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

2024-04-17

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通用10篇)

篇1: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

作文批语

--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泰安二十一中

张加波

作文批语

--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泰安二十一中 张加波

作文批改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最耗精力的一项任务,每个语文教师深受其苦。于是各种省时省力的作文批改新方法随着作文教改的深入不断地涌现;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则以其费时耗力却收效甚微而逐渐被淘汰。其实,传统的方法之所以吃力不讨好,一定程度上应该归罪于作文批语的空洞且程式化。比如谈到语言,便是“语言流畅,文字清新”,要不就是“语言罗嗦,不够简洁”。这些程式化的批语,生硬刻板且内容空洞,说了也等于白说。学生不仅不能从中学到什么有益的东西,反而会失去对写作的兴趣,将写作视为一项任务,一种负担。

同样是针对语言罗嗦的问题,试看这样的批语如何?——“好戏不看两场,好话不说两遍。”言简意赅,极富人情味,又能说明问题,无疑是比“语言罗嗦,不够简洁”高明得多了。现阶段语文的教学还是一个授受过程。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假如作为受众的学生不能接受教师通过批语所作出的传授,那么教学过程就是失败的。因此,如何提高批语的艺术性,使其能够为学生所认可、所接受,这就成为了我们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的批语才是具有艺术性的批语呢?笔者认为,一段好的批语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一、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默生)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是努力写出的,已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修改过多,否定过多,不仅无此必要,也易使学生丧失自信,抑制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打个比方,批阅学生的作文,就应当像读者拜读作家作品一样认真,而不该把自己当作全知全能的上帝,高高在上,匆匆扫视学生作文一遍,就屈尊纡贵似的俯腰捡拾学生作文中的垃圾。

二、科学合理的批改标准

不能否认,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差异的。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确实很差,甚至不能卒读。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类文章呢?——考虑到学生初学写作,思想和技法都不成熟,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发展与提高的过程,教师也不应过分求全责备。况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他们水平太低,而是教师“水平”太高了。教师若以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或以大纲中学生作文的总体要求、最终目的作为阶段性要求、当前目标来衡量学生的作文,则必定导致学生的作文很差很低劣的思维定势。其实,评价一篇学生的作文,只要看它是否达到了一个阶段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达到了,就是好作文,就要作较好的评价,打较高的分。

三、讲究平实的批改用语

作文批语是对学生的指导,不是语文教师卖弄才华的舞台,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每篇作文的实际,写出准确、恰当而平实的批语,要言简意赅,能说明问题。具体来讲,作文批语要尽量做到:

①少用晦涩、冷僻的字词和专门的术语、概念;

一般来说,很少有学生会为了一两个专门术语或僻字生词不惮其烦地去查词典的。教师在批语中使用过多学生所不熟悉的词汇,只能使学生失去研读你批语的兴趣。尤其是“意境”、“意象”、“谋篇”、“布局”等理论用语,教师熟悉而学生未必清楚,用于批语反而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理应剔除。

② 语气委婉亲切

冰冷尖刻的评语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导致师生对立,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因此,以鼓励为主,委婉地批评,这应当成为作文批语用语的一项原则。例如笔者有位学生在一篇名为《作业啊,作业》的文章中表现出了认识方面的不足,老想着回到童年时代,“与爸爸一起踢球玩耍。每一次,无论我把球踢到哪儿,爸爸都会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地帮我把球捡回来。”笔者没有直斥这位学生的厌学与幼稚,而是写下了这么一句眉批:“老师不也正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为你把球捡回来吗?”这样的批语,去掉了刺人的锋芒,委婉而富启发性,我想那位学生看了,也会静静地思考一番并有所领悟的。

③ 简明扼要,切中肯綮 语文教师的批语应该是简洁的、有力的、一针见血的。学生决没有兴趣听你的长篇大论,过多过长的批语只会让人觉得你婆婆妈妈,牵扯不清。曾有学生在一篇颂扬母爱的文章结尾处写道:“母亲是如此地爱我,我又将如何诉说自己对母亲的爱呢?亲爱的读者,你能告诉我吗?”笔者在后面附了两个字:不说。不必千言万语,两个字就够了:不说。真正的爱是不需要用言语表达的,那位学生从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中得到的启示,也许会比从二十句话中得到的还要多。

四、灵活多样的批语形式

① 鼓励式

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教师必须敢于鼓励,善于鼓励。批改作文不是老吏断案,大可不必锱铢必较,求全责备,完全可以在不纵容缺点的前提之下坚持鼓励优先。

茅盾上小学时写过一篇《宋太祖杯酒释兵论》,老师在文末写下这样的批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另一篇《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的文末,该老师的评语更为精彩:“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可以想见,读着这样的文字,少年的茅盾该是何等地振奋不已、热情高涨!他今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现代文坛大家,恐怕与少年时代写作中所受的积极性评价不无关系。

② 探讨式

这种批语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协商语气启发他们锤炼字句,修改作文。探讨式的批语有很强的交互性,常有学生对于笔者的探讨式的批语作出积极反应,直接在批语的后面作个批语的批语,或表示赞同接受,或提出不同意见,有时争论还会持续三四个回合,而好的字句、好的段落、好的文章,也就在这争论中渐渐浮现了出来。

③ 矫正式

对于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着严重缺陷,已经不是单单用积极性的评价就能涵盖的作文,往往需要教师根据作文中具体表现出来的不足,对症下药,作出明确的写作指导,使他们通过老师的作文批语,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这样,通过一次次指导与修改,屡有寸进。日积月累,作文水平不知不觉间就会提高了。

④ 谈心式

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尤其是思想上的问题,如果仅仅用寥寥几行批语难以说清楚,就有必要加上一段谈心式的指导性短文,用文字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与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所谈的内容能打动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受益。这一类批语对于学生的文风人格都有着莫大的影响,最有效力,最见功力,也最宜慎重。

五、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所谓“言传身教”,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文批语还必须做到书写工整美观而规范,给人以美感,能起到示范的作用。中学生观察敏锐。教师在作文批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书写,一段话的分节分层,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要求学生书写要规范,可是自己的批语却潦草不堪,标点符号不甚讲究,甚至有错字、别字现象出现。这样的批语倘若给学生看了并加以模仿,无疑是对他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弊无利。“叫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应抓住批改的机会,以自己的批语给学生树立书写的典范,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严谨认真的作文书写习惯。

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写好作文批语,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毅力信心,端正学生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艺术,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

篇2: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初中生正处理生理及心理成熟发展阶段,其思想行为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体现。因此,作文批改作为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一种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犹为重要。它为师生提供知识、思想、情感方面交流的平台,对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作文批改是师生写法交流的平台。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好,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布置了一篇——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个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是这样写到:“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那个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秋天的主调色是黄的。其实,秋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秋天中绿与春夏的绿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一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

2、作文批改是师生思想交流的平台。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的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在作文中便能很多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我再次感受到了„„”,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2009年春季为迎接河北省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道:“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而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难道老师平时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一事物定位好和

坏„„”那次作文以后,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

3、作文批改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又一次,我发现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提问时一问三不知。这答案竟让我在那周的作文话题中找到了,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想象。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只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他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得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

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这会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作文就会如鱼得水,不再会成为什么难题了。

篇3: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

一、通过批改交流写法

一些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存在误区, 以为所谓“我手写我心”, 就是单纯让学生放胆放言。当然, 大胆放手,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 这没有错。但是, 放任自流, 不重视写作技法上的指导, 必然导致学生囿于识见, 无章可循, 作文难有进步。通过批改向学生传授作文技法, 应该说是最有效的作文指导。

教师应如何通过批改与学生交流作文技法呢?首先, 应本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 进行全面浏览。看哪些作文写得好一些, 有特色, 哪些作文不符合要求, 存在什么共性问题, 做一些记录, 为作文讲评和个别辅导积累素材。其次, 有选择地批改几篇。批, 主要是提出修改建议, 给学生的“改”

征。为了文章的需要, 语言描写还要推动情节的发展, 要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 尤其是对话, 不能虚构和拔高, 要有真情实感;进行语言描写时, 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 更以启发;改, 则应改在关键之处, 能让学生感到老师“改”的必要、高明。对一些特殊作文, 如思想感情、写作态度方面有问题的, 或者是特别优秀的、有个性的, 还可以采取面批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共同修改作文中的问题之处,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一学期中, 教师最好能够为每个学生详细地批改一两篇作为示范, 让学生从中获得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技巧。

另外, 除了教师直接批改之外, 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 也是作文批改的重要形式。学生自改、互改作文,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参与其中, 并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提出具体要求, 即本次作文批改的重点是什么, 每次作文批改不宜面面俱到, 应着重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二是要制订有效的组织措施, 尤其互改, 是同桌互改, 还是分小组进行, 包括不同写作水平学生的搭配, 都必须精心安排。三是要对批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指导, 对批改中有争议的问题予以裁决。否则, 自改、互改就会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二、通过批改交流思想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 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常常流于肤浅或片面, 作文常常成为他们表述个人见解的

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 让“人物”说个没完。

总之, 细节描写要做到: (1) 注意表现生活的本质, 盲目的、只顾表面现象的细节描写只能属于赘笔; (2) 细节必须真实, 生编硬造的“园地”。例如, 半命题作文“我再次感受到了……”有个学生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 写的是学校迎接市县联合检查的事。文中认为学校为迎接检查, 整顿教师工作纪律、全面打扫卫生等, 是虚伪可鄙至极, 作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 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 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他和同学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 很有真情实感, 但说话欠妥当, 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看来, 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 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 善于观察, 巧妙入文, 抒发了真情实感, 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观察一下, 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迎检的工作做个比较, 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去分析某一现象, 而不能简单地把一件事定为好或坏……”我们应该相信, 师生贴心的思想交流, 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 克服偏颇和过激的态度、观点, 以免思想上误入歧途, 而作文批改为这种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细节, 常会由于违背生活逻辑而损害全篇; (3) 要用到关键处, 滥用会淹没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 (4) 准确简练, 避免随意铺陈、拖沓冗长。

(作者单位:天祝县石门教育辅导站)

记叙类文体的写作有一重要要求, 就是语言要生动形象。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下面谈一些方法。

一、用意象化的语言陈述事实, 描绘人物和景物, 借助鲜明生动的画面表达思想和感情。

我们比较下面几组句子:

(1) 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 于是缝隙里便有了新鲜与活力。

(2) 朝阳照耀的地方充满生机。

(1) 我曾经流浪在一个听不见风声, 沐不着云雨的角落, 以为在天与地之间, 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就够了, 于是拒绝了阳光。

(2) 我因为拒绝别人的劝告, 曾经一个人出走在外, 蹲在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

(1) 昨天, 贴着膏药旗的军舰驶进了我们的海港, 大力丸的广告贴在了整个中华的伤疤上, 六朝古都被鲜血浸染。

(2)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了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 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1) 爷爷用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爸爸读完初中。

(2) 爷爷用坚定的意志和辛勤的劳动硬是供爸爸读完初中。

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 直白的陈述 ( (2) 句) 虽然说清了事实, 但枯燥乏味;形象的语言 ( (1) 句) 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通过批改交流情感

“我手写我心”, 学生写作亦是本心而为。每个人阅历不同, 对世界的看法不同, 对事物的感悟也不同。花季少年无法拥有七旬老人的经验和睿智, 七旬老人也无法再拥有花季少年的单纯与激情。因此, 通过阅读批改学生作文, 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教育学生, 进一步融洽师生情感。比如, 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女生像是有心事似的, 一节

河◎

南记◎◎袁现杰叙◎◎◎

类◎◎

文◎◎写

体◎◎作

如◎◎◎才

何◎◎能

而且在陈述事实时, 带给人丰富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启迪, 意蕴深邃。记叙类文体的写作要力避直白的陈述, 尽量借助形象的事物或情景去表达, 这样会形象生动, 让人感受鲜明。我们把这种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称之为意象化语言。

二、灵活运用写作手法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 把景物描写得形象生动。

记叙类文章常见的写作手法

课什么都没做, 提问时一问三不知。我在这个女生的作文中找到了答案。她的作文写道:一位女生收到了一位男生的爱情表白, 不知该如何选择, 她不敢告诉父母和同学, 只好求助月亮星星。很显然, 这是写的她自己, 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如果教师放任不管, 学生面临彷徨, 很有可能走上弯路, 如果方法过于简单, 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 伤害学生的情感。我在批语中写道:“主人有: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细节描写、白描、巧用修辞等。如果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这些写作手法, 文章便会生动感人。我们学过的不少课文就是经典的例子。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 晚霞渐渐从天边退去。远处, 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 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 村落啦, 树林啦, 坑洼啦, 沟渠啦, 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张洁《挖荠菜》)

作者以景衬情, 把“我”孤独恐惧的心情表现得生动细腻。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作者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和比喻, 把祥林嫂穷困、绝望、

篇4: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 ,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 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组球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做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篇5: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作文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头戏,同时也是一块“硬骨头”,主要是批改难度太大。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从学生的作文心理看,学生每次作文写作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作文情况的评价,从教师的评语中找到自我和学习的成就感。所以,教师的评语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文的心理,关切着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写好作文评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掌握的一门艺术。

目前,作文批改形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五彩斑斓,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一般作文批改多是从书写、标点、选材、语言和立意等方面作出评价,日久天长,学生看惯了,也就看腻了,不觉新鲜,毫无吸引力,无形中打消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转换思维,另辟蹊径,一改往日批语“容颜”,或许收获不同凡响,意义深远。那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呢?我以为,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我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老师应该有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是努力写出的,已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否定过多,不仅无此必要,也易使学生丧失自信,抑制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哪怕是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全按照老师讲的模式写,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开门见山,没有铺陈和渲染……找到这些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

二、要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足球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上级检查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颇感欣慰。

我经常用鼓励提高式的激励性批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如在学生作文的批语中,批上“大有进步、这个词用得好”等优点,这些富有激励性的批语,比一口否定学生作文强得多。即使是极差学生的作文,也要找出一、二处闪光点给予表扬,可以对文章的一些词句方面的细小优点充分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优点,以保护他们习作的热情。要以适当的语气正确提出,从积极的方面鼓励学生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以原有基础上进步为准则,针对学生的实际,用多把尺子衡量,用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写评语,指出纠正的办法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使之成为克服困难和发奋进取的动力。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我还会用欣赏式的激励性批语,对不同的学生对症下药。实践证明,这样会缩短师生的距离,便于师生进行相互沟通,并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启迪。同时,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从你的批语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引发更强烈的作文兴趣。此时,习作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作文批改得富有趣味,会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文明得体的幽默,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心神领会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我班李刚写字总喜欢写特长的撇、捺、竖,很不整洁。我评道:“看你的字还真累人,长枪短棒,刀光剑影,弄得人心惊肉跳,你能饶过你忠实的读者吗?”有一女生习惯写在格子线上,且不成行,我批道:“请把字写在格子中间好吗?既不要上爬下坐,也不要左挪右占,请记住,侵略乃不义之举也。”如此等等,幽默中见师情,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意见。有时还可以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代批语,如发现有抄袭之嫌的作文,就用上“似曾相识燕归来”,语言质朴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其实,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批语给予关注和重视,加强研究和创新,使我们的作文批改评语成为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提高技能的纽带,使作文批改评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作文,提高思想的良师益友,从而促进我们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张楠楠

篇6:作文批改是师生心与心交流的良机

语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许多语文教师也都在这方面总结不少宝贵经验,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批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把握好这个过程,抓住这次交流的良机,我们会收到作文训练以外的良好效果。这里我就把自己的粗浅认识谈出来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作文教学之路。

一、用“心”阅 读,入文体会

我们都知道,只有用“心”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佳作;我们同时得承认,只有用“心”去阅读学生的“作品”,才会给学生作文以较为准确的评价,才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尽管教师无论是写作还是欣赏方面都可能远在学生之上,但我们还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认识的层面,深入到文中的“情”和“境”,思学生之所思,感学生之所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批改好学生作文。当然,并非所有作文都是佳作,并非所有作文都能使人爽心悦目,相反肯定会有一些作文需要动“大手

1术”,肯定会有一些作文会使读者头疼,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何不以欣赏的眼光去捕捉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认为某些作文一无是处、一塌糊涂的心理是不利于作文教学的,毕竟学生需要不断训练,才能不断进步。有天生的秀才吗?欣赏与理解不也是一种享受吗?会用“心”阅读,才有可能做到“心”与“心”交流。

二、客观定位,精彩评点

如果说批阅是“接受信息”的话,那么评点批注就是“反馈信息”。给学生作文客观定位非常关键。究竟自己的作文会是一个什么水平,问题在哪,学生心里有一个“期待期”。

许多学生一拿到老师批阅过的作文本,总是会迫不及待地仔细阅读批语。若看到的只是笼统的批语,学生会觉得一头雾水,无所适从,自然就谈不上有所收获,期待值“归零”时,作文训练效果也趋于零;批语中尽点作文的毛病,学生会逐渐失去信心,失去兴趣。越是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自卑心理越严重,因此越是较差的作文,我们越要从中寻觅到比较积极的“因子”,越要鼓励学生加强训练。老师欣赏的态度,恰当、精彩的评点像涓涓细流淌过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从这些批语中,学生也会领略老师的语言功底,完成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一次在以“泪”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一位学生以《落泪的经历》为题目写了自己迷上网络后父母深夜找到自己后的懊

悔。我在批语中写道:“泪是最真实的情感,也只有流过泪的人才是动过真情的人。愿泪水的瀑布猛烈地冲刷去我们心灵的灰尘,还我们一个崭新的自我。”

另一位学生以《泪的价值》为题目写了一篇散文,文笔颇为优美。我在批语中写下了这样话语:“泪似珍珠——如果泪能促人奋进;泪如珍珠——如果泪能使人清醒。”一位学生在《隔膜》一文中道出了自己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的困惑,他在文中写道:“我不知道打开我与父母之间隔膜之锁的钥匙在哪里。”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在批语中写道:“世上最厉害的锁是心锁,沟通是打开心锁的钥匙;世上最难解的结是心结,真诚是打开心结的妙手。”之后又及时找这位学生谈心,化解他与自己父母之间的矛盾。

我认为,作文的批阅至少包括“评”、“点”、“注”、“改”:“评”主要是评定作文等级,档次,无论用什么标准评定,都要客观、委婉,最好含鼓励成分多一些,让学生乐于接受;“点”主要是点拨、提示、矫正,引导学生按作文要求行文,点的要精当,要具体 ;“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尽量用旁注的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清楚楚知道哪有问题,并且会很自然地把老师修改过的句子与自己以前的句子加以比较,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教师恰当的批语传递着对学生作文的反馈信息,这样就完成了交流的第二步。

三、面批指导,巩固效果

对学生作文进行当面指导尽管比较费时费力,但其效果却是明显的。面对教师的批语,可能有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时面对面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在每次作文批改后,有针对性对部分学生进行当面指导,交流看法,共同做出修改。面批使教与学距离最短,容量比较大,效果比较直接,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建议。这样的交流当然还可以增强师生亲和力,从而利于教

四、指导作文,启发做人

作文的批改不能简单的“就文论文”,而要善于通过该篇作文的写作激发、启迪学生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思考。教书与育人分不开,作文与做人分不开。文如其人,人如其人,从“大作文”、“大语文”的角度讲,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问题,它涉及到许许多多领域,很多作文以外的东西有时很容易从作文上表现出来,如学生烦躁的心态,苦恼的事情,麻烦的纠葛。这些一旦在作文中出现,很有可能是学生向老师发出的“SOS”,我们能简单从作文角度去理解吗?能简单批上“跑题”吗?我不止一次在作文中看到学生向老师“求救”:有谈及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的,有诉说学习压力之苦的,也有倾诉青春萌动困惑的,其言之切切,不能不使人一次又一次感到责任的重大。这看似超出了作文的范畴,但这又实实在在没有超出我们教育的范畴。此时教师的批语难道不是一剂治疗学生“心疾”的良方吗?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矫正学生的心态甚至比教给学生作文技法更为重要!

篇7:作文批改_师生情真

稽江完小

付祥秀

批改作文,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事,而且要“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都要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也不符合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习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表达特色的形成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我建议在习作批改中要做到以下“六个一”。

一、带一点商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知识的增加,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式和盛气凌人的说教,期望和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展开情感和思想的相互交流。如果老师居高临下,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老师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老师在习作批语时,要尽可能多运用启发式的方式和商量探讨的口吻,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你的意见,例如:

(1)“花儿的香味从窗外流进客厅里。”批语:改“流”为“飘”,你看是不是更准确些?

(2)“松树虽没有牡丹艳丽,也没有水仙俊俏,但它能万古长存。”批语:松树能“万古长存”吗?不如改为“四季常青”,你同意吗?

这些批语,一改传统的判断式语句,代之以商量性的问句,亲切又平和,避免了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把老师和学生摆在平等的对话的位置上,从而创设一种民主的气氛,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渠道,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同时,这种商榷式的批语,既富有启发性,又不失指导性,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改起习作来,方向更明确,效果更明显。

二、讲一点差别

习作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因为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其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写作能力都不一样,所以批阅习作,就要考虑这一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不同的批改,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1)侧重于字、词、句、标点方面的批改;(2)应本着“多就少改,高分重赏”的原则,以鼓励为主,注重面批,善于捕捉他们文章的闪光点。

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1)着重批出层次结构、选材立意,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2)要注意挖掘他们的习作潜能,让他们的习作质量越来越好。就是同样一种毛病,也要视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批改。

三、多一点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鼓励。因此,习作批语一定要多给些激励性语言,要由衷地为学生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形象,一个标点用得正确,也要为其叫好,给予表扬。例如:(1)“水灵灵的小叶片透着嫩红,浅浅的红晕向叶片的四周渗去”一句,老师在“透”、“渗”字下做记号,并旁注:一“透”一“渗”,绝了!!(2)“也许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我怀里像藏着只兔子,心不住地乱跳,手一个劲儿地抖动着,不听使唤了。”教师的批语是:描写生动,细致,尤其是细节描写,十分传神,真不简单!!(3)“一定是老天爷累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这雾就是从他嘴里冒出来的热气。”老师的批语是:真是奇言妙语,实在是可贵!

这样的批语,虽只有只言片语,但蕴含着老师真诚的赞许,由衷的喜悦,相信学生读后一定会受到莫大的鼓舞,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习作的信心。

四、来一点幽默

文明得体的幽默能愉悦身心,激起爽朗的笑声,并在笑声中得到启迪。习作批语适当来点幽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学生在一篇习作中出现很多错别字,老师这样批语:“你的错别字太猖狂,为了伸张正义,来不及跟你商量,我已经把它们全部揪出来示众,请你各打它们五十大板,然后关押起来。” 这些批语,诙谐中见师情,幽默中见力量,学生会在一笑中受到震动,认识不足,学到知识,这恐怕要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更引人深思吧!这正如德国一位学者所说:“用幽默的方法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

五、用一点感情

师生感情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习作批语实际上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流露,对学生褒贬赞否,无不对学生心灵产生一种冲击,尤其是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他希望能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教师拟写批语,必须用上真情,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使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比喻:一位脚有残疾的学生在《我十二岁了》一文中,写了自己家庭困难,兄妹三人读书,全靠父亲做零时工的微薄收入养活全家。可是这十一年来,父亲硬是用孱弱的身躯背负着我四处求医问药,无论多少次失败也从未放弃过;风霜雪雨里接着我上学、回家,从未间断过。全文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洋溢着孩子对父亲的挚爱、愧疚和赞美之情。读罢此文,老师写了这样的批语:读了你的文章,我的心里很不平静。你的生活令人同情,你的父亲令人钦佩。都说父爱是伟大的,从你的父亲身上,我真正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有了这样一位坚强的好父亲,你还有什么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逆境不能战胜!真诚地祝愿你一家早日摆脱贫困,祝你早日站立起来。这位学生读了这一批语,激动地对我说:“老师,谢谢您,您的话更增强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的。”在这里,习作批语成了连接感情的纽带和桥梁,把教师和学生的心拉得很近、很近。

六、多一点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改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参与评改,可以发现需要修改之处的各种标点符号,发现妙词佳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一)教师范改,给学生指导引路

学生作文写完后,教师应把习作浏览一遍,抓住这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找1-3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多媒体出示,对比讲评,当众修改。在修改过程中统一符号,教给批法,对病句加以眉批,批出错误所在或提出修改意见给作者去斟酌修改,对优美的语句、生动准确的词语,应尽可能的说明好在哪里,在指导学生写总批时,要求对照本次作文要求,努力发现作文长处,切忌全盘否定或下空洞评语,力求使总批达到“四性”:鼓励性、商量性、启发性、侧重性。

(二)交给方法,培养能力

1、自评自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将越大。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我尝试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自读作文后,经过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有的还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打破了教师一个人评价作文的传统作法,促进了主体性的发展。

2、互评互改 在学会了自改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互评互改,我在作文评改中,就开展了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别人文章的优点,针对别人的文章提出宝贵的意见,比如: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表达不够准确,哪个片段不具体等,学生都能发现。学生通过参与互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接受别人的看法,使合作探究的精神在习作互评互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集体共同评改

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课堂气氛活跃,写作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这种评价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了全体学生的创造思维,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

这种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为合作评价的做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评改中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学会合作,思维活跃,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创造力的发展,使这种创造思维达到激发状态,增强信心,体验成功。

篇8: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

一、沟通、赞赏和平等的交流对话, 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法宝

传统的作业批改, 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批改, 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 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但遗憾的是过于单调, 学生把辛辛苦苦完成的作业本交给老师, 老师只是简单地打上“x”和”“√”, 评上一个“优”“良”等就算完事, 学生难免会失望。

也有不少老师洋洋洒洒地精细批改, 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学生辛辛苦苦完成的作业, “精批细改”也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面对着被批改得“面目全非”的作业本, 那种不悦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况且班级有几十人, 超负荷地精批细改, 老师劳神伤身, 还得不到学生的好感,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沟通, 进行平等的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当前的这种状况。

二、让直观的符号, 拭亮学生的眼球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作业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批改时, 我们可以在等第的旁边, 加上一个小小的笑脸的符号, 或者画上个小小的五角星, 即使是书写得很马虎的作业旁边, 我们可以加一个哭脸,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批改时的情绪, 远远比一个大大的“X”对学生伤害小。如果,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 把肯定、欣赏或者指责、指正通过这些符号传递给学生, 学生一定会欣然接受, 并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滋润, 就会不断扬长避短。另外, 我还创造地设计一些很有特色的作业:二年级学生写字, 画两个田字格, 我写一个, 在旁边写上“和张老师赛一赛, 看谁写得好?”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强的特点, 激发他们练字的热情, 效果很好。

三、用精妙的评语, 激发学生的动力

知识的显现是作业的主要内容。在学生作业的字里行间, 跳动着学生热切的目光, 闪烁着思维的火花, 对于教师来说, 学生的作业也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学生做了作业, 不管优劣, 都要有一个交代, 真诚地写上点评, 话不在多, 而在于引起学生共鸣。写上赞赏, 写上感受, 写上鼓励, 写上教诲, 写上幽默的批评……同时, 还可以让学生对老师也写上类似的话语, 师生坦诚相待, 这时候的作业本, 就成了师生沟通情感、探讨生活, 教学相长的工具。去年, 我班上转来一个成绩很差自卑的女生, 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不尽人意, 怎么也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进度, 我没有歧视她, 在批改她的语文作业时把点点滴滴的关爱渗透, 只要发现她字书写工整点, 就及时写上几句赞赏的话语激发她上进心。有时, 她的语文作业错得太多, 简直没有方法批改, 我就一笔一划耐心地为她写上十几个正确的字, 还把他空着的没有写出来的某个词语填上, 然后写上一句鼓励的话。渐渐地, 我发现她上课发言声音大一点了, 字也端正了;下课了, 她会凑近讲台, 默默注视着我和同学谈话, 不时露出灿烂的笑容。慢慢地她的语文成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四、用丰富的作业, 激发学生潜能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各自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 因此, 我们在作业布置中一改过去单调的形式, 有主体性作业、自主性作业、艺术绘画性作业、表演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社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作业。鼓励学生作业呈现创新形式, 可以用绘画、照片、剪报、互联网查资料, 甚至手工、植物叶片等表达, 还可以摄像的活动录像, 或家人一起排练短剧等呈现精彩纷呈的作业形式。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 布置学生用双休日走访身边老人, 和它们谈一谈“裹足”, 或者去博物馆参观, 看那些古代的三寸金莲的小鞋, 从而加深对孙中山破陋习的深刻认识, 做这样的作业, 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学生喜欢、家长开心、老师看了这样的作业也爽心悦目。

篇9: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的素材缺乏积累,对于写作的基本方法缺乏认识,经常会出现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虽然已经在大体意识上知道了该如何写,但当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时却把握不起来,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在四年级第八册上有一篇写植物的作文,在写作之前我便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植物,为写作作好准备。然而,在作文草稿交上来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如写青松的同学只知道“青松四季常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像一位战士,在时刻保卫着祖国的边疆”,简短的几句话之后就再没有具体的内容了。他的同桌在互批中写到:“观察的很仔细,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只是内容太少,不够具体。”从学生的作文以及同桌的批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此类作文写作认识有误差,表面上看,其中写到了青松的特点,有引用,有比喻就一定是经过仔细观察的一篇好作文了,其实并非如此,从作文上看,他也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而且看了有关的作文,但观察的并不仔细,或者说还不知道该如何仔细地观察,而作文起步时,观察是最为重要的。于是我在他的作文后面的批语中写道:“你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而且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非常好,但是你除了从整体上观察青松,你仔细去观察它的枝、它的叶、它的干了吗?如果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它的枝、叶和干,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就更美了。” 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在写作与批改中的失误,指导了写作方法,而有不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正是一举数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年龄与知识的限制,对周围的很多现象认识的还不够深刻,经常出现思想上的困惑。有时遇到困难不知该如何解决;有时有了苦恼不知该向谁诉说;有时犯了错误却一点不知。这些现象在作文中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一位同学在写“我的同桌”时写到“我很讨厌我的同桌,她老是自以为是,在班中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真的另人讨厌,我恨她……”刚看到前几页,我并没有引起重视,我想可能是两人之间有一点矛盾吧,可当我看到“恨”字的时候,我知道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她所写的那位同桌其实是我班的班长,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们两人同时参加了学校的跳绳训练队,而且成绩都相当优秀。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用到了这样的字眼,这是极端危险的。为了解真相我暗中向几位同学作了调查。原来这位同学在以前一直是一位活泼、开朗,成绩优秀的同学,可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她的父亲因车祸而突然去世,这给她们全家以沉重的打击,对她更是如此,从此她变的沉默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我明白了,这是对“爱”的嫉妒。于是在她的批语中我写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和’,很多事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但又无法回避的,我们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我知道你很勇敢,也很坚强,你的跳绳就向大家证实了这一点。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关心爱护你的人,只是你没有感受到,用你自己的真心去感受别人的真心,我相信处在班级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你会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和爱。相信不久的以后我又可以看见一个活泼、开朗而又快乐的女孩。”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逐渐改变,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去思想上的重负,心理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我很感欣慰。。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篇10:师生交流纽带—作文批改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纽带――共情理解

曾经有位老师问我:“你到底用什么魅力吸引你班的学生。”原来有一次我到外地培训,她代理班主任,全班学生在第二天就迫不及待问我什么时间回来。她告诉学生“你们班主任星期日就回来!”到了星期日,学生在黑板上写“欢迎班主任回家”。今年教育局进行德育论文比赛,她想以我的事例写一写。后来她发现无从下手,她对我说“我感觉你没有对学生讲大道理,可是你的学生很欢迎你,接纳你。看你的工作很平凡,可是思想工作渗透力却那么强。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啊?”其实,我的法宝就是――共情理解。

“理解!它像一堆篝火能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冰雪;它像一缕春风,能吹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这是文学家给我们描绘理解的威力。作为班主任,我推崇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家、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的“共情理解” 。所谓的“共情理解”,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同时不忘记自己的身份的双重理解。教师既要“感同身受”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问题,又不要忘记自己做为教师的身份,使学生体会到一种尊重、体贴和善解人意的关注,向学生提供一个感情宣泄和释放紧张与压力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一个良好的班级应该是充满生机和动力的,班主任应理解学生整日读书再读书的乏味与枯燥,理解孩子爱玩天性被束缚的苦闷。为此我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共情理解撑起学生快乐学习的一片天地,从而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喜爱上网。借此召开 “上网的利与弊”的主题班会。学生们辩论得非常激烈,赞成上网的同学的观点是上网可以增长知识;反对的观点是上网会影响学习。有的学生就问我“老师,你对我们上网有什么看法啊?”“老师,你允许我们上网吗?”我说:“老师不反你们上网,因为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的产生、存在是合理的。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给我们成长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反之,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瞧,学生们都眼睛发亮,小脸红红的不断的点头说:“老师,你真是位‘与时俱进’的好老师。”

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我觉得网络可以为我和学生搭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我及时把我的想法和做法告诉我的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支持。我对学生说“欢迎你们加入我的QQ”,我们班还建立了个QQ群。在QQ上,我跟学生畅所欲谈,谈学习、谈生活、谈人生。有个学生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星期六上网时突然欢快的跑出来叫到‘妈妈,快来看,我们老班正在上网’”。“老班”是学生对我的尊称。有位家长反映“老师曾在网上夸过我孩子是个潜力股,现在他学习很有干劲,很勤奋,学习不断进步。”有个学生在聊天时对我说:“老班,我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先从基础做起,给我一个小组长锻炼锻炼吧。我会努力的,相信我能行!”在与学生闲谈中,我常常润物细无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网络实现了我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使我与学生的心贴得越来越近,我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对学生的疏导也越来越顺手。

记得第一次带毕业班时,学生压力大,我的压力更大。临近中考,我在班级后黑板设了一个倒计时,不断给学生加压,结果中考的成绩并不理想。在南安的课改带动下,我学习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目前带毕业班,主要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制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在一次晚自修临结束,我带着一包糖果走进教室,出其不意掏出糖果,天女散花般洒向学生,学生们欢呼雀跃,激情高涨,争先恐后满地拣糖果。有个学生拿一块对我说“老师,您够辛苦了,这块糖果犒劳您!”。我与学生们一起津津有味品味糖果的芳香,学生们脸上荡漾着喜悦的笑容。语文老师走进来问:“你们在干么?”“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发糖果,您也来一块,嘻嘻!” 他们的心比糖果还要甜蜜!我跟学生一起组织野炊、远足、体育竞赛、联欢晚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宣泄他们的感情和释放他们的紧张和压力的机会,制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积极向上的学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心理素质提高了。

曾有人说:“最小的‘长’就是家长,最小的‘主任’就是班主任了。”一个班级60多名学生,恰如一棵棵幼苗,需要班主任去耐心呵护、照顾,为他们营造一个春天般的成长氛围。我理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代表着未来的全部希望。这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为此我积极摸索班级管理之道,用共情理解作为纽带,架起新型师生关系。我觉得要做到共情理解,必须做到‘五心’:用爱心呵护每位学生的自信与自尊;用童心走进每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用细心发现每位学生的特点与变化;用耐心期待每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用真心对待每位学生的真诚与善意。有真诚的付出,必然有丰厚的回报。我所带的班级从至连续5年被评为校级先进集体,20被评为泉州市级先进集体。

上一篇:感悟健康的幸福经典美文下一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