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补偿协议

2024-04-15

损失补偿协议(精选11篇)

篇1:损失补偿协议

损失补偿协议

损失补偿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于 [日期] 签订并生效。

签订协议的一方: [贵公司名称](以下简称“赔偿方”,根据 [省/市] 的法律成立和存续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

[贵公司完整地址]

另一方: [接受赔偿者名称](以下简称“受偿方"),根据 [省/市] 的法律成立和存续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

[完整地址]

基于总金额以及合同双方确认收讫并确认充分的其他良好并有价值的对价,双方的继承人和指定人代表同意签署此补偿条约,使各方免受如下事件引发的诉讼、责任、诉求和损失影响,特此协议双方约定如下:

1.责任、损失或损害

赔偿方需要补偿损失方承担由于诉求、要求、花费、判决导致的责任、损失或损害[引发赔偿的具体事实]。

2.有效期

此协议规定赔偿自[日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日期]或者标志终止的事件或条件的[(日期)或指明终止事件或情况]之时。

3.通知赔偿方要求

受偿方同意在[数字]天内,通过挂号或保证邮件寄送到合同所标明的地址通知赔偿方赔偿责任情况。

损失补偿协议第 1 页,共 2 页

兹特立约为据,本协议双方于下面所载日期在 [签署地点] 签署生效。

赔偿方受偿方

授权签名

授权签名用正楷体填写姓名和职务用正楷体填写姓名和职务

损失补偿协议第 2 页,共 2 页

篇2:损失补偿协议

甲方:江苏华信天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江苏华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损失补偿问题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如下。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江苏华信天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5#厂房 工程地点:盐城经济开发区乌江路北五台山路西

工程内容:江苏华信天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5#厂房的土建、钢构、消火栓灭火系统、照明电气分部等。

二、甲乙双方就工程建设过程中已预定或已采购但未用,造成材料损失的补偿范围确认目录如下:

1、大门处台阶(按大理石元

2、玻璃门(按钢化

3、玻璃窗(按铝合金元

4、墙板外板(按0.6厚

5、屋面彩板上层(按角驰III型0.6厚元

6、屋面彩板下层(按900型0.38厚白灰瓦楞板

7、厂房照明(按工矿金卤灯

总计损失金额247468元。

三、对本协议中损失数额有异议的双方可以再协商解决,经调解仍不能解决时,提交盐城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四、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篇3:骨导听力损失的补偿及工程实现

听力损失越严重, 引起听觉的声音强度就越要大, 听阈也就越高。听力损失按照病变性质分为传导性、感应神经性和混合性。

本文以本公司研究的骨传导助听器为例, 说明骨导听力的补偿及工程实现问题, 为后续更进一步的了解骨传导技术, 便于用骨传导助听器更好的解决听障者的听力问题。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测试对象主要为中重度和部分极重度听力损失的50位听障者, 年龄12~90岁, 患有先天性聋、后天药物性致聋、老年性聋等常见耳疾。对测试对象进行纯音听力测试, 得到他们的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从他们的听力曲线可以得出, 大多人在低频听力损失程度较轻, 高频听力损失严重。

2 助听器

2.1 助听器的主要构成

本文所使用的骨传导助听器为大功率全数字式助听器[2], 采用助听器专用信号处理芯片实现降低背景噪声、控制动态范围、多频段均衡、自动增益控制等功能特点。助听器的主要构成如图1所示。

2.2 助听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用如图2所搭建的助听器测试系统对助听器的几个主要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3,4,5,6]。输入声压级 (SPL) 为90 dB时, 在600 Hz频率点处的输出力级为123 dB。在600 Hz频率点处的满档力级频率响应的输出力级为109 dB。总谐波失真为0.03%。助听器的内部噪声为5 dB。助听器的参考声力灵敏度级为49 dB。

3 听力补偿及其工程实现

3.1 听力补偿

听力损失造成了听障者对声音的认识障碍, 给沟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合理的听力补偿, 可以使残存听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针对听障者个体的听力损失不同, 为了使得助听器起到最佳的助听作用, 验配师要完全了解听障者的听阈, 尽量使得补偿后的听力曲线呈水平型, 使得补偿后的听阈降至言语听觉 (语音香蕉图) [7]。

3.2 骨传导助听器听力补偿的工程实现

本文测试对象的骨导听力损失都在30~60 dB范围内, 骨导听力损失在60 dB已经相当于气导的极重度范围。

在规定的频率下, 由规定型号的换能器, 以规定的使用方法, 在规定的机械耦合器中产生的纯音交变力减去的相应的基准等效阈力级为纯音听力级[8]。骨振器位于乳突部位的基准等效阈力级如表1所示。

骨传导助听器的输出听力级与听障者听力损失的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 输出听力级为骨传导助听器的最大输出听力级, 助听器的参数可以根据听障者的听力曲线进行调节, 获得最佳的助听效果。由图3可以看到助听器的输出听力级大部分超过了听障者的听力曲线, 这就说明给予了足够的听力补偿, 听障者可以重新听到声音, 只有在4000 Hz频率点左右, 可能会出现高频补偿不到位的问题。

当测试对象佩戴上骨传导助听器, 他们反映能够听到声音, 同时助听器的可懂度效果也较好, 只有少部分提出在高频词汇上听不清, 这也证明了图3所示的在高频部分补偿不够的情况。

4 结语

本文对研究设计的骨传导助听器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找出50位听障者对助听器的效果进行了验证。测试数据以及和听障者佩戴后沟通体验效果表明, 虽然仍有少部分在高频词汇处无法完全听清, 但骨传导助听器能够补偿他们的大部分听力损失, 使他们能够重新听到语音信号。

对于骨传导技术, 后续仍然需要深入了解, 更好的解决助听问题, 使助听器不仅能够解决听到, 更要求解决听清、听懂, 更能达到鉴赏的水平。

摘要:为了了解助听器对骨导听力损失的补偿效能, 使用助听器专用测试系统对骨传导助听器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让50位中重度和部分极重度的听力损失的听障人群佩戴骨传导助听器, 并对助听效果进行测试。根据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 对助听器的参数进行调整, 使得听力补偿曲线与听障者的听力曲线相符, 结果表明骨传导助听器对听障者的听力损失有明显的补偿效果, 同时言语可懂度也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关键词:骨传导助听器,听力损失,听力补偿,言语可懂度

参考文献

[1]王树峰, 郗昕.助听器验配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王晓力, 陈振声.全数字和模拟助听器听力补偿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20.

[3]GB/T14199—2010电声学助听器通用规范[S].

[4]SJ/Z9143.2—87 (IEC118-9 (1985) ) 助听器第9部分带有骨振器输出的助听器特性测量方法[S].

[5]GB/T6657-1986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量方法[S].

[6]GB/T25102.100-2010电声学助听器第0部分:电声特性的测量[S].

[7]简栋梁.聋儿的听力补偿[J].现代特殊教育, 1994, 2:34.

篇4:损失补偿协议

经历:15年证券和期货实战经验

业绩:在其有记录投资历程中仅3年亏损,其余12年年均盈利30%以上

风格:追求长期收益

IF:《投资与理财》记者叶辉CJ:上海鑫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杰

一个月前,阳光私募基金上海鑫地宣布,将自掏腰包1250万元弥补客户损失,引发震动。对此,上海鑫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补偿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毕竟投资的目标是帮客户赚钱,而不是亏损之后补偿客户钱。

IF:鑫地1期去年战胜了大盘,您还是自掏腰包主动补偿给客户1250万元,这以前在公募、私募好像没有先例,是什么想法让您有了这么一个举动?

CJ:当初有承诺,提到超过15%的亏损给予补偿。当然,这不是信托合同规定的。业绩不好我们也愧疚,当初判断出现一些失误,觉得会赔,但没想到会赔得这么多。我们也不是钱多得没处花了,不过既然有承诺,就得兑现,鑫地的价值观之一就是“诚信合作”。作出补偿的决定后,一些客户还不相信,说“不可能吧”,因为这是他们从没有遇到过的事。

IF:当时这么做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有这么大的影响?

CJ:没有。当时做了之后没太关注,不过觉得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过,我认为补偿不是办法,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毕竟投资的目标是帮客户赚钱。

IF:现在各类私募业绩排行榜越来越多了,透明化对管理人有没有带来压力?

CJ:排行榜可以使更多人了解私募,它也确实给管理人带来一定的压力。我认识一些人很擅长做短线,那样短期排名就靠前。客户会给管理人一些压力,不过我们不能动摇,必须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提醒一下投资人,如果看排名的话,一定要看长期排名。

IF:您怎么看待眼前的市场?

CJ:虽然我们无法预测2009年的具体股指点位,但是市场上不少优质股票的投资价值已经开始显现。现在的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心筛选优质企业的机会,为长期投资提供了一次极佳的介入时机。这样的机遇,也许一辈子不会遇到多少次。如果现在进行投资,我相信5年以后年收益15%应该没有问题。

IF:您怎么评价生活和工作的自己?

CJ:生活中我是个随意的人,不注重细节。我在投资行业有超过15年的经验,经历过多次牛熊市场的转换,任何时候我都尽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衡生活和工作,关注客户和员工利益。投资是我的兴趣和爱好,也是我的专长,我离不开这个行业,从来不感到疲惫。

蔡杰

篇5:保险损失补偿原则案例

个体运输专业户张某将其私有东风牌汽车像某保险公司足额投保了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10万元,以及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额为4万元。保险期为1年。

在保险期限内的某一天,该车在夕卜人悬崖下一条湍急的河流中,该车驾驶员有合格驾驶照.系张某堂兄,随一发生后,张某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该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认为地形险要,按推定全损处理,当即赔付张某人民币10万元;同时声明,车内尸体及公司不负贵任,由车主自理。后来.为了打捞堂兄尸体,张某与王某达成一协议,7矫.约定:由王某负责打捞汽车,车内尸体及死者身上采购货物的2800元现金归张某,’残车归王某,王某向张某支付4000元。残车终于被打捞起来,张某和王某均按约行事。保险公司知悉后,认为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允许擅自处理实际所有权已转让的残车是违法的。双方争执不果而诉讼。

篇6:日本土地征收及损失补偿制度

一、日本宪法29条3项「正当补偿」之 内容

日本宪法29条3项规定,「私有财产,在有正当补偿之下,可供公共所使用。」根据此一宪法条文,作为有关以公共为目的所为土地征收之一般法的土地收用法在1995年被制定;该法就损失补偿设有相关规定。因公共目的有兴办事业之必要,并基于该必要性而拟征收土地之场合,成为征收对象之土地或建筑物上所存在的所有权或租借权等,将因公共利益而从己身所有土地上被剥夺。原本,在利益为 社会 全体所共享之场合,本即应当由社会全体平等负担之;但实际上,某特定人因特定事业而需用土地之场合,却不得不让土地所有人负担该需用土地,而将之充作公共事业之用。此虽然是现实(实际)情况,但是本来应由社会全体分担的负担,却由该土地被征收者个人所承担者,乃是不平等之负担;因此为将此不平等负担转由社会全体负担而被承认的制度,即为损失补偿制度。因此,日本宪法29条3项所规定的「正当补偿」,若举土地征收的案例来说,在对照私有财产权的旨趣及平等原则之同时,因土地征收乃是个别且属偶发地剥夺土地所有权之故,对其补偿必须是完全补偿;而如此一想法正是议论学说或判例之出发奌.二、土地征收法之程序及征收补偿等之内容

篇7:损失补偿协议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甘肃省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享有政府补偿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保护动物是指列入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和省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陆生野生动物。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普及宣传相关野生动物习性和防范知识,预防和控制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办法申请政府补偿:

(一)对从事正常生产和生活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

(二)对圈养或者在依法划定的区域内放牧的牲畜造成伤害的;

(三)对在依法划定的区域内种植的农作物、生产生活设施等造成直接损失的;

(四)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损失。

第五条 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权获得政府补偿:

(一)对主动攻击和故意伤害陆生野生保护动物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

(二)对进行非法狩猎活动或者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禁猎区、野生动物繁殖场所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

(三)对在依法划定的生产经营区域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直接损失的;

(四)驯养繁殖、运输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

(五)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不予补偿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时,乡镇、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救治,村民(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救治费用按照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受害人或者其监护人、委托人应当及时报告发生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派出不少于两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做好调查笔录和现场影像资料取证,并宣传有关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政府补偿政策。

村民(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协助受害人或者其监护人、委托人报告情况,配合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现场勘查、调查核实等工作。

第八条 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申请补偿的,应当在抢救治疗结束后90日内向发生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造成财产损失申请补偿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损失之日起15日内向发生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内容包括下列事项: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和身份证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载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具体的事实、理由、补偿要求;

(三)受害人提出人身伤害补偿,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应当提交劳动能力鉴定证明。劳动能力鉴定经受害人申请,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州或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四)申请财产损失补偿的,应当申请财产损失认定。财产损失认定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确定。

申请可以书面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口头申请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当场记录申请的主要内容,并由受害人签字认可。

第九条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补偿申请后,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提出认定意见书。对应当给予补偿的,报市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复核确认。对不属于政府补偿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复核、确认一般应当在5日内完成,需要现场复核的不得超过15日。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医疗机构共同做好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确认工作。

第十条 依法认定应当给予补偿的,补偿费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人身伤害但未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金额最高为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

(二)造成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金额最高为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

(三)造成大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金额最高为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

(四)造成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金额为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

(五)造成死亡的,补偿金额为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倍;

(六)损毁农作物、生产生活设施等造成直接损失的,按直接损失折成当地市场价给予补偿;

(七)伤害家畜的,对受伤家畜的补偿金额最高按此家畜当地市场价的20%给予补偿;对死亡家畜的补偿金额按此家畜当地市场价的80%给予补偿;

(八)造成其他损失的,按实际损失的50%给予补偿。

第十一条 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预防控制,宣传培训和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损害补偿等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补偿经费省财政负担50%,县市区财政负担50%。

第十二条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市、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确认书移送同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确认书一次性直接支付申请人,省财政负担部分每年年终实行报账制结算。

经确认补偿的,申请人支付的首次劳动能力鉴定费应当一并核报。

受到陆生野生保护动物伤害未参加医疗保险的、或家庭生活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生活保障和救助。

第十三条 虚报、骗取补偿费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回补偿费,可并处虚报、骗取数额同等金额的罚款;虚报、骗取金额低于500元的,最低罚款金额不低于500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冒领补偿费的;

(三)徇私舞弊,贪污挪用补偿费的。

第十五条 鉴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篇8:损失补偿协议

科学确定补偿标准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关系到生态补偿的效果和可行性。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是生态建设的直接投入和造成的机会损失。生态建设的直接投入包括水源地水源涵养投入、环境污染整治投入等,可以根据市场价值对其进行核算。对直接投入的补偿可以弥补水源地受偿者的直接成本,但仅补偿直接投入是不够的,还要考虑生态保护过程中水源地丧失的发展机会,也就是发展权的损失。在现有的生态补偿理论中,尽管已经认识到对发展权进行补偿的必要性,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测算标准,在生态补偿实践操作中多侧重于容易测算的直接成本补偿,因此,研究水源地生态保护中的发展权损失补偿,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

在生态补偿中充分考虑水源地发展权的损失,有助于建立水源地和下游各方都可以接受的补偿标准,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机会成本法对水源地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权损失进行分类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水源地发展权的生态补偿方式进行探讨。

1 水源地发展权及其生态补偿理论依据

1.1 水源地发展权

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利益的权利。发展权是一项个人人权,也是一项国家或民族的集体人权,包括公民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和文化权,其中任何一项权利遭到侵犯都是对整体发展权的践踏。发展权是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进程的统一,既强调人类社会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的个体与集合体共同发展的产物和要求。就一个区域而言,其发展权意味着区域内个体发展机会的均等。没有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机会均等权以及自由而平等地享有发展成果权,将会导致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逆转的集体相对贫困[1]。对于同一政体下的区域,由于其公民权、政治权、社会权的共有性,因而其发展权更多体现在经济发展权上。

我国流域目前普遍存在“源头现象”,即流域源头地区虽然生态优势明显,但交通区位条件差,经济贫困,社会文化落后。其原因是水源地在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除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外,还损失了个体和区域发展权。

水源地个体发展权的损失综合体现在生态移民身上。为保护水源地而将部分农牧民外迁,导致了水源地移民因生态保护而损失了发展权(包括文化权、社会权和经济权)。将移民迁至水源地以外区域,打破了他们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编织的互助互济社会网络,削弱了他们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损害了他们对抗风险、发展生产的社会资本和发展机会,他们不得不重新学习和适应当地风俗礼仪,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生态移民的发展权损失不只是物质上的,还包括学习成本以及心理上的挫折、失落和孤独感。

水源地发展权的损失还体现在产业的发展权方面,如严格限制水源地加工业尤其是污染工业的发展,严禁在水源地开采矿产资源,导致水源地工业发展滞后;禁止在水源地发展养殖业、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源地农业收入减少;严禁在水源地开发旅游而影响水源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1.2 水源地发展权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水源地发展权的损失换来了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流域的下游地区,在享受水源地生态保护的外部正效益的同时,应该对水源地进行补偿,因为只有进行生态补偿,才能够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才能够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基于发展权的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包括公平与效率理论、外部性理论、机会成本理论。

1.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财产和收入的不平等必然引起资源配置的失调,经济运行机制的混乱必然导致经济缺乏效率。罗尔斯[2]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社会经济的安排应“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照顾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少数人,以缓和贫富冲突。

水源地和流域下游地区环境权是平等的,发展权也是平等的。我国对流域的生态保护采用“命令-控制”的方式,以牺牲水源地局部利益来取得整体效益,影响了水源地的经济发展,损失了水源地发展权,引起严重的区域性、局部性不公平,因此需要生态受益者对生态保护者进行补偿,以改变受益者不补偿、保护者不受益的状况,达到区际公平。从长期看,对水源地发展权进行补偿的整体收益大于微观损失、长远收益大于短期损失,不仅是公平的,也是有效率的。

1.2.2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测算。水源地生态保护行为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即下游地区可以免费享受生态保护的好处。作为流域生态建设者的水源地,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植树造林和修建污水处理设施等,还要限制污染密集产业的发展,这必将影响水源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水源地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增加了社会福利,但 “内部性”却导致了水源地的贫困。在不考虑外部收益的情况下,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生态建设者,不可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生态服务。为激励生态建设者将生态建设服务量扩大到社会最大效率水平,需要考虑生态建设者的外部收益,并通过补偿建设者的外部收益,使生态建设者的私人边际收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收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外部收益内部化。

1.2.3 机会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是指“为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3],常用其衡量决策的后果。资源有限且具有多种用途,选择了一种方案就意味着放弃使用其他方案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获得相应效益的机会,把放弃的其他方案中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

在水源地生态补偿中,生态保护和建设者的机会成本包括3部分:①由于水源涵养区执行更严格的环境标准而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导致其发展机会的损失,包括政府的税收损失、企业的利润损失和就业损失等;②个人因生态保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如导致的生态移民和库区移民个人发展的受限;③水源涵养区进行生态建设而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包括:水源涵养区因进行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项目建设造成的收益减少等[4,5]。

2 水源地发展权损失测算

水源地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所付出的成本,既包括为涵养水源、修建水利设施等付出的直接成本,也包括因水源地发展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发展权损失。评估直接成本可以通过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的市场价格来进行测算,本文主要讨论如何计算水源地生态保护造成的发展权损失。

水源地为了保护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而放弃一部分产业发展的损失,可作为测算流域生态补偿金的标准[6]。由于生态保护而造成的水源地发展权损失很难直接计算,同时,为反映不同产业在水源地生态保护中所作的贡献,可采用机会成本法对产业进行分类测算,计算公式为

CΟ=CAΟ+CΙΟ+CΤΟ(1)

式中:CO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的发展权损失;CAO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第一产业的发展权损失;CIO代表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第二产业的发展权损失;CTO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权损失。

2.1 第一产业发展权损失测算

水源地往往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限制部分农地开发来达到保护流域的目的,如调整耕作方式,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禁止养殖业、屠宰业的发展,采取耕地保护政策,将部分生态用地、基本农田等划入生态保护范围,限制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土地开发等。这些政策和经营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制约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利用机会成本法来确定水源地农业的发展权损失可以以水源地农地作为载体[7]。在非水源地,农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地经济产出上(经济价值)。而在水源地,农地不仅具有单纯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生态价值。水源地的农地在实现其生态价值的同时,影响了其经济价值的实现,其经济价值降低的部分,可以看做是其农业发展权损失。非水源地农地的经济价值则可用该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面积乘以各自单位土地收益得出,因此,水源地农地发展权损失就是非水源地与水源地的农地经济价值之差。假设整个水源地内的农地都是均质的,则水源地农地发展权损失(即第一产业发展权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CAΟ=(Ρ0-Ρ1)Sμ(2)

式中:P0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非水源地单位农地的经济价值;P1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水源地单位农地经济价值;S为水源地的农地总面积;μ为调整系数,表示对水源地影响生态保护行业的限制程度,其取值范围介于0~1之间,如无限制则取值为零,如严格限制,则取值为1。

2.2 第二产业的发展权损失测算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部分工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生态负效益,如化工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等,都对水资源产生严重污染。水源地为保障流域经济、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不得不关停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拒批有损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源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将这种机会损失体现到生态补偿核算中。

设水源地为A区,选择与实施水源地生态保护之前发展水平相似、资源环境和人口状况类似的参照区域(县、市),在此称之为B区。设αα′分别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前后A区的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ββ′分别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前后B区的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GGDP0为A区生态保护前当年的实际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GGDPn为A区生态保护后第n年的实际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GGDPns为A区生态保护后第n年的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损失,αt为A区第t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令:

φ=|(β-α)-(β-α)|(3)

式中:φ为水源地第二产业发展权损失参数,表示由于水源地生态保护给A区第二产业带来的相比于B区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减少的部分。

GGDΡns=GGDΡ0t=1n(αt+φ)-GGDΡn(n=12n)(4)

则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的第二产业发展权损失为

CΙΟ=GGDΡnsΝnσn(n=12n)(5)

式中:Nn为水源地第n年的人口总量;σn为调整系数,表示将发展权的损失反应在保护区的财政收入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其计算公式为

σn=(Fn+ΙCn)/GGDΡn(6)

式中:Fn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的财政收入;ICn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后第n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2.3 第三产业发展权损失测算

第三产业指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水源地生态保护对整个第三产业影响相对较小,在此只考虑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一般的,水源地环境宜人,有开发旅游业的潜力,但为了保障流域生态系统的安全,水源地必须限制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当地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经济损失。

在计算水源地旅游业发展权损失时,选取与其具有类似环境的同样具有旅游资源,并且已经开发的区域作为参照区,以参照区的旅游业收入来衡量水源地的旅游业损失。但是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和人文状况是有差异的,很难找出条件类似的两个区域,因此有必要在参照区基础上乘以调整系数γn

CΤΟ=GGDΡnγn(7)γn=GGDΡn/GGDΡn(8)

式中:GGDP′参n为参照区第n年的旅游业产值;GGDP源n为水源地生态保护区第n年的GDP;GGDP参n为参照区第n年的GDP。

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准确计算水源地的发展权损失。在上述讨论中,对已经损失的发展权进行了估算,但是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中,还应对水源地未来的发展权损失进行估算,并考虑年贴现率以及风险因子(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工业企业的成长周期等)的影响[7]。因丧失发展权带来的损失的价值计算结果往往较大,考虑到流域下游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在确定具体的补偿标准的时候,可以不必一次性补偿,而是综合考虑整体大环境、补偿区以及受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逐年补偿。水源地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也应随时间推移进行修正,或者当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动时也应该及时修正,以保证生态补偿标准与社会经济现状同步。

3 水源地发展权生态补偿方式

对水源地发展权实施生态补偿不是救济和救急,补偿方式必须长效机制化,并辅以阶段性或暂时性的补偿措施。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方式可以提高生态补偿者的参与意愿,调动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对于水源地发展权的补偿,主要采用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和产业补偿等方式。

a. 资金补偿。资金补偿是最常见也是水源地最亟须的补偿方式。资金补偿作用直接,见效快,能够迅速到达各层次的生态保护者手中,可直接刺激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但资金补偿是“输血型”补偿,补偿资金可能直接转化为消费性支出,不能从机制上帮助受偿方真正做到“因保护生态资源而富”,长期效率低。

b. 实物补偿。实物补偿指政府或者生态服务受益者利用物质、劳力和土地等实物对水源地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方式通过向生态服务供给者提供生产要素或生活要素,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增强其生产能力[8]。但实物补偿形式单一,而且补偿的实物不一定是生态服务供给者最需要的。

c. 政策补偿。政策补偿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或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某些优惠政策,使受偿者在政策范围内享受优惠待遇[8]。政策补偿既可以采用税收政策,如在一些地区实行市场补偿政策、异地开发政策[9]等,也可采用产业扶持政策,如对水源地生态型产业实行补贴等。受偿者在授权范围内利用制度资源和政策资源促进发展。政策补偿对于发展基础差、经济落后、缺乏建设资金的贫困地区尤为重要。

d. 产业补偿。产业补偿指通过帮助水源地发展替代产业,以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缩小经济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进行的产业扶持性补偿。与利用财政资金的政策补偿不同的是,产业补偿主要引导金融企业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的信贷支持,在水源地逐步形成高技术、低污染型产业集群,以带动水源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补偿是一种“造血型”补偿,虽然见效慢,但长期效益高。

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没有任何一种补偿方式对所有地区都有效,真正起作用的生态补偿机制应该因地、因时而宜,结合受偿地区和补偿地区的具体情况,如资源及生态效益影响范围,以不同的补偿方式来实现不同层次的生态补偿目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路径,建立起国家、流域、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生态补偿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样化水源地生态补偿方式。

4 结 语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仍存在不确定性,生态补偿的标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水源地发展权损失的测定更是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

科学地对水源地发展权损失进行测算是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前提,也是保证生态补偿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对制定水源地发展权损失的补偿标准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理论上容易分析的问题在实践中却常常遇到很多障碍,而且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对发展权损失的补偿标准的测算,可能由于计算中调整系数的选取带有主观性而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造成计算结果有误差;同时,选取与水源地具有类似资源和产业结构的参照区难度较大;另外,研究中将水源地农地的发展权损失等同于其经济价值的损失,计算结果可能会存在偏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取更加贴近实际的调整参数,将理论计算和实际状况相结合,提高发展权损失补偿标准测算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朱文星.试论科学发展观对法律发展权的完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9):82-83.

[2]RAWLS J.The theory of justice[M].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71.

[3]MANKIW N G.Principle of Economics[M].Beijing:PekingUniversity Press,2003.

[4]刘玉龙.生态补偿与流域生态共建共享[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5]俞海,马赟,冯东方,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J].环境经济,2006(10A):41-45.

[6]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41.

[7]李晓光,苗鸿,郑华,等.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9,29(9):4875-4883.

[8]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等.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J].环境与科学技术,2001(24):40-42.

篇9:我有权要求村里补偿我的损失吗

我村小学旁有一块荒地,很久以前我家就已把它开发出来作菜地使用,3年前我又在该地上栽了白杨树。后来村里将生活垃圾全部倒在那块地上,导致我栽的树都死了。我要求村里补偿我一点经济损失,村领导说是村里的地方,不给补偿。请问:我有权利要求村里给予补偿吗?

读者 胡学武

胡学武读者:

你的来信中提到的垃圾造成白杨树死亡补偿问题,建议你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生活垃圾是村委会这个组织倒的,还是由村委会划定了这个位置倒垃圾的?还是村里的村民自己乱倒的垃圾?这是解决由谁赔偿的问题(即被告是谁)。

2.你将这块荒地开发出来先种菜,后种白杨树(都三年了),村委会知道吗?这是解决被损坏的白杨树是谁的产权问题(即原告的主体资格)。

3.白杨树是因为这些垃圾的原因导致死亡的吗?这是解决损害结果与倒垃圾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即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这种情形通常需要进行司法鉴定。

4.已经死亡的白杨树在你们当地的价值是多少?这是解决赔偿的具体金额问题(即你的诉讼主张的具体标的)。通常是由当地价格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来确定损失的具体金额。

至于村领导说地是村里的而不给补偿,那是站不住脚的!你无须否认“地是村里的”这样一个事实,只要你有证据能够证明上面的四个问题,你的要求就一定能够得到法院支持。

篇10:损失赔偿协议书

乙方(车主):身份证号:

甲方于20xx年月日租用乙方的桂cpd北京现代elantra汽车(行驶证号xx),在租用当天于某地与车牌号桂mxx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桂mxx车辆在道路上逆行,且驾驶员属无证驾驶,造成桂cpd车辆损坏。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书上盖章的单位名称)认定,桂mxx车辆及驾驶员负此次道路交通事故主要责任,桂cpd及甲方负此次道路交通事故的次要责任。因桂mxx车辆未购买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外的其他保险,目前无法联系到车主且无证驾驶者逃逸,造成属桂mxx车辆应承担的事故责任及赔偿无法追偿。为妥善解决此次交通事故遗留的问题,现经甲、乙双方友好平等协商,就此次交通事故造成桂cpd车辆及乙方的损失达成如下赔偿协议:

一、甲方自愿(替桂mxx车辆、车主及无证驾驶者造成桂cpd车辆的损失)一次性赔偿给乙方人民币贰万伍仟元整(¥:25000元),赔偿款包括桂cpd车辆的维修费、租金、损失补偿费等所有费用。

二、甲方通过转账方式将付上述款项支付给乙方。甲方支付上述款项后,由乙方自行维修或处理桂cpd车辆。甲方与乙方因本次交通事故引起的纠纷全部终结,甲方不再对桂cpd车辆的所有损失负任何责任。同时,甲方保留对桂mxx车辆、车主及无证驾驶者进行追偿的权利。

三、如乙方向桂cpd车辆所购汽车保险的保险公司索赔,索赔所得金额全部归乙方所有。

四、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即生效。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存壹份,见证人存壹份。

甲方:

乙方:

篇11:损失补偿协议

为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下简称担保机构)积极、稳妥地开展业务,合理分担担保机构代偿损失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务管理和政策支持若干问题的通知》(财金[2003]88号),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担保机构代偿损失(以下简称代偿损失)是指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后,在贷款到期时,被担保企业未能按贷款合同(协议)约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担保机构按担保合同(协议)规定偿还后所发生的实际代偿损失。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代偿损失补偿资金是指省级财政部门设立的,专项用于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担保机构所发生的代偿损失给予一定比例无偿补贴的资金。

第三条 凡在河北省境内登记注册和登记纳税的专业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均有获得本办法所指代偿损失补偿的资格。

第四条 代偿损失补偿坚持鼓励风险控制、损失适当补偿、资金共同负担的原则。

第五条 担保机构获得省级代偿损失补偿资金的补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依法设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

(三)正常开展担保业务一年以上;

(四)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和保前调查、保后跟踪制度;

(五)近3年没有任何违规失信记录;

(六)按规定提取、管理和使用各项风险准备金;

(七)按时报送财务报告、业务统计报告和其他材料;

(八)发生代偿的担保业务的被担保对象为河北省境内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

(九)发生代偿的担保业务收取的保费费率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

(十)发生代偿的贷款担保有完备的调查、评估、批准手续并设置了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十一)有可行的追偿措施并积极追偿。

(十二)市、县财政部门设立相应的代偿损失补偿专项资金,并对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第六条 凡符合第三条、第五条规定的担保机构,可以向省级财政部门申请代偿损失补偿,并提交以下文件:

(一)代偿损失补偿申请报告,担保机构的法人登记证、章程、税务登记证、与银行的合作协议以及被担保企业法人登记证、被担保企业规模的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制件;

(二)所代偿的担保合同(协议)和担保贷款主合同;

(三)担保调查、跟踪、审核的相关文件;

(四)风险控制措施、代偿后所获得债权的追索措施和追偿结果说明等相关材料;

(五)银行出具的代偿扣款凭证以及担保机构所发生的实际代偿损失的相关凭证;

(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财务报表;

(七)设区市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对代偿损失进行补偿的相关证明文件。

第七条 代偿损失补偿金额按以下方式计算:

代偿损失补偿金额=实际代偿损失金额×代偿损失补偿比例。代偿损失比例=实际代偿损失÷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00%.代偿损失比例最高不超过5%(含5%),超过5%的,按5%计算。

实际代偿损失=担保机构向银行代偿金额-反担保物变现金额(或者反担保物的评估价值)-担保保证金(包括关联方偿付额)。

第八条 代偿损失补偿比例按以下方式确定:

(一)市县级的担保机构代偿损失比例低于2%的,代偿损失补偿比例为22%.其中,市县财政承担14%,省级财政承担8%;

代偿损失比例高于2%(含2%)的,代偿损失补偿比例为16%.其中,市县财政承担11%,省级财政承担5%.市、县财政各自负担的具体比例由市、县财政部门协商确定。

(二)省级担保机构

省级担保机构所发生的代偿损失补偿,由省级财政负担。

代偿损失比例低于2%的,代偿损失补偿比例为22%;

代偿损失比例高于2%的,代偿损失补偿比例为16%.第九条 每年的第2季度为上担保代偿损失补偿申请的受理期。

第十条 代偿损失补偿的申报和审批程序是:

(一)县级担保机构于每年3月31目前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上一所发生的代偿损失的补偿。县级财政部门接到完备的申请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按比例对担保机构进行补偿。

(二)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并进行补偿后,于每年4月30日前向市级财政部门提交代偿损失补偿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市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比例对担保机构进行补偿。市级担保机构直接向市级财政部门提出代偿损失补偿申请。

(三)市级财政部门审核并进行补偿后,于每年5月31日前将有关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补偿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报送省财政厅。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上述规定比例对担保机构进行补偿。省级担保机构直接向省财政厅提出代偿损失补偿申请。

第十一条 担保机构获得的代偿损失补偿用于补充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

第十二条 以下情形担保代偿损失不属于本办法补偿范围:

(一)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无关的;

(二)单笔担保贷款金额超过担保机构自有资本10%的;

(三)代偿损失超过年末担保余额5%的;

(四)重大担保项目未设定合理反担保措施的;

(五)风险控制工作失误的;

(六)担保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风险控制过程中有明显失职、徇私行为的;

(七)在担保过程中有违法、违规和违反担保构《章程》的。

第十三条 担保机构在获得代偿损失补偿后须继续采取有效的债务追偿措施。担保机构未采取有效债务追偿措施的,下取消代偿损失补偿资格。

第十四条 担保机构弄虚作假、骗取代偿损失补偿的,将追回所得补偿资金,取消担保机构代偿损失补偿资格,并在相关媒体上公告。

第十五条 从事担保代偿损失补偿工作的工作人员徇私受贿,玩忽职守的,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上一篇: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下一篇:清河三中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