恩节”还是大多数国人较为陌生的节日概念, 其中所蕴含的语义特征也是模糊的, 因此暂时还没有进入这一格式。举个更为通俗的例子, 在我国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制之前, 我们只说“大星期天 (的) ”, 而实行之后我们也说“大星期六 (的) ”, 就是因为实行了“双休日”制之后, 星期六也和星期天一样具有了突出而明晰的语义特征:放松、休息。这说明人的认知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我们用“是否具有突出而明晰的语义特征”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为节日, 有的可说, 有的不可说;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原来不说或少说的, 现在却被普遍使用。如果仅用“是否传统节日或是否休假”来说明, 或者用“是否不工作或休息”来解释, 是不全面的。

同样, “冷天”、“热天”最根本、最突出的语义特征是人们心理上对温度所产生的反映, 这种反映可以是“不宜出门”、“在家休息”, 也可以是“多穿/少穿衣服”、“遮挡太阳光”等, 所以例 (3) 中的使用也是常见的。再说“冬天”和“夏天”。“冬天”、“夏天”在进入这一格式的时候, 其突出的语义特征和“冷天”、“热天”是一致的, 强调的是温度带给人的感受, 用法也和“大冷天/大热天 (的) ”一样, 而并非“冬天和夏天是休息的时间, 可用‘大冬天/大夏天 (的) ’;春天和秋天是春种秋收、劳作的时间, 不可说‘大春天/大秋天 (的) ’”。因此, “春天”、“秋天”由于不冷不热, 其语义特征不够明晰、突出而不进入这一格式。

再如“早晨/早上”在人们心理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开始/起点”、“安静”, 而这种“开始”在人们认知中往往隐含着 (应该是) “好的开始”之意, 因此会有这样的表述:

(6) a.大早晨的, 发什么脾气?/别找不痛快!

b.大早上的, 能不能安静点?/就听你吵

吵了。

同样, “晚上”最突出的语义特征不仅仅是“休息”、“不工作”, 还有“ (黑所带来的) 不良心理感受”, 所以 (2) b的表述也很常见。因此, 把是否具有突出而明晰的语义特征作为时间名词进入“大+时间名词 (的) ”格式的条件, 是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的。

值得注意的是, 往往语义特征突出的时间名词, 大多是在人的心理认知中处于边界状态的时间。因为边界状态的词语处于一种刚刚发生变化或即将发生变化的状态, 因此更能引起人的关注, 更能突显其语义特征。如“星期”当中只有处于一周末端的“星期六”和“星期日”被认为是可进入这一格式的时间名词, 但也有这样的表述:

(7) 大星期一的, 不去上班在家混什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表达, 是因为“星期一”是一周的开始, 它与一周内别的日子相比, 也具有突出的语义特征, 即“新的开始”、“转入新的状态”。因此这一表述是可用的。同理, 前面所提到的质疑3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解释:“冷热”是温度的两端, 具有突出的语义特征, 而处于两端中间的“暖和、凉快”的语义特征不够鲜明, 很难作为认知框架中的“因”引出大家所共同认知的“果”。因此可说“大冷/热天 (的) ”, 而不说“大凉快/暖和天 (的) ”。

所以说, “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显著突出的语义特征”是这类时间名词的普遍特点。下面的例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很好地证明这一规律。

(8) 大经济危机的, 好好工作少花钱吧。

“经济危机”在这里指“经济危机时期”, 因为具有“形势不好、失业”等大家所共同认知的隐含意义, 因此构成“因果”认知框架中的“因”, 进而引出一个约定俗成的“果”。尽管是非时间名词, 因为也具有突出的、社会心理普遍认同的语义特点, 所以也可进入这一格式。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因此, 当我们把“大+时间名词 (的) ”中的“时间名词”的用法概括为“在人们心理认知中具有某种显著且突出语义特征的时间名词”时, 就可以解释一些看似特殊而难以给出很好解释的用例。这说明, 这样的概括更能表现这一用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宋玉柱《“大”的区别词用法》, 《中国语文》1994年第6期

上一篇:应聘记者自我介绍英文版下一篇:参加青干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