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的名词解释

2024-05-02

贿赂的名词解释(共8篇)

篇1:贿赂的名词解释

分享

贪污贿赂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文中简称为“《解释》”】

一、97《刑法》所设定的标准滞后

【旧标准】

1、起刑法点为5000元 → 已经严重滞后;

2、10万元以上处10年以上 → 十年以下刑罚的数额空间小导致上宽下窄的尴尬。

二、《刑

(九)》对贪污、受贿罪定罪量刑标准的修改 【新标准】采用“数额”或者“数额+情节”: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三、贪污贿赂司法解释的逐条解读 【0】《解释》的俯视图

第1~3条:贪污、受贿定罪量刑的数额及情节标准第4条:贪污、受贿罪的死刑适用原则第5~11条:挪用公款、行贿等其他职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第12条:明确贿赂犯罪对象 “财物” 的范围第13条: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的认定第14条:行贿罪从宽处罚适用条件的理解第15条:多次受贿的数额计算第16条:贪污、受贿犯罪故意的认定第17条:受贿同时构成渎职犯罪的处理第18、19条:贪污贿赂犯罪的经济处罚第20条:施行时间2016.4.18 【1】贪污、受贿定罪量刑的数额及情节标准(第1~3条)——数额标准——

【数额较大】或【较重情节】 【3万-20万】或【1万以上不满3万 情节】→ 三年以下 【数额巨大】或【严重情节】【20万-300万】或【10万以上不满20万 情节】→ 三到十年 【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300万以上】或【150万以上不满300万 情节】→ 十年以上或无期或死刑 ——情节标准—— 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情节 第一项

特定款物包括两类:①本项所列明的九种,②“等”; 关于“等特定款物”的认定,法院将从严把关:其一,与前面列举的九种款物具有同等社会价值,其二,需征求上一级的意见。具体从事项重要性、用途特定性以及时间紧迫性等方面进行判断。第二项 所受党纪、行政处分事由有所限定,明确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三种具体职务违纪违法行为。以确保相对一致性。第三项

“故意犯罪”侧重于主观恶性。“刑事追究”包括受到刑事处罚的和没有受到刑事处罚的,没有收到刑事处罚的包括较轻的刑事犯罪有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等处理措施。例:实践中受过刑事追究的仍有担任公职特别是在国家出资企业任职的情况,且由于工作衔接等原因受过刑事追究的未必都进行过党纪、行政处分。第四项

不要求赃款赃物全部或者大部分用于非法活动,但用于非法活动的赃款赃物数额需要达到一定程度。第五项

综合行为人认罪悔罪态度和损害后果。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情节 第一项

“多次”一般是三次以上。包括对同一请托人索贿三次以上,也包括对不同请托人累计三次以上。没有时间限定。凡是基于具体职务行为索要贿赂的,均应一并纳入犯罪处理。法院会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目的、索贿事由、对象等进行具体认定。例如:基于一笔款项10万元的索贿目的经多次索要才陆续得逞的,不宜认定为多次索贿。第二项

从损害结果的角度,受贿罪存在三种情形,分别是:·收受财物后未实施相关职务行为;·收受财物后正常履职;·收受财物后违法行使职权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第三种情形正是本项)

能否与本《解释》第十七条所明确的与渎职罪“数罪并罚”进行重复评价?仍存在争议,下面会聊到。第三项

即买官卖官;不要求实际谋取,承诺、实施、实现三个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的行为均应认定为本项规定的情形;职务“调整”包括职务的平级调整,但离职、退休等不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公职身份的调整一般不宜认定为这里的职务调整。另外

前款第二项至第六项也属于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情节。——关于前三款的两个问题——“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类似表述,主要解决的是入罪和升档量刑的门槛问题。对于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五十万元、具有从重情形的,同样适用该档法定刑规定,实践中要注意避免此种情形下数额接近二十万元的就应当在该档法定刑的上限量刑的简单化理解。

图一:由法条字面意思得出↓↓ 图二:由法条实质含义得出【情形1】加重量刑情节与定罪事实能否同时评价?

加重量刑情节: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款第三项)定罪事实: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犯罪的,出刑法另有规定外,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解释》第十七条)最高院:源于“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构成体系中的定位的分歧,同时评价和择一重处均有一定,实践中根据个案具体掌握。【情形2】加重量刑情节与一般量刑情节能否重复评价?

加重量刑情节: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第一条第二款第三项)一般量刑情节:累犯从重(刑法总则第65条)最高院:可以重复评价。【情形3】入罪情节与不得适用缓刑情节能否重复评价?

入罪情节:《解释》第一条第二款及第三款不得适用缓刑情节:

(一)不如实供述罪行的;

(二)不予退缴赃款赃物或者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三)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的;

(四)犯有数个职务犯罪依法实行并罚或者以一罪处理的;

(五)曾因职务违纪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分的;

(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等特定款物的;

(七)受贿犯罪中具有索贿情节的;

(八)渎职犯罪中徇私舞弊情节或者滥用职权情节恶劣的;

(九)其他不应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2012年两高《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院:可以重复评价。【2】贪污、受贿罪的死刑适用原则(第4条)

四个“特别”→死刑不是必须死→死缓两年死缓期内表现好→终身监禁 终身监禁与无期的区别:无期徒刑是假无期,终身监禁是真无期。【3】挪用公款、行贿等其他职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第5~11条)行贿罪的定罪量刑情节 第四项

实际实施非法活动的:作客观理解,实际实施了。第五项

影响司法公正的:作客观理解,确实造成影响了。第六项

经济损失:指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为挽回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其他【4】关于受贿罪中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感情投资”的解释 “财物”(第12条)

明确扩大至财产性利益,凡可数字化计算的财产性利益均可纳入“财物”的范畴。思考:权权交易呢?权色交易呢? 延伸:外国的法律是这样规定:“收受他人的不正当好处”。“为他人谋利”(第13条)受贿罪的本质是“权钱交易”,侵害法益是职务行为不可收买性。“为他人谋利”是收受型受贿的客观要件,但在实践中逐渐趋于主观化,已经不要求是否实际着手(《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明确“为他人谋利”包括了“承诺、实施、实现三个阶段”)。第一项实际或承诺。第二项明知(心照不宣)。

第三项事前无通谋,秉公办事,但事后收下行贿人的“答谢”,依然是逾越了权钱不得交易的红线,后面的“收受”使得收受行为与前面依职权履行职责的行为构成因果联系,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职务工作的廉洁性。以上三项都要求有具体请托事项。“感情投资”(第13条第2款)具有上下级关系或行政管理关系。

三万元以上(量化标准):一人三万,不是多人累计三万。超越正常人情往来。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

满足以上条件,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利。

【5】行贿罪从宽处罚适用条件的理解(第14条)《刑法修正案

(九)》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加大对行贿罪(作为受贿罪的对象犯)的打击力度的情况下,将“主动交代”上拨到“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可对比97刑法的规定),但同时也开了个口子,规定了“可以免除处罚”的条件。《解释》对该条件进行进一步地明确。第一款明确了“犯罪较轻”:可能判处三年以下。第二款明确了“重大案件”: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或具有省级影响力。

第三款的“关键作用”从三个方面把握:线索类、证据类、追赃类。

【6】多次受贿的数额计算(第15条)

注意是“未经处理的”:包括刑事处罚和党纪、行政处分。一万元以上:超出正常人情往来。(是否限于单笔收受的一万元以上将会进一步明确)

【7】贪污、受贿犯罪故意的认定(第16条)第一款 犯罪故意已完成在先(已被锁定),之后的处分行为并不对影响定罪。第二款

对于“身边人”收受财物的情况虽然事后知道,但未退回未上交的,认定为具有受贿故意。如***案。

区分特定关系人和关系密切人:特定关系人:来自司法解释,用于解决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犯罪的问题。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7〕22号)

七、关于由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本意见所列形式,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

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前款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

十一、关于“特定关系人”的范围

本意见所称“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关系密切人:来自《刑法》,用于解决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共犯的故意的情况下,利用国家工作人员影响力实施犯罪可单独定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8】受贿同时构成渎职犯罪的处理

数罪并罚。(受贿罪与渎职罪数罪并罚的例外是:《刑法》第399条第4款)

【9】贪污贿赂犯罪的经济处罚要注意的是:《解释》只对贪污受贿罪的罚金进行规定。【10】施行时间2016.4.18 新旧法交替时:从旧兼从轻。部分罪名未作解释的以旧解释为准(难免有不平衡)上诉案件:1.只用一法(或新法或旧法)且只能选择一次;2.有利被告的原则;3.关于刑轻刑重的判断:主刑、附加刑需结合考虑,相较于旧法,《解释》中附加刑(贪污受贿罪的罚金刑)虽然更重,但主刑是更轻的。本文对《解释》中条文的理解主要结合并包括:

1)本人参加7月15日(厦门)职务犯罪刑事辩护实战技能专题培训中所做的笔记整理(由最高院刑二庭庭长裴显鼎对《贪污贿赂司法解释》进行的解析);2)最高法对《解释》理解与适用所作的说明;3)指导老师陈利群律师的讲解。私人律政·欢迎交流·

篇2:贿赂的名词解释

【拼音】huì lù gōng xíng

【简拼】hlgx

【近义词】贿赂并行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成语出处】《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补语、定语;指公开行贿受贿

【例子】欧阳山《苦斗》:“痛骂‘刮民党’腐败无能,贪赃枉法,贿赂公行,官贼不分。”

【英文翻译】bribery is openly practised.

【产生年代】古代

篇3:贿赂的名词解释

一、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进一步明确

(一)贪污、受贿罪定罪量刑标准的细化

《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前,《刑法》第383条明确规定了贪污罪的数额及法定刑,并将犯罪数额与法定刑档次一一对应。这种明确规定数额的立法方式在司法实践中不能满足该类犯罪情节差别大、情况复杂、社会危害性评价失准等特点,鉴于此,《刑法修正案(九)》将明确数额改为模糊数额,代之以“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以及“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等概括表述。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定罪量刑的具体数额授权两高通过制定司法解释予以确定。《解释》前四条对贪污、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解释》出台前,刑法理论及实务界对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进行了多方探讨和预测。例如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蔡宁检察长建议个人贪污数额在2万元至5万元的,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至20万元的,为“数额巨大”的起点;个人贪污数额在50万元至100万元的,为“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教授提出宜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主要基准,并在参酌货币购买力、居民消费指数(CPI)、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基础上,将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数额(起刑点)设置为3万元;(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王林林研究员认为维持5000元的入罪标准更能符合贪污贿赂犯罪“零容忍”理念,若提高定罪数额标准空难符合民众对法律的认同。(2)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当前反腐败形势发展,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提高是大势所趋,但提高的幅度应当结合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与惩治腐败犯罪力度,并与党纪政纪处罚标准相互协调。以1万元作为“数额+情节”标准中的数额底线是考虑到贪污贿赂犯罪中情节因素对社会危害性方面的定位做出的慎重选择。以3万元作为数额标准的入罪门槛也是较为稳妥的,这种定罪数额的调整对于贪污、受贿罪的实际惩治其实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贪污、受贿罪的犯罪圈不会骤然缩小。(3)

(二)相应调整行贿罪等八个罪名的定罪量刑标准

考察域外贪污贿赂犯罪立法规定,可以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贪污贿赂犯罪之罪名集合化现象尤为明显,它们或三五成群,或七八结伴,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贪污贿赂犯罪之罪名集合———罪群。(4)同一罪群内部各个罪名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依据立法者对罪群内部各罪名行为方式、主体、情节、社会危害性等认识的不同排列集合,形成一个内部层次分明又相互衔接的罪群体系。贪污、受贿罪作为职务犯罪群内最为重要乃至核心的罪名,其定罪量刑标准的调整对其他职务犯罪极具参考性价值。两高在此基础上,为确保不同职务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内在协调性,避免其他职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出现“轻重倒挂”现象,《解释》第5条至第11条对挪用公款罪、行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八个罪名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相应调整。

此外,《解释》在《刑法修正案(九)》降低减轻刑事责任的幅度、提高对行贿人“免除处罚”门槛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行贿罪“犯罪较轻”、“重大案件”、“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等概念的含义,这一规定将有效扭转司法实践中“重打击受贿轻打击行贿”这一突出问题,及时抹灭潜在行贿行为人侥幸心理,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

二、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进一步细化

为适应惩治受贿犯罪的实践需要,消除“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理解分歧。《解释》对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进一步细化为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以及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三大情形,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的行为更被推定为可能影响职权行使,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来,刑法理论及实务界对受贿犯罪删除“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呼声日益高涨。笔者对此持赞同态度。首先,该要件的设立使得非法收受礼金的行为难以受到刑法的有效规制。多家媒体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拟增设“收受礼金罪”进行报道,关于非法收受礼金的行为应否纳入犯罪圈的问题一度受到社会热议。在中国特有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中,收受礼金的行为通常披着“联络感情”的外衣,行“感情投资”之实。司法实践中因为难以认定“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成立,无疑在当前严峻的腐败形势下最有可能成为“漏网之鱼”。我国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国,肩负适应《公约》要求,履行《公约》义务的责任,《公约》并未要求受贿罪的成立以“为他们谋取利益”为要件,仅将公职人员为其本人或者其他人员或实体,故意实施直接或间接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以作为其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条件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我国《刑法》对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保留更不利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活动的有力开展。

三、多次受贿情况下犯罪数额累计计算的明确

一方面,《解释》规定对于每次受贿数额都未达到入刑标准的小额受贿行为,应对犯罪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累计总额符合入刑标准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严密刑事法网,对于同一行贿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的,应一并计算受贿数额。明确司法实践中小额受贿行为与持续受贿行为的刑法规制方法。

四、受贿罪罪数形态之梳理———以数罪并罚为常态,以从一重处为例外

行为人在构成受贿罪的同时又触犯渎职犯罪,刑法理论上历来有法条竞合、想象竞合、实质数罪、牵连犯等不同观点,司法审判中也出现过数罪并罚、从一重处等不同判决。针对上述情况,《解释》明确行为人构成受贿罪的同时构成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判决应以适用数罪并罚为原则,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例外情况下从其规定。例如《刑法》第399条第4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枉法仲裁罪等罪名时,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对罪处罚。

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该类受贿型渎职犯罪分别侵犯了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规范性及其所保障的现实利益,属于两类不同的法益,且渎职犯罪往往以发生“重大损失”作为构成要件。渎职行为无法评价在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当中,两罪不能也不应当评价在一个犯罪构成要件内部。

五、贪污贿赂犯罪罚金刑裁判标准的明确

《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加重处罚的另一个方面是财产刑的增加,这一立法举措呼应该类犯罪贪利型本质,使行为人无利可图,甚至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其衡量犯罪成本与收益之后,放弃犯罪,从而遏制一部分人的犯罪行为,实现刑法预防犯罪的目的。为更好配合司法实践中该类犯罪罚金刑的适用,《解释》对不同量刑档次明确裁判标准的适用,对于进一步加大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处罚力度,提高腐败犯罪的经济成本,剥夺腐败分子再犯罪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刑事立法和司法的预防犯罪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推进,可以预见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在未来一段时期仍会保持高位态势,《解释》的出台将在现阶段内为司法机关审判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提供实战指导。法律具有天生滞后性,我们不能期望《解释》的出台能够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惩治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

注释

1赵秉志.完善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思考和建议[J].刑法论丛,2015,2.

2王林林.论贪污、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刑法修正案(九)>为研究视角[J].刑法论丛,2015,2.

3陈兴良.贪污受贿罪数额的合理调整[N].人民法院报,2016-4-19.

篇4:贿赂的名词解释

收受干股难脱受贿罪名

所谓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在不少贪腐犯罪案件中,以拿干股的形式行使隐蔽受贿犯罪行为的。为数不少。现在“两高”最新司法解释主要明确两方面问题:一是收受干股是否需要经过登记才可以认定,二是干股没有实际转让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处理。《意见》规定,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或者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受贿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按受贿孳息处理。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与请托人“合作”办公司属受贿范围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收受请托人财物,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动向、新情况。目前,此类受贿犯罪行为主要有两种,一是由请托人出资,国家工作人员“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这与直接收受贿赂财物没有本质区别,应以受贿处理。二是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既没有实际出资也不参与管理、经营。这意味着行为人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获取所谓利润。属于打着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行受贿之实的变相受贿行为。

对此。“两高”新的司法解释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为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

未出资而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属受贿之列

目前。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未实际出资,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变相收受他人财物的;二是他人虽然将国家工作人员出资实际用于投资活动,但国家工作人员所获收益与实际赢利明显不符。对于第一种情形,既然没有出资,也就谈不上委托理财。更谈不上理财收益,应当以受贿处理。对于第二种情形,其实质就是变相受贿。

收受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也属受贿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按照“两高”新的司法解释规定,不影响受贿的认定。这一规定与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等物品实行登记变更的规定并不相悖。刑法上非法占有的认定标准与物权法上的合法所有的认定标准不完全一样,非法占有目的的实现并不以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为条件,是否在法律上取得对房屋、汽车等的所有权,并不能对事实上占有房屋、汽车等的认定构成障碍。只要双方有明确的送、收的意思表示。受贿方实际占有房屋、汽车等即可认定为受贿。不过。应注意与借用的区分。具体认定时,除双方交待或者书面协议之外。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断: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是否实际使用;借用时间的长短;有无归还的条件:有无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

向请托人低买高卖物品以受贿论处

“两高”新的司法解释明确,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向请托人低买高卖房屋、汽车的行为,认定为受贿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的;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考虑到这类交易行为的对象多为房屋、汽车等大宗贵重物品,如简单规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或者高于市场的价格出售,有可能混淆正常交易与权钱交易的界限,也不利于控制打击面。为此,规定了明显低于或者高于市场价格的限制性条件。

特定关系人挂名领薪酬,官员难逃罪责

“两高”新的司法解释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的,以受贿论处。同时明确,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国家工作人员要求或者接受他人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的情况较为复杂,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的,这与直接接受财物没有实质区别,应以受贿论处。二是特定关系人虽然参与工作但领取的薪酬明显高于该职位正常薪酬水平的。其性质属于变相受贿,但考虑到当前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薪酬发放不规范,如何认定实际领取的薪酬与正常薪酬是否相当以及如何认定受贿数额,均存在困难,故对这种情况暂没作规定。三是特定关系人正常工作和领取薪酬的,不存在非法收受财物问题。不能以犯罪处理。

期权寻租难逃法网

时下。一些腐败分子在职时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但并不立即收受财物。而是等离职后再收受此前约定的报酬,人民群众对这种期权寻租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对于这种变现货为期权的隐蔽行为,“两高”新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此类行为以受贿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离职前后连续收受请托人财物的。离职前后收受部分均应计入受贿数额。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曾有批复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的,须以在职时有事先约定为定罪条件。

间接受贿将受严惩

时下,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职务较高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往往不是其本人亲自收受请托人财物。而是授意请托人与特定关系人以买卖房屋、汽车等物品的方式进行交易,有关财物也由特定关系人收取。对于这种由直接受贿变为间接受贿的隐蔽犯罪。“两高”新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

“两高”新的司法解释同时规定。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前款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

如何区分贿赂与赌博界限

按照“两高”最新司法解释规定,认定以赌博形式收受贿赂犯罪时,应注意区分贿赂与赌博活动、娱乐活动的界限。但在司法实践中。司法解释虽然明确了此类行为的定性处理意见,但在具体查证和认定中存在一定困难。对此,“两高”新的司法解释列举了4种可资区分贿赂与赌博活动、娱乐活动的界限的参考因素。要求在具体认定时主要应当结合这4种因素进行判断:赌博的背景、场合、时间、次数;赌资来源;其他赌博参与者有无事先通谋;输赢钱物的具体,情况和金额大小。

为掩饰犯罪退还或上交钱物也应定罪处罚

“两高”新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同时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说明其主观上没有受贿故意,因此不是受贿。收受财物后。因自身或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从法律上讲受贿犯罪已经实施完毕。而且主观上也没有悔罪的意思,依法依理均应定罪处罚。

篇5:治理商业贿赂的建议

治理商业贿赂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突出表现为“四性”。一是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商业贿赂行为主要是暗箱操作,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致使商业贿赂案件较难被发现,一般需要知情人举报。同时,商业贿赂行为的表现形式复杂,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过于原则、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往往造成在实践中对某种行为是否构成商业贿赂存在不同的认识,认定较难。

二是执法手段的缺陷性。作为查处商业贿赂行为主体之一的工商机关,《反不正当竞争法》赋予他们的权力非常软弱,已不适应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的需要。如:没有查封、扣押等权力,致使执法中常常出现行为人转移物品、销毁证据、逃避制裁等问题;调查取证手段不够有力,往往造成行政执法机关对行为人拒不接受检查、不提供有关材料等行为束手无策。

三是案件处理的复杂性。一般情况下,商业贿赂行为当事人双方都是腐败行为的受益者,在藏匿和销毁证据、逃避调查方面往往形成攻守同盟,导致调查处理难度很大。同时,商业贿赂案件多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医疗卫生、金融等领域或部门,干预较多,案件查办阻力和执行难度较大。

四是办案人员的不适应性。当前,商业贿赂案件呈现出新的形式和特点,而我们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能力与之还不完全适应。一些执法人员财务知识欠缺,查看账目不精,有时造成线索遗漏,发现不了交易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做不到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取证。

建议:

一、明确概念界定,抓好源头治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存在的误区,面临的困难,归结起来主要是因为对商业贿赂行为缺乏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致使商业贿赂和正常的商业行为难以区分。因此,对商业贿赂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才是固本浚源、规范治理的当务之急。

二、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媒体把商业贿赂的危害、影响以及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政策、法规等进行广泛宣传,达到让有关人员警醒、让人民群众监督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把治理商业贿赂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深化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灵活多样地进行针对性教育。

三、加强企业自律和信用体系建设。按照“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要求,由行业管理部门与经营业户签订《预防和惩治商业贿赂行为责任书》,明确界定经营者的经营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将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包括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及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对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的企

业定为一般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分别给予强制性监管和后延监管,加大日常检查密度,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四、建立商业贿赂案件联办协作机制。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工商等执纪执法部门主动负起查办职责范围内商业贿赂案件的职责,并建立案件沟通、联查机制,加强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集中突破大案要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打击商业贿赂的态势。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治建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只有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及时研究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严格抓好落实,堵住漏洞、长效制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目前,应在工程建设、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商业贿赂易发多发的领域建立健全机制制度,抓规范、抓监督、抓整改、抓查处,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用长效的监管来保证工作的效果。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健全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规范采矿权、探矿权出让办法;深化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改革,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制度,进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

六、完善现有法律规定。强化司法干预,加大打击力度。有

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制定出台相应法律,对商业贿赂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和界定,明确治理的直接责任部门,这样既可避免当前某些地方多头管理、“一窝蜂”式的治理,又可以明确主体,开展专门治理,做到监督有目标,打击有力度,效果有保障。以现有刑法为基础,借鉴世界各地的有益立法经验,以适当形式,扩大商业贿赂的犯罪主体、犯罪对象范围,扩大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适用范围,增设剥夺、限制从业资格等规定。通过进一步整合、修改、完善有关规定,加快法治进程,以应对当前治理商业贿赂形势需要。

篇6:预防商业贿赂的措施

为规范医药购销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制度上、规范管理上解决医药购销领域中的商业贿赂问题,结合我院实际,经研究决定特制定xxxxxx预防商业贿赂具体措施:

一、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坚决纠正违反职业道德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使我院的医护人员受到深刻的法制、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和廉洁从业的意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认真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行风建设教育,使大家能认识到商业贿赂的严重性,能正确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会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抵制商业贿赂行为的自觉性和廉洁从业的意识。

三、对既往的规章制度、做法行为,要按照新要求、新规定进行重新修订完善,不符的要立即改正、缺少的要立即健全、不完善的要马上进行补充,从源头上坚决铲除不正当交易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个人要深入剖析思想根源,认清商业贿赂的严重危害性,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并做出自觉防范和抵制商业贿赂的书面承诺。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既要集中时间开展治理,又要与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相结合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防范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要始终贯穿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四方面着手,抓住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完善管理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强化对职务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堵塞漏洞,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范商业贿赂行为产生的方法和措施,努力实现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和建立健全卫生系统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任务目标。

五、在医院内设立举报电话,电话为xxxx,对举报电话及时登记,及时核查,及时回复,对查证属实的人和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及时报到上级机构。并及时提醒有关人员,防止出现商业贿赂。

xxxxxx

篇7:贿赂的名词解释

1、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两者的手段、目的都不相同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为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盈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没有归还的行为。虽然两者都是特殊的主体,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但贪污是永久地占有,挪用公款却是暂时性地占有;贪污实现了财物权的转移,而挪用并没有转移财物手所有权,只是暂时占有公款,以达到使用和收益的目的;贪污是通过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达到目的的,而挪用公款一般都为擅自私用公款,没有、也不必要采用贪污所实施的手段。虽然两罪同属“贪污受贿罪”这类大罪里,但由于这两个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不一样,所以贪污罪的最高刑可判死刑,而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2、贪污罪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区别

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属于单位犯罪。

(2)、客观表现不同,贪污罪的行为人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个人非法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为了单位集体的利益,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单位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须特别注意的是有的贪污案件中,虽是经单位一些领导研究决定,但非法将公共财物私分给单位的少数人的,由于非法将公共财物占有的只是少数人,所以这类案件就是相对于单位的少数自然人集体贪污的共同犯罪。

(3)、犯罪目的不同,贪污罪的行为人的目的是自己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是为了单位全体成员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人中饱私囊。私分国有资产罪中,行为人虽然也非法占有了财物,但他的目的是私分给大家,自己得到的只是一部分。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就是为单位的利益实施犯罪。

3、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单位受贿罪的客观表现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相同的,表现为索取他人财物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单位受贿罪区别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标准有两个方面:

(1),犯罪的主体不同。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即受贿行为是以单位的名义作出的。这里的单位仅限于国有单位,非国有单位不能构成单位受贿罪的主体。

(2),单位受贿罪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单位一般的受贿行为尚未达到严重程度的不认为是犯罪,可按行政责任进行处理。“情节严重”应理解为索取,收受他人大量财物,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使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共同受贿犯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上分析,构成介绍贿赂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贿赂人具有行贿意图或者明知国家工作人员有受贿意图,而故意充当“掮客”,从中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也就是说,介绍贿赂的行为人是在他人有了行贿或受贿的故意的情况下,才从中沟通、撮合的。这就犹如市场经纪人的作用一样,有买方和卖方的情况下,才从中说合成交生意的。在客观上,表现为在行贿、受贿双方之间进行引荐、沟通、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沟通、撮合行为本身既非受贿行为,也非行贿行为,而是独立的介绍贿赂行为。

而受贿罪中的共同犯罪,应理解为各共同犯罪人之间有共同的收受或索取贿赂的故意,并实施了共同的收受或索取贿赂的行为,即受贿罪被告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其同事、家属或亲友伙同其共同参与收受财物的共同犯罪案件。

5、以上犯罪一般适用于国家机构、各级人大、党的各级机关、各级政协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是私有企业单位工作人员,虽情节相似,但是罪名不同。

对应关系大致如下: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行贿罪——对非国家人员行贿罪;

二、商业贿赂

1、商业贿赂行为特征:

(1)主体是经营者,赌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商业贿赂主体的 经营者不限于法人,除法人外,还包括其他组织和个人。法人也不限于企业法人,还包括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2)目的是为销售商品或 者购买商品,即为达到商业目的,通过贿赂手段,获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

(3)手段有两类,即财物手段和其他手段。当然,商业贿赂与其他贿赂都属于贿赂的范畴,触犯刑律的都要给予刑事制裁,但在行政责任上是不同的,商业贿赂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行政处罚,其他贿赂要受党纪政纪处分。

2、商业贿赂犯罪

商业贿赂是一个统称,不是《刑法》确定的独立罪名,而是根据行为主体、行为性质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的罪名。商业贿赂犯罪涉及刑法规定的以下八种罪名:(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2)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3)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4)单位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5)行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6)对单位行贿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7)介绍贿赂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

(8)单位行贿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

3、商业贿赂与一般馈赠的区别

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全面分析、综合判断:(1)发生财物往来的背景,如双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及历史上交往的情形和程度;(2)往来财物的价值;(3)财物往来的缘由、时机和方式,提供财物方对于接受方有无职务上的请托;(4)接受方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提供方谋取利益。

4、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共同犯罪的,根据双方利用职务便利的具体情形分别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1)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3)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分清主从犯的,可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三、会计犯罪

现行《刑法》关于会计方面的犯罪主要是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罪:

第一百六十二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篇8:商业贿赂的政策和案例

全国通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广东省级人民法院在2009年出台的《商业贿赂犯罪法律适用指导意见》提及:广义的商业贿赂不仅包括为促成商品交易、排斥竞争对手而实施的贿赂行为,还包括其他在经济领域内发生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贿赂行为,比如生产厂家为获取生产许可、建筑单位为提高其资质级别而向有关管理部门行贿。我们倾向于对商业贿赂这一概念作广义的理解。

二、报刊报道

清远市阳山县30多个食品批零商致电本报时透露,今年年初,阳山县工商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检查,据商户张易说:“查完账本和进货单,给我们做了一些笔录,然后告诉我们,我们都违法进行了商业贿赂。”

张易经营着一个批发兼零售的店铺,面积大约60平方米,主要是经营一些饮料、调味品和酒类。目前已关门停业。张易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接到书面行政处罚书,但是已经有阳山县工商局的电话通知了。

处罚的理由是商业贿赂。“工商局说,我卖王老吉的返利是商业贿赂,而收取一些‘堆头费’也是商业贿赂。”按照他与王老吉的合同,如果他能卖掉2万箱,就可以获得5200元的返利,这被定性为商业贿赂,除了要没收,还要罚款5万元。他想不通的是,这是和厂家签了合同的“惯例”,几乎每家厂商都是如此,怎么突然间就成了违法行为呢?

与张易有着相同经历的王山,则已经收到了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他从事酒类的批发零售。这份告知书称,他以“陈列费”名义收受商业贿赂360元,以“返利”的名义收受商业贿赂540元。这一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的规定,构成商业贿赂,没收违法所得900元,罚款5万元。

而另一商户李阳接到的处罚书中称,他在2008年曾以“入场费”的名义支付了阳山某超市商业贿赂款300元,也被处罚款5万元。

令这些商户想不通的是,厂家给的“折让”、“堆头费”、“进场费”,都是“生意惯例”,从未听说是违法行为。“卖统一鲜橙多,厂家给的‘折让’是卖完100箱就送4箱,一箱也就挣个四五毛钱利润,有些折让还是厂家配送到下面各个零售点的。”一位商户告诉记者,这4箱鲜橙多被折算成144元现金后,也被认定是“商业贿赂”。

阳山县工商局副局长古信标说:这次整顿中发现的批案,完全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行为,也违反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据记者了解,在广州地区,工商部门也对一些大型超市在堆头费、进场费、折让等进行过调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型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商业上的折让、回扣是供应商和零售商在制定合同时就签订的,一般双方都会入账。工商曾经查过,但不是以商业贿赂的名义,而是以规范零售行业公平交易的名义,对企业也进行了处罚。”

“批零商的这些行为是不是商业贿赂,要看是不是双方都有入会计账户。”广州市工商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入了账,就不能算是商业贿赂。但是,他也表示,由于很多案例有其特殊性,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如果经营者以“明示入账”的方法,以赠与或者赞助等名目给予交易对方或者与交易密切相关的其他人财物等,则表面上合法,但也违背公平的竞争秩序。

三、案件

涉案方:广州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1贿赂销售进口光电开关案

案情:2005年9月19日,广州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销售进口静电消除器、静电控制器等产品,合计销售金额350280元含税,给予昆山某自动化电气有限公司回扣共8982元,销售成本230730元含税,利润100053元。处罚:处罚款100000元和没收违法所得100053元。

2贿赂销售音响器材案

涉案方:广州市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案情:2005年1月至12月间,广州市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从事音响器材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填写“支付证明单”用现金支付中山某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某音响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业务员回扣款86541元,取得经营额976191元,从中获利126905元。处罚:罚款73095元和没收违法所得126905元。

3贿赂销售卫浴洁具案

涉案方:广州市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案情: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间,广州市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当事人为增加卫浴洁具、水暖器材、五金等产品的销售量,账外暗中通过“资金使用申请单”用现金支付客户费用101099.74元,取得经营额2169267.67元,从中获利173541元。处罚:罚款106459元和没收违法所得173541元。

4贿赂销售深海鱼油胶囊案

涉案方: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

案情: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给付旅行社导游提成和佣金。从2005年11月1日至2005年11月6日,当事人向旅行社带来的游客共销售鱼油产品人民币245000元,向20家旅行社支付“停车费”人民币15000元,“人头费”人民币19374元,“提成”人民币57120元;在此期间,当事人赠送给游客的鱼油产品成本为人民币16060元,扣除已缴纳的税金人民币8231.46元,当事人从中获得违法所得80214.54元。处罚:没收违法所得80214.54元和罚款10万元。

5贿赂销售葡萄酒案

涉案方:深圳某酒业有限公司

案情:2005年8月16日,河源市源城区中山路某经销批发商场销售450件(6支/件)“金色长城葡园干红”到河源市源城区某经销批发商场,由该经销批发商场按照当事人规定的价格,每销售一支葡萄酒可以获得1元的回扣,至被查处时止,当事人共付给批发部回扣35件“金色长城葡园干红”葡萄酒,并获违法所得2500元。处罚:没收违法所得2500元和罚款10000元。

6贿赂销售板材案

涉案方:南海某家具板材有限公司

案情:从2004年3月开始,佛山市南海某家具板材有限公司以“返利”的名义对向其购买板材的客户支付回扣。至2005年6月30日被查获止,当事人共9次以此方式与佛山的4个客户进行交易,共销售板材67802张,支付给客户返利金合计10413.4元,共获取销售收入1411476.2元,获取利润8700.88元。处罚:没收违法所得8700.88元和罚款10000元。

7贿赂销售啤酒案

涉案方:佛山市某贸易商行

案情:从2005年8月开始,佛山市禅城区某贸易商行以给付现金方式向酒楼、餐厅服务员回收××啤酒瓶盖,鼓励其向顾客销售XX啤酒。至2005年10月31日,当事人向酒楼、餐厅服务员回收瓶盖4358个,支付服务员瓶盖回收款4773.2元。当事人销售的××啤酒进销差价为2.99元/瓶。办案单位认定当事人通过回收瓶盖方式销售啤酒4358瓶,进销差价共计违法所得13030.42元。处罚:没收当事人违法所得13030.48元和罚款60000元。

8贿赂销售葡萄糖案

涉案方:广东某药业有限公司

案情:广东某药业有限公司在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间向阳江市某医院、阳江市某学校附属医院、肇庆市某医院推销葡萄糖、力尔凡注射液时,账外暗中支付“赞助费”5万元。期间,当事人利用上述手段销售药品1379053.64元,获利20000元。处罚:没收违法所得20000元和罚款180000元。

9贿赂提供货运服务案

涉案方:佛山赵某

案情:2005年1月初,佛山市的赵某在未领取《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开业

经营快运业务。当赵某在承接托运业务时,给予业务量大或有可能发展成长期业务关系的客户的具体托运经办人以运费20%~30%不等的“提成”。根据货物验收卡统计,赵某在2005年1月27日至2005年4月27日期间,对67宗业务给予客户托运经办人累计3965元“提成”,共获30418元经营额,获利2050元。处罚: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2050元及罚款12000元。

10贿赂销售摩托车案

涉案方:汕头市某摩托车行

上一篇:教情学情分析会下一篇:课题参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