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2024-04-21

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通用6篇)

篇1: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201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在北京时间11月7日落幕,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第57届总统。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此次大选颇受国际社会关注。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呈下降趋势。美国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和普世价值观受到质疑,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政治制度腐朽衰落的特征日益显现。此次大选所暴露出来的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更是为美国推进海外民主和人权外交蒙上阴影。在新形势下看清美国大选本质,需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理解。

美国选举制度和运作确保垄断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当选总统

首先,美国独立后,逐步确立了以保护垄断资本主义利益为核心的选举制度和与之相关联的政党制度。概括起来就是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组织选举,实行简单多数当选、由选举人选举总统的制度。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也是以这—制度作为规范的。我们从上述角度分析一下美国的这种选举制度,首先,由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组织选举,无法摆脱政党纷争的“顽疾”,所产生的代表也只能代表部分人的利益。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选民人数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有—个组织来组织、动员选民,在这种背景下政党开始出现,并逐渐把动员日益增加的选民作为获得权力的手段。1800年美国成为第—个组建初具规模的全国性政党的国家,并开始通过选举将政权从一派转到另一派手中,两党制日趋制度化,形成了代表不同社会群体利益主张的两大政党—一民主党和共和党。一般而言,民主党的力量核心主要是“少数民族、劳工阶层和各种族群的联盟;共和党更多地从大学毕业生、收入较高的家庭、专业人士或者商人那里获得支持”。这种制度有利于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控制选举,排挤其他小党,左右选民投票倾向。

其次,竞选资金是赢得总统宝座的最基本条件,广大中产阶级和贫民的真正代表不可能当选总统。总统候选人把筹款当做头等大事,并把金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谁占有更多资金,谁就占据优势。资金短缺的候选人往往在初选中就被击败,有人说美国总统当选是靠金钱托起来的。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两位候选人共筹得将近10亿美元的竞选经费,其中奥巴马向支持他的320万名捐助者筹得高达6亿4100万美元的经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以投票率计算,平均每张选票的价值将近8美元。相比之下,2004年每张选票只值5.5美元。据人民网今年3月报道:2012年,美国将迎来史上最烧钱的大选。美国媒体估计,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总体花费将达到创纪录的60亿美元。这个数额比东非国家卢旺达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高。美国的政治捐款愈演愈烈,选举成了政治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赤裸裸的权钱交易。

选举严重脱离人民此选举严重脱离了人民,两党候选人与选民的接触交流服从竞选策略需要,政策宣示和打民意牌的目的都是为了捞取选票,赢得大选。极其复杂的选举规则和程序为垄断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赢得大选布下多层保险网,中产阶级和低收入劳动者难有作为。各州各异的法律限制剥夺公民的选举权。美国人民经过近200年的长期抗争,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赢得普选权。因选民登记手续繁难,至今仍有部分选民没有选举权。另外,奥巴马和罗姆尼口头上都表白为国家和人民竞选,行动上却始终把赢得大选放在首位,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降低失业率、减少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等问题,多的是相互攻讦,少的是有效的举措和对策。同时,美国国会成了共和、民主两党争权夺利角斗场美国的民意机构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2011年8月24日,美联社发表的民调显示,美国国会的支持率下降到12%,总体来说,87%以上的人不支持国会的表现。2012年1月16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

新闻网公布的民调,84%的美国人不赞同美国国会的表现,支持率只有13%。100多年来,投票率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次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均在63%以下。当选总统所得选票仅占适龄选民的40%以下。

选举制度腐朽,已不适应时代的实际情况,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选举制度的改革动力不足,步履维艰,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脱节。制宪者200多年前创立选举人制度意在维持总统与国会、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权利平衡,保障人口稀少的小州的权利。当时,政党政治尚未现身,竞选活动规模小,运行方式与现在相比也大相径庭。面对选举的严重缺陷,选民要求改革选举制度的呼声强烈。改革选举人制度和废除竞选中的政治捐款的要求尤为突出。但废除政治捐款改革,因最高法院裁定政治捐款属言论自由而被扼杀,其他改革也因事关美国根本民主制度,难以真正启动。

其次,选举对解决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作用有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美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贫富两极化越来越严重,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体制被两大政党滥用,成为内斗工具。

第三,选举结果往往难以兑现竞选承诺、体现选民诉求。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体制下,政治、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只能在国会参、众两院简单多数、甚至三分之二多数和总统达成共识、取得一致后才能实现。目前,两党立场迥异,时常把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和选民利益之上,致使一些事关国家发展和选民利益的关键性议案胎死腹中。美国两党严重对立、党派利益至上理念愈演愈烈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在它的生产关系中产生的自我限制、自我破坏的腐朽特征。这种特征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体制下不会自动消失。

其实,为了限制富人操控总统选举,美国法律以前曾规定,个人向总统竞选人捐款的上限为2500美元。但这个规定却因著名的“公民联合组织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而改变。这一判决结果,意味着对政治献金的限制被取消。可以无限额地为特定总统竞选人融资助选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也随之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总统大选变成了彻底的、公开的“金钱选举”。“金钱选举”公开化使富人可通过手中的金钱来控制总统选举从而控制美国。目前,美国已注册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数量有363个,直接参与竞选广告投放的非营利团体有14个。其中,仅仅是共和党的同盟者美国商会这一个组织在最高法院刚刚开启大门后,就为2010年的中期选举投入了3000多万美元。

其实,剖析美国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背离了孟德斯鸠、洛克和托克维尔等西方民主思想发展者的理想的“金钱选举”,其大行其道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美国社会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有产物和必然产物。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总统竞选时对于竞选捐款、筹款等就无矩可循,当时的美国民主政治也被人们调侃为“股权政治”“富人政治”。在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声中,美国国会迫于压力,终于在1907年通过《迪尔曼法案》,明确禁止银行、企业在联邦级别的选举中进行政治捐款。1910年,又起草了《联邦腐败行为法》,要求对政党进行监督和财产申报。1925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联邦腐败行为法》修正案。而到了1947年,通过了《塔夫特-哈特利法案》。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会又多次对《联邦选举法》进行修改。但美国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联邦选举法》虽然对正规筹款限制很多,却有意无意留出了不少灵活空间。对那些用于行政开支、旅行费用等选举中的所谓“非直接项目”,公司、工会和个人不仅依然可以随意捐款,竞选团队也可以自由开销。

“金钱选举”是由美国民主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怎么监管也无法根治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候选人为了赢得总统大选,不得不四处筹款,尤其是要讨好那些身价不菲、影响力巨大的富人。而赢得总统大选后,就必须给予较好的回报,回报方式包括召入内阁、派驻条件优越的国家任大使以及制定有利于捐助者的政策等,这就是西方民主的“钱权模式”。这种“钱权模式”导致总统大选后权力向金钱倾斜。

“金钱选举”越来越大行其道使得富人们彻底控制了美国。《时代》周刊评论指出,在美国政治体系中,金钱已经成为选举的王牌,最高法院认可企业用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有利于其经营的政策和候选人,同时抵制有损其商业利益的政策和候选人。美国民主制度的资本化越来越严重,金融资本挟持了政府甚至整个经济社会。而富人则通过控制总统选举控制美国。

对于美国那所谓的“民主”,不知道美国当局有何认识,只是希望美国当局能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还美国人民一个真正的选举权!

篇2: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闻报道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方式,它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多种能力的支撑。本文结合XX年美国总统大选报道,着重分析了英美各大主流媒体开展数据新闻报道的流程与特点。还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对于数据新闻的推动作用,以及数据新闻的兴起与发展给新闻业者所带来的挑战。

在当前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数据)规模的爆炸性增长是显着特征之一。从近年发展情况看,“大数据”主要被人们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具有规模大、价值高、交叉复用、全息可见等特征。当前对于“大数据”的关注与运用主要集中在IT业、市场营销、公共健康等领域,但事实上大数据的影响也波及到传媒业,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就是在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

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

有关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不同的媒体与从业者进行了不同的概括、归纳。XX年8月,着名记者、数据驱动型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项目负责人米尔科·洛伦兹提出了进行此类新闻报道的四个步骤,即挖掘数据——过滤数据——数据可视化——新闻报道制作完成。与此类似的是《卫报》的数据新闻编辑、数据博客Datablog负责人西蒙·罗格斯在《数据新闻分解步骤:在你见到的数据背后我们都做了什么》一文中的介绍。但他所展现的是一个多线程、全方位的报道流程:一方面处理数据,另一方面不断检验、质询数据的信度与价值,最后通过多种手段与渠道发布完成的报道。而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保罗·布拉德肖在《数据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双金字塔模型”(见图一),更全面地揭示了整个报道过程中,数据在质量以及传播上的变化。布拉德肖以倒金字塔来表示数据处理的过程,包括数据汇编、数据整理、了解数据和数据整合等四个部分。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并实现有效传播。而数据新闻的传播则以“正金字塔结构”进行,包括了可视化、叙事化、社会化、人性化、个人订制化和使用等六个步骤。

事实上,不管是上述哪一种归纳,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呈现数据都是数据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阶段。本文结合英美主流媒体“XX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新闻报道来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解读。

1.多渠道获取海量数据。

数据新闻通常有两种方式:先有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寻找相关数据;或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提出问题。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海量数据都是数据新闻报道的基础。从业界实践来看,它主要包括从政府、企业、机构等公开的数据库中获取的二手数据和由媒体自行调查或抓取的一手数据。前者成本低廉且可靠程度高,是目前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以《卫报》“XX年美国总统大选专辑”数据新闻报道为例,在整个专辑的55篇报道中,不仅有与总统选举直接相关的选票数据、各州宣布选举结果的时间、竞选资金募集情况等内容,还涵盖了各种经济数据(如财政预算、债务、美国在对外战争中的花费)、美国人口基本统计特征数据以及各种社会数据等诸多相关背景资料。除了从政府公开的数据库中获得的二手数据之外,《卫报》还积极利用官方网站进行用户调查以获得一手数据。比如针对刚刚出炉的大选结果向全球用户征询意见,其后根据收到的用户态度反馈数据,专门制作了《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全球民众的态度》动态数据地图。

2.全面谨慎地处理数据。

获取海量数据仅仅意味着数据新闻的开端。和其他信源一样,记者不应盲从,而需要对数据保留怀疑的态度。XX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得主佩奇·约翰强调:所有的数据必须有来源,并经过交叉验证。面对海量数据,记者首先应评价数据的质量与意义,需要认真考察诸如: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时效性如何,出于何种目的、采用什么方法收集而来,包含了怎样的主题,应选择哪些数据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去除不必要的、干扰性的数据,清理其中的各种误差,并将来源纷杂、格式各异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最终确定需要计算和呈现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中并非使用的数据越多,故事就能讲得越好,有时候凭借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能完成一篇好新闻。在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后,还需要检验其结果的合理性,如果有异于常理的话则需要重新运算。

3.多元创新地呈现数据。

能够对数据进行更准确的分析、更深层的解读和更明晰的呈现是数据新闻的独特优势。数据新闻通常运用可视化技术,以信息图表的形式发布。与文字报道相比,信息图表能够化繁为简,并兼具形象化与趣味性,尤其适用于表达数据与地理、时间信息。它可以提示新闻要点、解析事件进程、揭示各类关系、展现分布状态等等。信息图表更符合视觉传播时代用户的习惯与偏好。从目前发展趋势看,除了一般的静态信息图表之外,交互式信息图表(Interactive Infographic)和动态信息图表(Motion Graphic)在数据新闻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如《华尔街日报》制作的《XX年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结果》报道就是在美国地图上以红蓝两色分别代表了民主党与共和党,其力量对比一目了然。而且当用户将鼠标移到某一州所在的位置时,地图上就会立刻出现该州的投票数据,非常直观清晰。和静态图表相比,交互式图表能够通过一个简洁界面向用户传递大量信息。这种呈现形式更具个_生化和参与性,可以由用户自行点选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解,而不只是简单地推送信息。除了在信息图表中运用文字、图形、图表、动画之外,有的媒体还创新性地引入了视频,从而有效拓宽了数据新闻的呈现形式。如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NPR)对全美各州的总统大选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将这些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加以整合,并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直观生动的展示。

数据新闻的推手与挑战

社会化媒体的兴盛给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社会化媒体与专业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借助互联网,数据新闻搭上了社会化的快车。社会化媒体对数据新闻的助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化媒体是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社会化媒体可谓是数据的“富矿”,记者可以从其上抓取数据,也可以通过它展开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其次,专业媒体完成的报道可以经由社会化媒体分享、传播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卫报》“XX美国总统大选专辑”中有多篇报道就是通过抓取、分析Twitter上的信息制作而成。如《奥巴马在推特上赢得了大选》就是通过分析在Twitter上抓取的关键词:奥巴马、罗姆尼、瑞恩、拜登等,来预测大选的结果。在大选结果公布之后,《卫报》还运用大选当天Twitter用户主动发布的个人投票结果来统计用户对于奥巴马再次当选的态度,并根据所获取的一手数据进行了视频报道。该视频于大选结束的次日上传到Youtube,仅仅3天点击量就已经超过XX人次。同时,《卫报》也将社会化媒体视为传播其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之一,该专辑中的每一篇报道都设置有按钮,以方便用户在浏览时将其一键式分享到Facebook、Twitter、Google+和Linkedln开发的In share等多个平台。事实上,通过对于社交化的强调,可以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数据新闻的制作与传播中来,而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战略也正是此类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

篇3:从美国大选看社会化传播

一个毫无从政经验的美国人, 一个看似满嘴跑火车的商人当上了美国总统!作为一个新媒体研究者, 我更关注微信里这些话:美国大选的对决, 背后是互联网的对决。“网红”可以当总统, 特朗普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互联网总统。

其实“网红”不是一天养成的, 2004年1月8日,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推出一档职场创业型真人秀节目——《学徒》, 主演就是唐纳德·特朗普!第一季一播出就风靡全美国, 连续四个月位居收视冠军宝座, 平均家庭收视数为2070万, 最高家庭收视数达4010万, 成为五年来18—49岁观众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学徒》也成了一部职场真人秀的教科书, 从“学徒”到总统就是一场完美的真人秀。

除了反映出美国选举的本质, 这次选举还反映出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 那就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巨大差异。经历此次大选, 一直鼓吹希拉里胜出的传统媒体将加快淡出市场, 新媒体将逐渐接管媒体世界。好多美国人发帖说, CNN、ABC这样歪曲事实, 以后不再看了。

其实, 电视也有辉煌的年代, 那时它作为新媒体在1960年总统大选中悄然崛起。当时肯尼迪是一张几乎没有什么人认识的年轻面孔, 只做过几年的参议员, 而他的对手尼克松则是副总统, 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但那一届大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电视直播辩论, 当时正是电视在美国家庭迅速普及的年代。在电视上, 肯尼迪自信潇洒的风格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尼克松则满头冒汗, 显得尴尬不自在。几次辩论之后, 守在收音机前的人都以为尼克松能够获胜, 而看了电视的人则知道肯尼迪已经势不可当。有调查显示, 在400万原本举棋不定的选民中, 有300万人在看了电视辩论以后选择了支持肯尼迪。最后的投票结果, 肯尼迪以0.2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 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电视帮助肯尼迪获得了胜利。

历史总会重演, 只是电视换成了网络。就在竞选的紧要关头, Facebook创办人扎克伯格说, 不同意希拉里的很多意见, 从支持希拉里转向支持特朗普。Facebook还专门给特朗普开通了一个高清页面, 实时播放特朗普的各种集会视频。特朗普在Facebook的粉丝数爆涨。

为什么Facebook会突然转向特朗普呢?据说, 扎克伯格通过分析Facebook的数据, 发现Facebook上已经有90%以上的人支持特朗普了, 所以立刻转变风向, 支持特朗普。而传统媒体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是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一个本质的区别。传统媒体都是单向传播, 没有交互性。虽然也可以用抽样问答的形式来统计, 但因为是小样本, 采样者因个人的主观意愿很容易对采样人群偏向性, 造成结果的大幅度偏离。

怎么才能准确预测谁是下一个总统呢?最好的方式是问每一个或者大多数美国人。这只有像Facebook、Twitter这样的新媒体可以做到, 因为这两者都是双向传播。Facebook上存储了大多数网民发表和转发的关于总统选举的文章、评论、照片和视频。这些就是美国人最真实的想法。把这些大数据收集起来, 做一个统计分析, 就能看出来谁是总统了。

可以说, 特朗普的成功, 互联网功莫大焉。因为传统媒体站队希拉里, 所以特朗普的执政理念多是通过Youtube、Facebook、Twitter这些互联网渠道传播的。人们从互联网了解了特朗普, 但如果只看电视, 一定会觉得特朗普是个非常不靠谱的人。Youtube上, 特朗普的每一个视频都轻松达到上千万的浏览量。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网络上针锋相对地跟希拉里的支持者做斗争, 一个视频评论数往往达到了数百万。他们还利用互联网传播自己写的特朗普文章, 让很多民主党的老选民都投奔过来。可以说, 特朗普的当选, 是互联网的胜利。

有人说:特朗普赢了, 输的可不只是希拉里, 还有传统媒体。主流报纸评论和电视网民调失灵, 抛开党政因素, 这在美国大选的历史上罕见, 资本主义寡头经济和中产阶级精英政治所依赖的传播手段, 正面临这个时代的严峻挑战, 社交媒体无论在议题、民意、社群和动员能力上, 都在颠覆西方百年的游戏规则。传统主流媒体不再是引导公众的瞭望塔。

二、社交媒体的昨天和今天

目前在互联网上, 社交媒体已经超越搜索引擎, 成为第一大流量来源, 二者的占比分别为46%和40%。在今天, 社交媒体几乎成了新媒体的代名词。

Social Media, 有人译为社交媒体, 有人译为社会化媒体。笔者倾向于前者, 后者狭义化。对于社交媒体的定义虽然表述不一, 但有着共同的内涵。百度百科中的定义为: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 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 是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人数众多和自发传播是构成社交媒体的两大要素。社交媒体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2007年《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what is social media) 的电子书中。作者安东尼·梅菲尔德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其实, 社交媒体的最显著特点, 就是其定义的模糊性、快速的创新性和各种技术的融合。

社交媒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Usenet、ARPANET和BBS系统, 甚至可以追溯到电脑时代来临之前的电话时代。以下是几大代表性社交媒体的诞生时间:

1993年6月, 博客 (Blog) ;1999年2月, 腾讯QQ;2001年1月, 维基 (Wiki) ;2004年2月, 脸谱 (Facebook) ;2006年3月, 推特 (Twitter) ;2009年8月, 新浪微博;2011年1月, 腾讯微信 (We Chat) ……

有人把社交媒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社交媒体1.0:个人社交时代——内容互通;社交媒体2.0:全民社交时代——关系互动;社交媒体3.0:移动社交时代——物物互联。近年来,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大数据和物联网让社交媒体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社会网络的构建, 信息传播进入了关系传播, 一些社交媒体成为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 从而把新媒体经济导向关系经济。如果说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传播赋权, 那么社交媒体则促进关系赋权。喻国明教授认为, 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对个体的赋权模式发生了范式转变, 关系赋权作为一种全新的赋权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个体及其他关系的资源网络, 从根本上改变了权力格局与游戏规则。

目前社交媒体已形成多种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 有基于强关系的社交媒体, 如微信;有基于弱关系的社交媒体, 如微博;有基于位置服务的社交媒体, 如滴滴打车;粉丝和网红打造了一个个社交入口, 而直播和平台则把社交推向每一个角落。在今天, 无社交不传播, 媒介化与社会化已融为一体, 社交媒体已经从内容为王发展到连接一切!

然而, 2016年为一些严重依赖社交媒体的运营者敲响警钟。随着社交平台上运营者数量不断增多, 流量已呈现分散趋势, 平台外的营收似乎亦达到顶峰。社交媒体给本已严峻的局面带来了新焦虑。尤其是Facebook, 如今人们发现它构成的威胁竟和机遇等量。随着大数据的应用, 信息泄露、数据安全、社交过度等问题也在困扰着社交媒体。当微信面对人际过载、内容过载等社会化挑战时, 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对微信团队说, 微信达到8亿用户之后, 其社会复杂度已是无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深水区。除了场景之外, 还必然会有更多更深远的数字化社会难题接连浮现, 微信团队会比5年前从零开始创业的挑战更大, 责任也更大。

许多运营者不仅希望将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变现, 而且渴望发掘社交媒体的连接能力。由于担心社交平台运营对于直接关系的稀释, 运营者已不满足于以点赞和转发为基础的虚荣指标, 他们开始专注内容与服务, 线上与线下的连接。在社交媒体的关系传播中, 关系转换和关系重构最为重要。笔者认为, 对于社交平台, 研究关系转换比研究关系本身更重要。张洪忠教授认为, 社交媒体的价值观传播正在重构我们的社会关系, 不但打破了传统媒体的“面”上传播关系, 更是打破了社会一直以来“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建构方式。

新媒体研究者魏武挥说得好:“大体上, 大众媒体和大众传播是紧密不可分的:能够由大众媒体传播出来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在信息匮乏的几个世纪里, 这样的说法是成立的。但互联网的诞生伴随来的信息爆炸, 让大量的媒体已经沦为小众的媒体, 道理很简单, 它们已经失却了足以引发大众层级传播的话语权, 或者说, 影响力。”媒介生态和传播环境的改变, 让我们理应更多审视社交媒体和社会化传播。

三、展望明天:社会化传播

未来, 各个社交媒体之间将会呈现出更多的关联性, 它与现实连接将更紧密, 人类会成为虚拟世界的一部分。国外学者预测的社交网站的十大趋势包括:着眼于人, 创造意义和价值, 聚合平台, 建立一个真正的跨平台体验, 建立相关的社交网络, 在广告中创新, 帮助人们组织“旧”的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取消地域, 为社交媒体准备新的岗位, 赚钱。彭兰教授认为, 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 一个万物皆媒的泛媒时代, 正在到来。

然而, 社交媒体的明天并不是一片阳光的。在人们纷纷表示对社交媒体的热忱与关注时, 也有人在反思着这种趋势的另一面。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 使网络传播的自由空间处于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传播规范的缺失, 信息传播的失控, 致使社交媒体的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功能。但学者马尔科姆认为社交媒体被大众高估了, 数字化的狂热拥趸将新媒体看成无所不能的组织工具。

总之, 社交媒体离我们越来越近。令人憧憬和浮想的是, 如果当下仍然处于社交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 那么社交媒体的高级版会是怎样的存在?社交媒体的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社交媒体专家阿耶莱特·诺夫认为, 社交媒体将来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不请自来。将来, 适当的信息会在适当的时候被传递给适当的人, 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实际上是一个智能社交的概念, 人工智能将会让社交媒体变得更聪明, 更善解人意。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便是明天的社会化媒体。与此同时, 社交媒体也将改变媒介生态和社会形态, 需要在伦理的基础上加以治理。

大众传媒的失效以及失效的根本原因, 需要从传播理论上来寻找。我们先来分析大众传播 (mass communication) 、公共传播 (public communication) 、社会化传播 (social communication) 这三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三个词:public、mass、social入手, public强调公共性, mass强调受众的被动性, social强调大众参与和水平传播。大众传播主要是机构性的、以五种大众媒介和不确定数量的受众为对象的、单向的、无反馈的传播。公共传播是指为公共利益所进行的传播, 相对于商业传播 (为私人利益) 而言, 主体可以是政府或非政府、非盈利组织。社会化传播, 不强调传播主体, 而强调传播方式, 指传播方式是弥漫的, 对象是多样的、广泛渗透的。

大众传播的失效, 一种解释是大众传播商业模式的失效, 另一种是大众传播违背了其应该具有的公共精神, 不能体现公共利益。笔者认为公共传播有点理想化, 大众传播有些失效。大众传播这个失效可以理解为既过于商业化又不够商业化。在互联网语境下, 笔者认为社会化传播的提法较好。在互联网时代, 大众传播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这也不难解释大众媒体的广告流向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但公共传播和社会化传播还是有差别的, 如上所述, 侧重点不一样。那么, 大众传播、公共传播和社会化传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公共传播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进行, 也可以通过社会性媒体进行社会化传播。大众传媒既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和公共传播, 也可以通过社会性媒体进行社会化传播。

社会化传播往往令人想起社交媒体, 似乎它只是一种传播方式或策略。笔者认为社会化传播不只限于社交媒体, 还包括互联网上的每个人, 他们都在传播的节点上。正如克莱舍基所言,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有人认为如果是这样, 传播的5W中的主体就会消失了。如果从传播战略 (为获得某种效果所进行的传播) 角度看, 社会化传播可能就主要偏向于一种客观的或者事后的描述, 而很难事先策划和掌控。那么, 社会化传播这个概念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不强了。当然, 也许正因为如此, 社会化传播概念的提出才具有新意。笔者认为, 在互联网时代, “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并存, 传播理论需要重构。

我们还可以深入分析公共和社会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也许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社会的是否就是公共的?两者显然不能等同, 公共性这个词有着很深的政治学含义, 公共传播似乎强调有一个高于社会的传播主体, 为了某种效果而在传播。但笔者认为如果光有公共利益诉求而无社会资本聚合与转换, 公共传播恐怕也难以实现。因此, 公共传播也需要或者说必需社会力量的参入。社会化营销就是一个例子, 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另一个例子。公共传播之所以可以单独列出来, 是因为它的主体、议题和其他传播有所不同。那么, 社会化传播的主体是什么?或者说它到底有没有传播主体?

笔者认为, 社会化传播是有主体的或者说是多主体的, 议题也更多元化复杂化。诚然, 目前我们对社会化传播的认知还很有限, 它有点弗远无界的感觉, 但就现在而言, 它还是有边界的, 至少我们还没有进入物质世界。毫无疑问, 社会化传播是有传播主体的, 但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最近, 可口可乐成立了北美社交中心, 这是一个实时新闻编辑室, 用来管理所有可口可乐商标品牌的社交媒体营销事务。这说明在互联网世界里, 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 互联网时代即社会化传播时代。

篇4: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关键词:美国大选;电子投票;选举

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21-02

在现实生活和各国的民主进程中,政治选举是一个不能逃避的话题。通过代议制民主来表达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而选举就是民主的认受性的首要来源。2012年对于整个世界的政治发展而言,无疑是个关键节点。以二月也门的选举为开端,12月即将进行的韩国大选为终点,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在内的18个国家进行了或即将进行大选或换届选举,尤其是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四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日本的换届选举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拥有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其政治变化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世界的目光。不同政党在内政外交上采取的不同政策,都会对已经纷繁复杂的世界带来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影响。而对于美国民众而言,选举更是涉及自身利益的重要事件。从党内提名初选开始,投票就成为民众表达政治意见的重要途径,更成为决定美国未来发展的依托途径。因此在不变更选举制度的前提下,提高投票的公开性与可信性无论对美国国内,还是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切实必要且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事件。

一、传统投票产生诸多问题

在西方学者看来,选举是一种具有公认规则的程序形式,人们据此而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在现今的政治选举中,由于选民人数众多、发展水平差异等问题的存在,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管理不完善、过程混乱、选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及计票透明程度不够、暗箱操作、效率较低、工作人员不够专业等等。这些问题影响到了选举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而影响到了最终选举结果及获选者的民意认可程度。

就美国大选而言,投票与计票中产生的问题往往对选举结果造成重大影响。这些问题往往出现频繁且不可避免。比如,在2012年美国大选刚刚拉开帷幕之际,也出现了重新计票的现象。在共和党党内提名初选第一站爱荷华州,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以八票微弱优势赢得党内初选,但是在之后的重新计票中,罗姆尼反以四票败给桑托伦。爱荷华州作为提名的首站,其结果对于候选人后续的策略选择,民众对候选人的认同与了解都至关重要。试想,如果在爱荷华州的提名中,票数得到正确的统计,那么罗姆尼是否会继续给选民留下好印象,是否能发挥出自身优势,甚至于最后能不能得到党内的最终提名,都成了未知数。

而在2000年、2004年的美国大选中,因为竞选者投票数相近,同样造成了一州决胜负的状况,2000年的佛罗里达、2004年的俄亥俄,都出现计票的混乱,使得大选结果难产。2000年甚至需要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源于投票系统的不完善。投票过程中由于设备落后等种种问题,选民选错自己偏好的候选人,或者打票的机器出现故障,使得选票无法辨认等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合理完善的投票系统,就具有现实意义。

二、电子投票——世界新趋势

在当今的政治运动中,利用新技术塑造公众形象,通过民意调查获得管理、政策和对政府或者官员行为的反馈,带来了选举动员的变革,也带动了电子投票的发展。电子投票作为一种新兴的投票手段,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试行,就现阶段的实践来看,这一新型工具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随着交流方式和交流平台的多元化,能够促进政治家与民众之间的交流,方便政治家更为直接地了解民意以及民众做出政治选择。第二,在计票等方面的改进,可以使选举更为快速和公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甚至避免争端的发生,使得选举结果更让民众信服。

自从20世纪80年代Chaum提出第一个电子选举方案以来,电子选举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和国内在线的选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1.2000年,德国公布了一项计划,将在2006年让居民实现在线选票,但官方同时强调,在线投票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比速度要重要得多。内务部长告诉记者时称:“我们想完全保证选举折完整性。这事需要循序渐进。要让人们对在线选举的结果心服口服。”[1]

2.2002年10月,巴西在总统选举中全面采用了电子选举。

3.2004年5月,超过6.7亿的印度人在电子投票机上选出了议会下院的席位归属。

4.至2004年超过2/3的美国人在总统大选中采用了电子投票的方式。

5.Safevote、Votehere等提供电子选举解决方案的公司的出现,标志着电子选举正从研究走向商业[2]。

6.2005年1月17日,韩国全国选举委员会公布了一张电子选举路线图。根据这张图,韩国将在2008年第18次国会选举中在全国各投票站引进电子投票系统,在2012年第19次国会选举中应用互联网投票。并于2006年2月18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进行的开放国民党领导人的选举和2006年4月12日对国大党济州省长的提名中试用了该系统[3]。

正如上面所说到的,电子投票作为一种新的投票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各个国家所接受。美国拥有特色的选举人团制度,对于如何使这种制度得以更有效地实施,如何提高投票率,更好地表达民意,电子投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三、美国投票现存问题

2000年11月7日,美国举行第43届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佛罗里达州竞争激烈,两人所得的选票数量十分接近,布什仅领先数百票,在其他州选举票已经尘埃落定的情况下,双方争夺的焦点就放在了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的归属上。谁拿到这25张票,谁就能当选总统。布什与戈尔之间围绕佛州普选票的计算问题,在电视媒体24小时的实况报道下,展开了一场长达5个星期的法律诉讼大战。最后经联邦最高法院的干预,大选终于尘埃落定[4]。这件事不由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美国总统选举程序的合理性问题,其中最基本也是最直接影响结果的就是投票与计票的方式。

2000年大选出现的计票问题,有以下几类。

1.选票设计不合理,比如佛州棕榈滩县的“蝶形选票”使得很多人投错。

2.机器新旧不一,打孔机工作不正常,使得很多选票无法辨认。而且在后期重新计票工作中,仍存在较大误差。

3.重新进行的人工计票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只在部分县进行人工重新计票造成了事实上州内选票统计的不平等,违背了联邦宪法第14条修正案中“平等的法律保护”的原则;二是人工计票出错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计票结果同样难以确定是否正确;三是部分性的人工重新计票势必引发全州性的重新计票,甚至导致全国性的重新计票,这将否定已有的大选结果,损害大选的严肃性和选民对选举结果的信心;四是计票周期过长,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区未能按时完成计票工作;五是人工计票缺乏统一规范,易受个人心理、疲劳及客观状况等因素影响。

同样的,在2004年大选中,也出现了计票失误的问题。俄亥俄州有近3/4的选民仍旧使用“打孔选票”,因此在总统决选阶段,该州出现了重复计票、选民重复投票等诸多失误,造成总统竞选最终结果难产。在重新计票后才确定了布什的优胜地位,最终帮助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实现了总统的连任。

除了在最后选举阶段出现问题外,在前期的选举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选举问题,比如上文提到的2012年共和党初选中出现的计票失误。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民意的合理有效表达,也不利于政治民主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动电子投票、选举系统的发展,使得投票程序与结果更加公正公开,应成为投票方式改进的新方向。

四、电子投票系统建设

2000年大选之后,美国各州便开始投入大量资金,争相购买使用电子投票系统。而直到今天,部分电子选票系统的厂商却依然忽视电子选票系统的完善性,只会一味地制造触摸屏选票机等噱头,没有将重心放在选票系统的安全建设上。当前大部分电子投票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州对大选结果进行书面审查时使用的软件各有不同,且不能通用。现在急需的是推出一种可验证的与机器无关的电子投票系统。为此,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2009年对美国电子投票标准进行了更新,这套新标准草案名为《自愿投票系统准则(VVSG)v1.1版》。更新后的标准对电子投票系统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更方便地对这类系统生成的投票结果进行书面审核(paperaudittrail)[5]。

一个完善的电子投票系统可以实现选举的中立、透明,可以体现选举的服务意识,实现专业化的流程,从而有利于选举的管理。这样一个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选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比如可以通过选民的登记注册,进行电子投票计票来减少投票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包括计票失误、假票及重复计票等问题),可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方便进行书面审核,从而提高结果的公信力,减少可能出现的纷争状况。另外,电子系统的引入可以为竞选者提供更为公平的展示平台,方便选民对于候选人的了解,做出负责任的政治选择。

“安全”和“可信度”是电子投票实践和理论中碰到的最为关键的两大问题[6]。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电脑自身、网络安全及电子投票系统,都可能存在风险及漏洞。电脑病毒及黑客入侵仍然无法避免。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讲,系统设计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安全与保密,相关机构与个人也不能保证信息的全部真实性。

从可信度的角度来说,公众对于政府和科技企业联手开发的电子投票系统,还持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第三方监察机构能否有效对结果进行审查,公司的源代码是否会开放。或者政治家是否能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后台操作,都是公众的关心话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电子投票系统就不能得到真正广泛的推广。

五、结语

电子投票系统在当今政治选举背景下,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对于美国这种选举程序较为复杂,且拥有尖端科技的国家而言,建设一个完善可行的电子投票系统,不仅拥有相关的技术资金支持,更能通过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政治进程的发展,增强民主的可信性与合法性,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当然,不可否认,现阶段发展电子投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及争端,但是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实现民意最真实最有效的表达。

参考文献:

[1]http://it.sohu.com/20010505/file/0459,643,100007.html[DB/

OL].德国将于2006年进行在线选举.

[2]王思佳,韩玮,陈克非.电子选举研究的挑战和进展[J].计算机工程,2006,32(15).

[3]王时浩.选举文化的新时代——韩国的触摸式电子投票和电子计票系统[J].中国民政,2006,(9).

[4]王希.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述评[J].美国研究,2001,(1).

[5]http://www.securityfocus.com/brief/968,U.S.U.S.issues revis-

ed e-voting standards

篇5: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和特朗普的角逐实际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及两个家族之间的角逐。而朴槿惠,提到她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嫁给了国家”“背叛了国民”,但这也恰好反映出如今的民主制度是否真的民主。

一、资本主义制度概况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是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思想为理论指导,以资本主义政府制度、议会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文官制度等一整套宪政制度为基石构筑起来的大厦,这一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的长治久安,是在资产阶级集团长期统治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整套统治方式、方法。

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规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为决定条件的,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把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才能确定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为其生产者带来物质利益。如果商品卖不出去或只卖出去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全部实现或只能实现一部分,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也就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或只能部分地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耗费就得不到全部补偿,这样很容易导致生产者的赔本或破产。如果商品能够全部或及时地卖出去,体现在商品中的价值才能全部实现,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耗费才能得到全部补偿,商品生产者才能发财致富。所以,市场的需求状况同商品生产者的物质利益和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利,这样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会为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展开剧烈的竞争。同时,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必然要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展开竞争。再者,由于商品交换的比例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生产者又必然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展开竞争。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创造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小私有制的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条件的。它不仅排斥协作和分工,而且排斥对自然的统治和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出资本主义经济,又经过资本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样,社会生产力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一方面,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必然反过来推动社会分工的更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扩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时期所经历的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是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阶段。简单协作的劳动者协同劳动本身就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集体力。以分工为特点的工场手工业使工具专门化、劳动操作简单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推动劳动工具的改进及革新,而且为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科学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社会生产力只有在人与物即劳动力同劳动资料实现有机结合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社会生产力中必然包括劳动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简单协作是许多人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协同劳动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这种劳动组织形式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和生产的规模,从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是一种由许多单个的局部工人组成的社会生产机构的劳动组织形式,这种劳动组织形式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手工劳动的操作程序组成的。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广泛应用,劳动者的技巧更加片面化、专业化,生产工具普遍专用化,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各环节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了,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建立同这种生产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劳动组织.如果劳动组织不符合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力的提高将会遇到阻碍。可见,机器大工业时期劳动组织已经成为生产力的直接的主要因素,在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时,不仅需要科学的劳动组织,而且需要对劳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管理。

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

首先,资本的占有形式社会化。除了私有制,国有制、合作制等所有制形式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也越来越普遍。

第二,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增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自由市场经济被认为是最合适的经济形态。人们认为市场本身是具有调控功能的,而相应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少经济的发展就越健康。而二战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形势被国家参与干预、调控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取代了。在当代,这种政府干预不断加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周期被延长,社会也更加稳定。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化和阶级的复杂化。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呈现出高福利的特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西欧和北欧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公民在医疗、教育等各方面都享有很高的福利。受教育是免费的,所有的公民都有上大学的机会;生育和抚养一个孩子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到高额的津贴等等。福利型社会的发展甚至让一些国家的政府不堪重负,比如2009年出现的希腊债务危机就是由于政府在福利方面的支出过高而导致国家入不敷出。尽管这种高福利政策给政府带来很大压力,但一旦一个社会进入到高福利的运行轨道就很难从中抽身。因此,这种福利社会的发展仍然会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福利的普及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中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数量最庞大的群体。这是由于科技的发展,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完全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数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脑力劳动者的增加以及高级技术工人的大量出现。中间阶级在社会中数量的增加弱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这些人一方面依赖于资本主义,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生罢工和游行,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这种罢工游行并不只局限于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也包括很多中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好莱坞众明星的罢工。

三、民主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态。“民主”一词的本意是多数人的统治。评判一个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是否得到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充分保障。从国体上看,西方民主制度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实质是“资本精英”的“金钱民主”。

选举被西方政客标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但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和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美国是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民主一词足以代表整个美国政治的核心理念, 而选举制度作为重要的一种民主制度在其政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 通过各方面对美国选举制度的分析,便能够更好的探析隐藏在制度背后的“民主”的本质。

美国的总统选举虽然是全国普选,但是却并非全民直选,而是间接选举。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选举人,再由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投票选举总统,从而形成了美国特有的“总统选举人团制度”。美国的“总统选举人团制度”是当今世界所特有的。总统选举人团制度的创立,是在美国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民主激进与保守观念的激烈斗争和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参选者为了平衡各州与国家权力分配相互让步的结果。

毋庸置疑朴槿惠是一名出色的竞选“战士”,这很大原因归于她有总统“基因”。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是韩国第三任、第五届至第九届总统,如果不是被刺杀死亡,很有可能当选了十八年总统的朴正熙还是韩国第十届乃至更多届的总统。朴正熙是通过“政变”推翻李承晚、张勉政权而“当选”总统的,长期的总统生涯为朴式家族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财富与经济财富,这使得父母双双遇刺身亡三十多年后,未婚的朴槿惠仍然可以依靠祖上留下的巨大政治财富和经济财富成功竞选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弊端

各种计划不乏应用于资本主义制度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疑大家都认同“计划”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资本主义国家行为中对于未来的计划涉及甚少。这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点,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如果国家有计划,势必会打乱国民的计划,这样就会影响国民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信条是“管得越少越好”。国家把整个国家的命运交给了国民,所以国家是无须计划的,只有在大多数国民有觉悟时,国家制度才会上升一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人类因为团结而更有力量,资本主义制度只强调个人权利而忽视了人类整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只能是过渡性的制度,是在几千年皇权压迫下所产生的非理性公权制度的结果。

两极分化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的结果。因为普通工人与资本家的财富积累速度是无法相比的,一个工人一个小时的工资可能是10美元,而一个资本家的财富积累速度可能10万美元。两者财富积累的速度相差1万倍,而一个工人的工资会全部被日常费用所消耗,而资本家的收益还会继续投入到获利的投资中去,所以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一样。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苹果贸易里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贸易完全是经济掠夺,贸易越多,落后国家的基础资源会被发达国家剥削殆尽,从而落后国家会越来越穷,而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目前很多国家以税收、补贴来消除穷人与富人的矛盾,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国与国之间通过召开富国会议,以减免债务的形式避免南北差距拉大而引起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但这种方法都是暂时的,根本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资本主义国家标榜的是民主,然而,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败笔就是民主。虽然说民主能化解很多人民之间的矛盾,但化解这样的矛盾是建立的牺牲人类快速进步的基础之上的。人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仅社会上人与人的财富有着上万倍的差别,思想之间也同样存在很大差距的,真理并不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但为了民主,我们不得不去走弯路,不得不迁就大多数的意志而放弃人类的未来利益。我们人类被强权、霸权搞怕了,所以才选择了民主的方式,其实我们大家需要的不一定是民主,而是自由与权利,当你贫困的一无所有时,当我们能力未达到为一件事做主的水平而硬是把我们推上主人的位置,那不仅是对这件事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我们本人的不负责任,是完全不可取的。穷人和富人之间,官吏和百姓之间永远不可能存在民主。不仅如此,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是诱发犯罪的源泉!

五、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表面上看,带来的是财富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造成了国家之间、社会阶层之间更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资本主义在未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纵观当代的国际社会,不论是国家内的社会冲突,比如各种群体性事件,还是国际上各国之间的纷争,比如民族战争、宗教冲突等等,都是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和文化上的不平等造成的。这种不平等归根结底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是通过发达国家和社会上层阶级对发展中国家和贫困者的剥削实现的。这种剥削导致了资本家的经济霸权,而经济霸权又使得他们进一步拥有了文化霸权。贫困者不但在经济上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而且他们对社会资源、社会机遇的获得都大大地小于那些富有阶层。他们的声音很难被主流社会听到,他们的诉求也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表达出来。因此,贫富分化才是一切冲突的根本所在。正是因为弱势群体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才会选择极端和暴力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如何消除这种冲突是资本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一个动荡的社会不但在经济上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舆论上,他们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将资本主义在道义上置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为了缓解这种矛盾,资本主义将进一步采取一些协调措施,比如跨国援助,技术输出等等。在这一方面,以国家为主体的行为会越来越普遍,同时,以各种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为主体采取的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篇6:从总统大选看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

Thank you.Thank you.Thank you so much.Tonight more than 200 years after a former colony won the right to determine its own destiny, the task of perfecting our union moves forward.It moves forward because of you.It moves forward because you reaffirmed the spirit that has triumphed over war and depression, the spirit that has lifted this country from the depths of despair to the heights of hope.The belief that while each of us will pursue our own individual dreams, we are an American family and we rise or fall together as one nation and as one people.Tonight in this election, you, the American people, remind us while our road has been hard, while our journey has been long, we have picked ourselves up, we have fought our way back, and we know in our heart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the best is yet to come.[cheering] I want to thank every American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election [CHEERING] Whether you voted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or waiting in line for a very long time.By the way, we need to fix that.Whether you pounded the pavement or picked up the phone.Whether you held an Obama sign or a Romney sign, you mad your voice heard.And you made a difference.I just got off the phone with Governor Romney and I congratulated him and Paul Ryan on a hard-fought campaign.[CHEERING] We may have fought fiercely, but it’s only because we love this country deeply.And we care so stronly about its future.From George to Lenore to their son Mitt, the Romney family has chosen to give back to Americans through public service.And that is a legacy that we honor and applaud tonight.[CHEERING] In the weeks ahead, I also look forward to sitting down with Governor Romney to talk about where we can work together to move this country forward.[CHEERING] I want to thank my friend and partner for the last four years, America’s happy warrior, the best vice president anybody could ever hope for: Joe Biden.I want to thank my friend and partner of the last 4 years, America’s happy warrior, the best Vice President anyone could ever hope for: Joe Biden.And I wouldn’t be the man I am today without the woman who agreed to marry me twenty years ago.Let say this publicly, Michelle I have never loved you more.I have never been prouder to watch the rest of America fall in love with you too as our nation’s first lady.Sasha and Malia before our very eyes you are growing up to become two strong smart beautiful young women, just like your mom.And im so proud of you guys.But I will say that for now one dog is probably enough.To the best campaign team and volunteer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s.The best.The best ever.Some of you were this time around.Some of you were new this time around and some of you have been at my side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but all of you are family.No matter what you do or where you go from here, you will carry the memory of the history we made together and you will have the life long appreciation of a grateful president.Thank you for believing all the way, through every hill, through every valley.[applause] You lifted me up the whole way and I will always be grateful for everything that you’ve done and all the incredible work that you’ve put in.[applause]

I know that political campaigns can sometime seem small, even silly, and that provides plenty of fodder for the cynics who tell us that politics is nothing more than a contest of egos or the domain of special interests.But if you ever get the chance to talk to folks who turn out at rallies and crowded out along a rope-line in a high school gym or saw folks working late at a campaign office in some tiny county far away from home, you’ll discover something else;you’ll hear the determination in the voice of a young field organizer who is working his way through college and wants to make sure every child has that same opportunity.[applause]

You’ll hear the pride in the voice of a volunteer who is going door to door because her brother was finally hired when the local auto plant added another shift.[applause]

You’ll hear the deep patriotism in the voice of a military spouse who is working the phones late at night to make sure that no one who fights for this country every has to fight for a job or a roof over their head when they come home.[applause]

That’s why we do this.That’s what politics can be.That’s why elections matter.It’s not small, it’s big.It’s important.Democracy in a nation of 300-million can be noisy and messy and complicated.We have our own opinions, each of us has deeply held beliefs.And when we go through tough times, when we make big decisions as a country;it necessarily stirs passions, stirs up controversy.That won’t change after tonight and it shouldn’t.These arguments we have are a mark of our liberty.We can never forget that as we speak, people in distant nations are risking their lives right now just for a chance to argue about the issues that matter [applause] The chance to cast their ballots like we did today.But despite all our differences, most of us share certain hopes for America’s future.We want our kids to grow up in a country where they have access to the best schools and the best teachers.[applause] A country that lives up to its legacy as the global leader in technology and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with all the good jobs and new businesses that follow.A country that lives up to its legacy as a global leader in technology,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With all the good jobs and businesses that follow, to live in America that isn’t burdened by debt, that isn’t weakened by inequality.That isn’t threatened by the destructive power of a warming planet.We want to pass on a country that is saved and respected and admired around the world.A nation that is defended by the strongest military on earth and the best troops this world has ever known.But also a country that moves with confidence beyond this time of war to shape a peace.That is built on the promise of dignity of every human being.We believe in a generous America, in a compassionate America, in a tolerant America, open to the dreams of an immigrants daughter that studies in our schools and pledges to our flag.To the young boy on the south side of Chicago, who sees a light beyond the nearest street corner.To the furniture workers child in North Carolina who wants to become a engineer or a scientist.And engineer or an entrepreneur.A diplomat or even a president, that’s the future we hope for.That’s the vision we share, that’s where we need to go.Forward.That’s where we need to go.Now we will disagree sometimes fiercely on how to get there, as it has for more then two centuries, progress will come in fits and starts, it’s not always a straight line or a smooth path.By itself a recognition of our common hopes and dreams won’t end the gridlock.Or solve all our problems or substitute for the hard work of building consensus.And making the difficult compromises needed to move the country forward but that common bond is where we must begin.Our economy is recovering, our decade of war is ending.A long campaign is now over.[applause]

And whether I earned your vote or not, I have listened to you.I have learned from you and you have made me a better President.With your stories and your struggles, I returned to the White House more determined and more inspired than ever about the work there is to do and the future that lies ahead [applause] Tonight, you voted for action, not politics as usual.You elected us to focus on your jobs, not ours.And in the coming weeks and months,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reaching out and working with leaders of both parti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we can only solve together: reducing our deficit, reforming our tax code, fixing our immigration system, freeing ourselves from foreign oil, we’ve got more work to do.But that doesn’t mean your work is done.The role of citizen in our democracy does not end with your vote.America’s never been about what could be done for us, it’s about what can be done by us, together, through the hard and frustrating but necessary work of self-government.That’s the principle we were founded on.This country has more wealth than any nation, but that’s not what makes us rich.We have the most powerful military in history but that’s not what makes us strong.Our university, our culture, are all the envy of the world but that’s not what keeps the world coming to our shores.What makes America exceptional are the bonds that hold together the most diverse nation on Earth, the belief that our destiny is shared, that this country only works when we accept certain obligations to one another and the future generations so that the freedom so many Americans have fought for and died for comes with responsibilities as well as rights, and among those are love, and charity, and duty and patriotism.That’s what makes America great.I am hopeful tonight because I have seen that spirit at work in America.I’ve seen it in the family business whose owners would rather cut their own pay than lay off their neighbors, and in the workers who would rather cut back their hours than see a friend lose a job.I’ve seen it in the soldiers who re-enlist after losing a limb, and in those SEALS who charged up the stairs into darkness and danger because they knew their was a buddy behind them watching their back.I’ve seen it on the shores of New Jersey and New York where leaders from every party and level of government have swept aside their differences to help a community rebuild from the wreckage of a terrible storm.And I saw it just the other day, in Mentor, Ohio where a father told the story of his eight-year-old daughter who’s long battle with leukemia nearly cost their family everything had it not been for health care reform passing just a few months before.The insurance company was about to stop paying for her care

I had an opportunity to not just talk to the father but meet this incredible daughter of his, and when he spoke to the crowd listening to that father’ story, every parent in that room had tears in their eyes because we knew that little girl could be our own.And I know that every American wants her future to be just as bright.That’s who we are.That’s the country I’m so proud to lead as your president.And tonight, despite all the hardship we’ve been through, despite all the frustrations of Washington, I’ve never been more hopeful about our future

I’ve never been more hopeful about America.And I ask you to sustain that hope.I’m not talking about blind optimism.The kind of hope that just ignores the enormity of the tasks ahead or the road blocks that stand in our path.I’m not talking about the wishful idealism that allows us to just sit on the sidelines or shirk from a fight.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hope is that stubborn thing inside of us that insists, despite all the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 that something better awaits us so long as we have the courage to keep reaching to keep working, to keep fighting.America, I believe we can build on the progress we made and continue to fight for new jobs and new opportunity and new security for the middle class

上一篇:从对过去进行时教学引发的看法教学反思下一篇:沟通交流技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