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改变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2022-09-11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 也是每一位教师、家长经常思考的问题, 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进程中, 应用各种方法可加快其进程。激励性评价方法就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仅就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 分析激励性评价方法在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中的运用。

1 概念的界定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反复练习, 逐渐养成的个体需要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自动化行为定势。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可使学习变为一种需要, 就可以省时省力, 依照自动化的行为定势去做, 从而轻松获得更多的知识。激励, 即激发鼓励。从心理行为角度讲, 激励主要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 有一股内在的动力, 朝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激励性评价方法, 是指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的, 根据被评价者的具体情况, 采取各种方式激发被评价者内在的需要和动机, 使个体的态度、情感、人格处于并保持积极、活跃、协调状态, 增强成功的愿望, 从而调动被评价者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2 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

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认真读书、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审题、及时复习、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等。低年级训练过的内容, 到了中高年级还要经常训练, 但训练的要求应不断提高。例如, 同样是培养“上课专心听讲”这一学习习惯, 低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 不玩东西, 不做小动作, 不随便讲话”, 高年级的要求是“先预习、找难点, 听讲要思考, 发言要积极”。

按其形成的过程来划分学习习惯,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自觉行为, 该阶段需要依靠外部强制力量的推动与维持;第二阶段是半自觉行为, 虽然不再需要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与维持, 但仍然需要学习者本人的意志努力, 也就是自己强制自己、监督自己;最高阶段是自觉行为, 既不需要外部力量的监督与提醒, 也不需要自己意志的努力, 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的反应和动作。

3 激励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激励性评价方法有多种表现方式, 例如语言 (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激励性评价方法、分层激励性评价方法、情感激励性评价方法等。笔者仅就这三项做粗浅的探讨。

3.1 语言激励性评价方法

语言激励性评价方法, 就表现形式而言, 包括即时评语、学科评语、作业评语、试卷评语、日 (周) 记评语等多种评语形式。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学习习惯形成的各个时期, 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 但在小学阶段该评价方法更为常见, 使用效果更明显。

应用该评价方法时, 应注意:其一, 语言, 提倡谈心式的第二人称, 要尊重、真诚, 切忌辞藻华丽, 无针对性。其二, 内容要具体、明确, 并能符合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其三, 结构应采用“肯定加鼓励”的模式。以肯定作为评语的切入点, 以鼓励、引导为主旋律。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尊重他们的自尊为前提, 在鼓励中可以为学生找出他们所存在的问题, 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如:“你的这道数学题的运算方法很好, 要是再简练一些会更好”。

3.2 分层激励性评价方法

分层激励性评价方法, 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基础上的, 按不同标准和等级进行评价, 使被评价者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更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 更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

在同一个班级, 如果用同一标准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 会使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 因达不到标准, 不能得到好的发展性评判而失望, 也会使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 因标准偏低, 没能展示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满足。有的学生只处在第一层不自觉的学习行为状态 (上课时根本不听讲, 尽搞小动作) , 有的学生则处在第三层自觉学习行为状态 (上课时认真听讲, 大胆设问, 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考虑问题, 寻求一题多解) , 对这样的学生, 就不能用同样的评价标准, 应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分层设定标准。对学习习惯还处在较低阶段的学生, 要求不能过高, 要让他们从点滴的成功中获得自信, 完善第一层, 接近第二层;对学习习惯处在较高层次的学生, 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外, 还可采用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方法, 即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比较, 或评价对象个体的一个方面与若干个侧面进行比较, 对评价对象发展的变化进行评判。分层激励性评价是一种以评价对象个体发展变化为参照点的评价类型, 它不与其他对象作横向比较, 易于反映评价对象在原有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状态。

进行分层激励性评价时, 切忌不要用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学习习惯进步快慢的标准, 同时应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协调配合;做为班主任应保持与各科教师及时沟通, 最好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习惯档案, 这样可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取得不断进步。班主任、各科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一致, 否则, 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 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3.3 情感激励性评价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需要, 教师用什么标准评价学生的好坏, 不仅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所以情感性激励评价方法对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评价方式, 以肢体语言为最佳, 不同情况, 给以随机的不同评价, 通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变化 (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期待的目光、亲切的抚摸) 等“身体语言”来表示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体态鼓励法比语言鼓励更具有感召力和表现力, 有有声语言起不到的作用。

最后要注意的是, 该评价方法产生良好作用的时机:一是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思维进入状态;二是实施时的环境氛围浓重。只有这样, 才能使被评价者的心灵受到震颤, 评价才会越真诚、越实在、越动人、越有效。

摘要: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 在培养过程中, 激励性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背景下, 分析激励性评价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塑造的作用。

关键词:评价,学习习惯,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浩明.如何进行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02 (14) .

[2] 毛景焕.课堂评价的新视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3) .

[3] 马云鹏, 张春莉, 王丽杰.小学数学教育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歌曲《成都》两英译文比较研究下一篇:浅谈运城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