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

2024-05-03

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通用8篇)

篇1: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

审 计 局

审 计 报 告

淮审×报〔20××〕××号

被 审 计 单 位:××局(部委办)

被审计领导干部:××局(部委办)(原)局长(部长、主任)×××同志

审 计 项 目:××局(部委办)(原)局长(部长、主任)×××同志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五条和中共淮南市委组织部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201×】×号的委托,淮南市审计局(以下简称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于××××年××月××日至××月××日,对××局(部委办)(原)局长(部长、主任)×××同志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同志和××局(部委办)对其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对此作出了书面承诺。市审计局的责任是依法独立实施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同志任职情况。

×××同志自××××年××月以来(或自××××年××月至××××年××月)担任××局(部委办)局长(部长、主任),负责该局(部委办)全面工作,具体分管××等工作。

(二)审计范围和方法。

本次审计以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以××局(部委办)预算执行、其他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审计或调查了××局(部委办)本级和所属×××等×个单位,审计时间范围为××××年××月至××××年××月,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

本次审计了××局(部委办)部门预决算及其他财务会计资料,查阅了×××同志提交的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和有关会议记录、纪要等文件材料,听取了×××同志(领导干部本人)、×位局(部委办)党组成员、×位内部科(室)和所属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以及×××等部门的情况介绍,并参考了××对××局(部委办)的其他审计结果。

二、×××同志履行经济责任的主要业绩和总体评价

×××同志任职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等工作思路,通过制定×××等规划目标,促进××事业科学发展。该局(部委办)提供的资料反映,(列举几项有关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及其增减变化情况,说明取得的成效)。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二)××××××××××××。

……

审计结果表明,×××××××××××××××××××××××××××××。但审计也发现,××局(部委办)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说明:

业绩部分:一是本部分应结合部门单位具体情况,主要围绕该局长(部长、主任)履行职责及其效果等较为宏观的方面,重点关注执行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行业性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反映其任职期间取得的与履行经济责任相关的主要业绩。篇幅一般控制在一页纸以内。二是在表述主要业绩时,应通过有关指标的变化反映该局长(部长、主任)任职期间部门单位相关事业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切忌空话、套话。三是表述应客观、适度,如需引用未经审计核实的数据,应当注明来源。同时,注意不要与审计评价重复,不要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矛盾。

审计评价部分:一是本部分应围绕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评价。二是只对所审计的事项进行审计评价,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进行审计评价。三是审计评价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四是审计评价应简明扼要,用语要准确、适当。)

三、审计结果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情况。

×××××××(总体表述:局长(部长、主任)任职期间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效果,与履行经济责任相关的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遵守执行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情况等)。审计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1. ××××××××××××。

2. ××××××××××××。

……

对上述问题×××同志负有××责任。

(说明:

一是主要反映该局长(部长、主任)贯彻执行与部门职责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

二是要按照“三定”方案的要求,对该局长(部长、主任)履行本部门与经济责任有关重要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是对没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职责的部门,本条可不写。)

(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总体表述:该局长(部长、主任)任职期间制定重大经济决策程序的民主、科学性,决策内容的合法、合规性。执行重大经济决策的情况及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审计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篇2: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

关于对体育馆暨图书馆工程建设审计整改情况汇报

市审计领导小组:

根据审计结果,我局高度重视,对每笔需要整改的都进行了认 真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于后:

一、关于×××体育馆暨图书馆建设工程公开招标时部分投标队伍报名时间与公告时间不吻合原因的整改说明,2010年6月25日,×××体育馆图书馆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经×××招标办副主任×××审核并同意在×××建设工程信息网上公布招标信息,投标报名时间为2010年6月28日上午9点起至2010年7月2日下午19:00止(平时招标公告均由陈铖审核批准发布)。信息发布后,赓即、×××打电话给县招标办主任×××,告知体育馆招标公告已发(当时王在成都出差),×××主任接电话后,认为体育馆工程是县里的重点工程,公益事业马虎不得,招标文件需经他亲自过目后方可发招标公告,并要求撤下公告(当天公示后撤下)。王当晚赶回奉节,于6月29日上午在县建委三楼会议室召集了县发改委主任×××、副主任×××、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办公室主任×××、体育局局长×××等部门领导会议,对体育馆招标文件及其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及审定。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体育馆暨图书馆工程招标文件内容切实,条件合理,备案手续合法,符合招标条件,并同意从6月30日起恢复招标公告。招标报名时间从2010年6月30日零点起至2010年7月6日16:00时止。因此,在招标资料中,共56个报名单位,其中有22家招标队伍的报名时间为2010年6月28日。

二、关于预收电费16万元已入帐的整改情况,我局2011年8月30日41号会计凭证将支付县供电公司预收电费直接入账的问题,已于2012年3月15日向建筑方×××收回,现已将帐目进行了 1

调整(见附件),冲减了专项支出,同时设了暂存、暂付款科目,待工程完工结算时由体育局向县供电公司退款后,再退给建筑方(已向审计组提供了单据帐薄复印件)。

三、关于体育馆向×××借款170万元用于体育馆建设前期投入的整改说明,向海侨分2次借款第一次2009年11月13日直 接汇入了县土地统一征用办公室征地费用100万元,第2次借款70万元用于了前期其他费用的开支,由体育局自筹资金在2009年12月29日偿还清了海侨公司170万元本金和14333利息。(已向审计组复印了相关复印件)

四、关于征地费汇款依据不充分的整改说明,×××体育馆图书馆工程项目是属于×××西部新城的重点项目之一,县成立了指挥部,县委县政府决定征地拆迁工作由新城指挥部统一征地,当时征地办打电话要求我局汇征地费到他们指定的帐户。我局要求出据一个通知或函,他们说是县上统一规定的没有必要,因此第一次汇100万元时没有出据凭证。后来我们强行要求不出不汇款才出了一个350万元的函(已向审计组写了说明)。

×××体育事业局

篇3: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

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于审计署网站最新发布的2009年至2011年审计报告, 共三个批次, 涉计48家企业, 审计资产总值为303682.63亿元。审计资产总值依据被审企业各审计资产数据进行累计相加而得, 当提供的报告数据为占比50%以上时, 取50%的数值计入统计审计资产中。统计数据以能够提供所涉及具体金额数量的数据为依据, 涉及美元计价的数据按当期2013年5月10日汇率6.2进行换算, 对不能提供量化数据的没有进行统计。审计数据分析以审计报告提供的主要问题的分类为基础, 分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审计风险分析、执行政策引起审计风险分析、内部管理引起审计风险分析、重大决策引起审计风险分析、违规列支物业工资引起审计风险分析。使用传统的比率、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描述性指标进行指标分析。

2 审计报告数据分析

2.1 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审计风险分析

(1) 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数据分析。从所搜集的资料可以发现最近三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数据的总量由463.01亿下降到127.55亿, 每家均值数从25.723亿降到9.811亿, 占总审计资产百分比由1.025%降到0.091%, 说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引起的审计风险在逐步减少, 企业自身核算水平在提高。最大值占被审问题数据占比从36.41%降到10.43%, 平均一家企业所涉及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审计风险规模出现明显的下降, 企业整体核算水平趋于稳定, 最小值占问题数据占比也有下降的趋势, 说明核算水平在逐步提高。

(2) 会计核算具体数据确认审计风险分析。依据2009年至2011年审计报告分类项目的结果, 对相关会计要素确认出现问题的企业家数在当年被统计家数中的占比进行数据统计, 在统计过程中发现一家企业会出现有些项目多计某一会计要素, 有些项目对同种会计要素少计, 在统计时分别计入相应的核算多计和少计要素栏中。

从所搜集的资料数据可以发现, 会计要素利润少计家数占比、少计资产家数占比、多计利润家数占比均值排名为前三, 其值分别为0.541、0.389、0.388, 说明会计核算中利润核算中, 每审计100家被审计企业会平均出现54家有利润少计的现象, 说明利润少计是审计风险多发项目, 少计资产家数均值表明, 每审计100家被审计企业会平均出现38.9家有资产少计的现象, 说明资产少计是审计风险多发项目, 多计利润家数均值表明, 每审计100家被审计企业会平均出现38.8家有利润多计的现象, 说明利润多计是审计风险多发项目。而少计支出为三年均值0.051, 在两个审计年度没有出现一家少计支出现象, 说明少计支出核算的审计风险最少。

2.2 不能执行政策审计风险分析

依据2009年至2011年审计报告分类项目, 对不能执行政策问题的家数及金额进行统计, 从所搜集的资料可以发现最近三年不能执行政策数据显示, 从总体看2009年至2011年涉及规模分别为70.83亿、307.966亿、351.514亿, 反映了执行政策的涉及金额的风险在扩大。但从2009年至2010年审计结果发现每笔审计均值增加, 而2011年审计均值为50.22亿, 相比2010年下降了近20%, 涉及的企业不能执行政策的金额下降了。不能执行政策家数占比从2009年至2011年分别为0.111111、0.294118、0.53846, 说明不能执行政策的家数出现明显的增大, 违规风险增加, 但涉及金额最大值占比为0.94988、0.414949、0.310741, 金额最小值占比为0.05012、0.052441、0.000484, 最大最小值均有下降, 则说明单笔金额执行政策风险在下降。

2.3 内部管理审计风险分析

对涉及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又能够提供量化数据, 考虑到本身也具有内部管理问题性质, 故将其统计到内部管理数据中。依据2009年至2011年审计报告分类项目, 对内部管理问题进行统计。从所搜集的资料可以发现最近三年内部管理数据显示, 内部管理问题家数占比从2009年至2011年分别为0.888889、0.823529、0.92308, 均值在0.8785, 整体上涉及企业家数增多, 说明内部管理审计风险在被审企业中比较常见, 审计风险大, 同时有内部管理每家均值和最大值均出现上升, 说明内部管理审计风险无论从一家企业涉及的资产数量, 还是涉及企业数量出现双增。审计风险明显增大。

2.4 重大决策审计风险分析

依据2009年至2011年审计报告分类项目, 对有重大决策问题进行统计。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可以发现最近三年重大决策审计风险数据显示, 重大决策问题家数占比从2009年至2011年分别为0.277778、0.470588、0.61539, 均值出现明显的上升, 整体上涉及企业家数增多, 说明重大决策审计风险正在扩大。有重大决策最大值, 最小值占比出现明显的减小, 每家均值也有减小趋势, 说明重大决策审计风险呈现涉及企业数量增加, 而单家涉及资产值在下降的特征。

2.5 违规列支工资审计风险分析

依据2009年至2011年审计报告分类项目, 对有违规列支工资的企业进行统计。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可以发现最近三年违规列支工资审计风险数据显示, 整体均值为0.529, 则显示违规列支工资比较常见。每家总体均值1.1503, 涉及金额相较其他项目审计风险较小。涉及家数占比从2009年至2011年分别为0.556、0.647、0.385, 和剔除最大值后均值分别为0.618、0.639、0.314, 均值出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2009年以来有改善的迹象。违规列支主要形式为违规列支奖金、超范围发奖金、购物卡、健身卡等, 存在隐蔽性大, 主要负责人审查不严或有其政策规避造成。

3 审计风险建议

3.1 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企业整体核算水平趋于稳步改善, 但被审计单位38家均有发生, 建议每家企业将加强会计核算的管理作为基本日常管理工作, 从相关数据来看, 应特别加强和重点监控少计利润、少计资产、多计利润、少计负债、多增资产、多计支出、多计收入项目日常核算。要提高企业核算人员整体水平和核算风险意识, 共同参与控制, 使核算财务管理审计风险降低。

3.2 高度重视不能执行政策引起的审计风险

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对政策执行的放松趋势, 要加强国家政策的学习, 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将执行政策作为重要审计风险进行管理。对涉嫌不能执行政策的相关人员加大处罚力度。要遏制不执行政策风险的涉案企业家数。

3.3 完善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管理涉及的企业家较多, 企业长期存在内部管理问题, 应重视内部管理, 针对审计报告提供的内部问题, 制定长效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主要靠内部审计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内部审计控制, 监管易引起内部人控制问题, 要进行股权结构的改造, 引进其他股东, 增加控制效果水平。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规定, 及针对各企业自身的业务活动特点制定具体的内部管理措施, 将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3.4 规范重大决策程序

从涉及家数增加而涉及金额降低来看, 企业对重大决策存在着侥幸心理, 违规操作。企业应加强国家有关重大决策的学习, 强化重大决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重要性, 不能因为决策失误最终由股东承担, 相关人员承有限责任而忽视重大决策的风险。应规范重大决策的执行程序, 对不能执行重大决策程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加大处罚力度。使重大决策审计风险降低, 起到模范作用。

3.5 加强违规列支工资的社会成本意识

违规列支工资容易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 易引起社会影响, 损坏企业形象, 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造成不利, 给企业长期经营造成损失。虽违规列支工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家数占比明显减小, 涉及金额有下降趋势。但要从整体利益角度考虑, 要加强主要负责人员及公司主要领导对工资核算学习, 强调违规列支工资引起的企业社会成本, 降低违规违规列支工资行为, 要以零违规为控制目标。

摘要:本文通过对审计署发布的最近三年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 发现当前审计风险的特点, 针对性地提出审计风险的防范建议, 使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对其他企业起到审计防范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审计风险,会计核算,执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绍辉.如何有效防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J].中国内部审计, 2013 (10) .

[2]郑中淮.不断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审计[J].审计与理财, 2013 (2) .

[3]李庆毅, 韩秀珍.浅谈风险导向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 2013 (2) .

[4]郭义民.审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审计与理财, 2012 (11) .

篇4: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

摘 要 通信企业开展市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促进市分公司规范经营行为、防范腐败,有利于市分公司负责人更好的履行经济责任。确定市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效果。

关键词 通信企业 负责人 经济责任审计

一、通信企业开展市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市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可以促进市分公司负责人加强经营管理,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还可以充分发揮审计的监督、检查作用,促进市分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同时,通过审计,也能发现公司存在的违反法规的行为,对市分公司负责人起到警示监督作用,有效促使市分公司负责人自省自律,规范市分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另外,经济责任审计是以业务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准绳,来对管理者的素质和经营业绩进行鉴证、评价,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具有科学性。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为组织上选拔干部提供参考,有利于正确评价、合理选拔聘用干部。

二、通信企业市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及市分公司负责人的经济责任确定通信企业市分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任期内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审计。以省级分公司下达市分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为主,确认市分公司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审计中应重点关注市分公司经营收入指标、利润指标等关键性指标的完成情况,重点对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对营业收入的审计,应重点关注计费系统调账是否符合公司规定、优惠减免是否经过审批,会计账面确认的收入与计费系统收入数据是否一致;大额卡类销售现金的来源,是否存在为完成指标倒卡虚做收入现象;依据合同确认的收入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少确认收入或签订虚假合同虚做收入现象。对于成本费用支出,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分析各项成本费用的的变动趋势,发现异常现象,确定审计重点。重点关注修理费、劳务租赁费、代办手续费、宣传费、存货、装移机材料费等易出现问题科目。另外审核成本费用支出应关注有无违规采用待摊、预提等方法人为调节成本费用等问题。

(二)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一看资金管理是否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营业款是否按规定缴存。库存现金是否账实相符,银行账户清单、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相符,审核未达账项。有无违规设立的银行账户,是否存在账外资金。二看采购及存货管理中有无私自采购属于省公司集采范围的物资,大额采购是否通过“三重一大”。存货的收、发、存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是否账、实相符,是否定期进行盘点,是否存在利用存货调节成本费用等问题。三看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使用、维护是否规范,固定资产信息是否真实完整,重点关注固定资产是否按规定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手续。四看各种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重点关注个人借款及长期无动态债权,有无虚挂债权的对外投资挂账,关注结余为负数的债务情况。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审计。检查市分公司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市分公司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程度与效果。重点关注绩效考核办法是否科学,是否能有效促进市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是否建立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指标确定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执行预算;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有效执行;卡品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有效执行;费用支出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有效执行。另一方面是经济合同订立、执行控制制度,采购、存货管理控制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四)工程管理情况。工程管理方面重点关注市分公司有无无计划、超计划施工问题;有无虚报工程进度、虚验预验工程价款问题,审查虚报工程价款形成资金的使用情况;有无预提工程款、虚列建设工程成本等用于发放工资、奖金等问题,审查预提各项费用形成资金的使用情况;审查重要投资项目新增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情况,有无重大投资失误、损失和浪费等问题。

(五)市分负责人重大经营决策及遵守财经法纪廉洁从业情况。审查市分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事项(主要包括投资项目、重要经营战略、大额借款、担保、重要合作项目等)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审查重大经营决策情况及效果,查明有无因决策不慎或决策失误而造成巨大损失浪费或导致企业资金短缺、效益下降等问题。确认被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分公司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将已实现的收入或收取的业务回扣(折扣),隐匿在往来账户上,或进入“小金库”行为。

三、恰当运用审计方法

篇5: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

根据《市审计局关于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工程决算及其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的通知》(吉市审通75号),市审计局抽调县(市、区)审计局人员组成12个审计组,自8月11日至9月30日,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对青原区、遂川、泰和、井冈山、永丰、万安6个县(市、区)供电公司所负责建设的农村电网改

造完善工程的竣工决算及其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工程的工程管理及其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对新干、峡江、吉水、县、安福、永新6个县(市、区)供电公司所负责建设的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工程的工程管理及其财务收支情况(工程未完工决算)进行了审计。

审计的重点包括农网项目总体规划、建设规模、项目审批情况、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税费执行情况等方面。在对工程资料和财务资料进行审计的基础上,还对部分工程进行了现场实地核查。

审计的范围包括和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农网工程的立项报批至完成的建设过程。

审计过程中,得到了市供电公司、各县市供电公司及与工程相关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使工作进展较快;各工程的建设单位对其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工程资料、财务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市审计局的责任是对此所提供的资料采取我们认为必要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一、被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

此次审计共12个县市区,主要审计的是和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农网工程。此次审计计划投资额为1.13亿元,到位资金1.1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额为9746.93万元;计划投资额为1.23亿元,到位资金6423万元,已完成投资额为6452.42万元。

二、审计评价意见

从审计情况看,实施的农网改善工程基本已完成,农网改善工程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实施,改善了供电质量,增强了供电可靠性,优化了电网结构,提高了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有力地带动了地方产业的经济发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力部门能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农村电力建设投入。建设主管单位能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建设单位能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广大农民也积极参加电力建设,明显改善了农村用电条件。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部分工程招投标程序和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

如永丰县从送审的招标文件看,招投标程序和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招标文件内容不完整,重要条款空白,招标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核准,招标过程没有监督单位的参与,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条款相矛盾。

(二)、部分工程没有按省电力公司批复的投资计划建设

如青原区10kv及以下新改建线路有的没有按照省电力公司批复的初步设计建设,进行了乡(镇)、村间调剂。

(三)、部分工程设计单位履行合同义务不到位

如永丰县建筑工程均无地勘报告,施工图未见设计单位和图审单位印章。

对以上(一)~

(三)项存在的问题,审计提出了应完善有关手续的处理意见。

(四)、部分工程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

如青原区农网改造工程和兴桥开闭所工程除设备由省电力公司统一招标外,其余线路施工及兴桥开闭所土建、简易道路建安工程等都没有按照规定招投标,由郊区供电公司直接指定明月公司和明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包,共计金额923996.1元。

遂川县10kv以下工程未进行公开招投标,而是通过议标方式确定由湖南省湘潭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南省新湘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这两公司均未实际施工,而是遂川县供电有限公司所属三产企业遂川县川龙公司借用其资质承揽业务组织施工。

泰和、永丰、万安县农网改善工程10kv及以下工程项目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而是由公司自行组织议标或邀标。

井冈山市农网完善工程中的10千伏及以下工程未经招标由井冈山市新农村电力服务公司施工。

对以上未招投标问题,审计根据《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罚。

(五)、工程物资采购及出入库手续不规范

如万安县供电公司底前实施的农网改造项目,在资金采购、材料入库没有实时按各工程分类核算,而是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对工程物资的领用进行项目分类核算。使用的部分铁塔尚未办理入库就投入使用,仓库材料账、公司财务账均未反映。

(六)、工程决算不实

部分工程项目决算高套定额、多计工程量、未计价材料重计、部分其他费用未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取等原因核减工程造价188.67万元。

(1)遂川县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工程存在高套定额、多计工程量的现象,核

减工程造价355055.91元。(2)泰和县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工程因未计价材重计、签证数量多计等原因,核减造价187422.81元。(3)井冈山市农网完善工程因部分其他费用未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取及其他原因,核减造价566530.03元。(4)永丰县农网完善工程因多计工程量、单价偏高、多计利息、多计安全措施费等原因,核减造价376601.39元

。(5)青原区农网完善工程因多计工程量等原因,核减造价21.87万元。(6)万安县农网完善工程因多计工程量等原因,核减造价182385元。

对工程决算不实问题,审计提出了建设单位应按审计审定的工程决算造价与施工单位办理结算的处理意见。

(七)、工程投资中多计贷款利息

泰和县“在建工程”已列支贷款利息711701.07元,按市供电公司开工批复的“建设期贷款利息按五个月计取”的规定,“在建工程”应列支利息629336.86元,多列支利息82364.21元。

(八)、部分工程项目未缴工程税费

1、甲供材料未缴税费及应缴税材料计入设备款,漏缴税费共计1712826.82元。

(1)永丰县工程材料款未申报纳税和应缴税材料计入设备款,漏缴税费143907.96元。(2)泰和县农网改造完善工程甲供材料12520905.74元,未计入施工方工程营业额,造成漏交营业税费419261.42元。(3)遂川县漏交税费803514.96元。(4)万安县农网改造完善工程漏交税费346142.48元。

2、永丰县少代扣代交防洪保安资金7924元,遂川县少代扣代交防洪保安资金24654.76元,青原区漏缴防洪保安资金4977.78元,泰和县漏缴防洪保安资金15528.2元,万安县漏缴交防洪保安资金12702.48元,共计漏缴防洪保安资金65787.22元。

对以上漏缴税费问题,审计作出了收缴财政并由税务部门组织入库的处理决定。

(九)、回收的废旧物资未作处理

井冈山市农网完善工程回收了部门废旧物资未变价处理,包括钢芯铝绞线5397公斤、接地桩20根、变压计量箱1台、变压器2台(已上报省市公司,未作处理)。

青原区农网完善工程废旧物资专账管理(备查账),但没有作价入账。

对该问题审计提出了应尽快变现并用于农网改造的处理意见。

(十)、部分县(市)农网改造资金未进行专户管理核算

如泰和县未对完善工程进行分户明细核算,拨入的国债资金及贷入的资金存入农行、建行农网帐户;购入的工程物资会计、仓库上未按完善工程单独核算、保管,而是与三期农网改造的物资一起核算,工程领用物资单未注明具体使用项目,致使会计上无法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明细核算;“在建工程”科目在10月以前(主要是工程物资的耗用)都是与农网第三期改造一起核算,未进行分户明细核算,直至10月才把完善工程从农网第三期改造中分离出来进行明细核算。

井冈山市农网完善工程资金与其他工程资金同用一个银行帐号,但实行了明细核算。

四、审计建议

(一)严格履行待扣待缴施工单位营业税及附加的义务,将尚未缴交税务机关的营业税及附加尽快缴纳。

(二)农网改造完善工程由于未及时足额落实建设资金,导致部分建设项目实施缓慢,建议项目实施单位及主管单位抓紧落实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

(三)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程序和加强农网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6:市审计局“十四五”规划专项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审计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作用,根据上级审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我市工作实际,现将需纳入“十四五”规划文本中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目标

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服务改革发展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理论和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思路

(一)认真履行职能。一是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适应人大的监督要求,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把握经济领域重点难点,加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二是降低经济风险。寻找突出问题、预防潜在风险、维护经济安全,重点在投资结构、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产业政策、区域管理等方面揭示经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政府完善经济治理机制多提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提升社会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健全追责问效、审计整改和制度规范联动机制,努力打造审计精品和高端产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效应。

(二)着力更新理念。全面认识国家审计新定位,审计作用由监督向监督与保障并重转变。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贯穿始终,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把推动依法治国贯穿始终,促进依法行政;把促进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发挥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把推动政策落实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作用;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安全员”作用;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

(三)全面提升效能。一是体现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坚持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及时报告,充分发挥审计工作预警、预防和纠正的作用:坚持揭示反映重大体制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求真务实、客观公正,准确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报告。二是体现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坚持在审计范围、审计方向、权力问责上全面突破;牢固树立依法审计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审计新准则,努力构建先进的管理机制;在项目立项、审计整改、审计结果等方面加大公开力度,促进社会监督与审计监督优势互补。三是体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

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坚持“两手抓”,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审计力度,大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

(一)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持续跟踪检查政府重大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意见,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

(二)深化财政审计。一是继续完善全部政府性资金(资产)审计机制,促进政府将各项非税收入和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推动建立“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加强转移支付资金运行情况审计,关注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分配结构的合理性、公平性,实施项目跟踪问效机制,促进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推动建立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三是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在继续做好对一级预算单位审计的基础上,加大对所属单位延伸审计的力度,注重把部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督促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预算定额、支出标准和开支渠道,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水平。四是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关注有关“小金库”和“吃空饷”治理、机构设置、编制使用等相关规定的执行和清理情况。

(三)加强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审计。一是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审计力度,促进财政资金更多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二是继续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展连续审计,促进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关注教育、医疗等民生资金和项目情况,推动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四)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一是坚持任中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加大任中审计力度。追究责任更加着眼于风险预警,整改督查更加着眼于建章立制,不断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二是制订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轮审制度,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加大对权力高度集中、自由裁量权大等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三是科学认定领导干部应负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四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和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制度,建立有利于形成监督合力的协调机制。

(五)深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一是落实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制度,优先选择政府投入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发挥竣工决算审计问责和问效的重要作用。二是积极探索投资跟踪审计,对重要投资政策执行、重点基础设施建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投资应对的情况实施跟踪审计,促进提高投资绩效,充分发挥投资审计预防性作用。2025年基本形成投资跟踪审计方法体系。三是加强对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从政策、风险、民生、质量、管理、责任等方面入手,重点关注盲目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情况,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和落实投资领域责任追究制,促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六)推进资源环境审计。一是围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水资源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开展审计,揭露和查处无序开发、低效利用以及破坏浪费资源等重大问题,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二是加强对环境污染方面的审计,揭露和查处防治措施不落实、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三是开展节能减排政策履行、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新能源建设等情况的审计,揭示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在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法规、管理和使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国家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四是积极推进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相结合,在各项审计中密切关注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形成资源环境审计合力。

(七)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一是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审计监督,深入揭示财政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风险,促进建立规范、健全的政府负债管理机制,确保政府负债安全可控,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二是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揭示财政、金融、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三是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目标,重点揭露资产不安全风险、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程序风险、切实堵塞漏洞,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八)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为法治仙桃建设保驾护航。着力检查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揭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切实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揭示法律规定不衔接、不配套甚至阻碍科学发展等问题,积极提出加强法制建设的建议,促进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

(九)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和惩治腐败。继续坚持把查处和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作为审计第一要务。重点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国有资产转让、土地交易等关键环节,揭露和查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查处经济案件责任追究制,加强与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注重源头反腐,认真研究和分析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建立完善不敢贪、不能贪的反腐机制。

(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中的作用,促进内部审计发挥在评价和改进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效果中的作用,推动内部审计健康发展。

四、基础建设

(一)加强审计管理。一是加大审计项目计划统筹力度,利用好财政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平台,加大各领域审计项目的统筹整合力度。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对重点问题、重点事项进行重点突破,统一组织、上下联动、整体作战。三是积极探索“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方式,着力提高审计的准度和精度。四是开展联网审计,不断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五是全面运用审计计划统计管理软件,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和审计成果及时准确统计。

(二)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一是大力推进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继续完善现场审核、部门复核、审理机构审理的三级内控机制。二是加强审计现场审核,强化对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出现重大审计质量问题的,严格追究责任。三是建立健全问题导向型考评检查机制,不断完善审计机关业务质量检查办法、审计项目评优办法,组织开展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和项目评优工作。

(三)推进审计结果公开。一是不断完善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推动健全财政收支等信息公开制度,为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信息和渠道。二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加大整改跟踪检查力度,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公告审计整改情况。三是积极做好审计结果公告的解读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避免误读误解误判,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篇7:市审计局干部下乡驻村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走转送、排抓促”活动的统一安排,我到*县*镇*村驻点。期间,我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积极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八次党代会精神,宣传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召开了村委班子、村民代表、外出务工代表和企业主代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走访了20多户老党员和农户,详细了解了村内的情况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问题。慰问了村里生活困难群众。较好的完成了此次为期一个月的蹲点驻村任务。现将驻村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驻村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南辛屯村基本情况

*村隶属于*县*镇。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年集体收入3万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群众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外出务工有62人。义务教育情况:该村在校人数55人,无失学人员,无校车,校园无安全隐患。该村困难农户、学生情况:困难农户20户,占总户数10%,困难学生20人,占总学生数20%,各项补助都已发放到位,有过年基本生活保障。*村“两委”班子现有4人,学历结构为初中,支部书记和主人各一人,没有兼任。党员队伍情况较好,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群众反映情况较好。“两委”换届选举尚未开始,正在谋划当中。目前,村支部和村委会运转正常,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警务室建设情况:面积约12平方米,监督台设臵了办公处,办公设施、巡逻装备都齐全,数码相机、现场记录仪等现场执法装备齐全,台账和制度都上墙。

三、南辛屯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驻村过程中,我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研问卷以及入户走访村民等形式,认真查找影响该村发展的问题,汇总如下:

1、帮扶村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自强的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

2、村里修路占用了村民部分土地,造成损失;村里水井较少,农民浇地困难。

3、发展思路不宽的问题。兼庄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强,但在谋划发展上,因循守旧,过于强调历史包袱和资金困难,拓展思维、谋划加快发展的思路还不宽,盘活现有资产、挖掘新的发展潜力的力度还不大,主动对接市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的意识还不强。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南辛屯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 作?我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南辛屯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1、鼓励开展劳务输出,包括短期务工,增加农民近期收入。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年内组织一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帮助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同时大力倡导农闲时到县城和附近煤矿企业做短工。

2、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初步拟定年内邀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2-3次科技知识讲座。配合县乡农技部门在该村分产业确定若干个农业科技示范点,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一个好的推广载体。

3、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篇8:市企业审计调查报告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鉴证,文献综述

2013年11月12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六大重点改革之一, 毫无疑问这将促进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呈报, 提高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相关性与重要性。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以下简称“CSR报告”) 审计鉴证的研究才刚刚兴起, 在可持续发展治理日益重要的今天, 探索CSR报告审计鉴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鉴证现状

CSR报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 在70年代有过一段短暂的发展, 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相关利益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绩效, 加之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流行, 越来越多的公司才开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英国BP公司的石油泄漏 (2010)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 (2011) 更是在全球掀起了对社会与环境影响的关注高潮。目前社会与政府组织普遍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活动及其影响予以关注, CSR报告审计鉴证研究应运而生 (Hopwood, 2009) , 有效的CSR报告和审计鉴证都将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 (沈洪涛, 2010) 。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在财务信息审计鉴证上能给CSR报告审计鉴证的开展提供技能支持, 而且诸如电子商务审计鉴证、环境审计鉴证等新市场方面的审计鉴证业务的开展更能给CSR报告审计鉴证提供更直接的经验支撑。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 “四大”关于CSR报告的审计鉴证业务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CSR报告审计鉴证业务被鉴证组织、专门的咨询公司以及“四大”专业服务公司所分享。全球范围内第一份CSR报告审计鉴证出现于1992年, 毕马威 (KPMG, 2011) 进行了全世界范围的调查, 反映有70%以上的G250企业和近65%的N100企业聘请专业的会计机构进行了CSR报告的审计鉴证, 这充分表明CSR报告审计鉴证业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价值肯定和市场需求。

与国际上由注册会计师主导CSR报告审计鉴证行为的状况相反,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在这一领域中的市场份额较低 (沈洪涛, 2010) , CSR报告审计鉴证工作在我国的开展较为迟缓。我国第一份经审计鉴证的CSR报告是中远集团《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由挪威船级社 (DNV) 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共同为其出具审计鉴证报告 (2006) , 这也拉开了我国CSR报告审计鉴证的序幕。2009年上交所、深交所发布指引, 自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现井喷式增长,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数据统计显示, 2013年前十个月发布了1 525份CSR报告, 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188份, 增幅为14.1%, 但仅有171家企业进行了CSR报告审计鉴证, 说明进行报告鉴证的企业并没有同趋势地增长。2010~2013年, 我国虽然经第三方独立审验的报告数量连续递增, 但相对于报告整体数量增幅, 经审计鉴证的报告数量增幅则略显缓慢 (商道纵横《2012-2013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2013) , 2013年CSR报告虽然在第三方审验方面有较大提升, 但仍处在较低水平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3》, 2013) 。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鉴证标准

目前在国际上, CSR报告审计鉴证多采用自愿选择的方式, 在国家层面上强制要求企业对CSR报告进行审计鉴证的只有三个欧洲国家。其一是法国, 自2001年起法国要求公众公司将环境信息纳入年报, 并要对这些环境信息提供第三方鉴证。其二是瑞典, 从2008年起瑞典所有国有企业要公布经过第三方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其三是丹麦, 从2009年起规模较大的约1 100家国有控股公众公司要将可持续发展信息纳入年报或者出具独立报告, 且这些披露的信息必须经过第三方鉴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自愿披露还是强制披露模式, 国际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 这极大地增加了CSR报告审计鉴证业务开展的难度。

考虑到专业会计人员对CSR报告审计鉴证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增长要求, 许多国际组织或国家机构都开始或正在制定相应的标准, 例如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 (ISEA) 是全球最早颁布关于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 (AA1000AS, 2003) 的组织, 其制定的AA1000AS (2008) 和国际审计与鉴证标准委员会 (IAASB) 制定的ISAE3000 (2005) 是国际上G250、N100企业最常用的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IS-EA颁布的《AA1000审验标准2003》以及修订版《AA1000审验标准 (2008) 》将审验标准中的AA1000原则独立为一个单独的标准, 包含三项原则, 即:包容性原则、实质性原则和回应性原则, 它是与利益相关者视角最为贴近的国际标准;IAASB发布的ISAE3000则旨在为专业会计师提供非财务鉴证业务应遵循的原则和重要的程序。

此外还有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制定的G4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欧洲会计师联合会 (FEE) 有关可持续发展鉴证的系列讨论稿、必维国际检验集团 (BV) 和挪威船级社 (DNV) 发布的各鉴证标准。GRI指引第一版发布于1999年, 2006年发布的第三版也就是G3指南中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的建议, 2013年发布的G4指南中对鉴证提出了更深层次与更具体的要求, 建议企业选择外部鉴证。FEE (2002, 2006) 在其系列讨论稿中认为在可持续发展标准传播的早期阶段, 应通过独立鉴证提高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信度, 增强股东的信心。

我国目前对于CSR报告审计鉴证采用自愿披露模式, 同时也没有专门的、统一的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 但是在报告审计鉴证的过程中除参考国际上通用的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外, 还是应用了诸如《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等呈现本土化特色的报告审计鉴证条款。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鉴证基础理论

1. 从国外CSR报告审计鉴证基础理论研究情况来看, 主要有:

(1) 对CSR报告审计鉴证概念的初步界定。Owen等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一个组织决定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衡量和向公众报告这些影响的全部过程”;CSR报告鉴证可以看做是为缩小报告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任差距”, 从而由报告编制者以外的独立第三方对企业所编制的CSR报告进行鉴证的一种社会责任审计活动;AA1000AS中“验审”被定义为审验机构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流程, 根据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对组织公开披露的绩效信息及其管理体系、数据和流程作出评估, 以提高组织公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

(2) CSR报告审计鉴证框架的研究, 例如主体研究。在目前更多企业倾向于选择第三方独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CSR报告审计鉴证 (Simnett, Vanstraelen&C.W.Fong, 2009) 的大流下, 另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企业内部管理机构是CSR报告审计鉴证主要提供者, 因此CSR报告审计鉴证应当由内部审计人员进行 (Allegrini et al, 2011;Ridley et al, 2011) ;二是发现存在管理者控制CSR报告审计鉴证的迹象, 导致审计鉴证缺乏独立性, 认为必要时应当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审计鉴证的过程中 (Brendan o’Dwyer&David L.Owen, 2005) 。

(3) 从不同角度分析报告鉴证的影响因素。Perego P.和A.Kolk (2012) 探讨了跨国公司如何采取保证措施来维持和发展企业问责制的可持续性, 发现外部制度的压力和内部资源、能力是推动企业进行报告鉴证的基本因素;Gary F.Peters和Andrea M.Romi (2013) 研究了可持续性治理特征对CSR报告自愿鉴证的影响, 认为环境管理委员会的存在促使企业进行自愿的报告鉴证, 并且多选择内部审计师进行审计, 而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对企业是否进行自愿报告鉴证并无影响。

2. 国内关于CSR报告审计鉴证的研究刚刚起步, 研究较少, 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对CSR报告审计鉴证概念的界定。《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中阐述了验证、保证和鉴证的不同定义, 验证和鉴证都是保证的具体形式。在CSR报告—GATEs体系内, CSR报告鉴证是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报告符合《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的程度做出评价, 就报告验证的基本过程和结果做出的公开声明, 以证明报告披露的信息的基本质量和报告验证的真实性、独立性和公正性。张和平 (2012) 给第三方审验下了定义, 认为CSR报告第三方审验是指由与企业不存在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审验机构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流程, 根据使用的规范和标准, 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 管理体系、数据和流程, 以及报告遵循实质性、可靠性、准确性、完整性、平衡性等原则的具体情况。

(2) CSR报告审计鉴证框架的研究, 包括动因 (刘钧, 2013) 、主体 (周晓惠、许永池, 2011) 、模式 (赵哲, 2011) 等。袁蕴 (2011) 、严培蓓 (2011) 、张庆龙等 (2012) 从第三方审验的目标、审验标准、审验的内容、执行主体、程序和技术、验审时限和审验报告等七个方面来构建上市公司CSR报告审计鉴证的框架。而在主体研究方面, 我国不同于国际上百花齐放的观点, 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注册会计师应当成为CSR报告审计鉴证的主要提供者 (黄彤, 2012;张和平, 2012) , 主要在于注册会计师可以提高鉴证质量, 增强我国CSR报告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沈洪涛等, 2010) 。

(3) 对CSR报告审计鉴证影响因素的探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沈洪涛 (2011) 的研究显示,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能提升企业声誉;CSR报告能有效传递社会责任表现的信息, 增强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声誉之间的正向关系;CSR报告鉴证并没有显著促进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声誉的作用。李正、李增泉 (2012) 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 CSR报告鉴证意见具有正向的市场反应, 而董事会承诺不具有市场反应。

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鉴证风险控制

20世纪60年代, 在研究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的过程中, 美国学者首次发现了控制风险的问题, 并建立了评估控制风险的措施 (Brown, 1962) 。

1. 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目前, 对于审计风险的涵义各执一词,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2004) 则认为审计风险应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针对含有实质性错误陈述或重大错误陈述的财务报表发布不恰当审计意义的风险, 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组成。而就审计模式来说,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审计模式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因为能够在越来越复杂的业务和审计环境下发现企业资产缺失的问题 (Knechel, 2001) 。

近几年来, 学者也对审计风险进行了长足的研究, 包括审计风险的定义 (谢晓燕、黎菁, 2013) 、成因 (岳向黎, 2013) 、对策 (李露璐, 2013) 等。

与此同时, 审计业务约定书不规范、风险评估程序未得到有效实施和进一步审计程序选择不合理 (王海燕, 2013) 等原因造成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我们不能单一地看“发表不恰当意见论”和“带来的损失论” (谢晓燕、黎菁, 2013) , 应当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强化风险意识和谨慎、客观发表审计意见来防范审计风险 (李述有, 2012) 。

马春英和周允征 (2011) 以我国环境审计风险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基础, 首次构建了我国环境审计风险模型, 认为环境审计风险=外部风险 (概念风险、准则风险、政治风险、环境风险) ×执行风险 (可接受的环境审计风险条件下的重大错报风险、环境检查风险) 。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审计风险模式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下属的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理事会 (IAASB) 推行的审计风险模式 (2003) 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风险检查。

2. 社会责任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社会责任审计风险即审计人员通过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心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而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 (宋娜, 2012)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的研究文献屈指可数, 韩晓梅 (2006) 基于社会责任观探讨了审计风险的演变, 即:审计风险=企业社会责任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企业控制风险×财务检查风险×非财务检查风险×委托人满意度风险;郑晓青 (2014) 在审计风险基本模型的基础上, 加入了行业环境、内部控制结构、社会责任审计内容、社会责任审计标准、会计师事务所等五个社会责任审计的风险因子, 构建了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模型。

范妮娜等 (2011) 认为应该从审计评价标准、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素质及审计方法等方面加强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控制。梁飞媛等 (2011) 从企业内外部考察社会责任风险的控制路径, 认为一方面企业应将社会责任风险控制纳入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之中, 另一方面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应做好监管工作。王清刚 (2012) 基于智能风险管理理念, 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主要从企业内部四个方面构建了风险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框架。

五、研究述评与展望

国外对于CSR报告审计鉴证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 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强制性要求企业进行报告鉴证, 鉴证发展较为迅速, 而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目前也才停留在自愿鉴证的阶段, 进行报告鉴证的数量还比较少。国内外CSR报告审计鉴证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着问题, CSR报告审计鉴证研究仍是一个较新的、机会与挑战并存的领域。

1. CSR报告审计鉴证现状研究组织与学者齐头并进, 研究成果丰硕。

关于CSR报告审计鉴证研究现状方面, 各组织的力量占据绝对地位, 其中商道纵横和金蜜蜂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时刻关注我国的CSR报告动态, 可以成为各学者研究我国CSR报告审计鉴证的重要数据来源。重要的学者诸如沈洪涛教授,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方面成果丰硕, 尤其是在CSR报告鉴证研究方面, 居于我国该方面研究的领头羊位置, 沈教授对我国CSR报告审计鉴证的情况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为该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未统一, 研究较为表面。

国内有关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的研究较少, 且较少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CSR报告鉴证标准, 几乎都是对国际上的CSR报告审计鉴证各标准的比较研究, 并且没有考量我国国情, 研究较为表面化。同时, 各类国际和国内组织都相继出台了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 标准繁多也就意味着会促使各鉴证机构的鉴证依据选择自主性大且不统一, 容易导致CSR报告审计鉴证结果缺乏可比性。可见, 制定统一的鉴证标准亟待解决, 未来应当加大对CSR报告审计鉴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强度, 以期更加有效地引导CSR报告内外部审计鉴证业务的开展。

3. 对CSR报告审计鉴证基础理论研究不成系统, 概念界定不严谨。

CSR报告审计鉴证、CSR报告审计鉴证风险的概念界定是CSR报告审计鉴证框架和CSR报告审计鉴证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基础, 如果对这两项概念内涵定义得不严谨或不清晰, 必然会影响框架和风险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可靠性。但是, 目前不仅是学术界对该定义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而且各国际机构对其的定义也没有统一。虽然国内对CSR报告审计鉴证框架诸如目标、动因、主体、标准及程序等方面都有涉及, 但大多浅尝辄止, 或仅就其中的某个方面进行重点探讨, 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框架, 突出表现为:CSR报告审计鉴证框架内容方面零散而不成系统、CSR报告审计鉴证观点统一化 (如主体) 、偏向于从外部因素来探讨CSR报告审计鉴证等。

未来可以加强对理论的整体系统研究, 观点应当考虑实际情况, 并且可以适当地内外部结合来探讨CSR报告审计鉴证的影响因素, 如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

4. CSR报告审计鉴证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尚未成熟。

就国内方面来说, 文献偏向于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容易与实际情况脱节, 同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审计风险控制流程, 体系研究尚不成熟。当然, 传统财务报告、经济报告、环境报告等的审计鉴证风险研究文献较多, 这也可以为CSR报告审计鉴证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鉴于此,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适当地参考环境报告等审计鉴证风险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我国CSR报告审计鉴证风险控制体系, 该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 可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

参考文献

[1] .沈洪涛, 秦信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与注册会计师新业务拓展.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0;12

[2] .沈洪涛, 王立彦, 万拓.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能否传递有效信息.审计研究, 2011;4

上一篇:履新表态发言下一篇:写科技改变生活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