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2024-04-21

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精选9篇)

篇1: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在学习《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应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学习奠定基础的原则,目标层层递进,并贴近生活,具有可实践性。

现就教学中的语法方面知识谈谈自己的些许看法。

虽然目前英语教学淡化了语法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语法部分的学习不可缺少。在本单元中主要学习过去进行时的用法。通过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出这一时态,主要通过以模仿为主,让学生逐渐掌握主要句型,并尝试着进行实际运用。但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时态,我还是介绍了这种时态的主要用法,主要从两个方面:(1)过去进行时态的含义(2)过去进行时态的结构。特别是在处理时间状语时,对when和while的用法通过比较运用,强调了他们的主要用法和区别,效果非常好。后来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事实证明对教材内容的补充,特别是语法方面的补充,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课后练习时对时态的运用也轻松很多。目前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常常会碰到这种时态,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分析短文,事半功倍。实践证明语法教学必不可缺。

篇2: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问题是现行的英语教材语法现象分散、不系统, 再加上语法的配套练习又很少, 给语法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教好语法课呢?传统的语法教学都是先讲理论, 再讲规则, 后做练习, 让学生在反反复复的操练中掌握语法知识。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练得枯燥无味, 费时又费力, 学生只懂得生搬硬套一些语法规则, 却不懂得灵活运用, 常常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出现严重的错误。这种“填鸭式”的单纯讲授语法知识的教学模式, 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了。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 很多老师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的独特的语法教学模式, 现在我就以现在进行时时态为例, 来阐述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模式。

一、整合教材内容, 使语法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的语法现象分散在各个单元的各个课时当中, 如果把一个语法项目分散在各个课时去讲解, 这很不利于学生对整个语法项目的理解, 也不利于教师系统性的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个性化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教每个单元之前, 我都要全盘掌握所教单元的语法内容, 结合本班的学生特点, 把语法内容放在适当的环节来教。一般我都会在进入本单元的教学之前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授本单元的语法内容,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的语法内容后, 我才引领学生进入这个单元的英语学习。

如在教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I’m watching TV”这个单元时, 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好现在进行时这个时态, 然后再引领学生进入该单元的学习。每个单元前的语法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生能利用已掌握好的语法知识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当中,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

二、找准切入点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语法教学都是教师讲理论, 讲规则, 然后是学生的练习巩固, 这种教学方式使语法教学更加枯燥。特别是导入的方式单一,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导入的时候, 教师不妨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和教学目标,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时,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讲含义、讲结构、讲规则, 也许没讲到一半, 很多学生就恹恹欲睡了。但是教师如果采用实际情景教学 (如叫学生做一些形象的动作) , 或是采用生动且形象的图片, 或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导入, 效果就会不一样了。最起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睡觉、讲话、写字、看书等) 提问学生:What is xxx doing?What are xxx and xxx doing?能根据本班的情况来回答, 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一旦来了兴趣, 他们就会信心百倍地进入下一步的语法学习, 这就为下一步深入的语法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探究, 发现规则

许多教师经常脱离语言环境直接呈现目标语法项目, 讲解语法规则, 然后通过大量的语法操练让学生去掌握规则。但由于学生对规则缺乏感性认识, 导致学生在运用语法中错误频出。与其讲规则, 不如让学生自己找规则, 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讲授现在进行时时, 找准切入点导入一些新句型后, 我给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

1.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2.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动作?

3.现在分词的构成有哪些规则?

4.这些句子如何变为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的?

5.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运用现在进行时?

有的放矢, 我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分组讨论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探究得到这些问题的结果后, 再叫各组代表报告他们的探究结果。几乎所有的小组都能归纳出:

1.这些句子都含有be+v.ing.

2.这些句子都表示现在正在做的动作。

3.v.ing的构成规则有……

4.变为否定句时在be的后面加not, 变为一般疑问句式把be放在主语的前面提问。

学生们都讲得很好, 但对于最后的一个问题, 学生却难于回答, 他们只知道有now在句子中时要用现在进行时, 其他的情况就不知道了。针对学生不能归纳出来的问题, 教师要加以引导。对此, 我设计了一些练习:

1.We__________ (have) an English class now.

2.Look!Linhai_______ (sleep) in class.

3.Listen!Someone_________ (sing) in the next room.

4.It’s nine o’clock.What______you______ (do) ?

5.—Where is Linping?---He__________ (read) in the library.

学生在做这些练习后再归纳出运用现在进行时的几种情况, 相信他们会有所感悟的。

四、在情景中运用和巩固

传统的语法课堂往往脱离实际的生活情景进行语法教学, 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往往是“纸上谈兵”。通过营造真实、丰富的生活情景, 学生能在实践中体验语法规则, 自然流畅地理解和表达。

在讲授现在进行时时, 学生在探究归纳语法规则后, 就要到运用的环节了。为了能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正确运用现在进行时, 我给学生展示了两幅图, 一幅是一家人在家里, 一幅是几个学生在教室里, 图中人物都在做着各种不同的动作。我要求学生就这两幅图运用现在进行时讲述图中人物的动作。学生基本上都能根据图中情景正确运用现在进行时, 并且能够流利地表达出来。此外,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运用现在进行时, 我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 调查家人在傍晚八点钟时正在做的事情, 下节课向全班同学做汇报。很多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结合实际生活正确运用现在进行时表达出来。

五、错误辨析, 区分比较

一些语法项目学生容易混淆, 经常出错, 虽然不少老师通过“练习———纠错———再练习”的方法反复纠正和讲解, 但学生还是屡犯不止。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语法项目进行横向或纵向地分析, 并以此类错误为范例, 让学生对照正确的表述方式, 自主分析错误的原因, 剖析出错时的思维过程,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从源头上杜绝错误产生。例如学生在运用现在进行时时, 往往对现在进行时的结构be+v.ing不能完整地使用, 要不漏掉be, 要不漏掉动词加上ing。对此,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正误辨析题:

1.Jim is play computer games now.

2.We having English now.

3.They’re talking now.

学生能够很快地判断出这些句子的正误, 接着我让学生进行对比, 深入探讨出错的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是, 有些学生没有分清什么情况用一般现在时, 什么情况用现在进行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运用这两种时态的几种条件缺乏认识。对此, 我列出一些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句子, 让学生针对这些句子, 分组讨论, 探究出运用这两种时态的规律, 再把这两种时态进行对比分析, 掌握两种时态的特征。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的练习题, 以检测学生对这两种时态的把握, 与此同时再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查漏补缺, 帮助学生把错误纠正过来。

篇3: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关键词】英美文学 重要 趣味 欣赏 优化 审美 价值

文学是对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某种社会历史形态和当时的人民生活状态的反映,它不仅记载了一些社会现象,而且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意识,是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去感受语言的艺术美、汲取教训、启迪思维,从而使大学生具有突破陈规、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创新精神,它是振新一个国家的关键。英美文学是人类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财富,它是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缩影。很好地了解英美文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呢?

一、意识到学习英美文学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理念。因为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开展文学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会阅读和欣赏一些英文原著,而且要学会分析一些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化有一个更深的把握。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无疑要学好英美文学这门课,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也需提高对英美文学的认识程度。

作为高校必开课程之一的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上,而是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站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角度去理解,让他们对与英美文学作品有关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线索、风俗习惯、生活状况及当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也就是所谓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延续和传递离不开人文。它向人们指引了一条分辨善恶美丑的道路,也担负着提升对美的反思、继承和批判,开拓自己独有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加强英语语言运用的角度和提高大学生人文方面的素质来说,学习英美文学是极其必要的和重要的。

二、更好地学习英美文学的几种途径

1.注重课堂之外的阅读,多方面了解文学作品

教材是很好的教学内容,摘选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像大家都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莎士比亚、威廉姆·华兹华斯、拜伦等的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读物对教学进行补充,从而让学生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不同时期的英美文学作品,更好地培养他们阅读著名作品的兴趣。提倡多读原著,尽量少读缩写过的或用汉语译出来的版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阅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本身的味道、纯英文思维的叙述方式。在读的过程里还要注重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先后顺序上进行安排。先读一些距离现在不是很远的、表达方式对于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作品。因为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入门,既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又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更多的文学作品中去体会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2.注重欣赏纯英文的原版影片

很多经典的、深受大众喜爱的英美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通过让学生观看影片这种教学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加直接地欣赏这些作品。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将书上的内容赋予了生命力。标准的且很生活性的语言更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其使用的背景和条件,使学生彻底的融入剧情,不受汉语的困扰,用英语进行思维,刺激其学习的欲望,为文学教学增添了颜色。此外,还可以与学生探讨这些作品,让学生从中学习其基本的语言知识,也可以试着用英语进行评论。由此可以更好地掌握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提高其独立的思维创新能力。

3.利用好多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英美文学教学

以前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这使得英美文学这个特殊的课程的教授受到一定的限制。今天,对于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来说,可以将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与提高。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布局,内容不一样,方法也就不一样。不同的体裁应安排不同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才会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方法:幻灯片的制作,添加一些语言叙述;插入一些相关图片;制作表格,增加影音文件等。例如:欣赏诗歌可以采用音频手段,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还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图表,比较一下各个时期不同作品的特点,添加一些背景知识介绍、人物生长环境等辅助材料,让学生更好地去把握作品,领会其主旨。

三、学好英美文学的深远意义

1.扩大知识面,充实学生课外生活

英美文学作品中囊括了各种环境的语言、真实的词汇、贴切的描述。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并学会如何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中筛选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英美文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复合句,站在语法角度去学习,也会获益匪浅的。还有其文学体裁,独特的语言艺术,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去感知语言。将自己所阅读的作品与老师和同学在课下进行交流,既达到了知识互补,又充实了课外生活。

2.让学生学会审美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以及极具个性化的语言,都是它美的体现。作家在使用这些词句的时候,都是经过斟酌再三挑选出来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一部长达百万字的宏伟巨著,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洞察,还有故事发展结果总是让人有点意外的叙事风格,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从它极具有浪漫情调的构思和写作技巧上来看,此作品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不失为一部艺术性较高的著作。看似通俗的作品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从审美角度来讲,复杂的斯卡利特还不能简单的被纳入“反面人物”的模式。

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们的年纪正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对很多社会的和人生的问题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进入文学的领域,打开透视不同社会的这扇窗户,去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社会现象,以及当时人们的真实的生活,对比不同的社会形态,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更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让大学生学好英美文学是必不可少的。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一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百科全书,不仅可以将它作为艺术作品去欣赏其精美的词句,感染其艺术的魅力,还可以站在社会学角度,审视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学生们可以积极地去思考、去探讨、去继承、去批判、去开创,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挖掘一些语言艺术,更好地学会审美,让自己的文化修养得到提高的同时,文学修养也随之提高。因此,将英美文学这门课适当地加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坚持不懈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文.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青年文学家,2010(11).

[2]蒋樟健.多媒体应用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海外英语,2011(10).

篇4: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所以实验探究是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探究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一般都是证实性实验, 即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 发现“新”现象, 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 归纳出物质呈现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实验缺少新意, 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 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所以实验探究方式也要多样化。

一、设计一些“证伪性”实验

在探究式教学中, 除了证实性实验外, 我们还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证伪性”实验, 使学生发现一些过去没有注意到的因素和问题, 同时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曲折。

1. 用“否定性实验”证伪, 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多

数学生认为应选择硝酸钡溶液和硝酸, 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消失。我们选择亚硫酸盐做此实验, 实验结果也是白色沉淀不消失, 证明试剂选择是错误的。

2. 用“失败性实验”证伪, 如在学习苯酚与溴水的反

应时, 故意往稀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 边加边振荡, 看不到白色沉淀。实验为何失败, 激起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教材中可利用的易失败的实验还有很多, 如做银镜实验时滴加氨水过量;证明蔗糖水解产物时, 没有用氢氧化钠中和多余的硫酸等。

失败的实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成功的重要性, 有助于培养探究性学习所需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二、探究实验内容可以与教材不尽相同

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开发,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例如, 苏教版化学必修Ⅰ的专题一中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检验》, 涉及的离子检验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 其实主要是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 所以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对学生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针对这种具体情况, 将其改成实验题形式,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区别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铵、硫酸钾。告诉他们, 鉴别好后自己贴上标签, 将其放在实验室备用。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大增, 讨论非常热烈, 实验过程极其认真小心, 贴标签时神情慎重。最后离子的检验总结顺理成章, 效果良好,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印象深刻。

三、探究性实验课题可以适度开放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对于探究性活动由于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所选择的往往是探究指向唯一的实验课题。事实上, 教师多选择适度开放的探究性实验,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灵活多变的探究途径或方法的引领, 可以扩展学生的创新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 在鉴别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实验中, 给学生提供若干试剂, 如硫氰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铁粉、双氧水, 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一场鉴别比赛,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学生通过组内交流讨论, 设计鉴别方案, 再实验验证, 最后归纳总结。

四、要与其他探究方式有机结合

在探究活动中, 不同的探究课题所需要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点, 信息的来源也往往不同, 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探究方式。《新课标》指出, 科学探究可以使用观察、实验、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观察是获取自然存在有关信息的方法;实验是通过人为的办法制造某一情境和条件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资料查询和调查访问是收集别人在有关问题上曾经获得的信息的方法。有些探究的问题, 还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探究方法。例如, 在探究铝的化学性质时, 可以从铝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 推测铝的化学性质活泼, 易跟氧气、酸、盐反应, 让学生根据推测结果去猜想铝的化学性质, 接着让学生设计方案, 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篇5: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实体实验;优化;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常规的、传统的化学实验渐进地迈向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准确地选择实验课件使用方式,确定多媒体表现形式,确定选择实验课件的来源,构建研究的策略、要领及方向。恰当使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促进新课改深入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具有时代先进性

化学是一门运用科学,把中学化学教学引领到更高水平发展,更宽领域延伸,多元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引导学生实现创造与创新实验;化学科学是在实验中发生和发展的。化学教学中要在有新的突破,必须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探索式、研究式的实验为动力,注入教改教研活力,广纳各种教学之精,扬创造之灵。

二、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有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递,克服教师和学生传播实施方面的弱点,有助于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1、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

3、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资源

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高一演示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现在利用投影仪,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钠,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4、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大信息储藏量

电教媒体的大信息、大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若将预先写在投影胶片上的训练题适时投影,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效率。而且电化教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又使于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东西;而且还增加了知识深度。

二、多媒体与传统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教学规律,勇当教研的开拓者,与传统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符合教学过程,教学任务和目标。通过相互作用,多层面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达到实体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相融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多媒体逼真性特点,对实验原理。、装置、流程、實验过程进行仿真,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在计算机屏上做实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醚的氧化物爆炸,有毒溶剂的燃烧,砷化物的相互转化;氯气制取,除杂、干燥、性质,尾气处理等综合实验;又如石蜡裂化,所需时间长,裂化的产物检验现象不明显,如果用违反操作引起高锰酸钾溶液倒吸在反应容器里褪色现象很明显,但又怕实验事故发生,像这类实验用课件模拟实验来教学,既让学生学会了实验方法,而且使那些毒性大、危害性大、试剂昂贵的实验变成了绿色化的实验,自始自终,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有一些实验的反应瞬间即成,如Cl2与H2混和光照反应刹那间就完成,观察者很难捕捉到过程现象,像这种实验可通过课件模拟实验,减缓反应速度,帮助理解反应原理的分析。有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乙烯的制取,多糖的水解等等,这类需要课件中化慢为快,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空间去探讨。

不能完全摒弃传统实验教学,波义耳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没有实验,任何新东西不能深知”。新课改下学生自主实验,验证实验,探究性实验都离不开实体实验教学。教学实践也已反复证明,化学实验是中学教学中最有效地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很多实验现象偶而会出现始料未及的复杂多变,以事实胜于雄辩的亲身感,会激起学生思维的一种亲近感。但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实验教学受空间距离不同,导致对实验观察有影响,由反应快慢又多受时间制约;多媒体技术形成的模拟实验课件,有声、形、图、动画在银屏上是流动的一副平面画,但它有利于控制时间,指向性强,便于观看和操作。因此,任何课件实验代替不了实体实验,它不是实验教学的万能,只是一个补充诠释,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通过对实验模拟促进对实验的改革创新。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转变及刷新。一方面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能力。刺激感观,调动各种思维,强化创造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提供思维自由平台,形成开放、自主的创造性实施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科学的求知欲。同时促进教师对很多问题的重视,通过归纳、分析、研究、筛选,以求可行性、创造性可推广性,创新实验教学。

三、实验教学中的反思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多媒体教学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与辅助教学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益。(二)恰当设置容量,防止信息负荷过大,导致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交互活动,思维空间,自创能力被压抑,导致消化不良而削弱多媒体的优势。(三)怎样克服留于形式,泛用多媒体教学,甚至完全取代传统实验教学。(四)怎样体现更充分展示出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使设计的课件具有鲜活的个性和灵性,以便于推广增强实用性,给教学是一种帮助和解放。

参考文献:

[1]张卫峰.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1.

[2]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003.

[3]王秋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中学化学实验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5,21(3):3-4.

[4]孙志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1991、8.

作者介绍:

篇6:嗑瓜子引发的教学反思

经过仔细观察, 我发现, 吃瓜子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爱好, 无论男女老少, 富贾平民, 只要有了闲暇, 一旦吃起瓜子, 无不乐此不疲。于是对嗑瓜子就产生了兴趣, 后来专门对嗑瓜子研究了一番, 发现了一些规律:

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 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

2.一旦吃上第一颗, 就会吃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

3.在吃瓜子的过程中, 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去洗手间等等, 但是, 回到座位上以后, 都会继续吃瓜子, 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

4.大多数情况下, 只要有时间, 人们会一直吃下去, 直到吃光为止。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总结一下, 我认为有三大原因:

1.嗑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因为简单, 人们很容易开始这种行为;因为简单, 人们很容易掌握技巧, 成为熟手, 并且不断改进嗑瓜子的方法, 这个过程增强了人们的自信, 在潜意识中人们期望享受这个过程。

2.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这一点至关重要。嗑开瓜子后马上享受到香香的瓜子仁, 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即时的回报;就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激励着人们不停地去嗑下一颗瓜子。

3.一盘瓜子一个一个嗑起来, 过一会儿就有一堆瓜子皮———能够看到嗑瓜子的成就。作为教学管理者, 如果谁有办法能够让他的学生像吃瓜子一样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他就成功了。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已经发现,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首先, 我们要学会分解任务, 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容易做的小任务。就像嗑瓜子一样容易做, 再把这些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分到学生手中。学生一定会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

其次, 我们要及时督促学生的学习。例如, 给他明确学习目标, 提供学习时间, 规定开始的时间。在学生充满热情的时候就让他开始学习。

再次, 对学生每一次完成任务都要给予及时的激励。这种激励应该是及时的。就是说, 学生完成任务以后, 第一要激励, 第二要马上激励。

比如说, 你的学生在作文课上第一个把文稿交给你。你看后觉得很满意, 那你就应该马上告诉她:“你真棒!又快又好。”你绝对不可以没有任何表示, 说:“好, 我随后再看。”又例如, 如果某些学生在课堂测验或大型考试中进步明显, 你就应该按照制度立即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不要拖到一周以后, 更不能闭口不谈兑现奖励的事。

如果学生出色的表现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或者奖励, 他的学习热情就会减弱。如果, 您的学生花了半天的时间把教室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你不但没有称赞他, 反而因为他的一些小的失误批评一通。那他会自觉地、愉快地完成其他公益的任务吗?就好比在吃瓜子时, 如果你吃了一个臭瓜子以后, 你对吃下一个瓜子就会心有余悸。如果连续吃到两个臭瓜子, 你可能就会不再吃了。作为教育管理者, 你给学生的任务就是嗑开瓜子, 你对学生的态度就是瓜子仁。如果你让你的学生连续两次吃了臭瓜子, 他恐怕再也不会愿意嗑你的瓜子了。

最后, 经常公开或私底下找问题学生谈话, 让他知道, 你对他的优点和进步了如指掌, 并且让他知道, 你很开心看到他取得的成绩。

推而广之, 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1.善于分解学习任务, 把大任务化解为小任务, 分配给学生, 易于把握, 容易解决, 提高自我满意度。

2.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后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 越及时越有效。

3.及时展示学生的成就, 展示面越广效果越好。

细细品味磕瓜子的过程, 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 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篇7: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

总之,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即时反思、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几个层面去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即时反思

即时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立即对活动过程中的现象、问题或活动中的成效等进行的反思。这种反思紧跟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者可详尽地回想活动的场景等细节,对活动本身做出分析和评判。

二、延迟反思

有的时候,教师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是马上对课堂的事件做出系统思考,而是在以后结合其他教育事实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批判性分析,这种反思因其反思时间的滞后,可以成为延迟反思。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种现象:学生年级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越少,在一二年级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到了六年级就几个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我在课堂上常常无奈的采取“点将式”、“火车式”等方式提问,这样效果也不好。围绕这一问题,我结合新课程的学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在以前的课堂提问中,忽视了学生所应有的犯错误的权利和评判的权利。于是,我给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利用小组的合作交流、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当无人敢举手回答时,我会用眼睛来搜索,察言观色瞅准机会,看谁想回答而又不敢站起来的学生时,我就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鼓励他站起来回答。对回答问题对的,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给与鼓励和掌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慢慢的学生都踊跃的举手发言,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能否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实现知识和态度相统一,过程和方法相统一等问题。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作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四、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与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中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时,当我提出:在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有些学生愣神了,不知所措的样子。发现后就让学生测量书中圆的半径和直径,再小组内交流,发现什么关系,这时课堂气氛一下高涨了起来,同学们积极地动手操作、交流,很快得出了结论。

五、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在上完课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那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方面作的比较成功或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有启发,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1.及时牢记——写得失

(1)写得失课堂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变成乏味的旅行。不管结局如何,得失成败,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考虑更周全、操作更自如,不走或少走弯路。

(2)记载成功之举。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

(3)牢记失败之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善教者难避其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实记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2.及时反馈——写师生

(1)写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诸如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数学思想渗透与应用的巧妙之举;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和火花——如导入新知的妙语、课堂氛围的改观、学生思维的激活、因材施教的准确等等,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一闪即逝,教师必须利用反思去捕捉,否则就会遗憾不已,而这些东西及时俯拾而起,就是熠熠生辉的“金子”。这种种实践日积月累,所蓄渐丰,既利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写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3.把握遗憾——写建议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下来,不妨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育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写出进一步教学的建议。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篇8: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

一、教学课题:New Zealand

二、课型:Warming up and Speaking (40 minutes)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新西兰, 具体涉及到新西兰的地理概况、风俗民情等。热身 (Warming up) 部分让学生依照地图讲出中国的邻国中国的海岛以及各海域与中国的位置关系。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学读地图, 复习描述方位与方向的词汇和句型。

口语部分 (Speaking) 提供了介绍方位的常用词汇和词组, 要求学生以双人对话活动形式交流关于自己的祖父母、父母和自己的出生地的信息。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世界并熟悉中国的地理位置。

3、掌握有关方位的词汇与表达。

陈老师上课的基本步骤是这样的:

step I、学生看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找出中国的位置, 中国的邻国和中国的海域, 大量运用方位名词及短语lie in/on/to, 然后归纳lie in, lie on以及lie to的区别。

Stop II、看地图练习。给学生若干组地点, 让他们说住位置, 如海南岛——中国, 日本——中国, 北京——广东。

Stop III、不看地图练习。分组竞争, 看哪一组在不看地图的情况下描述的地点多而且准确, 最后教师着重讲述台湾的地理位置, 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如:As a citizen of china, we persist one-China policy and fight against Taiwan independence.教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这句话, 让学生记住这个句子。这样, 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增强了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

Stop IV、听Speaking中的对话, 然后回答问题。

Stop V、让学生仿照Speaking中的对话例子, 自己编一段对话。[分析:本堂课是多媒体课, 教师利用了大量的练习让学生领会方位名词并反复练习lie in/on/to的用法。虽然多媒体能容纳更多的内容, 但太多的练习会使学生疲惫不堪。课堂中适当使用情感教育非常好, 这个构想新颖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另一位老师对同一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前面的老师有所不同, 她是这样设计的:

1、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强调This is a geography class in English, 并使用方位图让学生了解方位名词, 然后温习中国的简介。如:Full name, Location, Area, Language, Population, Capital, Important cities.再带学生看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这个过程为介绍New Zealand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练习使用lie in/on/to时, 增加了一个短语lie off的用法, 并采用了直观的绘图法让学生一看就懂。如:

3、利用填图设问式让学生找中国的邻国和海洋, 这样时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看图上, 若找对了还很有成功感。这个师生互动环节很快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分析:这堂课以geography一词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觉到这堂课不难, 并利用图示轻而易举地把方位名词展示给学生, 这样学生能轻松自如地用方位名词和短语lie in/on/to/off造句.这个设计简单利索并引人入胜, 课堂井然有序但缺乏一点激情。如果教师在上Speaking时再增加一个小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好了。]

结束语:常言说,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从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教学中, 我体会到什么叫“取长补短”, 什么叫“终身学习”, 他们各有所长, 在同一节课中各有创意, 并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9:一道习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解答 设汽车8:00—9:00到站的时刻为A,9:00—10:00到站的时刻为B候车时间ε可以为10,30,50,70,90(单位:分钟),则

P(ε=10)=P(A=8:30)=12;

P(ε=30)=P(A=8:50)=13;

P(ε=50)=P(A=8:30同时B=9:10)=P(A=8:10)P(B=9:10)=16×16=136;

P(ε=70)=P(A=8:10同时B=9:30)=P(A=8:10)P(B=9:30)=16×12=112;

P(ε=90)=P(A=8:10同时B=9:50)=P(A=8:10)P(B=9:50)=16×13=118;

所以,E(ε)=10×12+30×13+50×136+70×112+90×118=2459.

在我讲解过程中,学生似乎都能理解,觉得每一步的解释都很有道理.但课后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ε=50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为8:00—9:00的那趟客车8:10到站的前提条件下,9:00—10:00的那趟客车9:10到站,这样按照条件概率的公式结果应该为P(ε=50)=16×1616=16,同样,P(ε=70)=16×1216=12,P(ε=90)=16×1316=13,但这样结果就和前面的不一样了,为什么呢?”话音刚落,周围的同学都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对呀,我之前就这么理解的,我也觉得这样解释很有道理的啊……”

看着学生们错愕的表情,回去之后我对条件概率这一节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觉得之前对教材挖掘利用不够,所以才造成了学生们现在的疑惑,分不清条件概率和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所以,我对课本再一次深入的解读,并将此课设计如下,可商榷之处,尽请指出.

2 分析问题

苏教版选修2—3中条件概率的引入实际上是为了后面的二项分布服务的,重点在介绍二项分布模型,所以这一节课本的要求也是“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就降低了要求,只是根据课本简单介绍了条件概率的概念,没有对条件概率的定义进行深入的解读区分,对条件概率公式也只是要求会用即可,所以,学生在遇到上述这种没有明显的标志性语句的概率问题时就容易混淆.

3 解决问题

在苏教版选修2—3中,条件概率实际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必修3中的古典概率,下启二项分布概率模型,所以其可考查范围较广,可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在了解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条件概率,教学重点是借助Venn图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有效区分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条件概率.而这些均可以在充分挖掘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延展来实现.

3.1 重新解读教材

问题1:教材以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抛掷硬币作为引例,通过针对性的设问,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并得出其计算公式,这种由浅入深的课堂设计本无可非议,但仅根据问题的形式就引出条件概率的概念,会给学生一种初浅的错觉,认为凡是条件概率都会出现“在...的条件下”这种标志性语句,而没有这种标志性的语句的就不是条件概率,这也就为后面容易混淆条件概率和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埋下了伏笔.

问题2:另外,对于条件概率公式的得出,教材是在抛掷硬币这个具体实例中演化而来的,虽然这种有具体到抽象的推广模式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但就这样仅凭三个数字的“巧合”就给出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突兀,抽象,还会给学生一个不严谨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只会为了利用公式而利用公式,并不知道为什么公式会是这样的,分子,分母分别代表了什么,也就不容易察觉自己解答过程中的问题.

3.2 针对性教学设计

一、 充分挖掘引例信息,概念形成水到渠成

在必修3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古典概型,首先一起回顾古典概型的特征及计算公式.接下来提出大家熟悉的随机试验——抛掷硬币(即课本引例).

现在,假设我们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则:

(1) 第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第二次出现正面的概率又是多少?

(分别记为事件A,B.进一步熟悉回顾古典概型及其计算方法)

(2) 两次出现的都是正面的概率是多少?该事件(记为事件C)和事件A,B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思路慢慢打开,反映比较活跃.在黑板上画出Venn图直观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今后我们用表示两个事件和同时发生,其概率计算公式为P(AB)=card(AB)card(Ω),结合上述Venn图,P(AB)可以直观的解释为A∩B在Ω中所占的比例.

(此处引出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模型及其计算公式)

(3) 第一次反面且第二次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请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图,计算.通过此问进一步熟悉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4) 第一次出现反面的条件下第二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条件概率模型并给学生充足时间尝试解决.)

生1:我觉得这个问题就相当于问题(3),即求第一次出现反面的同时第二次出现正面.

生2:不对,我觉得是这样的,第一次出现反面有两种情况,即集合{反正,反反},第二次出现正面有两种情况,即集合B{正正,反正},虽然求的是E=D∩B={反正},但题目要求是在第一次出现反面的情况下,即E在D中所占的比例,故所求概率为card(E)card(D)=12.

(学生陷入困惑,觉得好像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但又不清楚问题的本质出在哪里)

教师提示:那请大家思考一下他们两个同学所求的概率有哪些不同呢?

生3:他们所求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都是集合{反正},但是他们发生的前提不一样,生1是在整体Ω中,包含基本事件总数有4个,所以他求的概率为14;而生2是在前提条件D={反正,反反}下,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有2个,故他求的概率为12.

生4:我觉得生3解释的很有道理,在他的提示下,我更倾向于生2的解答.因为题(3)中,两事件同时发生前,我们并不知道两事件要同时发生,他们都是随机事件;而题(4)实际上是已经知道第一次出现反面,即一个事件为必然事件,另一个事件才是随机事件,故求的是另一个事件的概率.

(学生已渐渐明晰问题的本质)

教师鼓励:非常好!大家区分的非常到位,那么我们能不能借助Venn图直观的给出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呢?

生5:

如图,题(3)中“第一次出现反面且第二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指E在D中所占的比例;而题(4)中“第一次出现反面的前提条件下第二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指E在D中所占的比例.

(进一步借助Venn图直观展示问题的本质,加深学生对题(4)的理解)

教师小结:题(3)中是事件D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我们今后把这种事件叫做是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或积事件的概率),记作DB;题(4)中是在事件D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我们把这种事件叫做是条件事件,记作B/D,其概率B叫做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作P(B/D).结合上面Venn图可得他们的概率公式为P(DB)=card(DB)card(Ω),P(B|D)=card(DB)card(D)=card(DB)card(Ω)card(D)card(Ω)=P(DB)P(D).

(学生一步步建立起了条件概率模型并理解了条件概率与两事件同时发生概率的本质区别.这样,新概念的形成水到渠成)

二、 正确解读例题意图,适度延伸巩固新知

例 (苏教版选修2—3课本54面例3)在一个盒子中有的20个球,其中10个红球,10个白球.某人无放回的依次从中摸出2个球,求:

(1) 第一次摸出红球的概率;

(2) 第一次摸出红球且第二次摸出红球的概率;

(3) 第一次摸出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摸出红球的概率.

(学生讲解,教师详细板书并画出Venn图)

(4) 求第二次才摸出红球的概率?

(适当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条件概率概念的理解)

生6:由于第二次才摸出红球,即隐含了第一次一定摸出的是白球,所以我认为此问题就等价于“第一次摸出白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摸出红球” 的概率P(B|A)=card(AB)card(A)=10×1010×19=1019

生7:我不同意生6的观点,我觉得此问题应该等价于“第一次摸出白球且第二次摸出红球”的概率.可以用前面引例中的一个观点来解释:根据题目我们并不能说第一次摸出白球为必然事件,因为在第一次摸出之前我们并不能确定一定就是白球,还有可能是红球,所以生6说“在第一次摸出白球的条件下”就是不对的.故此题的结果应该为P(B|A)=card(AB)card(A)=10×1020×19=519

(生7话音刚落,同学们热烈鼓掌,表示赞同)

教师点评:很好,生7解释的非常到位,一语道破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通过刚才的争论,大家能不能总结出在具体问题中区分P(AB)和P(B|A)的标准呢?

生8:从问题形式直接来区分,一般有“在…条件下”标志性语句的为条件概率,有“…且…”“…的同时”等标志性语句的为积事件概率;

生9:从几何直观上来区分,P(B|A)是事件B在事件A中所占的比例,求的是事件B的概率;而P(AB)是事件AB在整个试验Ω中所占的比例,求的是事件AB的概率;

生10:还可以从事件类别来区分,(如题(4)),如果在题目所涉及的试验中,事件A,B都是随机的,则是求积事件的概率;如果两个事件中有一个已知发生,为必然事件,则求的是条件概率.

3.3 重新解读原题

实际上在原题中学生的疑惑同例题中学生对(4)的疑惑,关键是ε=50应该如何转化,按照例题中的方法,由于根据题目8:00—9:00那一趟客车到站的时刻是随机的,不是必然的,所以ε=50应该等价于事件A=8:10和事件B=9:10同时发生,而不是条件概率.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 反思

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但是,教材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唯一因素.有了一套好的教材,固然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只有把教材使用好,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 充分挖掘引例信息,强调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特别是对一些新增的,或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更应该要舍得花时间,深层次,多维度剖析引例,必要时还需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搭建平台,逐步深入概念本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2) 正确解读例题意图,加深公式概念的理解掌握

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不重视例题的分析与利用,特别是对一些针对概念或公式的巩固例题,通常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复述一遍概念或公式,这样会造成部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形式化的套用概念或公式,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应注意揭示数学的本质.有些内容的教学是通过案例来学习它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例题的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和公式的本质.

(3) 尊重学生知识结构,适当补充延伸以加深认识

上一篇:向上,少年作文350字下一篇: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