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古柏行》赏析

2024-04-25

杜甫《古柏行》赏析(精选14篇)

篇1:杜甫《古柏行》赏析

孔明庙前有老柏⑴,柯如青铜根如石⑵。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⑶。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⑷。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⑸。

忆昨路绕锦亭东⑹,先主武侯同閟宫⑺。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⑻。

落落盘踞虽得地⑼,冥冥孤高多烈风⑽。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⑾。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⑿。

不露文章世已惊⒀,未辞翦伐谁能送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⒂。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⒃。

【作品简介】

《古柏行》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借古柏以自咏怀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诗对偶句特多,凡押三韵,每韵八句,自成段落,格式与《洗兵马》极相似。

【注解】

⑴成都的武侯的祠附在先主庙中,夔州的孔明庙则和先主庙分开,这是夔州的孔明庙。

⑵这句写柏之古老。柯,枝柯。

⑶此二句写柏之高大,是夸大的写法。霜皮,一作苍皮,形容皮色的苍白。溜雨,形容皮的光滑。四十围,四十人合抱。

⑷这两句是插叙。张上若云:“补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层,方有原委。”按意谓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才长得这般高大;柏树的高大,正说明孔明的.遗爱。际会,犹遇合。

⑸这两句再承三四句极力形容咏叹柏树之高大。赵次公云:“巫峡在夔之下(按当言东),巫峡之云来而柏之气与接;雪山在夔之西,雪山之月出而柏之寒与通,皆言其高大也。”宋人刘须溪认为云来二句当在君臣二句前,君臣二句当在云来二句后(仇兆鳌把这四句倒置,就是依据刘说的),实太主观大胆。因为这样一来,似乎是通顺些,但文章却显得平庸没有气势,所以黄生斥为“小儿之见”。——以上是第一段,是咏古柏的正文。

⑹此下四句宕开,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去年才离开成都的,所以说忆昨。杜甫成都草堂紧靠锦江(《杜鹃》诗:“结庐锦水边。”),草堂中有亭(《寄题江外草堂》诗:“台亭随高下,敞熬当清川。”),所以说锦享(严武有《寄题杜二锦江野亭》诗)。武侯的祠在亭东,所以说路绕锦亭东。亭,一作城,非。

⑺先主:指刘备。閟宫,即祠庙。

⑻仇兆鳌注:“郊原古,有古致也。卢牖空,虚无人也。”窈窕,深邃貌。

⑼落落:独立不苟合。

⑽此下四句收归夔州古柏。是说夔州庙柏生在高山,苦于烈风,不如成都庙柏之生于平原。落落,出群貌。因生在孔明庙前,有人爱惜,故曰得地,但树高招风,又在高山上,就更要经常为烈风所撼。冥冥,高空的颜色。

⑾不为烈风所拨,似有神灵呵护,故曰神明力。柏之正直。本出自然,故日造化功。正因为正直,故得神明扶持,二句语虽对,而意实一贯。——以上是第二段。由古柏之高大,进一步写出古柏之正直。

⑿这以下又宕开,借古柏之难载,以喻大才之难为世用。《文中子》:“大厦之倾,非一本所支。”古柏重如丘山,故万头牛也拖不动。

⒀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

⒁此二句中有着杜甫自己的影子。古柏不知自炫,故曰不露文章。古柏本可作栋梁,故曰未辞剪伐。这就杜甫为人来说,即不怕牺牲,与“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正是一副心肠。送,就木说,是移送:就人说,是保送或推荐。

⒂柏心味苦,故曰苦心。柏叶有香气,故曰香叶。这两句也含有身世之感。

⒃结二句吐出本意,但材大二字仍包括吉柏在年。在封建社会,一个真正想为国家人民作点事的人,是并不为统治者所欢迎的。古来,是说不独今日如此,从古以来就如此。——以上是第三段。黄生云:“大厦一段,口中说物,意中说人。结句人物双关,用笔省便。”杨伦云:“大厦以后,寄托遥深,极沉郁顿挫之致。”

篇2:杜甫《古柏行》赏析

此诗是比兴体。诗人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咏古柏,声声颂武侯。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篇3:杜甫《登高》内蕴赏析

首联极写登高所感受到的特定环境, 诗人心中深沉的忧郁, 充斥于天、地、沙渚之间。首句前两个节奏点连用四个平声既形成句内对偶, 又渲染悲情或如疾风劲草般凌厉, 势不可挡, 或如波涛汹涌, 奔腾翻滚, 不可遏制。但急风恶浪还不足以烘托出悲情之浓郁悲凉, 然后用一个仄声“啸”, 使悲郁之情充刺于天地之间, 接着用一个平声“哀”, 延伸悲情在时间上的悠远绵长。诗人借助猿的哀鸣长啸呼出心中的悲郁之情, 使之在天地之间膨胀, 在东西南北间奔突。猿之哀与诗人人生境遇之哀相互渗透, 可谓是以哀景衬哀情, 而愈显悲凉之气。尽管如此, 诗人心中郁结的悲情还是难以消除, 在这种抑郁之情遍布苍穹时, 诗人幻化为一只小鸟, 翩飞于清渚白沙之间无所归依。

颔联写这只翩飞的小鸟在萧瑟的秋景中, 穿越过无边无际, 落叶萧萧的树林, 低飞过前后相续滚滚奔腾的长江。深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无边的落叶悄无声息, 就象这滚滚奔腾的江水不可遏制。生命的时光像自然时序中的落叶江水一样疾速流逝, 而命运无法把握。这不是一个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的时代, 虽然诗人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 诗人就如同这只“小小鸟, 想飞怎么也飞不高”, 只能低回徘徊, 在“无边”的空间和“不尽”的时间里, 这只抑郁的小鸟都无缘展翅翱翔, 一如诗人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美好年华已在困顿失意中消磨渐逝, 而壮志未酬, 空留余哀, 徒留消颓。

颈联写这只抑郁低飞无法冲天的小鸟停落在长江之滨的高台上, 恢复为诗人的形象, 面对现实, 悲情依然浓郁。“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既点明自然的季节――“秋”, 又点明生命的时序――“百年”。而且还点明了抒情的方式是登高遣怀。因为诗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不到温暖, 人生多半是离家万里客居它乡, 更何况现在是年已过百, 疾病缠身, 乡愁愈加袭人。“秋”在诗人目力所极的范围, 甚至在诗人遥想的空间, 都透着彻骨的悲凉。诗人人生境遇凝练为一“悲”字, 所以在前两联所描绘的壮阔秋景是诗人心中深沉的悲凉的外化, 不一定是实景。“悲”也是全诗的情感基调。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老态尽显。诗人一生的困顿潦倒都浓缩在“艰、难、苦、恨”四字中。“艰难苦恨”四字顿挫起伏, 诗人郁闷之情, 一字一顿地吐出, 其苦之状难以形容。“繁霜鬓”则是这种困顿生活的结果。尤其是近来越加潦倒衰弱, 连平日里用来消愁的酒也无力再饮了。

全诗以壮阔凄清的秋景开始, 最后归结到一个衰弱得像糟老头的诗人形象上, 景之凄清与人生之悲凉相互呼应, 诗人越显衰弱渺小无依无助, 不用“悲”难言其苦状。诗人于765年创作的《旅夜书怀》抒情结构与此篇类似。开始两联写立体的雄浑壮阔的景物, 最后归结到“天地一沙欧”这个点上, 通篇也是寓情于景, 那时作者如沙鸥飘零, 有飘泊无依的感伤。而《登高》篇不仅是感伤, 更是年老体衰, 孤苦无依时, 作为诗人生存信念的, 终生为之追求的“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仁政理想也破灭了, 衰弱的诗人已无力为理想疾呼, 只剩在生存边缘挣扎的悲怆。韶华已逝, 人生的滞障无法逾越, 此时的诗人与前两年“飘飞的沙欧”形象相比, 已尽显老态, 无限悲凄, 可以说是诗人去日无多时的悲吟, 读罢不禁泪洒衣襟。

篇4:走近杜甫,赏析《登高》

读诗先从语言入手,抓住意象,理解内涵,联系写作背景,走进诗人内心,既要作感性的把握,又要作理性的思考。本诗前两联选景典型,摹声绘色,动静结合,寓情于景。“风急天高猿啸哀”,风,即秋风,“一天比一天凉”,再加上一“急”字,使人感到锥心刺骨,这里不仅冷在肉体,更冷在心灵。“天高”,是以人作参照物,天越高,一个人显得越渺小,天越大,一个人显得越孤单。“猿啸哀”,不禁想起“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猿声悲悲,人心戚戚。“渚清沙白鸟飞回”,清的渚,白的沙,全是冷色调,是穷山恶水,是满目萧索。“鸟”,也许是一只觅食而不能得的鸟,也许是一只回家而忘了归路的鸟,还可能是一只无意飞散的鸟。这只鸟因风大而低飞盘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可见,它是有所留恋有所悲伤的。总之,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是诗人触景生情的感同身受,是诗人独自漂泊的真实写照。“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飘零,万木枯槁;落叶知秋,“何日是归年”;落叶归根,游子仍在旅途。由树及人,杜甫目睹落木,想到自己日薄西山,不言功成名就,只愿寿终正寝,“客死异乡”是诗人最大的心病。“不尽长江滚滚来”,面对江水,诗人想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会忘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还有那最能表现此刻心情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果说“萧萧”凸现了枯叶飘落的无奈,那么“滚滚”传出的是江水嘶咬的声音,一个“无边”、一个“不尽”,更突出了天地之悠悠、悲愁之绵绵。如果说“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的话,那“不尽长江”应是时间的无穷,人生仅百年,江山万古长青,两相对比,怎一个“愁“字了得?

显然,诗的首联、颔联,杜甫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景固然悲,但悲而不哀。杜甫,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博大胸襟的知识分子,看到逝去的江水,不可避免有些惆怅,但这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花开花落是客观事实,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这是杜甫的高明之处。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以上四句写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字面上虽然没有悲秋,但处处传递着悲秋的信息。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感情,但作为处在动乱时代的诗人听来,却凄厉悲惨,同样,那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无不起着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更何况眼前这一片荒凉衰败之景?诗人不由自主地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因景悲,而景愈悲。

篇5:丽人行赏析-丽人行 杜甫 翻译

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

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

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呢?

翠玉做的花饰垂在两鬓。

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

珠宝镶嵌的裙腰多么稳当合身。

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即杨贵妃)的亲戚,

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

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平时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她们捏着犀角做的筷子久久不动,

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驰却不敢扬起灰尘,

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

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

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

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

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丽人行字词解释:

1、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吴自牧《梦梁录》: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锲饮踏青。

2、态浓:姿态浓艳。意远:神气高远。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

3、这两句说,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4、翠:一种翡翠鸟的.羽毛。为 又作“微”。盍(偏旁 勹 )叶:一种首饰。《唐诗三百首》:“翠微盍(偏旁 勹 )叶,言翡翠微布盍(偏旁 勹 )彩之叶。广韵:盍(偏旁 勹 )彩,妇人髻饰花也。”鬓唇--鬓边。

5、腰w:裙带。稳称身:十分贴切合身。

6、就中:其中。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这句是指天宝七载(748)唐玄宗赐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

7、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水精:即水晶。行:传送。素鳞:指白鳞鱼。

8、犀h:犀牛角作的筷子。厌饫:吃得腻了。鸾刀:带鸾铃的刀。缕切:细切。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

9、黄门:宦官。飞,即飞马。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10、宾从:宾客随从。杂沓:众多杂乱。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

11、后来鞍马:即指丞相杨国忠。逡巡:缓慢徐行,旁若无人之态。锦茵:锦织的地毯。

12、以下两句是隐语,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来影射杨国忠与其从妹虢国夫人(嫁裴氏)的暧昧关系。杨花覆苹:古有杨花入水化为萍的说法,萍之大者为苹。杨花、萍和苹虽为三物,实出一体。故以杨花覆苹影射兄妹苟且乱伦。据史载:“虢国素与国忠乱,颇为人知,不耻也。每入谒,并驱道中,从监、侍姆百余骑,炬密如昼,靓妆盈里,不施帏障,时人谓为‘雄狐’”。青鸟:古代神话传说中能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后世即以青鸟代指情人的信使。红巾:妇人所用的手帕。“飞去衔红巾”,指为扬氏兄妹传递消息。

13、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为右丞相。嗔:发怒。

14、几个字的读音:蹙 cù w jié 椒 jiāo 虢 guó 釜 fǔ 饫 yù 鸾luán kòng 逡 qūn 炙zhì 嗔 chēn

丽人行背景: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任命她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极为不满,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丽人行题解:

《丽人行》是一首“旧瓶装新酒”的七言乐府诗,诗题在汉代刘向《别录》中已有记载。但因其内容是直接针对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兄妹,不用古乐府借古喻今的惯例,所以中唐的元稹称其为“新乐府”,今天看来,可以视为杜甫新题乐府中的例外。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此前一年,杨国忠官拜右丞相兼文部尚书,势倾朝野。

丽人行中心大意:

描写的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南曲江游宴时的情景,讽刺了他们骄奢淫逸的丑行,也从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唐玄宗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

丽人行赏析:

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同时又含蓄不露,诗中无一断语处,却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语极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时值杨国忠任右相不久。诗作对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和狂妄嚣张的气焰进行了有力鞭挞,也从侧面揭露出当时君王昏庸、朝廷腐败的社会现实。诗开篇即点出时间――三月三日。诗人用细腻的笔法、富丽的词采,描画出一群体态娴雅、姿色优美的丽人。接着又言其服饰之华丽和头饰之精美,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丽人们身份的高贵。“就中云幕椒房亲”等十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丽人中的虢、秦、韩三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逢出门游玩,她们各家自成一队,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云锦粲霞;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诗人对三位夫人宴饮的奢华场面描写得尤为细腻。她们在云帐里面摆设酒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用色泽鲜艳的铜釜和水晶圆盘盛佳肴美馔,写出了杨氏姐妹生活的豪华奢侈。然而,面对如此名贵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却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迟迟不夹菜,因为这些东西她们早就吃腻了,足见其骄矜之气。可怜了那些手拿鸾刀精切细作的厨师们,真是白忙活了一场。内廷的太监们看到这种情形后,立即策马回宫报信,不一会儿,天子的御厨房就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种山珍海味。六句主要写杨国忠权势煊赫、意气骄恣之态。他旁若无人地来到轩门才下马,大模大样地步入锦毯铺地的帐篷去会虢国夫人。他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在朝中独揽大权,阻塞言路,使朝政变得十分昏暗。“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句,诗人借曲江江边的秀美景色,并巧用北魏胡太后私通大臣杨华的故事以及青鸟传书的典故,揭露了杨国忠与虢国夫人淫乱的无耻行径。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华与己私通,杨华害怕惹祸上身,后来投降梁朝,胡太后为表达对他的思念,特作《杨白花》一词。“青鸟”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是神话中的一种鸟,传说是西王母的使者。据说,西王母在见到汉武帝之前,先看到青鸟飞集于殿前。后来,“青鸟”被视为男女之间的信使,在这首诗中指的是为杨国忠传递消息的人。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终于将主题点出,但依然不直接议论,而是温和地劝说旁人:千万不要走近他们,否则丞相发怒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结尾可谓绵里藏针,看似含蓄,实则尖锐,讽刺幽默而又辛辣。

作者简介:

篇6:杜甫《古柏行》赏析

阆中行,阆中行杜甫,阆中行的意思,阆中行赏析 -诗词大全

阆中行

作者:杜甫朝代:唐 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篇7:杜甫诗词《丽人行》的诗意赏析

《丽人行》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讽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丽人行》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還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赏析】: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 753年)春天(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为右丞相),旨在讥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乱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这一切作者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场面描写和情节叙述,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这正是艺术上成功之处。

篇8:杜甫《古柏行》赏析

关键词:杜甫,《逼仄行赠毕曜》,乾元年间,长安酒价

唐代与酒有关的专门论著,如王绩《 酒经》 、《 酒谱》 等今多亡佚,唐酒具体面貌逐渐模糊起来。 北宋初期,唐酒的价格已少为人知。 阮阅《 诗话总龟》卷三十《 故事门》载宋真宗“ 又问近臣曰‘: 唐时酒每升价几何?’”此时去唐不远,当时却“ 无有对者”,只有丁渭根据杜甫《 逼仄行赠毕曜》“ 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诗句推出 “ 唐时酒每升三十钱”[1]306。 此后论及唐酒价格,研究者常以此首杜诗为依据。 我们认为杜甫诗中所载唐酒一斗三百钱的确是事实,但只是特定历史时期酒价高位运行下的特殊现象,并非常态。

杜甫《 逼仄行赠毕曜》 云: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卷北。 可恨邻里间,十日不一见颜色。 自从官马送还宫,行路难行涩如棘。 我贫无乘非无足,昔者相过今不得。 实不是爱微躯,又非关足无力。 徒步翻愁宫长怒,心炯炯君应识。 晓来急雨春风颠了,睡美不闻钟鼓传。 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 已令请急会通籍,男儿信命绝可怜。焉能钟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 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 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2]466。

《 杜诗详注》 卷六注释《 逼仄行赠毕曜》 一诗云 :“ 鹤注 :此当是乾元元年春在谏院作,故诗中有朝天语。 ”[1]466由“ 自从官马送还官”、“ 徒步翻愁官长怒”、“ 晓来急雨春风颠”、“ 东家蹇驴许借我, 泥滑不敢骑朝天”、“ 已令请急会通籍”等诗句来看,此诗当为乾元元年( 758) 春杜甫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所作。 因而杜甫《 逼仄行赠毕曜》 诗歌末尾“ 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确实反映了乾元元年春长安市场一斗酒三百钱的价格。

但是乾元元年一斗酒三百钱的价格并非常态。《 新唐书·食货志》 载:“ 乾元元年,京师酒贵,肃宗以禀食方屈,乃禁京城酤酒,期以麦熟如初。 二年,饥,复禁酤,非光禄祭祀、燕蕃客,不御酒。 ”[3]1381唐肃宗《 禁京城酤酒敕》 亦云:“ 如闻京城之中,酒价尤贵。 但以麹蘖之费,有损国储,游惰之徒,益资废业。 其京城内酤酒,即宜禁断,麦熟之后,任依常式”[4]482。 可见乾元元年因为安史之乱的影响, 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军需消耗,使得粮食供应不足,酿酒原料价格上涨,长安酒价也随之大幅提高。 因而唐肃宗敕文称“ 如闻京城之中,酒价尤贵”;杜甫《 逼仄行赠毕曜》 也称“ 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可见乾元元年长安酒价之“ 贵”远超平时,上惊庙堂以致禁京城酤酒,下苦酒徒以致难以酣饮醉眠。 反推可知正常情况下唐代长安市场上普通酒的价格远低于一斗三百文。 因此我们认为杜甫《 逼仄行赠毕曜》 诗中所载唐酒一斗三百钱的确是事实,但只是乾元元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酒价高位运行下的特殊现象,并非常态。

《 旧唐书》 卷四十九《 食货志》 载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 实行榷酒制,“ 天下悉令官酿,斛收直三千,米虽贱,不得减二千,委州县综领,醨薄私酿,罪有差”[5]2130。 这则材料传达出与酒价相关的信息有三条:一是官酿酒价格一般为每斗三百文,最低二百文。 二是醨薄私酿酒价格常在官酿酒之下,一般每斗不足二百文,否则无法形成对官酿酒的价格优势。 三是酒的成本价与米价贵贱密切相关,米是唐酒主要酿制原料。 下面先从唐代米价入手进行分析。

史书所载唐代米价多为极端值,其中丰收时米价可低至每斗三四文,如《 资治通鉴》 载贞观四年( 630)“ 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6]6085。 而遭遇天灾人祸时米价可高至每斗数百甚至数千文,如《 旧唐书》 卷四十九《 食货志》 载唐德宗时 “ 自兵兴已来,凶荒相属,京师米斛万钱,官厨无兼时之食。 百姓在畿甸者,拔谷挼穗,以供禁军”[5]2118。 正常年景米价在两者之间 ,江淮地区每斗米约八十文,如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於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 云:“ 今夏江、淮水潦,漂损田苗,比于常时,米贵加倍……江、淮以谷贵民困,宜减价粜米,以救凶灾……今淮南诸州, 米每斗当钱一百五十文……其江淮所停运米八十万石,请委转运使於遭水州县,每斗八十价出粜”[4]4833。 此时淮南受水灾,米贵加倍,每斗米价格达一百五十文,陆贽建议以每斗八十文的价格出粜,则淮南平时米价当在每斗八十文左右。 又如李皋《 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亦云:“ 及在宣州,江淮大旱,米价日长……后米斗及二百,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 坦乃借兵食,多出于市,以平其直, 人赖以生。 ”[4]6464宣州每斗米二百文已是难见的高价,高额利润吸引众多商人来此卖米,需要官府干预调节,则平时米价当远低于此,也为每斗八十文左右。

唐代京城长安较为特殊,一方面是江南稻米长途运输耗费较高,有“ 斗钱运斗米”之说,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於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 云“ 计运米一斗,总当钱三百五十文”[4]4833。 另一方面为了稳固京畿统治,长安米价反而较他处为低,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 认为南方的漕米“ 其米既糙且陈,尤为京邑所贱,今据市司月估,每斗只粜得钱三十七文而已”[4]4833、于逖《 闻奇录》 云“ 晋国公王铎为丞郎时,以江淮运米至京, 每斗水陆费七百,是京米价斗四十钱”、《 新唐书·吴武陵传》 云长庆初“ 前在朔方,度支米价四十,而无踰月积,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还都受钱”[3]5791、《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三十四云“ 今河阴、太原仓见米犹有三百二十余万斛,京兆诸县斗米不过直钱七十”[6]7536。 可见正常年景唐代长安每斗米价格在四十文至七十文之间。 因而陆贽建议 “ 斗用百钱以利农人 ”、“ 令于京城内及东渭桥开场和籴米二十万石,每斗与钱一百文,计加时估价三十已上,用利农人”[4]4834,籴米每斗一百文已是带有“ 利农人”性质的保护性高价。

古代酒精度较低,作于北魏时期的《 齐民要术》 卷七称“ 一石米,合得三石酒”,作于北宋时期的《 北山酒经》 附录也云“ 每一斗酒蒸三升糯米”,可推知处于北魏、北宋之间的唐代酿制一斗酒需米约三分之一斗。 以唐代长安正常米价每斗四十文至七十文计, 需钱二十文左右,加上其他费用,每斗酒成本价在四十文左右。 如果对酒液进行醨薄处理,如韦应物《 酒肆行》 云:“ 主人无厌且专利,百斛须臾一壶费。 初醲后薄为大偷,饮者知名不知味。 ”一斗酒的成本价当更低,可能只有二三十文。 唐代东南地区米价略高,酒的成本价也相应提高,但以淮南等地正常年景每斗米八十文价格计,普通酒每斗成本价也不到五十文。

前述唐德宗时期官酿酒价格一般为每斗三百文,是唐代长安市场酒价成本的七倍多,可谓典型的垄断暴利,因而遭到各地反对,很快即被废除,“ 寻以京师四方所奏,罢榷”[3]1381。 我们估算在没有“ 法定”官酿酒价格的情况下,正常年景唐代长安市场酒价在一百文左右,具体来说是在四十文到一百五十文之间。 一方面为获得利润, 进入市场售卖的酒显然应该高于每斗四十文的成本价; 另一方面《 新唐书·食货志》 载德宗贞元二年( 786) 行税酒户制“ 天下置肆以酤者,斗钱百五十,免其徭”[3]1381,此时仍有部分“ 官店酤酒”,长安市场每斗酒低于一百五十文,才能形成对官酿酒的价格优势。 因此德宗贞元二年实行重酒税之前,正常年景唐代长安市场酒价在一百文左右。 德宗贞元二年之后实行重酒税,此时唐酒市场价则在每斗两百五十文左右,但唐时为避免重税,民间逃酤现象极为严重,唐酒市场价每斗依旧最多只有一百文左右。

另外要说明的是,这里估算的只是进入市场售卖的普通唐酒价格。 唐诗中常有“ 斗酒十千”之说,如崔国辅《 杂诗》 云“ 与酤一斗酒,恰用十千钱”、李白《 将进酒》 云“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般认为是诗人引典夸饰之说,难以尽信。 但较之普通酒, 唐代美酒佳酿大都需要更为特殊昂贵的原料和复杂精细的工艺, 价格偏高数倍乃至数十倍也不足为奇。 若普通唐酒每斗一百文, 美酒佳酿一斗数百甚至数千文也是有可能的。

篇9: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赏析

一、精工的格律美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其平仄、押韵、对仗十分讲究。其平仄显示如下:

就其平仄而言,这里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的,但律诗有个“一三五不论”的灵活性,因此并不犯忌,诗人没有因辞害意,用了平声字。第二句的第三字本应用仄声,但由于“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对句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即第三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在对句中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又叫“对句救出句”;三、四两句恰好相对。就押韵而言,除偶句末尾都押“ang”韵外,第一句和第三句也押韵,押“i”韵,音韵十分和谐。可见整首诗切合音韵,声调合拍,节奏均匀而多变,具有音乐美。

就其对仗来说,其对仗尤显精工。近体诗的对仗,意义要同类相对,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该诗中一、二句的“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都是名词对名词;最后一字“丽”对“香”是形容词相对,三、四句的“泥”对“沙”,“融”对“暖”,“飞”对“睡”,“燕子”对“鸳鸯”,这些词性莫不一一相对,并且句式也相同。

可见,该诗的格律,几近完美。

二、诗意的绘画美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那么此诗可为例证。“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细细读来,短短的二十个字,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水碧山青,江边是多么美丽。和暖的春风轻轻吹拂着,送来花草的芳香。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造窝;沙子晒暖了,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慵可爱。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啊!经纶世务者看了,一定会起退隐之心;穷途失意者看了,一定会宠辱皆忘。

这又是一首多么富有画意的诗!这首诗一句一景,用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香味这短短的十个字,对大好的春光进行了概括的描绘,后两句还配以燕子和鸳鸯来点染。前两句写的是静景,后两句写的是动景,静中含动,动中有静,十分鲜活,使得这幅明丽的画面充满了动感,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幽美的画卷。使人感到读这首诗犹如在赏一幅画,赏画中又有无尽的诗意。

三、闲适的意境美

这首诗所选的意象都是一些极其平凡的事物,日、江、山、风、花、草等没有一个不是自然界、生活中触目可见的景物,但是经杜甫的大脑一组合,经杜甫的手一点拨,却显得平中见奇,所有的景物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在诗中,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透过这些意象,我们可感受到诗人那轻松、愉快、恬然、闲适的情怀。这些美化的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一一相通,构成了美妙的意境,反复诵读此诗,自然会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柔和春意和闲适的情怀,油然而生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四、和谐的物态美

杜甫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潦倒的一生。在他的诗中,所描绘的物态大多是那么凝重、沉郁,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等。但在这首诗中,山光物态却显得十分温馨与和谐。万物在春光下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融融的春光里,江山是秀丽的,花草是幽香的,燕子是自在的,鸳鸯是娇慵的,一切都那么协调,那么合拍,那么自然。明代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说:“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

篇10:杜甫《古柏行》赏析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前言】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是唐代伟大诗人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咏马。全诗可分四段,每段各四句。全诗运用对比以赞美胡马,也蕴含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感叹。

【注释】

⑴鄂县:即今陕西户县。丈人:对老人的尊称。胡马:胡地产的马

⑵胡:指安史之乱。全唐诗校:“一作贼。”金牛:自陕西勉县而西,南至四川剑阁县剑门关,称金牛道。自秦以后,由汉中入蜀,必经此道。李丈人息从唐玄宗入蜀,经金牛道

⑶“回鞭”句:言李丈人自蜀赴灵武,朝见肃宗

⑷“朝饮”句:极言马行之快速。灵州:治灵武,肃宗即位处。天宝元年(742)改为灵武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灵州

⑸自矜:自夸

⑹急难材:如刘备的颅马跃过檀溪,以免刘表之追;刘牢之马跳过五丈涧,以脱慕容之逼。此言幸赖此马在安史之乱中脱祸

⑺驾骀:劣马。指诗人自己所骑的马

⑻锐耳:良马的特征之一。《齐民要术》卷六:“耳欲小而锐如削筒。”

⑼高蹄:良马的`又一特征。削寒玉:言其坚硬如铁,可以削玉

⑽神龙:传说天马为神龙之类。《魏书·吐谷浑传》载:青海内有小山,以良母马置此山,所生得驹,号为龙种

⑾俗:全唐诗校:“一作凡。”多肉:劣马之相。《齐民要术》卷六:“望之大,就之小,筋马也。望之小,就之大,肉马也。”

⑿累日:连日

⒀凤臆龙鬐(fèng yì lóng lín):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晋书·符坚传》载:大宛献天马千里驹,皆汗血,朱鬐五色,凤膺麟身。龙髻:全唐诗校:“一作麟髻。”

⒁长风生:足下生风

【翻译】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冬自华州赴东都途中作。黄鹤注:此乾元元年冬往东都时作。观洛阳再清句可见。朱鹤龄注:鄂县属长安

【鉴赏】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27首。仇兆鳌《杜诗详注》评注此诗:“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贼过金牛。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首言马行迅捷。从乱禽颠沛说起,便有奇气。过金牛,扈从明皇也。见天子,趋谒肃宗也。却走,退走也。

“自矜胡骡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一闻说尽急难才,转益愁向驾骀辈。”此见其济难之功。赵注:急难才,如刘备的颅跃过檀溪以免刘表之追,刘牢之马跳五丈涧,以脱慕容之逼。此处指避胡一事言。愁向驾胎,自叹所乘者皆疲马也。

篇11:杜甫《古柏行》赏析

白凫行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鹄高于五尺童,化为白凫似老翁。

故畦遗穗已荡尽,天寒岁暮波涛中。鳞介腥膻素不食,

篇12:杜甫《古柏行》赏析

负薪行

作者:杜甫朝代:唐体裁:乐府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

一生抱恨堪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

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

篇13:杜甫《古柏行》赏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 (公元764年) 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情景相生, 优美与壮美兼具, 喜悦与忧郁并存。“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 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上句, 以“黄”衬“翠”, 以“白”衬“青”, 色彩鲜明, 《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 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 ‘青’上方见得‘白’, 此说有理”。“翠”是新绿, 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 黄鹂的啼叫, 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而黄鹂居柳上而鸣, 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 下句则以白鹭的灵动之势写自然的生气:淡蓝色的晴空下, 一行白鹭振动翅膀, 翩翩起舞。一个“上”字, 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 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的意味。诗句有声有色, 色彩鲜明而不杂乱, 声音圆润而不嘈杂;静中有动, 静而有张力, 动而不失轻盈幽雅, 这正是一种优美的境界。那么, 这种优美的境界, 能给我们传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愫呢?大自然生机勃发, 诗人心有所动, 又怎能不颔首微笑, 发出愉悦的轻呼呢?

可是不要以为诗人的心情就此定格, 且看后面。“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这里, 诗人的视角进一步转换:从窗口望去, 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似乎近在眼前。一个“含”字, 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 望见的是否真的“西岭”?也许这并不重要。一说这是写诗人看到窗棂上早春的残雪, 联想到西岭上终年难化的积雪。再看门外江上, 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泊”字, 写出船此刻停留未开。“东吴”, 是指船由东吴来, 还是到东吴去呢?这也许并不重要。有论者说,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 蜀中与东吴之间的商船已可通行, 也有说东吴是泛指江南一带。在这里, 引起我注意的是两个词语:“千秋雪”和“万里船”。“千秋雪”极言积雪之厚, 时间之久, 千年的积雪, 要何时才能融化?“万里船”极言行程之遥远, 空间之无限, 要想到达心中想望之地, 又谈何容易!如果说前面两句诗中, 黄鹂、翠柳、白鹭、晴空这一组意象给人的是优美的感受, 那么后两句中“千秋雪”“万里船”的意象带给我们的则是崇高感。崇高, 审美范畴的一种, 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 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 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 它使主体受到震撼, 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 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 崇高与悲剧性相近, 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上文的“千秋雪”和“万里船”就其本身 (作为审美对象) 而言, 从数量上和空间上具有强大的威力;就审美经验而言, 他们带给主体一种“坚冰难化”的痛苦或“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沉重。那么, 与前两句相比, 这两句里, 我们体会到的还只是愉悦和轻松吗?李渔《窥词管见》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然二字亦分主客, 情为主, 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 非借物遣怀, 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在《绝句》 (其三) 中, 诗人着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图, 先写黄鹂、翠柳, 声色纷呈, 相映成趣;次写白鹭、青天, 飘逸出尘。然后诗人移步换景, 用蒙太奇的手法, 先让西岭雪山的千年积雪冲击我们的视觉, 震撼我们的心灵, 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停靠在浣花溪边的那艘船, 让我们去询问它来自哪里, 又将去向何方?或者会想起三国时那位奉命出使东吴的费某说过的一句话:“万里之路, 始于此桥。”诗人全篇并未有一个字的抒情或议论, 但我们分明可以觉出他情思的变化, 或惊喜, 或微笑, 或拈须, 或徘徊, 或沉吟, 或泪下。

这种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传统, 如《诗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其实在杜甫的其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手法, 如《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前两句的景是美好的春景, 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杜甫诗歌的抒情方式是多样的, 正如梁启超所说, 杜甫是一个“情圣”, 他可以直抒胸臆, 如《望岳》, 也可以即景抒情, 如《登高》, 还可以寓情于景, 如《绝句》组诗。在《江南逢李龟年》中, 诗人用“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写往日的盛会, 转而用“又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来写今日的相逢。全篇没有直用“喜怒哀乐”之词, 而用“寻常”、“几度”, “又”几个字, 寥寥数语, 写尽无限的感慨, 而“落花”之“好”, 正反衬了落魄之人的失意与沧桑。这正是“老年识尽愁滋味, 欲语还休, 而今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啊。

篇14:杜甫《羌村三首(其一)》赏析

关键词感时 恨别 沉郁 蕴藉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还洋溢着热爱国家、热爱和平、抗议战争等崇高精神。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的一生和这个时代特别是和安史之乱息息相关。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仅造成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从而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组诗《羌村三首》,就是这些历史图画的一个代表。

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破潼关,杜甫携带妻小,寄居羌村。不久,听说流亡中的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就离家北上,企图为平叛效力。然而事与愿违,刚启程就被叛军捉住。公元757年,他几经周折,逃离叛军,投奔肃宗,拜左拾遗。但好景不长,又被贬放还。诗人四年离乱生活,一会儿官运亨通,喜从天降;一会儿沦为囚徒,悲从中来。面对事态变迁和人情冷暖,感慨良多。诗人在返回羌村不久,便写下《羌村三首》组诗,尤以第一首抒写更淋漓,揭露更深刻。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诗开篇从夕阳景物入手,写游子千里迢迢返家的情景。“峥嵘”,原指地势高峻,这里运用象征手法,一写“赤云”之状,摹写“彩霞满天,夕阳西下”的壮丽画面,交代返家的时间。二写岁月不平,影射大唐王朝“兵戈四举,日渐败落”的社会现实。“日脚”指太阳从云缝射下的光线,一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经过一天奔劳,急于跨入地下休息。二是托物起兴,以太阳落山,引出游子返家。三则融情于景,描写返家时的复杂心情。古典诗歌的念乡之作,往往以月夜、黄昏作为摹写对象。不难想象在那“烽火苦叫乡音断”的特殊岁月,杜甫不知有多少个月夜渴盼还家,不知有多少个月夜望月思人。然而就在今天,“夕阳西下正当断肠时,游子归来已无断肠意。”“柴门鸟雀噪”,“噪”字描写鸟叫音色,言其不悦耳。鸟雀屋头欢唱,当以“鸣”“唱”摹之,为何着一“噪”字呢?一方面鸟叫并非与主人关系特别好,早早地迎接屋主归来,而是久已不见人,被惊扰而乱叫。另一方面,“噪”是作者主观感觉的特殊反映。不难想象,作者未返之前曾多次想象家中景况,今返家门,接人者非人,怎不令人担忧?一个“噪”字既写出了诗人返家时的特殊景况,又表达了他欣喜之余的担忧。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以人物情感变化为轴线,写亲人乍见。“我在”,是妻孥整天为之祈祷、朝思暮想的结果,今天游子生还,妻孥当喜不当怪。但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人命危浅,朝不保夕,亲人突然出现,真叫人不敢信,不敢认,乃至发愣,故“怪我在”。“怪”之后,确确实实看到亲人就在眼前时,情感的闸门再也无法关闭,怎能不“喜心翻极倒,呜咽泪沾巾”呢?特殊的时代必然造就特殊的人的心态。现实主义诗人以独有的敏锐,通过“怪”、“惊定”、“拭泪”等词语捕捉并描绘了特殊人物的特殊心态。“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正是造成这种特殊心态的最佳注本。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诗人远道而归,消息不胫而走,偌多邻人赶来看望。有客光顾,按常理主人应该马上请进屋里以问寒暖;有乡亲远道归来,邻人也该立即进屋以询问在外景况。但这里诗人对邻人的来访似乎无动于衷,邻人也只是凭墙而望,原因何在?一方面,这些邻人只能是旁观者,不忍搅乱这一家子既幸福又辛酸的时刻,只能识趣地一旁观看。另一方面,作为诗人千里归来,亲人乍见,泪眼对着泪眼,已无暇顾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以致出现“邻人凭墙”的特殊画面。再看那凭墙的旁观者是否无动于衷呢?而是人人都进入了角色。“感叹亦歔欷”,是对之羡慕,是为之辛酸,还是勾起了各自痛苦的回忆?“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们的嘘唏也许有为别人的,但更多的是为自己而感叹。也许他们的家人还在边关未归,也许他们的孩子早已是血染沙场,也许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黄昏他们苦苦等待的亲人至今未归。怎不“感叹”,能不“嘘唏”?表面看来,写“邻人凭墙”似乎与“白首拾遗徒步归”关系不很重大,但绝非闲来之笔,而是故意插入,“借风生浪”,推己及人,表述更深更远的主题意蕴,真是“看似闲来总不闲,一句生发值千金”。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夜深人静,邻人已去,夫妇双方相对,千言万语总也说不尽,故而秉烛而坐。悲喜交加,话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相对无言。久而久之,一会儿看似真切,一会儿仍恍若梦中,对眼前景仍旧不敢信,对未来事依旧不敢想。这种特殊的心理和景况不正是对那兵荒马乱年月的人物心态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对那样一个动荡社会的血泪控诉吗?真所谓“易睡复坐情最切,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虽不是画家,但在写诗过程中也不自觉地融入绘画艺术,亦可谓诗中有画了。通观全诗共有四幅画面,即游子晚归——家人乍见——邻人凭墙——夫妻夜话。

杜甫在《羌村三首(其一)》中,通过四幅画面,刻画了三类人物,即游子、家人和邻人。刻画这三类人物重点不在形,而在神,是通过特殊时代、人的心态变化来表达深刻厚重的主题意蕴。游子归来的喜忧参半,亲人乍见的“惊”“怪”,邻人光顾的凭墙观望,嘘唏长叹,夫妻久坐的若梦似幻,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有人说,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诗歌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切实的生活体验,而最为可贵的是他善于把这些生活的体验作典型的基本概括。在《羌村三首(其一)》中,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战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全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现实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

其次,杜甫写诗很少直抒胸臆,直接揭露现实的句子也不多,而是把情语含蕴在叙语和景语之中,无处言情,处处言情,“无一讽刺语,描摹处语语讽刺,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寓主观于客观,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所写的对象虽呼天抢地,而杜甫自己却头脑冷静,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化在所描写的对象中,让形象本身直接感染读者,寓情感于叙事之中,更让人觉真挚哀痛。《羌村三首(其一)》中,杜甫通过游子、家人、邻人的非常心态和反常举动,让事实去说话,去感染读者,从而也无情地鞭挞了日渐败落的大唐王朝。

再次,杜甫写诗不比李白云游海天,涉足仙界,而是脚踏实地,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寻求灵感,在求实的叙述和描写中寄托深情,看似平常,

却又空谷传音之妙。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特征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在《羌村三首(其一)》中,“妻孥”的表现、“邻人”的表现,这些独特的细节描写,极为有力的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羌村三首(其一)》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艺术手法上,都应列为杜甫“沉郁顿挫”诗歌风格的代表。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精深,以及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都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

杜甫曾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来评价李白,但笔者以为杜甫的这句话也正是对于《羌村三首(其一)》的最恰当的评价。

附:《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2)《杜甫传》(冯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上一篇:游垦丁白沙湾作文600字下一篇:田坎中心校2012至2013学年度图书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