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评价量规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模

2024-05-04

学习评价量规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模(精选7篇)

篇1:学习评价量规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模

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课程评价的含义:

1、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 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定量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课程评价的全部。

3、 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也就是说,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外国专家有关课程评价的定义:

1、 英国课程专家凯利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估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

2、 美国课程论专家比彻姆认为,课程评价包含判断课程系统的效果和所规划的课程的效果的那些必要的过程。

3、 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他认为,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1、 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等人,他们认为课程评价是将课程计划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在这里,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它追求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因而,这种取向的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并常常将预定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

2、 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评价试图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强调评价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与教育价值相关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

3、 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1、 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 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

3、 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4、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评价量规(以100分计)

10~8分

7~4分

3~0分

思想和内容

(50分)

内容丰富,形象,充实,包括主题,研究简述,研究反思和研究总结等

内容不太丰富,包括个人信息,详细的学习目标、计划、作业、定期学习反思、学习总结等中的几项

内容不太丰富,只包括个人信息、学习计划等很少几项内容

内容原创性强,绝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加工整理或原创,不上网抄袭

有部分内容属于自己的原创,部分内容是从别处复制过来的

很少体现原创性。大部份是抄袭.

内容对观众有价值和启发

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和观众以及学习情况。

内容价值不大

内容安排清晰、条理、无科学性错误。

内容对别人没有很大价值。

内容安排无条理,有错误

所有的内容都与课程密切相关。

内容安排有些乱。

内容有部分与课程相关。

网站内容的绝大部分与课程不相关

5~4分

3~2分

1~0分

布局和组织

(20分)

页面富有吸引性。

版面设计合理,富有逻辑性,能起到很好的导航作用。

各页面结构不一致

版面设计缺乏逻辑性

网站设计没有面向访问者。

缺乏逻辑性。

页面之间使用了有效的过度。页面跳转灵活。

部分页面做得不完善

部分连接混乱、缺乏主题

各页面设计不一致。

所有使用的图形风格一致,背景和文本搭配协调

不确定的导航容易使访问者产生迷失感

缺乏足够的连接和导航。

所有的文本设置了字号字体、段落、空距和位置

部分字体和段落出现不一致

页面跳转不灵活。

字体和段落出现不一致的地方比较多

5~4分

3~2分

1~0分

演讲效果

(15分)

演讲者把信息传递给听众后能引起听众的全部反应

演讲者把信息传递给听众后引起听众的部分反应

演讲者把信息传递给听众后听众没有什么反应

演讲者对时间掌握得当

演讲者对时间掌握不太得当

演讲者对时间掌握不当

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感情交流丰富

演讲者与听众的感情交流少

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没有感情交流

5~4

3~2分

1~0分

资源

(15分)

在资源和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信息之间的联系清晰而有意义。每一个资源都有它的重要性

在资源和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信息之间有一些联系。有一些资源长期没有更新

提供资源不足够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 在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内,为学习者提供了太多要看的资源。

资源很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及时性、多样性

一些资源带来了我们通常在教室里面无法找到的信息

资源十分平常,他们所包含的信息在教室和百科全书中都能找到。

多样化的资源提供了意味深长的信息,供学习者深入思考所用

提供的资源不是很大的利用价值

提供的资源没有利用价值

通过制作评价量规使我认识到一个好的评价工具不仅可以为评判者提供量化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学习者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评价量规在单元计划实施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都应该重视评价量规的制定与实施。

[学习课程评价量规是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

篇2:学习评价量规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模

主要指标

评价要素

(权重)

评价标准描述

(4分)

(3分)

非常合适

合适

一般

(2分

参与程度

围绕目标,积极参与探

目标明确,围绕目标围绕目标,较积极参目标不太明

主题单元学习过

程评价

20%

合作情况 20%

创新意识 20% 收集资料,内容较全完成规定任务,具有

合作精神。

信息处理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

精神。

究,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主动收集资料。

积极参与小组探究,在小

组学习中,积极发言,收

集资料,整理资料,有较

强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学习中,能前后联系所

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

识,深入思考,具有创新

性。

与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收集资料。

较积极参与小组探

究,在小组学习中,能够主动发言,帮助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

能力。在学习中,能前后联

系所学知识,理解新

知。

参与程度不

在小组学习

能够积极发

收集资料,资料,有合识但不太积

篇3:体育学习评价量规的研究

1、量规概念的研究

1.1、量规原本含义

量规,“rubric”原意为涂红之处或红色标志,指的是中世纪宗教用红笔书写的指导语或解说词;在法律文件中,法典的标题通常用红色标明。后来,“rubric”被引申为简要、权威的准则。量规(rubric)是用来描述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的专门术语。

1.2、国外学者对量规的定义

很多研究者对量规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其中海蒂·古德瑞齐(Heidi Goodrich Andrade)很早以前定义量规为“为一项工作列出的评分工具”。后来,在她重新诠释了定义,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它为一个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现(比如一篇文章的观点、组织、细节、表达、布局等)列出标准,并且从优到差明确描述每个标准的水平”,在后来的重新释义中,他加入了“不同水平”的界定,更深入系统地对量规做了研究。

1.3、国内学者对量规的定义

国内很多研究者对量规定义中,认为量规是一种评价工具、评分标准;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量规是一种结构化、量化的评价手段,是一种等级标准;量规是一个借以判断一个产品的指南;有的则认为量规是是一种用文字说明的评分指引。

2、量规特征的研究

2.1、国内外学者对量规特征的描述

David.Allen.Payne(2002)认为一个良好的量规设计必须具备的特征:

(1)量规必须清楚表述出对学生的期望,并且是学生或家长易于理解的表述;

(2)被测量的特征能够具体地描述各个水平的优和劣的顺序;

(3)在教学目标上学生表现的不同程度与量规的各个水平一致;

(4)量规对表现的描述是要分水平的,最好是偶数个水平,至少要分成四个水平;

(5)量规要设有优秀表现的榜样范例的标准,这需要在标准表现之上去设置;

(6)量规的语言描述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描述出学生的发展阶段;

(7)量规是基于标准参照而不是相对参照的。

钟志贤、曹东云(2004)认为一个有效的量规包含的表征有:应包含所评价绩效的所有重要元素;等级应当是明显的、全面的和描述性的;每个元素都是一维的、单向度的;是学生与家长简单易懂,又便于沟通的;能为学习绩效提供多方面的丰富信息。

量规与学习标准紧密结合,然后在绩效基础上作出评价,在标准的指引下形成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钟志贤、王觅、林安琪在《量规:一种现代教学评价的方法》一文中认为高效的量规应具备的特点是:

(1)量规具有约定性,应当包含所有影响评价绩效的重要元素;

(2)应当根据教学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目标需求特点进行设置量规的评价元素;

(3)量规评价元素的权重应与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或重要性一致;

(4)量规中的评价等级应当是全面的、明显的和描述性的;

(5)应保证量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紧密联系的;

(6)量规是以改善或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绩效为根本目的。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媒介。

2.2、量规特征的总结

有关于量规的特征方面的研究不多,总结性欠佳,凌乱冗繁。基本上每个研究者都是在开发某种量规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量规的特征是什么,高效的量规特征是什么,是从他们所要考察对象的重要的、突出的方面发现量规的一些特征。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对量规特征的描述,本人认为量规具有以下特征:

(1)量规的水平等级划分清晰,都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很清晰,可达到)

(2)量规的评价元素是全面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可观察,可测量)

(3)量规的语言描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简单点,人人懂)

(4)量规要给出优秀的标准是什么。(有目标,有方向)

3、体育学习评价量规类型的研究

在量规的研究领域里,教学实践中使用的量规有多种类型,经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开发的量规不少,但是很少有系统的分类。在本人所查找的资料里,李如江、朱伟强《体育表现性评价量规的设计———开发核查表》一文,金正梅的《高校健美操表现性评价的量规开发》一文中提到体育评价量规的类型有核查表、分值系统、分析性量规、整体性量规四中类型,其中分析性量规包含定量分析性量规和定性分析性量规两种类型的量规,不同的量规有不同的用法,用于不同任务的评定,一些量规只针对某个特定任务的评价,而有些量规可以用于多项评价任务。体育领域外的量规研究中,唐玉霞、马兰(2012)把量规划分为基础性量规和面向发展成功智力的量规,其中基础性量规有简化量规和完整量规。这里的基础性量规就是“适用于多项评价任务”的特殊性量规。面向发展成功智力的量规就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任务”的一般性量规。而简化量规和完整量规跟体育评价量规里的分值系统相似。

在体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规有四类:核查表、分值系统、分析性量规、整体性量规。不同的评价需要选取不同的量规,根据任务的不同、评价者的需要来选择。

3.1、核查表

核查表是最容易编制的量规,也是便于操作的量规。核查表是一个用“是”或者“否”来判断记录基本特征或行为的列表。这种量规可以标示不同观点的(是否)存在。核查表是可以编写出一个表现的多维度特征的列表,所列特征是否出现只需要用是否来判断就可以了。核查表只评价看到的表现的关键要素,不评价质量。核查表一般用于同伴合作学习时自评、互评,它是一种给学生学习提供反馈的有用工具。

3.2、分值系统

分值系统与核查表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分值系统增加了很多描述符,并赋予了分值。和核查表一样,分值系统同样能提供给学生反馈。在学生表现出某个特征时,给予一组分值。如果某个维度或特征更为关键,就赋予它更多的分值(即给予它更多的权重)。使用分值系统量规的的优势是学生所得到的分数可以合计起来,最终转换成等级。

3.3、分析性量规

分析性量规关注学生某一特征表现的质量和性质,分析性量规能提供更多的诊断性细节。分析性量规区分了学生在某个特征上的优势和弱点。分析性量规细化了每个维度,并独立地评判每个维度。当看到评价结果时,学生的优势和弱点就会清晰呈现,学生也会看到需要努力的地方,明白如何改进。

分析性量规有两种类型:定量的分析性量规和定性的分析性量规。定量的分析性量规在观察、评价时,费时比核查表或分值系统更多,优点是信度高。定量的分析性量规是对某些特征指标的质量进行评估。这些也就决定了定量的分析性量规一般应用于评价和反馈学生在实践应用的环境中各项能力和特征要素表现的程度(用数量界定)。定性的分析性量规为所要评价的不同特征划分了水平层次。每一个水平都有准确的质量的描述。

3.4、整体性量规

整体性量规通常是大段文字描述了不同水平的多个维度和特征。使用整体性量规给出的是一个单一的判断得分,所以在评定等级时就会体现出这种量规的优势,操作便捷。整体性量规的劣势在于同一水平上的特征太多,每个人的优势特征未必在同一水平描述里,当个别特征指标达不到时,就会降为低一级水平,评价不能真实、具体地反馈学生的表现。

4、量规开发、应用的研究

本人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以“量规”为关键词搜索到1479条参考文献,以“评价量规”为关键词搜索到321条参考文献,以“量规的开发”为关键词搜索到14条参考文献,这14条中,7条是关于教育教学方面量规开发的,仅有3条是关于体育量规的开发的,分别是篮球的评价量规、健美操的评价量规、网球的评价量规。

量规的概念已经出现很多年了,但是针对同一个主题或内容,不同的教师往往会设计出不同的量规。唐玉霞、马兰(2012)量规的开发流程是:(1)确定难度不同的学习目标;(2)设计出一般性量规;(3)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改写量规。

李如江在《体育表现性评价量规的设计———开发核查表》开发篮球课的量规———核查表的过程,总结出开发的步骤是:(1)评价主题的确定(2)主题的分解与表现要素的选择;(3)表现特征的确定;(4)试用及修订。

钟志贤,王觅,林安琪《量规:一种现代教学评价的方法》一文中量规开发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内容;(2)分析目标;(3)确定元素;(4)确定等级;(5)量规草案;(6)试用评价;(7)制定量规。

由此可见,量规开发步骤的简单或繁琐,每种量规都不尽相同。每个研究者开发量规的步骤都是有据可依的,都是为了开发出的量规是有效的量规,都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而服务的。开发量规的过程必须是谨慎的、细致的,量规的质量才能得以保障。

在欧美一些国家量规的使用比较普遍。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中,量规的设计与使用也很普遍(Heidi Goodrich Andrade,1997),教师们普遍认可在课堂中使用量规,并已经成为评价学生工作的普遍方法。

近年来,量规在国内受到一部分学者的关注,在商业领域应用较多,逐渐转向教育领域发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很多研究者开发了英语阅读、写作评价量规,语文作文评价量规,网络协作学习评价量规等不同类型的量规;在体育教学中,金正梅开发了健美操的评价量规,李如江开发了篮球的核查表。刘海军在硕士学位论文《体育表现性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中论证了表现性评价的有效性。这些都表明,在教育领域里评价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多,呈现出多样性、专业性、有效性。

5、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运用恰当的评价量规理论和评价形式,科学地、全面地并具有激励性地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才能使量规真正成为有用的评价工具、学习工具、教学工具。

摘要:在教育评价领域里,量规一词已经不是新鲜词汇。关于评价量规的研究,国外已经很成熟,国内刚刚起步,在体育教学领域里,有关评价量规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对量规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后,总结出体育评价量规的特征、类型以及开发应用研究。为评价量规运用于体育学习评价中提供教学参考,丰富评价量规的的开发领域。

关键词:量规,体育学习,评价

参考文献

[1]沈丽群,季浏,鲁茜.体育课表现性评价的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6(2).

[2]高伟.用评价量规为教学保驾护航(以中图版为例)[J].地理教育,2016(3).

[3]李如江,朱伟强.体育表现性评价量规的设计——开发核查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10).

[4]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程序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

[5]钟志贤,王觅,林安琪.量规:一种现代教学评价的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7(10).

[6]金正梅.高校健美操表现性评价的量规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0(11).

篇4:学习评价量规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模

一、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

课堂中倡导“我参与、我快乐”,但一开始学生并没有这么高的热情、这么强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将近半个学期的探索中,我逐渐摸索了一套“对付”学生不发言的办法。

1.要想让学生踊跃参与,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是关键。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轻松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心里没有了负担,不爱说的也就跟着说了。经过调查,我发现影响学生不敢发言的原因是怕说错,闹笑话。于是我鼓励学生,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发言出错要比不发言的有进步,即使出错,你也得到了锻炼,你也收获了成功。

2.老师示范是关键。一开始,我让学生大声朗读,但他们都不读,我就领着先读,读出感情,感染他们,让他们产生读的愿望,也想读,然后大家齐读,再一个一个地读。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尝试让学生表演,但他们都不演,我就先表演,把两小儿辩日的神态、语言,以及孔子捋胡子的动作都示范给他们看,这样,在我的感染下,他们就开始跃跃欲试了;有的同学找不到合作伙伴,我就当他的伙伴。这样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甩掉思想包袱。

3.抓住机会就表扬。有的老师认为奖励一朵小红花、一本小小的作业本对于学生来说没什么意义,其实不然,几毛钱的本子、笔对学生而言都是激励,因为学生是很容易满足的,这小小的奖励意味着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努力;有时也可采用精神鼓励法,让全班同学给“参与”有进步的同学鼓掌,给他献歌等。

4.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前提。一开始千万别批评发言的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做题不对或展示时害羞,就可以从表达流畅、语言规范等方面找表扬点;如果批评他们,那么你的许多努力都白费了。如我班的学生韦勇周,他思维活跃,爱观察,能从同学的讲解中发现很多问题并提出好建议,前不久还被评为课改进步之星呢。岂料,有一次他给同学讲题时,我发现他的声音很小,在黑板上的板书字体也不够规范,一时心急当众指出了他的不足。被我这样当面指责,他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焉了。看到他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急忙利用课余时间亡羊补牢,请他原谅老师情急之下所犯的错误。由此我得到了一个体会,那就是对于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教师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声音低、字迹潦草、解法不对等,让同学补充更正,学生自己就会明白,如果老师不注重方式,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5.用竞争机制,对各小组课堂发言次数进行排名。如对学生课堂发言次数进行记录并记星鼓励;男生、女生进行竞争,看看哪组同学发言多,谁发言次数多等。

6.传统的课堂中,来去都是那几个好的学生在发言。为了发动广大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我对不爱参与的同学进行个别谈话,或者是给他讲典型的相关故事,如某某人成绩不是很好,但因为他敢于表现自己,使他备受欢迎等,使他们懂得发言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

学生有了参与的热情,参与课堂的能力就成了关键。要保持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一定要使学生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的。

1.课前一定要指导好学生的预习。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在字词句上,在基础知识上,要吃透;学生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据可论,才能在展示中如鱼得水。

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能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然后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和迁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创新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成果”可以展示。要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老师的指导也很重要。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老师的细心观察和指导,有时需要一句一句地教。甚至刚开始时,有必要和学生一个一个环节进行排练。

2.教师要“憋得住”,要少讲或不讲。教师要摆正心态,向学生学习。一方面是学生中的确有许多可学之处,教师不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谈话中,做一名真诚的听众,就很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很难完全相信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向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一些成功的家教就是用“孩子教我”替代“我教孩子”来实现的。

3.展示时,发言者可随意,用“我来说”“我来补充”语句来争先发言,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

渐渐地,学生们就会适应这种课堂;渐渐地,学生们就会喜欢上这种课堂;渐渐地,学生们就会在这种课堂上快乐、自信地成长。

(责编黎雪娟)

篇5:平行四边形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要素

主要指标(权重)

评价标准描

非常合适(4分)围绕目标,积极参与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主动合适(3分)围绕目标,较积极参与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收集目标不太明确,参与程度不够。一般(2分)

需修改(1分)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消极地收集了一些资目标明确,围

参与程度 20%

绕目标收集资料,内容较

主题单元学习过程评价

合作情况 20%

创新意识 20%

学习态度 10%自主探究 20%

学习评价10%

完成规定任务,具有合作精神。

信息处理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完成主题单元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能独立探究知识,探究成果内容全面,美观,具有较高的价值。

通过师生评

价、生生评价,选出本节课最佳的小组和组员。收集资料。积极参与小组探究,在小组学习中,积极发言,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学习中,能前后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深入思考,具有创新

性。积极,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探究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工具独立探究,能力较

强。在课堂表现中纪律、参与、创意等最佳的小组和组员。

资料。较积极参与小组探究,在小组学习中,能够主动发言,帮助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中,能前后联系所学知识,理解新

知。

较积极,能够参与探究活动,完成自己应尽职责。

探究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

在课堂表现中纪律、参与、创意等比较好的小组和组员。

在小组学习中,能够积极发言,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合作意识但不太积极。

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态度不太积极。有一点热心,能够参与小组学习探究。

有独立探究意识,较主动探究知识。

在课堂表现中能守纪律、参与活动的小

组和组员。料,未达到目标。

在小组学习中,被动学习,不主动整理资料,合作意识和能力欠缺。学习不主动,缺乏创新精神,只是做了点记

录。态度不端正,敷衍塞责,效果欠

佳。

独立探究能力较差,能参与,但效果欠佳。

在课堂表现中纪律、参与、创意等较差的小组

篇6:我是怎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

沈冲小学教师 徐国庆

我省使用新教材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我现在从事的是小学语文课教学,近几年来,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寻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方法,现做一下总结。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单元检测和其中、期末质量检测的需要、跟据新教材的特点,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上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教材是学习的第一资料。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漫画、图片和文字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较高典型性的。因此,我非常重视这些现有的材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虽然现成的东西似乎没有新意,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我们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同样也能激发学习兴趣。教材中的资料既生动又形象,灵活运用会使学生情趣盎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运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既可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现象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课堂导入、设置情景。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新课导入,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一成不变和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新意、活力和生机的。这样,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 节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进行新课的导入。在上课之前可以先讲述一个与本课有关系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采用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出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设置情景,促使学生去思考,这样,既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所以我精心设计提问,在上课前,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好问点。这些问点可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还可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等级的知识点,选择好提问方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了提问时机。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在新课导入时,适当设置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习目标明确。并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一些内容感到疑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设置问题,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提问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考空间,等候学生给出他们成熟的答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热情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在提问时适当运用鼓励性的词语,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的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自信会极大的增强,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也将会增强。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 学生,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篇7:怎样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表现出对某种事物的注意, 并有了向往的心情, 即对事物有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 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 我一上课就说:“现在, 我们来做猜谜游戏, 不论同学们说出的是几位数, 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5或3整除。不信, 试试看!”同学们一个个举出愈来愈大的数, 老师一一回答。学生又通过计算验证老师回答的结果, 这时, 大家惊奇了, 很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于是老师就趁机因势利导:“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通过今天的学习, 就会解开这个谜。”这时, 同学们就会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不仅可以较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也为在新的学习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 以及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它可以孕育愿望, 可以滋生动力。以数学教学来说, 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求知探索的欲望, 主动学习的动机, 促使他们主动去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例如,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认知上的飞跃, 我设计了如下方法导入新课, 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性趣与欲望。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6根小棒动手摆三角形, 学生始终摆不出更多的三角形, 关键时刻教我拿出准备好的正四面体教具让学生看, 里面有好几个三角形, 学生都愣住了, 顿生好奇与求知心理。这时我启发说:你们摆的三角形都在同一平面内, 老师摆的三角形已经不在同一平面内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立体图形。这样安排, 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出现的新问题之间的矛盾,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问题解决的动机, 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的主动关注,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完成对新知识的同化或顺应,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三、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

布鲁姆指出,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也常说, 学要有目标, 赶要有方向。从学生的心理来说, 他们都是希望能很快学会, 并且很快能达到要求, 但在实践中却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学生面对困难的方式各不相同, 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把它分为两种类型: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是把学习当成是掌握知识, 获得某种能力的方式;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则是把学习当成是为了获得对其能力的积极的评价或避免否定的评价。从上就可以看出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更有努力解决困难的思想准备, 他们一般会勇于挑战, 遇难而上, 有不把困难拿下不罢休的趋势, 我们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这样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才更有学习能力, 才更会去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更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成就目标定向型的学生则是指学习的目标基本上看成是为了获得对其能力的积极评价或避免否定的评价。这种学生偏向于喜欢选择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回避具有挑战性的情境, 这种学生学习时毅力差些, 遇到困难易失去信心, 在一个班上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是这种类型。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来对待这些学生, 并且对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该有变化的, 应该是循循善诱, 一步一步让他走向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才好。一般在课堂提问时, 常常会遇到学生对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只是摇头或是答出些擦边球的话, 教师在考虑时间的情况下应该慢慢引导他, 多给他些问题, 一步一步把他引向正确的答案, 当你把他引到了正确结果时, 他也会豁然开朗。哦, 原来如此简单, 信心就大增, 同时附加几句鼓励的话。例如, 有一位教师上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时, 复习的内容, 练习题目比较多, 按以往的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但现在认定目标首先把学习目标, 任务告诉学生, 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思想要集中, 积极动脑, 动手, 动口, 三个组开展比赛, 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学习目标。由于学生目标明确, 又有了强烈的完成目标的意识, 这节课不单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且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索兴趣。

摘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与求知以达到一定目标的一种动因或力量。他与学生的个人需要, 兴趣等其他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数学教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对指导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2022.11.28教育日记下一篇:企业贤内助职业排行榜第一位—数据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