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途径

2024-05-05

德育教育的途径(精选8篇)

篇1:德育教育的途径

浅谈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探索一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选择教育途径时,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育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是坚持正面说理教育,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铺好路。

一、将学科育人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德育的因素蕴含在各门学科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各科教材的主旨,体情察意,洞幽探胜,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渗透到各门学科中。

近年来,随着德育的内容日益丰富,德育途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中,我们深入贯彻教学改革的思路,重点在课程设置的制度化、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上下功夫,积极抓好品德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依据各科教材的内容,教育学生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打牢根基,提高道德素养,使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德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搞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实践学生知 1

识,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其次还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学习各种专题展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

在中专阶段,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自我行为的辨别能力,通过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无不是学生德育的又一新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我们成立了学校团支部主办的“校园之声”广播站,围绕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开设了“新闻小摘”、“优秀作文”等栏目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围绕“心中有他人”这个主题,开展了“我是小主人”系列教育活动。围绕“心中有集体”这个主题,开展了争创先进班集体、争创文明寝室和争当星级学生等活动。通过重大节日等活动,通过听、看、访、想等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信心。

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针对职业道德课的特点,设置招聘会场,让学生亲自感受竞争的激烈性。开展各种专题的辩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即兴演讲,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自学后回答问题,讲故事,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学知识、长技能、练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

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五、构建网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育人作用。

构建网络,形成合力,由单渠道平面式教育转化为多渠道立体式教育是我们的目标。我们通过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沟通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育人作用。

由此,我们十分重视与家庭教育接轨,利用家访和家长会,取得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家长会,宣传德育的重要意义,让家长参与考核评价。建立“家庭考评制度”,注重家长联系的反馈性。同时,我们定期请到公安局的民警、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给学生讲课,把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有机整合,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的目的。

总之,新时期学生的德育途径的探索还在进一步进行,在社会的新形势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德育教育是首要的也是关键的环节。在这个前提下,就不得不让我们去思索新时期学生德育工作的更多、更有教育价值的新途径,且在教育中注重实效,把学生塑造成为以德为首的全面发展的能与时俱进的新型建设人才。

篇2:德育教育的途径

北京市塑料工业学校

王志强

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实效的实践与探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中华民族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跨入新的千年之际,我国的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事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化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

在新的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际敌对势力极力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必将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踏进国门,同我们争夺思想阵地。因此,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九五”期间,北京市塑料工业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关键环节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学校乃至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使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形成德育教育的整体。“九五”期间,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党委开展了“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和教职工形象”的“双塑”工程;学校工会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征集教师标准用语和教师形象标准”的“双征集”活动,并将征集上来的内容汇编成册,在全体教师中学习落实;学校教学行政部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知识更新,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组织“教学课件”评比,鼓励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积极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以上活动推进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在北京市塑料工业学校的落实,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力量。学校各项教育计划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班级管理上,落实到班主任的肩上。学校有关学生的各项工作和要求都是通过班主任贯彻落实的。所以班主任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不仅要善于“言教”,更要善于“身教”,做到言行一致,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正人先正己,以身立教,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崇高师德的力行者。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北京市塑料工业学校先后制订实施了《班主任实习制度》,由有经验的班主任指导无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实习,使新班主任上岗前即对班主任工作做到了“四个”认识,即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认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认识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制度;《班主任选聘制度》用以选拔教师队伍中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一流的教师组建班主任队伍,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班主任量化考核奖惩制度》用以强化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激励机制;《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用以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交流、学习,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业务水平。这些措施从整体上推进了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在工作中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提高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依法治教、严格管理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根本保障

德育的本质是通过培养受教育者先进正确的思想意识,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人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生目标;博文约礼、和而不同的处世态度;泰而不骄、宽容敦厚的气度;修德摒金、献身社会的精神与胆识。因此严格管理,依法治教,变学生的被动服从为自觉行动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根本保证。“九五”期间,北京市塑料工业学校认真贯彻北京市教委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化”,对住宿生从起床、走读生进校到走读生“静校”、住宿生熄灯就寝,实行全方位的规范要求和严格考核检查;二是各种教育经常化,利用班级例会、全校学生电视例会、班主任例会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定期举办实事形势报告会、全校运动会、演讲比赛、普法宣传、学生业余党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文明礼貌教育;三是学校环境文明化,通过整修校园、规范教室布置、建立校园宣传橱窗等美化校园物质环境,通过建立《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学生餐厅行为规范》、《班级卫生检查评比细则》、《班级流动红旗评比细则》、《文明宿舍评比细则》等制度优化

学校的人文环境;四是学生管理规范系列化,设立班级卫生、精神文明、早自习、课间操、班级宣传、文明宿舍等流动红旗,每月进行检查评比,开展争优创先活动;五是对学生及班主任评比考核数量化。学校对班级和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考核实行百分量化,由学生干部、学生科教师进行日检查、周小结、月评比,并每月召开全校学生大会通报各班成绩,颁发流动红旗,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评比总结,学期末以此为依据评选先进班级体和优秀班主任。对于学生个体实行操行量化考核,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与其操行成绩紧密联系起来,每学期评比两次,并以此为依据在学年结束时评选三好学生,学生毕业时择优推荐工作。学校通过严格落实上述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跨上了一个台阶,学生在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多项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三、丰富德育工作的载体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含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开展和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有益活动。因此,丰富德育工作的载体,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组织德育教育活动,使教育要求和方法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

“九五”期间,学校根据中专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各项思想教育活动。为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定期组织“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纪念“12.9”演讲比赛、实事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全校性的学生活动,开办学生业余党校14期,累计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近200名,发展学生党员17名。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全校师生运动会,学生会每学期组织各项球类比赛,学校合唱团定期活动,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学生艺术节活动,多次荣获个人和集体奖项。

通过这些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了自身修养,推动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效。

篇3:浅谈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使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应该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 教学过程重点又在课堂上,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基本任务, 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 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 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 首先就要与时俱进, 更新德育观念, 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 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 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 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的习惯。在上课过程中, 我对课堂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视, 通过和学生的双边交流, 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谈出来, 让学生知道高尚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 并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向善之心、仁慈之心、友爱之心、感恩之心、爱国之心。在教学过程中, 我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并力争做到“五个结合”, 即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我国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 我们教育学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报效祖国, 造福人类。在国际主义问题教育中, 我们教育学生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热爱和平, 并把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在我国和日本钓鱼岛争端中,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 把精力用到学习中, 用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爱国之志, 而不是不理智、不冷静的对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 我们引导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助人为乐, 倡导“看百部电影, 读百本图书, 知百名人物, 唱百首歌曲”等活动,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进而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通过班级文化建设,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

班级文化作为课堂的补充和完善, 覆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良好的班级文化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 有很强的感染力。我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各项活动中去, 例如组织书画比赛、诗歌朗诵会, 演讲比赛、创建文明宿舍、“爱班、爱校、爱国”等系列活动开展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教育。通过周一的升旗仪式, 升国旗, 唱国歌, 在国旗下演讲,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加强德育教育效果。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即正面灌输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从小事做起, 从自我做起, 从点滴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德育意识, 把德育教育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通过榜样的力量,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榜样有远距离的, 如历史人物、当前名人等。一般来说, 远距离的榜样, 我用来对学生进行远景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等大的方面的德育教育, 重在让学生理解他们的精神实质, 学习他们的精神, 并不是去模仿他们的行动。例如通过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从小立大志的做法, 教育学生要树雄心, 立大志, 不要虚度光阴。

榜样也有近距离的, 如学生的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对于近距离的榜样, 我用来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 重在从小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要求学生学习他们的行动, 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 养成良好的习惯, 进而提高自己的德育情操。例如让学生放月假回家时, 观察父母一天的活动, 体会父母的辛劳和不易, 进而内化为自己在校学习的动力。

另外, “其身正, 不令而行”的古训我们也要注意, 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也要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 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 不可独断专行, 做到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示范作用。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 教师高高在上, 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现在我们努力转变角色, 尽量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做到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就要做到。教师成为德育教育行动的执行者、带头者。教师首先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 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 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 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作好表率作用, 加强学习,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也就是辛勤耕耘, 以身立教,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来教育学生, 力争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篇4:高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德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32-0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方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重技能应用,轻道德素质教育的倾向,其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灌输,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师精心酿造,学生却食之无味,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无法面对新时代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应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机制,探索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拓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渠道,从而全面开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一、改变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的主体性

在今天,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和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必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同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自我教育潜能,引导他们从会“做事”转变为会“做人”。职业教育的目标固然足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任何教育都应该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四有”新人,所以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邓小平在论述德育教育问题是曾指出,“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学生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教育。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人的精神支柱,我们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去研究如何启迪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而不是强制灌输理念的客体,真正实现德育课从以社会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政治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德育生活为中心,从以老师和课本为依据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的根本性转变。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将学生成长遇到的困难与我们所在的工作相结合,促进他们将来更好地健康成长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职学校的学生入学后,对自身的评价不高,有较强的失落感,所以我们就要对他们多加关爱。鼓舞他们的信心和对成功的欲望,情理交融,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二、创新德育思维方式

为了有效地进行创新德育思维的创新,需要积极继承与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积极借鉴其余国际相关的优秀文化成果,赋予其时代特色,综合考虑学生在目前形势下面临的思想行为难题。要将理论传授与原著选读结合起来,将人类社会共有的道德理念与“两课”教学相结合,将“两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坚持德育工作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德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尽力塑造德育教师与听课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建立和谐互动的沟通机制。实施模块教育。将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分成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三义”教育“、三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校园文化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党的知识教育、形势教育与民族宗教教育模块。创新德育教育。还必须从人的综合素质和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得到高品味的文化熏陶和完善人格修养,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注重德育工作实践教育的强化

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要确立道德实践活动是教学的组成部分的观念,明确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活动的延伸。为了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需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把握好德育工作的规律,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相契合,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媒介,坚持理性和感性、内容和形式并重,通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明荣知耻”的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道德意识与道德水准。

四、建立开放的德育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自律性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介,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未来几年中,中国上网的主流将是青少年学生。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认识世界的博大精深,结交许多不相识的朋友,触及科技领域的最新知识。网络还同样伸向人的意识形态领域。对尚未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青少年学生影响更甚。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阵地。反之,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形式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的校园网,主动占领网络德育教育新阵地,积极对抗消极文化的影响。通过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开展网上咨询,大力建设网上德育阵地等方法,消除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在网上组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如开设“热点论谈”、“交友”等栏目,让学生自由交流、谈心,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鲜明的特性。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直接灌输,而是通过富有特色、具有针对性、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化科技活动潜移默化进行的,从而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素质,其对学生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具有很强的教育亲和力和渗透性。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德育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落实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其活动贯穿了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是高职院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与因素,也是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高资源。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成为高职院校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占领这块阵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就能够更好地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就能够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真正地起到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切切实实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效果。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人们懂得心理健康的意义,明确心理健康标准,逐步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防御机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提高人们应对挫折和困境的心理能力。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十分必要。当前,高职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日积月累,便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错位。其实,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大部分都由这种心理问题引起。因此,要加大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探索德育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可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咨询、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等途径加强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并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总之,德育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形成全方位的高职德育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依靠全体教育工作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群策群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灿灿.浅谈高职德育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2] 宋长琴.论新时斯高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文教资料,2009(36).

篇5: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甘肃省2013年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

类别: 论文类 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 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姓名: 张月花 单位: 武威 市 古浪 县(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学校 联系方式: ***

浅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张月花

武威市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威 733100 【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学生为本,结合我校德育教育的实际做法,探索出了适合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常规管理,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过程管理,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效的途径,务实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大批家长满意、企业中意、遵纪守法,适应社会的现代劳动者。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学生;过程管理;行为习惯;有效途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改革的新时期,加强职校德育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这就要求职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紧握时代脉搏,从职业教育特点出发,以学生为本,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提高职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素质高低,劳动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大小。中职学生不仅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思想活跃。如果不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品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就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效的途径,务实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培养大批家长满意、企业中意、遵纪守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劳动者。

1.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德育教育应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要用爱心、关心、耐心、平等心温暖学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生心理上往往缺乏自信。学生往往因文化课成绩不好而无奈地选择中职学校,致使学生进校后思想情绪不稳定,极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堕落思想。所以,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和对待他们的缺点,对学生的错误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切忌就事论事,简单粗暴。牢记一次错误正好是一次教育的契机,既要纠正其错误,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及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将人生观和专业思想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步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的信心;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明白读中职与普高一样大有前途。因此,我校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倡导“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主题演讲或主旨班会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学校上下要形成合力,加强德育常规管理。

全校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两名班主任,并且不分正负,共同负责,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只有这样对加强德育常规管理才更有好处。另外在每周的班会课上,班主任都召开民主班会,让学生畅谈上周的得失,班主任根据学生所反映的思想波动情况及本人平时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肯定表扬;对存在消极思想的学生进行批评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在进步中成长。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德育过程管理。

3.1.将常规的养成教育融入到平时的班级管理中。

我校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成立了“绅士班”和“淑女班”,努力让每一位男生都成为绅士,让每一位女生都成为淑女,使学生养成彬彬有礼、礼貌待人、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勤于劳动的好习惯。

3.2.建立规范的管理激励机制。

首先,根据教育厅制定的中职学校学生的文件精神,制定常规的《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课堂常规》等,并对照标准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按照“低起点,低坡度,低难度”的原则,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教育;贯彻常规从小事抓起的思想,控制好学生的到校、课上、课下、放学、课间活动等日常情况下的言行举止,注意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管理精细化。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学校还同步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学金、助学金方案,以及进步学生奖励条例等,及时组织各种奖励发放仪式,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强化其意志力。再次,学生活动常规化。我校学生每天下午放学时都要进行集会,值周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法纪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然后学生还要在文明监督员的监督下进行宣誓:“品行端正,学习主动,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规范行为,厉行监督;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见行动等等,从各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扎根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并落实在行动上。

4.注意心理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1.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如当面谈心、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手段,范围也不能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这样学生的思想活动才能被家长和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更切合实际。

4.2.利用各种活动实施德育教育。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如乒乓球、篮球、跳绳比赛、趣味运动会、行为规范板报设计等团体比赛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协作精神;通过单项比赛,如绘画、书法、卡拉OK等,提供学生发挥特长的舞台,提高其能力,增强其自信心,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还使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他们的行为习惯。

4.3.开展感恩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并非自己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的,要懂得感恩和回报,成为有情有义、有爱心的人。鉴于此,我校定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书信大赛等活动,使其认识到亲情、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一切,感恩一切的给予,以求将来去回报他人、家庭和社会。并且以“学雷锋,树新风”为契机,以“讲文明,见行动”为导向,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离不开的空间。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德育建设的一种隐性投资是必要的。因此,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用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箴言警句、礼仪常规、学生优秀作品展板等,如“妈妈的唠叨响耳边,老师的教导记心间”、“育我强健体魄,养我浩然正气,修我高尚品德”、“调适情绪,掌控未来”、“今日适应学校,明日适应社会”等等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掌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深入爱国主义教育,正确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为培养好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4]张良才.礼教传统与当代青少年的礼仪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二)[c].2009.

作者简介: 张月花,女,生于1981年2月18日,于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在古浪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任教,中学二级教师。曾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奖励。通讯地址:古浪县古浪镇新苑社区

733100

篇6:德育教育的途径

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就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看,德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1、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稳定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发挥师表作用,主导作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各学科的教材、大纲和教学评价标准都要坚持德育导向。教学主管部门和教研人员要经常深入到教学领域,指导学科德育的有机渗透。

2、校内其他各种途径

主要包括班主任、共青团、活动课与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等途径。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协调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密切联系家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的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组织引到自己周围,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通过举办业余团校、党校、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班级应保证活动课程的时间,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各种进步社团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形成整体性德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合理设计,科学布局,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管理,使之达到绿化、净化、美化、香化、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和影响。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认真抓好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室、荣誉室、德育活动室、文体艺术等多种专用场所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心理咨询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职业指导是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各校要认真搞好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升学、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劳动与社会实践也是学校德育一个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学校要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切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行为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大力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尽量避免和减弱网络信息可能产生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和侵害。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办校园“网吧”,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

德育教育中本人认为以下3种教育方式可以尝试

1、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2、榜样模仿法

榜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老师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3、让学生说“我们合作吧”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合作交往能力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它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有正常的合作交往能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应该创造多种机会,让孩子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让他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不断交流,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学生进行交往与合作。为此,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大家你挣我赶,为自己的小组争光,学习、劳动都不甘落后。在不断的为集体争光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在教学方面,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配合进行课文表演,或者同座之间商讨一种写作思路。在班队活动中,可有意识的向学生讲中外知名企业是怎样注重员工的人际关系,古今中外一些因合作而成功的案例,如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合作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我还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拔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有一种竞争观念;组织学生去郊游,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起一种团结合作精神;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求知的欲望,也多一份合作的意识。

篇7: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萍乡经济开发区横板小学胡秋梅

联系电话:***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形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为此谈几点做法:

一、摆首位,做到心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萍乡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实践,意体验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抓机遇,握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篇8: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析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构建和谐的德育课堂

教育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课堂资源,因此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任务。既要着重在课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又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比如语文,品德和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文学科优势,在同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其他的一些学科如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也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又有助于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的形成,还能磨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除了对不同学科的品德教育的渗透,教师还应该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以使学生能直接快速的获得信息资料。这主要是基于小学生的理解力较薄弱但想象丰富的特点,教师应该灵活运用现代技术,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Flash动画、PPT课件以及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品德教育道具。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很快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观看这些多媒体资源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迅速抓取到正确的品德教育资源,以使德育教育避免死板的教条主义,更生动具体有助于理解。

除此之外,在课堂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对身边学生的优秀事迹进行表彰,来为大家树立正确的目标榜样。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优秀学生会继续发扬好的品质,多做好事。同时,又能激励其他学生向这些榜样们学习,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形成。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家长的配合下,使思想品德教育贯彻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学校需要及时通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了解到自己子女在学校的品德表现情况。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和家长的互动,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为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让家长切实体会到教育活动中孩子的品德需要改进的地方,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同时,学校也要向家长贯彻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方针,使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管理。也让家长可以吸取到学校教育制度的精华,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以正确的德育培养方向为指导,采用正确的管理方式,做到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方法。 只有学校和家长积极沟通交流,才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新的互动模式,从而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三、加强综合实践活动

进行德育教育,单纯的靠外界的说服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要不断的开拓创新,努力寻找德育的新方法,让大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到品德教育带来的益处。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简单,而他们却憧憬比较丰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能更多的同这个社会和大自然接触,因此,学校老师应该多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满足孩子们的意愿,另一方面,可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探望老年人,亲手制作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这样既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又能让学生们在同老年人的接触中得到思想品德的提升。再就是带领大家到大自然中,进行环境观察记录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切身体会到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还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农田去劳动,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体验丰收的喜悦,又能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果实的得来不易,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身临其中的体验经历,而且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

四、结语

上一篇:工会小组长选举办法下一篇:航运码头物流园建设-PPP项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