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12 看雪教案

2024-05-11

二上12 看雪教案(精选6篇)

篇1:二上12 看雪教案

课题:

12、看雪(第一课时)

施教日期: 教时数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和相关词语,会正确书写“讲、打、指、接、惊、故、候、奇”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雪景之美以及老师、孩子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从课文中感受雪景之美。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和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利用图片、书籍等方式介绍台湾)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师:本来台湾和我们大陆是一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至今也没有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多么向往回到祖国大陆啊,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看雪》,一起去感受他们那种迫切的心情。(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对台湾的了解不多,通过补充,让学生增加了解,也有助于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文中人物那种迫切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重点字音:省 橱 指 毯 银 仗)

2)课件出示词语,认读:(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台湾省 商店 洁白 惊奇 情景 打雪仗 银装 堆雪人 地毯 橱窗 借着 手指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给以学生互相合作的机会,让学生把字词学扎实。)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读,帮忙指出读得不好的地方,纠正。

3、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评一评,读得怎么样。2)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提示:谁看雪?在哪里看雪?看到了怎么样的雪?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读课文,既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也巩固了字词。)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游戏“小猫钓鱼”巩固识字。

2、出示“讲、打、指、接、惊、故、候、奇”

1)认读生字,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提醒需要注意的字:候、奇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正。4)口头组词,补充词语。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练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2、看雪

谁看雪——台湾小朋友

在哪里看雪——商店的橱窗里

看到了怎么样的雪——用棉花做的雪

教学反思:

课题:

12、看雪(第二课时)

施教日期: 教时数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和词语,会正确熟练地认读,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师、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教学重点:巩固字词,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老师、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教学准备:课件和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小火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认读词语纸上词语。

3、课后练习“我知道”

堆 雪景 飘着 银装 打 雪人 披着 雪毯 看 雪仗 铺着 雪花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反馈并分段读课文。

(第一、二自然段写过春节的时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小朋友只能通过橱窗看见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见雪的情景,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写孩子们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说明北京的雪景已经深深的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3、出示插图:

1)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 还有的......”说一说)2)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3)学习第九自然段:

A、、自己小声读,看看共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B、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一句:这一句写出雪很大,雪景很美。想象雪花的样子(一个“飘”字就可以体会到雪花很大很轻)雪毯(雪很厚 像地毯一样平整)银装(比喻 好像给树穿上了衣服)第二句:写出小朋友们玩雪玩得很高兴。(结合自己下雪时的活动说说感受)C、你见过雪景吗?你玩过雪吗?是怎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从图入手,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学习课文,通过学生自身的想象和实际经验去感受体会雪景之美以及小伙伴玩雪时的快乐。)D、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4、师:这么美丽的雪景,这么好玩的雪真的令人向往,可是台湾小朋友却没有看到过雪,只是在商店橱窗里看看用棉花做的雪。(出示课文一二两段)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主要想告诉我们在台湾省很难见到雪。)

2)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在商店橱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设计意图:“过春节”这个时候,说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为台湾孩子们渴望见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笔,让学生能更好的去体会台湾小朋友的向往。)

5、师:这么美的雪景台湾小朋友看不到他们是多么向往,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的这种向往呢?(引导学生学习对话)1)自己练读,体会。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问——惊奇——问——争着问 微笑——深情)3)有感情的朗读这几段。A、让学生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地方应当重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就怎样读。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C、教师适当范读。(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语气。体现出台湾小朋友对雪的渴望和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4)再读课文,体会这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中,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北京有他们渴望见到的雪景,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6、观看北京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情感。

7、齐读全文,体会心情。

8、教师总结:

北京的小朋友盼着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早日和台湾小朋友团聚,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一、拓展要求:

1、课外了解一下台湾(读相关文章及看相关图片)。

2、关心一下关于台湾的新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作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2、看雪

飘——雪花

铺——雪毯

披——银装

教学反思:

篇2:二上12 看雪教案

1、认识省、店、橱等10个生字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体会大陆和台湾的儿童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师提问:是哪的小朋友想看到雪?他们希望到哪里看雪?(板书:台湾、北京)

3、为什么台湾小朋友看到的雪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呢?(很难看到雪)

4、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指名说。

5、教师介绍台湾的位置和气候特点。(结合中国地图)

6、台湾省概况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和大陆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从三国时期开始,我国便逐渐开始经营、管理台湾。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50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解放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已为期不远。台湾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全年气温高,雨多,年平均气温在20度-25度。冬天最低温不过12-17度,所以这里的冬天看不到霭霭白雪,只有在少数的高山地区,可以一瞥雪花的影子。那里的孩子多么盼望看到雪啊!

三、以读促讲,理解全文

(一)理解1、2自然段

1、你能带着带着盼望看到雪的心情朗读第1、2自然段吗?谁来试一试? 谁还愿意读? 师:只看到了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雪,同学们想一想,台湾的小朋友喜欢雪吗?

2、把你那种迫切想看到真的雪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3、齐读1、2自然段,读出台湾孩子对雪的向往和喜爱。

(二)理解3~11自然段

1、台湾小朋友和他们的老师说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读3-11自然段,边读边数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四次对话)

2、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老师说:“小时候,在我的故乡。”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①孩子们为什么感到惊奇呢?你能读出惊奇的语气吗?指名反复读,再齐读。②老师是怎么回答的?老师的故乡在哪儿?她想念故乡北京吗?你能不能带着思乡之情读一读老师说的话呢?指名读,再齐读。

4、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孩子们问。老师说:“不算太远。”

5、老师小时候在故乡看到了怎样的雪呢?师范读第九自然段 同学们,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

①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九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②喜欢第一句的同学来读读吧?指名读。师:“雪毯”、“银装”指什么? 指名说(“雪毯”就是白色的地毯。雪落在地上,厚厚的,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白的毯子,就是“雪毯”。我想说“银装”,雪落在树上,白白的,就像给树上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

6、师:同学们,我们把对雪的喜爱和赞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行吗?谁来读一读。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师:下雪了,小伙伴们来到了雪地上,看,他们在干什么?师:玩得高兴吗? 师: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玩雪的句子)师:谁先来?就请你。

生1: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师:来,评一评,她读得怎么样?再指名读。师:读得真棒!好!孩子们,站起来,把玩雪的快乐大声的读出来吧!

7、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让我们美美地齐读第九自然段。

8、台湾的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讲述,他们跟老师说了些什么呢?

①争着问是怎样问?我们也来抢着问好吗? 老师读旁白,同学们抢着问老师。师:当老师给孩子们讲起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时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

②老师是怎样对他们说的呢?

生(齐):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老师在想着她的故乡,希望台湾统一以后能回到故乡去看一看。老师希望孩子们能早点到北京去看一看雪。老师期盼着台湾早点回到祖国的怀抱。)师:谁能读出感叹的语气?指名读,评一评。齐读这一句。

9、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分为“叙述者(旁白)”、“孩子们”和“老师”三种角色表演朗读。

10、师小结:台湾是我国的宝岛,台湾的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的一员,相信总有一天,台湾的小朋友会和我们一起在北京玩雪。

四、作业布置

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板书设计

12、看雪

台湾省 北京

很难看到雪 洁白的雪花 洁白的棉花 堆雪人、打雪仗

篇3:12周的24个家庭兴趣班教案

12周家庭美术课程

模特宝宝/王美伦,崔翰清,朱元易

鸣谢/启明华清幼儿园

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不只是画画,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玩橡皮泥、折纸等等,都是美术教育的一部分。这样的美术活动在家就很容易做到。

课程特点:这里将介绍的美术课程,都是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学习的,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很有帮助。有爸爸妈妈在身边陪伴学习,孩子的心情会很放松,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妈妈的话:通过每周一次美术活动,3个月以后,我的宝宝观察力增强了,画画的时候变得非常仔细。比如,她能正确画出红绿灯中红、黄、绿3个灯的排列顺序。画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

老师的话:

这种美术活动对孩子的感官是很好的锻炼,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和那种单纯的美术课程不同,这些课程的操作指导很具体,非常适合在家里玩。

活动准备:

1.营造美的氛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他去美术馆,让孩子对美术作品产生亲近感。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创作各种美术作品所需的材料。

2.尊重孩子的表现。孩子刚开始学习美术时的表现常常会让你失望。这时,你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而是要耐心地帮助他、指导他。

3.帮助孩子拓展与美术相关的领域。你可以在孩子完成美术作品后,根据他的作品编一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做个游戏等等。这样做不仅能够拓展孩子的学习领域,还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4.给孩子穿一件“工作服”。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因担心弄脏衣服而不能集中精力进行美术活动,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你能得几分?

1.每周在家搞2~3次美术活动,每次15分钟以上。□

2.除了水彩笔以外,还准备了其他美术用具。□

3.通过与美术学习有关的话题,如摄影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4.上美术课前,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

5.教孩子各种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

6.一年至少带孩子去一次美术馆或博物馆。□

7.在家中展示孩子的美术作品。□

结果:做到5条以上为良好,3~4条为普通,2条以下为急需提高。

第1周:用蔬菜盖图章

准备:碟子、颜料、洋葱、图画本。

玩法:

1.在碟子上放些颜料,再把洋葱切成两半。

2.先让孩子观察洋葱的断面,然后蘸上颜料,盖在图画本上。

3.只要孩子高兴,就可以让他反复盖着玩。

4.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还可以让孩子观察并给他讲解不同颜色叠加在一起后产生的变化。

效果:孩子从中可以认识花纹排列的规律。

贴心提示:切洋葱时在刀子上洒点清水,可以防止辣眼睛。

第2周:移印花样

准备:白纸、彩色笔。

玩法:

1.先把白纸对折一下,然后打开。

2.教孩子在白纸的一侧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但最好不超过3种。

3.把纸折起来,还可以向各个方向揉捻,以便制造出各种花纹。

4.再把纸打开,让孩子观察并讲述所形成的图案的形状。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类推能力和创造力。

第3周:“手掌鸟”制作

准备:碟子、颜料、图画本、小鸟画册。

玩法:

1.把有小鸟的画册给孩子看,最好能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然后教他仔细观察画中小鸟的特点。

2.在碟子上放些颜料,教孩子用手掌蘸上颜料,往图画本上打手掌印。

3.再在手掌印上接着加上手指印,也可以用画笔勾出小鸟的形状。

4.等颜料完全干了之后,写上日期和孩子的名字。还可以让孩子说一说画中的小鸟和真实的小鸟有什么区别。

效果: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第4周:给爸爸画张像

准备:碟子、颜料、洋葱、图画本。

玩法:

1.在碟子里放上颜料,把洋葱对半切开,去掉心儿。

2.用洋葱蘸上颜料,然后在图画本上连着盖两个章。

3.让孩子看看这像不像爸爸的眼睛?先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指导他勾画出脸部轮廓。

4.在此基础上教孩子画出鼻子、嘴、耳朵等。

效果:可以让孩子了解人的脸部特征。

第5周:用橘子制作玩偶

准备:橘子、不干胶条、彩色橡皮泥、牙签。

玩法:

1.让孩子观察橘子的颜色,闻一闻它的香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质地。

2.将不干胶条剪成圆形,在其中的一个橘子上找出相当于眼睛的位置,贴上不干胶条。然后把黑色橡皮泥捏成黄豆粒大小,用牙签挑着插在不干胶条上,当眼睛。

3.另一个橘子当身体。把头和躯干也用牙签连接好,再用橡皮泥做出胳膊。

4.可以教孩子多做几个,分别当爸爸、妈妈和孩子,然后一起玩过家家游戏。

效果:可以让宝宝的小手变得更灵巧。

第6周:用纸张制作太阳

准备:彩色纸、报纸、透明纸等各种纸,剪子,彩笔,胶棒,图画本。

玩法:

1.先让孩子玩一会儿彩纸、报纸、透明纸等,让他感受不同纸张的特性。

2.一边和孩子聊纸的特性,一边试着教他把纸裁剪成长条状。

3.等孩子熟练后,可以由你拿着纸,让孩子自己剪。

4.在图画本上画好一个圆形,涂成红色或黄色当太阳,让孩子剪下来。

5.把长纸条按一定的间隔贴在圆形上,当太阳的光芒。

效果:可以让孩子了解各类纸张的特性,还有助于锻炼孩子对手部动作的控制力。

贴心提示: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安全剪刀,防止发生意外。

第7周:用花生豆摆图形

准备:花生豆(也可以用巧克力豆)、画册。

玩法:

1.先让孩子观察花生豆的颜色和形状。

2.再给孩子讲一些事物的特征,如方形的饼干、圆圆的苹果等,然后问问孩子想用花生豆做些什么东西。

3.和孩子一起用花生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等熟练后,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画册中的图案,并让他照着样子用花生豆摆出来。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造型能力。

第8周:用黄瓜制作鳄鱼

准备:黄瓜、鳄鱼玩具或画册、刀子、牙签、橡皮泥。

玩法:

1.先让孩子自己比较一下鳄鱼和黄瓜,然后再给他讲讲它们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绿色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

2.你先在黄瓜的1/3处用刀子切开,插上牙签支起来,就做成鳄鱼头了。

3.再把橡皮泥搓成几个小圆球,用牙签挑着插在黄瓜上,做鳄鱼的眼睛、爪子等。

4.制作完成后,你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小游戏,比如把手伸到“鳄鱼”的嘴里。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对锻炼手眼协调很有好处。

第9周:用饼干拼火车

准备:火车玩具或图册、方形饼干、威化饼、巧克力豆等。

玩法:

1.先给孩子看玩具火车或有火车的图画书,然后问他想不想自己做一辆火车。

2.把四边形的饼干排成一排,当火车的车厢。

3.再用巧克力豆给“火车”装上轮子,用威化饼做成烟囱。

4.完成后,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关于火车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讲,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开火车游戏。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第10周:制造“恐龙化石”

准备:橡皮泥、恐龙玩具模型。

玩法:

1.先和孩子一起探讨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恐龙到底有多大?也可以一边看恐龙的画册一边讲。

2.把橡皮泥压成扁平状。

3.再把恐龙模型印在橡皮泥上。

4.让孩子比较一下橡皮泥上的印迹和恐龙模型。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第11周:制作糖果

准备:透明纸或彩色纸、剪子、橡皮泥。

玩法:

1.将透明纸或彩色纸剪成糖纸大小的纸片儿。

2.取一小块橡皮泥,捏成小圆球作为糖豆。

3.把糖豆放在剪好的纸片上,然后包起来。

4.熟练以后,可以让孩子多做几个糖豆,然后玩过家家游戏。

效果: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12周:橡皮泥饼干

准备:橡皮泥、手纸芯、小黑豆。

玩法:

1.和孩子讲一讲关于饼干的话题。

2.先用手纸芯当滚筒把橡皮泥压扁,再把手纸芯竖起来切出一块块的“饼干”。

3.再用其他颜色的橡皮泥,按照同样的方法制造出不同颜色的饼干。

4.最后,在饼干上加一些小黑豆,好看的“曲奇”就做成了。

效果: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对锻炼孩子的小肌肉很有好处。

篇4:12看雪教案三

一、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讲台湾省的小朋友看雪的故事。

二、出示地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介绍台湾省的有关历史情况,知道台湾虽然现在没有回到祖**亲的怀抱,但它仍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三、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画出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4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自读情况。1.这篇文章分几自然段?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3.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五、指导学习生字词。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学会字: 讲打 指 接 惊 故 候 奇会认字: 省店 橱 指 接 讲 铺 毯 银 仗2你认为哪些字难认?想什么办法记住的?“惊、省”是后鼻音。“银”是前鼻音。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4.指导写字。(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1.认读生字词语。2.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

二、引导学习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l)齐读。说说主要讲什么?(2)这里为什么很难看到雪呢?简介台湾省的气候特点。2.学习第2自然段。(l)自由读,然后说说台湾省的孩子们在台湾看到的雪景是怎么样的?(2)想一想,说一说橱窗里的雪景。3学习第3~10自然队(l)自由读。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台湾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师的故乡是北京。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2)指导读四个问句。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C.北京离这儿很远吗?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要读出问话的语气,AB、C还要读出好奇的语气,D则还要读出对北京的无限向往。教师范读。学生仿读。(3)指名读写老师童年在北京玩雪的情景的句子。“雪毯”、“银装”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角色读第3~10自然段。4学习第11自然段。(l)范读。“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他们”分别指谁?(2)齐读。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体会到什么?(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台湾回归祖国。)(3)小结。(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愿,台湾回归祖国,台湾的每个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丽的真的雪。)5.朗读全文。

篇5:二上12 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过程方法: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教法学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赏西湖雪景图片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本文内容大意。

2、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

3、了解白描手法的使用。

三、作者简介

张岱: 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课文介绍:

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是一篇追忆西湖雪夜景色的游记,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全文抒发了作者深挚的湖山隐逸之思。

四、检查预习注音

dài chóngzhēn ná gēng cuì sōnghàngdàng jiè zhān 岱 崇 祯 拏 更定 毳衣 雾 凇 沆 砀 一芥 铺毡

五、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生字;

2、注意断句;

3、读准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解释加点字

1、余住西湖(我)

2、湖中人鸟声俱绝(全都)(消失)

3、是日更定(完了、结束)

4、余拏一小船(撑船)

5、拥毳衣炉火(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水气凝成的冰花 白气弥漫的样子)

7、惟长堤一痕(只)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能够)(还)

9、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杯)翻译课文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下了三天大雪,湖上人影、鸟迹全无,寂静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这一天,更声已起,我划一条小船,穿着粗毛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往湖心亭看雪。沿途只见大雪覆盖湖山,冰花累挂,雾气迷濛,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望着湖上的物影,只留下白堤一线,湖心亭一点,此外便是我这条小舟,船上二三个微粒一样的人罢了。

来到湖心亭,竟然看见还有两位游客,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仆正在煮酒,炉火正旺,水也正沸。见到我,他们喜出望外,说:“这个时候,在湖上怎么会碰到像你这样的人!”随即拉我共饮。我很高兴,硬喝下三大杯而后告别。打听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现客居这里。等到下船时,船夫嘟嘟哝哝地说:“别说相公痴,还有像我们这位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第二课时

六、探究课文

1、本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大雪三日”,“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方式? 作者夜晚独往湖心亭看雪。

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2、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请从文中找出。记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

描写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抒情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如此大雪天竟独往湖心亭看雪,足见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4、最后一段写湖心亭奇遇,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如何? 惊喜 畅快 伤感 释然

七、写作特色探究

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 有什么特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廖廖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白描手法写人范例: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弢(tāo)《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八、问题研究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待,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九、比较阅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描写方法 《湖》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西湖的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表达感情 《湖》表达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江雪》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十、欣赏《西湖诗词》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事近西湖。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湖上 宋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题西湖钓艇图 唐寅

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入武林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渐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十一、作业

1、抄写课文,并翻译全文。

2、使用白描手法,写一景物,200字左右。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有关作品。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痴行:大雪独行 上下一白

痴景(奇景):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白描:抽象、概括

渲染:

篇6:二上看雪教学设计(共7篇)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二:二年级上册12.《看雪》教学设计 12.《看雪》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1)猜谜语。(2)欣赏雪景图。(ppt)(3)读雪景句子。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台湾。

1.预习了课文,知道课文写的哪个地方吗?(台湾)2.复习学过的与台湾有关的课文。(两篇)

三、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提出问题,自读课文

2、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4、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四、指导写字。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自主观察、进行生字识记。

2.教师请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并和学生一起总结识字规律。

3.教师请学生认真观察“指、接、打”的共同点,这三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是“提手旁”并提醒学生注意:“指”字右上部分不要写成“七”;“接”字右下的“女”,横画要长些。“候”要注意右半部分“矢”的左侧有一条小竖。“故”字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奇”要写得上小下大。

4.教师先示范书写,然后请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给予指导,写完后大家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同时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同学或者小组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一)学习1、2自然段。

1.教师指读学生朗读课文1、2自然段。2.ppt:台湾的地理位置,明白台湾很难看到雪的原因。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ppt):图上的小朋友看到是怎样的雪景?想他们有什么心愿? 4师:台湾孩子住的地方从来没有雪,他们多想到雪地里玩。生练习读第二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3-11自然段

1.师:默读课文,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1)指名读小朋友说的的句子,读完贴出四个问句。★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2)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课文。2.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ppt展示)

(1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你有什么想到什么?(雪景太美了,也想去)

(3 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②喜欢第9自然段第一句的同学,一齐读。

③大家读得这么好,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找找。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

师: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师: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边读边做动作。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得真好。

(4)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让老师做什么? 3.师生合作表演读3~11自然段。

师: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当作了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得真好。现在请大家要思考一下: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玩呢!” 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生:??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小朋友永远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就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两岸小朋友一定会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个痛快!4.分角色朗读。

师:现在让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课文吧,记得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啊。

篇三: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 看 雪

课前准备:

让孩子了解台湾,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比较重要。教学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

2.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题:台湾和我们温州一样,都位于南方,所以,是很难看到雪的。学习第一小节。4.这篇写台湾小朋友和老师的文章,为什么叫《看雪》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有能力的划出词语。2.出示写雪景的两段,读文学习生字词

(1)课文中的这两段生字特别多,句子很长,你能读好吗?(解决难点)自由读——指名读。

(2)读通、读准句子,随机正音,提示难点字词,借助图片理解橱窗、雪毯、银装。3.再读课文,感知文意

(1)解决了难点,现在你们再去读读课文,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自由读,再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研读第1、2节

1、根据前面学生的回答过渡至本教学环节: 出示1、2节,自读、指读。

2、出示图片,孩子们站在窗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生答。

3、练读1、2节。

四.巩固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两段中的词语,生练读。除了这些,还有三个生字,相信你们很快能够记住。2.出示10个生字,学生认读,读对一个,出现一朵小雪花。(因为课文是看雪,学生对雪花了解不多,所以结合在生字的巩固中,让他们看一看美妙的雪花。)3.书写指导:讲 指 接 打

(讲、指、接是生字,要认还要写,所以结合在一起教学,打同样是提手旁,所以也结合在一起教学。打、指、接可由老师范写接、指,打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

第二课时

由“雪”导入

课文一共几次写到了雪景?出示相关段,指读,齐读。

我们还知道台湾小朋友对于这两段雪景,很——(喜欢)

学习3——11节

站在商店橱窗前,面对这种雪景,孩子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默读3——11节,划出孩子们的话。

指名反馈,出示。

指名4人分读,其他孩子思考这四句话的共同点。反馈。

怎么读好这些问句呢?放回课文,和同桌边读边讨论。

学习对话。

进入角色,哪位台湾小朋友先来问我这位老师。

指名问,讨论,练读。

第二问:指名,问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带着体会练习。再指名问,师接话回答,并边想边指指地图上的北京,理解“故乡”。第三问:齐问。师答并配课件讲述第9节。

想亲自感受一下吗?自读第9节,划出喜欢的词。

反馈词语,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结合课件练读第9节。

听老师说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文中的孩子是怎么问的?指读,齐争着问。

师回答,并板书“盼”。

6、分角色练读3——11节。

激情抒情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飘呀飘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写字

教学反思:

篇四: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看雪)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看雪 》教学设计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五:二上语《看雪》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台湾的有关情况,雪景图,补充儿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猜谜语——雪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

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⑴ 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⑵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⑶ 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⑷ 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⑸ 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⑹ 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还可以读给同座的小朋友听,互相帮助一下。

指名读,正音。最后全班齐读六个句子。

3、再读生词(活动词卡)。

4、在小组里用巧办法记一记这些字。

5、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6、游戏:猜字谜: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7、指名读课文:

检查通读课文情况。

三、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2、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

3、在小组里互相读读课文,读完讨论: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四、书写生字

书写“讲、打、指、接、惊”五个字。

观察它们的结构,注意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学生在书上试写一个,指名上黑板书写。

评价同学的字。再写,同位互评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的生字新词,读了1、2自然段,这些词语还会读吗?读词语。

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指图说)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3~11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⑴ 指名读画的句子,读完贴出四个问句。

⑵ 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2、创境朗读:

⑴ 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

指名读第一个问句,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大家一起问老师吧。(老师微笑点头)

⑵ 谁还想接着往下问?(提醒学生后面的提示语是惊奇地问)谁也想问这一句?(问问想好的孩子)你现在心理怎么想的?

再指名读,你又是怎么想的?

带着各自的想法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老师回答并指地图。

⑶ 接着问第三个问句。师回答:不算太远,谁还想问?

① 师描述: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② 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③ 喜欢第9自然段第一句的同学,谁来读读?

指名读,你画了哪些词语,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边读边想象看到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全班读一遍。

读得这么好,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找找。(《我是什么》《四季的脚步》两课都有)

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

谁上来指一指,说一说。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边读边做动作。

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得真好。

④ 第9自然段第2句,谁来读?

读,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你是怎样堆雪人,打雪仗的?

再练习。指名读。

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⑤ 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指导读好停顿。学生表演读一读,体会争着问。指导读好最后一自然段。

⑥ 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得真好,能连起来问吗?师生合作表演读3~11自然段。3、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当作了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得真好,现在我们分角色在小组里读读课文。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也盼着和台湾小朋友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漂呀漂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2、把你们搜集的祖国风光的图片拿出来,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3、课后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图片下面,写好了,我们一起寄给台湾小朋友。

4、书写生字:故 候 奇。

篇六:二年级语文看雪教案 汤河学校导学案(______科)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教学反思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附课件:

汤河学校导学案(______科)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教学反思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七:《看雪》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 mp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冬天里你最盼望什么?(下雪)(学生回答)在冬天里能看到下雪真是一件很美的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2课《看雪》,老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预设:谁看雪?在哪儿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

二、初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答案就在课文中。

1、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己大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刚才同学们提问的答案。

2、学生按老师要求自读课文。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读完了,答案找到了吗?

2、小黑板出示问题:

谁在看雪? 在哪儿看雪? 看到了怎样的雪?

指名回答这三个问题。

3、为什么台湾小朋友看到的雪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呢?(很难看到雪)

4、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指名说。

5、教师介绍台湾的位置和气候特点。(结合中国地图)

台湾省概况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和大陆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从三国时期开始,我国便逐渐开始经营、管理台湾。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50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解放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已为期不远。

四、以读促讲,理解全文

(一)、理解1、2自然段

1、你能带着带着盼望看到雪的心情朗读第1、2自然段吗?谁来试一试? 谁还愿意读?

师:只看到了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雪,同学们想一想,台湾的小朋友喜欢雪吗?

2、把你那种迫切想看到真的雪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3、齐读1、2自然段,读出台湾孩子对雪的向往和喜爱。

(二)、理解3~11自然段

1、台湾小朋友和他们的老师说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读3-11自然段,边读边数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四次对话)

2、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老师说:“小时候,在我的故乡。”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①孩子们为什么感到惊奇呢?你能读出惊奇的语气吗?指名反复读,再齐读。②老师是怎么回答的?老师的故乡在哪儿?她想念故乡北京吗?你能不能带着思乡之情读一读老师说的话呢?指名读,再齐读。

4、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孩子们问。老师说:“不算太远。”

5、老师小时候在故乡看到了怎样的雪呢?师范读第九自然段 同学们,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

①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九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②喜欢第一句的同学来读读吧?指名读。

师:“雪毯”、“银装”指什么?

指名说(“雪毯”就是白色的地毯。雪落在地上,厚厚的,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白的毯子,就是“雪毯”。我想说“银装”,雪落在树上,白白的,就像给树上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

4、师:同学们,我们把对雪的喜爱和赞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行吗?谁来读一读。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师:下雪了,小伙伴们来到了雪地上,看,他们在干什么?师:玩得高兴吗? 师: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玩雪的句子)

师:谁先来?就请你。生1: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师:来,评一评,她读得怎么样?再指名读。

师:读得真棒!好!孩子们,站起来,把玩雪的快乐大声的读出来吧!

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让我们美美地齐读第九自然段。

6、台湾的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讲述,他们跟老师说了些什么呢?

①争着问是怎样问?我们也来抢着问好吗?

老师读旁白,同学们抢着问老师。师:当老师给孩子们讲起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时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

7、老师是怎样对他们说的呢?生(齐):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老师在想着她的故乡,希望台湾统一以后能回到故乡去看一看。老师希望孩子们能早点到北京去看一看雪。老师期盼着台湾早点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谁能读出感叹的语气?指名读,评一评。齐读这一句。

8、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分为“叙述者(旁白)”、“孩子们”和“老师”三种角色表演朗读。

9、师小结:台湾是我国的宝岛,台湾的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的一员,相信总有一天,台湾的小朋友会和我们一起在北京玩雪。

五、认读生字:卡片出示要认读的字

指名认读,并当小老师带其他同学读。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板书设计: 看雪

台湾小朋友 老师

用棉花做成的 真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全班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记生字。

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⒉小组交流识记生字表一中的生字的方法。可以自己设计游戏识记生字。

三、全班交流认记生字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讲:青蛙小鸟井边把话讲。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3、比一比识字:讲——进铺——捕毯——淡银——很

4、师提醒: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

多音字:铺表动作读pū 作名词读pù 床铺 卧铺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比赛认读生字,读对三个的奖小红旗。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五、指导写字

1、学生仔细观察会写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个提手旁的字:打 指 接

2、在写这些字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师提醒:“指”的写法 “接”字右下的女横画要长些。

“故”是反文旁。“候”不要漏写中间的竖。“奇”字上小下大。

六、再次有感情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正确书写生字并组词。

上一篇:浅谈人大工作下一篇:开展福建省基层“最美人物”网络投票工作活动小结